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草鱼常见疾病及防治

合集下载

浅析无公害草鱼疫病防治与养殖技术

浅析无公害草鱼疫病防治与养殖技术

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营养含量足、饲养简单、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因此在我国广泛淡水养殖。

但随着近两年养殖业快速发展,草鱼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防治成为困扰养殖户的一大难题。

本文详细分析了草鱼养殖过程中各种常见病害的特点及发病诱因,介绍了如何在发病后快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草鱼健康生长,并提出了一系列健康养殖技术的具体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最大程度提高草鱼养殖存活率,将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无公害草鱼疫病防治1、出血病出血病是草鱼最常见的疫病之一,死亡率极高,常发病于2龄以下的草鱼。

发病时草鱼会出现食欲减退甚至停止进食,鱼体发黑、离群独游、充血和出血的症状。

该病属于病毒性疾病,由呼肠弧病毒引发,出血病的常见病情是病毒性出血,不同类型病毒性出血的共性都是很难用药物完全治愈。

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草鱼发病前采取预防措施,通过疫苗注射、定期投喂药物、水质管理和定期对鱼塘进行消毒等办法大大提高草鱼的免疫力,达到预防的效果,在水质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时,要格外注意是否出现病变的情况。

业内认为水质不稳定会导致有机物的不断积累,大大降低草鱼的免疫力,最终出现诸如“桑尖瘟期”和“白露关”的病毒性出血疫病。

在预防时,要加强水质管理,在管理前期以调节水质为主要目的,在管理后期则根据实际水区情况加入藻类。

水质改良工作应该贯穿整个养殖期,尤其在养殖后期需要更加注重水质改良工作。

另外,投放饲料虽然降低了草鱼养殖的难度,但相较于野生草鱼,养殖草鱼会因此改变食性导致免疫力下降,如果饲料用量不合理,还会导致草鱼肝脏超负荷进而引发肝脏疾病。

如果病毒性出血病发病时还伴随其它病症,应首先治疗出血病,待完全康复后,再治疗其它疫病。

发病后,及时对水体进行消毒,并喂食草鱼氟苯尼考,在病情趋于稳定之后,用过硫酸氢压复合盐对水质进行改良。

在治疗过程中,不应采用刺激性药物,防止草鱼病情恶化。

2、水霉病水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疫病,多发于水生鱼类,只要是受伤的鱼类都有可能感染,因此在各个品种的水生鱼类中都有它的身影。

草鱼的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探讨

草鱼的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探讨

草鱼的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探讨草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其肉质鲜美,口感细腻,深受人们喜爱。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提高,草鱼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草鱼的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草鱼的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草鱼养殖技术的提升提供参考。

一、草鱼的养殖技术1.选址及水质管理草鱼的养殖场地要选在水流清澈、水质清洁的地方,远离工业废水、农田农药、化肥污染源,以免对草鱼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养殖场地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确保养殖水体的稳定流动,保持适宜的水温和氧气含量。

2.饲料及喂养管理草鱼为杂食性鱼类,主要以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草和植物为食。

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选择适量的鱼粉、豆粕、玉米等混合饲料进行喂养,保证草鱼的营养需求。

要控制好喂食的量,避免过度喂食造成池塘水质的污染。

3.疾病防治在草鱼的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加强养殖水质的管理,保持水体的清洁,避免因水质问题引发疾病的发生。

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病原菌,预防疾病的发生。

定期做好草鱼的体检工作,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

4.合理密度养殖在草鱼的养殖密度上,要根据养殖池塘的大小和水质情况来合理安排养殖密度,避免造成鱼类过度竞争和互食。

合理的养殖密度不仅有利于草鱼的生长发育,还能减少疾病的传播,提高养殖效益。

二、草鱼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1.红鳃虫病红鳃虫病是草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红鳃虫寄生在鱼体及鳃腔内产生引起的。

一旦发生红鳃虫病,会导致草鱼食欲下降、生长缓慢,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

预防和控制红鳃虫病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浴浴、喂食药物等,可以选择适宜的杀虫剂进行药浴处理和药物喂食,控制红鳃虫病的发生。

