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供给分析
2023年豆粕行业分析:价格下行仍有空间

豆粕行业分析:价格下行仍有空间最近,南美降雨缓解了部分地区的干旱局面,大豆长势较好,供应前景乐观,给国内豆粕市场带来压力。
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前期成交火爆,企业乐观备货,随着豆粕价格下跌,下游成交量明显缩水,豆粕供应紧急局面将逐步得到缓解,价格仍有向下空间。
南美迎来有利降雨今年南美大豆进入播种季以来,部分地区的天气状况就不甚抱负,阿根廷先是在10月经受了较为多雨寒冷的天气,影响了大豆的播种,使得播种进度远远落后于正常年份,引发市场的担忧,直到11月末天气才渐渐改善,播种进度渐渐加快。
但是进入12月阿根廷又消失了干旱的迹象,市场持续关注阿根廷中部和南部地区的旱情。
由于南美天气的不确定性,加上美国大豆出口持续向好,CBOT大豆价格一路攀升,胜利站上1000美分/蒲式耳大关。
近期南美迎来有利降雨,特别有利于大豆的生长,提振了南美大豆丰产的前景。
巴西大豆主产州马托格罗索州和其他中部各州,在目前大豆的结荚期都得到了充分的雨水,南部的南里奥格兰德州在经受了几周的干旱后也迎来了有利的降雨。
良好的天气状况提振了巴西大豆丰产前景,Safrase Mercado、AgRural等询问机构纷纷上调巴西大豆的产量预期,给大豆价格带来压力。
国内豆粕下游备货节奏放缓由于进口大豆阶段性的到港延迟和下游备货的增加,11月国内豆粕市场处于紧缺状态,油厂豆粕一车难求,限量提货,部分油厂库存基本消化殆尽。
国内饲料消费进入旺季,进一步加重了市场缺货的氛围。
豆粕现货价格持续上涨,大幅升水期货,下游企业和贸易商也纷纷抢购,豆粕未执行合同大幅飙升,截至12月23日同比增幅达到76.87%。
随着南美天气改善和大豆价格止步不前,国内豆粕价格开头有所松动,企业挺价意愿不再那么剧烈,下游企业选购节奏也有所放缓。
12月17日到23日,豆粕成交量下降至35.68万吨,周环比下降66.5%,同比下降42%,市场对后市开头谨慎起来,这进一步缓解了市场供应紧急的局面。
2023年豆粕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豆粕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豆粕是大豆经过提取油脂后剩下的残渣,是一种种子皮和菜籽磷脂等成分组成的特殊饲料。
豆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牛、猪、鸡、鸭、鱼等动物的饲料中。
近年来,豆粕行业的市场前景也日益广阔,以下是从环境和行业两个方面对豆粕行业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环境因素影响豆粕市场前景1.全球气候变暖加快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速,造成了很多重大的环境问题,豆粕作为一种天然的饲料,更符合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豆粕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粮食浪费,还能够提高养殖的效益。
2.人口增长带动需求增加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豆粕作为重要的饲料原料需求也相应增加。
据统计,全球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从1990年的28.2千克上升到2015年的41.3千克,2023年预计将上升到45.3千克。
这使得豆粕市场需求日益增加。
二、行业因素影响豆粕市场前景1.国内大豆价格下跌豆粕作为由大豆提取油脂后剩下的部分,其生产价格与大豆状况密切相关。
当前,国内大豆价格由于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及美国“肉毒素事件”的影响,大豆的出口价格受到了负利差的抑制,尤其是在美国大豆最多的中西部地区,价格已经低于生产成本水平。
这使得豆粕价格相应下跌,降低了养殖户的成本,提高了粮食资源的利用效率,对豆粕产业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2.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近年来,豆粕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利用为豆粕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新型加工设备和技术使得大豆能更充分地被利用,豆粕品质也更加稳定,满足了市场需求。
同时,新技术的推广促进了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了豆粕产业的快速发展。
3.宏观经济政策的改革在不断推进的供给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豆粕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为豆粕产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例如,加强对农村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投入,落实农业转移人口政策,推进农业产业依托城镇发展等等,都为豆粕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平台。
影响豆粕价格的因素

