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凝聚胺交叉配血是一种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用于确定血液供体和受体之间的血型匹配情况。
它基于凝集反应的原理,在试剂中加入指定的抗体,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来判断血型是否匹配。
凝聚胺交叉配血的原理如下:1. 凝集反应原理:凝集反应是指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凝集或沉淀的现象。
在血液中,红细胞表面存在着不同的血型抗原,而血浆中有相应的抗体。
当抗原与抗体之间存在亲和力时,它们会相互结合形成凝集物。
如果血液中的抗原和试剂中的抗体匹配,会发生凝集反应。
2. 凝聚胺的选择:凝聚胺交叉配血试剂中的抗体一般选择具有高特异性的抗体,可以与血型抗原结合并引起凝集反应。
常见的凝聚胺试剂包括抗A、抗B和抗Rh(D)。
3. 血型抗原和抗体:人类血液的主要血型系统有ABO和Rh系统。
在ABO系统中,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不同来进行分类。
在Rh系统中,分为Rh(D)阳性和Rh(D)阴性两种。
4. 实验操作:首先取一定量的受捐者的血液样品和供者的红细胞,然后分别与特定的凝聚胺试剂混合,观察是否出现凝集反应。
如果受捐者的血液样品与凝聚胺试剂发生凝集反应(凝结或沉淀),即表示受捐者的血型抗原存在于供者的红细胞中,血型匹配成功。
凝聚胺交叉配血的工作步骤如下:1. 准备试剂:制备含有特定抗体的凝聚胺试剂。
2. 取样本:取受捐者和供者的血液样本。
3. 混合试剂与血液:将受捐者的血液样本分别与A、B和Rh(D)的凝聚胺试剂混合,同时将供者的红细胞与凝聚胺试剂混合。
4. 观察凝集反应:置于理化条件下,如37C恒温水浴中孵育,观察试管内是否出现红细胞凝结或沉淀的现象。
5. 结果判定:根据血型抗原和试剂的凝集反应结果,分析受捐者和供者的血型匹配情况。
凝聚胺交叉配血的原理简单明了,操作简便,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比如,它只能确定ABO和Rh(D)系统的血型匹配情况,而不能确定其他血型系统的匹配情况;另外,由于抗体抗原之间的互作用性,也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血型现象,如假性血型,需要进一步的检测和确认。
盐水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一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1. 原理盐水介质配血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配血方法,可以发现临床上最重要的ABO 不配合性。
本试验主要用以检测受血者(献血者)血清(浆)中有无破坏献血者(受血者)红细胞的抗体。
如存在相应的抗体,则交叉管中将发生凝集或溶血现象,此即为交叉不合,反之则交叉相合。
2. 操作(单位:滴)混匀,1000~2000rpm×1~2分钟离心,观察结果。
3.结果观察3.1主、次、混合管均无凝集,无溶血现象,示无配血禁忌,继续下一步进行聚凝胺法或抗人球蛋白法。
3.2主、次、混合管均有凝集和/或溶血现象,示有配血禁忌,需进一步核查,寻找原因。
3.3主、混合管有凝集和/或溶血现象,示有配血禁忌,需进一步检查,寻找原因。
次、混合管有凝集和/或溶血现象,示有部分配血禁忌,需进一步检查,寻找原因。
4.注意事项4.1结果观察时,除肉眼观察外,均需显微镜观察。
4.2要注意真、假凝集的鉴别。
二凝聚胺试验1.原理:凝聚胺(Polybrene)是一种多价阳离子溴化己二甲胺多聚物,具有中和肝素作用:又称肝素灵,溶解后产生许多正电荷,能中和红细胞表面唾液酸所带的负电荷,使红细胞的Zeta电位降低,诱发红细胞产生可逆的非特异性凝聚。
在此过程中,若有IgG分子已直接与红细胞搭桥,当非特异性的红细胞凝聚消散后,只有由抗原抗体引起的搭桥的特异性凝集仍存在。
反应分三个步骤:1.1.红细胞致敏阶段:红细胞在低离子培育基中与相应抗体致敏。
1.2.凝聚阶段:聚凝胺使红细胞非特异性地紧密接近,诱发凝聚现象,因而允许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桥连。
1.3.再悬阶段:再悬液具有中和聚凝胺的作用,使聚凝胺诱发的非特异性凝聚散开,留下抗原抗体反应所致的特异性凝集不能散开,凝集的强度与抗体的浓度、抗原的浓度及反应的导热特性有关。
2、操作步骤:2.1、在盐水法通过的基础上,在主、次管均加入低离子介质4滴,混合后置于室温1分钟。
2.2、在主、次管均加入聚凝胺溶液2滴,混合后,室温15秒。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凝聚胺交叉配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检验方法,它通过对凝血因子的交叉配血,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在了解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凝血功能的基本原理。
人体的凝血功能主要由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组成,它们相互作用形成凝块,起到止血的作用。
