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复习,同济使用的

合集下载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_复习资料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_复习资料

荷载与结构设计原理总复习题一、判断题1.严格地讲,狭义的荷载与直接作用等价,广义的荷载与间接作用等价。

(N)2.狭义的荷载与直接作用等价,广义的荷载与作用等价。

(Y)3.广义的荷载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Y)4.按照间接作用的定义,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风压力、地震等均是间接作用。

(N)5.由于地震、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焊接等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等效应的因素称为间接作用。

(Y)6.土压力、风压力、水压力是荷载,由爆炸、离心作用等产生的作用在物体上的惯性力不是荷载。

(N)7.由于雪荷载是房屋屋面的主要荷载之一,所以基本雪压是针对屋面上积雪荷载定义的。

(N)8.雪重度是一个常量,不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N)9.雪重度并非一个常量,它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N)10.虽然最大雪重度和最大雪深两者有很密切的关系,但是两者不一定同时出现。

(Y)11.汽车重力标准是车列荷载和车道荷载,车列荷载是一集中力加一均布荷载的汽车重力形式。

(N)12.烈度是指某一地区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与震级和震源深度有关,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Y)13.考虑到荷载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所以在实际工程设计时,当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荷载时,应采用荷载组合值。

(N)14.当楼面活荷载的影响面积超过一定数值需要对均布活荷载的取值进行折减。

(Y)15.土的侧压力是指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土压力。

(Y)16.波浪荷载一般根据结构型式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Y)17.先张法是有粘结的预加力方法,后张法是无粘结的预加力方法。

(Y)18.在同一大气环境中,各类地貌梯度风速不同,地貌越粗糙,梯度风速越小。

(N)19.结构构件抗力R是多个随机变量的函数,且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N)20.温度作用和变形作用在静定结构中不产生内力,而在超静定结构中产生内力。

(Y)21.结构可靠指标越大,结构失效概率越小,结构越可靠。

《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课后思考题及复习详解(1)解析

《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课后思考题及复习详解(1)解析

《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课后思考题解答1 荷载与作用1.1 什么是施加于工程结构上的作用?荷载与作用有什么区别?结构上的作用是指能使结构产生效应的各种原因的总称,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引起结构产生作用效应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施加于结构上的集中力和分布力,例如结构自重,楼面的人群、家具、设备,作用于桥面的车辆、人群,施加于结构物上的风压力、水压力、土压力等,它们都是直接施加于结构,称为直接作用。

另一种是施加于结构上的外加变形和约束变形,例如基础沉降导致结构外加变形引起的内力效应,温度变化引起结构约束变形产生的内力效应,由于地震造成地面运动致使结构产生惯性力引起的作用效应等。

它们都是间接作用于结构,称为间接作用。

“荷载”仅指施加于结构上的直接作用;而“作用”泛指使结构产生内力、变形的所有原因。

1.2 结构上的作用如何按时间变异、空间位置变异、结构反应性质分类?结构上的作用按随时间变化可分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按空间位置变异可分为固定作用和自由作用;按结构反应性质可分为静态作用和动态作用。

1.3 什么是荷载的代表值?它们是如何确定的?荷载代表值是考虑荷载变异特征所赋予的规定量值,工程建设相关的国家标准给出了荷载四种代表值: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荷载可根据不同设计要求规定不同的代表值,其中荷载标准值是荷载的基本代表值,其它代表值都可在标准值的基础上考虑相应的系数得到。

2 重力2.1 成层土的自重应力如何确定?地面以下深度z处的土体因自身重量产生的应力可取该水平截面上单位面积的土柱体的重力,对于均匀土自重应力与深度成正比,对于成层土可通过各层土的自重应力求和得到。

2.2 土压力有哪几种类别?土压力的大小及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挡土墙的移动情况和墙后土体所处应力状态,土压力可分为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三种类别。

土的侧向压力的大小及分布与墙身位移、填土性质、墙体刚度、地基土质等因素有关。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复习资料(doc 8页)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复习资料(doc 8页)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复习题第一章荷载类型1.荷载:由各种环境因素产生的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各种力称为荷载。

2.作用:能使结构产生效应(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应力、位移、应变、裂缝等)的各种因素总称为作用。