对影响豆粕价格变动几个因素的分析1.豆粕供给因素分析豆粕生产和消费情况、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情况已经作了介绍,这些因素都是影响豆粕价格的重要因素。
豆粕供给方面主要由三部分组成:a、前期库存量,它是构成总产量的重要部分,前期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供应短缺价格上涨,供应充裕价格下降。
b、当期生产量。
豆粕当期产量是一个变量,它受制于大豆供应量、大豆压榨收益、生产成本等因素。
c、豆粕的进口量。
我国即将加入WTO,豆粕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近几年我国已经成为豆粕进口国,国际市场对国内豆粕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因此,应尽可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市场,国际价格水平,进口政策和进口量的变化。
美国是主要的豆粕出口国,每周四美国农业部发布出口销售报告,其中有美国豆粕出口数据,包括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数据,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分析豆粕供求情况时,特别要注意的是,储存时间较短。
在南方,豆粕的储存时间一般为3~4个月,而在北方可储存8个月左右,从而使豆粕在现货市场上周转很快,贸易商都希望在短期内完成交易。
一旦储存时间过长,豆粕质量发生变化,厂家只能降价销售。
豆粕储存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一旦出现集中供货的情况,豆粕的区域性价格就会立即下跌。
例如,进口豆粕集中到货,会影响进口口岸周边地区的供求关系,导致豆粕价格下跌。
豆粕储存时间短,一方面促进了豆粕的市场流动,另一方面也造成豆粕价格波动频繁。
此外,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还有:国内大豆加工能力,替代品(如其他饼粕、玉米等)的相对生产成本等。
2.豆粕需求因素分析豆粕需求通常有国内消费量、出口量及期末商品结存量三部分组成。
a、国内消费量。
它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影响豆粕国内消费量的主要因素有:国内饲料工业发展情况,消费者购买力的变化,人口增长及结构的变化,政府鼓励饲料工业发展的政策等。
b、出口量。
在产量一定的情况下,出口量的增加会减少国内市场的供应;反之,出口减少会增加国内供应量。
豆粕的营养价值、饲用价值及采购注意事项

豆粕的营养价值、饲用价值及采购注意事项豆粕是豆类经过压榨去油后所得的副产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
它被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
下面是豆粕的营养价值、饲用价值及采购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1. 营养价值:
- 蛋白质含量高:豆粕约含有45% - 50% 的蛋白质,是植物性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 氨基酸丰富:豆粕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
- 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豆粕富含矿物质如钙、磷、铁、锌等,以及维生素B群。
- 脂肪含量低:豆粕经过去油处理,脂肪含量相对较低。
2. 饲用价值:
- 优质蛋白来源:豆粕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满足动物的蛋白质需求。
- 能量来源:豆粕虽然脂肪含量低,但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为动物提供能量。
- 可降低饲料成本:由于豆粕是副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可以用作替代部分高成本饲料。
3. 采购注意事项:
- 选择正规渠道:选择正规的豆粕供应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 注意检查质量:检查产品外观,确保没有异味、霉变等问题,同时注意查看产品的检验报告。
- 查看蛋白质含量:了解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配比,选择符合需
求的产品。
- 注意存储条件:豆粕应储存在通风、干燥、避光的地方,避免潮湿和高温。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饲养方案和采购要求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动物品种来确定。
建议在购买豆粕之前咨询兽医或畜牧专家,以获得更加准确和针对性的建议。
2024年豆粕饲料市场需求分析

豆粕饲料市场需求分析引言豆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在畜禽养殖业中广泛使用。
因此,对豆粕饲料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当前市场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生产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市场需求分析1. 饲料需求量豆粕饲料的需求量直接受制于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情况。
