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相关性

浅析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相关性任晓军(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信息系,江苏南通22601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社会环境、企业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已经越发重要,而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三种经济模式具有各自的表象、特征与本质。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三种经济方式的出发点、目的与发展的原则相同,本质上都是以达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都是以环境保护为经济活动的第一原则。
但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三种经济方式的研究视角、实现的方式、核心内涵具有一定的区别。
[关键词]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中图分类号]F406.9[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2-04-05[作者简介]任晓军(1971-),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信息系讲师,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基金项目]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立项课题(2011Y21-4)。
第2012年第5期(总第397期)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No.5,2012Total No.397[文章编号]1009-6043(2012)05-0003-02一、引言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沙漠化等现象严重,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人类意识到由于自身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提出绿色经济概念以后,世界各国已经开始行动采取控制生态环境的恶化的措施,而提倡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即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政府正在不断做出努力,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讨论的焦点就是世界各国政府以及世界人民应当注意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自然环境产生的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威胁。
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世界气候科学家们一致认为不能以地球环境破坏的代价换取世界经济的发展。
绿色经济的发展特征

绿色经济的发展特征绿色经济的发展特征绿色经济是指通过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的经济发展模式。
绿色经济的发展特征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补偿四个方面。
首先,绿色经济的发展特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
可持续发展是绿色经济的核心理念,强调经济发展必须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保护。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能力。
绿色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为子孙后代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其次,绿色经济的发展特征表现为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经济体系。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议题。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动经济结构的低碳转型。
再次,绿色经济的发展特征展现在循环经济方面。
循环经济是指通过优化资源利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利用的经济模式。
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将废弃物和副产品作为新的资源进行再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推动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产品的再制造和再生产,减少新资源的开采和消耗。
最后,绿色经济的发展特征还表现为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是指对自然资源的损害进行补偿和修复,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经济的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偿和保护,以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
生态补偿包括水源保护补偿、森林保护补偿、生物多样性保护补偿等,通过补偿措施,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总之,绿色经济的发展特征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补偿。
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的途径,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为了实现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绿色技术和创新的研发应用,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低碳经济的定义\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

低碳经济的定义\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文章首先梳理了目前存在的低碳经济定义,找到各种定义的共同点,给出低碳经济的定义,从五个方面对低碳经济的内涵进行了说明,整理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定义,分析了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异同。
关键词:低碳经济定义内涵低碳经济的定义与内涵(一)低碳经济的定义《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
国外一些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核心是低温室气体排放,或低化石能源的经济,低碳经济是能够满足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我国学者庄贵阳(2005)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付允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鲍健强(2008)等指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
刘细良(2009)强调低碳经济是人类对经济增长与福利改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一种理性权衡;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一种理性认知;是一种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可持续经济;是工业文明之后的生态文明;是信息革命之后的新能源革命。
金乐琴(2009)等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一致,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有密切联系。
尽管学者们对低碳经济定义的表述方法不尽相同,但各个定义所包含的基本思想是相同的。
笔者认为低碳经济定义可概括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摘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产生后,相继出现的几种经济形态,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它们有相同的理念,内容有交叉,极易产生混淆,却又在研究的侧重点、突破口和研究核心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它们都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完成这一转变需要相关条件。
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一、来源及含义(一)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在经济学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
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
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区别与联系分析

