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
法医学的定义

法医学的定义
法医学,又称法医科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为基础,运用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等多学科知识,结合法律规定,对
法律事实和犯罪证据进行鉴定的学科。
法医学的定义是在司法实践中
对尸体、活体以及病理检材等进行检验,鉴定伤害、疾病及其致死、
损伤的原因和程度,以确定其与刑事、民事案件的关系,从而为司法
机关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交叉学科。
法医学致力于运用科学技术的方法,对法律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
客观和准确的证据和结论。
法医学的主要任务包括尸体解剖、活体检验、尸体鉴定、性别鉴定、年龄鉴定、人体损伤鉴定、病原体鉴定、
毒物分析、留痕检验等内容。
通过对死者尸体的解剖检验,法医学可
以确定死因、死亡时间、身份等信息,为刑事案件的破案提供重要线索。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法医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强、实用性大的学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重视。
法医学的研究对象不仅
包括人体,还包括动植物甚至病原微生物等,旨在通过科学的手段为
社会提供公正的司法鉴定和医学服务。
总的来说,法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强、学科交叉性明显的法律和医学
学科,其定义包括了对死者和活体的检验鉴定,以及病理分析等内容。
法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法医学将会在刑事司
法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稳定和谐作出更大的贡献。
高考专业详解-法医学专业介绍

法医学一、专业简介1.专业初识法医学是应用医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解决立法、侦查、审判实践中涉及的医学问题的一门科学,是任何法制国家的必备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需进行专门技术鉴定的尸体、活体(人身)和物证。
法医学是一门应用医学,又是法学的一个分支。
它为制定法律提供依据,为侦查、审判提供科学证据,是联结医学与法学的一门交叉科学。
现代法医学分基础法医学和应用法医学两部分:前者研究法医学的原理和基础:后者则运用法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司法、立法和行政上的有关问题。
2.学业导航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与法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进行医学及法医学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法医学检案鉴定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
主要课程:法学理论、人体解剖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刑事侦察技术、法医病理学、法医毒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法医精神病学、法医毒物分析等。
3.发展前景随着我国法制的进一步完善,法学、医学的发展,均带动法医学大踏步前进。
中国法医学相对落后的现状,势必要求大量从事法医学研究的人才,使法医学的前景更加乐观。
二、人才塑造1.考生潜质观察力极强,看过法医解剖,对法医毒物分析感兴趣,喜欢听法医报告,了解医学鉴定步骤,对法医病理学感兴趣,了解法医物证类型,对法医这个职业不感到害怕等等。
2.学成之后本专业培养具备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系统的法医学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能在公安、政法机关从事法医学检案鉴定工作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本专业毕业生一般在公安、法院、检察院系统的各级法医鉴定机构,从事案件的证物、尸体等检查和鉴定工作;也可以到有关学校、法医学研究机构,从事法医病理学鉴定及其他法医学检验技术或教学研究工作。
法医知识点总结入门

法医知识点总结入门一、法医学的概念法医学是一门研究死因病理学、法医人体学、法医毒理学、法医心理学等的综合性学科。
二、法医学的基本原理1.法医学主要依据:组织及细胞的变化规律、机械性、生理性、化学性、生物学等原理。
2.法医学基本任务:以科学理论和实验方法为基础,通过对法医学特征的研究,识别遗体以及了解死者生前的情况,为司法部门提供依法调查的技术依据。
三、法医学的学科内容1.法医病理学:主要研究死因判定、伤害的性质与程度、法医解剖等。
2.法医物证学:主要研究与案件有关的物证,如血迹、病理、毒物、药物等。
3.法医心理学:主要研究死者生前行为、意愿等,辅助司法部门进行心理分析。
4.法医临床药理学:主要研究与疾病有关的毒物与药物作用。
四、法医学的主要方法1.法医检验:通过法医学技术手段,对死者进行尸检和检验。
