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刀刺伤63例临床分析
开放性腹部刀刺伤39例诊治体会(一)

开放性腹部刀刺伤39例诊治体会(一)【关键词】开放性腹部刀刺伤开放性腹部刀刺伤是常见的腹部外伤之一,我科收治开放性腹部刀刺伤39例,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01年7月—2007年7月收治腹部刀刺伤39例,其中男32例,女7例。
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34.1岁。
受伤至手术时间0.5~2.5h。
大网膜从腹壁创口外露2例,小肠外露1例,腹腔穿刺抽得不凝固血16例,休克13例,腹膜炎19例。
多发伤13例,损伤脏器最多2个。
1.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行急诊剖腹探查术,其中胃肠道破裂修补术22例,脾破裂切除2例,小肠部分切除5例,肝修补术3例,右肾破裂右肾切除1例,结肠破裂结肠造瘘1例,单纯腹壁刀口清创缝合1例,大网膜修补术2例,胰腺修补术2例。
2结果术后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创口感染3例,盆腔脓肿1例,肺部感染2例。
给予换药、开腹脓肿清除术和抗感染治疗,均痊愈。
3讨论对于开放性腹部刀刺伤的患者,首先需判断刀刺是否进入腹腔。
对于大网膜或肠管自伤口脱出的患者诊断明确。
有失血性休克或腹膜炎表现者诊断容易。
腹腔穿刺有助于判断。
手指探查伤道对鉴别开放性刀刺伤有重要价值。
腹部B超从右肋部和肋缘下探测肝肾之间Morrison 隐窝有无回声带判断有无腹部穿透伤,准确率95%~96%〔1〕。
有资料显示,腹部刺伤中伤及腹内脏器的比率高达75%;但损伤严重、必须经手术治疗者不到1/3〔2〕。
因而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对无休克、腹部无体征、影像学检查阴性的患者,应先行保守治疗,必要时中转手术。
此外,腹部创伤往往是多发伤的一部分,不能把腹部创伤作为孤立的、局部的病变来处理〔3〕。
但如果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不可纠缠于多科会诊及辅助检查,应在抗休克治疗同时急诊手术。
腹部创伤120例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腹部创伤120例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总结腹部损伤的急诊救治经验,探讨提高腹部损伤的抢救和治疗的方法及措施。
方法:对120例腹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120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86例,非手术治疗34例,治愈95例,治愈率为791%,死亡10例,死亡率为83%。
结论:早期诊断和准确掌握手术时机,以及果断剖腹探查是提高腹部损伤的关键因素关键词腹部损伤早期诊断及时手术腹腔穿刺分析我院外科2004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120例腹部损伤病例的诊断、治疗,并就如何提高其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进行分析讨论。
资料与方法一般情况:男91例,女26例;年龄6~72岁。
其中31~53岁91例。
多发伤占745%。
钝性损伤86例,穿刺性损伤42例(斗殴94%)。
休克发生率52%,8例来院血压为0。
伤后1小时内来院占45%。
111例行诊断性腹穿,假阴性率52%。
病因与病情:车祸伤41%,坠落伤12%,殴击伤37%,余为踢、挤压、砸伤等。
最多伤及10个脏器。
共损伤脏器269个。
发生率为脾38%、肝26%、大小肠30%、肾16%、胃8%、膈6%、腹血管8%、胆胰十二指肠9%,其余脏器较少。
多发伤部位四肢占60%、胸部36%、颅脑32%,余为软组织等。
治疗:保守治疗:生命体征稳定病例可对症并观察治疗。
92例手术(距来院1小时内):脾切除12例,小肠部分切除并端端吻合10例,结肠部分切除并端端吻合2例,结肠造瘘3例,肾切除3例,其他2例。
结果失血量2500ml以上的36例存活32例,其中最大失血量8000ml。
早期手术因漏诊再手术3例。
总病死率83%。
