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草药可以预防草鱼病
可防治鱼病的11种中草药介绍

可防治鱼病的11种中草药介绍
1、五倍子: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D3克煎汁全池泼洒,可防治鱼白皮病、赤皮病及烂鳃病。
2、菖蒲:每亩水面用菖蒲和蓖麻各4?D5千克打碎成浆液状,略经浸泡后,将药渣和汁全池泼洒,可防治鱼肠炎病、烂鳃病和赤皮病。
3、马鞭草:每100千克鱼用马鞭草与车前草各0.5千克,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取药汁拌米糖冷却后捏成团状投入食台,连喂5?D6天,可防治草鱼、青鱼肠炎病。
4、大蒜:每50千克鱼用大蒜头1千克,捣碎成汁,拌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3?D6天,可防治各种鱼的肠炎病。
5、蓖麻:每亩水面用蓖麻鲜叶或其嫩枝15千克,折成数段小捆后放在饵料台周围,连用2次,可防治鱼赤霉病。
6、马尾松:每亩水面用马尾松鲜叶15千克,研细对水25千克洒入池中;或按每5千克鱼用捣烂的马尾松针叶500克、食盐50克拌料喂鱼,可防治鱼赤皮病、烂鳃病和肠炎病。
7、柳树叶:每亩水面用鲜柳树叶10?D15千克,扎成捆放入水中,树叶烂后更换1次,可治草鱼肠炎病、烂鳃病和赤皮病。
8、生姜:按每亩水面用生姜6千克,枫树叶6千克,桑树叶1.8千克,樟树叶5千克,混合煎汁2小时,加猪血0.6千克、食盐1.2千克全池泼洒,可治草鱼细菌性烂鳃病。
9、辣椒:每亩水面用辣椒粉0.25千克,鲜生姜0.5千
克,加水10千克熬成辣姜汤,加入15千克冷水全池泼洒,可治鱼小瓜虫病。
10、烟叶:每亩水面用烟叶0.5千克,加水煮2小时,取药汁全池泼洒,可治鱼肠炎病、烂鳃病和赤皮病。
11、韭菜:每亩水面水深0.8米用韭菜2.5千克,切碎加食盐0.2千克,拌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5天,可治草鱼肠炎病。
草鱼出血病中草药疗法

草鱼出血病中草药疗法1.每100千克草鱼种(包括其它吃食鱼),每天用板兰根500克、穿心莲(地锦草或五倍子)300克(煎汁2次,去渣留汁)、食盐500克,混合拌入9千克的精饲料内,做成外干内湿的药饵投喂,连喂3~5天。
若购买板兰根困难,可用“三黄”合剂(即黄柏200克,黄芩、大黄各150克)500克代替板兰根。
2.每万尾草鱼种用大黄或枫杨树叶0.5~0.75千克,碾成粉末,经煎煮或用热开水浸泡过滤,与饵料混合投喂,连喂5天;接着全池遍洒硫酸铜0.7克/立方米有一定疗效。
3.按穿心莲6%、辣蓼12%、食盐2%、玉米粉40%、蔗糖40%(可用其它原料代替)、生长素0.5%或穿心莲6%、大黄1%,其它精料93%,制成药饵,在鱼病流行前投喂。
每10天为1周期,每周期连喂3天,每天投喂饲量为草鱼体重的3%。
4.每100千克草鱼种(包括其它吃食鱼),每天用刺槐子(碾成粉)500克、苍生2号500克、食盐500克拌入9千克的精饲料中做成药饵投喂。
每7天1个疗程,7~10天后,再重复投喂1个疗程。
5.铁苋菜、地锦草各30%,菖蒲、辣蓼各20%,制成合剂干粉。
每100千克草鱼种(含其它吃食鱼)用合剂干粉2千克,加水10千克煮沸20分钟,加定量面粉或米粉煮成稀糊,冷却后拌嫩草制成药饵投喂,连用4天。
6.每100千克草鱼,用车前草、铁马鞭、辣蓼各4千克切碎,加适量水煮沸20分钟后加面粉煮成稀糊,冷却后加10克磺胺类药物,制成药饵喂鱼,连用3~5天。
7.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600克大黄在3~3.5千克水中煮沸30分钟,同时将1750克菜油煮沸,待菜油冷却后与大黄药液混合均匀,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1~3天,疗效可达95%以上。
8.每100千克草鱼种,用苦木粉(50%)、黄柏粉或黄连粉(30%)、黄芩粉(10%)、大黄粉(10%)配成混合药粉1千克,加食盐0.5千克,面粉3千克,精饲料9千克,做成药饵投喂,连喂5~10天可治愈。
中草药防治鱼病效果好

中草药防治鱼病效果好1.防治出血病①每亩水深1米用大青叶1000克、贯众500克,加水5千克―7千克,煮沸10分钟―15分钟,全池泼洒,每20天用药一次。