2.鱼体溃疡病鱼体溃疡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鱼体溃疡、体表皮肤损伤等症状。

预防和控制鱼体溃疡病的方法主要是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体清洁,避免因污染引发细菌感染。

草鱼出血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草鱼出血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草鱼出血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摘要:草鱼出血病是鱼种培育阶段的一种常见的鱼类疾病,它不仅具有广泛的地域性,而且还具有长期的季节性,同时来势比较凶猛,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也很高,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大危害性的病毒性鱼病,对于渔业养殖用户来说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隐患危机。

本文就草鱼出血病的综合防治相关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草鱼;出血病;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941 文献标识码:a草鱼出血病是鱼种培育阶段的一种常见的鱼类疾病,在我国乃至全球的各个地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几乎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发病来势比较凶猛,据目前调查来看,草鱼出血病这种鱼类疾病具有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也很高的特点,同时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大危害性的病毒性鱼病,称得上是草鱼养殖生产业中最为让人担心、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病症。

面对患有这种疾病的众多养殖用户来说,通常没有足够的经验加以应对,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的因为对这种鱼病没有警惕意识,结果药不对病,滥用药物,使得患有该病症的鱼病情加重,最后无法有效医治而出现大面积的死亡,致使渔业养殖专业户付出惨重的经济代价。

为此,本文就草鱼出血病这类较为典型的鱼类疾病进行研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多年来鱼类生产养殖实践经验,以及有关鱼类等水产动物疾病门诊技术,对草鱼出血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1 草鱼出血病病因根源分析根据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来看,草鱼出血病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草鱼感染了草鱼出血病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ge virus,简称gchv 病毒),这类病毒的病原体隶属呼肠孤病毒科,是水生动物呼肠孤病毒属,是一种典型的水生呼肠孤病毒,该病毒在显微镜下呈现为球形颗粒状,成熟的草鱼出血病病毒的平均体积直径为70~80?m,其结构组成由11个片段的双链rna。

根据养殖经验推断,诱发草鱼出血病产生的诱因主要包括养殖环境条件较差、养殖生产管理不合理、过高密度饲料养殖以或投喂的青草类饲料超量等。

2 草鱼出血病发病特点分析2.1 季节性特点分析根据对流行性疾病的研究方法论,许多类型的疾病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根据呼肠孤病毒的生存环境分析,草鱼出血病属于典型的水体传播鱼病,对于间隔3~15cm范围内的鱼类均有可能被感染而发病,由于呼肠孤病毒最合适的生存水温为20~28℃,对温度的忍耐度为12~26℃,根据病情观察,水温在20~33℃之间都可能容易暴发。

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3)——草鱼和青鱼疾病(三)

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3)——草鱼和青鱼疾病(三)

彻底 的药物消毒 , 池塘干水后 , 亩用生石
灰 1 5 0 k g全 池 泼洒 。 ( 3 ) 亲鱼过 塘 时 , 将 病 鱼 尾 柄 在
氧化氯或二溴海 因 0 . 3 0 . 5 g加水全池泼 洒, 连续 3 5天 ; 若 病情严重 , 第 一天剂 量 加倍 。 消毒杀菌药使用 1 个疗程后 , 隔
( 5 ) 加 强饲养管 理 , 定时、 定 量 投 喂
加 水全池泼洒 。 水质较肥时 , 每亩用 浓缩
戊 二醛 1 5 ~ 2 0 mL加 水 全 池 泼 洒 , 连 用
3  ̄ 5天 ; 水 质较瘦时 , 每立方米水体用 三
氯异氰脲酸粉 ( 4 0 %~ 5 0 %) 0 . 3 ~ 0 . 5 g加水 全池泼洒 , 连用 3 ~ 5 天。
体表病的预防一样 ,注意水 体环境卫生
和切勿使鱼体受伤 。平时可经常泼 以生
石灰水 , 以利 于改 善 水 质 和杀 菌 。
【 诊断方法 】 可根据症状诊 断。 当疖
疮部位 尚未溃烂时 , 切开疖疮 , 明显可见 肌 肉溃疡含脓血状的液体。 涂片检查时 ,
可 以 在 显 微 镜 下 看 到 大 量 的 细 菌 和 血
球。
( 1 ) 打 网等操作要小心 , 防止鱼体机 械受伤 , 尽 量消灭 寄生虫 , 防止寄生虫 咬
伤鱼体 , 以减少致病 菌感染 。
( 2 ) 病 鱼转 塘 。 对 患 病 鱼塘 进 行 全 面
【 防治方法 】 防治方法 同赤皮病 。
( 1 ) 外 泼 消 毒 药 每立 方米 水 体 用 二
研 究员 博导 )
棒, 最 后 死
去 。当然也有在病情较轻时便死去 。 草鱼尾柄病 的传播 ,一是要有一定 毒力和数量的细菌 ,而这种细菌又必须

