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课件
国际法课件

国际法课件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国际法的名称、概念和特征*一.国际法的名称:* 1. law of nations——万民法格老秀斯(荷) 1625 《战争与和平法》* 2. international law——国际法边沁(英) 1780 《道德及立法原理入门》* 3.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国际公法privite international law——国际私法二. 国际法的概念:*(一)传统的国际法概念:认为国家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
* 1、周鲠生《国际法》:“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形成出来的,各国公认的,表现这些国家统治阶级意志,在国际关系上对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包括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
”*2、劳伦斯(英):“国际法可以认为是决定全体文明国家在其相互关系上的行动规则。
”(二)现代的国际法概念:认为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
*1、劳特派特(英)《国际法》:“国际法是由外部制裁来实施的行为的规则总体,这些行为规则主要地但并非绝对地为主权国家设臵权利和义务。
”* 2、王铁崖:“国际法,简言之,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或者说,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是以国家之间的关系为对象的法律。
”*3、《奥本海国际法》第九版:“国际法是对国家在他们彼此往来中有法律拘束力的规则总体。
这些规则主要是支配国家的关系,但是,国家不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
”*(三)国际法的概念:国际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
*三、国际法的特征:*1、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2、国际法是国家之间以协议的方式制定的。
*3、国际法的效力普及整个国际社会。
*4、国际法采用不同于国内法的特殊的强制实施方式。
*CASE 1955年7月27日的空中事件案(以色列诉保加利亚)第二节国际法的历史发展*一、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一)古代阶段(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前):萌芽阶段*1、最古老的《真珠条约》:公元前1296年由古埃及法老和古叙利亚国王签定。
国际法课课件

国际法课课件contents •国际法概述•国际法的主体与客体•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国际法上的个人责任•国际法上的国际组织•国际法上的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目录01国际法概述国际法的定义与作用国际法的定义国际法是指在国际关系中,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国际法的作用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等。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联系国际法与国内法都是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调整对象、法律渊源、实施方式等方面存在联系。
区别国际法与国内法在调整对象、法律渊源、实施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国际法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国内法主要调整国家内部的关系;国际法的渊源主要是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而国内法的渊源主要是国内立法和司法判例;国际法的实施主要依靠国家自身的力量,而国内法的实施则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
国家主权原则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强调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独立地位和主权权利,包括领土完整、政治独立、经济自主等。