目前,中国畜禽养殖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生猪、牛羊、禽类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对优质肉类需求的不断增加,豆粕饲料作为高蛋白饲料原料的地位不可替代。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豆粕饲料的需求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 饲料质量要求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饲料质量的关注度提高,对豆粕饲料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饲料加工技术在保证饲料质量上存在一定难题,对饲料原料的检测和处理工艺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饲料生产企业普遍采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通过科学的配方和生产工艺来提高饲料质量。
3. 价格因素豆粕饲料市场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包括豆粕原料价格、市场供需关系、运输成本等。
豆粕的主要生产国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进口价格的波动和国内大豆产量的变化对豆粕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和物流成本的波动也会对豆粕饲料的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市场发展趋势1. 蛋白质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动物蛋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豆粕作为一种富含优质植物蛋白的饲料原料,其市场需求将随之增加。
尤其是随着人们对肉类消费的偏好逐渐转向白肉,豆粕饲料在禽类饲养中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扩大。
2. 绿色饲料发展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高,绿色饲料的需求日益增加。
豆粕饲料作为一种天然优质饲料原料,其绿色、健康的特点得到了广泛认可。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规模扩大和科技进步,未来豆粕饲料市场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向。
3. 饲料加工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提高豆粕饲料的加工效率和质量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
2023年我国菜粕豆粕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22年我国菜粕豆粕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经过5月的大幅下跌后,市场利空因素得到肯定消化,近日国内菜粕、豆粕期货跌势明显放缓,呈现出低位震荡走势。
本周二(6月2日),双粕期货一改此前价格弱势下挫走势,消失强势反弹。
看看以下2022年我国菜粕、豆粕进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业内人士表示,市场空头获利平仓以及国内南方部分地区遭受暴雨,不利于油菜收晒等支撑双粕期价昨日消失技术性反弹。
不过,由于6月份南美大豆到港量浩大、美豆种植进度表现良好以及现货市场仍将表现低迷,将连续拖累粕类期价走势。
估计后市期价将以弱势震荡走势为主,且仍有创新低可能。
空头获利离场双粕齐反弹本周二(6月2日),国内菜粕期货主力1509合约小幅高开后上行,最终收涨30元或1.45%。
而豆粕期货尽管日内涨势凌厉,但盘终收报2556元/吨,上涨21元/吨或0.83%。
“昨日,国内豆粕、菜粕期价消失反弹的缘由在于两方面:一是市场空头获利平仓,这点可以从市场减仓上行行为得到验证;二是气象监测显示,江淮、江南大部、华南地区等地区遭受大到暴雨,降雨量较常年偏多,不利于油菜收晒,提振菜粕市场。
”国信期货讨论员表示。
业内分析师补充称,近期国内双粕期价下行量能不足,徘徊于低位水平,引发市场多空分歧。
而昨日部分空头获利了结令双粕期价消失技术性反弹。
相关行业资讯可查询《低温豆粕行业市场价格专题深度调研及将来进展趋势讨论猜测报告》。
基本面偏空后市连续承压从市场整体状况来看,主导粕类期价走势的主导因素仍以偏空为主。
数据显示,6月油菜籽到港42万吨,大豆到港853.6万吨,油脂油料到港增加,且均处于高位水平。
此外,在高压榨利润下,企业开工乐观性较高,但豆粕和菜粕未执行合同却连续两周下降,市场走货不畅,油厂抛粕甚至倾销。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6月2日消息称,以目前价格计算,大连豆粕期货主力1509合约5月份跌幅达到7.9%,3月以来累计跌幅达到12%。
加之基差持续下跌,假如以10%的保证金比例计算,部分前期签订的基差合同已跌破保证金。
中国豆粕供需平衡表

