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网系统接触电阻特性
受电弓与接触网相互作用综述

受电弓与接触网相互作用综述吴积钦,李岚摘要:不同类型的受电弓和接触网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相互作用性能。
这些性能主要体现在两者之间的几何相互作用、材料接口、弓网电接触及动态相互作用等方面,这些方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几何相互作用是弓网系统的基本矛盾,当列车运行到一定速度时,弓网动态相互作用成为弓网系统的主要矛盾。
受电弓与接触网的相互作用性能是弓网系统方案设计及相关标准制订的依据。
关键词:受电弓;接触网;相互作用受电弓与接触网的相互作用(俗称弓网关系),不同类型的受电弓—接触网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相互作用性能。
这些性能主要体现在两者之间的几何相互作用、材料接口、弓网电接触及动态相互作用等方面。
1几何相互作用接触线是受电弓的滑道,接触线不离开受电弓弓头的工作范围才能使受电弓沿接触网顺利滑行。
接触线在线路上方的几何特征值须与受电弓的几何特征相适应。
1.1受电弓的几何特征受电弓的几何外型越小,对线路的结构限界要求就越低,但接触网的跨距就越小;几何外型越大,接触网可以采用的跨距就越大,但对线路的结构限界要求高。
各国铁路部门根据各自情况确定受电弓的弓头几何外型。
中国铁路受电弓弓头的几何外型遵循UIC608附4a规定,弓头总长度为1950mm。
受电弓的工作范围等于其上部工作位置与下部工作位置之差,通常为2000mm左右。
1.2架空接触网的几何特征接触线在线路上方的几何特征值可用横向与垂向2个方向的参数表征。
垂向特征值主要有接触线高度、接触线坡度、接触线在定位点处的抬升等;横向特征值主要有接触线拉出值、侧风作用下的横向偏移值等。
垂向参数应保证受电弓在工作范围内的正常运行;相对于轨道平面垂直中心线的横方参数应确保任何情况下有一支接触线在弓头工作范围内。
弓网接触压力的测量已经表明,接触线空间位置的不连续性会引起接触压力瞬间的较大变化。
2弓网材料接口接触线和滑板的磨耗以及弓网接触点的允许电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两部件的材料组合。
2.1滑板滑板应满足弓网系统的机械及电气要求,通常要求滑板接触电阻小、熔点高、导热性良好、质量小、机械强度高、弹性好、与铜或铜合金接触线之间的摩擦系数小、便于实现轻量化和标准化等。
弓网系统

新干线于1964年10月1日,东京奥运前夕开始通车营运, 第一条路线是连结东京与新大阪之间的东海道新干线
Page 7
1. 弓网系统综述
Page 8
SWJTU OCS
2009.06.16
PS200A型受电弓
双臂菱形 下臂交叉 弹簧上升 空气下降 铜基粉末冶金滑板
1. 弓网系统综述
带弹性组合吊弦的复链形接触网
0,7
0,6
Re 250
0,
10 %
5
u = ((emax- emin) / (emax+ emin)) * 100 %
0,4
Re 330
0,3
8%
Spt 1 2 3 4 5 6 7 Spt
吊弦处
2. 弓网系统的振动特性
Page 37
Fc
MH H
KH,CH,BH
meq E
KF,CF,BF
Fc0
SWJTU OCS
弓网系统的振动特性与接触网弹性有关的因素接触网的弹性单位垂直作用力引起的接触线抬升与跨距成正比与接触线和承力索的张力之和成反比page33弹性沿跨距的一致性用接触网的弹性不均匀程度表示弹性及弹性不均匀度与接触线截面线索张力接触网跨距结构高度预弛度及有无弹性吊索有关与接触网施工精度有关swjtuocs200906162
TSG1(1978)
M7(6Y2)
AM51BU(6G)
受
电
AM51UF(8K)
弓
LV-2600(6K)
TSG3(1993)
DSA系列(200、250)(Stemmann-Technik)
8WL0系列(6YH69、SSS400+)(Siemens+Schunk)
弓网系统动态接触电阻数学模型的研究

弓网系统动态接触电阻数学模型的研究近年来,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及相关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在电气技术方面,各个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催生出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发现。
弓网系统动态接触电阻数学模型正是他们中的一个成果。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原理分析和仿真实验两个方面,阐述该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一、弓网系统动态接触电阻数学模型的原理弓网系统动态接触电阻数学模型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数学模型,它可以快速准确模拟系统中出现的动态接触电阻,从而获得更为准确可靠的结果。
其工作原理是在两个或多个连接点中引入多种接触电阻系数,根据不同的物理条件,将这些系数与动态接触电阻的变化规律进行匹配,从而模拟实际系统情况,最终达到精确模拟的效果。
二、弓网系统动态接触电阻数学模型的特点1、可靠性:弓网系统动态接触电阻数学模型既可以快速准确模拟出实际系统中出现的动态接触电阻,同时也可以模拟出系统中不同位置接触电阻的变化。
2、灵活性:弓网系统动态接触电阻数学模型可以根据不同的物理条件,将不同系数与动态接触电阻的变化规律进行匹配,从而模拟不同的实际情况,扩大模型的应用范围。
3、实用性:弓网系统动态接触电阻数学模型既可以用于电气设备的相关设计测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水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等。
三、弓网系统动态接触电阻数学模型的应用弓网系统动态接触电阻数学模型在电气技术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如电气设备的结构设计与优化、谐波消耗分析、短路特性分析、电气特性测试等。
此外,该模型也可以用于水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等领域,例如:污染物的瞬时传输分析、反应器的温度变化模拟等。