2.法医鉴定:依法对案件中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技术认定。
3.法医化验:对可能与案件有关的物质进行实验检测。
4.法医技术:根据案件需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法医分析。
五、法医学的发展趋势1.多学科交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法医学将与其他多个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形成多学科综合研究。
2.科技手段应用:法医学将更多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智能化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法医学将更加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4.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的趋势,法医学将更多地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学科的发展和交流。
六、法医学的发展历史1.古代法医学:早在古代,法医学便有了一定的发展。
中国古代有多种关于法医学的文献记载,如《铜人》写明了中国古代关于刑法、法医的知识。
2.近现代法医学:19世纪,法医学开始有了较为系统的发展。
在法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上,符合现代科学的要求。
3.现代法医学: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法医学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人体解剖、病理判定、鉴定技术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
七、法医学的应用领域1.司法领域:在刑事案件、民事案件中,法医学可提供病理学鉴定、精神病学鉴定、毒物学鉴定等多个方面的技术支持。
法医的基础知识

法医的基础知识法医学是指应用医学方法和知识解决法律问题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尸体、病理材料和涉及医学问题的相关证据进行科学分析和评定,为司法、公安等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以下是法医学的一些基础知识:1. 尸体解剖学:法医学的核心工作之一是进行尸体解剖,以确定死因和死亡时间。
法医学家需要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人体器官的结构、组织和功能。
2. 病理学:法医学家需要熟悉病理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各类疾病的病理变化和病理过程。
通过对病理标本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死因和死亡过程。
3. 创伤学:法医学家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创伤,包括打击、锐器伤、火器伤等。
通过研究创伤形态和损伤程度,可以判断伤害的性质、强度和作用方式。
4. 鉴定学:法医学家需要学习各种鉴定方法和技术,例如指纹鉴定、DNA鉴定、病理鉴定等。
这些鉴定技术可用于确认身份、辨别真伪和证据的有效性。
5. 毒物学:法医学家需要了解各种毒物的性质、毒性作用和检测方法。
他们可以通过毒物分析确定中毒的原因和死因。
此外,法医学家还需要了解法律和司法程序,以便能够将医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法律实践中。
这包括学习法律规定的相关条款、司法程序的要求以及与司法机关、律师和法官的合作等方面的知识。
6. 法医病理学:法医病理学是法医学的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病理变化与法律问题的关系。
法医病理学家通过对尸体和病理标本进行细致的病理学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死因,判断是否存在病理性变化,评估损伤的严重程度等。
7. 骨骼学:法医学家需要熟悉骨骼学的基本知识,包括骨骼的解剖结构、骨骼的生理变化和鉴定方法等。
通过对骨骼的研究,可以确定骨骼的年龄、性别、身高、种族等重要信息,对法医鉴定和受害者身份确认具有重要意义。
8. 遗传学:法医学家需要了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特别是DNA分析的技术和流程。
DNA鉴定是法医学中常用的手段,通过对DNA样本的提取、扩增和比对,可以确认个体的身份,对于鉴定案件中的嫌疑人、受害者或亲属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法医学中的法医学

法医学中的法医学法医学是指在法律领域中运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方法,解决与刑事案件、民事纠纷以及其他法律问题相关的医学问题。
法医学是法医科学的重要分支,它从事刑事、民事、行政和劳动争议等法律实践中的医学技术工作,为司法案件提供科学的证据和专业意见。
一、法医学的定义法医学是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它结合了法学和医学的理论与技术,拓宽了医学研究的范围,提供了法律领域所需的医学专业知识。
