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病毒学VirologyPPT课件

(二)病毒纯化的方法
1,病毒纯化方法的依据
(1)病毒颗粒具有一定的大小和密度,在离 心 场中能以一定的沉降速率沉降
(2)病毒颗粒的主要化学组成为蛋白质
2.病毒纯化的方法 包括:超速离心,沉淀法,凝集技术,液态两
相分配系统,有机溶剂萃取,层析和电泳等
27
三、病毒的测定(assay of vrvuses)
病毒感染细胞培养引起的细胞显微表现的改 变,如细胞聚集成团,肿大、园缩、脱落、 细胞融合形成多核细胞、细胞内出现包涵体 (inclusion body),乃至细胞裂解等
(3)植物病毒-坏死斑或称枯斑 (necrosis spot)
植物病毒感染敏感植物叶片所形成的局部 病损区域.
24
(四)盲传(blind passage)
噬菌体(bacteriophage) 噬蓝绿藻体(cyanophage) 支原体噬菌体(mycohasmemaphage)
植物病毒 (Plant Viruses)
植物病毒(plant viruses) 噬藻体(phycophage)
真菌噬菌体或真菌病毒(mycophage)
动物病毒 (Animal Viruses)
(三)病毒存在的认定 1、系统症状
22
2、局部反应
(1)噬菌体—噬菌斑(plaque) 噬菌体感染生长在营养琼脂平板上的细菌所形 成的,具有一定大小和形状的透明区域。
(2)动物病毒—蚀斑或称空斑(plaque) 动物病毒感染单层细胞培养所形成的局部病损 区域,系由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所引起.
23
致细胞病变作用(Cytopathic effect , CPE) :
原生动物病毒(protozoal viruses) 无脊椎动物病毒(inverteble viruses)
病毒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2、衣壳:包围芯髓的蛋白质称衣壳,为二十面体或 螺旋对称。具有抗原性、保护作用、吸附作用。 核酸和衣壳统称为核衣壳。
3、襄膜: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故对乙醚敏 感。有的病毒在襄膜外还有剌突。
4、触须:某些无襄膜的病毒所具有。
精品课件
3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病毒缺乏生物细胞所具有细胞器、新陈代谢必须 的酶系统和能量。其增殖,只能靠宿主细胞提供 原料、能量、生物合成场所(细胞器),在病毒 核酸指控下,合成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等成分, 然后在宿主细胞内装配为成熟的具有感染性的病 毒体,再以特定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感染其它 易感细胞,病毒的这种增殖方式称为复制。所需 时间称为复制周期。
精品课件
14
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又具有 细胞种属特征。即某一种动物产生的 干扰素只能保护同种属或近缘种属动 物细胞。
干扰素是一种活性很强的生物制剂, 但对没有Ag性(或Ag很弱),故治 疗病毒性疾病。亦具有抗肿瘤和调节 免疫机能的作用。
精品课件
15
第四节 病毒的抵抗力与分类
一、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与细菌繁殖体相似 用理化因素使病毒丧失感染性的过程称灭活 灭活后的病毒仍然保留其它生物学活性
子粒多少、颗粒大小、对乙醚敏感性等方面对 病毒分类。
2、依传染途径不同分类:
呼吸道病毒、肠病毒、虫媒病毒等。
3、根据寄生宿主不同分类: 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动物病毒。
精品课件
20
第五节 病毒的分离培养
一、病料的采集与送检 尽早采取病料 部位适宜 冷藏速送 二、病毒的分离
精品课件
21
三、分离病毒的鉴定
• 细胞致病作用(CPE) • 红细胞吸附现象 • 干扰现象
3、襄膜: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故对乙醚敏 感。有的病毒在襄膜外还有剌突。
4、触须:某些无襄膜的病毒所具有。
精品课件
3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病毒缺乏生物细胞所具有细胞器、新陈代谢必须 的酶系统和能量。其增殖,只能靠宿主细胞提供 原料、能量、生物合成场所(细胞器),在病毒 核酸指控下,合成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等成分, 然后在宿主细胞内装配为成熟的具有感染性的病 毒体,再以特定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感染其它 易感细胞,病毒的这种增殖方式称为复制。所需 时间称为复制周期。
精品课件
14
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又具有 细胞种属特征。即某一种动物产生的 干扰素只能保护同种属或近缘种属动 物细胞。
干扰素是一种活性很强的生物制剂, 但对没有Ag性(或Ag很弱),故治 疗病毒性疾病。亦具有抗肿瘤和调节 免疫机能的作用。
精品课件
15
第四节 病毒的抵抗力与分类
一、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与细菌繁殖体相似 用理化因素使病毒丧失感染性的过程称灭活 灭活后的病毒仍然保留其它生物学活性
