图文讲解指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识别筛查和早期干预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最新共识这样建议

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最新共识这样建议

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最新共识这样建议!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早期干预以教育训练为主,同时,促进智力发展,培养生活自理和独立生活能力,减少不适应行为,减轻残疾程度,改善生活质量,缓解家庭和社会的精神、经济和照顾方面的压力。

力争使部分患儿在成年后具有独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ASD患儿存在着多方面的发展障碍,因此在治疗中应该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将行为矫正、教育训练、结构化教学等相应课程训练与药物治疗等手段结合起来形成综合干预治疗。

作为一个连续的过程,早期干预一般由以下三个步骤组成:第一步: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第二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干预计划;第三步:干预过程中记录数据,监测患儿的进展情况以及时调整干预策略。

当一个阶段的干预目标完成后,应重新开始评估-干预-监测的过程。

1评估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综合评价患儿可能受到ASD及其共患病影响的各方面信息,作为制定干预计划的依据。

主要评估包括:(1)临床基本信息评估:病史询问、行为观察(包括语言能力、社交沟通行为、刻板行为、感知觉异常、自伤、共患病及其他问题行为等)和全面体格检查和相关基因以及听觉、视力、脑电图、脑影像、脑功能等检查;(2)ASD的诊断性评估:DSM-5诊断标准;有条件者可使用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DI-R)和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ADOS)评估;(3)发育评估:可使用贝利量表、盖泽尔量表、韦氏幼儿智力量表、孤独症评定量表第三版(PEP-3)等;(4)适应性行为能力评估:推荐使用文莱量表或婴儿初中生量表;(5)其他:家庭功能评估、父母能力评估、相关干预资源评估。

2制定干预计划根据上述评估的结果,指导ASD幼儿家庭,制定适合患儿发展水平的个体化干预计划,主要包括干预目标和干预方法的选择。

对于早期干预的目标人群——3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说,干预重点在于促进患儿社交沟通技能发展。

干预目标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ASD核心症状:如社交沟通能力、模仿能力、游戏能力等;(2)减少或消除问题行为,如自伤、影响患儿健康安全的重复刻板行为等;(3)促进患儿全面发展:包括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4)处理相关共患问题:如睡眠问题、胃肠道问题等。

儿童孤独症早期诊ppt课件

儿童孤独症早期诊ppt课件
境改变表型 • 孤独症的诊断现况:自由诊,年龄偏大 • 孤独症的治疗研究:尚无药物,但可治 • 早期合理系统化干预训练,绝大部分儿童会有不
同程度改善,一部分孩子可能获得基本痊愈或基 本具备自主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痊愈率为 3%~25%)
早期筛查的必要性
•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开始肯定的担心 与寻求帮助是在2岁时
于鉴别诊断 •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孤独症诊断不难 • 诊断可根据DSM-Ⅳ或ICD-10为标准 • CHAT,CARS,ABC是国内常用筛查量表 • ADI-R,ADOS是诊断“金标准”,新的筛查量表
如SRS考虑了谱系障碍的问题
孤独症筛查的重要性
• 孤独症流行病学研究:发病率的变迁1/110 • 孤独症的病因学研究:尚未明了,遗传主导、环
孤独症的高危特征表现
• 6月龄后:逗弄时不表现快乐,眼睛很少注视人 • 10月龄:对叫自己名字没反应,听力正常 • 12月龄:对于任何言语指令没有反应,没有咿呀学语,没
有手势语言,不能进行目光跟随;对于动作模仿不感兴趣 • 16月龄:不说任何词汇,对语言反应少,不理睬别人说话 • 18月龄:不能用手指指物或用眼睛追随他人手指指向,没
孤独症的刻板行为
• 种类繁多,各个儿童不同时期表现不一 • 重复动作(看手、转圈、摇晃等) • 重复行为(开关、撕纸、看电视广告、天气预报、
同一首歌、天线宝宝) • 重复刻板语言 • 强迫行为(睡眠、路线、排便、座位) • 强迫思维(重复问题、难以摆脱的痛苦) • 对某些物件或事情(科学事实)不寻常兴趣
人员临床经验与受训经历等。
孤独症早期系统监测
• 监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常规体检时进行; • 重点:主动询问与观察孤独症高危指标,关注与回应父母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识别和干预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识别和干预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期的神经发育障碍,其特点是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受限,以及重复刻板行为的出现。

