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孔渗储层测井解释评价方法
低孔低渗储层测井地质特征及评价方法研究

低孔低渗储层测井地质特征及评价方法研究发布时间:2022-06-21T08:03:52.104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2月)4期作者:孟子棋[导读] 低孔低渗透储层将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增储上产的主要资源基础。
孟子棋(中国石油集团测井公司培训中心陕西省西安市)摘要:低孔低渗透储层将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增储上产的主要资源基础。
因此,低渗透油气藏的勘探和研究具有良好的前景,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近年来,在对低渗透储层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现了相对优质的储层。
本文研究了低孔低渗储层的地质特征,介绍低孔低渗储层测井评价原理,低孔低渗储层测井评价方法。
关键词:低孔低渗,测井,地质特征,评价方法前言1低孔低渗储层的地质特征根据我国油田的开发实践和理论研究,低孔低渗砂岩储层一般是指孔隙度小于20%、空气渗透率低于50×10-3μm2,且大于0.01×10-3μm2的砂岩储层。
在低渗透储层中,河流-三角洲相砂体占主体,矿物和结构成熟度较低等因素会加剧储层向低渗透的演化。
低渗透储层具有自身的典型特征,如沉积物成熟度低、储层物性差、孔喉半径小、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比较发育以及储层油水非达西渗流等。
1.1岩石学特征我国陆相低孔低渗储层的主要特征是矿物成熟度低,主要表现为长石和岩屑含量高,粘土或碳酸盐胶结物含量高,基岩类型为长石和岩屑砂岩,石英砂岩少见。
岩石颗粒粒径分布范围广,粒径差异大,分选圆度差,颗粒多呈线接触。
因此,在早期成岩阶段,沉积物容易被机械压实,岩石的孔隙空间将大大减少,储层将变得致密,物性将变得更差。
1.2孔隙结构特征孔隙度、渗透率和地层因素通常用来描述岩石孔隙结构的宏观特征。
渗透率的大小主要受岩石孔喉的控制。
表征孔喉尺寸的参数包括孔喉平均值、最大孔喉半径等。
地层因素可以测量孔隙度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
我国大多数低孔低渗砂岩储层都受到成岩作用的强烈改造。
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隙,孔隙非常小,喉道主要为管状和片状喉道,喉道非常薄,毛管压力高。
低孔低渗储层产能评价方法——以东濮凹陷卫城油田为例

布 ,峰值 范 围在 1 ~ 1 。 渗透 率 分 布 范 围在 ( . 5 0 ) ×1 一“T ,峰值 范 围 在 ( . 5 2 ) 0 6 0 0 ~4 0 0 1。 I 0 0 ~ 0
[ 收稿 日期]2 1 0 0—0 4—1 0
[ 金 项 目] 国家 科 技 重 大 专 项 ( O 8 X 5 O0 5 。 基 2 0 Z O 2 一0 ) [ 者 简 介 ] 赫 志 兵 ( 9 4一 ,男 ,1 9 年 江汉 石 油学 院 毕业 ,高级 工程 师 ,博 士 生 ,现 主 要从 事石 油 测 井管 理 和科 研 工作 。 作 17 ) 96 o 孙 耀 庭 ,杜 淑艳 .东濮 凹 陷有 效储 层 下 限测 井评 价 方 法研 究 .中 原 油 田测 井 公 司研 究 报 告 ,2 0 . 03
/
汪 浩 张娟( 翥 忠,
霎霉
2㈣ 。 3 州 ) 。
秦 菲 莉 ,李 凤 琴 ,杜 淑 艳 ( 中原油田测井公司, 河南濮阳470) 501 1 东 ( 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 五 中国 辽宁 盘锦 141) 01 2
[ 要] 卫城 油 田是 一 个 被 断层 复 杂化 的长 轴 背 斜 构 造 控 制 的低 孔 低 渗 油藏 。 挑 选 了该 区不 同孔 隙 结 构 的 摘 岩 心 ,通 过 孔 渗 试 验 、 不 同 方 式 的 岩 电 试 验 和 相 渗 试 验 等 试 验 研 究 发 现 , 利 用 “ 心 刻 度 测 井” 技 术确 岩 定 孔 隙度 模 型 以 三 孔 隙 度 交 会 法 为 佳 。计 算 饱 和 度 的 阿 尔 奇 模 型 参 数 选 用 了 高 温 高 压 测 量 或 半 渗透 隔板 测 量 的岩 电试 验 结 果 。 以渗 流 力 学 理 论 和 低 渗 透 砂 岩 储 层 测 井 解 释 理 论 为 基 础 ,根 据 油 井 实 际 生 产 的工 作 制 度 理 论 计 算 油 层产 能 指 数 , 采 用 计 算 得 出 的 的 油 层 产 能 指 数 与 相 对 渗 透 率 试 验 求 取 的 油 层 有 效 渗 透 率 建 立 储 层 产 能模 型 。 实 际处 理 结 果 符 合 构 造 油藏 的 一般 规 律 , 解释 符 合 率 达 8 以上 。 7 [ 键 词 ] 孔 渗 试 验 ;岩 电试 验 ;相 渗 试 验 ;产 能指 数 ; 卫城 油 田 ;低 孔 低 渗 油 藏 关
