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电接触特性

合集下载

受电弓与接触网相互作用综述

受电弓与接触网相互作用综述

受电弓与接触网相互作用综述吴积钦,李岚摘要:不同类型的受电弓和接触网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相互作用性能。

这些性能主要体现在两者之间的几何相互作用、材料接口、弓网电接触及动态相互作用等方面,这些方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几何相互作用是弓网系统的基本矛盾,当列车运行到一定速度时,弓网动态相互作用成为弓网系统的主要矛盾。

受电弓与接触网的相互作用性能是弓网系统方案设计及相关标准制订的依据。

关键词:受电弓;接触网;相互作用受电弓与接触网的相互作用(俗称弓网关系),不同类型的受电弓—接触网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相互作用性能。

这些性能主要体现在两者之间的几何相互作用、材料接口、弓网电接触及动态相互作用等方面。

1几何相互作用接触线是受电弓的滑道,接触线不离开受电弓弓头的工作范围才能使受电弓沿接触网顺利滑行。

接触线在线路上方的几何特征值须与受电弓的几何特征相适应。

1.1受电弓的几何特征受电弓的几何外型越小,对线路的结构限界要求就越低,但接触网的跨距就越小;几何外型越大,接触网可以采用的跨距就越大,但对线路的结构限界要求高。

各国铁路部门根据各自情况确定受电弓的弓头几何外型。

中国铁路受电弓弓头的几何外型遵循UIC608附4a规定,弓头总长度为1950mm。

受电弓的工作范围等于其上部工作位置与下部工作位置之差,通常为2000mm左右。

1.2架空接触网的几何特征接触线在线路上方的几何特征值可用横向与垂向2个方向的参数表征。

垂向特征值主要有接触线高度、接触线坡度、接触线在定位点处的抬升等;横向特征值主要有接触线拉出值、侧风作用下的横向偏移值等。

垂向参数应保证受电弓在工作范围内的正常运行;相对于轨道平面垂直中心线的横方参数应确保任何情况下有一支接触线在弓头工作范围内。

弓网接触压力的测量已经表明,接触线空间位置的不连续性会引起接触压力瞬间的较大变化。

2弓网材料接口接触线和滑板的磨耗以及弓网接触点的允许电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两部件的材料组合。

2.1滑板滑板应满足弓网系统的机械及电气要求,通常要求滑板接触电阻小、熔点高、导热性良好、质量小、机械强度高、弹性好、与铜或铜合金接触线之间的摩擦系数小、便于实现轻量化和标准化等。

轨道交通受流系统受电弓与接触网动态相互作用

轨道交通受流系统受电弓与接触网动态相互作用

轨道交通受流系统受电弓与接触网动态相互作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受电弓与架空接触线之间动态相互作用时匹配性能参数测量方法的输出功能和准确度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轨道交通受流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561.1—2008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试验第1部分:干线机车车辆受电弓(IEC 60494-1:2002,IDT)GB/T 21561.2—2008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试验第2部分:地铁和轻轨车辆受电弓(IEC 60494-2:2002,IDT)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弓头 collector head受电弓中由框架支承的部件,它包括滑板、弓角并可以有一个悬挂装置。

[GB/T 21561.1—2008,定义3.2.3]3.2接触点 contact point滑板和接触线之间的机械接触点。

3.3弓头工作区域 working area of collector head正常运行时,接触点在滑板上可能的横向和垂向范围。

3.4接触力 contact force受电弓与架空接触网作用的垂直力,是一架受电弓所有接触点的力之和。

3.5平均接触力F m mean force接触力的统计平均值。

3.6静态力 static force在受电弓升弓装置的作用下,弓头向上施加在接触线上的垂直力。

在受电弓升起的同时机车车辆是静止的。

[GB/T 21561.1—2008,定义3.3.5]3.7空气动力 aerodynamic force由于受电弓部件周围的空气流动而作用在受电弓上的附加垂向力。