四、仿真实验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弓网系统动态接触电阻数学模型,本文通过一系列仿真实验来考察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以更加全面全面地把握。
实验中,利用一台台式计算机,模拟出电路中出现的传导过程,用不同的参数(如电流、压降、电阻等)验证该模型是否可以准确模拟出实际情况,最终得出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受电弓与接触网电接触特性

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电接触特性研究1引言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系统中,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的主要供电设备,电力机车通过接触网取得电能。
弓网关系对整个电气化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证受电弓与接触网导线的良好接触是弓网关系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1]。
近年来,弓网系统不良电接触引起的材料烧损及接触线断线事故占弓网事故的比例呈逐年上升之势,专家学者对弓网系统的火花与燃弧现象存在不同见解。
随着旅客列车高速化及货物列车重载化的实施,有必要依据电接触理论,对弓网系统电接触特性进行研究,对弓网系统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做出合理解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依据[2]。
2弓网系统电接触的特征在弓网的运输系统中,电接触主要指滑板与接触线相互接触并通过接触界面实现电流传输的一种物理、化学现象[3]。
电接触形式包括点接触、线接触和面接触,如图2-1所示。
弓网系统相对静止不动时,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区域表现为滑板平面与接触线圆弧面之间的线接触。
无论接触部分如何加工、打磨及运行过程中的相互磨损,在微观上总是凸凹不平的,如图2-2所示。
即使有很大的接触压力使滑板与接触线相互压紧,也只有少数的点(或小面)实际发生了真正的接触,这些实际接触的点(或小面)承受着全部的弓网接触压力。
由于接触线和滑板表面一般都覆盖着一层导电不良的氧化膜或其它种类的杂质,因而在实际接触点(或小面)内,只有少部分膜被压破的地方才能形成电的直接接触,电流实际上只能从这些更小的接触点中通过,如图2-3所示。
把实际发生机械接触的点(或小面)称为接触斑点,接触斑点中那些形成金属或准金属接触的更小面(实际传导电流的面)称为导电斑点。
(a )点接触 (b )线接触 (c )面接触图2-1电接触形式图图2-2 滑板与接触线接触斑点 图2-3 电流收缩现象图 3 弓网系统静态接触电阻电气列车所需的电流通过导电斑点从接触网流向受电弓,电流线在导电斑点附近发生收缩,使电流流过的路径增长,有效导电面积减小,会出现局部附加电阻,称为收缩电阻。
电气化铁路动态弓网接触电阻研究

步用于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文献[6]同时建立了多种 受电弓模型,研究了受电弓划过接触网时的动力学 特性。文献[7]通过引入受电弓模型,分析了强风对 弓网动态特性的影响。文献[8]提出了受电弓控制策 略,用于改善弓网间的电能传输质量。
Keywords:electrified railway; contact resistance; catenary; pantograph; contact force
电气化铁路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运量大 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应用。电力机车 的电能来自于架设在铁路沿线的牵引网系统,通过 安装在列车顶部的受电弓实现电能的传输。然而, 与传统电力系统不同,接触网和受电弓之间属于滑 动接触,容易造成电能传输的不稳定[1]。一方面, 表现在弓网系统的动力学性能,弓网之间的剧烈振 动会引起接触质量的下降[2],严重的还会导致离线 的发生,危害运行安全[3];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弓网 之间的电接触特性,弓网之间的滑动接触电阻受诸 多因素决定,影响着弓网间的电能传输质量[4]。以 下分别对二者以往的研究进行综述。
Abstract In modern traction power system, the pantograph and the catenary are used to provide electric energy for trains. The contact resistance between the pantograph strip and the contact wire affects the transmission quality of electric energy.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some factors on the contact resistance based on the contact resistance model. Then considering the shortfalls of previous studies, the dynamic theory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pantograph and catenary simulation model. The contact force curve is obtained.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dynamic contact force into the contact resistance model. The change of the contact resistance is obtained. Considering the real working conditions (such as different train speeds, different magnitudes of current), the statistics and change of the dynamic contact resistance are analysed.