《2024年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范文

《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开发领域,低渗透储层因具有特殊的地质特性和工程挑战,其开发和利用成为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专家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低渗透储层的低产特性、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对于该类储层的评价成为高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
因此,本篇论文的研究目标是系统地探讨低渗透储层的综合评价方法,为实际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低渗透储层概述低渗透储层是指渗透率较低的储层,其特点是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储层非均质性强等。
由于这些特性,低渗透储层的油气开采难度大,开发成本高。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传统高渗透储层资源的逐渐减少,低渗透储层的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三、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针对低渗透储层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地质评价、工程评价和经济评价三个方面。
1. 地质评价地质评价是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的基础。
首先,通过地质资料分析,了解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等基本特征。
其次,利用地球物理测井、地震勘探等技术手段,对储层进行精细描述和预测。
此外,还需要进行储层物性参数的测定和计算,如孔隙度、渗透率等,以全面了解储层的性质和特征。
2. 工程评价工程评价是针对低渗透储层的开发工程进行的技术和经济评价。
在技术方面,需考虑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增产措施等技术的适用性和效果。
在经济方面,需对开发成本、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还需考虑环境影响和安全风险等因素。
3. 经济评价经济评价是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的重要部分。
通过对开发成本、销售收入、投资回报等经济指标的分析和预测,评估低渗透储层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
同时,还需考虑市场需求、价格波动等市场因素对开发效益的影响。
四、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以某低渗透油田为例,应用上述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实际分析。
首先进行地质评价,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和地球物理测井等技术手段,了解储层的性质和特征。
其次进行工程评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钻井、采油等技术方案,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渤南油田五区低渗透储层测井评价

内 蒙 古石 油化 工
13 2
渤 南 油 田五 区 低 渗 透 储 层 测 井 评 价
赵 强
( 国石油大学 , 中 山东 东 营 27 6 ) 5 0 1
摘 要 : 南油 田五 区沙 三段 具 有 比较 丰 富的油 气资源 , 由于埋 藏较 深 , 渤 但 储层 物 性较 差 , 层 的识 油 别难 度 大 。本 文 在对研 究 区储 层“ 性” 征 ( 四 特 岩性 、 性 、 油性 、 物 含 电性 ) 究 的基础 上 , 立 了孔 渗饱 参 研 建 数 测井 解释 模 型 , 形成 了一套 适 用的 测井 解释 评价 方 法 , 该 油 田的低 渗透 储层 评 价及 开 发具 有 重要意 对
[ 参考文献] . [ ] 王 绍光. 层测 试对 油 层 改造选 井 选 层 的重要 1 地 性 及 改 造 措 施 有 效 性 评 价 [ ] 油 气井 测 试 , J.
2 0 (2. 0 3, 1 )
[3 罗蛰谭 , 2 王允诚. 油气储层 的空隙结构[ . M] 北
京 : 学 出版社 , 9 6 4 " 6 . 科 1 8 :5- 8 - 浅谈 油 气系 统及 应用一 以鄂 尔 多斯 盆 [] 张厚福 . 3 地 上 古界 为 例 [ ] 中 国含 油 气 系 统 的应 用 与 J.