3.8准静态力 quasi-static force特定速度下静态力和空气动力的总和。

3.9锚段长度 tension length接触网两个下锚固定点之间的距离。

弓网系统

弓网系统

新干线于1964年10月1日,东京奥运前夕开始通车营运, 第一条路线是连结东京与新大阪之间的东海道新干线
Page 7
1. 弓网系统综述
Page 8
SWJTU OCS
2009.06.16
PS200A型受电弓
双臂菱形 下臂交叉 弹簧上升 空气下降 铜基粉末冶金滑板
1. 弓网系统综述
带弹性组合吊弦的复链形接触网
0,7
0,6
Re 250
0,
10 %
5
u = ((emax- emin) / (emax+ emin)) * 100 %
0,4
Re 330
0,3
8%
Spt 1 2 3 4 5 6 7 Spt
吊弦处
2. 弓网系统的振动特性
Page 37
Fc
MH H
KH,CH,BH
meq E
KF,CF,BF
Fc0
SWJTU OCS
弓网系统的振动特性与接触网弹性有关的因素接触网的弹性单位垂直作用力引起的接触线抬升与跨距成正比与接触线和承力索的张力之和成反比page33弹性沿跨距的一致性用接触网的弹性不均匀程度表示弹性及弹性不均匀度与接触线截面线索张力接触网跨距结构高度预弛度及有无弹性吊索有关与接触网施工精度有关swjtuocs200906162
TSG1(1978)
M7(6Y2)
AM51BU(6G)


AM51UF(8K)

LV-2600(6K)
TSG3(1993)
DSA系列(200、250)(Stemmann-Technik)
8WL0系列(6YH69、SSS400+)(Siemens+Schunk)

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电接触特性

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电接触特性

果表 明:弓网系统具备固定 、滑动及可分离等方面 的电接触 特性 ;弓网系统 电火花现 象与滑板 和接触线材 料 的 导 电性能密 切相关 ,铜镁接触线与碳滑板 2 种较高 电阻率 的材料组 合决定 了两者 的接触 电阻 比较 大 ,使 得滑动 接触过程 中的 电火花现象剧烈 。取流量较大的 电动列 车在起 步或低 速运行 时 ,由接触 电阻引起 的热能有 可能导
小 ,因而 出现局部 的 附加 电阻 ,称 为 “ 收缩 电阻” 。 电流通过 接触 区域 时还会 遇 到准金 属接触 ,电子通 过极 薄 的膜时 还会 遇到 另一 附加 电阻 ,称 为 “ 电 膜
即使 滑板 和接 触线之 问具 有很 大 的接 触力 ,在 接 触区域 也 只有少数 的点 ( 面 )实 际发 生 了真正 小
势 ,专 家学 者对 弓网 系统 的火花 与燃 弧现象 存在 不
同见解 _ ] 1 。随 着旅 客 列 车 高速 化 及 货 物 列 车 重 载 化 的实 施 ,有必要 依据 电接 触理论 ,对 弓网系统 电 接 触特性 进行 研究 ,对 弓 网系统运 行 中 出现的一 些 现 象做 出 合 理 解 释 ,为 解 决 这 些 问 题 提 供 理 论 依
通过 相对 静止 的 弓 网接 触点 获取 电能 。由于接触 电 阻 的存在 ,当 电流通 过 接 触 点 时必 然 产 生 焦 耳热 ,
触 电阻可 用下 式计算 :
R 一 4l+ p