主要死因为失血性休克(56%),死于术前后各4例,术中2例。
讨论腹部创伤分开放性和闭合性,由于开放性损伤能够看到伤口,需要清创,在清创的同时探查腹部脏器,一般诊断较易。
而闭合性损伤考虑内脏是否受损相对较困难,一定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体会以下几点对诊断有帮助:①详细了解受伤机制及病情变化。
严重胸腹多发伤58例救治分析

严重胸腹多发伤58例救治分析胸腹部多发伤伤情严重复杂,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较困难。
我院自2000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58例严重胸腹多发伤,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中,男性42例,女性16例;年龄14-76岁,平均42岁。
致伤原因:交通性29例,50.00%;坠落伤14例,24.14%;刀刺伤7例,12.06%;挤压伤4例,6.90%;钝器伤4例,6.90%。
受伤至就诊时间为30min-20h。
1.2损伤情况1.2.1 胸部损伤单侧血气胸22例,占37.93%;单侧血胸6例,占10.34%;单侧气胸4例,占6.90%%;双侧气胸16例,占27.58%;一侧肋骨骨折无血气胸10例,占17.24%。
全组肋骨骨折46例,膈肌损伤21例,肺损伤25例,支气管断裂1例。
1.2.2 腹部损伤单个腹腔脏器损伤36例,占62.06%;2个腹腔脏器损伤13例,占22.41%;3个以上腹腔脏器损伤10例,占17.24%。
腹腔脏器损伤分别为肝破裂22例,脾破裂21例,胃破裂7例,肾挫裂伤6例,后腹膜血肿4例,胰腺挫伤5例,胃肠损伤35例,膀胱破裂1例。
合并颅脑及脊柱、四肢和骨盆损伤25例,并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5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4例。
1.3 手术处理全组58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仅开胸手术3例,胸腔闭式引流+剖腹手术43例,单纯胸腔闭式引流8例,开胸+开腹手术4例。
其中肋间动脉破裂结扎术3例次,支气管肺脏修补术4例次,膈肌修补术21例次,肝破裂修补20例次,肝破裂纱布填塞2例次,脾修补术2例次,脾切除17例次,胃修补7例次,小肠破裂修补18例次,小肠部分切除5例次,结肠造瘘术6例次,结肠修补术4例次,膀胱修补术4例次。
2 结果本组58例患者中,术前及第1次手术明确诊断42例,占72.41%;膈肌破裂漏诊2例,为胸腔闭式引流+剖腹手术患者。
治愈52例,死亡6例,死亡率为10.34%;其中3例死于重度失血性休克,2例死于ARDS,1例死于MODS。
腹部刀刺伤65例诊治体会

休克治疗 。合 并胸腹联 合伤 除胸 部大血 管 、心包 、心室 的 损伤请胸科协 助处理 外 ,原则上先 行腹部探查 手术。术前 可先置胸 腔闭式引 流,一是 改善 呼吸,二 是观察胸腔 内出 血 、漏气情况 。如经观察 ,胸腔引流量 > 5 m / 10 lh则急请胸 外科行剖胸探 查术。发生在 上腹部及 下胸部刀刺 伤 ,手 术 时应注意检查膈肌 ,如有裂 口必 须修补 ,特别 是对膈肌小 裂 口者 ,需仔细探 查 ,以免术后 发生膈疝 。结肠损 伤发 生 在右侧可直接修补 ,发 生在左侧 特别是有 粪便外溢 、污染
时病情发生变化而行剖腹 探查 术的。手术 中探查 要全 面仔
细 , 以免 遗 漏 。特 别 是 腹 膜 后 器 官 ,如 十 二 指 肠 、胰 腺 、 肾脏 。术 中若 发 现 合 并 腹 膜 后 血 肿 应 切 开 后 腹 膜 探 查 ,如 有 大 的 活动 性 出血 应 延 长 后 腹 膜 切 口, 找 到 出血 血 管 予 以 结 扎 ,如 系 渗 血 ,则 需 置 管 引 流 。 合 并 大 血 管 损 伤 ,抢 救
全组 治 愈 6 。 5例
2 、讨 论 :
①诊断 :因系腹 部开放 性损伤 ,诊 断较 为容易 ,重要 的是脏器损伤 的情 况判 断。伤 口部 位 与伤情 有 密切关 系 , 如肋缘下人 口损伤 ,肝脾损 伤机会 比较大 。同 时需 要注意 患者全身情况 ,以及 是否有腹 痛症状 及腹部体 征。腹部刀 刺伤容易 发生胸 腹联 合 伤。一 种情 况是腹 胸 部均有 伤 口,
