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新教材教学设计的关键词》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课件(共43张PPT)

人教版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课件(共43张PPT)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上述材料体现了戚继光怎样的高尚品德?
(1)表达了戚继光抗倭的决心,拯救百姓于水火,并 不是追求个人功名 (2)他志向远大,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 质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背景: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 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仅略活动
瓦 剌 部 首 领 也 先
俺答汗和 三娘子修 建的美岱 召
阿拉坦 汗(俺 答汗) 铜像
美岱召中的三娘子庙
三娘子庙 中三娘子 画像
2.西南:藏族 (1)僧官制度;
大宝法王,噶玛噶举派 大乘法王,萨迦派 大慈法王,格鲁派 阐化王,帕竹噶举派 赞善王,萨迦派 护教王,萨迦派 阐教王,止贡噶举派 辅教王,萨迦派
戚家军
③结果:他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 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2)戚继光抗击倭寇 材料一:

鸳鸯阵
材料二: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 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 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 。然当张居正、谭纶任国事则成,厥后张鼎思、张希皋等居言 路则废。任将之道,亦可知矣。
2.结果:
1553年,葡萄
牙殖民者攫取

了在我国广东


澳门的居住权
四、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内陆边疆
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 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两大 集团。为防御他们南下,明 朝重新修筑了长城。1571 年 ,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 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
藏族地区在明朝称为乌思藏 。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 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 了宣慰司、元帅府等机构, 委用藏族上层人士任职。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一般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 时代。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学习聚焦] 从猿到人的演变中,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有着决定性意义。 火的使用,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的里程碑。
[图说历史]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
左图为旧石器时代的石斧,右图为新石器时代的石斧,从左 图到右图的变化体现出由打制石器向磨制石器发展,工具更加光 洁、精细。
[思考点] (教材P2)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观察《中 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你能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 布的基本特点吗?
提示:我们可以看到图中,分布既分散又集中,主要分布在 黄河和长江流域,因为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 类生存。
2.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奠基 (1)新石器时代早期 ①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 ②距今约7000~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 期,它的典型器物是_彩__绘__陶__器_,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 ③黄河下游分布着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河 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___水__稻___,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2)新石器时代晚期 ①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 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__蛋__壳__陶__”。 ②在北方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_良__渚__文__化_。它们 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___祭__坛___和神庙。
考古发现,父系氏族社会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 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扩大财富和权 力,人类即将迈入文明的门槛。
知识点二 从部落到国家
1.三皇五帝的传说
燧人氏——钻木取火
三皇 伏羲氏——发明网、陷阱、原始的烹调、八卦

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课件

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课件

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各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

2. 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概括历史规律的能力,增强历史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近代史部分的资本主义产生与扩张,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重点:古代史、中世纪史、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历史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课外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按照教材的顺序,依次讲解各章节的内容,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3.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古代史:四大文明古国、重要历史事件2. 中世纪史:欧洲封建社会、重要历史事件3. 近代史:资本主义产生与扩张、重要历史事件4. 现代史:两次世界大战、现代世界格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兴衰。

(2)分析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3)论述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与扩张。

(4)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认识。

2. 答案:(1)略。

(2)略。

(3)略。

(4)两次世界大战是全球性的大规模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也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现代国际关系的形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课外历史读物,深入了解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遗址等,增强学生的历史现场感。

2024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课件

2024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课件

2024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流2. 中世纪欧洲的社会与制度3. 近代西方的崛起与全球影响4. 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5.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挑战6.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脉络,理解各大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2. 掌握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制度特点,认识其对现代世界的影响。

3. 理解近代西方崛起的原因,分析其全球扩张的后果。

4. 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 认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理解其中的挑战与困境。

6. 把握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趋势,增强国际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各大文明的交流与互动、中世纪欧洲社会制度、近代西方的全球影响、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挑战。

2. 教学重点:古代文明的发展、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制度、近代西方的崛起、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与科技的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各大洲的历史发展。

2. 新课内容:讲解各章节的重点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2. 板书内容:各章节、重点知识点、典型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流。

(2)分析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制度特点及其影响。

(3)论述近代西方的崛起及其全球影响。

(4)探讨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

(5)评述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挑战。

2. 答案:见教材及课堂笔记。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上 第一单 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 】(共26 张PPT) 优秀课 件公开 课课件 复习课 件名师 课件免 费课件
人类是怎么来的?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上 第一单 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 】(共26 张PPT) 优秀课 件公开 课课件 复习课 件名师 课件免 费课件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上 第一单 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 】(共26 张PPT)
2.问题探究一:为什么说商朝的历史是“信史”?
玉凤
象牙杯
1976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妇好墓及出土的
文物 共出土随葬物品1928件。其中带有铭文的铜器190件,铸有“妇好”铭文的有109件。
三皇:燧人氏、伏羲 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 帝喾、尧、舜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上 第一单 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 】(共26 张PPT)
毛泽东《祭黄帝陵文》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 纲要上 第一单 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 】(共26 张PPT)
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之所以取得长足发展并取得文明中心的地位,首先得益于它 以平原、河谷与山间盆地为主,沃野千里、河流纵横、交通便利,而且位于古代中国 的文化中央,可以广泛接触周边文化并吸取营养。而南方暖湿的气候利于作物成长, 但也造成森林密布、沼泽遍布,在人烟稀少且以使用木石工具为主的条件下,农田的 垦辟比北方更难。此外,南方地势复杂,多高山大壑,山河阻隔,不利于它们的交流 与整合。

