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入党申请书后多久可以列为积极分子.doc
积极申请入党程序附步骤.doc

入党程序和步骤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件光荣的事,写过入党申请书的同志应该对入党程序有了一定的了解吧!以下是我整理的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程序及步骤,与大家分享一下,供参考!一、自愿提出入党申请要求入党的同志自愿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主要写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本人主要表现。
党组织接到申请后,应派人与申请入党人谈话(一般在十五天内)了解入党动机和基本情况,建立培养期档案。
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经党小组(共青团组织)推荐、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审查同意后,便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党支部将入党积极分子公示5个工作日,没有任何问题的报上级党委备案,并通知入党积极分子本人,要求其本人写出自传(内容主要写本人简历、家庭主要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政历和现实表现情况),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三、进入考察期考察期一年以上,自党支部确定其为入党积极分子之日算起。
党支部每半年要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每次考察情况要填入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填写考察意见时,要真实、具体、准确,既要有优点,也要写出缺点)。
防止平时无记录,入党前闭门造车、突击编写的现象。
要注意掌握表中时间顺序即工作顺序,按先后顺序一般为:党小组(团支部推荐意见)->支部对申请人的政历了解意见->支委会(或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是否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意见->考察意见(时间相隔不能超过8个月)->综合政审结论->党内外群众公开测评意见->支委会或支部大会讨论发展对象意见->党总支意见。
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党支部派一至两名正式党员召开座谈会,听取党内外群众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反映。
1、座谈会党外群众一般不少于8人,不够8人的,支部应加以说明。
2、座谈会应在考察期近一年,支部准备列为发展对象之前召开。
记录整理表内评定意见反映要求真实。
除表内情况还应附一份完整的群众座谈会原始记录(参加人员必须签名)。
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程序及注意事项

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程序及注意事项亲,你知道入党程序是什么样的吗?下面是由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程序及注意事项”,更多优秀的文章尽在,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程序及注意事项【一】入党程序:一、提交入党申请书。
由想要入党的同学志愿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在递交入党申请书之后,经过党组织的考察,经支委会讨论通过,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在条件具备时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登记表》三、确定培养联系人。
党支部在确定积极分子后,指派两名正式党员为培养联系人,对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考察,同时每半年填写一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登记表》“考察情况”。
四、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党支部通过指定入党联系人,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内有关活动,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送党校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培养。
积极分子的考察期间至少为一年(注意:不是一定只有一年),在考察期间积极分子必须参加党校培训并顺利结业,同时至少每半年向党组织递交一篇思想汇报。
五、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列为发展对象。
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后,根据本人实际表现并在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书面材料),经过支部委员会酝酿和认真讨论,报上级党组织的同意,列为发展对象。
六、确定入党介绍人。
党章规定必须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发展对象的入党介绍人,原则上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
七、政治审查。
对发展对象外发函调(主要调查对象为家庭主要成员),形成书面形式的政治审查报告。
政审报告包括政审对象的基本情况、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情况、政治历史背景情况、在某些事件当中的表现情况、支部的审查意见等。
八、公示。
公示时间为10天,在公示期间没有任何问题的,即报上级党委审查。
九、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经过发外调函、政治审查、公示并报院党委审查,取得同意后组织填写入党志愿书。
十、支部大会讨论。
支部有表决权的党员(正式党员)实到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一半,会议方为有效。
怎样确定入党积极分子.doc

怎样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怎样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007-06-14 1、什么是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应具备哪些条件入党积极分子,是指申请入党人被党组织列为培养、教育和考察的对象。
入党积极分子除党章第一条规定的条件外,一般还应具备以下三条(1)自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有较强的入党愿望。
(2)有一定的政治觉悟,思想进步,作风正派,团结同志。
(3)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表现积极。
2、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有哪些程序申请入党人能否列为入党积极分子,不能由几个人决定,也不能由领导说了算,而应按照一定的组织程序讨论决定。
其程序为(1)所在单位(部门)党小组讨论推荐。
(2)团组织推荐(限共青团员青年)。
(3)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研究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3、确定共青团员为入党积极分子为什么一般要经团组织推荐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是党赋予共青团组织的一项光荣职责。
共青团员在团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团组织最了解他们的情况。
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时,共青团员由团组织推荐,有利于保证发展新党员的质量,也有助于加强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党组织接到申请入党人递交的入党申请书后,是否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讨论其能否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党组织接到申请入党人递交的入党申请书后,不能将申请入党人长期搁置不予理睬,而应及时讨论其能否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有的党组织认为,申请入党人递交入党申请书后,要观察一段时间(有的规定要半年以上),然后才能讨论其能否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这是不妥的,因为这样做不利于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同时,也容易挫伤一些同志的积极性。
5、未提出入党申请的人,能否列为入党积极分子未提出入党申请的人,不能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如果各方面表现较好,可以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对其进行启发教育,帮助他提高思想觉悟。
待其正式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后,经研究认为符合条件的,才可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入党申请之最新入党程序和步骤