平等互利原则是国际法中的另一项重要原则,它要求各国在国际关系中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尊重彼此的主权和权益,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和平共处原则是国际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它强调国家之间应该和平相处、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
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它要求各国尊重和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平等互利原则和平共处原则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原则国际法的基本原则02国际法的主体与客体国家作为国际法的基本主体,国家享有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国际组织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前者如联合国,后者如国际红十字会。
它们在国际法上享有一定的法律地位和权利。
争端解决机构如国际法院、国际海洋法法庭等,负责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
国家领土外交关系海洋权益国际经贸关系01020304国家的领土完整和边界不可侵犯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国际法的承认与继承课件

促进国际合作
国际法的承认与继承有助 于增强国家间的相互信任 ,促进国际合作,减少国 际冲突。
规范国际行为
通过承认与继承国际法, 国家将受到国际法的约束 ,规范其对外行为,维护 国际秩序。
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国际法的承认与继承有助 于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确 保各国在国际法面前平等 。
对国际法发展的影响
丰富国际法内容
事实承认和法律承认
总结词
事实承认是指一国对另一国的存在、政 府、法律地位等事实予以默认或默示认 可,而法律承认则是指一国通过正式声 明或明确表示的方式对另一国的法律地 位和合法性予以正式认可。
VS
详细描述
事实承认通常表现为一国在另一国存在的 事实上采取默认态度,而法律承认则通常 需要一国通过正式的法律程序予以确认。
04
国际法承认与继承的 实践与案例
国际法院的实践
国际法院在实践中对国际法的承认与继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案例判决对 相关法律原则进行了阐述和解释。
国际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会考虑各方对国际法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国际法在不同 国家间的传播和接受程度,从而判断相关国家是否承认和继承了国际法。
国际法委员会的实践
国际法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国际法的发展趋势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关系的复杂化,国际法也在不断发展演变。近年来,国际法更加注重保护人权和个 人利益,同时也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未来,国际法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国家之间 的和平、合作与发展。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总结词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详细描述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国际法的基石,包括主权平等、不干涉 内政、和平解决争端等。这些原则是各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 遵守的准则,对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法课件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国际法的概念、特征和性质(一)、概念国际法,或称国际公法,是指调整国家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
(二)、特征1、主体: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此外,还有政府间国际组织,特别是世界性的国际组织。
