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世界第一大抗生素使用国每年致死万人
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此造成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尤为突出。
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人将可能自食恶果,率先进入“后抗生素时代”,亦即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的黑暗时代,那绝对是一场重大灾难。
在1999 ~2002 年期间,尽管抗感染用药的销售额占药品市场销售总额的比重持续下降,但其销售额仍然以较高的速度递增。
2002 年,我国医院用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达到了345 亿元人民币,以26.5% 的市场份额高居医院用药大类中的榜首( 在全球范围内,抗感染药物市场销售额约占药品销售额的15% 左右,位居全球药品市场销售额的第二位)我国某医院2000 年对该院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进行调查,住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的占80.2% ,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 2 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 ,大大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
根据近5 年的不完全统计,上海、武汉、杭州、重庆、成都等大城市每年药物使用的总费用中,抗生素约占30% ~40% ,一直居所有药物的首位。
上述城市抗生素的使用费用达到了 1.4 亿~ 1.7 亿元不等。
上海人群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80% 已经产生了对青霉素G 的耐药性。
凯福隆、头孢三嗪等第三代的头孢类菌抗生素的应用已日趋普遍,抗生素品种的选用明显超前。
如果对抗生素滥用再不加以制止,上海将成为继北京、广州之后下一个“病菌耐药性强”的重灾区。
抗菌药物的滥用危害有以下几点:(1)诱发细菌耐药。
耐红霉素的金葡球菌已超过50%,耐头孢菌素的菌株已达40%以上,耐喹诺酮的菌株在35%左右。
(2)损害人体器官。
抗生素在杀菌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
影响肝、肾脏功能、胃肠道反应等。
如喹诺酮类可致年幼动物软骨损害,使承重骨关节出现水泡,少数病人出现关节痛和炎症;氯霉素服用后难以灭活,可引起儿童心血管衰竭的“灰婴综合症”,严重者可致死。
(3)导致二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殖菌群在相互拮抗下维持着平衡状态。
我国不安全输注每年致死39万

我国不安全输注每年致死39万来自卫生部的调查数据显示,最常见的被滥用抗生素是用于输液的青霉素。
中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3.3瓶的水平,我国俨然已成“吊瓶大国”。
一项来自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其中,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保守估计,每年我国最少有10万人在输液后丧命。
输液致死疑因头孢过敏反思皮试标准老太输液致死疑因药物过敏引发头孢皮试标准反思“头孢”做皮试,竟无统一标准医护人员操作起来也无所适从,有的选择参照青霉素皮试标准济南66岁赵广芸老人虽然在输头孢之前做了皮试,但没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并没有强制规定注射头孢必须做皮试,虽然多数医疗机构出于安全考虑都会选择皮试,但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医护人员具体操作起来也有些无所适从。
“头孢”是否皮试,药典没有规定“在中国药典中,没有规定要求在使用这类药品时必须要进行皮试。
”山东省药学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齐鲁医院药剂科主任周文介绍,因为头孢类皮试结果中,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比例相对较高,所以即使做皮试,也不能完全避免过敏反应等。
记者查询2010年版的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也未发现相关规定。
“之所以没有强制规定,主要原因是学术界对头孢类药品是否必须做皮试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田月洁也表示,2005年,该中心曾组织省内专家就这一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大部分与会专家认为,尽管存在假阳性的可能,但毕竟能将一部分敏感人群排除,建议此类药品使用时做皮试。
但至今国家相关部门没有出台相关规定。
省内一位药学专家说,自己曾碰到过一个案例:在为患者进行皮试后显示是阳性,因此未给其注射。
后来这名患者在其他医疗机构注射了该药,并没有过敏反应,还找了回来。
如果皮试呈假阴性,输液后又发生了过敏反应,问题将更麻烦。
即使做皮试,也无统一标准6日,记者采访了省城多家社区卫生机构,大都表示新规实施后已无此类药物,但之前使用时他们都会给患者做皮试。
滥用抗生素敲响警钟

龙源期刊网 滥用抗生素敲响警钟作者:李行水来源:《保健与生活》2004年第08期抗生素,作为一种常用药早已走进了千家万户。
它使人们大大远离了疾病和死亡,寿命得以明显延长。
然而我国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
他们不是病死的,而是吃药吃死的。
这当中,40%死于抗生素的滥用。
我国有近80万失聪儿童,而且每年新生聋儿有3万人,他们当中,50%左右造成失聪的原因是抗生素的使用。
该数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抗生素一半是挽救生命的天使,一半是致病的“犯罪嫌疑人”。