草鱼烂鳃病的病因及防治

草鱼烂鳃病的病因及防治
上。
治疗: 多发 生在 有机 质高 的池 塘 , 别 特 是通过是沤 草培肥 的苗 种塘 . 合鳃霉 的生 适 长 。不用 沤肥 法 , 用饲料 喂鱼 , 常加注清水 , 用汇海调水 制剂进行水 质调节 . 保持水 质清
爽。
治疗: 普通杀虫药物均可杀灭 中华鳋 。 在 大水 面杀虫时 . 首先应考 虑用药 安全 , 多采用
j寄 , 大 生鱼 量 时鳃
耋 二/ 全部 或部分 呈苍 白 -§ 色, 鳃部肿胀, 鳃盖张开 , 游动迟缓 。 常与车轮 虫病并发 。 诊 断: 取活着的病鱼鳃片 , 用显微镜 观察
可见大量指环虫 。一端通过盖一层 白色 ( 易误
诊 为白头 白嘴病 ) ,病鱼苗失去摄食能力 , 因
窗 ” 。
丝腐烂 。 软骨外露。 要借助显微镜才能准确鉴
别。
寄生 虫性烂鳃 与细菌性 烂鳃常并发 , 甚 至还与草鱼的赤皮 、 肠炎等疾病一起发生。 治
疗 时一 般采用治霉 菌 、 杀虫 、 杀菌 、 水的顺 调
序治疗 。在治疗期间 , 要控制投饵量 , 不要施 肥或捕捞 , 防治鱼类产生应激 , 出现暴发性死
紫致 富柏南 21 1 0 —3 1
—7 7—
商 品药物可兼杀两种寄生虫 。
3 中华鳋引起的烂鳃病 .
三 、 霉 引起 的烂 鳃 病 鳃
病原 : 鳃霉属真菌 。 病症 : 鳃小片充血 , 出血 , 或失血。 小部分
鳃 丝坏死 。
病原 : 中华鳋为 甲壳动物桡足类。
病症 : 中华鳋主要寄生在草鱼鳃 上 , 大 病
/——— _——————_— —— ———\ 虫 ,主要 寄生在 鱼
病症: 车轮虫寄 f
\的鳃部及体表。

草鱼“老三病”怎么治?草鱼“老三病”的症状与防治

草鱼“老三病”怎么治?草鱼“老三病”的症状与防治

草鱼“老三病”怎么治?草鱼“老三病”的症状与防治草鱼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用鱼,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深受市场欢迎。

而在草鱼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感染上一些疾病,可归纳为“老三病”。

草鱼的“老三病”可分别是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

那么,草鱼“老三病”怎么治?现将草鱼“老三病”的症状与防治介绍如下。

一、赤皮病症状: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充血、发炎、鳞片脱落,以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部分鳍条或全部鳍条基部充血,鳍稍末端腐烂呈扫帚状,低温时病灶处常继发水霉,鳃盖和鱼的上下颌常出现红色斑块。

病鱼往往单独游动水面,行动缓慢。

又称出血性腐败病,俗称“赤皮瘟”。

防治方法: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中,应防止鱼病受伤。

放养前用5-10PPm漂白粉溶液浸洗半小时。

在投喂饲料中加入磺胺噻唑,用量按100斤鱼重用药5克计算,连续投喂6天。

体外消毒可用漂白粉全池泼洒。

二、烂鳃病症状:病鱼常单独游动,行动迟缓,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最明显厉害,揭开鳃盖可见病鱼鳃盖骨骨内壁表皮充血、发炎、溃烂;鳃丝末端腐烂缺损,颜色发白,鳃丝尖端软骨外露,严重时鳃瓣边缘烂成一团、边缘发白带有污泥。

