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配血的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孔庆芳输血前作交叉配血试验,是保证安全输血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防止给受血者输入不配合的红细胞及血型抗体。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交叉配血试验提出了很多方法,有盐水法、LISS 法、胶体法、酶法及抗人球蛋白法等,其中盐水法用于检查IgM血型抗体的配合性,其余方法用于检查IgG血型抗体的配合性[1,2]。

在这些交叉配血方法中,盐水法、LISS法及胶体法,操作简单,敏感性不高,易出现假阴性,有时也会因血浆蛋白的干扰而出现假阳性,酶法操作较复杂,敏感性较高,结果相对可信,有时也会因血浆蛋白的干扰而出现假阳性,另外,由于酶会破坏红细胞的MNSS、Duffy、Kell及Diego等血型系的抗原,故不能用于检测这些血型系的抗原或抗体[3],抗人球蛋白法,操作复杂,敏感性高,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不易出现,结果可信程度高,可见这些交叉配血方法各有利弊。

目前主张采用盐水法、酶法及抗人球蛋白法等三种方法同时作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这三种方法配血试验结果均无禁忌,输血是安全的。

影响交叉配血试验的因素很多,现将其分类综述,以供参考。

1 误定ABO血型红细胞血型已识别到19个血型系9个关联、一个高频率抗原组、一个低频率抗原组,约有400多种红细胞血型抗原[4]。

ABO血型系属于红细胞血型系中的一个血型系,由于ABO血型系对临床输血影响最大,故正确确定供血及受血者的ABO血型极为重要,要保证交叉配血试验无禁忌,首先要保证ABO血型定型的正确。

误定ABO血型,往往是在作ABO血型定型时,只作正定型而不作反定型的情况下造成的,常见于下列因素的影响:1.1定型抗血清的影响用的定型抗血清失效或效价太低或亲和力不强,不能与相应的红细胞抗原作用,致使红细胞未发生凝集,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出现[2]。

1.2 被检血样的影响检血样陈旧,其中的红细胞抗原破坏,不能与相应的抗血清作用,致使红细胞未发生凝集,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出现,或其中的红细胞在细菌的作用下,形成了多凝集红细胞,这种红细胞与任何抗血清作用都发生凝集,造成假阳性结果的出现[2]。

交叉配血不合的原概要课件

交叉配血不合的原概要课件
抗体存在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多次输血、免疫性疾病、某些 感染等。对于有抗体存在的受血者,需要进行抗体筛选和鉴 定,以确定是否存在与供血者抗原不匹配的抗体,从而避免 交叉配血不合的发生。
红细胞抗原缺失
红细胞抗原缺失是指某些红细胞表面缺乏常见的抗原,使 得常规的交叉配血试验无法检测到潜在的不相容性。这些 缺失的抗原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或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缺 失所致。
红细胞抗原缺失的检测与处理
红细胞抗原缺失检测
通过检测红细胞抗原,判断是否存在 抗原缺失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情况。
处理措施
对于红细胞抗原缺失导致的交叉配血 不合,可采取选择具有相同抗原的红 细胞或进行洗涤红细胞输注等方法处 理。
受血者血清中抗体的处理
抗体处理
对受血者血清中存在的抗体进行处理, 如采用免疫抑制剂或抗体清除技术等。
VS
输血方案调整
根据受血者血清中抗体的具体情况,调整 输血方案,选择合适的供血者或采取其他 输血措施。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交叉配血不合的案例分 析
案例一:血型不符导致的交叉配血不合
总结词
血型不符是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出现在ABO血型系统中。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交叉配血不合的原概 要
目录
CONTENTS
• 交叉配血不合的基本概念 • 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 • 交叉配血不合的预防与处理 • 交叉配血不合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影响交叉配血不合的常见原因

影响交叉配血不合的常见原因

影响交叉配血不合的常见原因交叉配血不合是指在输血过程中,受血者的血液与供血者的血液发生不兼容反应,导致不良后果的情况。

交叉配血不合可能会引发输血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影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

1. 血型不匹配血型是影响交叉配血的主要因素之一。

人类的血型系统根据抗原和抗体的不同组合分为A、B、AB和O型。

根据Rh抗原的有无,又可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

在交叉配血过程中,若受血者的血型与供血者的血型不匹配,就会引发血型抗原与抗体间的反应,导致交叉配血不合。

2. Rh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是交叉配血不合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Rh阴性的受血者接受Rh阳性的供血者的血液时,受血者体内的抗体会与供血者的红细胞上的Rh抗原发生反应,导致血细胞破裂、溶血反应等不良后果。

