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和居住环境_连廊式住宅区设计探讨
高层住宅消防连廊设计原则

高层住宅消防连廊设计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住宅的建设越来越普遍。
而高层住宅的消防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在高层住宅中,连廊是重要的疏散通道,其设计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居民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围绕高层住宅消防连廊设计原则展开讨论。
一、连廊宽度连廊的宽度是保障居民疏散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国家标准,连廊的净宽度应不小于1.2米。
如果连廊的长度超过30米,还应设置一个宽度不小于1.5米的休息平台。
连廊的宽度应考虑到居民疏散的流量,以及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保证居民的安全疏散。
二、连廊的高度连廊的高度对于居民的疏散以及救援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根据消防法规定,连廊的净高度应不小于 2.4米,而实际上,连廊的净高度应尽量远离顶板,以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
此外,连廊的高度还应符合防烟排烟的要求,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
三、连廊的材料和防火性能连廊作为疏散通道,其防火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连廊的墙、天花板和地面应采用不燃材料,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
连廊的门也应具备防火性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有效地隔离烟气和火焰。
此外,连廊的装修材料也应符合防火要求,避免火灾蔓延。
四、连廊的疏散指示标志和照明连廊疏散指示标志和照明设施是保障居民疏散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连廊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以指引居民正确疏散。
照明设施应保证连廊的照明充足,确保居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清晰地看到疏散通道,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连廊的防烟排烟系统连廊的防烟排烟系统是防止烟雾蔓延、保证居民疏散畅通的重要设施。
连廊应设置防烟门,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有效地隔离烟气。
同时,连廊还应设置排烟设备,将烟雾排出建筑物外部,保持连廊的通风畅通。
六、连廊的消防设施连廊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以应对火灾紧急情况。
应设置消防栓、灭火器等设备,以供居民在火灾发生时使用。
同时,连廊的供水设施也应保证正常运行,以满足灭火和救援工作的需要。
高层住宅消防连廊设计应符合一定的原则。
连廊的宽度、高度、材料和防火性能、疏散指示标志和照明、防烟排烟系统以及消防设施等方面都需要考虑到,以确保居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安全疏散。
上海 住宅 连廊 规

上海住宅连廊规
住宅连廊是连接不同房间或不同楼层的通道,为居民提供便利的行走和交流空间。
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中,住宅连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城市居民带来了诸多便利和舒适。
住宅连廊的设计要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
在上海这个人口密集的城市,住宅面积有限,因此连廊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空间利用率。
合理布局和合适的宽度可以确保住户在连廊内行走时不会感到拥挤,也能方便地携带一些必要的物品。
此外,连廊的灯光和通风也需要得到重视,以提供一个明亮、通风的环境。
住宅连廊的设计也要注重美观和舒适。
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中,住房已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居住场所,更成为了人们展示生活品味和个性的空间。
因此,住宅连廊的设计应该融入现代化的元素,如采用优质的材料、简洁大方的线条等,以营造出一个时尚、舒适的氛围。
同时,连廊的装饰和摆设也需要细心设计,增添一些绿植或艺术品,使整个连廊更具生活气息。
住宅连廊还可以作为居民之间交流和社交的场所。
上海的居民大多数都忙于工作和生活,很少有机会和邻居们交流。
而住宅连廊的存在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
居民们可以在连廊上相遇,互相打个招呼或简单交谈,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营造一个和谐的邻里关系。
上海的住宅连廊在设计和功能上都应注重居民的实际需求。
它不仅是连接房间和楼层的通道,还是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只有充分考虑居民的舒适和美观需求,才能打造出一个理想的住宅连廊,为居民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
2梯3户的连廊设计理念

2梯3户的连廊设计理念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住宅建筑设计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在设计中,连廊作为连接不同房屋的重要部分,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在2梯3户的住宅设计中,连廊的设计理念更加重要,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连接通道,更是一个展示风格和提升居住体验的重要元素。
首先,2梯3户的连廊设计需要考虑到居民的舒适感。
在设计中,可以考虑采用开放式的设计理念,让连廊空间更加通透,增加自然光线的透入,同时也可以增加通风效果,让居民在走廊上也能感受到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可以考虑在连廊上设置一些休憩区域或者绿植,为居民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空间。