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电接触特性

第29卷,第3期中国铁道科学v01.29No.32008年5月CHINARAILWAYSCIENCEMay,2008文章编号:lOOl一4632(2008)03一OL06-04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电接触特性吴积钦,钱清泉(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摘要:依据电接触理论对弓网系统电接触特点、接触电阻、稳态热效应及电弧的产生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弓网系统具备固定、滑动及可分离等方面的电接触特性,弓网系统电火花现象与滑板和接触线材料的导电性能密切相关,铜镁接触线与碳滑板2种较高电阻率的材料组合决定了两者的接触电阻比较大,使得滑动接触过程中的电火花现象剧烈。
取流量较大的电动列车在起步或低速运行时,由接触电阻引起的热能有可能导致滑板和接触线局部过热,必要时应采取措施减小弓网接触电阻。
弓网系统电弧对周围环境虽产生电磁干扰,但却能保证电动列车正常取流的连续性。
关键词:弓网系统;电接触特性}受流,受电弓;接触网中图分类号:U225.1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弓网系统不良电接触引起的材料烧损及接触线断线事故占弓网事故的比例呈逐年上升之势,专家学者对弓网系统的火花与燃弧现象存在不同见解[1-33。
随着旅客列车高速化及货物列车重载化的实施,有必要依据电接触理论,对弓网系统电接触特性进行研究,对弓网系统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做出合理解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弓网系统电接触的特点根据文献F43中的理论可知,弓网系统电接触是指滑板与接触线相互接触并通过接触界面实现电流传输的一种物理、化学现象。
列车静止不动时,弓网系统表现为固定电接触,出现的主要现象和问题是接触电阻、接触温升和接触熔焊。
列车运行时,弓网系统具有滑动电接触的特点,除了固定电接触的问题外,还有滑板与接触线之间的摩擦、润滑及磨损等问题。
弓网系统接触区域无论如何加工、打磨以及运行过程中的相互磨损,接触区域在微观上总是呈现凸凹不平,如图1所示。
高铁弓网系统受流特性与受电弓

(3)离线问题 当接触网的悬挂系统不能适应列车运行速度的要
求时,受电弓的滑板就会与接触导线脱离。高速运行 时,受电弓的向上推力将使接触导线的位置急速变化, 这一变化以横波的形式沿接触导线前后传播,使导线 产生波动。如果其传播速度赶不上高速列车的运行速 度,就会产生离线现象。当二者不匹配时,受流质量 将严重恶化,甚至造成弓网解体。因此,在高速弓网
五)提高弓网系统工作稳定性的主要措施 1、采用新型复合材料制成的接触导线,以提高其抗拉 强度。 2、增大接触线和承力索的截面,以增加接触线和承力 索的张力;减小接触网的跨度,并采用更为合理的悬 挂方式。 3、确定受电弓同时升两个受电弓之间的最小距离。 4、改进受电弓的结构设计。
二、受电弓
1、受电弓介绍
四)弓网关系产生的影响 (1)弓线间的接触压力
当受电弓沿接触导线移动时,受电 弓的高度就开始迅速变化,再加上受电 弓还受到高速空气动力的作用,从而将 引起接触压力的变化。其后果是:压力 变小会造成受电弓离线,出现电弧,使
(2)接触导线的波动和噪声 高速铁路的噪声声源主要来源于弓网
系统(接触导线波动而产生严重的电弧放 电以及强烈的噪声问题)、轮轨系统和空 气阻力。世界各国对铁路噪声规定了容许 标准值,我国为70。为降低噪音,除了在 轨道、线路、车辆、电气化接触网等方面
一、高铁系统的受流特性
一)高铁弓网系统简介
电气化铁道是由电力机车和牵引供电装置组成的,牵引供电装置一般 分成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部分,所以人们又称电力机车、牵引变电 所和接触网为电气化铁道的“三大元件”。
电厂发出的电流,经升压变压器提高电压后,由高压输电线送到铁路 沿线的牵引变电所。在牵引变电所里把电流变换成所要求的电流或电 压后,经馈线转送到邻近区间和站场线路的接触网上供电力机车使用 。
弓网系统接触电阻特性

弓网系统接触电阻特性王万岗;吴广宁;高国强;王波;崔易;李天鸷;杨明明【摘要】针对不同接触压力、牵引电流条件下弓网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接触电阻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弓网静态接触时接触电阻随接触压力、牵引电流增大而减小;动态时,接触压力和牵引电流一定的情况下,接触电阻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再减少又增大的趋势,接触电阻随速度变化出现2个极值,说明接触压力与列车运行速度和牵引电流存在着最佳匹配关系.%The static and dynamic contact resistance was studied with different contact pressures and traction currents.r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tic contact resistance of pantograph and centenary is decreased when contact pressure andrntraction current increases, and the dynamic contact resistance increases then decreases and at last increases with thernincrease of the locomotive speed at the same contact pressure and traction current. This causes two extremum points torncontact resistance, which shows that there exist best matching among contact force, the locomotive speed and tractionrncurrent.