凝血因子是一类蛋白质,在血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按照其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顺序,被标记为Ⅰ至ⅩIII。
而纤维蛋白原则是凝血过程的最终产物,它使得凝块形成,并最终形成血栓。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是通过对患者的血浆进行混合,观察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的交叉作用情况,从而判断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会将患者的血浆与正常人的血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后观察混合血浆的凝血时间。
如果混合血浆的凝血时间正常,说明患者的凝血功能正常;如果凝血时间延长,说明患者可能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的核心在于观察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的相互作用。
正常情况下,这些蛋白质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相互作用,形成凝块,完成止血过程。
而当凝血功能出现异常时,这些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凝血时间延长。
通过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例如,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可以通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者使用凝血因子浓缩剂来帮助恢复正常的凝血功能。
总的来说,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血液检验方法,它通过观察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的相互作用,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大家对凝聚胺交叉配血原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是指将一定数量的输血者的红细胞与另一组供血者的血清进行混合,通过观察混合血后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来确定血型。
交叉配血操作主要采用凝聚胺法进行,以下是交叉配血操作规程的详细步骤。
1.准备工作a.配置所需试剂,包括输入血浆、配血瓶、试剂盘、标本管、溶血酶溶液、配血盘等。
b.通过测定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确认双方的血型信息,并记录在相关记录表中。
2.标本采集a.采集输血者和供血者的静脉血标本,放入标本管中,避免血样凝固。
b.标本采集的相关操作要符合严格的无菌原则,确保血样的无菌及安全性。
3.标本处理a.将标本管中的静脉血标本置于冰上,在4℃下保存。
b.用溶血酶溶液处理输血者的红细胞,将3滴红细胞加入到每一个配血瓶中,轻轻摇动混合均匀。
4.试剂配置a.将配血盘中的试剂盘取出,配置新鲜的抗血型血清和已知血型标准红细胞。
5.凝胶装配a.打开凝胶洞口,将配血盘的试剂盘放入凝胶洞中。
b.确保试剂盘的位置正确,使试剂液体触及到凝胶洞的底部。
6.样本混合a.取出保存在冰上的输血者和供血者的静脉血标本,放置于试剂盘的对应位置。
b.轻轻旋转试剂盘,使血样和试剂充分混合起来,注意避免搅拌过于激烈。
7.观察凝聚反应a.在一定的时间内,观察配血盘中是否发生凝聚反应。
b.根据凝聚反应的情况,判断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是否兼容。
8.结果判读a.若输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发生凝聚反应,表示两者的血型不兼容,不适合进行输血。
b.若输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没有发生凝聚反应,表示两者的血型兼容,可以进行输血。
9.记录和报告a.记录每次交叉配血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包括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信息、配血的凝聚反应情况等。
b.报告输血者的血型结果和是否适合进行输血。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主要是通过观察凝聚反应来判定血型的兼容性,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
