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_国际形势

合集下载

国际形势与政策

国际形势与政策

国际形势与政策引言目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各国相互联系的加深,国际形势与政策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较为宏观的角度,对当前国际形势进行分析,并探讨与之相关的政策。

国际形势的变化1.全球化与经济发展:全球化深入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产业链的全球分工与合作,进一步加强了各国的联系与交流。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全球性问题的加剧,如贸易摩擦、能源安全以及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对国际形势带来了新的挑战。

2.大国关系与地区冲突:当前,大国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地区冲突不断升级。

例如,中美关系的紧张局势对整个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不安,各种冲突和恐怖主义活动不断出现。

这些问题对于全球治理和和平发展构成了威胁。

3.科技与信息化进程: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递和传播愈加频繁和迅速。

科技的进步为国际交流提供了便利,然而,信息安全也成为了一个新的挑战。

国际社会面临着隐私保护、网络安全等问题的持续挑战。

国际政策的应对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时,各国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国际政策来应对挑战。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国际政策方向。

1.多边主义:国际合作与多边主义是解决全球问题的重要途径。

各国应加强对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参与,通过协商和合作解决争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

2.经济合作:经济合作是实现共同繁荣的关键。

各国政府应推动自由贸易、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同时加强区域经济整合的努力,提升本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与议程。

3.和平与安全:和平与安全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议题。

各国应加强军控与裁军合作,维护地区与全球的和平稳定。

同时,打击恐怖主义是各国的共同责任,需要加强情报分享、打击源头和根除恐怖组织等方面的合作。

4.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球环境和资源问题的关键。

各国政府应加大环境保护和能源转型的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

5.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形势与政策国际形势

形势与政策国际形势

形势与政策国际形势中国与国际形势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

国际环境对我国利大于弊、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的总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某些挑战和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

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

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

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美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是国际斗争的主线。

目前,由于在伊拉克遭受一定挫折,美霸权战略的策略和手法有所调整。

美在伊战后治理问题上面临的困境超出XXX 起初的想象。

伊战后,美在伊拉克迅速稳定局势、以美式民主改造伊拉克社会以及将投放在伊拉克的大批美军战略力量抽出他用等计划不仅一一落空,而且不得不面对伊战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压力.美在伊拉克等问题上的姿态变化虽暴露美难以单枪匹马独步天下,但与越南战争不同,在伊拉克受到的挫折并未使美伤筋动骨,没有动摇美推行强权政治所依赖的气力基础,亦难以使XXX对其霸权战略进行全面反思,从根本上汲取教训。

2024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国外交

2024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国外交

2024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国外交2024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国外交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日益复杂化,大国外交在塑造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2024年的形势与政策,着重分析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策略及其实际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2024年国际形势分析全球经济格局2024年,全球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过程中。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依然显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多边贸易体系构成挑战。

在此背景下,我国需要继续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国际政治格局2024年,国际政治格局继续呈现出“一超多强”的特点。

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其外交政策对全球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其他大国如我国、欧盟、俄罗斯等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逐步上升,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之间的较量愈发激烈。

科技进步与网络安全2024年,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继续深入发展,人工智能、5G等领域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

同时,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大国之间在网络空间的安全竞争不断升级。

我国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维护国家利益。

我国大国外交策略及其实际效果分析外交战略目标我国外交战略目标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此目标指导下,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外交策略1. 坚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我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

2. 深化伙伴关系,扩大国际合作。

我国致力于与各大国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区域合作。

3. 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

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应对外部势力的干涉和挑衅。

4. 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

我国加强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实际效果1.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关键力量。

论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

论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

论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各国经济政治利益的日益交织,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多变,务实和理性的国家需要摸清形势并采取灵活的应对措施。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层面来分析形势与政策。

一、国际形势与政策1. 多极化趋势加速国际局势的变化永远跟不上国家政策调整的节奏,但中美关系已经成为经济政治上的前沿,在这一点上,全球经济体正经历着新的变化。

面对美国的强硬立场,中国已经作出了反击。

尽管路还很长,多极化发展,根据各方面的实际需求,也是势不可遏了。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和挑战,但同时也意味着新的机遇。

2. 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对于国际关系来说,不确定性是一个永恒主题。

全球经济格局的不确定性和动荡性,虽然加剧了全世界的不安,但对科技创新和发展等领域提出了新的机遇。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都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3. 继续推动互联网开放与追求智慧共享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中国作为全球互联网大国,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开放发展;同时,不断提高本国的互联网发展能力,确保互联网的和平与安全。