最新入党程序和步骤【篇一:入党程序步骤】入党程序步骤(一)积极分子培养阶段1、对于申请入党的同志,应在收到其申请的一个月内,支部负责人找其谈一次话,给予鼓励。
2、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由所在党支部决定。
党支部每年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党委派人参加,并在会议记录上签字。
经党员大会推荐、支部考察,支委会讨论通过后,方可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确定后要向全体党员公示。
确定为积极分子后,支部向直属机关党委申报并领取《入党培养对象登记表》。
直属机关党委根据发出的登记表建立积极分子名册。
3、党支部应定期分析研究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对入党积极分子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
要通过每年的民主评议活动,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淘汰,符合条件的及时补充。
支部要根据积极分子成熟情况向党委汇报次年的发展计划。
4、党支部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联系人应定期找积极分子谈话,落实帮教责任制,做好经常性的教育培养工作,做到包教育、包培养、保成熟,负责填写好考察记录,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培养情况。
5、各基层党组织要利用党校等阵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和基本知识的系统教育。
党支部要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给他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
党委要负责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有关业务知识的培训。
6、建立和坚持发展对象公示制。
入党积极分子经过党支部一年左右的考察培养,对各方面条件基本成熟,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接受为预备党员的发展对象要进行公示。
公示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政治思想表现、工作实绩、培养考察情况及其他需要公开的内容,公示时间一般为7天。
要在公开栏、学习园地等公共场所,以书面形式向群众公示,接受监督。
群众对发展对象如有异议或意见,可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党支部或所在上级党委提出,书面意见要签署真实姓名。
党委和支部对举报的问题,要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向群众反馈。
党员入党程序-每个阶段时间要求

党员入党程序-每个阶段时间要求党员入党程序-每个阶段时间第一步:申请入党申请人写入党申请书并递交支部→支部审查申请书,合格的发放《入党申请谈话通知书》→支部在审查合格后1个月内由支部书记和组织委员同申请人谈话(有谈话记录);第二步:确定为积极分子(本人递交入党申请书3个月以上,才能推荐为积极分子)递交申请(或支部谈话)至少3个月以后→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对象(会议、谈话或联名推荐;群团组织推优)→召开支委会议讨论研究(有会议记录),确定为积极分子→向上级党委上报备案材料和报告→上级党委审查→审查合格的,在1个月内下发批复(召开支委会时间即为确定为积极分子的时间)→党委发放《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教育考察登记表》给支部,由支部填写→支部开具《列为入党积极分子通知书》给其本人→支部指定一至两名培养联系人→支部及联系人培养教育其本人,其本人每季度写一篇思想汇报,培养联系人审阅签意见→支部每半年对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填写考察登记表;第三步:确定为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后,才能列为发展对象)积极分子培养和考察满一年后,支部或党小组讨论研究,提出能否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支部召开支委会通过谈话、座谈或民意测验等方式听取联系人或群众的意见(有书面材料)→支部召开支委会研究确定(有会议记录)→公示5个工作日(有公示结果)→将材料和报告报上级党委备案→党委审查,在1个月内下发批复(上级党委同意时间即为确定发展对象时间)→支部确定入党介绍人2名(一般是联系人)→党支部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出具审查结论→参加上级党委的短期培训不少于3天→出具有培训结业证书;第四步:接收为预备党员(一年内未被接收为预备党员的,须重新参加培训)支部召开支委会,听取介绍人意见,审查,形成书面记录→支部将材料和请示上报党委预审→党委在1个月内完成预审(审查材料,听取部门意见,召开党委会预审)→出具预审意见,发放《入党志愿书》→本人填写志愿书→支部召开大会讨论接收为预备党员(有会议记录、表决情况),形成决议→支部将材料和请示上报党委审批→党委派人谈话→党委审查材料,召开党委会,在3个月内完成审批,下发批复→支部大会宣布;第五步:预备党员转正(预备期一般为一年,预备党员应参加党组织生活)党委发放《预备党员教育考察登记表》→预备党员宣誓入党→预备党员继续教育和考察(每季度一次书面汇报,每半年一次考察并填写登记表)→预备期满一年,提出转正申请→支部在1个月内召开大会讨论,通过决议(有会议记录和决议)→公示5个工作日→将材料和请示报上级党委审批→党委审查材料,在3个月内召开党委会讨论和表决→下发转正批复(党员档案一并发给支部或本人)→支部与本人谈话并在党员大会上宣布→成为正式党员。
入党程序和步骤详解