3.荷载与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区别:荷载不一定能产生效应,但作用一定能产生效应。

联系:荷载属于作用的范畴。

第二章重力1.土是由土颗粒、水和气体组成的三项非连续介质。

2.雪压:单位面积地面上积雪的自重。

3.基本雪压: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根据气象记录资料经统计得到的在结构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最大雪压值。

第三章侧压力1.根据挡土墙的位移情况和墙后土体所处的应力状态,土压力可分为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

三种土压力的受力特点:(1)静止土压力: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不产生任何方向的位移或转动而保持原有的位置,墙后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

(2)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土压力的作用下,背离墙背方向移动或转动时,墙后土压力逐渐减小,当达到某一位移量值时,墙后土体开始下滑,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达到最小值,滑动楔体内应力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

(3)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墙背方向移动或转动时,墙体挤压土体,墙后土压力逐渐增大,当达到某一位移时,墙后土体开始上隆,作用在档土墙上的土压力达到最大值,滑动楔体内应力处于被动极限平衡状态。

2.水对结构物的力学作用表现在对结构物表面产生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

静水压力可能导致结构物的滑动或倾覆;动水压力,会对结构物产生切应力和正应力,同时还可能引起结构物的振动,甚至使结构物产生自激振动或共振。

3.(1)冻胀力:在封闭体系中,由于土体初始含水量冻结,体积膨胀产生向四面扩张的内应力,这个力称为冻胀力。

(2)冻土:具有负温度或零温度,其中含有冰,且胶结着松散固体颗粒的土,称为冻土。

(3)冻胀原理:水分由下部土体向冻结锋面迁移,使在冻结面上形成了冰夹层和冰透镜体,导致冻层膨胀,底层隆起。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_复习.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_复习.

荷载与结构设计原理总复习题一、判断题1.严格地讲,狭义的荷载与直接作用等价,广义的荷载与间接作用等价。

(N)2.狭义的荷载与直接作用等价,广义的荷载与作用等价。

(Y)3.广义的荷载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Y)4.按照间接作用的定义,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风压力、地震等均是间接作用。

(N)5.由于地震、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焊接等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等效应的因素称为间接作用。

(Y)6.土压力、风压力、水压力是荷载,由爆炸、离心作用等产生的作用在物体上的惯性力不是荷载。

(N)7.由于雪荷载是房屋屋面的主要荷载之一,所以基本雪压是针对屋面上积雪荷载定义的。

(N)8.雪重度是一个常量,不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N)9.雪重度并非一个常量,它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N)10.虽然最大雪重度和最大雪深两者有很密切的关系,但是两者不一定同时出现。

(Y)11.汽车重力标准是车列荷载和车道荷载,车列荷载是一集中力加一均布荷载的汽车重力形式。

(N)12.烈度是指某一地区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与震级和震源深度有关,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Y)13.考虑到荷载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所以在实际工程设计时,当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荷载时,应采用荷载组合值。

(N)14.当楼面活荷载的影响面积超过一定数值需要对均布活荷载的取值进行折减。

(Y)15.土的侧压力是指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土压力。

(Y)16.波浪荷载一般根据结构型式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Y)17.先张法是有粘结的预加力方法,后张法是无粘结的预加力方法。

(Y)18.在同一大气环境中,各类地貌梯度风速不同,地貌越粗糙,梯度风速越小。

(N)19.结构构件抗力R是多个随机变量的函数,且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N)20.温度作用和变形作用在静定结构中不产生内力,而在超静定结构中产生内力。

(Y)21.结构可靠指标越大,结构失效概率越小,结构越可靠。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严格地讲,狭义的荷载与直接作用等价,广义的荷载与间接作用等价。

(N)2.狭义的荷载与直接作用等价,广义的荷载与作用等价。

(Y)3.广义的荷载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Y)4.按照间接作用的定义,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风压力、地震等均是间接作用。

(N)5.由于地震、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焊接等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等效应的因素称为间接作用。