【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43)010【总页数】8页(P3857-3864)【关键词】弓网系统;电接触;接触电阻;接触压力【作者】王万岗;吴广宁;高国强;王波;崔易;李天鸷;杨明明【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成都,611731;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25.3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系统中,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的主要供电设备,动车组(电力机车)通过接触网取得电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大,较小的接触压力又会造成接触电阻过大,使得 貌密切相关,受接触斑点数、斑点半径等因数影响,
受电弓滑板和导线温度升高,产生热塑性形变,缩短 由于接触斑点数及导电斑点半径很难确定,因此,接
弓网系统寿命。随着速度的增加,弓网粘着度下降, 触电阻的研究大多采用试验方法进行研究。
产生弓网离线,发生弓网电弧,烧蚀接触网导线和受
也随之加剧,使得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状态严重恶化, 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受电弓滑板、接触网导线磨耗 增大,寿命显著缩短;另一方面弓网离线(受电弓与接 触网导线之间由接触状态到分离状态)更加频繁,导致 弓网电弧频频发生,弓网电弧不仅使车载电器承受高 频振荡过电压,还会烧蚀接触网导线[1, 3],轻者使接触 导线寿命缩短,重者烧断接触导线,造成重大事故[4]。
第 43 卷第 10 期 2012 年 10 月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弓网系统接触电阻特性
Vol.43 No.10 Oct. 2012
王万岗 1, 2,吴广宁 1,高国强 1,王波 1,崔易 1,李天鸷 1,杨明明 1
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再减少又增大的趋势,接触电阻随速度变化出现 2 个极值,说明接触压力与列
车运行速度和牵引电流存在着最佳匹配关系。
关键词:弓网系统;电接触;接触电阻;接触压力
中图分类号:U22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207(2012)10−3857−08
Characterization of contact resistance between pantograph and catenary system
≤0.239
>57
表 2 滑板的组分含量(质量分数)
Table 2 Element content of pantograph slider %
C
Pb
Sn
Si
Ni
Cu
59 6.97 2.87 0.697 0.533 29.93
表 3 滑板物理参数
Table 3 Physical parameters of pantograph slider
wangwangang@
3858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43 卷
弓网电接触状态的恶化还可引起电压、电流波形畸变, 半径。
降低列车受流质量,威胁行车安全。传统的方法主要 从机械角度考虑如何减少离线率从而保障弓网的稳定 受流,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Pizzigoni 等[5−9]从载流摩 擦的角度研究了弓网受流问题;Tellini 等[1, 3−4, 9]研究 了接触网因覆冰、振动等因素造成的弓网离线下的弓 网电弧电磁干扰特性的研究。在弓网电接触系统中, 选择合适的接触压力是保障弓网系统的稳定受流的关
2.3 试验条件 本试验采用的接触导线为铜镁合金接触网导线,
受电弓滑板为浸金属碳滑板,其参数见表 1~3。
表 1 接触网导线基本参数
Table 1 Basic parameters of contact wire
型号
电阻率(20 ℃时)/
直径 E/mm
(Ω·km−1)
拉断力/kN
RIM120
13.2
转动,圆盘带动接触网导线运动。其导线的运动部分
1 弓网接触电阻产生
照片如图 2(b)所示,导线分为模拟接触网导线和接触 网导线,模拟接触网导线由接触网导线切割分开,使
接触网导线变薄,变薄后的接触网导线在圆盘上的塑
弓网的受流是通过受电弓滑板和接触网导线滑动 接触受流,而实际的受电弓滑板和接触网导线的表面 并不是光滑的,而是通过接触斑点进行受流,如图 1 所示。电流通过接触斑点时,由于导流通道的改变使
体积密度/ (g·cm−3)
Hale Waihona Puke 开口气 孔率/%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电阻率/
MPa
MPa (μΩ·m−1)
2.85
0.4
359
110
7
3 试验结果
3.1 静态接触电阻试验 图 4 所示为静态接触电阻与接触压力和牵引电流
的关系曲线。从图 4 可以看出:接触压力与接触电阻 呈单调递减关系,接触压力小于 70 N 时,接触电阻随
弓网系统接触电 Rc,由接触网导线体电阻 Rm1, 受电弓滑板体电阻 Rm2 和接触斑点收缩总电阻 Rs 组 成。