2、调整对象:国际法调整的对象是国际关系,主要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
3、制定:国际法的制定主要是通过国家之间的协议来实现的,国际社会没有专门的立法机关。
4、实施:在国际法实施方面,国际争端解决的形式是国家自愿选择解决方式。
(三)、性质:国际法是国际社会的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1、国际法是国际社会成员之间的法。
2、国际法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表现(1)、国际法是国际社会成员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
(2)、国际法是国际社会成员自我约束和相互约束的工具。
3、国际法是国际社会区分合法和非法解决国际争端,进行国际裁判的法律标准。
一、国际法的历史发展(一)、萌芽:古代和中世纪(中古)国际法,大致以15、16世纪为下限。
(二)、产生:近代国际法,从1500年前后到20世纪初。
(三)、发展:现代国际法,从20世纪初起,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目前这个时期的国际法。
第二节国际法的渊源和编纂国际法的渊源是指国际法规范表现的形式或形成的过程、程序。
(一)、国际条约:现阶段最主要的国际法渊源。
条约分类:1、以缔约方数量为标准分为多边条约和双边条约。
2、以条约内容为标准分为契约性条约和造法性条约(造法性条约即确立一般国际规范的公约)。
关于联合国宪章:原则上,国际条约对非缔约国无约束力,但《联合国宪章》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规定例外,《联合国宪章》可以为非成员国创设权利和义务。
(二)、国际习惯法:最古老、最原始、历史上长期占首要地位。
国际习惯是指经接受为法律的一般实践、惯例或做法。
国际习惯法的特点:一般性、自动适用性。
国际习惯法的构成:1、物质因素:各国反复的和一致的实践。
2、心理因素:各国认为其有法律确信。
国际法实用PPT课件PPT课件

第24页/共34页
• 二、继承
• (一)概述
• 1.概念
• 国际法上的继承是指国际权利和义务由于一个国际 人格者发生某些变化而从该国际人格者转向另一个国际 人格者的法律关系上的转移。
• (七)对叛乱团体和交战团体的承认
• 美国内战1861年4月~1865年4月 • 西班牙内战1936-1939
第23页/共34页
• (八)对民族解放运动组织的承认 • (九)不承认原则
• 一般认为,国家在国际法上并不承担承认的义务,但是, 国家在某些情况下却承担不承认的义务,这就是所谓的 不承认原则。
织 • 3.国际组织不得凌驾于成员国之上,不得干涉
成员国内部事务。 • 4.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权限由成员国通过公约加
以规定。
第13页/共34页
• (三)功能 • 1.从公法角度看 • ⑴缔约权; • ⑵对外交往权(使节权); • ⑶承认与被承认的权利; • ⑷国际索赔和国际责任; • ⑸继承权; • ⑹召集国际会议的能力; • ⑺其他权利。 • 2.从私法角度看 • 国际组织具有法人的功能,其中包括取得和处分财产,
• (三)个人是国际法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主体
•
凯尔森、卢梭、古海根、杰塞普、劳特派。
• 二、私人国际法主体地位
第18页/共34页
第六节 国际法上的承认和继承
• 一、承认 • (一)承认的概念 • (二)承认的性质
• 1.宣告说 • 2.构成说 • 3.我们的观点
第19页/共34页
• (三)承认的形式
第29页/共34页
国际法(第六版)课件完整版

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国际组织的职能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推动全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提供国际公共服务与援助
联合国体系与国际组织法的发展
联合国体系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其体系包括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 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等六个主要机关。
边界与边境制度
边界的概念
边界是确定一国领土范围的界线, 也是一国主权行使的地理空间范
围。
边境制度
边境制度是一国为维护边境安全、 促进边境地区发展而制定的一系
列法律、政策和措施的总和。
边界争端与解决
边界争端是指相邻国家在边界划 分上存在的分歧和争议。解决边 界争端的方式包括谈判协商、国
际仲裁和司法解决等。
04
国际法上的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的概念与分类