3. 免疫抗体的产生免疫抗体是一种免疫系统产生的特殊抗体,可以与外来抗原结合并引发免疫反应。

当人体接受过多次输血后,可能会产生一些免疫抗体,这些抗体与供血者的抗原发生反应,导致交叉配血不合。

4. 输血前未进行充分的配血试验充分的配血试验是确保交叉配血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输血前,应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以确定受血者的血型和血清中是否存在与供血者血液不兼容的抗体。

若未进行充分的配血试验,就有可能导致交叉配血不合。

5. 输血过程中的操作失误输血过程中的操作失误也可能导致交叉配血不合。

例如,输血时可能发生标本标签混淆、血袋连接错误等操作失误,导致血液配给错误,进而引发交叉配血不合。

6. 药物过敏反应有些患者可能对输血过程中使用的药物或防腐剂产生过敏反应,进而导致交叉配血不合。

这种情况下,不光要考虑血型匹配问题,还需要注意药物成分对患者的影响。

7. 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常见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交叉配血不合。

例如,输血过程中的感染传播风险、血液储存条件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引发交叉配血不合的发生。

为了避免交叉配血不合的发生,医务人员在输血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规范操作,进行充分的配血试验,并确保输血过程中的药物使用安全。

交叉配血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

交叉配血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
交叉配血不合格标本 原因分析
1、掌握交叉配血标本的观察和识别 2、准确鉴别不合格标本 3、掌握不合格标本的处理程序 4、严格执行输血科配血标本接收制度,保证 临床输血安全
2015年1月7日
2015年1月7日
1、标本凝块 2、标本量少 3、溶血 4、严重脂血 5、标本污染
6、标本信息有误 7、采血管错误 8、无标本 9、真空采血管破损
2015年1月7日
标本有凝块是不合格标本的首要原因,特别是微小凝块可 以干扰交叉配血结果,使结果产生假阳性,误判为配血不合。 配血标本发生凝块的原因: 1、由于有些病情危重或年老患者本身静脉的状态不佳,抽血 难度较大; 2、还可能由于采血人员经验不足、操作不当,等待真空管负 压充盈的时间相对较长; 3、或在采血后没有及时将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就可能出 现肉眼可见或不可见的凝块,影响检测结果
2015年1月7日
2015年1月7日
除了患者血管状况不佳、采血人员技术等原 因之外,护士在采血时可能过早地拔出针头,导 致标本采集过少
2015年1月7日
溶血可干扰交叉配 血结果
2015年1月7日
2015年1月7日
补液静脉处采血(标本被稀释):血浆颜色、 离心后红细胞压积
标本运送途中因未加盖受到其他标本的污染 等
2015年1月7日
患者信息有误:科室、床号、住院 号、患者姓名
2015年1月7日
配血标本:血常规采集管(紫红色) 抗凝剂:EDTA-K2
2015年1月7日
标本采集管空的
2015年1月7日
2015年1月7日
立即电话告知病区护士,不合格的原 因。告知需重新采血,并进行记录 做好科室不合格标本登记
2015年1月7日
严格执行输血科标本接收核对制度, 确保配血标本准确可靠,保障临床 用15年1月7日

导致交叉配血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导致交叉配血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导致交叉配血困难的原因及对策【关键词】交叉配血;血型;抗体交叉配血试验的目的是检查受血者与供血者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给受血者提供相合的血液,以保证输血安全。

笔者回顾性分析近几年工作中遇到的数十例交叉配血困难的病例,分析其原因,现报告如下。

1 导致交叉配血困难的原因1.1 血型鉴定错误血型鉴定错误是导致交叉配血困难最常见的原因,正确的血型鉴定是临床输血安全的保证,而错误的血型,导致交叉配血不合,查找原因,重复试验,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试剂。

如遇危重患者抢救,延误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血型鉴定错误常见的原因有:人为因素:①试剂不标准,污染或失效;②操作中加错样本或试剂,离心速度不足或过度,细胞与血清比例不当,结果判断失误。

客观因素:①某些疾病导致抗原减弱,未做反定型,误定血型;②抗体效价低(如婴幼儿,老年人等),某些药物干扰或正反定型没有一起做,导致血型错误。

1.2 不规则抗体干扰导致交叉配血困难无论献血者还是受血者血清中不规则均能影响配血,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选已引起重视,献血者不规则抗体则往往被忽视,笔者曾遇到2例,做交叉配血试验时次管有凝集现象,该献血者的血清分别与3位受血者配合均配合不上,经检查,献血者血清中有抗-E,血液退回血液中心。