其次,连廊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在2梯3户的住宅设计中,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和需求都可能不同,因此在连廊设计中可以考虑增加一些个性化的元素,比如在连廊上设置一些艺术装饰或者家庭照片墙,让每个家庭都能在连廊上展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最后,2梯3户的连廊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整体的美观和协调性。
在设计中可以考虑采用统一的设计风格和色彩搭配,让整个连廊空间看起来更加和谐统一,同时也可以考虑在连廊上设置一些艺术装饰或者灯光设计,提升整个空间的美感和居住体验。
总的来说,2梯3户的连廊设计理念需要考虑到舒适性、个性化和美观性,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让连廊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连接通道,而是一个展示家庭风格和提升居住体验的重要空间。
希望未来的住宅设计能够更加注重连廊的设计,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和美好的居住环境。
连廊建筑方案

连廊建筑方案连廊建筑方案是指几栋不同的建筑物之间通过一条长廊相互连接起来的一种设计方案。
连廊建筑方案在现代建筑中越来越常见,因为它可以增加建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并且在气候潮湿、多雨的地区,连廊还可以起到防雨和隔热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连廊建筑方案的设计和使用。
连廊建筑的设计1. 连廊的位置连廊的位置是设计连廊建筑时需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
连廊应该在建筑物之间的夹缝中,或在建筑物的边缘。
这不仅能够保护建筑物,还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外部空间。
2. 连廊的长度和宽度连廊的长度和宽度也是设计连廊建筑时需要关注的要点。
如果连廊的长度太短,那么它就不能够达到相互连接的目的。
如果连廊的宽度太窄,那么人们在上面行走时可能会感到不舒适。
因此,在设计连廊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
3. 连廊的高度和形状连廊的高度和形状也是设计连廊建筑时需要关注的因素。
连廊的形状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形状进行设计。
在高楼大厦中,连廊的高度应该与建筑物的高度相匹配,以确保其视觉效果和安全性。
4. 连廊的材质连廊的材质也是设计连廊建筑时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连廊的材质应该与建筑物的外立面相匹配,以保持整体风格协调。
材料可以选择钢、玻璃或木材等不同种类,具体取决于设计师和建筑师的需求。
连廊建筑的使用1. 连接建筑物连廊建筑最主要的用途是连接建筑物,使它们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
通过连廊,建筑物功能得以拓展,生活和工作环境也变得更加舒适。
2. 建筑的交流和互动连廊建筑还可以为建筑物之间提供一个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人们可以在连廊上交流、休息或者工作,也可以欣赏到周围的景色。
3. 防雨和隔热在气候潮湿、多雨的地区,连廊还可以起到防雨和隔热的作用。
通过连廊,建筑物之间的通行也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结论通过对连廊建筑方案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连廊建筑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连接建筑物,还可以达到防雨和隔热的作用,提高了建筑的使用价值和舒适度。
连廊户型改善设计方案

连廊户型改善设计方案连廊户型改善设计方案连廊户型是一种常见的住房设计,它通过自然采光、通风和美化整个住宅社区,为居民提供便利和舒适。
然而,现有的连廊户型存在一些问题,如采光不足、通风差、空间利用不合理等。
因此,为了改善连廊户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设计方案:首先,增加采光面积。
连廊通常设计为有遮阳功能的结构,这样可以减少阳光直射进入室内的面积,从而降低室内的温度。
然而,这也导致了室内采光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连廊的顶部增加透明的材料,如玻璃,来增加采光面积。
这样可以保证足够的自然光线进入室内,提高室内的亮度。
其次,改善通风系统。
连廊通常是开放式的设计,它能够有效的通风,但是在一些季节或天气情况下,连廊的通风效果可能不佳。
为了改善通风系统,我们可以在连廊的两侧设置透气窗户或开放式的构造,以便更好地吹进新鲜空气。
另外,还可以在连廊的尽头设置一个大型外开窗户,以进一步增加通风效果。
这样可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流动,增加舒适感。
再次,合理利用空间。
连廊通常是一个狭长的空间,容易给人一种拥挤和压抑的感觉。
为了合理利用空间,我们可以在连廊的两侧设计嵌入式储物空间,如壁橱、书架等。
这样可以增加储物空间,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另外,还可以在连廊的尽头设置一个休闲区域,如沙发、桌椅等,供居民放松身心,增加户外活动的场所。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连廊空间,使其变得更加舒适和实用。
最后,考虑居民的隐私和安全性。
连廊户型通常是一个共享的区域,居民需要在这里穿行和居住。
为了保护居民的隐私和安全,我们可以在连廊的适当位置设置隔离墙或围栏,以划分个人空间。
另外,安装监控摄像头或门禁系统,以提高居民的安全性。
这样可以保护居民的个人隐私和安全,使他们感到安心和舒适。
总结起来,改善连廊户型的设计方案包括增加采光面积、改善通风系统、合理利用空间和保护隐私安全等。
通过这些设计方案的实施,可以使连廊户型变得更加宜居和舒适,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两梯四户,带连廊的户型怎么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众多的房屋户型中,两梯四户带连廊的户型备受关注。
那么,这种户型到底怎么样呢?