关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区别与联系性分析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一些环境污染、破坏和能源需求等迫切性问题的出现,亟待地要求我们去解决。
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均又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它们既密切相关,又各有侧重。
因此,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三大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对实现我国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本文结合我国情况从三大经济的概念开始介绍,最后论述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表明我国实施三大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必要性。
关键词: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一、引言: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到人类发展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模式的兴起,极推动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几大热点经济充斥在媒体和大众的视野,造成了一定的混淆。
其实,它们都是近几十年产生的新的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特别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陷入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后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
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概念1.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和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即“3R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
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一、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含义(一)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概念是人们对人与自然矛盾演变过程中产生的循环经济理念,或者说是对处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矛盾的相关实践和思想的总结、提炼和范式化。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面临着“两大变革”,那就是“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前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是人与人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是以“实践”和“物质交换”来解释的。
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包括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将其加工成人们消费的产品,也包括产品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
这种“物质变换”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本质联系,人与自然之间的一切矛盾,都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显现、发展、解决的。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除了恩格斯给人类敲响了“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的环境警钟之外,马克思还指出“关于生产条件节约的另一大类,情况也是如此。
我们所指的生产排泄物,即所谓的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这是这样一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 的循环中。
”“原料的日益昂贵,自然成为废物利用的刺激。
” “对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的利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扩大。
”所以,尽管马恩时代资源环境问题没有显化为突出问题,但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本质关系的角度,马克思已对物质循环型的生产实践做了较深刻的分析。
马克思时代之后发展起来的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是系统研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和经济活动中循环利用问题的科学,这已广为人知。
到20 世纪资源环境问题爆发之后,很多科学家开始重新研究物质循环型的经济增长问题。
1966 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受到宇宙飞船的启发,并认为人类必须不断重复利用其有限的资源,保持内部良好的环境,人类才可能延长这个系统的运转寿命,并在其中生存下去。
循环经济 绿色经济 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与低碳经济引言在当前全球资源有限、环境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等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些经济模式的提出和发展,旨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本文将对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进行介绍和比较。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特点的经济模式。
其核心理念是“从资源生产到消费再到资源回收再利用”,尽可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强调经济系统的闭合循环,包括材料的再利用、能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废弃物的再利用等。
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指以生态环境为核心思想的经济发展模式。
绿色经济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协调。
它涉及到清洁能源的使用、低碳排放、节能减排等,旨在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保护的平衡。
绿色经济还注重经济活动的生态效应,即通过经济活动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一种将经济和生态系统相结合的经济模式。
生态经济认为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建立在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生态经济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平衡。
它强调通过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指以低碳排放为核心理念的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主要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等问题,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它涉及到替代高碳能源的使用,提倡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促进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
低碳经济旨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优化。
比较分析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在理念和目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循环经济注重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绿色经济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
生态经济注重经济与生态系统的结合,强调经济与环境质量的平衡。
低碳经济注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应对气候变化。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一、绿色低碳经济的内涵及意义绿色低碳经济,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
它主要包括绿色能源、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和低碳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以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原则1. 能源替代和可再生2. 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3. 减排和减废4. 依法治理和全社会参与三、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1. 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2. 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3. 建立健全的法律和制度体系4.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1. 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在绿色低碳经济体系中,绿色能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实现能源替代和可持续利用。
2. 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应用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在绿色低碳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改善生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3. 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是绿色低碳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
通过建立健全的循环经济体系,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4.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体系还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
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产品的生产和生态效益的提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建设是当前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
只有建立健全的绿色低碳经济体系,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点滴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积极参与和推动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总结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应用、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 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 提出来的。在经济学界,绿色生产、绿色消 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使绿色 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 题。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 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不是人们感知意 义上的颜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 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 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 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 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 展形态。 (三)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鲍 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 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 语。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 他在该书中倡导用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人 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协调消费品的分 配、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后,生态经济学在 西方逐渐成为一个引入注目的研究领域。 毫无疑问.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 济为研究对象的。应该指出的是.尽管国 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 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他们在许多方面 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 点是:第一.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
(四)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 方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颁布的《能源 白皮书》,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f氐碳 经济”的国家。 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的 经济产出)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它 的着眼点是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竞争力和 低碳技术产品市场.目标是低碳高增长。 低碳发展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 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 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低碳 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 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 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 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
论Ⅱ】经济论坛,2004(16). 2、钟建平.生态伦理与绿色经济m.丽
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6). 3、韩锦芳.试论绿色经济的发展m.山
西能源与节能.2005(4). 4、王育德.步秀君.贾东水.绿色经济
mlJ].经济论坛.2004(16). 5、李彦龙.哲学视野中的生态经济IDl.
中共中央党校.2004.
创造、依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达到人类经 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减少 碳排放量.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 (CO,)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保护人 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三)核心不同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使各 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以提高资源效率 和环境效率。绿色经济以人为本,以发展 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 心,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 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最大化的可 持续发展.使社会系统的最大公平目标 得以实现。生态经济学研究现状。以农业 生态经济学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经济 学为核心。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 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 转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 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 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 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 科技的进步,市场机制的建立,价值观念、 消费模式的改变.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 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 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 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 式转变。我们应理性地对待,清醒地认识 我国当前的国情.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 攀高。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 速经济转型。也就是说.要遵循经济发展 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 型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育德.步秀君。贾东水.绿色经济
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 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 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 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 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 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 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 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第二.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 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 全封闭循环.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 弃物的零排放.使生产系统自持.也就是 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理想化阶段.在知 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各个 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 生态化趋势。
二、相同的理念、支撑点和追求 (一)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 时.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 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 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 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 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 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 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 之风.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 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 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 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 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 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 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 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 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二)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 伦理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杨美蓉 南昌社科院社会政法研究所
中国集体经济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2009,""(30) 6次
参考文献(7条)
1.王育德.步秀君.贾东水 绿色经济论[期刊论文]-经济论坛 2004(16) 2.钟建平 生态伦理与绿色经济[期刊论文]-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06) 3.韩锦芳 试论绿色经济的发展[期刊论文]-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5(04) 4.王育德.步秀君.贾东水 绿色经济论[期刊论文]-经济论坛 2004(16)
—E日■2009.10(下)
万方数据 China Collectlve Ecl)nomy
嚅魂塞堡垒堕:堂垄堡塑
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 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 碳经济都是20世纪后半期产生的新经 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 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 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 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 产物.因此它们有许多相同之处.当然也 各具特色。
6、陈建国.生态经济和知识经济f11.江
西社会科学,2000(71. 7、费平.卢风.生态经济与市场激励机制
町.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故)2003(4). (作者单位:南昌社科院社会政法研
究所l
万方数据
2009.10(下)—E日■
Ch●n-CoII●ctI,●Economy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 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一种 新经济伦伦理强调环境优患意识的重 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 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 持续发展。
(三)追求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 碳经济都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 友好的实现.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 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 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 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充分考虑自 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 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 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 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 响.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 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 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 无害化。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 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 机结合起来,从自然一经济大系统出发. 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 地融合起来。 三、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 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 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 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 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鼓励创造。突出 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 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 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 论.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 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以太阳能或 氢能为基础.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 的全过程密闭循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 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以期 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使 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碳排放量比较 低的经济形态。 (二)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 碳都是以人为本.解决人类生存危机,但 是它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异。循环经济 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存环境的改 善来体现的;绿色经济实施绿色分配,如 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和费 用支出:生态经济则将人类看成是具有最 高级智慧的生物,通过人类与环境的相互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 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因 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主要是针对科学技 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它涉及到科 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 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 共处的基础上的.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 同演进、共同发展,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 下。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 值约束的科学技术.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 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 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经济发展、社会 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 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 济:低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