法医学主要包括尸体解剖学、创伤学、毒物学、精神病学、法医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以及相关的科学实验技术。
二、法医学的应用领域1. 刑事案件法医学在刑事案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病理学和解剖学的知识,法医学可以判断死亡原因、伤害性质和程度,为法庭提供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的伤情报告。
此外,法医学还可以根据痕迹学、球类学等技术手段进行尸体DNA分析、探测痕量物证,并且可以进行鉴定工作。
2.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事件,法医学在交通事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伤情程度、伤害部位等信息,法医学可以确定伤如丧失程度、肢体残疾度等。
此外,法医学还可以对肇事者进行精神病学鉴定,以确定其是否满足临床标准。
3. 人口统计与流行病学法医学在人口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收集和分析死亡和伤害的数据,可以获得有关死因、年龄、性别、职业、地理位置等信息,从而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4. 鉴定与鉴识法医学还包括鉴定和鉴识科学。
鉴定科学主要通过对物证、图像等信息的鉴定,以确定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鉴识是通过对身体特征、指纹、DNA等进行鉴别和比对,识别个体身份和关系。
三、法医学的发展趋势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法医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法医学在DNA分析、人类遗传学、法医临床病理学等方面有了突破。
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例如纳米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将为法医学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法医学基础知识

法医学基础知识导言法医学是犯罪侦查与司法审判的重要支撑,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技术,对尸体、组织、体液等进行检验分析,为刑事案件的破案与司法判决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一些法医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法医学的定义、历史背景、主要职责以及常见的法医学技术与方法等。
一、法医学的定义法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过运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与技术,研究刑事案件中的尸体、组织、体液等相关证据,进行鉴定、解剖、病理学检查等,为法律审判提供科学依据。
二、法医学的历史背景法医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埃及,法医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判。
而现代法医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法医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法医学的主要职责法医学在刑事案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尸体解剖与病理学检查:法医学对于死者进行解剖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死因、病变情况以及死亡时间等重要信息。
2. 物证检验:法医学通过对物证,如血迹、毛发、指纹等,进行检验分析,可以判断犯罪行为的发生与参与者的身份等。
3. 遗传学检验:法医学利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技术,对DNA进行分析,可以确定亲子关系、人员身份等。
4. 鉴定学:法医学通过对犯罪现场、死者遗体等进行鉴定,可以判断案件的性质、特征,为司法机关提供参考。
5. 临床法医学:法医学可以通过对被害人伤情的鉴定,提供对指导行政执法和司法判决等实践领域的重要依据。
四、法医学的常见技术与方法法医学依靠一系列的技术与方法,来进行犯罪证据的检验与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与方法:1. 解剖学:法医学通过尸体的解剖,可以确定死亡时间、死因以及一些病变情况等。
2. 毒物学:法医毒物学是法医学中的重要分支,通过对毒物的分析和检测,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中毒情况。
3. 病理学:法医学的病理学检查可以对尸体的疾病情况进行诊断和分析,为法律审判提供科学依据。
法医必备知识点笔记总结

法医必备知识点笔记总结一、法医学概述1.1 法医学的定义法医学是一门研究法律医学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它主要是利用医学知识和技术帮助执法机构解决法律案件中的医学问题。
1.2 法医学的基本任务法医学的基本任务包括法医病理解剖、法医临床鉴定、法医毒理鉴定等方面的工作,为司法机关提供医学上的相关鉴定和证据。