1.3 缗钱状的形成血清在室温37℃中,使红细胞出现了假凝集,造成配血错误,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霍奇金病,以及其他表现为血沉加速的一些病例中[1]。

1.4 自身疾病导致交叉配血困难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自身抗体在体外可以与所有能得到的供者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使患者难以找到相容性血液输注。

[2]病毒性肺炎患者,血清中往往有很高的冷凝集素,严重干扰交叉配血试验。

2 对策2.1 加强责任心,杜绝血型鉴定错误:笔者调查,血型鉴定错误原因,有一半以上是检验者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责任心不强所致。

所以在工作中要加强责任心,正规操作(先加血清后加细胞),分型血清必须符合标准,所用介质液必须等渗,新鲜,无污染。

聚凝胺试剂交叉配血原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聚凝胺试剂交叉配血原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聚凝胺试剂交叉配血原理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聚凝胺试剂交叉配血的原理,探讨聚凝胺配血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

方法:统计分析6000例输血患者中32例聚凝胺配血不合试验操作,分析患者病情,结合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吸收放散试验,与微柱凝胶卡式抗人球配血方法比较。

结果:聚凝胺试剂交叉配血不合病例32例,血浆自身抗体7例、冷凝集素6例、肝素2例、高蛋白血症6例、患者红细胞DAT阳性4例、血型鉴定错误2例、操作不规范5例;结论:聚凝胺试剂交叉配血影响因素较多,需严格操作按照标准规程,结合患者病因,针对性找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聚凝胺交叉配血原理影响因素输血是一种通过静脉血管将血液成分输入患者体内的方法[1]。

交叉配血的目的,不仅检查血型鉴定的错误、不配合的IgM抗体,还应尽可能多的检出不配合的IgG抗体,最大限度的减少抗体的漏检。

输血、妊娠是刺激机体产生IgG抗体的主要途径[2]。

聚凝胺(Polybrene)是一种季胺盐阳离子聚合物,溶解后带有大量正电荷。

唾液酸是高等生物中常见的酸性单糖[3],大量存在存在于细胞表面[4],通过Polybrene中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降低红细胞膜zeta电位,同时低离子强度溶液也能降低红细胞的Zeta电位,增加抗体附着速度和连接数量[2],缩小红细胞间距,促进红细胞发生聚集;当血浆中存在针对红细胞血型抗原的血型抗体时,与红细胞发生紧密结合,发生特异性的凝集反应,在加入重悬液消除聚凝胺的正电荷,恢复红细胞表面电荷后,凝集不散开;如果血浆中不存在不配合血型抗体,凝集散开,则为非特异性凝集,此过程是可逆的。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6000例门急诊、住院患者输血标本, EDTA-K2抗凝血液标本3ml。

1.2仪器和试剂贝索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奥林巴斯显微镜,37℃和56℃恒温水浴箱,珠海贝索聚凝胺试剂盒,包括低离子介质溶液(LIM):含葡萄糖,乙二胺四乙酸-2钠、聚凝胺溶液(Polybrene)、重悬液(Resuspending):含柠檬酸钠。

交叉配血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图文

交叉配血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图文

交叉配血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背景血液制品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研究领域。

由于血液具有很高的个体差异性和复杂性,严格的血型鉴定和配型工作是保证血液制品安全和有效性的必要步骤之一。

然而,由于操作流程、操作人员技能、分析仪器精度等因素,偶尔会出现血型鉴定错误,导致血液制品质量下降或患者健康受到威胁。

本文通过分析交叉配血不合格标本的原因,探究血型鉴定中的风险点和提高血型鉴定准确性的方法。

现象描述交叉配血不合格指在进行输血前对受血者的血型和配血过程中发现不符合要求。

交叉配血不合格会导致输血后机体出现过敏、输血反应等不良反应,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

交叉配血不合格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流程管理不规范流程管理不规范是导致交叉配血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之一。

包括操作人员工作纪律不严、量杯擦拭不彻底、检测记录不完整、标本标签贴错等多个方面。

操作人员工作纪律不严血型鉴定和配型是非常严谨的工作,需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度和责任心。

如果操作人员严谨性不够高,容易出现分心或疲劳等情况,从而导致操作失误。

例如,当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疲劳、粗心等情况,可能会丢失标本、多次处理同一标本、操作不当等。