二、国内形势与政策1. 人民福祉与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走过了一段艰难的过程,但人民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尽管中国的经济依然面临不确定性,国家政策仍然在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做出努力。

2.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核心因素。

有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创新生态环境变得更加优化,这将推动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与此相伴的是,政策与资金等相关资源开始逐渐普及,专业人才也逐渐得到重视。

3. 巩固地方政权地方政权在中国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强地方政权,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将有助于解决一系列的贫困问题,同时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

因此,推动和加速事业发展,是应对挑战的必由之路,国家政策会一直先后视之。

总体而言,随着国际关系的不断变化,我们需要紧密关注全球变化,并推动合作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

形势与政策报告

形势与政策报告

形势与政策报告一、形势分析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国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上升,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了压力。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问题也对我国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了影响。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并且拥有庞大的市场和潜力。

我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庞大的人力资源。

因此,我们应该以机遇为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政策展望为了应对当前形势,我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

首先,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我们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同时,我们还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升级和优化布局。

注重推动“双创”、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外交政策在外交方面,我们将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全球事务,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稳定。

我们将继续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深化与各国的合作。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外宣传,提升国家形象和话语权,为国际舆论的正当性和公正性做出贡献。

四、国家安全在国家安全方面,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

我们将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国家防御力量的整体素质。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网络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方面的工作,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和人民的福祉。

五、民生改善在民生方面,我们将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和医疗教育改革。

我们将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好的医疗服务。

此外,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和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不断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六、总结总的来说,当前形势严峻复杂,但同时也充满着机遇与挑战。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的困难和问题,并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

全新视角解读2024年的形式与政策问题

全新视角解读2024年的形式与政策问题

全新视角解读2024年的形式与政策问题引言本文档旨在从全新视角出发,分析和解读2024年的形式与政策问题。

在全球经济、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2024年的形势将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

本文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经济社会政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2024年,全球政治格局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

一方面,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另一方面,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需求使得国际社会对合作与共治的需求日益增强。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需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2024年,科技创新将继续引领产业发展。

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绿色低碳等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我国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培育新兴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社会政策2024年,我国经济社会政策将面临诸多挑战。

人口老龄化、城乡差距、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亟待解决。

政府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改革,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024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

我国应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结论2024年的形式与政策问题涉及多个领域,我国需要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挑战。

本文从全新视角出发,对2024年的形式与政策问题进行了分析解读,希望能为政策制定者和相关部门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档从全新视角出发,对2024年的形式与政策问题进行了分析解读。

在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方面,我国需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方面,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绿色低碳等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在经济社会政策方面,政府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改革,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的基本政策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的基本政策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的基本政策一、当前国际形势分析(一)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一个主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两大公害”: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三种态势”:总体缓和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而局部动荡、总体和平而局部冲突;“四股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二)目前国际局势的五大基本特点:1.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崛起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趋势之一,世界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2.科技发展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力量;3.局部地区动荡局势短期内难以扭转。

世界上目前还存在几个火药桶,战火往往一触即发;4.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发展问题进一步突出;5.中国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上升,成为牵动国际形势发展和国际体系变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二、2012年国内民众最关心的热点话题和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一)2012年国内热点话题热点话题一:社会道德建设“道德之问”成为过去一年热得发烫的“网络热词”:“小悦悦惨遭碾压,路人为何见死不救?”“‘金哨’变‘黑哨’,足坛假赌黑缘何泛滥?”“走了‘郭美美’来了‘卢美美’,中国慈善能否恢复元气?”“‘汉代玉凳’闹笑话,假拍乱象何时休?”有关网站的“2012两会调查”关于“社会道德”的问卷中,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社会道德水准“在下降”。

究其原因,55.7%的受访者认为“不少公务人员行不正之风,带坏了整体风气”。

面对道德滑坡的现实,“卿天磊”等不少网民说,国人正在为重建道德做出努力:不久前,“雷锋传人郭明义发动百万微博粉丝爱心接力救产妇”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还有“最美妈妈”吴菊萍、“守墓老兵”欧兴田、“最美婆婆”陈贤妹……“这些草根人物,以实际行动回应见死不救的冷漠,诠释道德和人性的力量、承载国人内心向善的渴望。