早期的识别和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非常重要,因为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并提升其发展潜力。

本文将从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两个方面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相关问题。

一、早期识别早期的识别是孤独症谱系障碍干预的关键。

尽早发现孩子的发育异常,有助于及早采取相应措施以帮助他们建立起基本的社交和沟通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期识别标志:1. 社交互动问题:孩子可能表现出缺乏目光接触、回应他人的微笑、主动与他人交流等行为。

他们可能显示出对社交互动的困惑或不敏感。

2. 沟通问题:孩子可能出现语言发育滞后,如晚于同龄儿童开始说话,或者呈现出重复语言和语音模式的情况。

3. 刻板行为和兴趣:孩子可能表现出对某些特定事物的过度沉迷,对玩具的使用方式刻板、重复的模式,以及对环境变化的过度敏感等。

4. 感官问题:孩子可能对感官刺激过敏或过于迟钝,对光线、声音、触觉等刺激有异常的反应。

二、早期干预早期干预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孤独症谱系障碍带来的挑战,并且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潜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早期干预措施:1. 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ABA是一种基于行为科学的干预方法,通过引导和强化目标行为来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沟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 语言和沟通训练:为孩子提供个性化的语言和沟通训练,包括使用图片、符号和增强性交流策略等,以帮助他们建立起有效的语言和沟通能力。

3. 社交技能培训:提供社交技能培训,教授孩子如何与他人互动、合作和建立友谊关系。

4. 感觉整合疗法:帮助孩子处理感官刺激,通过各种感觉输入的调节,提高他们的感官适应能力。

5. 家庭支持和教育:为孩子和家长提供支持和教育,帮助他们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以及如何应对挑战,促进家庭的整体发展。

【图文讲解指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识别筛查和早期干预专家共识

【图文讲解指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识别筛查和早期干预专家共识

【图文讲解指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识别筛查和早期干预专家共识自闭症患儿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自闭症介绍自闭症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简称孤独症)同义,是一组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ASD核心症状尚无药物可以治疗。

自闭症诊断ASD生物学基础尚未完全明确,缺乏生物学标志物,因此ASD是一个症状学疾患,临床上主要依赖医师对患儿ASD特征行为观察和家长对行为的描述进行诊断,这使诊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困难。

Howlin和Asgharian对英国770个家庭研究发现超过1/4的ASD 患儿父母以及1/3的阿斯伯格综合征(AS,孤独症的一种亚型)患儿的父母被告知孩子发育正常。

虽然50%的ASD患儿父母在孩子1岁左右发现问题,但通常3-4岁才获得诊断。

早期发现、早期行为干预和教育可显著改善ASD患儿的不良预后。

自闭症早期识别与筛查一、ASD早期行为标志1. 不(少)看:ASD患儿早期表现出对社交刺激的视觉注视缺乏或减少,对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视减少,在24月龄时对于人眼部的注视时间仅为正常儿童的1/2。

2. 不(少)应:包括叫名反应和共同注意(JA),患儿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共同注意(JA)是指个体借助手指指向、眼神等与他人共同关注二者之外的某一物体或者事件,ASD患儿前瞻性研究发现,14-15月龄ASD患儿出现JA相关的沟通水平下降。

3. 不(少)指:即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

ASD患儿可能在12月龄时就表现出肢体动作的使用频率下降。

4. 不(少)语:多数ASD患儿存在语言延迟现象。

5. 不当:指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异常;ASD患儿从12月龄起可能会出现对物品的不恰当使用,比如将小汽车排成一排,旋转物品并持续注视;言语的不当也应该注意,表现为正常语言出现后言语的倒退,难以听懂、难以重复语言。