国际组织的概念
按成员质分
国际组织是指两个以上国家或其政府、人民、 民间团体基于特定目的,以一定协议形式而 建立的各种机构。
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按地域范围分
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按职能范围分
综合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与职能
国籍的取得与丧失
国籍的取得方式包括出生、继有和归化。国籍的丧失原因包括自愿 放弃、被剥夺和因婚姻等原因。
外国人的地位与权利
外国人在国际法上享有基本的权利和地位,包括人身安全、财产权、 言论自由等。同时,外国人也有义务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和规定。
外交保护与人权保护
外交保护的概念与条件
《国际法教材》课件

国际法维护国际秩序和稳 定
国际法促进国际合作与发 展
国际法保障国际公平与正 义
国际法在国际争端解决中的作用
国际法在国际争端解决中的重要性 国际法在国际争端解决中的主要手段 国际法在国际争端解决中的实践案例 国际法在国际争端解决中的未来展望
国际法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促进国际合作:国际法为各国提供了在国际事务中遵守的规范和准则,有助于促进国际间 的合作与交流。
不干涉内政原则
定义:不干涉内政原则是指在国际关系中,任何国家不得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不得利用其自身的影响力强制其他国家采取某种政 策或行动。
重要性: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维护国际秩序和稳定的重要保障。它有助于防止国际冲突和战争的发生,促 进各国之间的和平与合作。
违反后果:如果某个国家违反了不干涉内政原则,采取了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行为,那么这种行为可能会引起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 裁。
国际法与国内 法的关系:国 际法与国内法 相互补充、相
互促进
国际法在国际 社会中的作用: 维护国际秩序、 促进和平与发
展
国际法的历史发展
国际法的起源
国际法的发展阶段
国际法的形成要件
国际法的发展趋势
国际法的渊源和编纂
国际法的渊源: 习惯、条约、国 际法一般原则等
国际法的编纂: 编纂国际法条约、 公约等,促进国 际法的统一和协 调
海洋法规则
海洋法的基本原则: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等 海洋法的历史发展: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到其他国际条约和国内法 海洋法的主要规则:划界、航行、捕鱼、资源利用等 海洋法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际秩序、解决争端等
航空法规则
航空器的登记和国籍
国际法课件PPT

• 国际法学界最权威的著作之一——《奥 本海国际法》中的这样界定这一概念: “国际法是对国家在它们彼此往来中有 法律约束力的规则的总体”,“这些规 则主要是支配国家的关系。”
三、国际法的历史
• • • • • • (一)古代国际法 古代有没有国际法? 古埃及:条约、使团 古希腊:使节制度、战争制度 古罗马:万国法 古代中国:使节制度、战争制度、法
• (三)近代国际法 • (四)现代国际法
(詹宁斯、瓦茨修订,第9版,第一卷,第一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詹宁斯、瓦茨修订, 版 第一卷,第一分册, 1995年版,PP3) 年版, ) 年版
• 我国学者对国际法概念的界定的主要观 点是:“国际法,简言之,是国家之间 的法律,或者说,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 律,是以国家之间的关系为对象的法 律。”
二、国际法的特征
• 国内学者的观点很多都揭示出国际法的几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国际法是法律。它是由一定的形式要件所有机 组成的总体,这些形式可以是原则,也可以是规则、制度, 甚至习惯,它们都具备法律的特征。 第二,国际法上的主体主要是国家。但是现代国际法 的主体扩大了范围,也包括政府间组织、国际组织,有些 学者也认为国际法上的个人也应当成为主体。 第三,国际法主要涉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关系, 因此,国际法主要调整的关系是主权国家因交往所形成的 国际关系。 第四、许多学者都认为,国际法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 行为规范。