(Y)6.土压力、风压力、水压力是荷载,由爆炸、离心作用等产生的作用在物体上的惯性力不是荷载。

(N)7.由于雪荷载是房屋屋面的主要荷载之一,所以基本雪压是针对屋面上积雪荷载定义的。

(N)8.雪重度是一个常量,不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N)9.雪重度并非一个常量,它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N)10.虽然最大雪重度和最大雪深两者有很密切的关系,但是两者不一定同时出现。

(Y)12.烈度是指某一地区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与震级和震源深度有关,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Y)14.当楼面活荷载的影响面积超过一定数值需要对均布活荷载的取值进行折减。

(Y)15.土的侧压力是指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土压力。

(Y)18.在同一大气环境中,各类地貌梯度风速不同,地貌越粗糙,梯度风速越小。

(N)22.朗肯土压力理论中假设挡土墙的墙背竖直、光滑、填土面水平无超载。

(Y)23.在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假设中,墙背与填土之间既无摩擦力也无剪力存在。

(Y)24.在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假设中,墙背与填土之间虽然无摩擦力,但仍有剪力存在。

(N)25.土的自重应力为土自身有效重力在土体中引起的应力。

(Y)26.不但风的作用会引起结构物的共振,水的作用也会引起结构物的共振。

(Y)27.平均风速越大,脉动风的幅值越大,频率越高。

(N)28.风压是指风以一定的速度向前运动受到阻塞时对阻塞物产生的压力。

(Y)29.地震作用中的体波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两者均可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完整版)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_复习资料

(完整版)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_复习资料

荷载与结构设计原理总复习题一、判断题1.严格地讲,狭义的荷载与直接作用等价,广义的荷载与间接作用等价。

(N)2.狭义的荷载与直接作用等价,广义的荷载与作用等价。

(Y)3.广义的荷载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Y)4.按照间接作用的定义,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风压力、地震等均是间接作用。

(N)5.由于地震、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焊接等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等效应的因素称为间接作用。

(Y)6.土压力、风压力、水压力是荷载,由爆炸、离心作用等产生的作用在物体上的惯性力不是荷载。

(N)7.由于雪荷载是房屋屋面的主要荷载之一,所以基本雪压是针对屋面上积雪荷载定义的。

(N)8.雪重度是一个常量,不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N)9.雪重度并非一个常量,它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N)10.虽然最大雪重度和最大雪深两者有很密切的关系,但是两者不一定同时出现。

(Y)11.汽车重力标准是车列荷载和车道荷载,车列荷载是一集中力加一均布荷载的汽车重力形式。

(N)12.烈度是指某一地区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与震级和震源深度有关,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Y)13.考虑到荷载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所以在实际工程设计时,当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荷载时,应采用荷载组合值。

(N)14.当楼面活荷载的影响面积超过一定数值需要对均布活荷载的取值进行折减。

(Y)15.土的侧压力是指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土压力。

(Y)16.波浪荷载一般根据结构型式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Y)17.先张法是有粘结的预加力方法,后张法是无粘结的预加力方法。

(Y)18.在同一大气环境中,各类地貌梯度风速不同,地貌越粗糙,梯度风速越小。

(N)19.结构构件抗力R是多个随机变量的函数,且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N)20.温度作用和变形作用在静定结构中不产生内力,而在超静定结构中产生内力。

(Y)21.结构可靠指标越大,结构失效概率越小,结构越可靠。

2023年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复习概要(最新版整理)

2023年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复习概要(最新版整理)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复习概要1.设计基准风速:桥梁所在地区开阔平坦的条件下,地面以上10m高度、重现期100年、10min平均的年最大风速。

2.涡激共振:风经过结构时产生漩涡脱落,当漩涡脱落频率与结构的自振频率接近或相等时,由涡激力所激发出得结构的一种共振现象。

3.颤振:振动的桥梁或构件由于气流的反馈作用不断吸取能量,扭转振幅逐步或突然增大的发散性自激振动失稳现象。

4.抖振:在风的脉动力、上游构造物尾流的脉动力或风绕流结构的紊流脉动力的作用下,结构或构件发生的一种随机振动现象。

5.风雨激振:拉索或吊索在风和雨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种驰振现象。

6.结构延性:延性抗震设计时,允许发生塑性变形的构件。

7.常规桥梁:包括单跨跨径不超过150m的圬工或混凝土拱桥、下部结构为混凝土的桥梁。

8.时程分析:由结构基本运动方程输入地震加速度记录进行积分,求得整个时间历程内结构地震作用效应的一种结构动力计算方法。

9.能力设计:为确保延性抗震设计桥梁可能出现塑性铰的桥墩的非塑性铰区、基础和上部结构构件不发生塑性变形和剪切破坏,必须对上述部位、构件进行加强设计,以保证非塑性铰区的弹性能力高于塑性铰区。