高中历史课标培训之高中新课程内容解读(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古代史部分)(教研员培训课件)

高中历史课标培训之高中新课程内容解读(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古代史部分)(教研员培训课件)
一统的发展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 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 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 新成就。
一个学习要点: 认识三国至隋唐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制 度创新及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以及思想文 化领域中的新成就。
1.5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 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 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 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两个学习要点: 1 认识两宋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 面 的新变化 2 认识辽夏金元诸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 一 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6. 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奠定与社会变动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 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 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 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 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通过认识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变化 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两个学习要点: 1)认识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 的意义,2 )认识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包括经 济、文化领域)的变化和面临的危机。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培训 】
课标培训
高中新课程内容解读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古代史部分)

1.1.早期中华文明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 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 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 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两个学习要点: 1 中华文明起源及私有制、阶级、国家 产 生问题 2 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

部编新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新教材教学设计的关键词》培训教材(共26张PPT)

部编新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新教材教学设计的关键词》培训教材(共26张PPT)
智。但他的母亲却
壹 课标与主题 素养与目标 贰
叁 思路与结构
层次与评价 肆 伍 专业与阅读

课标与主题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 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主题:北方政权在巩固统治的过程中皆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政策, 推动了边疆地区的民族融合,为元及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

课标与主题
依据课标要求确定教学主题,聚焦主题体现课标要 求,展现学科价值。
素养与目标 贰
通过素养与目标的阐述,明确教学设计的方向、需求,素养通过目标表达 出来,并借由目标的实现完成落地。
叁 思路与结构 通过思路与结构的具化,搭建起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并借由史 料、解释等历史学科方法,完成目标的实现和主题的展现。

思路与结构
“五位一体”,各有侧重
(上)第八单元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王少莲) 侧重史料实证:对史料进行辨析,运用可信史料来做观点说明。搜集、 梳理战争时期国共双方所发布的公告、社论等,选择代表性的节点事件 ,呈现在同一件事情上国共双方的不同史料,对所呈现的不同史料进行 辨析,判断哪一史料更符合客观实际,并由此双方背后的目的和主要原 因。从辨析和探寻中,清晰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路径。
课标与主题
凝阐 练述
素养与目标
思路与结构 融 合 层次与评价
支撑
专业与阅读
谢谢
2 019
新教材教学设计的 关键词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王少莲
励志讲话稿:自信是成功的关键 励志演讲稿:自信是成功的关键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自信是 成功的 关键”。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导言课PPT幻灯片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导言课PPT幻灯片
新华社北京(2021年)1 月8日电:世界卫生组织 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克 卢格7日在丹麦哥本哈根 举行线上记者会时说, 进入2021年,世界拥有 了疫苗等应对新冠疫情 的新工具,但同时也面 临病毒变异等新挑战。
——图文来自新华网
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中国向多个国家提供抗疫物资
日本的援华物资
世界古代、近代、现代历史 同时也面临病毒变异等新挑战。
《中外历史纲要(下)》导言课
新华社北京(2021年)1月8日电: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克卢格7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线上记者会时说,进入2021年,世界拥有了疫苗等应对新冠疫情的新工具,但
同时也面临病毒变异等新挑战。
2 历史脉络 新华社北京(2021年)1月8日电: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克卢格7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线上记者会时说,进入2021年,世界拥有了疫苗等应对新冠疫情的新工具,但
同时也面临病毒变异等新挑战。
等级考试(高考)要求(选考)
封建社会 新华社北京(2021年)1月8日电: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克卢格7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线上记者会时说,进入2021年,世界拥有了疫苗等应对新冠疫情的新工具,但
同时也面临病毒变异等新挑战。
运用正确的史观和方法全面、客观地论述历史和现实问题。
截至2019年世界贸易 组织成员分布图
——中国地图出版社
2 历史脉络
(1)世界古代史(公元前3500年左右—15世纪)
——中国地图出版社
文明起源的多个中心;各文明区域呈现出多元 特征;各地区发展存在不平衡性。
—— 欧洲封臣向领主效忠
——【美】海斯等著 《世界史》插图
《中外历史纲要(下)》导言课
高一必修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思路与结构
“五位一体”,各有侧重
(上)第八单元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王少莲) 侧重时空观念:以人民解放战争的战争形势图,呈现客观时空的变化, 通过客观时空的变化,展现战争的进程。挖掘客观时空变化背后社会空 间中的社会力量在不同时期的转向,以此来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空间对 历史自然(客观)时空走向的影响,即挖掘战争背后的社会支撑力量的 变化。最后归结,不同时期社会支撑力量的变化转向实际上是一种民心 的向背。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素养与目标
第十单元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王洪星)
教学目标陈述
教学目标阐释
能够有条理地讲述历史上的事情,通过制作大事年表,概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与发
层次
能够理解大事年表的时序性特征,了解改革开放的 水平一历史分期方式;能够有条理地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开辟与发展的基本史实 能够独立制作合理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 辟与发展大事年表,能够将重要史事定位在中国特 水平二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与发展的时空框架下,运用大 事年表的方式对其加以描述;能够理解大事年表是 一种历史叙事,本质上是一种历史解释,能够运用 通观全局的方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 与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2 019
新教材教学设计的 关键词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王少莲
壹 课标与主题 素养与目标 贰
叁 思路与结构
层次与评价 肆 伍 专业与阅读