FAN a g- me X I Y a - we LUO u Gu n - i , E u n- i, Ch n
( . lPr d c in Pin fCh n qn lil 1 No 4 Oi o u to a to a g i gOi ed CNP ,i g in 7 8 0 Ch n . f C Jn b a 1 5 0, ia ;
低孔低渗砂岩储层测井流体性质判别方法研究

层, 尤其是泥质含 较高时, 泥质对各种视孔隙度的
影 响 既大 又 各不 棚 闻 。另外 , r声 波 、 由r 中子 、 密度 I I A : l 的探 测 深度 各不 相 同 , 此如 果 在 各 自的探测 U I 因 深度 内 , 岩性 或孔 隙度 发 生 了较 大 的变化 , 它们 由 则 流体 性质 弓f 的视孔 隙度差 异就 很 可能被 岩性 和真 起
井 须 六 段 和 G : 四段 储 层 流 体 性 质 的成 果 } 。 2t J须 冬 {
【 i c : 气 层 段 三孔 隙度 差 值 大 于 0 比值 大 l q ̄ 在 _ l - i i 而 f ; 1在水 层 段一 孔 隙度差 值小 于 0 比f小 1该 而 f 了 ; f 二 方法 在 研 究 区应 用 效 果较 好 , 流体 性 质 判别 符合 率 为 7 .%。 分 析 不 符合 的层 段 主要 是 受 到 岩 性 , 91 扩 径雨1 地层 的均 质 性差异 的影响 。对 于岩性 不纯 的地
3 结 语
() 1深侧 向电阻牢识别法 、 j孔 隙度差 比值法 、 纵横 波速 度 比值 法在, 安地 区须家 河组低 孑低 渗砂 L
岩储 层流体 性质 判别 巾取得 了较好 的效果 。
利用测井资料精细评价特低渗透储层的方法

B B油 田长 3 长 4 、 +5油藏位于鄂尔 多斯盆 地的
陕北斜坡 中部 , 为一 平 缓 的西倾 单斜 构 造 ( 角 仅 倾 0 5 右) 断层 和褶 皱 不发 育 。该 区长 3 长 4 .。 左 , 、 +5
别 采用 长 3 长 4 、 +5的试 油 层点 及 其对 应 的测 井 声波 时差与 深感 应 电阻率 交 会求 得 。图 1是 采用 该 区长 3层 1 5口井 4 O多个 试 油 层 点制 作 的 电阻 率 ( 与声 波 时差 ( t 交 会 图 。 当 2 4/ / ≤ R) A) 2  ̄ m s
相 差悬 殊 。在宏 观物性 上则 表现 为孔 隙 度 、 透率 渗
分布范围宽 , 渗关系复杂 , 孔 高孔 低渗 、 低孔 高渗 、 低
孔 低渗并存 , 流动层带复杂_ ] 1 。特别 是该 区特低渗
透储层 泥浆对地 层侵入作用弱 , 泥饼 难 以形 成 , 电 微 极 电阻率 曲线在 渗透层 上 的正 幅度 差异不 明显 ; 直 观 指示油气 层和水 层的深 、 浅 电阻率在常规 储层 中、 的有序排列基 本 消失 ; 育在储 层 中 的微裂 缝 呈现 发
●
不规则扩 径使测 井曲线背景值失真 。其综合效 应反 映出测井 响应 来 自油气 的成 分少 , 有生 产能 力 的低 孔 隙度储层 与无 效层段 之 间差 异很 小 。因此 , 有必 要 利用声 波 时差 、 电阻率 、 度 、 密 中子 、 自然 电位 、 自
然伽马及微 电极 幅度和 差异 等多种 测 井 曲线 特征 ,
深 、 、 电 阻 率 的有 序 排 列 基 本 消 失 , 层 中发 育 的 微 裂缝 还造 成 井 眼 的 不 规 则 扩 径等 , 致 测 井 响 应 中 来 自油 气 的成 分 少 , 中 浅 储 导 有
对现有低渗透储层评价方法概述及适用性分析

讲. 油藏 评 价 有三 个 关键 点 一是 进 一
步 落 实 储 量 . 是 把 石 油 控 制 储 量 上 升 就 到 探 明 储 量 . 到 现 有 经 济 技 术 条 件 下 达
可 动 用 的 程 度 二 藏 的方 法 。在 此基 低 础 上 引入 测 井 相关 参 数 . 通过 对 储 集层
价 标 准
藏 , 估 产 能 . 择 主体 技 术 . 括 开 发 评 选 包
方 式 、 网 、 距 、 型 、 艺 流 程 、 量 井 井 井 丁 能 补 充 、 术 政 策 、 发 试 验 等 而 上 述 这 技 开 些 工 作 都 要 建 立 在 基 础 资 料 和 数 据 之 上 。 三 是 编 制 开 发 方 案 . 油 藏 评 价 的 是 根 本 目 的 油 藏 评 价 的 过 程 就 是 开 发 方 案 编 制 的 过 程 . 藏 评 价 的 结 束 意 味 着 油 开 发 方 案 的 结 束 . 标 志 着 油 田产 能 建 也
对现有低渗透储层评价方法概述及适用性分析
颜 子
( 利 油 田地质 科 学研 究 院 山 , 东营 胜 4 - , - 27 1 ) 5 0 5