10.可靠度:指结构可靠性概率量度,结构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11.结构耐久性:在设计确定的环境作用和养护、使用条件下,结构及其构件在设计年限内保持其安全性和适用性的能力。

1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承的变形的状态。

1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状态。

14.作用的设计值:作用的代表值与作用分项系数的乘积。

15.作用的代表值:极限状态设计采用的作用值。

可以是作用的标准值或可变作用的伴随值。

16.荷载效应及作用组合: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Q对结构产生的内力变形和裂缝等的总称,称为荷载效应。

在不同作用的同时影响下,为验证某一极限状态的结构可靠度而采用的一组作用设计值为作用组合。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复习资料(doc 8页)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复习资料(doc 8页)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复习资料(doc 8页)《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复习题第一章荷载类型1.荷载:由各种环境因素产生的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各种力称为荷载。

2.作用:能使结构产生效应(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应力、位移、应变、裂缝等)的各种因素总称为作用。

3.荷载与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区别:荷载不一定能产生效应,但作用一定能产生效应。

联系:荷载属于作用的范畴。

第二章重力1.土是由土颗粒、水和气体组成的三项非连续介质。

2.雪压:单位面积地面上积雪的自重。

3.基本雪压: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根据气象记录资料经统计得到的在结构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最大雪压值。

第三章侧压力1.根据挡土墙的位移情况和墙后土体所处的应含水量冻结,体积膨胀产生向四面扩张的内应力,这个力称为冻胀力。

(2)冻土:具有负温度或零温度,其中含有冰,且胶结着松散固体颗粒的土,称为冻土。

(3)冻胀原理:水分由下部土体向冻结锋面迁移,使在冻结面上形成了冰夹层和冰透镜体,导致冻层膨胀,底层隆起。

(4)影响冻土的因素:含水量、地下水位、比表面积和温差。

第四章风荷载1.基本风压:按规定的地貌、高度、时距等量测的风速所确定的风压称为基本风压。

通常应符合以下五个规定:标准高度的规定(10m)、地貌的规定(空旷平坦)、公称风速的时距(10分钟)、最大风速的样本时间(1年)和基本风速重现期(30-50年)。

2.风效应可以分为顺风向结构风效应和横风向结构风效应两种。

3.速度为的风流经任意截面物体,都将产生三个力:物体单位长度上的顺风向力p D、横风向力P L以及扭力矩P M。

第五章地震作用1.地震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2.(1)震源:即发震点,是指岩层断裂处。

(2)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地点。

(3)震源深度:震中至震源的距离。

(4)震中距:地面某处到震中的距离。

(5)震级:衡量一次地震规模大小的数量等级。

(6)地震能:一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振型组合求最大底部剪力
V1 V V V 3.043kN
2 2 2
11 21 31
若只取前两阶振型反应组合,可得
2 2 V1 V11 V21 3.028kN V1
④求最大顶部位移 各振型地震作用产生的顶部位移为
u13
F21 F12 F13 k1
3