大 ,最 常 见 合 并 伤 是 胸 腔 脏 器 损 伤 。现 回顾 总 结 和 分 析 我 院 19 -2 0 收 治 的 6 95 08年 5例 腹 部 刀 刺 伤 患 者 的 资 料 ,对 有关 问题 探 讨 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腹部刀刺伤50例诊治分析

性镇痛后拔出硬膜外导管。观察 5r n 生命体征平稳 , i, a 送患者安返
病房。
2 结 果
少, 方便护理 , 恢复快。但由于位置 高, 风险大 , 操作难度大 , 由经 需
镜甲状腺手术中存在麻醉阻滞不完善 , 局麻药剂量过大易致中毒, 若
患者 存 在 双 侧 甲状 腺 手 术则 为颈 丛 阻 滞 禁忌 。选 择 颈段 硬 膜 外麻 醉
则可 以很好的克服 以上缺点 。首先 , 颈段硬膜外麻醉用药量少, 不会 因为麻醉药量大而 中毒 ; 同时术 中也有足够 的麻醉维持 。其次, 甲状
术 同时存 在 误 伤 喉返 神 经 的 可 能 , 要 引 起足 够 重 视 口。 镜 下 甲状 需 4 ,腔 1
dmie td J. rey2 0 ,3 () 09 14 . o zdsu yfjugr,0 11o6: 3 — 0 3 S 1
【】k d ,aa Ni e 1E dsoi yodeo yb eaiaya— 4 IeaYT kmi H, i M,t .n ocpct rietm yt xl r p mi a h h l
药的用量 。再次 能解决问 题。最后, 颈段硬膜外麻醉费用低廉 , 设备 简单 , 可根 据手术延 长时
间 , 痛完善 。 镇
颈 段 硬膜 外 麻 醉 对 患 者生 理 干 扰 小 , 中患 者 清 醒 , 后 并 发症 术 术
据麻醉阻滞范围及患者生命体征情况 ,适当追加 1 ml . 盐酸利多卡 6 因 3 5 l此时麻醉范围多能满足手术需求 。 中可酌情应用少量丙 -m , 术 白酚及芬太尼以加强镇痛镇静 , 患者保持 清醒或 可唤醒 。手术持续
腹部刀刺伤51例急诊诊治体会

腹部刀刺伤51例急诊诊治体会摘要】腹部刀刺伤临床上比较常见,本文通过对51例病例的诊治体会认为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手术。
以及手术中的正解处理,对愈后有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腹部刀刺伤急诊诊治我院于1995~2009年共收治腹部刀刺伤病例51例,现将其诊断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13例,年龄11~61岁,平均年龄30.3岁,以18~40岁最多,占76.5%(39/51)。
刀刺入部位:左上腹13例,左下腹8例,右上腹12例,右下腹11例,左腰部3例,右腰部4例。
腹部刀口一处的39例,2处以上刀口的12例。
入院时37例有不同程度的腹膜炎体征,呕血7例,脉搏超过100次/分的33例,血压低于90/60mmHg的31例,腹腔穿刺33例,阳性发现的28例,(阳性率84.8%)发现隔下游离气体的17例,合并血气胸的7例,血尿4例。
B超检查腹腔积流的32例,化验检查WBC≥10×109 21例,N>0.80 14例。
刀刺伤口外露情况:可见大网膜的15例,可见小肠肠管的16例。
在积极补充血容量和纠正休克的基础上,急诊行剖腹探查手术:肠系膜破裂的35例,小肠及破裂的32例,结肠破裂的12例,肝脏裂伤的10例,脾脏破裂的8例,胃破裂的7例,胰腺裂伤的2例,十二指肠破裂的2例,肾脏裂伤的2例,膀胱破裂的2例,下腔静脉破裂1例。
1.2手术方法:本组病例均急诊手术,其中2例行腹壁清创缝合,49例剖腹探查:小肠破裂及肠系膜破裂的行单纯缝合,其中5例行部分小肠切除;结肠造瘘术4例,肝、胃、肾、十二指肠、膀胱破裂行修补术,脾切除6例,修补术2例。
胰腺破裂1例行修补术,1例行Roux-Y空肠吻合。
1例开胸探查,肺破裂修补术,其余6例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
术中予以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甲硝唑溶液彻底冲洗至清澈,并放置引流管。
术后予以抗炎、营养支持治疗。
2 结果治愈48例(94.1%),死亡3例(5.9%)。
腹部刀刺伤63例临床分析参考模板

腹部刀刺伤63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刀刺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我院收治的腹部刀刺伤患者的治疗情况。
结果 63例腹部刀刺伤患者,腹壁清创缝合术3例,剖腹探查54例,保守治疗6例。