1.3 法医学的发展历程法医学源远流长,早在古代罗马、中国等文明古国就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法医学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医学也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1.4 法医学的学科内涵法医学包括法医学的基本理论、法医鉴定技术、法医学的实践应用等多方面内容。
二、法医学基本理论2.1 死亡的概念和判断死亡是指人体基本生命功能的永久停止,通过心电图、呼吸、体温等多种方式可以判断死亡。
2.2 死因和死亡方式死因是导致人死亡的原因,死亡方式是根据死亡的原因判断是意外、自杀、凶杀或自然死亡等。
2.3 伤口的特征及鉴定伤口的特征包括形态、损伤部位、深度、表面特征等,通过这些特征可以判断伤口的种类和形成原因。
2.4 遗传学在法医学中的应用遗传学是法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DNA的分析可以判断亲子关系、犯罪现场的证据等。
2.5 法医学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法医学是司法鉴定的重要手段,通过法医学的鉴定可以提供法律上的相关证据。
三、法医病理解剖3.1 死因和死者的解剖通过对死者的尸体进行解剖,可以了解死者的死因和死亡方式。
3.2 法医病理解剖的步骤法医病理解剖包括尸体外观检查、尸体内脏解剖、尸体取材和尸检报告等步骤。
3.3 死亡的判断标准在病理解剖中,可以通过器官的坏死程度、出血情况、内脏和神经系统的病变等来判断死亡的时间和原因。
3.4 生物体的腐败特征尸体在死后会出现腐败现象,根据腐败的程度和特征可以判断死者的死亡时间。
3.5 法医病理解剖的意义法医病理解剖是司法机关了解死者死亡原因和时间的重要途径,对于解决具体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法医学中的法医学课程体系与专业设置

法医学中的法医学课程体系与专业设置法医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跨学科的学科,旨在通过对死亡原因、伤害损伤及其机理、法医临床诊断及物证鉴定等方面的研究,为刑事司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法医学领域,法医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对培养合格的法医学人才至关重要。
一、法医学课程体系法医学课程体系包含了法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相关专业课程。
合理的法医学课程体系应该能够全面深入地培养学生的法医学素养。
具体的课程体系如下:1. 法医学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法医学概论、司法解剖学、法医学病理学等。
这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法医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理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法医学实践技能课程:包括尸体解剖学、法医毒物学、法医鉴定学等。
这些课程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研究,培养学生开展法医学实践工作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现场勘察和物证鉴定的水平。
3. 相关专业课程:包括法律基础、刑事学、犯罪学等。
这些课程使法医学学生对刑事司法和犯罪学有深入的了解,有助于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法医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法医学专业设置在法医学专业设置方面,需要根据教育需求和社会需求,合理划分法医学的专业方向。
常见的法医学专业设置如下:1. 法医学基础理论研究方向:主要培养从事法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和科研人员,为法医学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 死因病理学专业方向:主要培养掌握死因病理学常规和特殊调查技术以及相关疾病诊断鉴定技术的法医学人才,为刑事司法提供有关死因病理学的科学依据。
3. 法医临床专业方向:主要培养掌握法医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能够参与刑事司法活动的法医学人才,为司法鉴定、损伤评估等提供专业服务。
4. 法医毒物学专业方向:主要培养掌握法医毒物学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毒物鉴定以及相关毒害事件调查的法医学人才,为刑事司法和公共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5. 法医学技术与应用专业方向:主要培养掌握法医学技术和仪器使用的技术人员,能够开展法医学技术分析和物证鉴定的法医学人才,为刑事司法和守法治安提供技术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法医学: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学科。
2.个人识别能力:对不明身份的尸体、活体和生物学物证所做的识别判断。