子粒多少、颗粒大小、对乙醚敏感性等方面对 病毒分类。
2、依传染途径不同分类:
呼吸道病毒、肠病毒、虫媒病毒等。
3、根据寄生宿主不同分类: 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动物病毒。
精品课件
20
第五节 病毒的分离培养
一、病料的采集与送检 尽早采取病料 部位适宜 冷藏速送 二、病毒的分离
精品课件
21
三、分离病毒的鉴定
• 细胞致病作用(CPE) • 红细胞吸附现象 • 干扰现象
《病毒学各论》课件

1 进入宿主细胞
通过感染宿主细胞的方式进入细胞内寄生。
2 复制过程
病毒利用宿主细胞内的器官和物质,进行自我复制繁殖。
3 感染机制
通过切割宿主细胞的膜,将自身遗传物质注入到宿主细胞内。
病毒与宿主的关系
病毒对宿主的危害
病毒感染会破坏宿主细胞的结构和 功能,严重时可导致细胞死亡和组 织病变。
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
《病毒学各论》PPT课件
本课程将深入探讨病毒结构、寄生生活方式、与宿主的关系,以及病毒对人 类的影响和病毒学的研究方法。欢迎大家关注!
什么是病毒?
争议
是生物还是非生物?至今没有 定论。
特点
极小,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 复制繁殖。
来源
常见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各种生物之中,是自然界中普 遍存在的一类微小病原体。
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是治疗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
病毒学的研究方法
分离鉴定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和分子生物学 技术,对病毒进行分离、纯化和 鉴定。
基因测序技术
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可以了解病 毒的遗传特征、变异机制和进化 规律。
变异机制与进化
病毒的高变异性和进化能力是病 毒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可以深入 探索病毒的致病机制和抗病毒药 物研发。
病毒的分类
壳状病毒
球形结构,如禽流感病毒。
棒状病毒
单股病毒
长形或棒状结构,如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为单股,如流感病毒。
双股病毒
核酸为双股,如腺病毒。
病毒的和核酸组成。
病毒外壳
2
包裹在核酸外面,由蛋白质和脂质构成。
3
病毒核酸
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
病毒的寄生生活方式
结语
通过感染宿主细胞的方式进入细胞内寄生。
2 复制过程
病毒利用宿主细胞内的器官和物质,进行自我复制繁殖。
3 感染机制
通过切割宿主细胞的膜,将自身遗传物质注入到宿主细胞内。
病毒与宿主的关系
病毒对宿主的危害
病毒感染会破坏宿主细胞的结构和 功能,严重时可导致细胞死亡和组 织病变。
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
《病毒学各论》PPT课件
本课程将深入探讨病毒结构、寄生生活方式、与宿主的关系,以及病毒对人 类的影响和病毒学的研究方法。欢迎大家关注!
什么是病毒?
争议
是生物还是非生物?至今没有 定论。
特点
极小,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 复制繁殖。
来源
常见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各种生物之中,是自然界中普 遍存在的一类微小病原体。
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是治疗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
病毒学的研究方法
分离鉴定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和分子生物学 技术,对病毒进行分离、纯化和 鉴定。
基因测序技术
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可以了解病 毒的遗传特征、变异机制和进化 规律。
变异机制与进化
病毒的高变异性和进化能力是病 毒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可以深入 探索病毒的致病机制和抗病毒药 物研发。
病毒的分类
壳状病毒
球形结构,如禽流感病毒。
棒状病毒
单股病毒
长形或棒状结构,如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为单股,如流感病毒。
双股病毒
核酸为双股,如腺病毒。
病毒的和核酸组成。
病毒外壳
2
包裹在核酸外面,由蛋白质和脂质构成。
3
病毒核酸
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
病毒的寄生生活方式
结语
病毒学总论 ppt课件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病毒引起疾病的特点
传染性强
传播迅速
流行广泛
病死率高
后遗症严重, 持续感染
临床诊断困难 病毒早期诊断对于控制病毒的传播、疾病 的诊缺断乏和有防效治药都物有防着治及其重要的意义.