鳃盖内侧表面表皮中央被腐蚀出现不规则透明小孔,俗称“开天窗”、“乌头瘟”。

防治方法:鱼种放养时,用十万分之一漂白粉溶液浸洗30分钟。

用漂白粉全池泼洒。

红霉素(禽用,每克含1百万单位),第一天全池泼洒0.07ppm,第二天药粉拌饵内服,每100斤鱼用药0.5克,2-6天减半;五倍子、呋喃唑酮治疗肠炎、烂鳃并发症,用药方法:五倍子煮成药液连渣全池泼洒,使池水成1.4-3.0ppm,同时连喂6天呋喃唑酮,每天每100斤0.5毫克。

三、肠炎病症状:病鱼体色发黑、肛门红肿,反应迟钝,腹部膨大,腹腔积有淡黄色腹水,剖开肠道可见肠壁局部或全部充血发炎,肠壁弹性差,肠壁变薄,肠内无食物,有淡黄色粘液或脓状粘液,轻压腹部有血液或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发病后期肠道呈红色或紫红色。

草鱼出血病的主要症状及防控措施

草鱼出血病的主要症状及防控措施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传染快、死亡率高、养殖鱼类的常见传染性疾病,危害极大,养殖场(户)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做好防控工作。

1.主要症状一旦感染草鱼出血病,病鱼主要症状大多表现为体表出血,红身,出血位置不定,游动无力,食欲减退,部分病鱼可能并发肠炎等症状,常可分为病毒性出血病和细菌性出血病等。

一般患病毒性出血病的草鱼,剖检可见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黏液较少,肠道局部或全肠因出血而呈鲜红色,部分病鱼还有肠炎等症状。

一般患细菌性出血病的草鱼,剖检可见肠壁弹性较差,肠腔内黏液较多,轻者仅见前肠和后肠出现红色,严重时则全肠呈现紫红色,肠腔内一般无食物,可见多量淡黄色黏液。

草鱼出血病的发病原因众多,主要受环境影响、鱼类和病原影响及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一旦鱼体感染患病,给药治疗收效甚微,所以应重点做好預防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诱发因素,控制疾病蔓延。

2.临床诊断草鱼出血病由于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是草鱼体内外多种器官和组织均可出现斑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鳍条、鳃盖、眼眶、口腔、下颚等表皮组织,不用解剖就可看到充血、出血现象。

病鱼多呈眼球突出,鳃丝苍白或充血、出血。

肌肉、肠道、肠系膜、鳔壁、胆囊、肝、脾、肾脏等器官大多出现充血、出血现象,故依症定名为草鱼出血病。

一旦发现患有草鱼出血病病鱼应及时限制运输、销售,集中销毁,无害处理。

引进鱼种时应严格检疫和消毒。

草鱼出血病一般根据该病的流行情况和患病鱼体的临床症状等确定诊断,就目前养殖鱼的种类,一般可根据宏观诊断法和微观诊断法诊断。

宏观诊断法:草鱼出血病主要侵害草鱼和青鱼,同塘的白鲢、花鲢、鲫鱼和鲮鱼等大多均不感染发病。

发病水温多在20℃~30℃,主要感染一龄草鱼和青鱼的秋片鱼种以及越冬后的春片鱼种。

感染该病的草鱼和青鱼最显著的临床症状是肠道均有充血发红,少数病鱼呈红肌肉和红鳍红鳃盖。

根据流行情况和临床症状,可初步判定为草鱼出血病。

微观诊断法:为进一步确诊草鱼出血病,微观诊断法可借助实验室分子生物学草鱼出血病的主要症状及防控措施湖北省十堰市东岳路52号1栋1单元701室(442001)刘道春或免疫学等原理和方法进行微观鉴定。

草鱼水霉病的防治

草鱼水霉病的防治

养殖与饲料2019年第11期草鱼水霉病也叫做肤霉病、白毛病,在水产养殖中十分常见,本病能够通过不同鱼类间相互传播,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草鱼水霉病的发生原因复杂,拉网、排污的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的体表损伤,应激因素的刺激,环境条件过差等都会使真菌侵入机体,导致组织坏死,从而引发患病。