副作用——本可以避免氯霉素可以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氟哌酸会造成小儿骨骺提前闭合,影响骨骼发育;由肝肾代谢的抗生素会造成肝肾功能损害;抗生素亦可损害听神经……本来这些副作用可以通过慎用抗生素而避免或减轻的,但现在由于滥用,抗生素副作用导致的严重后果却比比皆是。
矮个子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的文丽(化名)女士:我身高只有1.5米,今年年初,我听说国外有关含氟抗生素药物可以造成儿童骨骺早期闭合,影响身高发育的报道后,觉得可疑。
因为我妈说,我小时候肠胃不好,容易拉肚子,经常发作,医生给开的一种叫氟哌酸的药很灵,一吃就好。
专家指出:像文丽这样乱服氟哌酸是不对的,不可以给12岁以下及骨骺未发育成熟的孩子使用氟哌酸,一旦使用,可能导致孩子骨骺早期闭合,影响身高的发育。
出疹子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的王婧(化名)女士:我15岁时,有一次嗓子痛得非常厉害,家长急忙带我去了医院,医生诊断为扁桃体化脓感染,为我输了免皮试的头孢类注射液。
可我的全身却莫名其妙地出满了疹子,甚至脱皮,那时真是苦不堪言。
我属于过敏体质,但那次爆发的疹子肯定是头孢针剂造成的,这件事直到现在我仍觉得可疑。
专家指出:头孢类注射液是免皮试的抗生素类制剂,它会因过敏体质或批量生产过程不严格等因素导致意外发生,在排除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导致同样症状之外,患者可能在注射后四肢甚至全身起皮疹,严重的还会起疱、脱拉肚子武昌的王女士做了一次大手术,为了预防感染,医生给她用了大量抗生素,结果引起了腹泻。
抗生素的中国式滥用

抗生素的中国式滥用作者:林蔚来源:《视野》2010年第22期抗生素在中国的数字故事2009年春节后不久,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的主任医师刘正印碰到了一个棘手的病人。
患者是重症监护病房一名年仅21岁的女孩,刚刚接受了肺移植,但医生就在她的胸水和痰液中发现了高度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刘正印说,它能抵抗我们手头的几乎所有抗生素。
这种微生物仅对一种名叫多粘菌素的药物敏感,但由于对肾脏有严重的损伤,这种药早已退出市场。
事实上,即使能找到多粘菌素,刘正印也不敢用,因为病人恰巧患有肾功能衰竭。
“拿到化验报告后,我边看边问自己,还有什么办法能对付这种…超级细菌‟呢?”这位传染病专家回忆说。
所谓“超级细菌”,是指那些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有抵抗能力的细菌,它们的出现恰恰是因为抗生素的使用。
刘正印说,这名携带“超级细菌”的患者,在13岁时就被诊断出肺部囊性纤维化——这是一种极易受到细菌感染的疾病。
因此,在过去的8年,“她一直在反反复复地使用各种抗生素”。
大量的抗生素虽然杀死了无数试图侵蚀女孩的细菌,但也“锤炼”出了不再害怕它们的“超级细菌”。
这已不是刘正印第一次遇到“超级细菌”了。
他说,如今“超级细菌”的名单越来越长,它们对许多抗生素都有耐药性,进化出来后,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蔓延。
据估计,每年大约有数十万人因此而住院治疗。
事实上,医院正是“超级细菌”产生的温床,因为那里使用抗生素频率与强度最大。
在中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70%,外科患者更是几乎人人使用,比例高达97%。
由于缺乏相关知识,人们常认为抗生素就是退烧药、消炎药。
能用高档的就不用低档的,能合用几种抗生素就不单用一种,能静脉滴注就不口服。
这些做法无不助推了“超级细菌”的肆虐。
据推算,仅2005年全国就因抗生素耐药细菌感染导致数十万人死亡。
中国是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
由于抗生素滥用,在中国细菌整体的耐药率,要远远高于欧美国家,大约高出45%左右。
我国每年8万人因滥用抗生素死亡 抗生素的罪与罚

我国每年8万人因滥用抗生素死亡抗生素的罪与罚
近日,卫生部药政司副司长姚建红在公开场合表示,抗生素毁掉中国一代人,中国人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我国是全球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
除了经济利益,抗生素滥用还来自于病人的压力以及医生的用药习惯。
上月,新版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结束征集意见,和4月第一版征求意见稿相比,被称为史上最严。
据预计,今年内该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
卫生部今年开展的专项整治设定了严格的抗菌药物管理指标。
即以往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70%,甚至高达80%,现在设定目标为60%,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算是相当大的成绩。
▌滥用抗生素的后果
《重庆晨报》报道,去年重庆一名患妇科肿瘤的中年妇女因为颅内出血和消化道感染,正在接受抢救时发现体内有超级病菌──鲍曼不动杆菌,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对她而言都不起作用。
主治医生束手无策,最后酿成无药可救的悲剧。
主治医生发现,患者在过去几年中,经常使用各种抗生素,而且档次越来越高,致使体内出现超级病菌。
医生称,被感染者死亡率仅次于恶性肿瘤,目前排在第2位。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张建中表示,卫生部将根据监测和研究等相关数据尽快制定相关政策。
危险!中国人均抗生素使用量全球最大

危险!中国人均抗生素使用量全球最大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近日发布首份中国抗生素使用量和排放量清单,为控制抗生素的滥用、环境抗生素污染,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这项历时10年的研究表明:这项历时10年的研究表明:在人口较密集的中国东部,大江大河流域抗生素环境浓度普遍偏高,且排放量密度是西部流域的6倍以上,有的比西方国家的标准水平高出十倍以上;而广东珠江流域的抗生素排放密度为全国最高。