+ 尺f
式 中 :尺 为单个 导 电斑 点 的接 触 电阻 ;R 为单 个 导 电斑 点 的表 面 膜 电阻 ;l ,1 分别 为接 触 线 和滑 D 0 2 板材料 的 电阻率 ;以为 单个导 电斑 点 的半径 。 如 果 通 过导 电斑 点 的 电 流 增 大 或 接 触 电 阻增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高速铁路受电弓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高速铁路受电弓
• 2、高速接触网的特性
• (1)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 (2)具有良好的受流性能 • (3)应采用状态维修,减少维修带来的干扰 • (4)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高速铁路的受流技术及其评价
高速铁路接触网—受电弓受流系统的新特点
• 3、高速受电弓的特性
• (1)小的静态抬升力差 • (2)较小的归算质量 • (3)良好的跟随特性 • (4)大的横向刚度 • (5)良好的气动力外型和气流调整装置 • (6)与接触导线摩擦性能相匹配的滑板材料及钛合金材料 • (7)具有紧急降弓控制系统
综合接地的必要性
• 钢轨铺设于地面上,与地不良绝缘,存在对地漏 泄电阻。对于普速电气化铁路,钢轨对地漏泄电 阻较低,列车牵引电流也不大,正常运行时,钢 轨电位不高,将钢轨作为地线用于某些沿线设备 接地,一般不会引发设备和人身安全问题。必要 时才增设小型地网。
综合接地的必要性
• 高速铁路(与既有线不同)的一些特征: • (1)列车牵引电流大 • (2)牵引网短路电流大 • (3)钢轨对地漏泄电阻高
• 评价弓网受流质量从以下七方面考虑:
• 1、弓网间动态接触压力 • 2、接触导线最大垂直振幅 • 3、接触导线的抬升量 • 4、离线 • 5、硬点 • 6、接触网的静态弹性差异系数 • 7、接触导线弯曲应力
高速铁路的受流技术及其评价
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受流质量评价
• 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受流质量与接触网和受电 弓的匹配性能有很大关系。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高速铁路受电弓
高速铁路受电弓
高速列车电力牵引受流的主要特点
• 1、接触网(与受电弓)的波动特性。 • 2、高速列车在高速运行时所受的空气阻力较常
速列车大得多,空气动态力也是影响高速受流的 一个重要因素。 • 3、受电弓从接触网大功率受流问题。

接触网与受电弓

接触网与受电弓

接触网与受电弓1 概述接触网与受电弓是一个整体,研究接触网不能抛开受电弓;研究受电弓不能抛开接触网。

为保证接触线与受电弓间的相互作用不出现故障、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线匹配、降低弓线间的磨损,接触线的布置必须横向偏移于线路中心线。

为使接触线和受电弓滑板磨损降到最低程度,应对接触线和受电弓滑板提出要求,这些要求应在设计受电弓和接触网时予以考虑。

受电弓的作用是将电能传输到电动牵引装置上。

对于辅助设施、生活设施的固定用电与牵引车辆运行的移动用电两方面来说,电力传输都应安全可靠。

受电弓包括主架、臂、弓头和传动装置。

受电弓和接触网相互作用的基本要求是:由于受电弓在运行中相对于接触网作横向运动,而受电弓弓头必须总是超出接触线最不利的位置,只有在运行中接触线不离开受电弓弓头的工作范围才能使系统顺利运行。

