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培有机蔬菜栽培
雾培

南京江宁“雾培”番茄一株可结果400公斤1平方米的地种540株青菜;一株西红柿最高可产400公斤……更奇怪的是,这些瓜菜的根都是生长在气雾中。
江宁横溪街道台湾农民创业园智能温室的“雾中种菜”,不仅让市民大开眼界,还填补了江苏蔬菜业种植模式的空白。
走进智能温室大棚,里面整齐地排满了长满小青菜的圆柱体,农业工程师余锡寿说,这些小青菜是当地品种“矮脚菜”。
而圆柱体非同一般,里面充满了无限玄机。
圆柱体直径1米,高2米,用外白内黑的塑料黑白薄膜包裹着,硬的圆柱体支架是钢丝网。
在圆柱体表面,小青菜用海绵卷起,塞进圆柱体表面横竖排列整齐的一截截黑塑料管里。
余锡寿告诉记者,直径1平方米地面,一般种植20株青菜,而圆柱体可种植540株,土地效能提高了20多倍。
打开圆柱体顶部的盖可以看到,小青菜的根长在圆柱体里面。
据介绍,一般青菜种植,需要2至3个月生长期,而雾培只要25至40天,而且不打药、不除草、不施肥、不耕地,省工、省时、省力。
余锡寿说,普通种植青菜,一般每亩年产2500~5000公斤,而智能温室每亩为40~60吨,提高了很多倍。
在智能温室大棚东面,直径1米的圆柱体,矮了一半,只有1米高。
余锡寿解释说,这是种西红柿的。
他说,每株西红柿长大后会像一棵棵粗壮的小树,打开圆柱体顶部的盖,可看到它的根须像个巨大的鸟巢,一株一般可结100至400公斤果实,到时还将为每株西红柿在空中搭起支架。
“雾培”,植物靠什么生长?余锡寿告诉记者,其实通过喷雾,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等。
最奇妙的是,这些植物生长全靠电脑控制调节的。
记者了解到,江宁这个智能温室占地18亩,1.2万平方米,有2012个圆柱体,在圆柱体的上空,装有营养液电子传感器、光照电子传感器、环境温度电子传感器、根部电子传感器、水膜电子传感器,这些都汇集到电脑上,根据植物的最佳生长需求,自行调节,温室大棚平时有两三个人管理就可以了。
特别是在阴雨天和夜间,电脑会自动打开安装的900盏灯,给植物补光,保持其持续生长;对病菌灭杀,使用的是两种方法,一种是植物电场发生器,通过静电杀菌;另一种是电功能水发生器,通过调节营养液、空气,液体杀菌蔬菜无土就可以栽培?在莱西市李权庄镇全国最大的气雾培蔬菜基地大棚里,记者见到了新奇的一幕:每两块挤塑板顶部紧靠在一起,构成了与地面呈45度角的栽培床,绿油油的芸豆、辣椒、芹菜、黄瓜根本就不跟土壤接触,只是系悬在栽培床上的小孔中,但却生长得枝叶繁茂,果实累累。
蔬菜气雾栽培优势

蔬菜气雾栽培优势
气雾栽培之所以比普通土壤栽培长得快,主要是因为相关环境得到改善,特别是根环境,在最充足的肥水气三要素最大化满足的情况下,原本在土壤环境中受抑制的基因,突破环境制限,得到了充分表现,叶菜与瓜果都普遍呈现巨大化发育现象。
一是环境优化后细胞分裂速度加快,器官或胚的细胞数量增多;
二是细胞的膨大,伸长充分;
三是细胞间隙也变大。
因此只要改变优化环境,所有生物的都可发挥其潜能。
单株万果番茄、数千根的黄瓜树、数百果的彩椒树、展开面积数百平方的番薯树,还有如冬瓜的西葫芦等,都是改变环境后的结果。
在雾培环境下
叶菜可以实现多茬再生栽培,叶型硕大,甚至达到普通栽培的数倍;
瓜果特别芳香甘甜;
植物器官水分充足,叶菜瓜果口感脆嫩而不失营养;
大多数品种V C含量是土壤栽培的数倍;
栽培的花卉更加硕大而艳丽,种植的芳香品种触手即香;
萝卜皆成人型,而且个头是土壤数倍,还能保持脆嫩口感,无纤维木栓化出现;
香菜茎发育如芹菜大小;
芥兰茎粗如拳头叶片如烟草大小;
甘蔗可达六米多高;
水稻也可达数米;
单株冬瓜结果数十个;
西瓜可多茬而且可达数十个座瓜数量。
这些器官的巨大化发育及单株结果数及单果重的数倍数十百倍的提高,皆因雾培创造了最为适宜的肥水气环境,让潜能得以最大化发育的结果。
蔬菜雾化栽培技术

温度和湿度控制:通过装置内的温度和湿度调节装置保持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蔬菜植株的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及 时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日常管理
确定种植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和季节选择适合的蔬菜品种。
经济效益:该技术可以提高蔬菜产量和品 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生态环保:蔬菜雾化栽培技术可以减少农 药使用量和环境污染有利于生态环保。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 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蔬菜雾化栽培技 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和贡献
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节约水资源和肥料 降低农业成本和劳动强度 促进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
过滤杂质:去除 营养液中的杂质 和沉淀物保证水 质清澈透明
