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__习题及答案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低碳经济的理论溯源可推至(B A 、生态经济论)C 、循环经济论 )D 、管理学D 、绿色经济论B 、可持续发展论2、“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初起源于(A A 、生态学B 、社会学C 、经济学)3、“可持续发展”概念明确定义于(D A 、《环境状况报告》C 、《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B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 、《我们共同的未来》)1989 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4、“绿色经济”的概念在英国经济学家(A 书》首次提出 A 、皮尔斯B 、帕斯特C 、布伦特兰D 、格罗斯曼 )以上属于节能产品。
D. 四级5、根据国家目前实行的“五级能效”标准,(B A. 一级6、(D A 、美国7、(B A 、美国8、(A 范例 A 、巴西B 、日本C 、法国D 、美国 )B. 二级C. 三级)是最早提出“低碳”概念并积极倡导低碳经济的国家 B 、俄罗斯C 、德国D 、英国)是《京都议定书》的诞生地B 、日本C 、法国D 、英国)是推动生物燃料业发展的先锋,也是当前生物燃料业发展较为成功的9、欧盟对低碳技术的选择侧重点在(C A 、节能技术 藏技术B 、碳排放降低技术C 、清洁能源技术D 、碳回收与储10、 北欧各国得天独厚的林木和风能资源,是世界上最早利用(B A. 核能和风能 热能和风能 11、(D)是农业低碳化最简易、最有效的途径B 、有机农业C 、退耕还林D 、植树造林B. 生物质能和风能C. 太阳能和风能)的地区。
D.地A 、节水农业12、(B )是建立低碳化发展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全社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
B 、工业低碳化C 、农业低碳化)。
D 、服务低碳化A 、能源低碳化13、我国明确提出“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是(B A.《节约能源法》 C.《循环经济促进法》B.《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D.《清洁生产促进法》14、在低碳城市发展中,(C )作为先期设计后期引导的“城市版图”,是极其 重要的一环。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64、生产列入强制回收名录的产品或者包装物的企业,必须对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负责回收。(√ )
6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责任制,采取规划、财政、投资、政府采购等措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
79、废墟下的钢筋清理出来后仍可以送到钢厂回炉再炼。(√ )
80、医院中所使用过的针头可以回收直接再利用。( ×)
8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立和完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率。(√ )
82、国家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价格政策,引导单位和个人节约和合理使用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 √)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责任制,采取规划、财政、投资、政府采购等措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66、对废弃产品或者包装物,生产者可以委托销售者或者其他组织进行回收。( √)
在传统的法律领域,产品的生产者只对产品本身的质量承担责任,但现代生产者还应依法承担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处置等责任。也就是说,生产者的责任已经从单纯的生产阶段、产品使用阶段,逐步延伸到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和处置阶段,相应对其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循环经济促进法》第15条区分不同情况,对生产者等主体在产品废弃后应当承担的回收、利用、处置等责任作了明确规定。比如规定生产者应对包装物自行回收、利用和处置。被列入强制回收的产品或者包装物的企业,必须对废弃的产品或包装物负责回收,对其中可以利用的,由生产企业负责利用。规定委托回收利用和处置。生产者委托销售或者其他组织进行回收的,或者委托废物利用或者处置企业进行利用或者处置的,受托方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负责回收或者利用、处置。规定了消费者的义务。消费者应当将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交给生产者或委托回收的销售者或者其他组织。
继续教育题库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及答案

正确答案的字体为紫色。
一、判断题(每题1分)1.气候变化公约下的节能减排是指能够被论证“可测性”和“额外性”的节能,而减排是仅针对温室气体,而非硫、氮等污染气体的减排正确错误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正确错误3.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相结合;与节能减排相结合;与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相结合正确错误4.发展低碳经济,推广低碳生活,将成为一个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选择正确错误5.联合履行和“碳减排”贸易只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渠道,而清洁发展机制(CDM)则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渠道正确错误6.从长远看,碳及二氧化碳并不是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正确错误年8月12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明确中国将培育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增长点正确错误8.中国是世界上人工造林面积第二大国正确错误9.低碳技术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将成为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正确错误10.盐差能是指海水和淡水之间或两种含盐浓度不同的海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正确错误11.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农业,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正确错误12.已无环境容量的区域,严控新建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的项目正确错误13.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尤其是构建以碳交易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碳金融体系,国有商业银行的参与必将成为重要的支撑力量正确错误14.从战略和科技层面讲,低碳竞争不能成为未来的国际竞争正确错误15.现在美国人均排放25吨二氧化碳,远大于中国人均排放量正确错误16.“后现代环保主义” 认为,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需要沿用现在的环保运动使用的“减少”、“限制”等传统做法。