摘 要 : 述 了 目前 低 渗 透 油 藏 评 价 方 法 的 适 应 性 . 出 了 国 内 外 低 渗 透 油 藏 评 价 研 究 所 存 在 的 问 综 指
提 交 的控 制 储量 基 础 之上 . 必 要 的工 用
艺 技 术 手 段 , 其 转 化 为 可 经 济 有 效 开 将 发 动 用 储 量 的 过 程 也 就 是 将 资 源 ( 储 量 ) 变 为 产 量 的 过 程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转
低孔低渗

低孔低渗砂砾岩油气藏测井评价综合技术研究现状摘要砂砾岩是油气储集的有利地层之一,但由于其岩性复杂、埋藏深、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等特点, 影响了一系列储层参数(岩石矿物成分、孔隙度、饱和度、有效厚度等)的计算精度,使该类油藏的开发难度明显增大。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难以划分有效储层与非有效储层,无法准确判断油水层。
本文主要是从低孔低渗砂砾岩储层参数测井解释现状方面进行调研,论述了各参数的测井解释新方法。
同时介绍了核磁共振、高分辨率阵列感应、多级阵列声波以及成像测井等测井新技术在低孔低渗储层中的应用。
关键词:砂砾岩测井参数引言由于砂砾岩体具有内部岩性复杂多变,母岩成分变化大,成熟度较低等特点,致使难以确定岩石骨架,而岩石骨架和孔隙结构又严重影响电阻率变化,这就导致电阻率很难反映储层孔隙流体性质的信息,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储层岩性、结构、粘土含量及含油性等),油层、气层、水层、干层界限的测井响应特征也表现的极不明显,极大的提升了流体识别的难度,这时再利用常规的解释图版就很难判别油水层。
此外,砂砾岩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孔隙结构复杂多样。
储层基质含量和储层间非渗透性隔层含量均较多,很难建立储层参数的计算模型,从而导致地质参数计算精度不高。
针对上述情况,不少人先后提出可以应用深侧向、岩性密度、声波时差等综合评价参数交会图法,分测井系列、岩性建立解释模型,或者针对不同岩石物理相类型建立储层参数解释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数学方法,提取反映油水特征的综合特征参数,进行油水层判别。
此外,还可以用多矿物模型测井最优化法和BP神经网络法等非参数数学建模方法,其效果要更好。
在遇到常规测井系列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还可以使用核磁共振测井、高分辨率阵列感应、多级阵列声波以及成像测井等,其对砂砾岩有效储层划分、流体识别、孔隙结构研究等方面作用巨大等等。
一:储层参数测井解释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得到他们对砂砾岩储层参数测井解释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划分砂砾岩储集层在测井解释中首要问题是储集层的划分,以便集中精力对其进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20 5420 5430
储层识别和划分
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孔隙结构是决定储层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均质性强、 孔隙结构是决定储层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均质性强、物性好的储层 孔隙结构相对简单,非均质性强、物性差的储层孔隙结构相对比较复杂。 孔隙结构相对简单,非均质性强、物性差的储层孔隙结构相对比较复杂。 储层孔隙结构的不同必然导致测井响应各不相同,因此,研究孔隙结构, 储层孔隙结构的不同必然导致测井响应各不相同,因此,研究孔隙结构, 不仅是储层研究的需要,同时也是测井解释方法建立的基础。 不仅是储层研究的需要,同时也是测井解释方法建立的基础。
1
0.1
0.01
0.00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Sw(%)
孔喉半径相同, 孔喉半径相同,不同流体系统毛管压力不同