但需要注意的是,交叉配血结果只能作为指导输血的参考依据,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输血指征等因素,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输血操作。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精心整理交叉配血(凝聚胺法)1.原理凝聚胺(polymatching)法首先利用低离子介质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促进血清(浆)中的抗体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再加入带亚电荷的高价阳离子多聚物-凝聚胺溶液,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缩短细胞间距,形成可逆的非特异性聚集,并使IgG型抗体直接凝集红细胞。
加入中和液后,仅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会因电荷中和而分散,而由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分散。
2.标本采集:2.1标本种类:抽取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将细胞配成5%盐水悬液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浆)和红细胞悬液。
2.2标本要求:抗凝和干燥管均可,如用抗凝血主张用EDTAK2(mg/dz)抗凝标本应无溶血,切标签齐全。
3.标本储存:急诊标本30分钟内完成操作,标本应至4℃冰箱保存7天。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
溶血标本,标签不齐全不能作测定。
6.试剂:6.1试剂名称:凝聚胺试剂(polymatching)6.2试剂生产厂家:(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6.3试剂组成:试剂 1.低离子介质(LowLonicMedium,LIM).试剂打开使用后,可置室温贮存,未开封者2-25度贮存,有效期为2年。
试剂2.凝聚胺溶液(Polybrene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3.重悬液(Resuspending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4.8.5%生理盐水。
7.仪器:7.1血型血清离心机:80-2型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7.2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7.3电热恒温水箱:江苏金坛市医疗器械厂精心整理精心整理7.4显微镜:XSZ-H3(中国)8.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8.1供受者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配成3-5%的细胞悬液。
加样量均为:血清2滴,红细胞悬液1滴。
主管:受血者血清+供者红细胞悬液;次管:受者红细胞悬液+供者血清;(阴阳对照管另设)。
输血科聚凝胺交叉配血试验

• 结果判读 1若凝集散开表示供血者的血适合病人使用。 2若凝集不散开表示供血者的血不适合病人 使用。
• 注意事项 1. 可以用EDTA的血浆代替血清。 2. 当重新悬浮液加入后,应尽快观察结果 (不可超过3分,以免反应消失)。 3. 0.05%凝聚胺溶液若放在玻璃瓶太久会变 弱,所以必须保存在塑料瓶中。 4. 凝聚胺是一种抗肝素药物,所以使用含肝 素的标本,要加多2~4滴的凝聚胺来中和肝 素。
5. 如某些患者血清中可能含有冷凝集素等因 素,而导致假阳性的结果。若有怀疑,建 议在滴入1滴重新悬浮液后,将试管立即置 入37℃水浴箱中轻轻混合,并要1分钟内观 察结果。 6. 配血结果可疑,必须复查ABO血型、Rho (D)血型及不规则抗体,复查仍不能解决 时,及时报告科主任。配血不合(主侧凝 集)不得发血,须送广州市中心血站血型 研究室进一步检查,查找与受血者血型相 适合的血液成分。
• 试剂和材料 1.低离子介质(LiM) 2.凝聚胺(Polybrene) 3.假凝集清除液(Resuspending)
• 操作方法: 1 根据交叉配血的次数,每人次取小试管 二支,标明主次侧,主侧加受检者血清 (浆)2滴,加供血者3-5%红细胞悬液 (洗涤不洗涤均可)1滴;次侧加供血者 血清2滴, 加受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 2 主次侧管各加LIM0.8ml,混合后静置1分 钟。 3 再各加1滴凝聚胺。
检测项目全 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 重复性好 客观性好 节省样品、试剂、结果易保存 可自动化操作。 不足之处是成品昂贵。
• 5、抗球蛋白介质配血法是检查不完全抗体 最敏感、可靠的方法;但试剂价格较贵, 操作复一级基层 医院血库用于交叉配血试验的推广项目。
• 方法学评价 1、凝聚胺介质配血法反应较盐水法灵敏度 高,能检出几乎所有规则与抗体及不规则 血型抗体,适用于各类输血患者的配血。 2、盐水介质配血法操作简单,反应快速, 但只能发现完全抗体。 3、酶介质配血法操作较为简便,试剂便宜, 灵敏度高;但费时,准确性和稳定性差。
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