在正常运行时,接触线在滑板上的滑行是最重要的。

受电弓有上、下两个工作位置,这两个位置之间的范围便是工作范围。

1.1 接触网的要求接触网设备必须能可靠地将电流传输给牵引车辆,机械设计尺寸一定要特别适合于运行速度。

接触线是接触网的重要成份。

1.1.1 接触线受电弓沿其行走的预张力线称为接触线,刚性接触网的接触线由于汇流排的作用,几乎无张力。

接触线起到接触滑道的作用,它保证将电能不间断地传输到车辆受电弓上。

为了使受电弓滑板的磨损均匀,接触线与受电弓中心线形成交角,以之字形或S字形布置。

由于铜或铜合金有较高的导电性、硬度及其承受温度变化和抗腐蚀的能力,硬拉电解铜和铜合金已成为全球使用的导线材料。

暴露在空气中的铜的表面形成一层硬的、能导电且不会阻止电流流动的氧化层。

这就是为什么铜比具有较差导电氧化层的铝来说更适合作为滑动接触材料的原因。

银(0.1%)或镁(0.5%)的合金添加剂用来进一步改善铜线的机械和热性能,从而使用较高张力的铜线。

接触线是被滑过的受电弓磨损的。

此外,用于受电弓和接触线接触的材料的组合也对这些部件的磨损率有影响。

受电弓_接触网系统动力学模型及特性_梅桂明

受电弓_接触网系统动力学模型及特性_梅桂明
n = 5× 3 - 7× 2= 1 于是就可以将升弓角 T作为自变量 ,根据拉格 朗日方程
d dt
TL -
TL = QT
( 1)
得到框架的微分方程 f 1 (T)T¨ + f 2 (T)T2 + f 3 (T)T+ f 4 (T) si gn(T) +
f 5 (T,T) = f 6 (T)¨zL
Abstract: Fo r t he civi l C H160-0 sim ple stit ched ca tena ry o n t he high-speed railw ay a nd SS7 pantog raph, the fi nit e elem ent model of the catena ry is sep up. The natural f requency and the cor respo nding mo de are calculat ed and t he equatio n of th e vibratio n is educed. The no nlinea r dynami cal di ff erentia l equati on of the pantog raph is li st. By t he Taylo r series, the no nlinea r model is li nea ri zed and the equiv alent pa ram eters o f the f ram e o f the panto graph a re g ai ned. T he v ertical coupling dy namic m odel of the pant og raph /ca tena ry syst em is establi shed. Based on the linea r m odel and the nonli near model of the pantog raph, the com puta tio n a nd the compari so n of the si mulatio n on the dy namic characteri sti c of the pant og raph /cat enary syst em a re co me out w ith the vibrati ng respo nses of the locomo tive a nd t rack taken i nt o co nsidera tion. Key words: pantog raph; cat enary; coupli ng; dy namics; nonli near; linea ri za tion Author resume: M EI Gui-mi ng ( 1974-) , male, a docto ral st udent of Sout hwest Jiao to ng Univ ersi ty , eng ag ed i n the study o f dy namics o f the pantog raph /cat enary syst em.

受电弓与接触网相互作用综述

受电弓与接触网相互作用综述

受电弓与接触网相互作用综述吴积钦,李岚摘要:不同类型的受电弓和接触网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相互作用性能。

这些性能主要体现在两者之间的几何相互作用、材料接口、弓网电接触及动态相互作用等方面,这些方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几何相互作用是弓网系统的基本矛盾,当列车运行到一定速度时,弓网动态相互作用成为弓网系统的主要矛盾。

受电弓与接触网的相互作用性能是弓网系统方案设计及相关标准制订的依据。

关键词:受电弓;接触网;相互作用受电弓与接触网的相互作用(俗称弓网关系),不同类型的受电弓—接触网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相互作用性能。

这些性能主要体现在两者之间的几何相互作用、材料接口、弓网电接触及动态相互作用等方面。

1几何相互作用接触线是受电弓的滑道,接触线不离开受电弓弓头的工作范围才能使受电弓沿接触网顺利滑行。

接触线在线路上方的几何特征值须与受电弓的几何特征相适应。

1.1受电弓的几何特征受电弓的几何外型越小,对线路的结构限界要求就越低,但接触网的跨距就越小;几何外型越大,接触网可以采用的跨距就越大,但对线路的结构限界要求高。

各国铁路部门根据各自情况确定受电弓的弓头几何外型。

中国铁路受电弓弓头的几何外型遵循UIC608附4a规定,弓头总长度为1950mm。

受电弓的工作范围等于其上部工作位置与下部工作位置之差,通常为2000mm左右。

1.2架空接触网的几何特征接触线在线路上方的几何特征值可用横向与垂向2个方向的参数表征。

垂向特征值主要有接触线高度、接触线坡度、接触线在定位点处的抬升等;横向特征值主要有接触线拉出值、侧风作用下的横向偏移值等。

垂向参数应保证受电弓在工作范围内的正常运行;相对于轨道平面垂直中心线的横方参数应确保任何情况下有一支接触线在弓头工作范围内。

弓网接触压力的测量已经表明,接触线空间位置的不连续性会引起接触压力瞬间的较大变化。

2弓网材料接口接触线和滑板的磨耗以及弓网接触点的允许电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两部件的材料组合。