播种与育苗
播种与育苗:将种子均匀播撒在育苗床上保持适宜的温度 和湿度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移栽定植:当幼苗长到一定大小时将其移栽到雾化栽培装 置中确保植株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
营养液供给:通过雾化栽培装置的雾化喷头定时向蔬菜植 株喷洒营养液以满足蔬菜生长所需的养分。
分析
Prt One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rt Two
蔬菜雾化栽培技术 的概述
定义和原理
蔬菜雾化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技术通过将营养液雾化后直接喷洒在 蔬菜根系上以满足蔬菜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该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雾化器将营养液雾化成微小的雾滴雾滴在重力的作用 下自然下落覆盖整个蔬菜根系使其充分吸收养分和水分。
Prt Six
蔬菜雾化栽培技术 的实践案例和效益
分析
实践案例介绍
气雾培与传统种植的对比

气雾培与传统种植的对比气雾培与传统种植的对比:一,投资成本缩小:以叶菜类为例。
每生产一公斤的叶菜,“土培”需要400公斤水,为1:400倍,“水培”需要40公斤水,为1:40倍,而气雾栽培不超过10公斤水,比“土培”节水40倍,比“水培”节水4倍以上,对喜干植物的用水,“气雾栽培”用水量可以更少。
二,生产周期缩短:传统土培的油菜从育苗至采收90-100天,而用气雾栽培方法全过程约20-25天,所试种的黄瓜,移栽前苗长10-15公分,移栽后十天,即可达到30-35公分;移栽前的番茄苗高25公分,移栽后十天即达60-70公分,根系非常发达,75天的根系长达2.6米。
三,生产产量增加:气雾栽培无论栽培任何品种都要比土培高出10倍以至数十倍,比一般无土栽培可提高产量数倍。
四,产品无公害质量保证:首先,气雾培是无土栽培,让作物生长在空气中,这样就减少了,根部在土壤中生长时接触的病茵。
另外,运用气雾培栽培技术种植的作物可以说是无农残,或是最少农残的。
投资与产出的分析与比较:每平发米投资与产出比较表栽培土培全光温室全光温室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气雾栽培气雾栽培投资额62.5元 600元 610-666元 400元平均年产12.5kg 25-30kg 50-82.5kg 50-82.5kg年收入25元 50-60元 100-165元 100-165元投资与收入比 1:0.4 1:0.08-1:0.1 1:0.15-1:0.27 0.25-0.41创智博天示例:1000平方米土地正常种植土豆6000株,在这里种了26648株;一棵土豆普通种植平均能产1.75公斤,在这里平均一棵土豆产2.5公斤;一茬土豆正常生长周期90天,在这里只需50天;普通菜地一年最多可以种1茬土豆,在这里一年可以种6茬;1000平方米的大棚一茬收获38吨左右土豆,一吨土豆按市场价3000元计算,在这里一年光种土豆就得收入68余万元,而1000平方米的大棚平常只需1人管理……单产面积是正常菜地的300多倍,生长周期缩短了3倍,单株坐果数量至少提高近2倍,硝酸盐含量比普通菜的含量降低了27%,维生C的含量是普通菜的3倍,而成本只是普通菜地的1/4……。
无土栽培有几种方法 蔬菜无土栽培技术与步骤

无土栽培有几种方法蔬菜无土栽培技术与步骤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无土栽培蔬菜技术得到广泛运用。
下面我们谈谈无土栽培有几种方法,以及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有哪些具体步骤。
一、无土栽培有几种方法无土栽培主要有三种栽培方式,分别为水培、雾培(气培)、基质栽培。
1、水培:指的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栽培植物,并且不借助基质来固定植株根系的栽培方法。
2、雾培:营养液在经过过滤处理后,通过雾化喷雾装置而变成细小的雾滴,然后直接喷洒至作物的根系。
3、基质栽培:使用泥炭、稻壳、树皮等有机基质,蛭石、珍珠岩、岩棉、陶粒、沙砾等无机基质来固定作物根系,然后通过滴灌或细流灌溉来提供营养液,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二、无土栽培在农业中的具体应用1、无土育苗:利用无土栽培技术育苗,幼苗生长迅速、苗龄短、根系发育好、健壮整齐,定植后缓苗时间短、易成活。
2、蔬菜栽培:无土栽培技术培养出无污染的绿色蔬菜食品,既健康有安全,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3、花卉栽培: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花卉不仅花头大,而且颜色鲜艳。
切花、盆花等均适合无土栽培。
4、果木栽培: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育的果树砧木,幼苗生长快、成活率高。