1 实验原理凝聚胺试验应用于血库作业上,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完全抗体与不完全抗体的筛选,其灵敏度、特异性远高于其他介质1倍~250倍,方法简单快速,因此,陆续取代了盐水、木瓜酶试验。
其原理是利用低离子溶液降低离子强度,加速分子运动,减弱红细胞静电斥力,缩短红细胞间距,促进红细胞抗原和血清(血浆)中抗体结合发生非特异凝集,当附加假凝集清除液后非特异凝集立即散开,而由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特异性凝聚将依然存在。
由此,检出完全抗体或不完全性抗体。
2 试剂组合低离子介质-凝聚胺溶液:含葡萄糖、凝集胺、氯化钠、乙二胺四醋酸2钠及稳定剂;悬浮液:含柠檬酸钠、葡萄糖及稳定剂。
试剂由台湾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3 交叉配血试验取试管2支,分别标明主与次,主侧加入受(供)血清2滴,加供(受)血者3%~4%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
各管加入低离子介质0.8 ml,混匀静置1 min,加凝聚胺1滴,混匀,以3 500 r/min离心10 s~15 s,倒出上清液(残留0.1 ml),轻摇试管肉眼可见明显的凝集状,如无凝集须重做。
再加1滴假凝集清除液,边摇动边观察结果。
如果凝集散开为阴性,即为非特异性凝集,如不能散开为阳性,即为特异性凝集。
如反应可疑应用显微镜观察,上述凝聚胺配血方法见(输血技术学)[1]。
4 注意事项可以用含EDTA血浆代替血清进行交叉配血使用。
若使用血清可把标本放入37 ℃水浴箱,使其纤维蛋白析出后再用,否则,红细胞缠绕在纤维蛋白上造成假凝集现象。
如洗肾患者,血清(浆)中含有肝素,可出现假凝集,此时,须多加2滴~4滴凝聚胺溶液,以中和肝素。
冬天室温低,某些患者可能含有冷凝集素而导致假阳性结果出现,遇此情况,须再滴入2滴悬浮液后37 ℃水浴1 min,再观察,若凝集消失说明为冷凝集。
如盐水试验不凝集,凝集胺试验凝集说明有不完全抗体,必须进一步做抗体鉴定。
5 讨论凝聚胺交叉配血技术主要用于检测患者血清(浆)中是否有具有临床意义的红血球异体抗体。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纵规程(凝聚胺法)之蔡仲巾千创作一.目的规范交叉配血试验操纵;包管临床用血的平安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配血标本。
三.职责血库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四.所需资料和设备资料:凝聚胺试剂盒、患者血标本、生理盐水、小试管、滴管、献血者标本。
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37℃恒温水浴箱、显微镜五.操纵步调1.凝聚胺法(1)以生理盐水配制供、受者3%~5%红细胞悬液。
(2)取试管3支,标识表记标帜主、侧和自身对照主侧加受血者血浆(血清)2滴,献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加献血者血浆(血清)2滴,受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自身对照管加患者血浆(血清)2滴和患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
(3)以1000r/分钟离心1分钟,观察盐水介质实验结果。
(4)每管各加低离子介质(LIM)溶液0.7ml,混合均匀,室温孵育1min。
(5)每管各加2滴凝聚胺溶液,混匀后静置15s。
(6)1000r/分钟离心1分钟,倾去上清液,不要沥干。
(7)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必须重复步调(3)-(6)(8)加入2滴重悬液,并轻轻混合,观察结果。
(9)结果判定如凝聚散开,则为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判为阴性结果,配血相合;如凝聚不散开,则为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判为阳性结果,配血不相合,如肉眼观察凝集强度弱,可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凝集。
结果判定要求在1min内完成,最长不要超出3min,因为弱凝集的阳性结果,超出1min可能变成阴性。
六.注意事项1.配血技术①惯例配血技术:选择的技术不但要能检查出不配合的IgM 抗体,还必须能检查出尽可能多的不配合的IgG抗体,最大限度地减少抗体的漏检。
目前认为盐水法交叉配血是输血前检查必不成少的试验,首先采取盐水法进行交叉配血,再采取能够检出IgG类抗体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②特殊配血技术,如:预温配血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无临床意义的冷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时请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方法学评价】 1. 凝聚胺介质配血法反应较盐水法灵敏度高,
能检测几乎所有规则与不规则血型抗体,适用 于各类输血患者的配血。
2. 盐水介质配血法操作简单、反应快速,但
只能发现完全抗体。
3. 酶介质配血法操作较为简便,试剂便宜,
1.