研究报告还披露,2013年中国抗生素总使用量约为16.2万吨,其中人用抗生素占到总量的48%。
确实,中国医生开出了比外国医生更多的抗生素。
中国医生常常出于谨慎考虑、患者的压力驱使等因素而开具抗生素处方,一些比较小的医疗机构受技术能力限制,也比较倾向支持医生多使用抗生素,以此防范医疗风险。
此外,出了医院,在许多中小城市及更低层级的乡镇,抗生素可以堂而皇之地在药店零售,这是助长中国抗生素滥用的另一重要原因。
但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畜牧养殖业使用的抗生素比医疗卫生系统使用的抗生素数量要高出一大截。
畜牧养殖业为降低成本、简化程序、追逐利润而大量使用抗生素,且因其行为不直接涉及人体,监管措施常常形同虚设。
这些进入动物体的抗生素一部分残留在体内,一部分排出动物体,进入自然界。
残留在动物体内的,被人们食用以后,可能产生蓄积;进入自然界的,有些半衰期很长,可能通过饮水或者其他途径被人体再度吸收,会给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干扰人体微生物环境的稳定。
抗生素滥用对个体的影响还不是主要的,其可能的严重后果将由整个人类来承担。
在自然界,抗生素可以杀灭细菌,细菌当然会“想法”逃避被消灭的命运,它们可以采取变形、增加保护层、分泌对抗物质等形式周旋;自然界的抗生素多了,就给了细菌们更多的“练兵”机会,它们会变异逃遁,再把自己的本领遗传给后代。
潜在的危险在于,当人体被已经变异的细菌的“重子重孙”感染时,已有的抗生素可能再无用武之地,人体就危险了。
中国抗生素滥用现状_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对策

中国抗生素滥用现状_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对策一、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在现实生活中,抗生素被许多人当作是包治百病的妙药,一遇到头痛发热或喉痒咳嗽,首先想到的就是使用抗生素,而对滥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危害却知之甚少。
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新“超级细菌”还会陆续出现,10——20年内,现在所有的抗生素对它们都将失去效力。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立即行动,加强监管,严格限制抗生素的销售和使用。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宣布,将2022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控制抗菌素耐药性。
每年因抗生素滥用导致800亿元医疗费用增长,同时致使8万病人不良反应死亡,高耐药性的细菌的不断涌现,使普通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危险。
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自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美国仅13克)。
据2022年——2022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而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抗生素,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中国的妇产科长期以来都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妇产科多年的统计显示,目前青霉素的耐药性几乎达到100%.而中国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则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另据1995——2022年疾病分类调查,中国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总发病数的49%,其中细菌感染性占全部疾病的18%——21%,也就是说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每年因抗生素滥用导致800亿元医疗费用增长,同时致使8万病人不良反应死亡,高耐药性的细菌的不断涌现,使普通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危险。
这些数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二、抗生素滥用的危害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1929年英国学者Flemming首先发现了青霉素,1941年应用于临床。
中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中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中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抗生素的使用和滥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抗菌药物,可以有效治疗和预防感染疾病。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滥用问题日益突出,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和使用国家之一,但同时也是全球抗生素滥用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抗生素滥用的主要表现包括过度使用、不合理使用、药物过期后使用和非处方药滥用等。
据统计,中国每年使用的抗生素数量相当可观,大约占全球抗生素总消耗量的50%以上。
然而,研究显示,中国每年有约70%的抗生素是在非医务工作者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的,其中包括一些未经正规审核和生产的非法药物。