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当孔隙中饱含单相流体时,核磁共振T 当孔隙中饱含单相流体时 , 核磁共振 T2 分布与压汞毛管压力曲线Pc之间存在着必 分布与压汞毛管压力曲线Pc之间存在着必 Pc 然的相关性,而且可以相互转化。因而, 然的相关性,而且可以相互转化。因而, 核磁共振测井直接测量储层岩石的孔隙结 构,通过刻度可以得到连续的孔喉半径分 布,为测井研究孔隙结构,揭示储集层特 为测井研究孔隙结构, 征,开创了一个新的应用天地。 开创了一个新的应用天地。
压 压压 压压 压 核 核核 核压 压压压
10.00
Pc(MPa)
1.00
0.00
0.10
0.01
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30.00 0.00 0.00
0.01
0.10
1.00
10.00
Shg(%)
rc(um)
利用T2谱研究岩石孔隙结构 利用 谱研究岩石孔隙结构
某低孔低渗储层岩石铸体薄片
(复杂岩性)低渗油气藏测井评价方法研究技术路线图 复杂岩性)
岩心观察和描述 岩石分类定名 储集空间分类和描述 储层主要岩性、储层主要类型 依据实验结果,进行不同岩性测井曲线 敏感性分析 建立依据测井资料识别岩性和定量计算 岩性剖面的模型 储层孔隙度计算方法研究 (中子-密度、成像测井、核磁测井等) 储层渗透性评价方法研究 岩 性 识 别
不 同 流 体 毛 管 压 力 与 含 水 饱 和 度 关 系 (P 3 3 )
100
C HX- 3井 2899.82m φ =18.9% K =272mD
岩石物理实验: 岩石物理实验:
Pc(MPa),R(um)
10 Pcgw Pcow PcHg R
压汞实验、岩石铸体薄片、 压汞实验、岩石铸体薄片、 扫描电镜、 扫描电镜、覆压孔渗关 系、相渗实验等
储层识别和划分
对于碳酸岩、火成岩、 对于碳酸岩、火成岩、砂砾岩等复杂岩性低渗储层:
1、判别岩性 、 2、具有一定孔隙度的地层 、 3、有效裂缝发育层段 、 4、相对低阻层段 、
储层识别和划分
地层分析 去去自自
0 2 150
电阻率曲线
孔隙度曲线 声声声声
140 40
钻头尺寸
12
深 度 LLD
2
自自自自
10.00
Pc(MPa)
1.00
0.00
0.10
0.01
0.00 80.00
1000.00
60.00
40.00
20.00
-30.00 0.00 0.00 30.00
0.01
0.10
1.00
10.00
Shg(%)
岩 岩 岩 : 商 548-16
岩 岩 岩 : 商 548-16
rc(um)
100.00
压压压压压压 核核核核压压压压
常规砂岩m值变化规律(墨西哥湾)
某低渗储层孔隙度与m值变化规律
低孔低渗储层含油饱和度计算参数a 低孔低渗储层含油饱和度计算参数a、b、m、n值变 化规律与中高孔渗储层有明显的差别。 化规律与中高孔渗储层有明显的差别。
低渗储层岩石孔隙结构变化模型 地层导电机理示意图
低孔低渗储层含油饱和度计算参数a、 低孔低渗储层含油饱和度计算参数 、 b、m、n值变化规律与中高孔渗储层 、 、 值变化规律与中高孔渗储层 有明显的差别, 有明显的差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因 是由于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的变化。 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的变化 是由于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的变化。
二、低孔渗储层测井评价方法 低孔渗储层测井评价方法 困难
储层物性差,油饱低, 储层物性差,油饱低,测井响应反映油气信息 造成流体识别困难。 少,造成流体识别困难。 储层成岩变化强烈,影响储层参数变化的地质因 储层成岩变化强烈, 素复杂,使测井资料解释具有多解性。 素复杂,使测井资料解释具有多解性。 储层的纵、横向非均质性严重,相带变化频繁, 储层的纵、横向非均质性严重,相带变化频繁, 难以建立具有广泛适用的测井解释模型。 难以建立具有广泛适用的测井解释模型。
I 类储层(狭义低渗透储层):渗透率为 X10-3 um2-10 X10-3 um2,含水 类储层(狭义低渗透储层):渗透率为50 ):渗透率为 含水 饱和度25%-50%,近于正常储层,有自然产能。 饱和度 ,近于正常储层,有自然产能。 II 类储层(极低渗透储层):渗透率为 X10-3 um2 -1 X10-3 um2,自然 类储层(极低渗透储层):渗透率为10 ):渗透率为 产能达不到工业标准,需压裂。 产能达不到工业标准,需压裂。 III 类储层(超低渗储层):渗透率 X10-3 um2 -0.1 X10-3 um2,含水饱 类储层(超低渗储层):渗透率1 ):渗透率 和度多大于50%,几乎没有自然产能,压裂改造后投产,在现有条件下难有 几乎没有自然产能, 和度多大于 几乎没有自然产能 压裂改造后投产,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