2.1滑板滑板应满足弓网系统的机械及电气要求,通常要求滑板接触电阻小、熔点高、导热性良好、质量小、机械强度高、弹性好、与铜或铜合金接触线之间的摩擦系数小、便于实现轻量化和标准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5Leabharlann 结语( 1) 弓网系统电火花现象与滑板和接触线材料 的电阻率密切相关。铜镁接触线与碳滑板材料的电 阻率较高, 两者的接触电阻均比较大。使用碳滑板 的 CRH 系列动车组运行在在 铜镁接触线区段时, 弓网系统产生的电火花现象较运行在银铜线区段剧 烈。 ( 2) 取流量较大的电动列车在启动或速度较低 区段, 由于存在接触电阻, 弓网系统的载流能力、 温升特性应引起重视, 避免滑板和接触线局部过热 引起接触线断线事故的发生 , 必要时应采取措施减 小弓网系统接触电阻。 ( 3) 列车高速运行情况下, 不仅要维持弓网系 统良好的动态关系 , 还应根据需要对接触材料的电 气性能进行匹配。受电弓与接触网的电接触特性说 明 , 应将两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文 献
) , 男 , 河南驻马店人 , 高级工程师 , 博士研究生。
第3期
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电接触特性
107
后的总电阻构成弓网系统的接触电阻。 接触电阻是表征弓网电接触特征的参数 , 对于 弓网系统点状接触的粗糙表面 , 每个导电斑点的接 触电阻可用下式计算 : Rc =
1 2
3
弓网系统电接触稳态热效应
1 2 1
H( 1 + 128
2
)
2
1 I2 nF ( 7)
式中: 为弓网接触点超出接触区的温度 ( 温升 ) ; U 为接触压降, U = I R, I 为通过接触点 的电流; 为滑板与接触线材料的热导率与电阻率乘积的平 均值。 由式 ( 7) 可知 , 通过弓网接触区域的电流越 大 , 或者接触电阻越高 , 则接触点温升亦会相应变 大 ; 另外, 滑板与接触线材料的电阻率也是接触点 温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保证高速及重载情况下弓 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 滑板与接触线材料必须具备良 好的电气性能。 典型的受电弓滑板电阻率与硬度值见表 1 。
2 2 = U = ( IR ) = 8 8
式中 : R c 为单个导电斑点的接触电阻 ; R f 为单个 导电斑点的表面膜电阻; 1 , 2 分别为接触线和滑 板材料的电阻率 ; a 为单个导电斑点的半径。 如果通过导电斑点的电流增大或接触 电阻增 高, 则接触点的电压降必然增大, 导电斑点和收缩 区内的温度亦会相应增高 , 当温度达到接触线或滑 板材料的软化点和熔化点时, 导电斑点及其附近的 接触线或滑板就会发生软化和熔化。 实际上, 新开通的电气化铁路或受电弓滑动次 数较少的接触线表面均有 1 层 导电率较差的 表面 膜, 弓网滑动接触过程中 , 电火花现象较明显。随 着受电弓滑动次数的增加 , 接触线的表面膜逐渐被 破坏 , 也可能被较高的电场破坏, 此时的接触电阻 只有收缩电阻部分, 即 Rc =
由表 2 可知, 铜银、铜锡、铜镁几种接触线的 抗拉强度及电阻率依次递增。
108