中国豆粕供需平衡表摘要:I.简介- 介绍中国豆粕供需平衡表的概念及重要性II.豆粕供需平衡表的概述- 解释豆粕供需平衡表的构成部分- 说明如何通过平衡表了解豆粕市场的供需状况III.2021年中国豆粕供需平衡表的主要数据- 2021年中国豆粕的产量和消费量- 2021年中国豆粕的进口量和出口量- 2021年中国豆粕的期末库存量IV.2021年中国豆粕供需平衡表的分析- 分析2021年中国豆粕市场供需状况- 讨论可能导致供需失衡的因素- 评估中国豆粕市场的未来趋势V.结论- 总结中国豆粕供需平衡表的重要发现- 提出针对豆粕市场的建议和展望正文:I.简介豆粕供需平衡表是反映中国豆粕市场供需状况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豆粕的产量、消费量、进口量、出口量和期末库存量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市场的供需状况,从而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II.豆粕供需平衡表的概述豆粕供需平衡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产量:指我国豆粕的生产量- 消费量:指我国豆粕的消费量,包括工业消费和饲料消费等- 进口量:指我国豆粕的进口量- 出口量:指我国豆粕的出口量- 期末库存量:指我国豆粕期末的库存量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我国豆粕市场的供需状况,如生产是否过剩、需求是否旺盛等。
III.2021年中国豆粕供需平衡表的主要数据根据2021年中国豆粕供需平衡表,我国豆粕的产量为15.33 million tons,消费量为315.43 million tons,进口量为165.54 million tons,出口量为363.76 million tons,期末库存量为164.99 million tons。
IV.2021年中国豆粕供需平衡表的分析2021年,我国豆粕市场呈现出供需失衡的状态。
尽管我国豆粕的产量和出口量有所增加,但消费量的增长速度更快,导致进口量和期末库存量的增加。
这可能与我国豆粕需求的增长和国内生产的不足有关。
2024年豆粕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豆粕市场规模分析1. 引言豆粕是由豆类加工而成的饲料,被广泛应用于养殖业。
随着人们对优质肉类需求的增加,豆粕市场的需求也日益扩大。
本文旨在分析豆粕市场的规模,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分析豆粕市场的规模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产量分析豆粕的生产量是评估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豆粕的全球产量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2018年,全球豆粕产量达到X万吨,比2017年增长了X%。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豆粕产量将继续增长。
2.2 销售额分析豆粕的销售额也是市场规模的重要考量因素。
随着豆粕市场需求的增加,豆粕的销售额也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豆粕销售额达到X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了X%。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豆粕销售额将继续增长。
2.3 市场份额分析市场份额是衡量企业在行业中地位的关键指标。
豆粕市场中,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8年,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豆粕企业分别为公司A、公司B、公司C、公司D和公司E。
其中,公司A占据了市场份额的X%。
3. 市场发展趋势豆粕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3.1 增长潜力随着人们对优质肉类需求的增加,豆粕作为饲料的使用量将继续增加,从而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
同时,豆粕作为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在素食主义和养生食品需求增加的背景下,也将有更大的市场需求。
3.2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豆粕市场中,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将提高豆粕的品质和产能,从而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3.3 区域扩张豆粕市场的区域扩张将进一步促进市场规模的增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豆粕出口与进口之间的贸易也将继续增长,推动市场发展。
4. 结论豆粕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随着人们对优质肉类需求的增加以及植物蛋白需求的上升,豆粕市场有望持续扩大。
同时,技术创新和区域扩张也将推动豆粕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得不好 ,交互交流!
谢谢!
