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学目标 篇一: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复习教案 第 1 页 共 6 页 第 2 页 共 6 页 第 3 页 共 6 页 第 4 页 共 6 页 第 5 页 共 6 页 篇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教学计划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相关概念,了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目标(使 不等式逐步转化为 x>a 或 x<a 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了解不等式组 及其解法。 技能目标:能够“列出不等式活不等式组表示问题中的不等关系”,通过观察、对比和归 纳, 探索不等式的性质, 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 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体会不等式(组)是刻 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中蕴含的化归思想。 学情分析: 我所担任的班共有 25 名学生, 根据上学期期末考试看, 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 总及格率只有 68%,优秀率为 20%,其中最低分只有 0 分。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 较差, 学生对数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数学思维与理解能力较差、 特别是数学计算不过关。 加之学生由小学升入中学,学习环境的变化,学习内容的增加,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 法的欠缺,这些因素都将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应逐步把握 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对学生分层,对于学困生引导其树立积极地学习态度,中间层次的学生 巩固基础知识,基础较好学生以提高能力训练为主。 教材分析: 1、指导思想:“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试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能力, 逐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对中学 数学教学的要求。 2、主要内容及其地位作用本章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 次函数基础上才开始研究简单的不等式关系的通过前面的学习, 学生已初步体会到生活中量与 量之间的关系是众多而且复的.大量的同类量之间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有大小之分,而且学 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初步经历了建立方程模型、建立函数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数学化"过 程,为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展开不等式的学习,已顺理成章. 1 / 7

另外,不等式不仅是现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本章教 材设计主要有下列特点: 丰富的实际背景.为学生探索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提供了生动、有趣、有用的丰富的实 际背景.如等周问题、测树围研究树高的问题、分配宿舍的问题、优惠销售的问题等.这些都 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的较大的空间, 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表达及学生提出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等式与方程、函数一样都是反映客观事物变化规律及其关系 的模型,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函数能够刻画事物之间对应变化的过程,方程刻画的是 某个变化过程的一瞬间, 而不等式则刻画变化过程中,同类量之间的一个普遍现象. 在一定条件 下, 它们可以互相转化.为此教材专设一节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次函数之间联系的内容 《一 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意在引导学习者初步体会从整体中把握部分的思维方法,渗透函 数、方程、 不等式思想和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拓宽学生视野. 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如在读一读中设置了线性规划的基础——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搭建深入思考的平台. 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 其解集的几何表示,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其中,以不等式(组) 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重点,也是教学中的主要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相关 概念、 不等式的性质是基础知识;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解集的几何表示是基本 技能和能力.本章重视数学与实际的关系,注意体现列不等式(组)中蕴涵的建模思想和解不 等式(组)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课时安排: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 11 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9.1 不等式约 3 课时. 9.2 一元一次不等式约 4 课时.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约 2 课时. 教学活动小结约 2 课时. 篇三:不等式不等式组教案 不等式不等式组教案 1.不等式的定义 ①符号“>”、“<”、“≠”都是不等号,用它们可以分别表示同类量之间大于、小于、不等 于的数量关系。如:2??1,8?7?4?5,a?b 等 ②用不等号表示不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如:3x?5?1,5.02?a,x??1 等 例 1:用 “>”或“<”填空 (1)3???2?___?1???2?; (2)3?5___?1?5; (3)3?4____?1?4; (4)3???7?____?1???7? 2 / 7

2.不等式的表示 ①两个同类量 a、b 的大小比较,有如下几种关系: a>b 读作“a 大于 b”,a=b 读作“a 等于 b”,a<b 读作“a 小于 b”, a≥b 读作“a 大于等于 b”,a≤b 读作“a 小于等于 b”,a≠b 读作“a 不等于 b” ②由于有理数 中,有且只有三种数:正数、负数、零.所以对于有理数 a:a>0 读作“a 是正数”或“a 大于零” a<0 读作“a 是负数”或“a 小于零” a≥0 读作“a 是非负数”或“a 大于等于零” a≤0 读作“a 是非 正数”或“a 小于等于零” 例 2:用不等式表示下列关系 (1)5x 与 4 的和是负数 (2)x 小于它的相反数 (3)y 的 14 与x的 15 的和不大于 0 (4)两数 a、b 的和的平方不小于这两数的积的 2 倍 (练习一) 3.不等式的性质 ①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即若 a?b 则 a?c?b?c?或 a?c?b?c?(其中 c 是数或整式) ②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 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即若 a?b,且 c?0,则 ac?bc?或 ?? ac?b? ? c? 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即若 a?b,且 c?0,则 ac?bc?或 ? ?ac ? b?? c? 例 1:设 m”或“ 12 ;(2) m3 __ n3 ;(3)?5m___?5n;(4)4n?4m___0;(5)2m?n___n 例 2: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下列各式化为 x?a 或 x?a 的形式: (1)x?1?1;(2) 7x?6x?1;(3)(练习二) 4.不等式的解及其解集 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如:x?2 使不等式 x?1 成立,所以 x?2 是不等式 x?1 的一个解 不等式的解集: 3 / 7 12__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