3.父权排除概率:指不是小孩生父的男子能被遗传标记排除的概率。
4.保险杠损伤:是指车辆保险杠撞击人体时,在距地面50~60cm高处的人体下肢形成横带状表皮剥脱、皮下出血和骨折。
5.婴幼儿猝死综合症:有些婴幼儿突然死亡,无论是从病史还是尸检都不能发现确切的死因,多数死于睡眠中。
6.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7.尸僵:人死后出现肌肉松弛之后,各肌群逐渐僵硬并将关节固定,称为尸僵。
8.皮肤金属化:由于电极金属蒸发,金属微粒沉着于皮肤呈金属化。
9.尸体现象:人死后,身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生命活动停止,并受到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发生一系列特殊征象的死后变化。
10.机械性损伤:机械性暴力作用于人体,即物体与人体相对运动时的力的作用造成的组织器官的结构破坏、位移或功能障碍称为机械性损伤。
11.八字不交:指缢死者缢绳的着力部位在颈前部,多在甲状软骨与舌骨之间,绕向颈部左右两侧,斜行向后上方,沿下颌骨角,经耳后越过乳突,升入发际,达头枕部上方而形成提空。
12.亲子鉴定: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遗传学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对人类遗传标记的检测和分析,判定有争议的父母与孩子间是否具有亲生关系的法医学鉴定,它是法医物证检验的主要任务之一。
13.青壮年猝死综合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猝死。
14.脑死亡:是指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在内的全脑功能活动不可逆地永久性丧失,也可成为全脑死亡。
15.中毒:机体由于毒物的作用,器官、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遭受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
16.机械性窒息:是指机械性外力造成气道包括肺的通气障碍所致的外窒息。
17.尸斑:尸体血液因重力作用而坠积于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血管,并在该处皮肤呈现边缘不清的有色瘢痕称为尸斑。
18.白骨化:尸体软组织经腐败而逐渐软化、液化直至完全溶解消失,毛发和指甲脱落,最后仅剩下骨骼的现象,称为白骨化。
19.法医鉴定人:指具有法医学只是和经验并受司法机关的指派,委托和聘请,就所委托的法医学相关事项进行检验,研究和认定,并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医学鉴定结论性意见的人。
20.溺死:由于液体阻塞呼吸道及肺泡,阻碍气体交换,体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发生窒息死亡称为溺死。
21.自溶:组织,细胞受细胞自身固有的各种酶的作用而发生结构破坏,使组织软化甚至液化。
22.生物性检材:经历了环境条件作用的人体组织与器官或人体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由它们形成的生物性斑迹。
24.猝死:又称为急死,是指外表看似健康的人,由于潜在疾病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而发生的突然性死亡。
24.中毒量:能使机体出现中毒症状的毒物最小剂量。
25.致死量:引起毒死亡的最小剂量。
26.中毒血浓度:能引起中毒反应的这种毒物在中毒者血中的最低浓度。
27.致死血浓度:引起死亡的血中毒物浓度。
28.水性肺气肿:溺水者强烈的死前呼吸运动,导致溺液、粘液、空气三者在气道内混合成为泡沫,而吸气力量大于呼气力量,使泡沫样溺液被吸入肺泡而不易呼出,导致大量溺液储集于肺中,导致水性肺气肿。
是确定溺死的重要证据之一。
29.挫伤:身体组织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钝力碰撞或压挤后所形成的闭合性损伤,称为挫伤。
30.表皮剥脱:机械性暴力引起皮肤表皮层或表皮层与部分真皮的缺损称为擦伤,又称表皮脱落。
问答题:1.法医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及对象是什么?答:①任务: 1为刑事案件侦查,审判提供科学证据2为民事案件伤害赔偿提供科学依据,3为灾害事故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4为立法提供科学依据 5促进医学发展②研究内容:尸体现象,测定死亡时间和死亡方式;研究个人识别;毒物分析和其他调查;鉴定无名尸和碎尸;研究损伤性状,推断致伤凶器和伤后经过时间;检查血痕、毛发及各种体液斑,鉴别个人异同等。
③对象:人(活体、尸体)和物。
2.详述晚期尸体现象有哪些?答:晚期尸体现象根据是否保存完整分为毁坏型尸体现象和保存性尸体现象,尸体因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器官和组织被部分或者完全破坏,称为毁坏型尸体现象,包括腐败:尸臭,出现腐败气体气泡水泡,尸绿,死后循环,腐败静脉网,泡沫器官,巨人观,呕吐口鼻血型液体流出,肛门子宫阴道脱垂和死后分娩。
另外,还会出现霉尸,白骨化等现象。
尸体受某些内外因素影响,腐败过程中断,软组织免于崩解而被不同程度的保留下来,称为保存型尸体现象,例如一些干尸,尸蜡,泥炭鞣尸,特殊性古尸。