儿童孤独症的识别与早期干预

儿童孤独症的识别与早期干预

儿童孤独症的识别与早期干预儿童孤独症,也被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影响儿童在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和行为模式上的正常发展。

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儿童孤独症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

一、早期识别识别孤独症的早期征兆可以帮助家长和专业人士更早地介入,提供适当的干预和支持。

虽然孤独症症状因人而异,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期迹象:1. 社交互动障碍:儿童不喜欢和他人互动,包括缺乏眼神接触、反应迟缓或缺乏共享兴趣。

2. 沟通困难:延迟语言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差、重复语言或话语内容受限。

3. 刻板行为和兴趣:孩子对于某些特定的事物表现出异常兴趣,对于日常活动缺乏灵活性和创造力。

4. 感觉异常:过度敏感或不敏感于感觉刺激,如光线、声音、触觉等。

5. 执行力障碍:困难执行日常活动和规划行动,如穿衣、刷牙、整理物品等。

当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发现上述迹象时,应尽早咨询专业人士,进行专业评估和确诊。

二、早期干预早期干预对于儿童孤独症的发展至关重要,它能够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帮助儿童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日常生活技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早期干预方法:1. 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简称ABA):ABA 是一种以正向激励为基础的治疗方法,通过建立正常行为的替代学习和消减不良行为,帮助儿童提高沟通、社交和自理能力。

2. 言语和语言治疗:儿童孤独症往往在语言和沟通方面存在困难,言语和语言治疗可以通过练习语音、词汇和语法,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身体治疗:由于儿童孤独症往往对感觉刺激过敏或不敏感,身体治疗可以通过运动疗法、按摩和定向训练等方式,帮助他们调节感觉系统,提高感觉整合能力。

4. 社交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游戏和情感认知训练等方式,帮助儿童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社交互动和情感表达。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早期筛查诊断及行为干预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早期筛查诊断及行为干预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早期筛查诊断及行为干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仿佛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难以与外界沟通和交流。

他们就是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 ASD)患儿。

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会对儿童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早期的筛查诊断和有效的行为干预对于这些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一、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表现自闭症谱系障碍通常在儿童早期就会有所表现,虽然每个孩子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但一些常见的早期迹象包括:1、社交互动方面很少与人眼神接触,对他人的呼唤或微笑没有回应。

不喜欢被拥抱或触摸,对亲密的身体接触表现出抗拒。

难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不会主动与人分享兴趣或快乐。

2、沟通能力方面语言发育迟缓,可能到了一定年龄还不会说话,或者只会重复他人的话语。

说话时语调异常,缺乏正常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难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更多地通过哭闹、手势等方式来传达。

3、行为和兴趣方面对某些特定的物品或活动表现出过度的痴迷,如反复旋转物体、排列玩具等。

行为刻板,坚持遵循固定的日常程序,一旦改变就会感到不安和焦虑。

可能会出现自我伤害行为,如撞头、咬手等。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这些方面存在异常,应及时引起重视,寻求专业帮助。

二、早期筛查诊断的重要性早期筛查诊断自闭症谱系障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早期诊断可以为孩子提供及时的干预和支持,帮助他们在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研究表明,在早期进行干预的孩子,其预后往往比晚期诊断和干预的孩子要好得多。

其次,早期诊断可以减轻家庭的压力和焦虑。

当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和发展感到困惑和担忧时,明确的诊断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状况,从而采取更有效的应对措施。

同时,也可以为家庭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孩子。

此外,早期诊断还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一图读懂0~6岁儿童孤独症初筛服务规范pptx

一图读懂0~6岁儿童孤独症初筛服务规范pptx
一图读懂 |“0~6岁儿童 孤独症初筛服务规范”
●孤独症谱系障碍(也称自闭症,以下简称孤独症)是一类发生于 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隘、 行为重复刻板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儿童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规范0至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和干预服务,促进儿童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2年8月23日印发了《0~6岁儿童孤独症 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服务规范包括服务对象、服务目 的、服务内容等七部分内容,同时将筛查使用的工具及登记表以 附件形式列出。
●为方便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儿童家长和社会大众了解服务规 范中的筛查干预服务内容及要求,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 中心对服务规范中的筛查(初筛、复筛)、诊断、干预康复等相 关内容进行系列图文解读。本期重点介绍服务规范中的初筛部分, 内容包括初筛时间、初筛方法、初筛工具、初筛异常和初筛流程。
●谢谢观看