治愈61例,死亡2例。
结论对腹部刀刺伤应正确迅速地作出诊断,及时剖腹探查,术中仔细探查腹腔脏器,避免漏诊、漏治,是治疗腹部刀刺伤的诊治关键。
关键词腹部刀刺伤诊断治疗腹部刀刺伤所致的腹腔内脏器损伤在腹部外伤中较常见,掌握剖腹探查指征,提高诊治水平,对抢救伤员生命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我科1994~2004年收治腹部刀刺伤63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3例中男54例,女9例;最大年龄48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32岁。
1.2 刀刺部位及伤情上腹部33例,中腹部11例,下腹部12例,左、右腰部4例,左、右下胸部3例;2处损伤者8例,3处损伤者1例。
其中大网膜损伤5例,肝裂伤18例,胃裂伤7例(贯穿伤1例),脾裂伤13例,回肠及其系膜裂伤8例,空肠及其系膜裂伤4例,结肠裂伤5例,膈肌裂伤4例,肺裂伤1例,心包裂伤1例,腹膜后血肿2例。
合并颅脑外伤3例,右尺骨骨折1例,血气胸3例。
入院时表现为失血性休克46例,中毒性休克2例,腹膜炎58例。
80%于伤后1h来院,最长于伤后12h入院。
腹腔穿刺57例,腹腔穿刺阳性者44例,腹腔穿刺阴性者11例。
胸、腹透视31例,有膈下游离气体者8例。
B型超声检查33例,提示脏器损伤28例。
1.3 治疗本组剖腹探查54例,占85.7%;保守治疗6例,占9.5%;腹壁清创缝合3例,占4.8%,均系无明显腹膜刺激征,血流动力学稳定,经B型超声检查排除腹腔脏器损伤或反复腹腔穿刺阴性,伤后观察72h病情稳定者。
行修补术者,空、回肠9例,胃7例,肝18例,膈肌4例,十二指肠1例,胰、脾、结肠各1例;脾切除12例,肠系膜血管支结扎及系膜修补6例,2个脏器修补术6例(其中有胃肠道损伤2例)。
腹部外伤68例诊治分析

腹部外伤68例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腹部外伤的致伤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
方法通过68例致伤情况、临床表现,结合B超、腹腔穿刺,CT等,做出早期诊断,并实行手术治疗。
结果62例行剖腹探查,6例保守治疗,65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
结论腹腔脏器多,致伤机制较复杂,尤其是闭合性腹外伤和复合伤容易延误诊断和漏诊,及时剖腹探查甚为重要。
术式力求简单有效。
【关键词】腹部外伤;剖腹探查腹部外伤是常见的急腹症,由于致伤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各异,同时伴有多脏器或全身多处脏器损伤,容易被忽视而难以确诊,延误治疗。
本研究按住院的时序收集本院2005-2007年间收治的各种腹外伤患者68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并对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患者,男59例,女9例,年龄12~70岁,平均42.75岁。
其中闭合性损伤50例,开放性损伤18例。
脾破裂30例,小肠破裂13例,肝破裂8例,后腹膜血肿6例,肠系膜血管破裂14例,肾破裂2例,膀胱破裂3例,小肠破裂10例,结肠破裂2例。
本组均经手术证实单个脏器损伤56例,2个或多个脏器损伤12例,合并四肢骨及骨盆骨折20例。
多发性肋骨骨折或血气胸9例,颅脑损伤8例,合并失血性休克45例占66.18%。
1.2 治疗方法本组68例中,62例手术治疗,6例保守治疗,脾破裂切除术30例,肝脏部分切除术2例,肝脏修补术6例,肾修补1例,肾切除1例,小肠部分切除3例,小肠修补7例,结肠旷置造瘘2例。
其中腹膜后血肿6例均采取保守治疗。
1.3 治疗结果本组62例行剖腹探查,合并多发性肋骨骨折伴血气胸者行单双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合并颅脑损伤四肢骨折28例,19例行内固定术。
本组68例治愈占95.6%,3例死亡占4.4%,均在手术后1~4 d死亡,死亡原因: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严重颅脑损伤1例。