储层参数计算--渗透率和饱和度的计算 储层参数计算 渗透率和饱和度的计算
低渗透单孔隙储层
划分储层类型,对同一储层类型的岩心数据和测井数据进行“ 划分储层类型,对同一储层类型的岩心数据和测井数据进行“四 关系研究,建立属于每个储层的测井解释模型。 性”关系研究,建立属于每个储层的测井解释模型。
双孔介质储层
我国石油资源质量分布图
198.7×108t × 占21.14 % 210.7×108t × 占22.41 %
常规资源量 低渗资源量 重油资源量
530.6×108t × 占56.45 %
总资源量 940×108t ×
据顾家裕等, (据顾家裕等,2004) )
不同时代地层低渗透储层的比例 %
35 30 25 20 15 10 5 0
低渗透复杂岩性储层
用中子-密度交会(选用地区性的骨架参数)、核磁共振测井 用中子 密度交会(选用地区性的骨架参数)、核磁共振测井 密度交会 )、
低渗透碎屑岩储层
用中子-密度交会、核磁共振测井 用中子 密度交会、 密度交会
双孔介质储层
用双侧向计算裂缝孔隙度,常规方法计算基质孔隙度, 用双侧向计算裂缝孔隙度,常规方法计算基质孔隙度,总孔 隙为裂缝孔隙度与基质孔隙度之和。 隙为裂缝孔隙度与基质孔隙度之和。
0 150
中中
20000 45 -15
FMI
岩心图片
井压
2 12 2
LLS
20000 1.95
密密
2.95
常规测井:密度曲线抖动,声波值增大,双侧向曲线呈“双轨” 常规测井:密度曲线抖动,声波值增大,双侧向曲线呈“双轨”。FMI图像显 图像显 示为高导暗色正弦曲线; 能量衰减越明显, 示为高导暗色正弦曲线;DSI能量衰减越明显,表明裂缝连通较好 。 能量衰减越明显
次生孔隙发育区
孤立次生孔隙发育区
原生孔隙发育、次生孔隙不发育区
低孔低渗储层具有多种储集空间,渗透率的计算相当复杂, 低孔低渗储层具有多种储集空间,渗透率的计算相当复杂,不同的孔隙结构具有 不同的渗透率变化规律。要准确计算各种情况的渗透率, 不同的渗透率变化规律。要准确计算各种情况的渗透率,必须针对不同孔隙结构 类型建立不同的解释模型。 类型建立不同的解释模型。
物 性 计 算
流 体 性 质 判 别
测 井 评 价 方 法 研 究
研究影响非常规储层饱和度的主要元素 建立饱和度计算模型
结合试油资料进行方法检验
结束
三、测井新技术及其作用
流体识别
储层产能
射孔井段: 射孔井段:4162-4203米 - 米 负压值: 负压值:20Mpa 无产出 后氮气气举, 后氮气气举,负压值 30Mpa,效果仍不明显。 ,效果仍不明显。 井口压力1-2psi左右,产 左右, 井口压力 左右 气50方/天 。 方天
储层识别
低孔渗气层
气测、测井资料均表明气层特征明显。 气测、测井资料均表明气层特征明显。 储层孔隙度10~12%,渗透率<10mD。 储层孔隙度10~12%,渗透率<10mD。 10 %,渗透率<10mD
Pc = 2σcosθ / r θ Pr =Kr * T2 Pc =Kp / T2
核磁共振T 核磁共振T2分布与压汞孔喉半径分布对比
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1000.00
30.00
岩 岩 岩 : 商 548-1
100.00
岩 岩 岩 : 商 548-1
压压压压压压 核核核核压压压压
压压压压压压 核核核核压压压压
古生代 三叠系 侏罗系 白垩系 下第三系
31.18 25.35 18.06 12.79 8.67 3.94
上第三系
低渗储层岩性百分比统计
%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粉砂岩 砂岩 砂砾岩 其它岩 15.7 11.6 32.9 39.8
低孔渗油气资源在我国油气资源中占有 十分重要地位, 十分重要地位,而且随着石油勘探程度的 逐渐加深,其所占的比例还将继续增大。 逐渐加深,其所占的比例还将继续增大。 低孔渗储层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无疑 是我国石油勘探的主战场,如何合理开发 是我国石油勘探的主战场,如何合理开发 低孔渗油气藏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低孔渗油气藏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已成为 众多石油工程专家和石油企业所面临的亟 待解决的难题。 待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