②每50千克鱼种用大青叶150克、贯众100克、野菊花100克、白花蛇舌草100克磨粉拌饵投喂,每3天为一疗程,防治草鱼出血病效果较好。
2.防治赤皮病每50千克鱼种用金樱子嫩根(焙干)150克、金银花100克、青木香100克、天葵子50克磨粉或煎水去渣拌饵投喂,每3天为一疗程,对草鱼赤皮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防治肠炎病每50千克鱼种用千里光150克、地榆100克、大蒜头100克、仙鸽草100克磨粉拌饵投喂,每3天为一疗程,对草鱼肠炎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4.防治烂鳃病每50千克鱼种用土黄连150克、百部100克、鱼腥草100克、大青叶100克磨粉或煎水去渣拌饵投喂,每3天为一疗程,对草鱼烂鳃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5.防治鲢鱼、鳙鱼暴发性疾病每亩水深1米用贯众1500克切片,加开水5千克―7千克浸泡12小时,再加明矾500克、生石灰30千克化浆对水,全池泼洒,对防治鲢鱼、鳙鱼暴发性疾病有良效。
6.防治水霉病每亩水深1米用苦楝子(烤黄)1000克,碾粉用温水浸泡8小时,再加碳酸钠250克、食盐500克,对水,全池泼洒,即可见效。
7.防治鱼鲺、锚头鲺每亩水深1米用百部2000克切片,加水5千克―7千克煮沸10分钟―15分钟,对水,全池泼洒,不仅可杀死鱼鲺,还能杀死鱼鲺卵;用百部150克磨粉加白酒250克浸泡24小时,用药液拌饵投喂,可使锚头鲺脱落死亡。
8.防鼠、蛇害用狼毒块根100克阴干磨粉拌饵,放在养鱼水域旁诱杀老鼠,可避免老鼠伤鱼。
将寮刁竹50克、雄黄100克、蜈蚣7条,用250克白酒浸泡24小时,取药液100克喷洒在网箱架子及投放网箱水域岸边,可拒蛇于网箱之外。
浅谈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研究与应用

浅谈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研究与应用1. 中草药的种类与功效中草药是指经过鉴定,并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植物药材。
在水产养殖中,常用的中草药有枳实、苦参、连翘、黄连等。
这些中草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多种功效,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水产养殖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害。
2. 中草药的提取与应用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其根、茎、叶等部位,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水煎、浸泡、蒸馏等。
提取得到的中草药提取液,可以直接添加到养殖水中进行预防和治疗。
还可以制成中草药浸泡剂、水剂、粉剂等不同形式的药剂,便于养殖户的使用。
3.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多。
一些专家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中草药对水产养殖中的常见病害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也探讨了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方法、用药浓度、用药时机等方面的问题,为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1. 中草药在鱼类细菌性病害防治中的应用细菌性病害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
一些研究发现,枳实、苦参等中草药的提取液对鱼类细菌性病害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虾蟹类病毒性病害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研究表明,连翘、黄连等中草药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显著降低虾蟹类的感染率,为虾蟹类养殖提供了新的防治方法。
