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颜色测量和测色仪器

合集下载

4_第五章 色度学基础

4_第五章 色度学基础
1.0 (G)
0.8
0.6
0.4 E 0.2
四、颜色相加原理
1.两颜色光相加原理 如果: C1 ≡R1 (R) + G1 (G) + B1 (B) C2 ≡R2 (R) + G2 (G) + B2 (B) C1 和C2 的混合色C(C≡C1+C2 )可用C1 和 C2 三原色光数量的各自之和R、G、B匹配 出来。
课堂练习1: 1.写出等能白光的颜色方程. 2 . 求R、G、B三原色的色度坐标.
3.标准白光(E)的色度坐标: r 0.3333,g 0.3333,b 0.3333 E(0.3333,0.3333,0.3333)
4.色度图:麦克斯韦颜色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平面坐标图 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代表(R)、(G)、(B)三原色。 g
CIE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
• 1931CIE-RGB系统 • 物体的颜色既决定于外界物理刺激,又决定于人 的视觉特性。颜色的测量和标定应符合人眼的观 察结果,为了标定颜色,首先改变必须研究人眼 的颜色视觉特性。 • 为此,许多科学家做了大量实验,如莱特 (W.D.Wright)和吉尔德(J.Guild),他们各自选 择了原色,由多名观察者在2⁰视角范围内匹配等 能光谱的各种颜色,绘制了多名观察者的平均结 果曲线和表示光谱轨迹的色度图。
C ≡R(R) + G(G) + B(B) R R1 + R2 G G1 + G2 B B 1 + B2 R1、G1、B1——C1的三刺激值; R2、G2、B2——C2的三刺激值 R、G、B——混合色C的三刺激值 混合色的三刺激值为各组成色三刺激值各自之和。
2.多颜色光的相加原理 (1)一个任意光源的三刺激值R、G、B应等 于匹配该光源各波长光谱色的三刺激值 各自之和,即: R ΣR()Δ G ΣG()Δ B ΣB()Δ

《环境仪器分析》第五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2)

《环境仪器分析》第五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2)
可见光区:白炽光源,如钨灯、卤钨灯,钨灯辐射 波长范围在320~2500 nm。
碘钨灯:波长范围340-1200 nm。无论钨灯或碘钨灯, 在可见区发射的能量与工作电压4次方成正比,因此,预 使光源稳定,必须由一个很好的稳定电源。
紫外区:气体放电光源,如氢、氘灯。适用的波长 范围185~400 nm的连续光谱。
光栅是利用光的衍射与 干涉作用制成的,它可用 于紫外、可见及近红外光 域,而且在整个波长区具 有良好的、几乎均匀一致 的分辨能力。
优点:色散波长范围宽 、分辨本领高、成本低、 便于保存和易于制备等;
缺点:各级光谱会重叠 而产生干扰。
2019/10/31
6
3、样品室
样品室(吸收池,常用比色皿)
紫外区:必须是石英池 可见和近红外区:玻璃 池或石英池
2019/10/31
7
4、检测器(光电倍增管)

电子倍增极



电子倍 增极

R1
R2
R3
R4
负电压

R

mA
R5
5、读数装置: 记录仪、数字显示器
2019/10/31
8
二、常用紫外-可见仪器类型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例如:0.2M Na2SO4 溶解偶氮基—N=N—染料(甲基橙), 可以选择0.2 M Na2SO4作为溶剂参比。
2019/10/31
36
(2)试剂参比
如果显色剂或其他试剂在测定波长有吸收, 按显色反应条件下,只是不加入试样,同样加 入试剂和溶剂作为参比,可消除试剂中的组分 产生吸收的影响。
Fe2+ + 邻二氮菲 → 橙红色络合物

颜色测量的三种方法

颜色测量的三种方法

颜色测量的三种方法颜色测量主要是分为光源颜色的测量与物体色的测量。

而物体色测量又分为荧光物体测量和非荧光物体测量。

在实际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非荧光物体测色颜色测量运用的非常广泛。

它主要分为目视测色和仪器测色两大类。

其中,仪器测色又包括光电积分法和分光光度法。

一、目视法目视法是一种传统的颜色测量方法。

它是一种完全主观评价方法,同时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它将印刷品与标准样张直接进行人为比对,评价印刷品与标准样张呈色差异,同时还借助放大镜来细微地观察各色网点的形状和叠印状况,对网点的调值作定性评估。