这种滥用不仅增加了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抗生素被人体排泄后,一部分通过污水排放到水体中,一部分则通过粪便排放到土壤中。
这些抗生素残留物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对水环境和土壤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研究表明,中国的水体和土壤中普遍检测到抗生素残留物,且浓度较高。
这些抗生素残留物对水生生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破坏了生态平衡。
此外,抗生素残留物还容易通过食物链进入食物供应链,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抗生素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与滥用的程度密切相关。
抗生素滥用导致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浓度增加,进而影响环境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研究表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是抗生素滥用和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物浓度较高的地区。
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快、人口密度大,药物消耗和废水排放量较大,从而导致了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物的增加。
此外,农业用药也是抗生素在环境中分布的重要途径之一,农场和农村地区是抗生素污染的高风险地区。
为了解决抗生素滥用和环境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对抗生素的管理,加强对药店和药房的日常监管和审查,提高药物的合理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卫生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瓶水”,远远高于国际上瓶到瓶的水平,人均年消费量是美国人的倍。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抗生素使用超级大国。
而滥用在住院病人方面更为严峻,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资料显示,国内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而其实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还不到二成。
甚至食品和饲料中都有抗生素的身影。
据测算,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万吨,其中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年总产量的。
“抗生素如此滥用之下,产生的不只是‘耐药宝宝’、‘超级细菌’,更是我国每年有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而其所造成的病菌耐药性更是无法估量。
在抗生素监管方面,主管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这些措施的作用极其有限。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协同生殖医学研究所所长董协良说:我认为,我国抗菌药物应用比例超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唯有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可能尽快取得治理上的成功。
防范滥用法规需“升级”应该说,我国目前的药品及食品管理法规中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是有相关规定的,但这些规定主要限于卫生部门的内部规章及医院管理中抗菌类药物使用的操作流程,法律效力等级较低,法律强制力及处罚力度也相对疲软。
因此,在法律层面应该出台更为严厉的重典。
加强临床使用的监管患者只有在医院,经过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后,具有严重的感染症状且医师认为必须使用,才能由医师开具处方使用抗生素。
此外,还必须经过医护人员认可,并由药房最终审定,强调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性、针对性及方案性,使用程序审定非常严格。
另外,患者在必须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制度上应该不允许执业医师直接运用最高端的抗生素类药物例如第四代头孢,而是首先使用毒副作用较低的低端抗生素类药物。
养殖业全面禁用制度欧盟国家已在年月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从食品源头防止抗生素残留物传入人体的可能。
对畜牧养殖所用的工业饲料,要出台相应规范要求。
禁止使用抗生素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渣、废水做原料,禁止添加规定成分以外的任何添加剂。
另外对抗生素生产过程出台管理规定,对抗生素原料药生产过程的中间体实施管理,防止流向社会造成危害。
制定健全合理的食品检测方法和标准,使市场上流通的食品中抗生素含量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科普宣传、社区卫生宣传、药师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提高公众对抗生素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转变不良用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