1. 应用前景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中草药具有天然、安全的特点,对水产养殖环境和生态没有负面影响。
中草药的提取方法简单,成本较低,适合于水产养殖户自行制剂使用。
中草药的多样性和多功性,为水产养殖中不同病害的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
2. 存在的问题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中草药的抗菌、抗病毒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利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中草药的质量和用药方法的标准化问题亟待解决。
中草药在长期使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和毒性问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和安全评估。
防治鱼病常用的中草药配方

防治鱼病常用的中草药配方中草药具有低残留、无污染、毒副作用小、药效时间长、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在防治鱼病中,使用中草药能大大降低药物残留,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实现绿色无公害养殖的目的。
此外,中草药具有药源广、花钱少、取材方便、药效奇特等特点,可降低养殖成本,甚至对某些用抗菌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的病毒性疾病,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一、常用配方1出血病。
①用辣蓼、鲜薄荷、板蓝根合剂,每亩水深1米,用鲜辣蓼、鲜薄荷各2-5千克,水煮后全池泼洒,再用板蓝根针剂,每亩深1米用5-10支(2毫克/支)稀释后全池泼洒,连用2天。
②每万尾鱼用425千克水花生,大蒜头和食盐各250克,米糠1~5千克,用打浆机将水花生、大蒜头和食盐一起打成浆后,拌米糠做成药饵投喂,连喂5天。
③每万尾鱼种用粉剂大黄0.5千克经煎煮或用热水浸泡过夜与饵料混合投喂,连喂5天。
2烂鳃病。
①用五倍子2-5克/立方米捣碎用水浸泡后全池泼洒。
②用6%蓖麻叶和40%辣蓼混合加工成粉末,每立方米水体用粉末50克,全池均匀泼洒,每天1次,连续2-3天。
3肠炎病。
①每50千克鱼用250克大蒜头(每5千克饲料再加200觅食盐)与饲料均匀拌合投喂,连喂3-6天。
②每50千克鱼用于水辣蓼125克,干铁苋菜125克,混合加水2-5千克煎煮2小时,煎汁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3天。
4赤皮病。
①每立方米水体用2-4克五倍子,煎汁全池泼洒。
②在水深1米池塘里,每亩用鲜蓖麻茎叶15千克,捆成几束放在食台周嗣浸泡,每次浸泡3-4天,连续数次。
5竖鳞病。
①50千克水加入捣烂的大蒜头250克,给病鱼浸洗数次。
②每亩用艾蒿根5千克,捣烂取其汁加石灰1-5千克,混匀后全池泼洒。
二、注意事项1中草药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合理进行药种配伍,有效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药物的疗效,避免因配伍不当而影响药物的使用效果。
2研究、开发的中草药制剂,应是易被鱼类吸收利用:适口性好:抗病力强;具有促生长作用;同时又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的无公害环保型绿色产品。
中草药防治鱼病民间配方大全

中草药防治鱼病民间配方大全(一)防治草鱼病毒性出血病1、每万尾鱼种用鲜枫树叶500克加水煎沸30分钟,取汁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为一疗程。
2、每万尾鱼种用鲜枫杨树叶500克研成粉,用热水浸泡一夜,再拌饲料投喂,一次/天,连用5天后,接着用0.7ppm 硫酸铜全池泼洒,连用2天。