肿瘤和自身免疫病PPT的课件 形成关系
5
一、病毒的大小、形态 病毒体积微小, 测量单位:纳米(nm)
常用抗生素对病毒无作用, 可用来抑 制病毒培养中细菌生长;
对氧化剂、卤素及其化合物敏感.
醛类破坏蛋白质、核酸
PPT课件
32
病毒感染
病毒的传播方式 ❖ 水平传播 ❖ 垂直传播 病毒的侵入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眼及泌尿生殖道
粘膜,血液,胎盘 病毒的播散方式 ❖ 局部播散 ❖ 血循环播散 ❖ 沿神经干移行
难, 病死率高, 后遗症严重; ③ 与肿瘤相关; ④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 抗原性 • 红细胞吸附 • 血凝 • 细胞融合
PPT课件
30
物理因素:
① 温度:病毒耐冷不耐热, 56℃ 30min 可灭活大多病毒(肝炎病毒较耐热);
② pH: pH 5-9稳定; ③ 射线:γ射线、X射线、紫外线都能
灭活病毒.
PPT课件
31
化学因素:
有包膜病毒对脂溶剂敏感(乙醚、氯仿、 胆盐)可鉴别病毒有无包膜;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病毒引起疾病的特点
传染性强
传播迅速
流行广泛
病死率高
后遗症严重, 持续感染
临床诊断困难 病毒早期诊断对于控制病毒的传播、疾病 的诊缺断乏和有防效治药都物有防着治及其重要的意义.
肿瘤和自身免疫病PPT的课件 形成关系
5
一、病毒的大小、形态 病毒体积微小, 测量单位:纳米(nm)
常用抗生素对病毒无作用, 可用来抑 制病毒培养中细菌生长;
对氧化剂、卤素及其化合物敏感.
醛类破坏蛋白质、核酸
PPT课件
32
病毒感染
病毒的传播方式 ❖ 水平传播 ❖ 垂直传播 病毒的侵入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眼及泌尿生殖道
粘膜,血液,胎盘 病毒的播散方式 ❖ 局部播散 ❖ 血循环播散 ❖ 沿神经干移行
难, 病死率高, 后遗症严重; ③ 与肿瘤相关; ④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 抗原性 • 红细胞吸附 • 血凝 • 细胞融合
PPT课件
30
物理因素:
① 温度:病毒耐冷不耐热, 56℃ 30min 可灭活大多病毒(肝炎病毒较耐热);
② pH: pH 5-9稳定; ③ 射线:γ射线、X射线、紫外线都能
灭活病毒.
PPT课件
31
化学因素:
有包膜病毒对脂溶剂敏感(乙醚、氯仿、 胆盐)可鉴别病毒有无包膜;
大学病毒学课件第一章导论

给新的宿主细胞。 ⑥对一般抗生素和作用于微生物代谢途径的药物均不敏感。 ⑦绝大多数病毒在不同程度上对干扰素敏感。 ⑧有些病毒的核酸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从而诱发潜伏性感染。
a.能通过细菌滤器 b.仅能在感染的细胞内繁殖,在体外非生命
的物质中不能生长 c.“有感染性的、活的物质”,并将其命名为
virus
• 第一个动物病毒的病例——牛口蹄疫(1898) 德国细菌学家勒夫勒(Loeffler)和费罗施(Frosh)发现引
起牛口蹄疫的病原也可以通过细菌滤器,从而再次证明伊万诺夫 斯基和贝杰林克的重大发现。证明高度稀释的滤液可以再现疾病, 否定了毒素说。
毕晓普(美国) J. Michael Bishop
瓦尔姆斯(美国) Harold E. Varmus
发现了逆转录酶病毒致癌基因的细胞起源,否定以前的看法:癌基 因必然源自病毒。获198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普鲁西纳(美国)(S.B.Prusiner)
1997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发现感染性蛋白子 (prion)
证明TMV-RNA分子具有侵染性
发现干扰素 测定了TMV外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阐明类病毒的本质 发现逆转录酶
测定了φX174的DNA全序列 人干扰素基因工程宣告成功 分离到与AIDS相关的人类逆转录病毒
提出朊病毒
斯坦利(1904-1971)美国著名化 学家,1935年提纯了烟草花叶病 毒,194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劳斯( 1879-1970)美国著名病毒学家, 证明病毒可引起动物的癌症,获1966年 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德尔布吕克(Delbruck M)(德国)、赫尔希(Hershey A)(美 国)、卢里亚(Luria S)(意大利)因提出病毒的“一步生长曲 线”,发现病毒的复制机理与噬菌体的基因重组现象,证明遗传 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获196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a.能通过细菌滤器 b.仅能在感染的细胞内繁殖,在体外非生命
的物质中不能生长 c.“有感染性的、活的物质”,并将其命名为
virus
• 第一个动物病毒的病例——牛口蹄疫(1898) 德国细菌学家勒夫勒(Loeffler)和费罗施(Frosh)发现引
起牛口蹄疫的病原也可以通过细菌滤器,从而再次证明伊万诺夫 斯基和贝杰林克的重大发现。证明高度稀释的滤液可以再现疾病, 否定了毒素说。