量杯擦拭不彻底在进行血型鉴定前,在新鲜血液中加入抗体血清后,需要对悬液进行离心。

如果离心管还有残留的血液和抗体物质,会影响悬液的离心效果和检测结果。

而导致离心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量杯擦拭不彻底。

特别是在检测亚甲基蓝染色的过程中,更需要量杯干净。

检测记录不完整对于每一个标本的检测,都需要记录相应的数据,包括血型、配型结果、检测时间、操作人员等,以便于在后续的操作中快速查询和审核。

如果记录不完整或错误,将会导致后续操作风险加大,或者容易造成后期回溯困难。

标本标签贴错对于血型鉴定来说,标本标签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一个标签的贴错将会导致血型鉴定结果的错误。

因此,需要操作人员在检测前核对标本信息、标本编号和标签信息等,确保标本和数据的一致性。

交叉配血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

交叉配血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

交叉配血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1.人工操作失误:在进行交叉配血时,若操作不规范或者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可能会导致试验结果的偏差或错误。

例如,未按照标准程序进行试验,未正确读取试验结果,或使用过期试剂等。

2.血样标本问题:血样标本质量不良也可能导致交叉配血不合格。

例如,血样保存不当导致血细胞破坏或凝集,或者血样未经适当处理导致样本不纯净。

3.抗人球蛋白试剂问题:抗人球蛋白试剂的质量也会影响交叉配血的结果。

试剂的储存条件、保质期以及使用方法都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若试剂不符合规范要求,或者试剂使用不当,都可能导致交叉配血结果的误差。

4.抗原抗体状况:交叉配血不合格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供者和受者之间存在不相容的抗原抗体反应。

根据人类血型系统的差异,如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如果供者和受者之间的血型不匹配,那么交叉配血结果可能会不合格。

5.免疫异常:一些免疫性疾病或免疫障碍患者可能存在特殊的抗体问题,导致其交叉配血结果不合格。

例如,患者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或受到免疫抑制治疗等。

6.患者抗体问题:患者可能在之前的输血或妊娠等情况下产生了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与供者血液中的抗原发生反应,导致交叉配血结果不合格。

这种情况需要进行特殊的免疫学检测和配血方法,以避免血液不相容反应的发生。

7.与其他因素有关:除了以上几个主要原因外,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可能导致交叉配血不合格标本的出现。

例如,药物干扰、疾病状态、体温和pH值等因素也可能影响交叉配血结果。

为了减少交叉配血不合格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操作规范和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规范的培训,提高其技术熟练度和操作水平,确保操作流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2.提高质量控制:确保试剂的质量符合规定,储存和使用符合标准要求,设立质量控制指标,定期检验试剂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加强样本管理:对于血样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要求,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保证样本质量达到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叉配血出现问题 , 有 一 部 分 原 因是 存 在 影 响 试 验 的 因素 。查 阅 一 些 资 料 现 将 影 响 交 叉 配 血 的 因 素 及 处 理 方 法 整 理
如下 , 供大家相互讨论学 习。 关键词 : 交叉配血 ; 因 素 中图分类号 : R 4 4 6 . 6
观察西 峰区人 民医院 2 0 1 0年 1月 到 2 0 1 3年
和 盐 水 2种 配 血 法 . 总结 在 交 叉 配 血 的影 响 因素如
下。
扰 .如 果 还有 凝 集检 测其 冷 凝集 效 价 一般 达 1 : 1 2 8
以上 ; 在恶性肿瘤或病原体感染后 . 有 时 冷 凝 集 素
可 异 常增 高 。 这 种冷 凝集 素 效 价在 0 ℃可 高 于 1 0 0 0 . 使用 3 7 ℃温 盐水 洗 涤红 细胞 . 在3 7 恒 温 中进行 交 叉 配 血 可排 除干扰 。此 种情 况 临床输 血 时 . 建 议 缓
液制 品, 在 输 注 前 我们 都 要 进行 患 者 、 献血者 , 血 型 ( AB O、 R h ) 和交 叉 配 血 实验 。我 院 目前 输 血 前 也进
液 和血 浆再 次交 叉 配血 一般 可 消除 冷凝集 素 的干
行血型检测 、 交叉配血实验 。 交 叉 配 血 采 用 凝 聚胺
就可 以排 除冷凝 集 的干 扰 。对 于那 些 自身 免 疫性 疾
病 的血 清 中 出现 高效 价 的冷 凝 集 素.就 必须 将 患 者
1 2 O