两梯四户带连廊的户型具有较好的空间利用率。
这种户型通常采用中央对称布局,将公共区域与私人空间分隔开来,使得每个房间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连廊的设计使得各个房间之间的空间得到了扩展,增加了室内的通透性和采光亮度,使得整个房屋显得更加宽敞明亮。
两梯四户带连廊的户型具有良好的私密性。
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的门厅和卫生间,避免了私人空间的交叉和干扰,使得住户的生活更加舒适。
这种户型的设计也使得住户的隐私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增加了居住的安全性。
两梯四户带连廊的户型具有良好的社区环境。
这种户型通常采用多层建筑,每层有两个电梯,方便住户出入。
房屋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社区的公共空间,如楼下的花园、游泳池、健身房等,为住户提供了更多的休闲所,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两梯四户带连廊的户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采用的是多层建筑,住户的楼层较高,可能存在噪音和震动等问题。
由于每层只有四户住户,可能存在社区氛围不够活跃的问题。
在选择这种户型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
两梯四户带连廊的户型具有空间利用率高、私密性好、社区环境良好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居住选择。
选择这种户型时,也需要注意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基于健康绿色设计理念下国内高层住宅楼栋设计研究——以两梯四户连廊式住宅为例

基于健康绿色设计理念下国内高层住宅楼栋设计研究——以两梯四户连廊式住宅为例摘要:随着商品房建设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呈现“趋板状”的两梯四户连廊式高层住宅楼栋。
笔者通过对两梯四户连廊式楼栋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三种类型比较,发现“分散交通核 + 连廊式”具有更多的优点,但是仍存在缺陷和问题。
由于此类型住宅在南北方出现得越来越多,急需要深入研究,提出改进的方法。
本文从平面布局中的交通核布局、户型空间分配、特殊空间处理三个方面入手,通过案例查找总结及软件辅助健康绿色分析,对“分散交通核 + 连廊式”类型住宅楼栋进行优劣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
希望本文能够成为设计者在从事高层连廊住宅设计时的有益参考。
关键词:两梯四户,分散交通核,连廊式,平面布局,健康绿色随着1998年国家宣布终止福利分房,全面推行住房市场化以来,商品房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由于人口增长的加速和土地资源的稀缺,高层住宅在此时期快速发展,在高层住宅中由于塔式住宅比板式住宅具有节约土地、高容积率的特点,成为了大于54m住宅中的普遍形式。
进入21世纪后,伴随国民经济水平和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住宅的内部环境质量,板式住宅逐渐成为了市场主流。
由于房价的持续增长和相关的法规要求,在高容积率和舒适度的双重需求下,市场上出现了两梯四户连廊式住宅,此类住宅建筑高度在54m—80m之间,核心筒分别位于两侧,单元平面成对称式,中部两户两端各一户,呈现趋板状。
此类型住宅的出现,学术界和市场褒贬不一,学术界认为此类交通核是在经济水平较差时期的过渡产品,连廊的出现对于住宅安全性、舒适性、私密性均带来影响;而市场反应接受度较高,在高房价的压力下,较小的交通核面积提供了类一梯两户的板式居住环境,并解决了中户的通风不畅。
针对以上现象,本文从此类住宅形式的演变、单元平面的优劣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合理建议,为建筑设计师提供解决此类问题更好的办法。
1.两梯四户连廊式楼栋演化比较1.1分类及特点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房价快速上涨,开发商倾向于开发大户型、提高容积率以降低成本,市场供应结构以大户型为主,这样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买不起房,此种情况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
中式连廊设计理念及特点