第 29 卷
上述滑板与接触线各有特点, 应根据具体情况 选用。 目前 , CRH 系列动车组使用的 DSA 型受电弓 为电阻率较高的纯碳材料滑板。当弓网接触力一定 时, 这种碳滑板分别运行在铜银、铜锡和铜镁接触 线区段时的弓网接触电阻依次变大 , 动车组取流通 过接触电阻时产生的热量对弓网接触区域的加热所 引起的电火花强度也不同。显然, 动车组分别运行 在铜银、铜锡、铜镁合金的接触线区段时, 其弓网 系统的电火花现象依次呈剧烈递增状。 另外 , 由于在取流量较大的电动列车启动或速 度较低区段存在接触电阻 , 应重视弓网系统的载流 能力和温升特性 , 避免滑板和接触线局部因热能积 聚, 导致接触点过热引起接触线抗拉强度下降, 甚 至发生接触线断线事故, 必要时应采取措施减小弓 网系统的接触电阻。
近年来, 弓网系统不良电接触引起的材料烧损 及接触线断线事故占弓网事故的比例呈逐年上升之 势, 专家学者对弓网系统的火花与燃弧现象存在不 同见解[ 1- 3] 。随着旅客列车高速化及货物列车重载 化的实施 , 有必要依据电接触理论 , 对弓网系统电 接触特性进行研究, 对弓网系统运行中出现的一些 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 为解决这 些问题提供理 论依 据。
电动列车停车时, 其内部附属设备的运转仍需
4a
+
4a
+ Rf
( 1)
通过相对静止的弓网接触点获取电能。由于接触电 阻的存在, 当电流通过接触点时必然产生焦耳热, 使弓网系统接触点局部区域温度升高 , 严重时温升 可达到滑板和接触线材料的软化点、熔化点, 甚至 发生接触线断线事故。 根据电位 温度理论, 弓网接触点的温升与通 过接触点的电流、接触电阻成以下函数关系[ 6] :
触是指滑板与接触线相互接触并通过接触界面实现 电流传输的一种 物理、化学现 象。列车静止 不动 时, 弓网系统表现为固定电接触, 出现的主要现象 和问题是接触电阻、接触温升和接触熔焊。列车运 行时 , 弓网系统具有滑动电接触的特点 , 除了固定 电接触的问题外, 还有滑板与接触线之间的摩擦、 润滑及磨损等问题。 弓网系统接触区域无论如何加工、打磨以及运 行过程中的相互磨损 , 接触区域在微观上总是呈现 凸凹不平 , 如图 1 所示。 即使滑板和接触线之间具有很大的接触力, 在 接触区域也只有少数的点 ( 小面) 实际发生了真正
型号 CT120 CTA H 120 CTS 120 CTM H 120 抗拉强度 / M Pa 360 360 420 490 /( 电阻率 ( 20 ) m m2 m- 1) 0 017 77 0 017 77 0 023 95 0 027 78
及接触线材料的 电阻率、导电 斑点数目、接 触硬 度、接触力大小有关。准确计算弓网系统的接触电 阻比较困难, 通常进行估算或通过试验得到。
[ 9]
4
弓网系统的电火花和电弧现象
弓网系统在一定情况下产生电火花或燃弧的情 况有以下几种。 ( 1) 弓网滑动接触过程中 , 当滑板和接触线实 际导电面的面积较小、接触电阻较高及列车的取流 量较大时 , 电流通过导电斑点产生的热量使导电斑 点的温度迅速上升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电火花 , 或因 弓网相对滑动导致导电斑点断裂, 滑板与接触线凸 部脱离接触时也会形成电火花。上述 2 种情况在弓 网滑动接触中比较常见, 甚至在列车低速运行情况 下也能见到。需要说明的是: 此时弓网系统并未出 现机械脱离或接触力不足的现象。电火花的能量较 弱, 对弓网系统的影响有限。 ( 2) 在电动列车高速运行过程中, 因各种原因 导致滑板与接触线整体分离或部分分离 , 在两者接 触区域最后分离前的瞬间 , 列车电流通过接触电阻 引起的热能集中加热最后分离的导电斑点, 使其温 度迅速上升到材料沸点而引起爆炸式气化。在滑板 和接触线之间充满高温导电气体的条件下, 可能在 参