第 3 l 卷
显 微镜 下观 察 . 患者 本身 产生 自凝
聚 合 .但 在 加 入 悬 浮 液 后 显 微 镜 下 出现 串钱 状 凝 集 。将 患者 血 清用 生理 盐水 作适 当稀 释 ( 1 : 1 ) 后, 再 交叉 配血 可排 除 。这种 串钱 凝集 与 真 凝集 易 混 淆 。
2 免 疫 性 抗 体 的影 响
输 入 异 体血 后 . 在有 些 患 者 体 内可 产 生 大 量 的
血 试 验 常见 。正 常 人 有 冷 凝 集 素 效 价 一 般 在 1 : l 6
以下 , 且在 4 ℃以下 才 有 活 性 , 在2 0 ℃时 不 显凝 集 ,
不完 全 抗 体 。 干 扰交 叉 配 血 。采 用凝 聚胺 配 血 后 主
吸收 3 0 a r i n , 迅 速 离心分 离 血清 。用 获得 的红 细胞 悬
数. 随着 用 血量 的增加 而 增 多, 提 示我 们在 今 后 交叉
配血 时一 定 要 高度 注 意 。 有疑问时 。 宁可 不 输 血 , 也
要 保 证安 全输 血 。为 了 临床患 者 能够 安全 地输 注血
1 2月 交 叉 配 血 困难 资 料 分 析 .交叉 配 血 困难 的人
标本 进 行洗 涤 和 吸收 才 能排 除冷 凝 的干 扰.方 法 为 取 1份 患 者 红 细胞 在 经 过 3 7 c C O . 9 %氯 化 钠 溶 液 的 洗 涤 3次 , 配 出红 细 胞悬 液 。 另取 1 份 患 者 红 细胞 在 经过 3 7 ℃0 . 9 %氯 化 钠 溶 液 的洗 涤 6次 将 患 者 红 细 胞 和 自身 血浆 按 1 : 1混合 后 置 0 凝 集 素 的影 响
在 室 温 或更 低 温 度下 。 对所 有 红 细 胞 f 包括 自 身红 细胞1 都 能发 生 的凝集 现 象称 冷凝 集 反应 。 冷 凝 集 素 引起 的 非 特 异 性 凝 集 可 严 重 影 响 血 型 鉴 定 和 交 叉 配血 。在 实 际工 作 中 . 冷 凝 集 素 干扰 交 叉 配
自身 和 他 人 的红 细 胞 均 发 生 凝 集 . 易 造 成 血 型鉴 定 错 误 和交 叉 配 血不 合 [ 1 J 但 冷 凝集 素 在 3 7 c I 二 不 具 活性 . 所 以 当交 叉 配血 时 发 生凝 集 现 象, 经3 7 ℃恒温 或用 3 7 ℃生 理盐 水 洗涤 后凝 集 消失 。或 在再 次 重 复
无异 常 。这是 由于机体 由抗 原刺 激所 产 生 的抗体 经
过 一 段 时 间后 可逐 渐 消 失 . 但 消失 时 间 的长 短 随患 者个 体差 异无 规 律性 对 于这类 患 者应采 用抗 人球
蛋 白法配 血
支 原 体 肺 炎 等。 病 患血 清 中有 很 高 的冷凝 集 素 , 与
配 血过 程 中保 持 反 应 温 度在 3 7 ℃时 凝 集 不再 出 现.
3 D Z C高 凝 期 间影 响
D I C高凝 期 产 生 自凝 患 者 为 0 型血 . 采 用 盐 水 配 血法 , 主次 侧 均 产生 不 同程 度 的凝 集 。经 用 标 准 血清 . 标 准血 球正 反 鉴定 仍 为 O型 . 采用 病人 血 清+ 5 %病 人 红 细胞 悬 液 . 以 1 0 0 0转/ mi n离 心 3 mi n . 在
第3 1卷
第 1 2期
甘 肃科 技
Ga n s u S c i e n c e a nd Te c h n o l o g y
Vo l - 3 1 No . 1 2 J u n e . 201 5
2 0 1 5年 6月
交叉配血的影响 因素
张 玲
( 西 峰 区人 民 医院 检 验 科 , 甘肃 庆 阳 7 4 5 0 0 0 ) 摘 要: 在工作 中, 有 时会 发 现 交叉 配 血 有 疑 问 , 患 者 血 液 和 献 血 员 的血 液 交 叉 配 合 试 验 , 观 察 结 果 有 凝 聚 颗 粒 。交
侧加入悬 浮液后轻轻混合 , 凝 集颗粒不散 。 次侧 无
异常 。次 日采 用 原标 本 用 盐水 法 、 凝 聚胺 法 配 血均
在3 7 ℃不 具 活性 。提醒 输 血科工 作 人员 在工 作 中应
当尽 量 创造 适 宜 的试 验 环境 .以排 除冷凝 集 素 的干 扰 。在某 些 病理 情 况 下, 如 自身 免 疫性 溶 血性 贫 血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