其实质是一种目视光度测定法,原理是利用加色混合定律,将各个分量的未知色加在一起,以描述所得的未知色。

虽然对于色彩评价来说最可靠的方式是借助人眼,而且简单灵活,但是由于观测人员的经验和心理、生理因素的影响,使得该方法可变因素太多,并且无法进行定量描述,从而影响到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光电积分法长期以来,密度法在颜色测量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但是随着CIE1976L*,a*,b*的应用逐渐普遍,并已遍及从印前到印刷的整个工作流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色度的重要性,并且现代色度学的迅速发展也为光电积分仪器(即精密色差仪)客观地评价颜色奠定了基础。

光电积分法是20世纪60年代仪器测色中采用的常见方法。

它不是测量某一波长的色刺激值,而是在整个测量波长区间内,通过积分测量测得样品的三刺激值X、Y、Z,再由此计算出样品的色品坐标等参数。

用这样的三个光探测器接收光刺激时,就能用一次积分测量出样品的三刺激值X、Y、Z。

滤光片需满足卢瑟条件,以精确匹配光探测器。

光电积分式仪器不能精确测量出色源的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标,但能准确测出两个色源的色差,因而又被称为色差仪。

国外色差仪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生产,而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制这类仪器,现在已使用比较好的有杭州彩谱科技生产的CS-220精密色差仪。

精密色差仪三、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又叫分光测色仪,它是通过样品反射(透射)的光能量与同样条件下标准反射(透射)的光能量进行比较得到样品在每个波长下的光谱反射率,然后利用CIE提供的标准观察者和标准光源按如下公式计算,从而得到三刺激值X、Y、Z,再由X、Y、Z按CIEYxy,CIELab等公式计算色品坐标x.y,CIELAB色度参数等。

颜色的测量及其仪器

颜色的测量及其仪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1 颜色测量的标准化
• 根据CIE 规定, 在0/45, 45/0, d/0 三种条件下测得的光谱反 射因数称为光谱辐亮度因数, 分别记为ρ0/45, ρ45/0和ρd/0; 在0/ d 条件下测得的光谱反射因数称为光谱反射比ρ。
• 随着仪器制造业和其他颜色应用的不断发展, 几何条件的实现方式多 种多样, 上述几何条件的表示方法已经不能全面地阐述测量状态。
图10 -3 所示, 首先满足di: 8°的条件, 但是用一个光泽陷阱 取代了图10 -2 的反射平面。 因此将单面的平面反射镜放置于取 样孔径处时, 没有光反射到探测器方向, 并且在这个方向的1°以内也 没有镜面反射, 以便为仪器杂散光或对准误差留有宽容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1 颜色测量的标准化
• 对于物体反射色度的测量, CIE 规定了以下10 种几何条件: • (1) 漫射: 8°几何条件, 包含镜面成分, 简写符号为di: 8°。 • 这里, di 是diffusion 和included 的缩写。 如
图10 -2 所示, 取样孔径被以其平面为界的半球内表面从各个方向 均匀地照明, 测量区域过充满。
• 符号中x 表示入射光束从某任意方位照射参考平面。 • (10) 垂直45°单方位(0°: 45°x)。 • 其中角度和空间条件满足45°x: 0°的条件, 但光路相反。 因此
样品表面被垂直照明, 从与法线成45°角的某个方位接收反射辐射。 • CIE 规定, 在几何条件符合(1)、(2)、(6)、(7)、(8)、(9)、(1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1 颜色测量的标准化
• (6) 备选的漫射几何条件(d: 0°)。 • 该几何条件是备选漫射几何条件, 它的出射方向沿着样品法线, 这是严

第5章 实验室常用分析仪器基础知识

第5章  实验室常用分析仪器基础知识

第5章实验室常用分析仪器基础知识5.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5.1.1 选择题(1)不能用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作为光源的是。

A. 氢灯;B. 氘灯;C. 钨灯;D. 氙灯答案:C(2)在分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的大小与无关。

A. 入射光波长;B. 待测溶液性质;C. 显色溶液温度;D. 比色皿厚度答案:D(3)同一组比色皿相互间的差异应小于测定误差。

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否则需对差值进行校正。

A. 0.007;B. 0.005;C. 0.003;D. 0.001答案:B(4)对分光光度计进行吸光度校正时,使用溶液。

A. 碱性重铬酸钾;B. 酸性重铬酸钾;C. 碱性高锰酸钾;D. 酸性高锰酸钾答案:A(5)对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皿校正时,应将注入比色皿中,以其中吸收最小的比色皿的吸光度为零,测定其他比色皿的吸光度。