临床分析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临床分析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临床分析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儿童发展障碍,主要特征包括社交交往困难、沟通障碍和刻板重复行为。

早期的识别和干预对于改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临床角度分析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识别和干预。

一、早期识别早期识别自闭症谱系障碍对于帮助患儿尽早接受干预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期识别指标:1. 社交互动缺陷: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在早期往往缺乏对他人的眼神接触、笑容回应以及主动示爱等社交行为。

2. 沟通障碍:早期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言语和语言发展滞后,他们可能难以使用言语进行交流,或者会出现重复独特的语言表达。

3. 刻板重复行为: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常表现出刻板、重复和执着的行为模式,例如重复用语、摇晃身体或者对特定物体过度关注。

二、早期干预早期干预对于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改善社交互动和沟通技巧,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期干预方法:1. 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ABA是一种基于行为科学原理的干预方法,通过有计划地改变儿童的行为,促进其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2. 医学干预:药物干预可以帮助减轻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的症状,例如抑制过度活跃或者改善注意力集中的药物。

3. 物理治疗和言语治疗:物理治疗和言语治疗可以通过训练肌肉和调整发声技巧,帮助患儿改善言语和语言能力。

4. 家庭支持和教育:家庭成员和学校可以提供支持和教育,帮助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支持和适应。

三、临床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识别和干预,以下是一个临床案例分析:小明,一岁半男孩,被父母带到儿科医生处咨询。

小明的父母注意到他与人眼神接触的时间短暂,很少主动示爱和笑容回应。

小明的语言表达也有些滞后,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语。

此外,小明喜欢重复刺激性玩具的行为,对其他人的示意和指令反应较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文讲解指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识别筛查和早期干预专家共识自闭症患儿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自闭症介绍自闭症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简称孤独症)同义,是一组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ASD核心症状尚无药物可以治疗。

自闭症诊断ASD生物学基础尚未完全明确,缺乏生物学标志物,因此ASD是一个症状学疾患,临床上主要依赖医师对患儿ASD 特征行为观察和家长对行为的描述进行诊断,这使诊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困难。

Howlin和Asgharian对英国770个家庭研究发现超过1/4的ASD 患儿父母以及1/3的阿斯伯格综合征(AS,孤独症的一种亚型)患儿的父母被告知孩子发育正常。

虽然50%的ASD患儿父母在孩子1岁左右发现问题,但通常3-4岁才获得诊断。

早期发现、早期行为干预和教育可显着改善ASD患儿的不良预后。

自闭症早期识别与筛查一、ASD早期行为标志1.不(少)看:ASD患儿早期表现出对社交刺激的视觉注视缺乏或减少,对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视减少,在24月龄时对于人眼部的注视时间仅为正常儿童的1/2。

2.不(少)应:包括叫名反应和共同注意(JA),患儿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共同注意(JA)是指个体借助手指指向、眼神等与他人共同关注二者之外的某一物体或者事件,ASD患儿前瞻性研究发现,14-15月龄ASD患儿出现JA相关的沟通水平下降。

3.不(少)指:即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

ASD 患儿可能在12月龄时就表现出肢体动作的使用频率下降。

4. 不(少)语:多数ASD患儿存在语言延迟现象。

5. 不当:指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异常;ASD患儿从12月龄起可能会出现对物品的不恰当使用,比如将小汽车排成一排,旋转物品并持续注视;言语的不当也应该注意,表现为正常语言出现后言语的倒退,难以听懂、难以重复语言。