水霉病的主要病原是水霉菌,此种致病菌能够通过有性生殖进行繁殖,所以使用低剂量的药物难以将其消灭。

自从孔雀石绿被研究证实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害,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已禁止使用孔雀石绿作为消毒剂。

笔者认为要充分考虑草鱼体表损伤、免疫力、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对发病的影响,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降低草鱼水霉病的发病率。

1病症分析在患病初期,难以通过肉眼辨别出患病症状,随着水霉菌在草鱼伤口处的大规模繁殖,开始入侵上皮组织,此时可观察到草鱼体表出现的白色或黄色菌丝,形态呈棉絮状。

患病草鱼分泌大量的黏液,同时烦躁不安,摄食状况不良,病情严重者伤口处会形成溃疡,继发细菌性疾病或感染寄生虫而死亡。

2流行特点水霉菌广泛存在于养殖水体中,通过孢子的形式进行传播,其对水体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在pH 4~11、水温5~30℃的环境下都能生长繁殖,而pH 6~9、25~30℃的环境条件最适宜生长。

在草鱼养殖生产过程中,水霉菌一直在水体中繁殖,但是繁殖速度会受环境的影响。

因此,草鱼自身免疫力以及水温的控制,对防控草鱼水霉病有关键性的影响。

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是水霉病的高发期。

在大多数情况下,水霉病是慢性病的一种,一旦患病很难完全康复,但单纯的水霉菌感染,不会造成大批的草鱼死亡,如果出现继发细菌性感染,死亡率会明显增高。

3防治药物自从孔雀石绿被研究证实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害,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禁止使用孔雀石绿作为消毒剂。

国内水产养殖行业已研制出一些对水霉菌有良好抑制效果且毒性较低的防治药物,主要有以下6种:2%二硫氰基甲烷、复合树酯酸铜、氯化钠、过氧化氢、中草药制剂和生化防腐酸制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草鱼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
草鱼常见疾病及防治
水产消息

在生产中,鱼的细菌性疾病时有发生,
尤以草鱼细菌性肠炎多发,主要侵害草鱼的消化
道,其病原体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近年来,笔者
一直致力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现将临床上贺纛1,林以相
2

一些防治介绍如下。(1 .贵州省兴义市畜牧兽医局,兴义
5 6
2 4 0 0 ;1流行情况2.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百德兽医站,兴仁

5 6 2 3 0 0
)细菌性肠炎主要危害草鱼、青鱼。该病一直

⑵定期加注新水,科学地开动增氧机。合理全池泼洒生石是我国
鱼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而且此病常和细菌

灰,保持水体弱碱性,严格执行“四消”措施。性烂鳃病、赤皮 病并发。
条件恶劣常常是诱发本病的原因。如

⑶发病期间每月投喂中早药1~2疗程。如每10 0kg鱼每天 水质恶化、
溶氧低、吃食不均等都可引起鱼体抵抗力下降,导
用大蒜头5 0 0 g捣烂或穿心莲2kg,粉碎后同食盐
2 0 0 g
拌料致该菌在肠内大量繁殖而发病。

投喂°3d—个疗程2症状
5.2
治疗病鱼体色发黑,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病鱼离群独游, 游

⑴外泼氯消毒药,同时将咲喃西林拌料投喂,每10 0kg鱼重 泳缓慢,
食欲减退或不食。肛门红肿,有的腹部膨大,将病鱼

第1d10g,第2〜6d用量减半。头部拎起,有黄色粘液从 肛门流出。
⑵每10 0kg鱼每天用10g磺胺甲基异恶唑或咲喃唑酮拌料
3
病理

投喂,第2〜7d用量减半。疾病早期,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 内粘液较
多;疾病后

6
小结期,可见全肠呈红色,肠内多淡黄色液体。镜检肠腔内红

细胞
鱼类疾病防治贯彻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的原则。较少,有部分坏 死脱落
的上皮细胞。

⑴细菌性肠炎,以草鱼多发,主要流行在高温季节,由此要4诊 断
严格执行“四消四定”措施。即机体消毒、饲料消毒、工具消根 据以上
症状及病理解剖不难作出诊断,为进一步确