三、蔬菜无土栽培技术要点与步骤1、基质准备配方如下,草炭:蛭石=1:1,或草炭:锯末=1:1,或草炭:蛭石:锯末=1:1:1,或草炭:蛭石:珍珠岩=1:1:1,或炉渣:草炭=6:4。
基质混合好后,装入消毒桂柜中,通入70-90℃的蒸汽,密封消毒1小时左右。
2、营养液配制营养液的ph范围为5.5-6.5之间。
夏季的时候,营养液温度不宜超过28℃,冬季温度不宜低于15℃。
第一周使用新配制的营养液,第一周结束的时候,添加原始配方营养液的一半,第二周末将营养液罐中剩余的营养液全部倒掉,第三周重新开始配制营养液。
3、日常管理(1)定植前,在配制好的基质中混入一定量的肥料。
一般情况下,每立方米基质中添加0.5kg尿素,1kg磷酸二铵, 1kg硫酸钾。
无土栽培有机蔬菜的种植方法

无土栽培有机蔬菜的种植方法以无土栽培有机蔬菜的种植方法为题,本文将介绍无土栽培有机蔬菜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
无土栽培有机蔬菜是一种以水培或基质培养为基础的种植方式,它通过人工调控环境因素,使植物在无土环境中正常生长和发育。
相比传统的土壤栽培,无土栽培有机蔬菜具有占地面积小、水肥利用率高、无土传播病虫害等优点。
无土栽培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中,首先需要准备好种子。
选择适合无土栽培的蔬菜品种,如生菜、花菜、草莓等。
种子要选择优质、无病虫害的种子,并进行消毒处理,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接下来是培养基的准备。
无土栽培主要使用水培和基质培养两种方式。
水培是将种子直接放置在含有营养液的水中,通过水中的营养物质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基质培养则是将种子放置在一种特定的基质中,如腐殖质、蛭石、藻土等,通过基质中的氧气和水分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在种植过程中,要合理调节环境因素。
光照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要保证植物每天能够接受足够的光照,一般来说,蔬菜的光照需求为每天8-12小时。
温度也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大多数蔬菜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
此外,还需要注意通风、湿度等环境因素的调节,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在无土栽培中,营养液的配制和管理也非常重要。
营养液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来源,其中包含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一般来说,营养液需要包含植物所需的主要元素(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铁、锰、锌等)。
营养液的配制需要根据不同蔬菜的需求进行合理搭配,同时需要注意营养液的浓度和pH值的调节。
除了以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无土栽培中由于环境相对封闭,病虫害易于传播,因此要定期巡视植株,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
其次,要合理安排施肥和浇水。
无土栽培中水肥的供应主要依靠人工,要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环境因素的变化来合理安排施肥和浇水。
最后,要定期清洗和消毒栽培设备,以避免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气雾培蔬菜流程内容

气雾栽培简介气雾培气雾培(Spray Culture)又称雾培、喷雾培、气雾栽培。
是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后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上,从而为植物提供水分和养分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
气雾栽培是所有无土栽培的技术中解决根系的水气矛盾的最好形式。
根据植物根系是否有一部分浸没在营养液层中,可将气雾培细分为气雾栽培和半气雾栽培两种类型。
气雾培是指根系完全生长在雾化的营养液中,而半气雾培是指一部分根系浸没在营养液层中,另一部分根系则生长在雾化的营养液中(例如桶式巨型植物的栽培,气雾管道培)。
一、雾培的特点雾培是供氧效果最好的无土栽培形式,不会出现根系缺氧现象,养分及水分的利用率高,养分供应快速而有效。
由于是立体栽培,可提高温室空间利用率,有效栽培面积可比平面栽培提高2-3倍。
易实现栽培管理的自动化。
但是,雾培生产的首次投入稍高些,对基础硬件也相对要求高(尤其是电力方面),即使是短时间停电也很容易对植物造成伤害(因此,专人专管负责制非常重要)。
二、气雾栽培设施的结构栽培池、槽、桶可用硬质塑料板、挤塑板、泡沫塑料板、木板或水泥砖砌等做成的栽培池。