(王铁崖主编:《国际法》(“九五”规划高等学校法学教材),法律 王铁崖主编: 国际法》 九五”规划高等学校法学教材),法律 ), 出版社1995年8月版,第1页。) 出版社 年 月版, 页 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方主张及理由
北美疏浚公司认为墨西哥政府违反合同, 北美疏浚公司认为墨西哥政府违反合同,并 应承担赔偿责任。 应承担赔偿责任。 墨西哥政府主张根据合同中的“ 墨西哥政府主张根据合同中的“卡尔沃条 款”,不履行合同的问题不应由总求偿委员 会管辖。 会管辖。
裁决及其依据
委员会最后裁定,它对本案无管辖权。 委员会最后裁定,它对本案无管辖权。
双方主张及理由
哥伦比亚请求国际法院判决并宣布: 哥伦比亚请求国际法院判决并宣布:
(1)根据1911年7月18日《玻利维亚引渡协议》、1928 18日 玻利维亚引渡协议》 (1)根据1911 根据1911年 20日 哈瓦那庇护公约》和美洲一般国际法, 年2月20日《哈瓦那庇护公约》和美洲一般国际法, 庇护国哥伦比亚有权为该项庇护的目的确定避难者 被指控的罪行的性质; 被指控的罪行的性质; (2)领土所属国秘鲁有义务向避难者颁发通行许可证。 (2)领土所属国秘鲁有义务向避难者颁发通行许可证。 领土所属国秘鲁有义务向避难者颁发通行许可证
问题〗 〖问题〗 (1) 结合本案,分析外交保护的性质。 结合本案,分析外交保护的性质。 如何评价“卡尔沃条款” (2)如何评价“卡尔沃条款”在国际法上 的地位? 的地位?
第三节 引渡与庇护
一、引渡
国家间刑事司法协助 → 国 国家的权利 对象: → 对象:政治犯 → 政治犯例外:危害和平
1946年 诺特波姆获释, 1946年,诺特波姆获释,他向危驻美领事申 请回危,遭到拒绝, 请回危,遭到拒绝,随后他赴列支敦士登定 1946年 他又向危政府提出撤销1944 居。1946年2月,他又向危政府提出撤销1944 年作出的关于取消对他的国籍登记为列国籍 的行政决定的请求,也遭到危拒绝。 的行政决定的请求,也遭到危拒绝。 1951年12月 1951年12月7日,列支敦士登向国际法院提 起诉讼。 起诉讼。
双重犯罪原则 政治犯不引渡
→ 准予引渡 → 拒绝引渡
应该拒绝 可以拒绝
→ 引渡请求的提出 → 引渡请求的审查 引渡请求的审查 引渡拘留、 → 引渡拘留、逮捕和执行
外
交
部
形式审查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审查
国
务
院
行政审查
不损害我国主权、 不损害我国主权、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承 诺
附条件的引渡
限 制 追 诉
第三章 国际法 上的居民
第一节 国籍
一、国籍与国籍法
→ 法律资格或法律身份
二、国籍的取得与丧失
(一)国籍的取得 国籍的取得 (二)国籍的丧失
三、国籍的抵触 中国国籍立法及实践 四、中国国籍立法及实践
血统原则
单系血统 双系血统
出生取得国籍
出生地原则 混合原则 申请入籍 婚 姻 养
加入取得国籍
收
交换领土
积极抵触
双重国籍: 双重国籍:具有两国国籍 多重国籍: 多重国籍:具有多国国籍
消极抵触
不具有国籍。 无国籍:不具有国籍。 国内立法、 国内立法、双边条约和国际公约解决
198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基 本 原 则
在原始国籍赋予上采 取双系血统主义和出 生地主义相结合的原 双
仲裁员裁决: 仲裁员裁决: 1、英国驱逐和拘留谢弗罗已使他受到了物质 及精神上的损失; 及精神上的损失; 英国政府应给予2100英镑的赔偿费。 2100英镑的赔偿费 2、英国政府应给予2100英镑的赔偿费。
五、
外交保护
→ 国家的权利
(一)外交保护概念与性质
外交保护行使的条件 (二)外交保护行使的条件 (三)外交保护问题的新发展 → 无国籍人和难民 (四)“卡尔沃主义”与“卡尔沃条款” 卡尔沃主义” 卡尔沃条款”
和
国籍
国籍人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一、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 属地管辖与属人管辖
二、外国人待遇的一般原则
→ 国民待遇 → 最惠国待遇 → 互惠待遇
外国人的入境、 三、外国人的入境、居留和出境 四、外国人在中国的法律地位
谢弗罗求偿仲裁案 ——对外国人的管辖权 对外国人的管辖权
谢弗罗是一个法国人, 1918年 谢弗罗是一个法国人,于1918年8月被当时驻扎在 波斯的英国军事当局怀疑为间谍而被逮捕。 波斯的英国军事当局怀疑为间谍而被逮捕。英军将 他送到巴格达,囚禁在土耳其战俘营。 他送到巴格达,囚禁在土耳其战俘营。谢弗罗在请 求与法国军官联系之后,被带去见法国武官。 求与法国军官联系之后,被带去见法国武官。他向 法国武官表示希望得到遣返回国。 法国武官表示希望得到遣返回国。法英两国驻德黑 兰大使在1919 1919年 月进行多次交涉后, 兰大使在1919年1月进行多次交涉后,将谢弗罗辗 转送到塞得港,并于3 转送到塞得港,并于3月7日移交给当地法国基地的 军官。1925年 谢弗罗去世。 军官。1925年,谢弗罗去世。法国政府代表他的遗 孀就他被英国逮捕、 孀就他被英国逮捕、拘留和驱逐所受到的损害要求 英国政府予以赔偿。1930年 英国政府予以赔偿。1930年3月4日,英法两国政府 在伦敦签订仲裁协议,将该项争端交付仲裁。 在伦敦签订仲裁协议,将该项争端交付仲裁。