正确错误17.我国进行低碳经济示范工程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并培养公众低碳、绿色消费模式和消费理念正确错误18.各地区可以参照这样的顺序制定能源发展战略:从近中期讲,战略调整的重点是煤炭和石油,战略发展的重点是风力发电,水电、核电、天然气作为战略后备的重点正确错误19.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人来文明带来进步,没有对环境造成损害正确错误20.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给地球带来温室效应正确错误21.碳预算是指根据人口数量、人均GDP、能源强度和单位能源含碳量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减排目标等因子制定一个国家、地区和个人碳耗支出和供给计划正确错误22.美国众议院在09年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提出征收碳关税的条款。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题库及答案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题库及答案55当前企业低碳责任弱化的主要因素有()企业因素政府因素社会因素33经济系统从传统经济⽅式向循环经济⽅式转移的拉⼒是指()利润技术规模经济社会责任22循环经济外部的约束⼒是系统外围因素对系统施加的压⼒或约束⼒政府宏观战略绿⾊理念资源约束国家政策法规22⼀个健康成⼈,每天平均要喝()毫升⽔220022(),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了热带林⾏动计划198522企业低碳责任的驱动乏⼒主要原因没有()经济理性22离差值增⼤,表明候变化敏感性也()增加22不属于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难以克服的问题的是()⼈⼝基数⼤84公民参与低碳消费⽅式需要关注“5A”,(C可操作性)即低碳消费⽅式的可操作性。
(单选)A认知性B可⾏性C可操作性D可承受性P95134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是(A⼈⼝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
(单选)A⼈⼝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B只顾发展经济C 充分利⽤科技D控制⼈⼝168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类⽣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即(C“安全消费”)消费。
(单选)A“恒温消费”B“经济消费”C“安全消费”D“可持续消费”59低碳经济的⽬标是(D减缓⽓候变化和促进⼈类的可持续发展)。
(单选)A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B能源技术创新C制度创新D减缓⽓候变化和促进⼈类的可持续发展P3043.( A )是在⽣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的减量化、再利⽤、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单选)P235?A、循环经济B、可持续发展C、低碳经济D、绿⾊经济65: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量()。
A:建⽴低碳经济发展的机制 B:加强法律体系建设C:构建低碳技术创新机制D:能源技术创新102核能等可再⽣能源技术属于(B零碳技术)。
(单选)A降碳技术B零碳技术C消碳技术D⾼碳技术100国内燃煤造成的(A⼆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70%—80%。
(单选)A⼆氧化硫B⼆氧化碳C⼆氧化钙D⼆氧化硅P1393发⽣⾚潮时,⼤量浮游⽣物浮在⽔⾯,减少或隔绝⽔中溶解氧的来源,使⼤量鱼类等⽔⽣⽣物缺氧⽽死,正确3城市发展模式还应以集群经济为核⼼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推进内涵发展创新。
继续教育题库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及答案

正确答案的字体为紫色。
一、判断题(每题1分)1.气候变化公约下的节能减排是指能够被论证“可测性”和“额外性”的节能,而减排是仅针对温室气体,而非硫、氮等污染气体的减排正确错误2.200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正确错误3.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相结合;与节能减排相结合;与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相结合正确错误4.发展低碳经济,推广低碳生活,将成为一个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选择正确错误5.联合履行和“碳减排”贸易只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渠道,而清洁发展机制(CDM)则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渠道正确错误6.从长远看,碳及二氧化碳并不是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正确错误7.2009年8月12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明确中国将培育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增长点正确错误8.中国是世界上人工造林面积第二大国正确错误9.低碳技术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将成为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正确错误10.盐差能是指海水和淡水之间或两种含盐浓度不同的海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正确错误11.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农业,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正确错误12.已无环境容量的区域,严控新建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的项目正确错误13.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尤其是构建以碳交易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碳金融体系,国有商业银行的参与必将成为重要的支撑力量正确错误14.从战略和科技层面讲,低碳竞争不能成为未来的国际竞争正确错误15.现在美国人均排放25吨二氧化碳,远大于中国人均排放量正确错误16.“后现代环保主义” 认为,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需要沿用现在的环保运动使用的“减少”、“限制”等传统做法。
正确错误17.我国进行低碳经济示范工程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并培养公众低碳、绿色消费模式和消费理念正确错误18.各地区可以参照这样的顺序制定能源发展战略:从近中期讲,战略调整的重点是煤炭和石油,战略发展的重点是风力发电,水电、核电、天然气作为战略后备的重点正确错误19.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人来文明带来进步,没有对环境造成损害正确错误20.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给地球带来温室效应正确错误21.碳预算是指根据人口数量、人均GDP、能源强度和单位能源含碳量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减排目标等因子制定一个国家、地区和个人碳耗支出和供给计划正确错误22.美国众议院在09年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提出征收碳关税的条款。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及答案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及答案(137页)一、判断题(每题1分)1.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问题而非政治问题正确错误2.