中式连廊设计理念及特点中式连廊设计理念及特点中式连廊是传统中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庭院建筑,通常位于主体建筑和庭院之间,起到连接和过渡的作用。
中式连廊设计注重质感、线条和空间的统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和、谦逊和和谐的精神。
中式连廊设计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谐和的比例:中式连廊注重整体的比例和协调,设计中尽可能保持平和、谐调的风格。
通常连廊与周围环境的比例保持一致,廊柱的间距和高度也都考虑了整体的和谐感。
2.自然的材料:中式连廊通常采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等,以增加自然的质感和宜人的触感。
木材通常使用檀木、桃花心木等高质量的材料,石材则选择质地细腻、色泽温和的材料,以打造舒适、安静的空间。
3.精细的雕刻:中式连廊的柱子、横梁和装饰都经过精细的雕刻工艺,常常采用传统的花鸟、山水等图案,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4.对称的布局:中式连廊的布局通常呈对称式,左右对称,前后对称,体现了中国式的平衡观念。
这种对称不仅体现在平面布局上,还表现在纵深和空间感的呈现上。
中式连廊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质感丰富:中式连廊采用天然材料,注重质感、肌理的呈现。
木质结构的连廊给人以温暖、舒适的质感,石质结构的连廊则给人以稳重、庄重的感觉。
2.线条简洁:中式连廊的线条通常较为简洁流畅,不夸张不冗余。
连廊的柱子和横梁都采用直线型的设计,强调整体的稳定和平衡。
3.注重空间感:中式连廊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材料的运用,营造出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共存。
室内空间的视觉延伸和外部空间的融合,形成连贯统一的视觉体验。
4.传统文化融入:中式连廊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多融入了丰富的图案、图腾和艺术元素。
这些元素使得连廊更具文化内涵,也成为装点空间的重要元素。
总之,中式连廊设计旨在注重线条和空间的和谐,通过质感和材料的选择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蕴。
它不仅是建筑中的功能性部分,更是整个建筑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给人带来宁静、舒适的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和居住环境 连廊式住宅区设计探讨张宏民 童 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迅速发展,住宅建设也如日中天。
住宅建设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据资料统计,目前我国住宅建设面积每年达10亿M2左右,约占总建设面积的55%,其工程量之大,与人民生活之重要都是首屈一指的。
同时,住宅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又直接影响着城市景观、风貌,形成城市文化。
因此过去在建筑师眼里一直不受注目的住宅建筑,近年来也引起建筑师的高度兴趣和创作欲望。
当前我们所从事的住宅建设,是为了实现2000年中国人民的小康住房目标,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对住宅和居住环境设计也就必然会提出新的要求,人们期望建筑师们在规划和设计中能摒弃纯理论的几何观念,注入更多的人情味,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在住宅建筑的平面布置、立面造型、建筑环境等诸多方面精心研究,设计出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和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相适应的新型住宅和住宅小区。
这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是一项既光荣又艰辛的课题。
本着如上宗旨,本文对连廊式住宅的规划与设计作一点探讨,结合工程实例,着重介绍连廊设计中在考虑的问题。
1 连廊式住宅区特点1.1 在住宅小区的规划中,行列式住宅最常见。
行列式布置把建筑空间分割得很零碎,且单调。
而连廊式住宅区则完全打破过去行列式住宅的小组团、小空间结构,把分散的小空间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大空间中,但是每户的朝向依然好,人口毛密度比行列式布置并没有减少。