豆油 工业用
棕榈油
菜籽油
花生油 汽油 柴油
1.2种植环节影响因素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大 豆 耕 作 时 间 分 布
中国
种植期 开花期 灌浆期 收获期 开花期 种植期 灌浆期 收获期 种植期 种植期 开花期 灌浆期 收获期
美国
巴西
阿根廷
1.3种植环节影响因素——重点关注主产区天气
CBOT 期货价格
升贴水
)×
0.36745
美元/吨
到岸价格 (CNF) = =
美分/蒲式耳
离岸价格 (FOB)
美分/蒲式耳
+
美分/蒲式耳 到美元/吨的 折算率
海运费
美元/吨
大船舱底 完税价
美元/吨
到岸价格 (CIF)
美元/吨(保险费另算)
==
×
1.13
×
1.03
×
美元兑人 民币汇率
人民币元/吨
美元/吨 CNF价+保 险费
四、豆粕的国际国内格局
4.1全球豆粕产量分布情况
4.2未来发展形势
中国国内压榨产能巨大,且大豆进口关税仅为3%,低于豆油 9%及豆粕5%的进口关税,今后几年豆粕产量仍有继续增长的空间。 阿根廷压榨业发达,大豆产量较高,豆粕产量也会继续增长。巴西大 豆产量潜力巨大,且国内养殖业发展较快,将会拉动豆粕产量的上升 。美国大豆与玉米争地竞争激烈,大豆产量波动较大,会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豆粕产量的稳定。
2 进口大豆价低,占领中国市场
3 油脂加工业合资化,国产大豆市场空间小 4 油粕进口设限,大豆进口政策宽松
2.5美豆第一出口国地位难保
60 50 40 30 20
usda baseline对大豆出口的预测
美国 巴西 阿根廷 美国出口份额(%,右)
44
42
40
38
36
10
0
2011/2012 2012/2013 2013/2014 2014/2015 2015/2016 2016/2017 2017/2018 2018/2019 2019/2020 2020/2021
五、替代品与互补品
5.1菜籽粕、棉粕、杂粕价格与豆粕价格负相关
除了大豆、豆油等相关商品对豆粕价格影响外,棉籽粕、花 生粕、菜粕等豆粕的替代品对豆粕价格也有一定影响,且菜籽粕、 棉粕、杂粕价格与豆粕价格呈负相关关系。由于我国蛋白质饲料来 源主要以棉籽粕、菜籽粕、花生粕、葵粕等为主,因此当以上商品 间价格差值明显低于历史水平,或替代效应较高时,替代现象就常 有发生,即如果豆粕价格高企,饲料企业往往会考虑增加使用菜粕 等替代品。 例如,2003年,受国际大豆进口成本价格高企影响,国内 豆粕期、现价格一度达到3400-3500附近,对比而言,南方地区菜 粕价格优势显现,因此南方中小饲料企业加大菜粕使用比例,使得 高价豆粕出现阶段滞销,影响期现价格上行空间。
CNF(COST AND
FREIGHT)到岸价交易方式。卖方租船,在合同规定的 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船运费由卖方支付 。但是,货物在装船时越过船舷,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 。
CNF=FOB+船运费
升贴水也称为期现基差(BASIS
OR PREMIUM),所谓“期现 基差”指某一特定地点的现货价格与当时同种商品临近交割的期货 合约价格间的差额。
2004年大豆危机之后,国内大豆压榨产能逐渐掌控在少数大型外资企业和央企手中,油厂具有 较大的定价权,为了维持自身的利润,油厂有时会根据油粕基本面和油粕比价关系的变化灵活 定价,导致市场出现粕弱油强或油弱粕强交替的局面。
3.9压榨环节影响因素——压榨利润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五大压榨区域,一是以黑龙江九三油脂公司、吉林德大油脂公司和沈阳金石 豆业公司等为代表的东北大豆压榨圈;二是以大连日清公司、大连华农豆业公司、秦皇岛金海油脂 公司、河北汇福粮油公司、九三油脂公司、山东渤海油脂公司、烟台益海油脂公司、日照邦基三维 和黄海油脂公司等为代表的环渤海大豆压榨圈;三是江苏和浙江地区以张家港东海粮油公司、连云 港益海油脂公司、南通嘉吉公司、宁波金光油脂公司等为代表的江浙大豆压榨圈;四是以泉州福海 油脂公司、东莞嘉吉公司、东莞中谷公司、广西大海油脂公司等为代表的华南大豆压榨圈;五是以 四川金石油粕公司、重庆新涪油脂公司、陕西邦淇油脂公司、周口益海油脂公司、郑州阳光油脂公 司为代表的内陆大豆压榨圈。上述五个主要的压榨区域是我国豆粕供给最为集中的地区,压榨区内 的油厂根据周边地区物流条件,结合自身能力设计豆粕销售半径,为周边地区饲料养殖业提供豆 粕。
13%的增 值税
3%的关税
3.4全球大豆压榨量
EU-27, 5% India, 4%
China, 26% Brazil, 16%
Argentina, 17%
United States, 19%
3.5中国压榨产能分布
3.6 数据指标
中国大豆进口月度指标