毒、食场消毒;饵料投喂要定质、定量、定时、定位。诊,取病 鱼的
肝、肾接种在R-S选择和鉴别培养基上菌落呈

⑵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水质调节,有效开动增氧机;作好黄色, 即可
确诊。

天气、水温、投饵、鱼病防治等记录。5防治
⑶每隔10〜2 0d可用如下中草药进行沤水,以达到预防细菌 5.1预防
性肠炎的目的。如穿心莲、铁苋菜、辣蓼等扎成小捆放入池中, ⑴临床
上采取综合性预防。做好“四定”投饵,不投喂

该就地取材、副作用小等优点,也可用于疾病早期防治。变质饲 料。草
鱼细菌性肠炎的诊治
!!!!!!!!!!!!!!!!!!!!!!!!!!!!!!!!!!!!!!!!!!!!!!!!!!!!!!!! !!!!!!!!!!!!!!!!!!!!!!!!!!!!!!!!!!!!!!!!!!!!!!!!!!!!!!
!!!!!

3.1
主要症状病鱼体表局部出血,病

灶处的鳞片脱落,鳍基部充血,鳍条末
端腐烂呈破碎的纸扇状。
3.2防治方法(1)
放养及捕捞过程中沈培敏,刘桂花应小心 仔细,避

免鱼体受伤;(2)在鱼种(甘肃省庄浪县畜牧中心,庄浪
7 4 4 6 0 0 )放养前,漂白粉按1 0g/m3
水体浸洗鱼体

1肠炎病2 0mi n左右;(3)强氯精按0 .4~0.7g/ m3
水体溶水后全池

泼洒。1.1主要症状病鱼在池中离群独游,行 动缓慢,食欲减退4草鱼出血

或不吃食。鱼体特别是头部发黑,肛门红肿,解剖可见肠管无
4. 1
主要症状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食,充满黄色粘 液,
草鱼鱼种、成鱼都易感染,死亡率很高。病鱼体表呈暗黑色,游 动迟缓,
食欲减退或不摄食,并逐渐消1.2防治方法(1)每公斤 鱼每天用大蒜头
(捣烂)1 0g~30g、瘦死亡,严重者病鱼全身 充血。

食盐2g,拌入饲料中配置成药饵,分上、下午2次投喂;(2) 按4.2防
治方法(1)给鱼种注射灭活疫苗,被注射的鱼种对1亩 水面1m深的水用
2 0 0 g三代鱼虾安治疗1次, 病情严重出血病的 免疫力至少可维持14

月以上;(2)每6 6 7 m3水时隔日再用 1次;(3)每50kg饲料中拌
2 0
0 g出血立停口服体,用10 0 0g大青叶+ 5 0 0 g贯众, 加水煮沸10
~15min,
兑水全

3药,连喂3d〜4d,效果很好。池泼洒;(3)硫酸铜按0. 7
g/m
水体溶水后遍洒全池。

2烂鳃病5
白头白嘴病

2. 1主要症状病鱼鳃丝腐烂,鳃盖骨内表皮往往充血,中5.1
主要症状

病鱼头部和眼球区的皮肤变成乳白色, 唇部间部分有时烂穿 呈一透明的
“天窗”。肿胀,周围皮肤腐烂,并有絮状物粘附。个别 病鱼的颅顶和眼
2.2防治方法(1)生石灰 __
清塘消毒或全池泼 洒生石灰瞳孔周围有充血

现象,而呈现“红头白嘴”症状。使池水呈 2 5ppm的浓度;(2)操作时
要轻快,避免鱼体受伤;5.2防 治方法(1)用1ppm漂白粉溶液全池泼
洒。(2)每(3)外用 与内服相结合效果更好。外用土霉素3g~5g/m3水
药10 0k g吃食鱼用灭菌散10 0g,拌入3kg精料中,1次/d,连用浴, 内服土
霉素1g拌1kg饲料,投药饵为1次/d,4〜6d即可。 3d(; 3)每亩池塘水深
1m用五倍子4g研碎后煮水, 全塘泼洒。 3
赤皮病草鱼常见疾病及防治方

2 0 0 8年第2

9 5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