5.246 10 m
3.求 Q235 沸腾钢屈服强度的统计参数 已知:试件材料屈服强度的平均值 f 280.3N / mm2 ,标准差 f 21.3N / mm2 。由于加荷速
y y
度及上、下屈服点的差别,构件中材料的屈服强度低于试件材料的屈服强度,经统计,两 者 比 值 X 0 的 均 值 X 0.92 , 标 准 差 X 0.032 。 规 范 规 定 的 构 件 材 料 屈 服 强 度 值 为
0 0
k0 f k 240 N / mm2 。
【解】 f y
X0
fy
第九章 结构可靠度分析 1.结构可靠度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一般指结构设计基准期,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通 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均为 50 年)内,在规定的条件(指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条件, 不考虑认为错误或过失因素)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2. 3.中心点法的优缺点:P146 4.可靠指标和功能函数(P138-P139) 5.结构体系失效模型(P152) 第十章 结构概率可靠度设计法 1. 2.(1)由于各国荷载和抗力标准值确定的方式不同,设计目标可靠度的水准也有差异,因 此不同国家结构设计表达式的分项数值取值均不一致。 (2)各个国家的荷载分项系数、抗力分项系数和荷载标准值和抗力标准值是配套使用的, 它们作为设计表达式中的一个整体有确定的概率可靠度意义。 千万不能采用一个国家的荷载 标准或抗力标准值,而套用另一个国家的设计表达式进行结构设计。 计算题 1.已知某挡土墙高度 H =8.0m,墙背竖直、光滑,填土表面水平。墙后填土为无黏性中砂, 重度 =18.0 kN / m ,有效内摩擦角 =30°。试计算作用在挡土墙上的静止土压力 E 0 和主
V1 FEk GE1 0.85 44.1 0.0798 2.991 kN
②各质点地震作用 不考虑高阶振型影响,则
F1 G1 H 1 Gj H j FEk 25 2 5 1.5 9 1.0 13 2.991 0.819 kN
1.0 13 2 5 1.5 9 1.0 13
关参数为 Tg 0.2s , b 0.9 , amax 0.16 。 (1)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该三层剪切型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底部最大剪力和顶部最大位移。 ( 2)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下 结构底部最大剪力和顶部最大位移。
【解】(1)①求有关参数 各阶地震影响系数
g 1 T max 1
Fi ( x) P[Q(t ) x, t ] ;
(4)不同时段 上的荷载幅值随机变量相互独立,且与在时段 上是否出现荷载无关。 2.一般可变荷载有如下代表值:标准值、准永久值、频遇值和组合值。 3.结构荷载效应是指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所产生的内力、变形、应变等。 第八章 结构抗力的统计分析 影响结构构件抗力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有三种,即:材料性能的不定性 X m ,几何参数的 不定性 X A ,计算模式的不定性 X p 。形成原因: (1)材料性能的不定性 X m 是由于材料本身品质的差异,以及制作工艺、环境条件等因素 引起的材料性能的变异,导致了材料性能的不定性。 (2)几何参数的不定性 X A 是由于制作和安装方面的原因,结构构件的尺寸会出现偏差, 制作安装后的实际结构与设计中预期的构件几何特征会有差异。 (3)计算模式的不定性 X p 主要是由抗力计算中采用的基本假定不完全符合实际或计算公 式的近似等引起的变异性。
F12 F13 k2

F13 k3

2.860 1800

1.080 1.111 1200

1.121 F22 F23 k1
F31 F32 F33 k1
u13

F22 F23 k2
F3 2 F33 k2

F23 k3
F33 k3
第五章 地震作用 1.地震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2.(1)震源:即发震点,是指岩层断裂处。 (2)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地点。 (3)震源深度:震中至震源的距离。 (4)震中距:地面某处到震中的距离。 (5)震级:衡量一次地震规模大小的数量等级。 (6)地震能:一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 (7)烈度:某一特定地区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8)地震波:传播地震能量的波 3.地震波分为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在地面附近传播的面波。 第七章 荷载的统计分析 1.平稳二项随机过程荷载模型的假定为: (1)根据荷载每变动一次作用在结构上的时间长短,将设计基准期 T 等分为 r 个相等的时 段 ,或认为设计基准期 T 内荷载均匀变动 r T / 次。 (2)在每个时段 内,荷载 Q 出现(即 Q 0 )的概率为 p ,不出现(即 Q 0 )的概率 为 q 1 p ; (3)在每一时段 内,荷载出现时,其幅值是非负的随机变量,且在不同时段上概率分布 是相同的,记时段内的荷载概率分布(也称为任意时点荷载分布)为
3
动土压力 E a 。 【解】 (1)静止土压力
E 0 = 1 H 2 K 0 =
2
1 2
18.0 8 (1 cos 30 ) =288.0 kN / m
2
E 0 点位于距墙底 H /3=2.67m 处。
(2)主动土压力
Ea =
1 H 2 K a = 1 18.0 82 tan 2 (45 30 ) =192 kN / m 2 2 2
第二振型地震作用
F21 1.074kN F22 0.716kN
F23 0.795kN
F33 0.141 kN
第三振型地震作用
F31 0.697kN F32 0.529kN
③求最大底部剪力 各振型地震作用产生的底部剪力为
V11 F11 F12 F13 2.860kN V21 F21 F22 F23 0.995kN V31 F31 F32 F33 0.309kN
=
1 1 1.5 0.648 2 0.301 1.421 1 12 1.5 0.6482 2 0.3012
图计 2-1 三层剪切型结构
2 0.510
3 0.090
②各阶振型地震作用 第一振型地震作用
F11 G1 1111 2 9.8 1.421 0.301 0.0798 0.669kN F12 1.5 9.8 1.421 0.648 0.0798 1.080kN F13 1.0 9.8 1.4211.000 0.0798 1.111 kN
F2
1.5 9 2 5 1.5 9 1.0 13
2.991 1.106kN F3
2.991 1.065kN
③顶部位移
u3 FEk k1 F2 F3 k2
3