低碳经济与减少人类对碳的依赖无关正确错误3.低碳经济将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一道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三大力量,将成为战胜金融危机走出经济长期衰退的新引挚正确错误4.碳交易既提供了绿色GDP、生态环境补偿的依据,又提供了进入可操作性的途径正确错误5.我国确定的2020年前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减少5%的目标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其他招标比较,具有更强烈的约束性正确错误6.我省是全国人均碳排放量最低的省份之一,全国碳盈余最多的省份正确错误7.发展低碳经济,推广低碳生活,将成为一个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选择正确错误8.不是靠压缩发展、停滞发展、降低生活质量来实现减排、低碳,而是依靠发展、科技进步、新的替代能源、清洁能源来实现减排和发展的目标正确错误9.联合履行是指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级的合作,其所实现的减排单位,可以转让给另一发达国家缔约方,但是同时必须在转让方的“分配数量”配额上减扣相应的额度正确错误10.中国在2010年之前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正确错误11.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低碳发展模式作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在国民经济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确错误12.以风、电、太阳能、核电和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低碳产业形态,将成为“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和承担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角色,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正确错误13.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是无限的正确错误正确错误15.风力发电作为清洁的不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电力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正确错误16.就目前来说,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已进入成熟阶段,主要有太阳能集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暖房、太阳能发电等方式正确错误17.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尤其是构建以碳交易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碳金融体系,国有商业银行的参与必将成为重要的支撑力量正确错误18.气候变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影响以外,主要是归因于人类活动,特别是与人类活动中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

1、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 A )A、上海B、北京C、杭州D、成都2、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 )。
A、美国B、日本C、挪威D、英国3、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 C )走在了世界前列。
A、印度B、中国C、巴西D、南非4、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 C )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A、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B、资源环境产权制度C、绿色政绩考核制度D、碳排放考核5、2007年中国全国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 C )A、6.50%B、7.50%C、8.70%D、10% 6、低碳经济理念是在( B )的背景下产生的。
A、经济危机B、气候变化C、全球合作D、知识经济7、( B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A、产业规模B、科技进步C、绿色革命D、节能减排8、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 A )年下降40%-45%的承诺。
A、2005B、2006C、2007D、20089、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D )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美国B、法国C、德国D、日本10、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 C )A、京都会议B、巴厘岛会议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D、坎昆会议11、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 C )的曲线关系。
A、倒“V”形B、“V”形C、倒“U”形D、“U”形12、( D )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老布什政府B、克林顿政府C、小布什政府D、奥巴马政府1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C )A、双元回收系统模式B、行业协会推进模式C、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D、单系统循环共生模式14、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 C )种气体。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考试题目及答案归纳.doc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1、“循环经济”一词是()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英国德国法国美国2、(),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2005-06-012006-05-012007-03-012008-04-013、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
10%15%20%25%4、到2010年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5年减少()。
10%15%20%25%5、《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规定温室气体排放量至2050年进一步减少()%。
758083856、欧盟成员国中,()是循环经济最早实施者。
英国德国意大利波兰7、英国的Jerwood-Salters环境奖用于资助在绿色化学方面卓有成就的( )。
科学家环境保护组织环境保护人员年轻学者8、截至2009年12月7日,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国家有()个。
1751771831929、我国循环经济实践的特点之一是()。
加强实施灵活机动工业带头规划先行10、循环经济就是要转变社会经济系统以()模式为基础的增长方式。
线行物质代谢传统发展工业生产规模扩大国营经济11、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废物排放指标之一为()。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森林污染物排放量生活垃圾排放量12、产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的重点是国家和省级开发区、()集中地区和农业示范区。