3.精斑检验一般遵循的程序是什么?答:肉眼观察、预试验:检验酸性磷酸酶、确证试验(精子检出法、免疫学试验)、种属鉴定、个人识别(ABO血型检测、其他蛋白质遗传标记测定、DNA分析)4.①电击死是如何判断?②电流斑有什么特点?① 1)现场要有带电的电源或用电器2)要有确实的触电经过3)体表应能见到电流斑或其他电损伤②局部:1)电流斑如帽针头至豌豆大,圆形或卵圆形,表面灰白色和灰黄色或黑褐色炭化,质硬而干燥,中央凹陷,边缘隆起2)金属化,由于电极金属蒸发,金属微粒沉着于皮肤呈金属化3)电击纹,电流出入部位向各个方向发生树枝状或蛇形状鲜红色乃至红褐色的皮肤绒状斑纹4)电烧伤5.简述生前烧死和死后焚尸。
6.血痕检验一般遵循的程序是什么?答:预实验:血痕联苯胺试验;发光试验:鲁米诺试验;确定检材为人血:血色原结晶试验、种属鉴定;个人识别:测定血型等多态性遗传标记。
7.机械性窒息死亡的尸体征象有哪些?答:外表征象:颜面肿胀、发绀;尸斑显著、出现早,呈暗紫红色;面部皮肤及眼角膜点状出血;尸冷缓慢;牙齿的石竹色变;唾液腺流涎现象。
內表征象: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内脏淤血;浆膜及黏膜下点状出血;急性肺气肿和肺水肿;脾脏贫血;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不可逆损害。
8.机械性损伤的类型有哪些?答:按致伤物分,可分为钝器伤、锐器伤和火器伤。
9.①猝死的诱因有哪些?②猝死的概念是什么?答:①诱因:精神因素;外伤;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疾病;其他②猝死又称急死,是指外表看似健康的人,由于潜在的疾病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而发生的突然性死亡。
对猝死的完整的名词解释应是急速、意外的自然性死亡。
10.强奸案法医学鉴定的要点。
答:性交的证明,可见处女膜破裂,且红、肿、出血和疼痛;阴道内检出精液成分,是性交的确证。
强奸手段的证明,经过案情调查,伤检、毒物化验等,证实对被害人施加机械性暴力、精神暴力或使用药物如催眠剂,麻醉剂或迷幻药等。
此外,由于受害人的反抗,可在罪犯身上造成一些损伤等11.提空现象是指哪类窒息?有何特点?指缢死;以绳索状物绕在颈项部,利用自身全部或部分体重的下垂作用,使绳索压迫颈项部而引起窒息死亡。
12.中毒症状在法医鉴定中有哪些?迅速死亡;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抽搐;昏迷;瞳孔散大;瞳孔缩小;全身或局部麻痹;呼吸减慢;呼吸加快;呼吸困难;发绀。
13.鉴定人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权利:①有权了解案情,可要求委托人提供鉴定所需的材料;被鉴定人案件材料不充分时,可要求委托鉴定机关提供所需要的案件材料;②有权勘验现场,进行有关的检验或进行模拟实验活动;③有权询问和鉴定有关的当事人,证人等相关人员;必要时可申请人民法院依据职权采集鉴定材料,决定鉴定方法和处理检材;④有权拒绝受理违反法律规定的委托,或在特殊情况(业务水平所限,提供的鉴定材料不足,设备条件不充分等)下无法完成鉴定项目时,有权拒绝接受鉴定委托;⑤有权自主阐述鉴定观点,与其他鉴定人意见不同时,可不在鉴定文书上署名;⑥有权拒绝解决,回答与鉴定无关问题的权利;⑦有权获得执业报酬;⑧有权在诉讼活动中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⑨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义务:①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②必须依法办事,有遵守有关回避的法律规定的义务;③妥善保管、不得遗失和损坏鉴定相关的材料和物品(如病例,x线片,卷宗等);④保守案件秘密;⑤及时出具鉴定意见;⑥依法按规定出庭;14.如何描述机械性损伤创口的基本形态?擦伤:表现为点灶状,片状或线条状,新鲜时呈红色或暗红色,皮革样化后呈棕色或暗棕色;挫伤:形态不一,多为圆形,椭圆或片状;挫裂伤:创口不规则,创角较钝,创缘和创壁不光滑,创底不平,创腔内常有组织间桥,即韧性强、未离断的神经血管和结缔组织纤维;切创:创口无擦伤和挫伤,创口的形态与切断的纤维排列有关,如果创口走行与组织纤维方向一致,则创口哆开程度不大,成呈裂隙状;如创口走行与组织纤维方向成直角,则创口哆开比较显著,成纺锤形;砍创:创较深,创壁光华,创缘平整,创角尖锐或较钝,无组织间桥,创缘亦可无表皮剥脱形成;刺创:刺创口虽小,但因能刺入深部组织,伤及重要器官或大血管而危及生命;15.缢死和死后悬尸的区别?16.什么是个人识别?个人识别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确定某活体或尸体的身份称为个人识别;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身高,体重,性别,容貌特征,体表的瘢痕,体内的病变以及衣着和配饰等。
17.烧死的鉴别要点?1)生前烧死与死后焚尸的区别2)烧死的死亡机制3)鉴别火场尸体有无其他暴力损伤18.诈病的特点有哪些?伪装疼痛、诈盲、诈聋、诈抽搐、诈血尿、伪装精神病。
鉴别:仔细了解案情、慎重对待医学文件并应用多种检查方法对被鉴定人进行检查,必要时聘请有关专家会诊。
同时应注意诈病与癔症的鉴别。
19.列表详述生前溺死和死后抛尸水中;20.法医学上对死亡的分类有哪些?各自的概念和特点?死亡分为心脏死亡、肺脏死亡和脑死亡。
心脏死亡:是指源于心脏疾病或损伤而导致心功能严重障碍或衰竭所引起的心跳停止先于呼吸停止的死亡。
肺脏死亡:指源于呼吸系统的疾病或损伤导致呼吸功能严重障碍或衰竭所引起的呼吸停止先于心跳停止的个体死亡。
脑死亡:是指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在内的全脑功能活动不可逆地永久性丧失,也可成为全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