这些大空间是居住小区中的共赏空间,是每一住户都可享有的(图1)。
图1总平面图2 连廊剖面及功能分析由于是大空间,绿化面积和绿化形式也起了很大变化,绿地集中,绿树成组、成团、成耸,并有完整的活动场地,还可用树、石、亭、榭、水面等组成饶有情趣的活动空间。
1.2 在住宅小区的规划中,普遍遇到一些设计难题,如自行车、汽车的存放问题;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问题,尤其是自行车,它是每个家庭生活中的必需品(平均每户达二辆以上),大量的自行车放何处?在大城市,私人汽车拥有量在不断增加,汽车的存放也是面4临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连廊住宅区对上述许多公用服务设施,都布置在连廊里,与连廊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小区的空间更完整、更美观。
1.3 许多住宅小区都规定汽车不能进入住宅区,但因为要设消防车道,就不可能禁止汽车进入,况且禁止了,给生活也带来不便,如搬家、接送病号、出租车等都需要汽车的进入。
由于自行车及汽车在住宅区的穿行,人车混杂,造成交通混乱,影响安全,也破坏了小区的宁静、舒适,因而就谈不上人们对小康住宅提出生活、生理、心理、环境等诸多方面的高标准要求。
在连廊住宅区中,由于连廊开辟了第二安全活动空间,较理想地解决了小区的人、车分流问题。
在连廊住宅区中,连廊犹如一条彩带,将独立式住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除了它的功能作用,还大大增添了小区的秀丽。
当人们步入了大空间的连廊住宅区中,步入栽满花草的绿化连廊,观看大空间的优美环境,人们心中会有说不出的滋味和激情,人们会感到从枯燥的行列式住宅区的闭塞空间中解决出来,心中充满自由和舒畅。
当人们走在连廊上,连廊上的小品、枝叶、花芯都会涌现在你的眼前,使你如醉如痴,得到了美的感受,仿佛你不是行走在居住区,而是置身于美妙的大自然中。
这就是连廊式住宅区赋予人们的优美的感受,理想的居住环境。
2 连廊的功能与设计要点在连廊住宅区中,连廊最接近人的部位,又是构成连廊住宅区的主要特色建筑,因此连廊设计是否得当是至关重要的。
2.1 连廊的功能连廊在住宅区中一般有如下几种功能: 2.1.1 自行车及汽车的存放。
2.1.2 公共管理用房:如居委会、房屋管理处等。
2.1.3 公共设备用房:如低压配电室、电话中继站等。
2.1.4 通讯、有线电视、电缆等线路的敷设。
2.1.5 小区的服务设施:如银行、邮电、小商店(如小卖、咖啡、冷饮、理发)。
2.1.6 游憩、交流的场所:利用连廊适当地划分空间,布置花池、坐椅,在连廊上部开辟第二安全交通屋面,供人们散步、休息。
2.1.7 底层住宅的延伸,扩大底层住宅面积。
2.1.8 住宅间的遮雨通道。
2.2 连廊的平面布置2.2.1 根据住宅小区规划,做到有直、有曲、有宽有狭,并与每栋住宅入口处相联系。
在小区的进口部位,在留出几跨作要道及人们休息的空间。
因为进口部位是人流、车流集中的地方,应让它空透些,并且要配以花池、铺地造景等,否则会影响到小区的面貌。
2.2.2 各类用房的布置。
自行车存放要布置在接近小区入口处,并设管理室。
银行、邮电、理发等布置在小区的交通要道上比较好,服务半径不要太大,以方便居民。
小卖、咖啡布置在小区的活动中心或临街道面,内外服务均方便。
变配电室应布置在电负荷的中心位置,及较为隐蔽的地方,因为变电室建筑高度较高,一般要6米左右,需要在连廊外另行布置,且体形粗笨,影响美观。
而配电间可布置在连廊内。
路灯位置:设连廊的居住小区,路灯一般布置在连廊上部,不要太高,一般2米左右就行,灯型要用庭院灯,最好与小区建筑造型相呼应。
2.2.3 连廊的剖面设计由于连廊把小区围成一个封闭大空间,因此连廊的高度必然会有变化,如为了满足消防要求,在连廊的主要进出口处,其梁底净高要做到4米以上,其它部位一般也不应小于3.5米为宜。
由于进出口等部位的层高变5化,或地形的影响,必然会使连廊曲折起伏,而这曲折起伏都会增加廊道的情趣,正是 随形而弯、依势而折 ,使人们如步入 桥 的感觉。
连廊上部空间(第二空间)视野高阔,安静,人们愿意在连廊上休息、散步,所以上部一般都间断设置坐椅。
图3丫型平面图4 蝶型平面连廊宽度视功能要求而定,一般不小于3米,可二边均空或一边设附助用房,按平面布置而定。
2.2.4 连廊的楼梯设计。
连廊犹如住宅区的一条彩虹,吸引着人们走上既安全又安静的第二活动空间,去散步、休息、谈天,而楼梯是廊道与地面联系的唯一通道,又是空出在小区庭院的建筑构件,它的折线与曲线的造型,往往能引导人们的视线,因此楼梯的设计极为重要。
首先要满足交通需要,分布要合理,方便人们的上下,其间距一般在30~40米左右,其次宽度要相宜,在接近小区进口的位置要布置大而宽的楼梯,最好另加坡道,供自行车、残疾人平推车和喜欢漫步在坡道上的人们使用,其坡度一般在15~12%。
其它位置楼梯可以利用边角位置做简便梯,如圆形梯、坡度较陡的无立柱的剪刀梯、L 形楼梯等。
在非重要交通道上,需要上下联系的地方(如住宅入口引廊与连廊交通口处),可设计小型楼梯 旋转梯,既省投资又美观。