F3 k3

2.991 1800

1.065 1.106 1200

1.065 600
(2)①求底部剪力
Tg 0.2 1 0.16 0.0798 T max 0.433 1
0.9
0.9
结构总重力荷载为
GE (1.0 1.5 2.0) 9.8 44.1kN
因结构质点数 n =3>1,近似取 0.85 ,则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复习题 第一章 荷载类型 1.荷载:由各种环境因素产生的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各种力称为荷载。 2.作用:能使结构产生效应(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应力、位移、应变、裂缝等)的各种因素 总称为作用。 3.荷载与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荷载不一定能产生效应,但作用一定能产生效应。 联系:荷载属于作用的范畴。 第二章 重力 1.土是由土颗粒、水和气体组成的三项非连续介质。 2.雪压:单位面积地面上积雪的自重。 3.基本雪压: 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根据气象记录资料经统计得到的在结构使用期间可能出现 的最大雪压值。 第三章 侧压力 1.根据挡土墙的位移情况和墙后土体所处的应力状态,土压力可分为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 力和被动土压力。 三种土压力的受力特点: (1)静止土压力: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不产生任何方向的位移或转动而保持原有的位 置,墙后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 (2)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土压力的作用下,背离墙背方向移动或转动时,墙后土压力逐 渐减小, 当达到某一位移量值时, 墙后土体开始下滑, 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达到最小值, 滑动楔体内应力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 (3)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墙背方向移动或转动时,墙体挤压土体,墙后土 压力逐渐增大,当达到某一位移时,墙后土体开始上隆,作用在档土墙上的土压力达到最大 值,滑动楔体内应力处于被动极限平衡状态。 2.水对结构物的力学作用表现在对结构物表面产生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 静水压力可能导致 结构物的滑动或倾覆;动水压力,会对结构物产生切应力和正应力,同时还可能引起结构物 的振动,甚至使结构物产生自激振动或共振。 3.(1)冻胀力:在封闭体系中,由于土体初始含水量冻结,体积膨胀产生向四面扩张的内 应力,这个力称为冻胀力。 (2)冻土:具有负温度或零温度,其中含有冰,且胶结着松散固体颗粒的土,称为冻土。 (3)冻胀原理:水分由下部土体向冻结锋面迁移,使在冻结面上形成了冰夹层和冰透镜体, 导致冻层膨胀,底层隆起。 (4)影响冻土的因素:含水量、地下水位、比表面积和温差。 第四章 风荷载 1.基本风压:按规定的地貌、高度、时距等量测的风速所确定的风压称为基本风压。通常应 符合以下五个规定:标准高度的规定(10m) 、地貌的规定(空旷平坦)、公称风速的时距(10 分钟) 、最大风速的样本时间(1 年)和基本风速重现期(30-50 年) 。 2.风效应可以分为顺风向结构风效应和横风向结构风效应两种。 3.速度为的风流经任意截面物体,都将产生三个力:物体单位长度上的顺风向力 pD、横风向 力 PL 以及扭力矩 P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