入党程序和步骤详解(一)积极分子培养阶段1、对于申请入党的同志,应在收到其申请的一个月内,支部负责人找其谈一次话,给予鼓励。
2、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由所在党支部决定。
党支部每年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党委派人参加,并在会议记录上签字。
经党员大会推荐、支部考察,支委会讨论通过后,方可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确定后要向全体党员公示。
确定为积极分子后,支部向直属机关党委申报并领取《入党培养对象登记表》。
直属机关党委根据发出的登记表建立积极分子名册。
3、党支部应定期分析研究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对入党积极分子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
要通过每年的民主评议活动,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淘汰,符合条件的及时补充。
支部要根据积极分子成熟情况向党委汇报次年的发展计划。
4、党支部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联系人应定期找积极分子谈话,落实帮教责任制,做好经常性的教育培养工作,做到包教育、包培养、保成熟,负责填写好考察记录,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培养情况。
5、各基层党组织要利用党校等阵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和基本知识的系统教育。
党支部要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给他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
党委要负责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有关业务知识的培训。
6、建立和坚持发展对象公示制。
入党积极分子经过党支部一年左右的考察培养,对各方面条件基本成熟,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接受为预备党员的发展对象要进行公示。
公示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政治思想表现、工作实绩、培养考察情况及其他需要公开的内容,公示时间一般为7天。
要在公开栏、学习园地等公共场所,以书面形式向群众公示,接受监督。
群众对发展对象如有异议或意见,可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党支部或所在上级党委提出,书面意见要签署真实姓名。
党委和支部对举报的问题,要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向群众反馈。
7、确定为发展对象后,支部要负责做好政审工作。
申请入党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区别.doc

申请入党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区别申请入党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区别一、什么是申请入党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申请入党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凡符合党章第一条规定,向党组织正式提出入党申请的人(一般应书面申请),均称作“申请入党人”。
经党小组(共青团员经团组织)推荐,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研究同意,被列为培养教育和考察的对象。
可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一)向党组织递交了书面入党申请,入党信念坚定;(二)有一定的政治觉悟,思想进步,作风正派,团结同志;(三)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表现较积极。
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一般应指定培养联系人,并有具体的培养教育计划和措施。
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党组织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对其中基本具备党员条件、准备近期发展的,称作“发展对象”。
基本具备党员条件、准备近期发展的人。
发展对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从主体来说,必须是经过党的支部委员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
没有被确定为人党积极分子的入党申请人不能直接确定为发展对象。
二从培养教育时间上来说,入党积极分子必须经过党组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
除极个别特殊情况,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外,凡培养教育时间不满一年的,一般不能确定为发展对象。
三从成熟程度来说,应该是基本具备了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党内外群众反映较好,近期可以履行入党手续的入党积极分子。
三从程序上来说,必须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必须经过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同意;有的还要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
二、申请入党的人经过哪些程序才能成为正式党员党章规定“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根据这些规定,申请入党的人要经过以下主要程序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党员入党程序及时间介绍

党员入党程序及时间介绍(一)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提出申请。
要求入党的人向党组织自愿提出申请,一般应递交本人亲自写的入党申请书。
2、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经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和党小组推荐,党组织确定其为入党积极分子;对其中表现突出的,经支委会提名,支部大会讨论,可确定为重点积极分子,并向党委报告。
支委会填写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指定一名至两名正式党员做他的培养联系人,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报送自己撰写的自传和思想汇报材料。
3、培养考察。
入党积极分子要接受党组织一定时间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对现实表现的考察工作,一般积极分子每年进行一次,重点积极分子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计划发展对象每季度进行一次。
4、确定发展对象。
主要程序是:(1)党支部要认真听取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的意见;(2)党小组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情况进行讨论研究,提出能否确定为发展对象的意见;(3)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将党小组的意见和党内外群众以及培养联系人的意见进行综合,经过讨论同意后,报党委审查,可列为发展对象。
党委在每年的年初,要对本年度的发展对象进行超前考察,按照要求填报《拟发展对象超前考察审核表》。
(二)接收预备党员5、政治审查。
确定为发展对象后,党支部要进行政治审查,形成综合政审材料。
凡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不能发展入党。
(1)政治审查的主要内容:①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
主要审查其是否拥护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xx届x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
首先要调查清楚发展对象亲身经历了哪几次重大的政治斗争,并要查清其在几次斗争中的政治立场、思想倾向、对重大原则问题的态度、认识和言行等。
主要看他能否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旗帜鲜明地捍卫党和国家的利益,捍卫人民的利益;能否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勇于同一切错误思潮和倾向作斗争;能否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能否自觉地清理思想,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交入党申请书后多久可以列为积极分子
递交入党申请书多久可确定为积极分子?
由于入党申请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党组织对其培养教育和考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对从接受入党申请到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时间要求未作出具体规定。
实际工作中,各地各部门对这个时间要求的掌握也不—样。
为加强对入党申请人的培养教育和考察,进一步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一般情况下,入党申请人递交入党申请书六个月以上、具备入党积极分子条件,才可被推荐和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入党申请人提交申请后,何时确定为积极分子,在发展党员细则中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也要观察一段,一般3——6个月。
对入党积极分子被批准接受为预备党员,《发展党员细则》中明确规定要一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