二、ASD患儿社交和沟通行为发育轨迹异常行为发育轨迹是指儿童行为发育的水平、速度以及方向。

早期发育轨迹的异常可能是ASD的危险指标。

有研究表明,部分ASD患儿12月龄后发育轨迹出现异常,学习新技能能力下降。

也有报道称患儿在6月龄后其社交技能发育的轨迹出现下降趋势。

部分ASD患儿出生后1-2年出现已获得技能的丧失。

ASD患儿发育倒退发生率约为30%,发生的平均年龄为19-21月龄。

三、ASD发生的高危因素ASD病因不明,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是基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目前已被明确的ASD高危因素:(1)有患ASD的兄弟姐妹;(2)有精神分裂、情绪障碍或其他精神及行为问题家族史。

上述ASD早期行为识别尚不能构成ASD诊断,家长和儿科医师根据以上所列早期标志,务必在给予初步干预指导的同时,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评估或转诊有条件医院进行进一步的ASD诊断、评估。

四、ASD早期筛查流程M-CHAT-R为改良版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CHAT-23为幼儿孤独症量表图为0-3岁儿童自闭症筛查诊断干预流程五、ASD初级筛查工具及转诊指征1.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在0-3岁年龄范围内涉及8个时点,每个时点包含4个条目。

在初筛过程中应对儿童进行观察并且检查有无相应月龄的预警症状,该年龄段任何一条预警征象阳性,提示有发育偏异的可能。

预警征象可由专业人员、父母、其他代养人、老师等任何人提出。

下表为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表:2.修订的幼儿孤独症量表A部分(modifiedchecklistforautismintoddlers-23,CHAT-23-A):适用于18-24月龄ASD患儿的筛查,该量表由23道问题组成,由主要照看者根据儿童的一贯表现对每道题目进行勾选。

筛查阳性评定标准:总23项中≥6项阳性或7项核心项目中≥2项阳性。

3. 改良版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modifiedchecklistforautismintoddlers,revised,M-CHAT-R)[25]:M-CHAT-R适用于筛查16-30月龄的婴幼儿,该量表由20道问题组成,主要照看者根据儿童的一贯表现对每道题目进行勾选。

计分算法:量表总得分等于阳性答案题目数。

总分0-2分记为低风险,3-7分记为中等风险,8-20分记为高风险。

3. 转诊指征:符合下列任一情况的儿童应转诊至有ASD评估资质的机构进行诊断评估和适合性评估,从而采取早期干预:(1)CHAT-23-B量表筛查阳性的儿童;(2)M-CHAT-R/F访谈筛查结果阳性的儿童;(3)医师、家长或老师等怀疑ASD的儿童。

七、ASD高危儿随访越来越多有ASD患儿的家庭选择生育二孩,已有报道ASD二胎再患率约为20%,明显高于ASD在普通儿童人群中的发生率,因此,对于ASD患儿的胞弟胞妹应给予特别重视,出生后就应建立高危儿档案,积极随访观察。

自闭症早期干预ASD的早期干预以教育训练为主,目的在于促进言语沟通社交能力,减少刻板重复行为。

也可根据个体情况,将相应课程训练与药物治疗等手段结合起来形成综合干预治疗。

一、早期干预基本流程全面评估---个性化干预计划---进展监测综合评价患儿可能受到ASD及其共患病影响的各方面信息,作为制定干预计划的依据:(1)临床基本信息评估;(2)ASD的诊断性评估;(3)发育评估;(4)适应性行为能力评估;(5)其他根据上述评估的结果,指导ASD 幼儿家庭,制定适合患儿发展水平的个体化干预计划,对于早期干预的目标人群——3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说,干预重点在于促进患儿社交沟通技能发展,干预目标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ASD核心症状:(2)减少或消除问题行为,如自伤、影响患儿健康安全的重复刻板行为等;(3)促进患儿全面发展:包括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4)处理相关共患问题:如睡眠问题、胃肠道问题等。

在早期干预进行过程中,需要及时、完整地记录相应数据,观察接受干预后,患儿的症状改善和能力提升状况,以判断干预是否有效。

二、早期干预具体实施策略(一)以社会交往作为训练的核心内容1. 熟悉患儿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包括眼神注视、表情互动、动作指示、语言四种主要形式。