毕晓普(美国) J. Michael Bishop
瓦尔姆斯(美国) Harold E. Varmus
发现了逆转录酶病毒致癌基因的细胞起源,否定以前的看法:癌基 因必然源自病毒。获198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普鲁西纳(美国)(S.B.Prusiner)
1997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发现感染性蛋白子 (prion)
证明TMV-RNA分子具有侵染性
发现干扰素 测定了TMV外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阐明类病毒的本质 发现逆转录酶
测定了φX174的DNA全序列 人干扰素基因工程宣告成功 分离到与AIDS相关的人类逆转录病毒
提出朊病毒
斯坦利(1904-1971)美国著名化 学家,1935年提纯了烟草花叶病 毒,194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劳斯( 1879-1970)美国著名病毒学家, 证明病毒可引起动物的癌症,获1966年 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德尔布吕克(Delbruck M)(德国)、赫尔希(Hershey A)(美 国)、卢里亚(Luria S)(意大利)因提出病毒的“一步生长曲 线”,发现病毒的复制机理与噬菌体的基因重组现象,证明遗传 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获196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病毒学课件ppt课件

研究病毒的第三个目的是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
最新课件
9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
《普通病毒学》,谢天恩、胡志红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2、参考书目
《动物病毒学》,殷震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
《分子病毒学》,黄文林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分子病毒学》,侯云德主编,学苑出版社,1990年
最新课件
222
(二)天花的记载
16世纪下半叶,我国率先发 明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
明代隆庆年间,人痘预防天 花对外推行
种痘法的发明,可以说是我 国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
“其苗传种愈久,则药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
汰尽,精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若时苗能连种七次,精
加选炼,即为熟苗。”
---《种痘心法》
病毒学的任务等。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病毒 学有基本了解。
最新课件
13
教学内容
第二章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本章主要介绍病毒的分类意义;病毒分类的发展简史;病
毒的命名规则;病毒的分类原则;病毒的分类方法等。通 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病毒分类过程和分类 方法。
最新课件
14
教学内容
第三章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最新课件
7
病毒(virus):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
结构,含单一核酸型(DNA或RNA),必须在活 细胞内寄生或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学(virology):即研究病毒的本质、病
毒与宿主相互作用和规律的生物学科。 病毒学的分支:普通病毒学、医学病毒学、兽医
病毒学、植物病毒学、昆虫病毒学、细菌病毒学、 肿瘤病毒学、环境病毒学、分子病毒学等。
医科大学专业课程《病毒学》全册课件-教授主讲优质课件

《病毒学》简介
virus
医学病毒学是病毒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主要是从医学的角度来研究病毒特性, 有时又叫医学分子病毒学。医学病毒 学研究范围包括病毒本质,传播模式 及致病机制,以及应用层面的药物及 疫苗研究。它和分子生物学及药物学 关系密切。
第一章
病毒学概论
virus
是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主要特点 体积非常微小,需在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含一种类型核 酸(DNA或RNA)和蛋白质 严格的细胞内寄生,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 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真菌 真核细胞 +