1
N
=∑
1
Rs i=1 Rsi
Rc = Rm1 + Rm2 + Rs
(2)
金属体电阻主要受材料电阻率的影响,与接触压
键因素之一,过大的接触压力会使得弓网系统的磨耗 力、受流电流对其影响不大;收缩电阻与导电斑点形
在实际的弓网接触运动中,受电弓滑板既有横向
‘Z’字形运动,又有垂向沉浮运动,本系统采用伺服电 机和滚轴丝杠对其进行驱动,以实现上述运动关系,
如图 2(c)所示。弓网系统的垂向振动速度由计算机预 设,以模拟不同的振动幅值和频率。弓网系统的接触
压力实现方法是:将受电弓滑板升到与接触网导线接
图 1 弓网接触斑点
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系统中,接触网是电气化 铁道的主要供电设备,动车组(电力机车)通过接触网 取得电能。弓网关系对整个电气化铁路系统的正常运 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保证受电弓与接触网导线 的良好接触是弓网关系中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 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接触网导线的不平顺、接触网 振动、受电弓弓头振动、轨道的不平顺等因素的影响
WANG Wan-gang1, 2, WU Guang-ning1, GAO Guo-qiang1, WANG Bo1, CUI Yi1, LI Tian-zhi1, YANG Ming-ming1
(1.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2. Chengdu Textile College, Chengdu 611731, China)
Abstract: The static and dynamic contact resistance was studied with different contact pressures and traction curr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tic contact resistance of pantograph and centenary is decreased when contact pressure and traction current increases, and the dynamic contact resistance increases then decreases and at las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ocomotive speed at the same contact pressure and traction current. This causes two extremum points to contact resistance, which shows that there exist best matching among contact force, the locomotive speed and traction current. Key words: pantograph and catenary system; electric contact; contact resistance; contact force
电弓滑板。由此可见:在弓网滑动接触过程中,弓网 系统的磨耗由弓网之间的摩擦力和电气性能决
2 弓网电接触试验系统
定[9],因此,评估接触线的磨耗必须考虑弓网接触电
阻[10]。接触电阻是衡量受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弓网系统电接触特性,研制了一套弓网电接
Ocoleanu 等[10]通过试验研究了弓网系统接触电阻与 接触压力的关系,指出随着接触压力的增加,弓网系
(1. 西南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610031; 2.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611731)
摘要:针对不同接触压力、牵引电流条件下弓网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接触电阻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弓网
静态接触时接触电阻随接触压力、牵引电流增大而减小;动态时,接触压力和牵引电流一定的情况下,接触电阻
触试验系统。该系统由电接触试验装置、测试系统 构成。
统的接触电阻减少。在此,本文作者利用自行研制的 弓网电接触试验系统,对弓网系统静态接触电阻、滑 动接触电阻与接触压力、牵引电流、动车速度的关系 进行分析研究。
2.1 弓网电接触试验装置 弓网电接触试验装置如图 2 所示。图 2(a)所示为
系统整体结构图,其中 v 表示接触网导线的运动方向, 弓网电接触试验装置的运动过程为变频电机驱动圆盘
上位机控制软件处理,根据下式可获得接触电阻电弧
电阻。
Rc
=
Uc I
(3)
式中:Uc 为接触电压;I 为电流。
图 3 测试系统示意图 Fig.3 Sketch map of test system
(a) 系统结构示意图;(b) 导线运动部分照片; (c) 升降弓装置
图 2 弓网电接触试验装置 Fig.2 Test apparatus of electrical contact between
pantograph and catenary
电气回路为电流从电源流出,经接触网导线、弓 网接触电阻、受电弓滑板、阻性感性一体化负载,最 后回到电源。通过分级调整感性阻性一体化负载的电 感和电阻来模拟不同车型的负载特性。 2.2 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