取试管两支,标明主侧次侧,主侧管加受 血者血清(血浆)1滴,和供血者3~5%红细胞 悬液(洗涤或不洗涤均可)1滴,次侧管受血者 3~5%红细胞悬液(洗涤或不洗涤均可)l滴, 加供血者血清(血浆)1滴。 2. 各加LIM溶液3滴,混合均匀后,再各加 Polybrene溶液1滴,并混合均匀,置室温1分钟或 参照说明书。 3.普通离心机1000g离心15秒,然后把上清液 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液体。
【注意事项】
1.可以用含EDTA抗凝血浆代替血清使用。
2.若受血者血清(血浆)含肝素,如洗肾患
者,须多加4~6滴Po1ybrene溶液以中和肝 素。
3.试剂使用前请放臵至室温平衡后再行操
作。
4.在冬天室温极低的情况下进行交叉配血试
验操作,由于某些受血者血清中可能含有寒 冷凝集素等因素,而导致假阳性的结果出现, 建议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操作时室温保持在 22℃左右,最后滴加Resuspending时,将试 管立即臵入37℃水浴中,轻轻转动试管混合, 并在30秒内观察结果。
实验三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
医学检验系 张晨光
目的:掌握凝聚胺交叉配血法的原铵盐,溶
解后带有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 有利于红细胞凝聚,低离子强度溶液也能降低红 细胞的Zeta电位 ,可进一步增加抗原抗体间的吸 引力。
当血清中存在IgM或IgG类血型抗体时,与红细胞发生 紧密结合,此时加入枸橼酸盐解聚液以消除聚凝胺的正电 荷,使IgM或IgG类血型抗体与红细胞产生的凝集不散开; 如果血清中不存在IgM或IgG类血型抗体,加入解聚液可使 非特异性凝集消失。
4.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
无凝集,则必须重作。 5.最后加入Resuspending2滴,轻轻转动试管混 匀并同时观察结果。 6. 结果判定:如果在30秒内(或按说明书) 凝集散开,代表是由Polybrene引起的非特异性 聚集,配血结果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 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 果不相合。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 上用显微镜观察。
谢谢大家!
试验分步原理
加 入重悬 液减 弱 了 Polybrene 的作用
加重悬液
试验分步原理
已被血型抗体 致敏的红细胞 不会散开
阳性结果
试验分步原理
未被血型抗体致敏 的红细胞很快散开
阴性结果
试剂:
凝聚胺试剂盒;生理盐水 号笔、显微镜、离心机。
器材:小试管、滴管、试管架、记
标本:静脉血。
操作
灵敏度高;但费时,准确性和稳定性差。
4.卡式配血(微柱凝胶法)已成为国际安
全输血检查的推荐方法,该法具有:①检测 项目全②灵敏度高③特异性强④重复性好⑤ 客观性好⑥节省样品、试剂,结果易保存⑦ 可自动化操作。不足之处是成本昂贵。
5.抗球蛋白介质配血法是检查不完全抗体
最敏感、可靠的方法;但试剂价格较贵,操 作复杂、费时。
试验分步原理
血清 加入LIM
Polybrene 受体
混合液
IgG 抗 体 迅速致敏
红细胞悬液
血型抗原
试验分步原理
Polybrene 分 子 连 接到红细胞上
加入 Polybrene
试验分步原理
Polybrene 拉 近 红 细胞间 的距 离并造成凝集
离心
1 个 IgG 分 子 同时连接两 个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