3、预防:在每100公斤饲料中添加1公斤大黄粉拌合投喂。
(大黄粉用热水浸泡12小时)4、在每100公斤饲料中加入“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1公斤、地榆粉100克,拌匀做成药饵每天投喂。
5、每100公斤饲料加入大蒜素1000克、食盐500克、鲜韭菜(捣烂)5000克,拌合做成药饵投喂。
6、每百公斤鱼,用马鞭草、水花生各250克,捣碎拌饲料投喂,2次/天,连用7天。
7、每亩水深1米,用大青叶1000克、贯众5000克,加水30公斤煎沸15分钟,兑水全池泼洒。
8、每亩水深1米,取干大黄2500克,用氨水2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
9、每亩水面用烟叶1000克,加水煮2小时,连汁带渣兑水全池泼洒。
10、每亩水深1米,夏枯草、甘草各2公斤,用水煎煮3次,每次加水10公斤,取药液全池遍洒。
1次/日,连泼5天。
(二)草鱼细菌性赤皮病1、每亩水深1米,用枫树、枫杨树幼嫩枝叶各20公斤,分扎成若干小捆,分别投入池中,用石头压在水底,每三天翻动一次。
2、每亩水面用蓖麻鲜嫩枝叶15公斤,分扎成数小捆浸泡在饲料台周围水底,连用2次。
3、每亩水深1米用五倍子2公斤,捣烂并用热水浸泡12小时后,4、每亩水深1米用鲜菖蒲5公斤,捣烂用人尿4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加食盐1公斤,全池泼洒,1次/日,连续3天。
5、乌桕叶5公斤(方法同4)。
6、每亩水深1米,第一天用生石灰3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第二天用鲜苦楝树果5公斤磨碎后煎煮30分钟,兑水全池泼洒,连用2—3天。
7、每百公斤鱼用鲜地锦草、乌桕、青蓄各1000克、菖蒲3000克、辣蓼2000克,切碎煎汁拌饲料投喂。
预防渔类疾病的中药材配方

渔类疾病主要包括鱼类的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等。
预防渔类疾病的方法包括合理的养殖管理、环境控制、饲料管理等。
中药材在渔业中也有一些应用,但在使用中药材前,最好先咨询兽医或专业的渔业养殖专家,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材,据说在渔类疾病的预防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效果。
请注意,这只是一些传统的做法,并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证明其确切的功效:
1. 苦参(Sophora flavescens):被认为具有抗菌、抗寄生虫的作用,有时用于预防或治疗鱼类的寄生虫病。
2. 大蒜(Allium sativum):具有抗菌和抗寄生虫的作用,被用于鱼类疾病的预防。
3. 苍耳子(Isatis indigotica):被认为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有时用于鱼类的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4.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有时被用于渔类养殖中预防某些炎症性疾病。
请注意,这些中药材的使用需要谨慎,因为不同的渔类疾病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而中药材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在使用中药材进行养殖管理时,建议咨询兽医或渔业专家,确保使用的草药安全、有效,且不会对渔业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鱼病防治常用的中草药有哪几种?如何使用?

鱼病防治常用的中草药有哪几种?如何使用?实践证明,中草药不仅对治疗鱼类的细菌感染有效,对某些病毒感染也有效,且副作用少,为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所不及,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烂鳃病等。
(1)大黄又名香大黄、马蹄黄、将军、生军。