所栽培植物的根系伸入到池内,池内的喷头要能将营养液均匀地喷射到根系上,因此,栽培槽不能太狭小而使营养液喷洒不开,也不能太宽大而超出喷头的射程。
栽培槽要严格封闭,为根系提供黑暗、高湿环境,并避免滋生绿藻(可以通物理杀菌方法解决藻类的滋生)。
多数栽培呈梯形或金字塔形,槽底用混凝土制成深约12cm的沟槽,用于承接营养液。
在沟槽的上部用镀锌钢管制成金字塔形或梯形框架,其上放置带有定植孔的定植板。
图例一也有的栽培槽形状与世隔绝深液流水培槽类似,但深度可达25-40cm,营养液从管道上的喷头中喷出,而槽底可盛装2-3cm深的营养液层(即半喷雾培),图例二也可以不保留此营养液层,让多余的营养液随时流回贮液池中。
与之类似的还有近年由以色列科学家结合营养液膜的技术和喷雾栽培技术的优点,发明的一种半喷雾栽培技术,称之为水气雾培技术。
《新型雾培法:高效蔬菜培育技术探究》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新型雾培法:高效蔬菜培育技术探究》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新型雾培法:高效蔬菜培育技术探究》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新型雾培法:高效蔬菜培育技术探究》一、新型雾培法概述雾培法的定义及发展雾培法,即雾化培养法,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无土栽培技术。
它通过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成微小颗粒,然后均匀喷洒在植物的根系上,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雾培法起源于20世纪末期,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蔬菜培育技术。
新型雾培法的优势与应用前景新型雾培法在传统雾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喷雾装置和营养液配方,使其具有更多优势。
首先,新型雾培法大大提高了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相比传统种植方式,产量可提高50%以上。
其次,新型雾培法具有较高的节能效率,营养液的循环利用率高达90%,降低了资源浪费。
此外,新型雾培法还具有减少病虫害、适应性强、可规模化生产等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新型雾培法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它不仅可以应用于蔬菜、花卉等植物的生产,还可以应用于果树的繁殖和栽培。
此外,新型雾培法还具有在干旱、盐碱等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开展农业生产的可能性,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在未来,新型雾培法有望成为农业生产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成果,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新型雾培法技术原理植物生长环境需求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包括充足的水分、养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
在传统的土壤栽培中,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同时,土壤还起到固定植物体、保持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雾培有机蔬菜栽培雾培有机蔬菜栽培,是以生产安全、营养、洁净的优质雾培蔬菜为主的高科技农业项目。
通过综合运用立柱式气雾栽培系统、植物生长计算机控制系统、鱼菜共生技术等多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鸟巢式生态农业生产系统。
系统摆脱传统农业生产对土地、能源、气候的高度依赖,实现了农副产品生产空间立体化、控制智能化、产业规模化,达到有机、循环、可持续、节能环保的目标。
来源/zhongzhi/index.htm立柱式气雾栽培技术项目将国内现代农业技术中先进的气雾栽培技术和垂直农业技术相结合,构建出气雾栽培垂直立柱,不仅使生产效益得以数倍的提高,而且形成了农业生产从土壤环境变成空气气雾环境,从土肥到营养液,从平面到空间,从繁琐到简易,从开放到闭锁的一套完全不同于土壤耕作的农业生产新模式。
在植物潜能最大化栽培中,立柱式气雾栽培模式是最佳模式。
气雾栽培是把植株悬挂于雾化空间,让其根系获取水份氧气及营养方式发生变化,用加压雾化或超声波雾化的方法,为根域创造最佳的环境条件,包括根环境的温度、水份、空气及营养,这四大因素是影响植物根系吸收及生长的主要四大因子。