2. 强调社交动机:在两人或两人以上在一起时,发起对话、维持对话、询问、求助等社交主动性能力。

3. 根据障碍的轻重,组织不同级别的社交活动和社交游戏:初级阶段采用需求的延迟满足、突然出现的声响、意外的停顿等生理性或功能性的社交游戏活动;在中级阶段则要求通过合作性游戏、轮流性游戏、分享性游戏、竞争和对抗性游戏等功利性社交游戏活动;要求体验社交互动中的快乐和痛苦,胜利和失败,得意和沮丧,羡慕和妒忌等非功利性社交游戏活动。

(二)以行为疗法为基本手段行为疗法即以行为主义理论为指导,对患儿不同行为分别采用不同技术,达到促进良好行为、适应性行为,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和非适应行为,在针对不良行为采取惩罚方法时,必须杜绝打骂体罚的方法。

家人要特别珍视患儿偶尔出现的恰当交流行为,要回应和强化。

(三)结构化教育与随机化训练为基本框架,安排有序生活,建立每日生活常规,寓教于乐对ASD患儿干预中,患儿所要参与的活动内容与正常儿童无异,依然是在家庭和自然生活环境中的自然养育、生活起居、户外运动、室内游戏等。

最终达到'生活就是干预,干预就是生活'的境界,最大程度减少ASD患儿的'自闭'和'孤独'状态。

三、推荐使用的国外主流早期干预方法(一)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arlystartDenvermodel,ESDM)适用于发展年龄为12-60月龄的ASD患儿,重点是在自然场景下开展以人际关系为基础、以发育为框架的干预活动,并将行为干预技术整合其中,ESDM干预不需要固定的某一特定场所,可以在诊室中,也可以在幼儿家里;可以由治疗团队训练,也可以由家人进行(有针对家长的指导书籍),已有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由专业人员实施为期2年的高强度ESDM干预可有效提高ASD患儿的智力水平、语言和适应性行为能力,长期随访结果显示上述效果在6岁时仍得到维持。

(二)关键反应训练(pivotalresponsetraining,PRT)PRT强调在自然环境中执行行为分析的原则和技术,PRT的操作技巧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即:(1)简短清晰的指令或问题;(2)穿插训练新旧技能;(3)培养对外界事物与人的多方面注意力;(4)分享控制权;(5)有条件的奖励;(6)充分运用自然的奖励物;(7)奖励儿童的合理努力。

此外,PRT还强调家长培训和家长参与的必要性,2014年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2周的小组训练,家长可以较好地掌握PRT的教学技术。

(三)学龄前孤独症沟通干预(preschoolautismcommunicationtrial,PACT)PACT是一项由父母进行的、以沟通为基础的干预,针对ASD的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缺陷。

PACT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家长使他们的沟通方式适应于孩子的缺陷,并且提高回应孩子的敏感度和反应性。

(四)交互模仿训练(reciprocalimitationtraining,RIT)RIT是一项在自然环境中针对模仿能力进行的干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接受治疗师实施的RIT干预组患儿在诱发后的模仿和自发模仿能力方面均得到了更显着改善,并且在物品操作和姿势动作模仿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五)JA训练JA训练整合了行为和发展干预的策略,针对共同注意的主动发起和回应进行干预,在共同参与的游戏常规中促进上述技能的发展、维持和泛化。

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由抚养者对患儿进行为期8周的JA训练干预后,与对照组(进入等待名单,延后进行干预)相比,JA训练干预组在共同参与程度、患儿对共同注意的反应和功能性游戏的多样性方面均得到更显着的改善,且随访1年后干预效果得以维持或持续改善。

在早期干预治疗过程中,务必告知家长,尽管从生物学角度来看,ASD不可治愈,但通过早期干预,患儿预后可以显着改善。

四、家长教育医生对家长坦诚孩子的发育问题,派发给家长一些科普阅读资料,增强家长对于ASD的了解。

转自中华儿科杂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