DNA+RNA
非细胞 DNA或RNA
复制 -
+ 二分裂 +
+
有性或无性
增殖方式 抗生素
+
干扰素
+
-
-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分类
virus
病毒的大小:以 纳米(nm)为计量 单位, 一般 30~200nm
The largest : ( 300nm, 痘病毒) The smallest: 10 nm 如口蹄疫病毒
与人类关系
virus
引起传染病:75%以上 可能是人类某些肿瘤的病因之一 鼻咽癌 EBV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 传染性强,流行广泛,很少有特效药
virus
特性 滤菌器 结 构 细胞壁 核酸类型
无细胞培养
病毒
+
细菌 原核细胞 +
DNA+RNA
衣 壳
virus
核衣壳
二)衣壳
成分——包裹在核酸外的 蛋白质,组成壳微粒 作用: 保护病毒核酸; 与易感C上V受体结合, 辅助V对易感C的感染; 抗原性,诱导机体免疫 应答。
医学病毒学PPT课件

02 保持社交距离 避免近距离接触有症状的人,尽量保持至少1米的安全 距离。
03
佩戴口罩
在公共场所、尤其是室内环境佩戴医用口罩或N95口 罩,以阻挡含有病毒的飞沫进入呼吸道。
04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当的锻炼,以提高 身体免疫力,抵抗病毒侵袭。
05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及时接种相关疫苗,以降 低感染风险。
播的风险。
疫苗研发与使用
疫苗研发
通过科研机构和制药公司的合 作,加速针对新型病毒的疫苗
研发进程。
临床试验
确保疫苗在投入使用前经过严 格的临床试验,确保安全性和 有效性。
分阶段使用
疫苗上市后,根据疫情情况和 接种计划,分阶段、分人群进 行接种。
监测与评估
在疫苗使用过程中,持续监测 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根据实
药物设计与筛选
03
基于病毒结构信息,设计和筛选能够抑制病毒复制或破坏病毒
颗粒的药物分子。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病毒基因组每天约产生 10^-5~10^-8个突变, 其中大部分为负突变(降 低生存能力的突变)。
病毒进化的规律与趋势
适应性进化
病毒在传播过程中逐渐适应宿主环境 的过程,表现为毒力增强或减弱。
协同进化
病毒与宿主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 的过程,如病毒抗原变异与宿主免疫 应答之间的协同进化。
定向进化
在选择压力下,病毒基因组朝着特定 方向进化的过程,如抗药性病毒的出 现。
血液传播
病毒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如丙肝病毒、 乙肝病毒等。
接触传播
病毒通过接触口、鼻、眼等黏膜或破损皮肤进入 人体,如HIV病毒、HBV病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病毒的第三个目的是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
精品ppt
9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
《普通病毒学》,谢天恩、胡志红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2、参考书目
《动物病毒学》,殷震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
《分子病毒学》,黄文林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分子病毒学》,侯云德主编,学苑出版社,1990年
《现代微生物学》,刘志恒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噬菌体分子生物学》,贾盘兴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精品ppt
10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成绩(70%)
精品ppt
11
《病毒学》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病毒学教学,旨在带领本科学生进入病毒学研究领域 的大门,了解病毒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掌握一些病毒学研 究的方法和手段,对病毒引起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确 的认识,为病毒学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病 毒 与健康
生命科学学院
精品ppt
1
近20年来肆虐的病毒性疾病
病原体 是病毒!