气雾栽培让根环境处于最佳的水气肥环境,根系悬空于空中,氧气得以最大化供给,肥水通过雾化的方式提供,矿质离子及水份的吸收能得以充足的保证,根在富氧环境下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转换率,离子交换吸收的速度快,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长潜能,实现作物快速生长。
项目选用铁丝网和黑白膜做栽培柱,将蔬菜幼苗扦插于柱体上,构建垂直农场,柱体内部设置喷雾装置,作物根系裸露在栽培装置内部,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为小雾滴状,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1.空间利用率高向空间发展而大大增加耕地的数量与面积,提高了栽培植物的覆盖面积,使温室利用率提高6倍以上。
2.节水率高气雾栽培只需土壤栽培的1/10用水量,就可完成相同生物量的增长,节水效率高达90%。
如温室土壤栽培番茄,每形成一公斤番茄需要200公斤水,就是采用水培也需消耗170公斤左右的水,而采用气雾栽培则只需6-10公斤的水。
3.实现可持续发展气雾培的营养液在一个严密的闭锁型循环系统中完成养分与水分的供给,可以实现零外排,做到可持续不污染环境的效果。
4.无水土流失之忧根部完全悬挂于空中栽培,不需传统土壤为媒介的耕作,没有任何水土流失之提忧,解决当前农耕土壤流失影响生态的严重问题。
5.根系发达,营养含量高气雾培的气生根系在长度和表面积上都比普通土培陆生根要发达,具有很强的代谢活性,营养吸收效率高。
6.作物硝酸盐含量低气雾栽培具有减少栽培植物及叶菜类硝酸盐含量,特别是如莴巨、苦苣、菠菜、菊苣等,常因硝酸盐超标而影响安全性,因硝酸盐的过度积累是造成人体癌症多发的主要因素,而气雾培生产的叶菜可以让硝酸盐降低到安全范围,这是传统有机栽培、与近代的化肥栽培及水培所难以实现的。
3.1.2植物生长计算机控制系统植物生长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由检测植物生长相关的气候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营养EC值等)的感应传感器组成的检测系统,操作水泵、电磁阀、喷雾装置、热风炉、加温线、补光灯、CO2发生器等装置组成执行部分,利用计算机管理控制,实现农副产品生产自动化的控制和调节。
首先智能感测器会对环境因子数据进行采集与感受,把外界感应的温、光、气、热、营养等植物生长因子变化的量得以数字化,通过计算机系统针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运算,再按预先输传感器及数模转换,变成数字信号,传输给执行操作系统(具体由弥雾加湿系统、人工补光系统、营养液补充系统、电场杀菌与光合促进系统、碳酸水生成系统、富氧水制备系统等组成)来完成各项作业及对温光气热等生长因子的精确回归调控,植物生长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原理运用如下:1.微域环境控制理论微域环境控制理论要求检测环境因子传感器要做到能代表微环境空间,把检测各种环境参数的传感器进行集成,并把它摆放至距作物生长最接近的微环境空间里,这样才能检测到最接近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光气热水等参数。
2.模糊区间控制理论植物生长对于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范围较宽。
如温度只需控制在15—33度间之间就可,空气湿度在60-80%之间,光照强度在5000LX—80000LX之间。
植物生长计算机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包括:1.温度与湿度、水份的变化是比较频繁和无规律的,智能化叶片感测器设置为如微小幼苗的带叶茎段,相对准确的检测到微环境参数,包括叶片表面水分蒸发系数、空气湿度系数、温度系数、EC值等,同时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升级以保证其检测的敏感度。
2.感测器感测的气候因子随时在变化、非线性的,所以在系统中采用延时执行的控制方法,而且不达上下限的阈值,不发指令,即使发出执行指令,也是采用间歇法,让传感器接受到真实信号后,再进行执行。
3.1.3物理农业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相应的物理农业技术,用来提高作物生长产量和速度。
其中包括声波助长技术、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技术、种子磁化技术、电子杀虫技术等。
1.声波助长技术对植物施加特定频率的谐振波,使植物产生生理共振,从而加快植物体活细胞内生物电流的运动速度,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2.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技术项目通过在温室建立空间电场,以及电极线放出高能带电粒子、臭氧和氮氧化物,使土壤与植株生活体系中形成微弱的直流电流,防治土传、气传病害,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3.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项目在种子处理机安装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将种子接受光辐射、电磁辐射、电磁场的激励及带电粒子轰击,激活种子的生命力,增强种皮的通透性,提高离子交换能力,加快酶的转化,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