2 讨论2.1 腹部外伤的诊断依据其外伤史包括致伤机制、暴力大小、方向与受伤部位、神智、表情及生命体征判断病情的危重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刀刺伤63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刀刺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我院收治的腹部刀刺伤患者的治疗情况。
结果 63例腹部刀刺伤患者,腹壁清创缝合术3例,剖腹探查54例,保守治疗6例。
治愈61例,死亡2例。
结论对腹部刀刺伤应正确迅速地作出诊断,及时剖腹探查,术中仔细探查腹腔脏器,避免漏诊、漏治,是治疗腹部刀刺伤的诊治关键。
关键词腹部刀刺伤诊断治疗
腹部刀刺伤所致的腹腔内脏器损伤在腹部外伤中较常见,掌握剖腹探查指征,提高诊治水平,对抢救伤员生命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我科1994~2004年收治腹部刀刺伤63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3例中男54例,女9例;最大年龄48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32岁。
1.2 刀刺部位及伤情上腹部33例,中腹部11例,下腹部12例,左、右腰部4例,左、右下胸部3例;2处损伤者8例,3处损伤者1例。
其中大网膜损伤5例,肝裂伤18例,胃裂伤7例(贯穿伤
1例),脾裂伤13例,回肠及其系膜裂伤8例,空肠及其系膜裂伤4例,结肠裂伤5例,膈肌裂伤4例,肺裂伤1例,心包裂伤1例,腹膜后血肿2例。
合并颅脑外伤3例,右尺骨骨折1例,血气胸3例。
入院时表现为失血性休克46例,中毒性休克2例,腹膜炎58例。
80%于伤后1h来院,最长于伤后12h入院。
腹腔穿刺57例,腹腔穿刺阳性者44例,腹腔穿刺阴性者11例。
胸、腹透视31例,有膈下游离气体者8例。
B型超声检查33例,提示脏器损伤28例。
1.3 治疗本组剖腹探查54例,占85.7%;保守治疗6例,占9.5%;腹壁清创缝合3例,占4.8%,均系无明显腹膜刺激征,血流动力学稳定,经B型超声检查排除腹腔脏器损伤或反复腹腔穿刺阴性,伤后观察72h病情稳定者。
行修补术者,空、回肠9例,胃7例,肝18例,膈肌4例,十二指肠1例,胰、脾、结肠各1例;脾切除12例,肠系膜血管支结扎及系膜修补6例,2个脏器修补术6例(其中有胃肠道损伤2例)。
部分小肠切除吻合3例;结肠造瘘4例。
腹腔安置引流40例。
1.4 结果痊愈61例(96.8%),死亡2例(3.2%)。
术后并发膈下脓肿1例,1例术后2个月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均治愈。
2 讨论
2.1 诊断腹部刀刺伤属于开放伤,多数有穿透伤并累及脏器。
首先须鉴别是否有穿通伤及内脏伤,以判断是否需行剖腹探查。
如有休克、内脏脱出、明显腹膜刺激征及刺口探查、腹穿、X线检查为阳性,可明确诊断,应迅速行剖腹术。
一般根据伤口的部位、数目、伤口出血情况以及有无黄绿色液体流出,有无胃肠液及粪便流出来判断损伤的脏器[1]。
B超、CT及MRI检查在患者一般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可明确实质性脏器损伤的种类及程度。
合并休克者,不需行过多的辅助检查,可通过物理检查所见、腹腔穿刺结果做出是否需行紧急剖腹探查的判断。
在诊断中应注意:(1)刀刺部位不在腹部,而在胸、腰、腹股沟外等部位时,仍有穿透腹腔、伤及腹腔脏器的可能性;(2)刀刺伤一般均为直线损伤,但不能忽视行刺者刺入后改变方向,形成范围广泛的多脏器损伤;(3)虽然有时入口较细小,也不能忽略存在严重的内脏伤的可能性。
2.2 治疗腹部损伤应严格按创伤诊治原则进行救治,应遵循危及生命者在先,导致休克主要原因者在先,“采取灵活方式,区别对待”的治疗原则[2]。
对已确定或不能排除腹部损伤者应及早手术探查,切忌犹豫不定而失去手术机会。
2.2.1 腹部穿透伤的剖腹探查指征(1)有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出现难以解释的持续性低血压;(2)有明确的空腔脏器破裂,有腹膜刺激征者;(3)腹部创口内有大量持续的溢血,且无停止趋势;
(4)消化道出血或严重血尿;(5)影像学检查发现腹腔内中量以上积血、积液;(6)有腹内异物残留;(7)动态观察腹部症状、体征无好转或加重者。
凡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应及时剖腹探查,以免延误手术时机。