第 2 9卷 , 第 3期 20 08 年 5月
文章编号 : 1001 - 4632 ( 2008) 03 - 0106 - 04
中 国 铁 道 科 学 CH INA RAIL WAY SCIEN CE
Vo l 29 No 3
M ay, 2008
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电接触特性
吴积钦, 钱清泉
( 西南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 四川 成都 摘 610031)
要 : 依据电接触理论对弓网系统电接触 特点、接 触电阻、稳 态热效 应及电 弧的产 生进行分 析研究。 结
果表明 : 弓网系统具备固定、滑动及可分离等方面的 电接触 特性 ; 弓网 系统电 火花现 象与滑板 和接触 线材料 的 导电性能密切相关 , 铜镁接触线与碳滑板 2 种较高电 阻率的 材料组合 决定了 两者的 接触电 阻比较 大 , 使得滑 动 接触过程中的电火花现象剧烈。取流量较大的电动列 车在起 步或低速 运行时 , 由接触 电阻引起 的热能 有可能 导 致滑板和接触线局部过热 , 必要时应采 取措 施减小 弓网 接触 电阻。弓 网系统 电弧 对周 围环境 虽产 生电磁 干扰 , 但却能保证电动列车正常取流的连续性。 关键词 : 弓网系统 ; 电接触特性 ; 受流 ; 受电弓 ; 接触网 中图分类号 : U 225 1 文献标识码 : A
表1
国别 欧美
[ 7]
4a
+
4a
=
+ 4a
2
( 2)
式 ( 2) 为 1 个导电斑点的接触电阻, 假设滑 板和接触线之间的导电斑点有 n 个, 导电斑点与导 电斑点间的距离比 a 值大得多, 多斑点间的收缩电 阻为并联关系, 弓网系统的接触电阻 R 为 1 + 2 R= ( 3) 4na 在考虑材料的硬度定义时 , 认为接触硬度为 [ 5] H = F2 n a ( 4)
10- 3 s 以内就形成电火花, 大量的电火花汇集成电 弧 , 电弧电压约为 10~ 20 V 。弓网恢复接触后, 电弧熄灭。弓网之间的电弧拉长到一定距离后也会 熄灭。 高速运行的列车, 其弓网系统的电弧弧根要么 与弓网一起快速移动, 要么在很短的时间内熄灭, 尽管电弧温度很高 , 但其热流对弓网系统的侵蚀却 有限, 对弓网系统的影响也有限。 高速运行中的电弧对环境产生影响, 但却能保 证电动列车取流的连续性, 这对滑动接触下的能量 传输非常重要。当然, 如果空气间隙增大 , 电流中 断 , 列车会因为电源切断而失去牵引动力。 ( 3) 受电弓的升或降一般为无负载或小负载操 作 , 弓网接触或脱离瞬间会产生电火花现象, 但不 会带来严重后果。而带大负载操作受电弓升降或电 动列车带负载进出无电区均能导致弓网间产生强烈 的燃弧现象 , 此种情况下电弧根部在滑板和接触线 的固定部件上长时间燃烧, 电弧热流会对弓网系统 带来严重后果, 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
收稿日期 : 2007 -05 -20; 修订日期 : 2008 - 03 -05 作者简介 : 吴积钦 ( 1966
点 , 接触斑点中那些形成金属或准金属接触的更 小面 ( 实际传导电流的面) 称为 导电斑点 。
2
弓网系统的接触电阻
由接触线流向滑板的电流在导电斑点附近发生 收缩, 使电流流过的路 径增加, 有效 导电面积减 小 , 因而出现局部的附加电阻, 称为 收缩电阻 。 电流通过接触区域时还会遇到准金属接触 , 电子通 过极薄的膜时还会遇到另一附加电阻 , 称为 膜电 阻 。这两部分附加电阻在电路上是串联的, 相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