AIDS
SARS
禽流感
精品ppt
2
几种致病病毒
乙肝病毒
冠状病毒
流感病毒
精品ppt
HIV
3
乙型肝炎
u全球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为3.5亿,我国为1.2亿; u全球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疾病的人数为75万,我国为50万人; u中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中,1/3以上的病例为病毒性肝炎; u我国每年用于肝炎和肝病的医疗、保健费用高达1,000多亿元; u 广东七成五的人口现在或曾经感染过乙肝; u 乙肝病人歧视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病毒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课程学习前必须对授课内容进行充分预习,以了解课程内 容,病毒学研究的方法和研究进展,做到心中有数,思路 清晰,认真做好课堂记录,查阅资料、讨论,以便系统完 整的掌握病毒学知识。
精品ppt
12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病毒学导论-概述
主要介绍病毒的概念、病毒的特征、研究病毒的目的意义、 病毒的发展简史、病毒对现代生物学研究的贡献、病毒的 发展方向、研究病毒的方法、病毒的识别、病毒的起源、
精品ppt
8
研究病毒学的主要目的
病毒能引起人类、家畜和作物很多危害性的疾病,研究 病毒的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有效防治和控制各种病 毒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病毒具有生命与非生命双重属性的特殊本质,研究病毒 的另一目的是通过对病毒的认识,使人们进一步 认识生命物质的一些基本问题,从而对生命起源 有所启示;
0
0.00
精品ppt
7
病毒(virus):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
结构,含单一核酸型(DNA或RNA),必须在活 细胞内寄生或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学(virology):即研究病毒的本质、病
毒与宿主相互作用和规律的生物学科。 病毒学的分支:普通病毒学、医学病毒学、兽医
病毒学、植物病毒学、昆虫病毒学、细菌病毒学、 肿瘤病毒学、环境病毒学、分子病毒学等。
病毒学的任务等。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病毒 学有基本了解。
精品ppt
13
教学内容
第二章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本章主要介绍病毒的分类意义;病毒分类的发展简史;病
毒的命名规则;病毒的分类原则;病毒的分类方法等。通 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病毒分类过程和分类 方法。
精品ppt
14
教学内容
第三章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精品ppt
4
SARS
精品ppt
5
禽流感
精品ppt
6
利用噬菌体治疗鸡腹泻
10000×
组别
项目
试验组 对照组
拉痢数 死亡数 拉痢数 死亡数
第一周
只
%
65
26.00
3
1.20
129
51.60
35
14.00
第二周
只
%
0
0.00
7
2.80
63
25.20
37
14.80
第三周
只
%
0
0.00
0
0.00
0
0.00
结构特征。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病毒的化学本 质和形态结构以及其功能有深入的了解。
精品ppt
15
教学内容
第四章 病毒的复制
本门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介绍研究病毒复制的意义;研
究病毒复制的方法;病毒的吸附和影响吸附的因子;病毒 的侵入和侵入过程;病毒的脱壳和脱壳过程;病毒核酸的 复制;DNA病毒的复制过程;单链DNA病毒的复制过程; 双链RNA病毒的复制过程;单股负链RNA病毒的复制过程; 单股正链RNA病毒的复制过程;逆转录病毒的复制过程; 病毒的装配过程和原理;病毒的释放原理和类型;病毒的 流产感类型和形成流产感染的因素;缺损病毒;病毒的拯
精品ppt
18
第一章 导论-病毒学概述
第一节 病毒学知识的起源及发展 第二节 病毒和病毒学 第三节 病毒的主要类群 第四节 病毒性病害因果关系的概念 第五节 病毒性质的两重性 第六节 病毒研究的发展趋势
精品ppt
19
第一节 病毒学知识的起源及发展
经验时期 病毒的发现时期 病毒本质的研究时期 近代病毒学研究时期
干扰及后果;植物病毒的干扰及后果等。通过本章学习, 使学生了解病毒的遗传变异种类、机理、遗传变 异过程,病毒基因图的构建和应用等。
精品ppt
17
教学内容
第六章, 病毒的进化 第七章, 病毒与肿瘤 第八章, 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第九章, 病毒感染与细胞凋亡 第十章, 人类及动物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十一章,昆虫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十二章,植物病毒与寄主间的相互作用 第十三章,病毒基因工程 第十四章, prion-传染性蛋白质颗粒或朊病毒
本章是课程的重点章节之一,主要介绍病毒的组分;病毒
核酸的种类;结构类型、结构特征和核酸的功能;病毒蛋 白质的种类、结构,存在部位和功能;病毒脂类的种类, 结构、来源和功能;病毒糖类的种类、结构、来源和功能; 病毒其它组分的种类和功能;病毒的形态、大小;病毒的 结构、结构特征;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和复合对称的 结构特征;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和噬菌体的
救;病毒的整合感染等。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病毒生 命活动整个过程。
精品ppt
16
教学内容
第五章 病毒的遗传变异
本门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介绍病毒遗传变异的意义;研 究病毒遗传变异的方法;病毒的物理化学诱变;病毒的突 变和突变种类及原理;病毒基因重组类型和原理;病毒之 间的非遗传相互作用类型和原理;病毒基因图谱的构建方 法;病毒的干扰类型和原理;噬菌体的干扰;动物病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