轻工业软件业旅游业重化工业13、天津滨海经济开发区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推行产业共生理念,围绕主导行业发展()。
配套产业静脉产业集群产业基础产业14、《循环经济促进法》由哪个机构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15、《循环经济促进法》从什么时间起施行?()2008-08-292008-12-012009-01-012009-07-0116、下列哪种物质或材料不能循环再利用?( )化肥报纸钢材塑料瓶17、下列哪个行业是高耗水、高污染行业?()造纸汽车建筑运输18、回收的电器电子产品经过修复后销售,除符合再利用产品标准外,还须:( )不得以高出原价的价钱销售在显著位置标识为再利用产品必须在环保部门登记不得出口19、生产下列哪种类型的砖对土地损毁最大?( )粘土砖混凝土砖灰砂砖透水砖20、工业是我国耗费能源、资源,污染环境的最主要产业,其能耗约占全国的多大比例?( )50%60%70%80%2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于哪年出台?(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2、全国平均每年每人减少粮食浪费0.5千克,每年能减少()万吨标准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进口 B.出口 C.进出口 D.生产35.与新能源相比,()能源的范畴更为广泛A.太阳能 B.地热能 C.绿色能源 D.核36.()目前可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7%或全部发电量的17%是一项已具备竞争力的低排放并能提供大量电力的技术。
A.风能 B.核能 C.热能 D.水能二、37.()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A.植被 B.森林 C.草原 D.河床38.()既是总资源库,又是总废物处理场。
A.太空 B.大海 C.环境 D.森林39.发达国家中,()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三、40.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2003年2月24日由()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41.中国完成“十一五”20%的节能目标,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五年内可节省能源()吨标准煤。
A.4.5亿吨 B.5.5亿吨 C.6.2亿吨 D.6.5亿吨42.未来十年中国公司每年从CDM项目上可以获得的收益接近50亿美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哪些国家()A.美国 B.日本 C.欧盟 D.发展中国家43.()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老布什政府 B.克林顿政府 C.小布什政府 D.奥巴马政府44.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二、多选题45.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是()。
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 B.注重开发新能源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 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46.气候系统有()。
A.大气圈 B.冰雪圈 C.生物圈 D.水圈47.富营养化是由于()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
A.氢 B.氧 C.氮 D.磷48.以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的水系有()。
A.长江 B.滇池 C.巢湖 D.太湖49.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
A.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 B.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 C.低碳设备技术D.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50.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
A.雷雨 B.冰雹 C.台风 D.寒潮51.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A.大气环境 B.水体环境 C.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D.城市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52.“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中,“双系统”是指()。
A.经济系统 B.社会系统 C.生态系统 D.环境系统5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有()。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 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54.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A.更具有科学性 B.更具有全面性 C.更具有可操作性 D.更注重机制的重要作用55.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有()。
A.产生气候异常B.增加二氧化碳排放C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D.加剧水土侵蚀56.酸雨中绝大部分是()。
A.硫酸 B.硝酸 C.盐酸 D.醋酸57、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包括()。
A.认知性 B.可行性 C.可操作性 D.可承受性58、.以下属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
A.理论障碍 B.观念障碍 C.管理障碍 D.制度障碍59、.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A.政府 B.企业 C.高等院校 D.科研院所60、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涉及两个重点领域,它们是()。
A.生产领域 B.转移领域 C.消费领域 D.出售领域61、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有(BCD )。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62、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包括(ABC )。
A、人B、政策C、市场机制D、自然63、一般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是(ABCD )。
A、复杂性B、广泛性C、潜在性D、累积性64、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BC )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
A、北京B、上海C、保定D、西安65、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AD )。
A、环保本身不是一种产业B、环保本身就是一种产业C、环保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D、环保是鱼和熊掌的关系66、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有(ABC )。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能67、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ABD )。