蓼科植物掌叶大黄、鸡爪大黄都作为大黄用。
大黄的根和根状茎人药,抗菌作用强,抗菌谱较广,对由黏细菌引起的白头白嘴病、出血病、烂鳃病以及病毒病有效。
药浴:按1%大黄加水煎煮5分钟,水温20℃~35℃浸浴5分钟,可防治黏细菌性疾病、白头白嘴病。
遍洒:1.25~3.75毫克/升,可有效地防治黏细菌性鱼病;1~1.5毫克/升大黄与0.5毫克/升硫酸铜合用,可防治黏细菌性疾病;0.5千克干药煎汁后稀释成10升母液,加30毫升氨水,浸泡1夜,用1~2毫克/升浓度全池泼洒,可防治烂鳃病;将大黄和硫酸铜合用,使水体中大黄和硫酸铜的药物浓度达到1~1.5毫克/升和0.4~0.5毫克/升,可防治白头白嘴病、烂鳃病和病毒病。
口服:每千克体重用5~10克大黄,碾成粉末混入饲料内,每日投喂1次,连用3天为1个疗程,可防治黏细菌性鱼病。
(2)五倍子又名文蛤、百虫仓、木附子。
为寄生在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树叶上的角倍蚜或倍蛋蚜的干燥虫瘿。
五倍子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和较强的杀菌能力,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可防治黏细菌、产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引起的鱼病。
将五倍子捣碎,用开水浸泡后按2~4毫克/升浓度全池遍洒,可治疗白头白嘴病、烂鳃病、白皮病、疖疮病和赤皮病等。
0.5千克五倍子加2升水煎15分钟,按1.5~2.5毫克/升浓度全池泼洒。
再用诺氟沙星按每50千克体重用500毫克的用量制成药饵,连用6天,可防治肠炎病、烂鳃病。
(3)大蒜又名蒜、蒜头、独蒜、胡蒜。
为百合科葱属植物,以鳞茎入药。
大蒜中约含0.2%的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具有广谱抑菌、杀菌作用。
也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可用于防治肠炎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蒜、韭菜、食盐治草鱼三病
每50千克饵料加大蒜0.25千克、韭菜1千克、食盐0.25千克捣碎制成浆糊状,拌入草料。
投药前一天停食,第二天开始投喂药饵,连喂3天~6天。
五倍子治草鱼赤皮病
使用时将五倍子磨碎用开水冲溶,按每立方米水体2克~3克全池泼洒。
三黄粉防治草鱼烂鳃、肠炎、赤皮病
“三黄粉”是大黄、黄柏、黄芩三种中草药粉按5∶3∶2的比例配合而成。
在草鱼“三病”流行季节,每隔半个月至1个月,每50千克鱼用“三黄粉”1千克,食盐0.3千克~0.4千克,拌入10千克精料(麸皮等)中,加水适量搅拌,制成团状或颗粒药饵投喂于食场,连续投喂1周(用法与用量同预防)而后可根据病情连续投喂药饵1周。
生姜和菜油治草鱼烂鳃、肠炎病
每667平方米水面用菜油750克、生姜250克,先将菜油放入锅里煎熟后,把切碎的生姜倒入油锅中煎煮20分钟,随即捞出装入桶中,冲水适量,搅拌混合,然后全池泼洒,每月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即可,选择晴天使用,5天后换水,可治疗草鱼烂鳃病、肠炎及并发病。
大蒜治草鱼肠炎
每天每100千克鱼用大蒜1千克~3千克捣碎与饵料混合加食盐4千克~5千克连续投喂6天,或捣烂成稀糊拌青草或将蒜叶切碎喂草鱼。
菖蒲和大蒜治草鱼肠炎病
每100尾成鱼或4000尾春片,用菖蒲2.5千克、大蒜头1千克~1.5千克,把二者一起研成水汁,喷洒在草料上,待稍干后将草喂鱼,连喂3天病可痊愈。
乌桕叶治草鱼烂鳃病
乌桕叶干粉0.5千克或鲜叶2千克,用10千克石灰乳(0.5千克石灰乳加2.5千克水)煮沸10分钟后再用池水稀释,按每立方米
水体用药4克,全池泼洒后3天见效。
樟树叶治草鱼细菌性肠炎、烂腮病
每亩水面用樟树叶5千克放入锅中熬1小时左右,去渣取汁泼入食场内或拌饵料,每天1次,连用3天。
马齿苋治草鱼细菌性肠炎
每100千克鱼用马齿苋干草0.5千克或鲜草2千克水煎至粉碎拌入饵料中投喂3天~4天。
韭菜、葱叶、薄荷叶治草鱼三病每100千克鱼取鲜韭菜3千克、鲜洋葱叶2千克、鲜薄荷叶6千克混合打浆,每周投喂1次,可防治草鱼细菌性烂鳃、肠炎和赤皮病及其他并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