”“感动与疼痛并存,谴责与反思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全国人大代表邓宝金深有感触地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将其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形势与政策论文 国际形势

形势与政策论文 国际形势

当前中国与国际形势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与趋势进一步显现。

国际环境对我国利大于弊、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的总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某些挑战与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与平、缓与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

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与,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与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与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与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与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

地区性的战争与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与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

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与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与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与平与稳定。

二、霸权主义就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美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就是国际斗争的主线。

目前,由于在伊拉克遭受一定挫折,美霸权战略的策略与手法有所调整。

美在伊战后治理问题上面临的困境超出布什政府当初的想象。

伊战后,美在伊拉克迅速稳定局势、以美式民主改造伊拉克社会以及将投放在伊拉克的大批美军战略力量抽出她用等计划不仅一一落空,而且不得不面对伊战带来的种种问题与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国际形势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

国际环境对我国利大于弊、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的总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某些挑战和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

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

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

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美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是国际斗争的主线。

目前,由于在伊拉克遭受一定挫折,美霸权战略的策略和手法有所调整。

美在伊战后治理问题上面临的困境超出布什政府当初的想象。

伊战后,美在伊拉克迅速稳定局势、以美式民主改造伊拉克社会以及将投放在伊拉克的大批美军战略力量抽出他用等计划不仅一一落空,而且不得不面对伊战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压力。

美在伊拉克等问题上的姿态变化虽暴露美难以单枪匹马独步世界,但与越南战争不同,在伊拉克受到的挫折并未使美伤筋动骨,没有动摇美推行强权政治所依赖的实力基础,亦难以使布什政府对其霸权战略进行全面反思,从根本上吸取教训。

三、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美国反恐战略对国际反恐斗争之局限和弊端进一步显现;国际反恐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反映出国际反恐阵线的内部分化倾向。

今年以来,国际反恐形势出现若干新动向。

首先,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

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袭击规模扩大。

西班牙、俄罗斯等地先后遭受严重恐怖主义袭击,举世震惊。

其次,美国反恐战略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局限和弊端暴露无遗。

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的两场“先发制人”的战争,不仅未使恐怖主义受到震慑,或使美国
和世界变得更加安全,反倒使伊拉克成为又一个恐怖主义的滋生中心,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

“反恐战争”使世界出现“越打越恐,越恐越打”的怪圈。

四、世界经济可望继续保持繁荣,但高油价、对战略性资源的恶性竞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趋于上升。

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

尽管世界经济经过结构性改革,对石油危机的吸收能力比20多年前的大为提高,但国际原油价格的过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构成的抑制作用和通胀压力仍不容忽视。

由于新兴工业国家当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与日俱增,高油价的冲击如转变为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将是沉重打击。

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的需求上升是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直接拉动因素,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来对石油、原材料的需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强是当前世界经济中的又一不健康因素。

近来世界反倾销浪潮高涨。

中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并继续在人民币币值问题上承受压力。

贸易保护主义在西班牙还酿成针对中国的焚鞋事件和排华运动。

日益增多的国际经济摩擦折射出世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些深层政治和社会问题。

五、国际形势变化趋势对我国的影响
首先,从总体上看,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仍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我国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

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特征、世界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革命新浪潮给我国发展提供的巨大动力和机遇,是长期性、可持续的。

只要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些机遇就会继续促进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其次,当前国际矛盾的特点、世界战略格局的调整方向、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仅没有弱化而且正在强化国家主权在国际关系中的基石地位和重要意义。

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矛盾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必须坚持和倡导在相互尊重主权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存异基础上的求同,多元基础上的共识,共赢基础上的合作。

再次,台湾问题对中国保持和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构成的不利影响呈增大趋势,已成为中国在本世纪国家安全面临的最大隐患。

涉台外交在维护中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对“台独”分裂势力在两岸关系中制造种种突发性事件的任务与日俱增。

美军积极调整在亚太的军事部署虽然是为其全球战略服务的,但客观上使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环境更加复杂。

面对挑战,中国必须不断发展自己,提高包括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使我军建设更加适应未来战争的要求。

最后,世界经济保持繁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加大了对世界各种资源的需求,同时也促使世界经济利益分配格局调整加快,有关国家之间为争夺资源和市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磨擦增多。

这使中国在未来的发展和开放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压力,也对中国继续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需要在自身经济增长方式和对外合作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开拓进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积极应对这些问题,处理好维护中国自身利益与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