A、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B、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C、低碳设备技术D、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68、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舆论支持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ABCD )。
A、加强学校教育B、开展在职培训C.网络媒体宣传D.组织开展系列公众活动69、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包括()。
A.人 B.政策 C.市场机制 D.自然70、新兴和可再生能源有()。
A.水电 B.生物质能 C.太阳能 D.风能71、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
A.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 B.确立公益最大化原则C.限制开发原则 D.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72、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
A.减量化 B.再利用 C.资源化 D.高效化72、酸雨问题最早出现在()。
A.欧洲B.北美洲 C.亚洲 D.南极洲74、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建筑这个单元,发展低碳建筑要从()等方面入手。
A.设计 B.运行 C.经营 D.管理75、“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
A.阳光经济 B.风能经济 C.氢能经济D.生态经济76、低碳责任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产业转型 D.新能源77、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
A.经济增长缓慢与低碳经济投入需求大的矛盾 B.研发主体不同弱化政府主导作用C.政府减排目标与部分行业利益存在冲突 D.公民低碳经济发展观念不强78、以下有关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论述,正确的是()。
A.要加大高碳产业技术攻关力度,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B.要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C.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D.为了保证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低碳产业可拖后发展78、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
A.恒温消费 B.安全消费 C.可持续消费 D.经济消费79、.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B.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努力减少重大自然灾害D.预测城市化、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途径不断改善环境80、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三个主体是()。
A.政府 B.企业 C.公众 D.外资81、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
A.北京B.上海 C.保定 D.西安82、我国政府应在借鉴国际碳减排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确保未来10年内实现碳减排预期目标的有效制度体系,主要包括(ABC )。
A、制定碳排放标准B、开放碳交易市场C、设立碳排放税制D、发展低碳能源体系83、众所周知,(AB )产业属于低碳行业。
A、知识密集型B、技术密集型C、劳动密集型D、产业密集型84、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ABC )。
A、经济增长缓慢与低碳经济投入需求大的矛盾B、研发主体不同弱化政府主导作用C、政府减排目标与部分行业利益存在冲突D、公民低碳经济发展观念不强85、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三个主体是(ABC )。
A、政府B、企业C、公众D、外资86、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构建包括(ABCD )。
A、构建低碳能源技术开发机制B、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C、构建低碳产品认证体系D、构建碳排放约束机制87、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ABCD )。
A、更具有科学性B、更具有全面性C、更具有可操作性D、更注重机制的重要作用88、气候系统有(ABCD )。
A、大气圈B、冰雪圈C、生物圈D、水圈89、酸雨问题最早出现在(AB )。
A、欧洲B、北美洲C、亚洲D、南极洲90、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ABC )。
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D、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91、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ABC )。
A、减量化B、再利用C、资源化D、高效化92、“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中,“双系统”是指(AB )。
A、经济系统B、社会系统C、生态系统D、环境系统9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科技政策支持包括(ABCD )。
A、加大科研投入资金B、制定技术导向目录C、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D、完善科技法规94、低碳经济是以()为特点的经济形态。
A.低能耗 B.低污染 C.低排放 D.低效率95、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A.损害生物 B.破坏自然生态系统 C.腐蚀建筑材料 D.腐蚀金属结构96、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
A.被动力 B.源动力 C.主动力 D.协动力三.判断题97、2007年6月,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于年底发表了《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9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正确99、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
正确100、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不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
不正确101、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正确102、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正确103、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本质是一种经济控制模式,按照减量化原则,通过源头控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即减碳。
正确104、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
正确105、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
正确106、从局部与整体的角度看,模式孕育着范式,具有局部性的意义。
正确107.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