楼梯下部空间是人们比较容易忽视的空间,这些狭隘的地方,可以布置花坛、水池,也可以砌以乱石、或绿化,让这些空间活起来,使它成为连廊与庭院空间的有机整体。
3 连廊住宅单体设计在连廊式住宅区中,单体住宅也有其特点,就是以独立式住宅为主,因为它适合大空间的围合,而且其空间变化多、不闭塞、通风良好。
在独立式住宅中,虽然型式很多,但以蝶式和丫式的较为理想(图3、4)。
蝶式住宅一梯四户前后排列,相当于二排行列住宅,而且每户都有良好的通风、日照及视觉享受。
丫式住宅一梯三户,其平面型式适用于东西走向布置,可以照顾到沿街立面,打破过去行列式住宅用山墙为东西街景立面的状况。
有时为了小区建筑空间的变化,提高建筑容积率,需设置部分高层住宅,但也应以塔式为主,并须考虑建筑形式与多层建筑的协调一致。
64 连廊式住宅区的经济性由于在住宅区增加连廊建筑,必然要增加建设投资,因此连廊住宅在经济性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但是,在人们物质与文化生活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增加少量投入,改善居住环境,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是其一。
其二,由于连廊的设置,开辟了第二安全交通层面,作为人们联系、交通、散步休息之用,做到了人车分流,避开了下部日益繁忙的交通,从小区的安全管理来说,也是必要的。
其三,由于提高了一层生活活动区,住宅区的楼层,普遍可以增高一层,因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经营者带来经济效益。
综合上述,连廊式住宅区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我们不去预言它的生命力和普遍意义,因为住宅区的规划和设计有许多如地理、文化、生活习惯、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制约因素,但是在我国正处于向小康水平过渡的伟大时期,连廊式住宅区这种新的设计构思和实践,也不失为一种很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建筑布局模式。
建筑师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创造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今天社会给我们提供了机遇,只要我们去追求,去探索,就能创造人间奇绩,开发出与小康水平相适应的优秀住宅和小区,向跨入21世纪的中国人民献礼。
思考与探索 我看摩天楼张统生 李华钊1 神洲竞建摩天楼。
摩天大楼也叫高楼,在建筑学上称作 超高层建筑 ,但叫摩天大楼最富有诗意。
每一栋摩天楼建成都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事件,它都在叙述一个从 穷汉 变成百万富翁的成功故事。
摩天大楼是现代文明的象征,是商业社会的偶象。
美国是摩天大楼的故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经济技术突飞猛进。
自1905年高达50层的约约Metrop Litah大厦问世以来,美国摩天大楼一直傲视全球。
美国芝加哥1974年建成的西尔斯大厦已高达443米、109层,保持20年来世界最高峰地位从未动摇。
而今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登峰造极地体现了现代世界的远大抱负,对商业成就的梦想越大,摩天楼的高度就越高。
自从20世纪初以来,北美一直是全世界高层建筑的发源地。
从纽约市的伍尔沃思大厦及帝国大厦到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厦,建筑物的高度节节攀升。
不过随着20世纪接近尾声,摩天大楼的霸主地位正在从北美转向亚洲。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目前正在亚洲各地奏响的曲调就是今后100年的一曲凯歌。
亚洲摩天大楼前进的步伐逐渐加快。
1978年东京阳光大厦(60层、226米)的落成,向世界树立了亚洲超高层建筑的崭新形象。
至此,亚洲的摩天大楼发展驶入快车道。
此后香港的合和中心(64层、216米)、马来西亚的槟城TAR大厦(61层、232米)、新加坡的莱佛士城(70层、226米)与华联银行中心(63层、280米)及汉城的高丽大厦(63层、223米)等如雨后春笋迅猛崛起,成为所在国与城市的新象征、新标志。
尤其是稍后香港中银大厦(70层、365米)、中环广场(78层、375米)和平壤的柳京大厦(105层、305米),使亚洲摩天大楼跃上新台阶,前两者已挤身世界十大行列,后者则成为目前全球除美国外的唯一百层以上的摩天楼。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超高层建筑中长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