对腹痛轻、生命体征稳定、探查伤口未进入腹腔、腹膜炎不明显及腹穿阴性、X线检查阴性病例,在严密观察下,可考虑保守治疗,但应慎重选择。
2.2.2 剖腹探查术基本原则包括(1)术野必须充分暴露,有良好的麻醉效果;(2)切口应具备易控性、可延性、牢固性,要求进腹快、出血少、损伤轻、显露清楚;(3)探查应按一定顺序有步骤地进行全面检查。
只有全面而又不失重点的细致探查,才能避免遗漏多脏器伤及单脏器多发伤;(4)探查结束应对损伤情况做全面分析,按轻、重、缓、急逐一处理,遵照止血、修补、解除梗阻,最后清理腹膜腔的原则处理;(5)尽量选择损伤小、时间短、简单安全之术式;(6)充分清洗及引流腹腔、预防感染,积极防止MODS的发生。
2.2.3 手术方法手术探查应认真、细致、防止漏诊,手术探查应按一定顺序,从胃顺行向下或回盲部逆行向上探查,逐个脏器检查。
肠管应逐段检查,必要时分段加压观察有无溢气、溢液现象,有时需打开网膜囊、系膜侧肠壁、腹膜外十二指肠、降结肠等隐蔽处检查。
空腔脏器应检查对侧壁是否有穿通伤,必要时可扩大切口,直视下检查。
探查中应特别注意检查脓苔覆盖区、充血明显或淤血区[3]。
由于胃肠道占腹部脏器大部分,发生比例较多,有报道为61.7% [4],因此,应重视胃肠道的处理。
对结肠的损伤,既往主张常规行结肠造瘘。
近年来,对年轻病人,就诊时间早,腹腔污染轻,裂口小,肠内容物少的患者,均主张一期修补。
2.3 合并胸腔脏器及膈肌损伤的处理胸腹联合伤者往往合并胃、肝、脾损伤及气血胸,甚至心包裂伤。
病情多较严重,且出现休克。
处理上应先积极抗休克,在血压稳定情况下尽早手术。
严重血气胸特别是张力性气胸,应先关闭伤口,行胸腔闭式引流后处理腹部损伤。
合并膈肌损伤时应检查肺和心脏有无损伤。
2.4 对于多脏器损伤的处理笔者体会是:(1)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出血性损伤,后处理穿破性损伤;(2)先处理容易的、难度小的伤口,后处理难度大的伤口;(3)对于穿破性损伤,应先处理污染严重的伤口,后处理污染轻的伤口;(4)手术方式力求安全、合理、准确、快速、有效,力求脏器损伤一期愈合。
3 腹部损伤腹腔镜诊治进展
近年来腹腔镜微创技术发展迅速,使腹腔镜成为腹部微创外科一项极具价值和前途的诊疗新技术,能提供早期诊断,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剖腹探查。
目前腹部损伤的腹腔镜检查尚局限于X线、B超、CT、腹穿或腹腔灌洗等检查仍难以确定有无内脏损伤的病例。
只要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基本稳定,能耐受全身麻醉及人工气腹,且腹腔内无广泛粘连的可能,适当扩大腹腔镜检查的适应证,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及降低阴性剖腹率。
腹腔镜检查具有以下优点:(1)能达到早
诊断、早治疗的目的,特别是对于复合性外伤、病情危重不允许进行X线及其它影像学诊断、腹腔穿刺灌洗检查时,腹腔镜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诊断手段,可与其他手术同时进行;(2)确定脏器损伤的程度,做出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决策;(3)可同时对某些脏器损伤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4)能尽早确定有无脏器损伤或出血,免除了长时间的临床观察。
国外许多急症救治中心,急腹症的腹腔镜诊断已成为一项常规[5]。
参考文献
1 魏茂源,张正水,叶新民,等.腹部创伤诊治进展.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
2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上册),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947-949.
3 何三光.中国外科专家经验文集.沈阳:沈阳出版社,1993,229-631.
4 郑乃国,林水金,马宏敏,等.47例腹部刀刺伤的诊治.中华创伤杂志,1994,10(3):135.
5 Rossi P,Mullins D,Thal E.Role of laparoscopy in the evaluation of ab-dominal trauma.Am J Surg,1993,166:7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