4.植物声频促生技术项目将声波发生器装置于各个柱体之间,和作物发生谐振,被植物匹配吸收,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发育,促进其光合吸收、运输和转化,起到生长刺激作用。
同时,声波处理可以降低植物的阻抗,增强其生理活性。
5.种子磁化促生技术项目采用多级交变磁极处理结构进行落种处理,处理后的种子播种于土壤中与土壤形成生化、物理性质的互作,利用周围的微量元素环境构建丰产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微磁性种子还能够解析土壤吸附性磷元素,增加土壤有效磷的含量。
3.1.4鸟巢生态农业生产系统项目将鸟巢式半球型温室与鱼菜共生模式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鸟巢式生态农业生产系统。
系统内部生产全由植物生长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化控制完成,结合立柱式气雾栽培,实现产品智能化、标准化、工厂化的生产。
(1)、鸟巢式半球型温室:鸟巢式生态农业温室设计为占地一亩,半径14米的6-8维半球型温室。
温室充分运用结构力学原理,选用镀锌管进行三角型的切点连接构建,让每个点分布在均匀的球面上,点点相连成稳固的三角构建,充分发挥“铁三角效应”,使构造变成稳定而扎实,抗压性强,能很好的抗击冰雪灾害。
另外,从球体弧面节点的联接来说,半球结构形成拱桥弧形,具有“拱桥效应”,任何角度的大风遇到球体后都得以化解,球体依靠拱撑的力量搭建,内无任何支撑柱,产生强大的抗震性、抗震性指数可达7级。
据结构力学检测,球体构造可抗风性强,能抗击每小时220公里台风,即使在台风肆掳的地区也能安然无恙。
“铁三角效应”和“拱桥效应”相加,大大提高了温室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2)、鸟巢式半球型温室拥有的主要技术指标:1.每连接点达180Kg的压力2.抗风测试达7-8级大风的压力3.温室的生产耗能减少30-50%4.抗震性指数达7级5.亩建造材料比隧道型的拱型温室减少30%6.温室的自由空间是传统温室的3-5倍以上(3)、鱼菜共生技术:将鱼池肥水通过基质物理过滤、植物吸收等方式,使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得以净化,使原本受污的排泄水变得清澈无害,然后通过植物生长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物理过滤给上部的立柱式气雾栽培系统,及时供给蔬菜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料,促进作物快速生长,可通过循环系统再次流入鱼池供鱼类生长,为鱼的高密度养殖创造可循环利用的净化水,从而实现了鱼与菜之间的共生共营关系,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该系统是一个有效运用立柱式气雾栽培技术和鱼菜共生生长模式而建立的闭锁的生态系统。
结合科学生态设计,完成了球体生态温室内的生物链循环,达到农业生产高效益、零排放、无污染的生产目的,最终建立起生产资源节约化,生产效率高效化,管理方式工厂化的新型农业模式。
以科学的空间结构为设计,以物理的自然调控为主体的生态节能型球体生态温室,既符合生态学原理又符合循环经济理论,又具有极强的微气候自调能力与易实现生态复合多元化能力,使生产耕作过程既简单化又具更高产额的新型生态农业模式。
鱼菜共生的关键技术包括:1.鱼饲料配量一般在鱼体重量的2%-5%之间,以保证鱼池所生产的有机液能满足作物生长所需。
2.通过往水体中加生石灰或者添加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钙优化水生态,为蔬菜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钾与钙离子,同时保持鱼池水体PH值始终在6.8左右,保证鱼生长所需的PH环境。
3.水体内固体悬浮有机物残渣通过有珍珠岩、石砾、竹炭等固态无土基质组成的硝化床,残留有机物内含的氨碳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酸盐类,从而减少了循环水的氨氮指标。
4.对水体进行曝气增氧或水流跌落的瀑布式增氧,保证水体中充足的溶氧保证鱼类生长所需,同时促进水体有益微生物群落的生长。
5.在水体中投放相应的浮游作物,帮助吸附大量的固态有机微粒,促进根系微域微生态环境的构建,成为富营养化清除的生物转化体。
投放不超过水体面积的1/3。
6.结合人工调控,根据生态平衡原则去构建合理的物种比例与种群数量关系,保持生态的平衡实现物质与能量流的良性可持续循环。
来源/zhongzhi/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