决 定
外交部
量 最高人民检察院
决 定
最高人民法院
刑
庇护权案 ——外交庇护、国际习惯 外交庇护、 外交庇护
1948年10月 秘鲁发生了一起未遂的军事叛乱。次日, 1948 年 10 月 3 日 , 秘鲁发生了一起未遂的军事叛乱 。 次日 , 秘鲁当局发布命令, 秘鲁当局发布命令,指控美洲人民革命同盟组织指挥了这场 叛乱,同时宣布将对该同盟领导人维克托·苏尔·哈 托雷等进行审讯, 雅 ·德·拉·托雷等进行审讯, 自该日起至 2 月初 , 秘鲁一直处 德 拉 托雷等进行审讯 自该日起至2 月初, 于戒严状态。1949年 于戒严状态。1949 年 1 月 3 日 , 托雷前往哥伦比亚驻秘鲁使馆 寻求庇护。次日, 寻求庇护。次日,哥伦比亚大使通知秘鲁政府它已对托雷给 予庇护, 予庇护,同时请求秘鲁政府颁发他离开秘鲁所必需的通行许 可证。秘鲁对此提出异议,并拒绝向托雷颁发通行许可证。 可证。秘鲁对此提出异议,并拒绝向托雷颁发通行许可证。 两国随后就此事进行了外交接触, 并于8 31日签署 日签署《 两国随后就此事进行了外交接触 , 并于 8 月 31 日签署 《 利马 协定》 同意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解决。10月15日 协定》,同意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解决。10月15日,哥伦比 亚政府向国际法院书记处提交了诉讼请求书。 亚政府向国际法院书记处提交了诉讼请求书。
1939年12月 1939年12月,危国驻苏黎世总领事在诺氏的列支敦 士登护照上签证,准予其重返危地马拉。他返回后, 士登护照上签证,准予其重返危地马拉。他返回后, 即向危政府申请将其登记簿上的国籍由德国改为列 支敦士登,并经过危政府批准。此后, 支敦士登,并经过危政府批准。此后,他一直在危 地马拉活动。1941年12月 危地马拉向德国宣战, 地马拉活动。1941年12月,危地马拉向德国宣战, 德国被列入敌国。1943年11月 德国被列入敌国。1943年11月,诺特波姆被危警方 以敌国侨民为由逮捕,后被移交给美国。1944年 以敌国侨民为由逮捕,后被移交给美国。1944年12 危当局撤销了把他登记为列国公民的行政决定, 月,危当局撤销了把他登记为列国公民的行政决定, 随后扣押和没收了他在危的财产。 随后扣押和没收了他在危的财产。
1. 国民在国外受到所在国国际不 法行为侵害 2. 实际国籍持续原则
→ 双重国籍国之间 → 双重国籍国与第三国之间
3. 用尽当地救济
行政、司法等救济, → 行政、司法等救济,条约 另有规定排除外
诺特波姆案 ——国籍、外交保护 国籍、 国籍
诺特波姆是德国人。1905年离开德国,在危地马拉 诺特波姆是德国人。1905年离开德国, 年离开德国 定居,并把危地马拉作为其事业的中心。1939年 定居,并把危地马拉作为其事业的中心。1939年10 申请入列支敦士登籍。按照列支敦士登国籍法, 月,申请入列支敦士登籍。按照列支敦士登国籍法, 外国人入籍,必须已在该国居住至少3 外国人入籍,必须已在该国居住至少3年,但在某 些例外情况下可以免除这个限制。 些例外情况下可以免除这个限制。诺特波姆交了一 笔费用后获得该限制的豁免,从而取得列国国籍。 笔费用后获得该限制的豁免,从而取得列国国籍。 按照德国国籍法,他同时丧失德国国籍。当时, 按照德国国籍法,他同时丧失德国国籍。当时,德 国已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国已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两国向仲裁员提出如下问题请求裁决: 两国向仲裁员提出如下问题请求裁决: 在上述情况下发生的逮捕、 1、在上述情况下发生的逮捕、拘留及驱逐是 否足以引起国际法上的赔偿请求? 否足以引起国际法上的赔偿请求? 如果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 2、如果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该行为 是否使谢弗罗受到损害? 是否使谢弗罗受到损害? 如果受到损害,多少赔偿数额是适当的? 3、如果受到损害,多少赔偿数额是适当的?
北美疏浚公司案 ——外交保护、卡尔沃条款 外交保护、 外交保护
1912年 1912年,美国北美疏浚公司与墨西哥政府签订了一 项合同,由该公司承包疏浚墨西哥的萨利纳·克鲁斯 项合同,由该公司承包疏浚墨西哥的萨利纳 克鲁斯 合同第18 18条 卡尔沃条款” 规定, 港。合同第18条(即“卡尔沃条款”)规定,有关 合同的解释及适用, 合同的解释及适用,疏浚公司不得向美国政府提出 任何行使外交保护权的请求。另外,合同第1条第1 任何行使外交保护权的请求。另外,合同第1条第1 款还规定疏浚公司可以向本国政府提出请求的事项, 款还规定疏浚公司可以向本国政府提出请求的事项, 对于这些事项, 对于这些事项,可以排除用尽当地救济的国际法规 之后, 则。之后,北美疏浚公司以墨西哥毁约为由向墨美 两国政府依1923 1923年 两国政府依1923年9月8日协定设立的总求偿委员会 提出赔偿请求。 提出赔偿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