课标与主题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 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主题:北方政权在巩固统治的过程中皆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政策, 推动了边疆地区的民族融合,为元及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层次与评价
教学目标陈述
水平
教学评价
能够有条理地讲述历史上的 事情,概述历史发展的基本 进程; 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对相关史 事加以描述; 能够独立探究问题,尝试验 证以往的说法;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历史依据,具有对祖国的深 情大爱
层次
能够有条理地讲述历史上的事情,
能够把握改革开放与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相关
概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水平三 史事之间的时间联系与空间分布,运用大事年
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对相关史事加
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与发展的史事
以描述;
加以概括和说明;能够理解历史解释的多样性
能够独立探究问题,尝试验证以
特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与发展系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思路与结构
“五位一体”,各有侧重
(上)第八单元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王少莲) 侧重历史解释:呈现不同人对共产党胜利、国民党失败的观点,包括蒋 介石、美国学者、大陆学者等,作为一个伏笔。梳理所呈现观点中所反 映的共性情况和个性问题,围绕共性情况和个性问进行史料实证和历史 叙事。在此基础上,再呈现观点,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中理解,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既是国民党的惨败也是共产党的民心所向。”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课标与主题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 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 多元面貌。 教学主题:从中古时期的非洲与美洲历史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
往的说法;
列史事做出合理解释。认识到任何一种适合本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
国国情的建设道路的探索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依据,具有对祖国的深情大爱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上)第十单元 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温州市第五十八中学 王洪星)
概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展的过程,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阶段特征
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对相关史事加 借助大事年表,能够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国两
以描述
制”、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等史事定位在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开辟与发展的时空框架下,把握改革开放进程中
相关史事之间的时间联系与空间分布
能够独立探究问题,尝试验证以 通过对大事年表的解读,能够对改革开放史事做出合理解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思路与结构
“五位一体”,各有侧重
(上)第八单元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王少莲) 侧重家国情怀:选择重要的战争过程进行叙事,并在叙事中展开细节的 铺陈,比如攻打锦州中的塔山保卫战、孟良崮战役等,通过细节的生动 铺陈,展现军人的坚韧品格和献身精神。在情感积淀的基础上,探寻军 人坚韧品格和献身精神背后的主要原因,体现爱国、信念等方面的核心 价值观。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层次与评价
教学目标陈述
水平
教学评价
层次
能够有条理地讲述历史上的事情,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道路的探索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壹 课标与主题
依据课标要求确定教学主题,聚焦主题体现课
贰 标要求,展现学科价值。 素养与目标
通过素养与目标的阐述,明确教学设计的方向、需求, 素养通过目标表达出来,并借由目标的实现完成落地。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课标与主题
依据课标要求确定教学主题,聚焦主题体现课标要 求,展现学科价值。
素养与目标 贰
通过素养与目标的阐述,明确教学设计的方向、需求,素养通过目标表达 出来,并借由目标的实现完成落地。
叁 思路与结构
通过思路与结构的具化,搭建起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 并借由史料、解释等历史学科方法,完成目标的实现 和主题的展现。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和
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了解毛泽东对中国
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教学主题:从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历史认识其所具有的开创性、
奠基性意义。
(温州中学 郭振豪)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上)第一单元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温州中学 陈只信)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叁 思路与结构 通过思路与结构的具化,搭建起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并借由史 料、解释等历史学科方法,完成目标的实现和主题的展现。
层次与评价 肆
层次的划分与评价的介入,实际上是对素养落地与目标达成 的明晰衡量,体现的是教学评的一致性。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思路与结构
“五位一体”,各有侧重
(上)第八单元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王少莲) 侧重史料实证:对史料进行辨析,运用可信史料来做观点说明。搜集、 梳理战争时期国共双方所发布的公告、社论等,选择代表性的节点事件 ,呈现在同一件事情上国共双方的不同史料,对所呈现的不同史料进行 辨析,判断哪一史料更符合客观实际,并由此双方背后的目的和主要原 因。从辨析和探寻中,清晰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路径。
(上)第三单元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温州市永强中学 蒋丹怡)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新 教材教 学设计 的关键 词》培 训课件
(下)第二单元 第3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温州市永强中学 毛滨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