800 2014 700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1玉米价格变动与豆粕价格变动有正相关关系 对于玉米和豆粕这两种商品来说,由于豆粕是大豆 加工后的主要产品之一,主要是用作饲料,同时玉米也是 重要的饲料来源,豆粕跟玉米存在天然的互补关系。从饲 料的构成因素分析,玉米、豆粕虽都是饲料原料主要来源 ,但由于能量及蛋白含量差异,玉米主要用于能量类饲料 ,而豆粕主要用于蛋白饲料,因此,在饲料消费明显增加的 情况下,蛋白与能量饲料使用比例基本保持同步增长,价 格运行趋同,综合看来,豆粕与玉米的相互补充关系,决定 了两者价格的正相关性。
港口库存指标
100.00
500.00
700.00
300.00
-900.00 2008/07 2008/09 2008/11 2009/01 2009/03 2009/05 2009/07 2009/09 2009/11 2010/01 2010/03 2010/05 2010/07 2010/09 2010/11 2011/01 2011/03 2011/05 2011/07 2011/09 2011/11 2012/01 2012/03 2012/05 2012/07 2012/09 2012/11 2013/01 2013/03 2013/05 2013/07 2013/09 2013/11 2014/01
公式:升贴水(期现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 基差主要包括运费、运输期内的仓储、装运等费用,还受大豆品
质影响,受供求状况(天气与产量、市场需求量,汇率因素,税收 政策,码头状况等)影响。各地的基差也是每天变化。
升帖水的特点
(1)波动范围跟期货比相对较小,下图可见每年期货价格波动在
几百美分,而升贴水年度波动仅为几十美分;
二、大豆的国际国内形势
2.1大豆市场格局
大豆的生产与流通
世界四大大豆生产国:美国,巴西,阿
根廷和中国。
其中中国种植的全部为非转基因大豆,
北美和南美大豆主要是转基因大豆。
中国大豆的最主要产地是黑龙江,产量
约占全国总产量40%左右。
2.2国内大豆形势
2.3中国大豆的供需状况
2.4我国大豆进口占比高的原因 1 国内需求快速膨胀,但国内供给不足且在逐年萎缩
34
32
三、大豆贸易与压榨
3.1全球大豆贸易格局
3.2大豆现货贸易方式
1999/2000以来大豆现货贸易由美国公司推动,改一口价(flat
price)方式为
以CBOT为基础的升贴水方式:FOB及CNF升贴水+期货价格
Hale Waihona Puke FOB(FreeOn Board),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贸易术语之一。按离岸价进行 的交易,买方负责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应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 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装船时越过船舷,风险 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
豆粕供给分析
王 彪
2014年8月
豆粕研发四步走
供给 分析
需求 分析
豆粕
研发 交易 规则 交割 规则
豆粕供给分析
大豆的产业链结构
大豆的国际国内形势
大豆贸易与压榨
豆粕的国际国内格局
替代品与互补品
一、大豆的产业链结构
1.1大豆产业链
玉米 饲料用 豆粕 大豆蛋白 小麦
种植
贸易
加工
食用
压榨利润指标
-700.00
-500.00
-300.00
-100.00
江苏大豆压榨利润
3.7压榨环节影响因素——成本因素
2011/2012 1343 1310 5916 8569 6090 412 5678 27 60 1040 7217 1352 2012/2013 1352 1200 6007 8559 6258 350 5908 27 50 1070 7405 1154 2013/2014E 1154 1180 6700 9034 6680 350 6330 27 50 1080 7837 1197
600
500
400
300
2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万吨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800.00
700.00
0.00 2009/11 2010/01 2010/03 2010/05 2010/07 2010/09 2010/11 2011/01 2011/03 2011/05 2011/07 2011/09 2011/11 2012/01 2012/03 2012/05 2012/07 2012/09 2012/11 2013/01 2013/03 2013/05 2013/07 2013/09 2013/11 2014/01 2014/03 港口消耗:进口大豆 港口库存:进口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