A. (1+1)硝酸;B. (1+1)盐酸;C. 纯净蒸馏水;D. 乙醇答案:C(6)在朗伯-比耳公式,k值决定于c,b所用的单位,它与入射光的波长及溶液的性质有关。

当浓度c以g·L-1、液层厚度b以cm表示时,常数k称为。

A. 吸光系数;B. 摩尔吸光系数;C. 桑德尔灵敏度;D. 灵敏度答案:A5.1.2 判断题(1)摩尔吸光系数是有色化合物的重要特性。

摩尔吸收系数愈大,表示测定的灵敏度就愈低。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收系数表示物质对某一特定波长光的吸收能力。

摩尔吸收系数愈大,表示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愈强,测定的灵敏度就愈高。

(2)在多组分体系中,在某一波长下,如果各种对光有吸收的物质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则体系在该波长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吸光度之和。

答案:正确(3)当入射光与比色皿的光学面不相垂直时,通过被测物质的实际光程就大于比色皿的厚度。

但这种情况所造成的误差很小,一般忽略不计。

答案:正确(4)比色皿没有方向性,使用中不必考虑其方向性的问题。

色差仪操作指导书

色差仪操作指导书

色差仪操作指导书操作指导书章节一、引言1.1 简介这份操作指导书介绍了如何正确操作色差仪。

通过本指导书的学习和实践,您将能够准确测量和分析颜色差异。

1.2 背景色差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的颜色差异的仪器。

它可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如印刷、油漆、纺织等领域。

1.3 目的本操作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用户正确操作色差仪,以确保得到准确且可靠的测量结果。

章节二、术语和定义2.1 色差色差是指两种颜色之间的差异。

色差可以通过计算颜色参数之间的差异来表示,例如LAB色彩空间中的Delta-E值。

2.2 色彩空间色彩空间是用来描述和表示颜色的数学模型。

常见的色彩空间有RGB、CMYK和LAB等。

2.3 标准样品标准样品是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的基准物体。

它具有已知的颜色数值,可用于校准色差仪。

章节三、准备工作3.1 检查设备在操作色差仪之前,确保仪器完好无损并且正常运行。

检查仪器的电源、显示屏、控制按钮等。

3.2 校准色差仪在开始实际测量之前,需要对色差仪进行校准。

校准过程可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

章节四、测量步骤4.1 设置测量条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测量条件,如光源类型、观察角度、测量模式等。

4.2 放置样品将待测样品放置在色差仪的测量台上,并确保样品与仪器之间没有光线的干扰。

4.3 开始测量按下测量按钮,色差仪将会进行测量。

等待测量结果稳定后,记录下颜色参数值。

4.4 分析结果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颜色差异的分析。

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章节五、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5.1 无法启动色差仪若色差仪无法启动,请检查电源线是否插好,电源是否正常,以及机器是否处于故障状态。

5.2 测量结果不准确若测量结果与实际颜色不符,请检查是否进行了正确的校准,以及是否设置了适当的测量条件。

5.3 其他问题如遇到其他操作问题,请查阅色差仪的使用手册,或者联系供应商进行咨询和技术支持。

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色差仪使用手册附件2:校准步骤示意图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标准样品:在法律规定中,标准样品是指经过认证的具有已知颜色数值的样品,用于校准和验证色差仪的准确性。

涂膜颜色测量方法-最新国标

涂膜颜色测量方法-最新国标

涂膜颜色测量方法1范围本文件描述了测量涂膜颜色坐标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测量方法,以及涂膜之间微小色差的定量色度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测定反射光的颜色,即用正常视觉检查,能显示一种均匀颜色(即单色)的涂膜。

也适用于测量不能完全遮盖不透明底材的涂膜(属于不透明系统涂膜)。

本文件不适用于测定发光涂膜、透明和半透明涂膜(例如:用于显示器或灯玻璃上的涂膜)、反光涂膜(例如:用于交通标记的涂膜)和金属光泽涂膜(含效应颜料涂膜)的颜色。

注:根据两试样的色坐标,计算其色差有很多公式,但按这些公式计算的结果不能在所有情况下与视觉取得完全的一致。

并且他们之间也可能不一致。

1976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荐了两种常用公式。

其中之一是本文件规定的CIE 1976(L* a* b*)色差公式,现已证明其对于涂膜的色度评价是有实用意义的。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27漆膜一般制备法GB/T 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 取样GB/T 3977颜色的表示方法GB/T 3978标准照明体和几何条件GB/T 3979物体色的测量方法GB/T 9271色漆和清漆 标准试板GB/T 9278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GB/T 9754色漆和清漆 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GB/T 9761色漆和清漆 色漆的目视比色GB/T13452.2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光谱反射因数spectral reflectance factor在规定的照明条件下,在规定的立体角内,从物体反射的波长λ的辐通量或光通量Φ与从完全漫aλ之比,光谱反射因数以R(λ)表示。

测色仪的使用方法

测色仪的使用方法

测色仪的使用方法测色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颜色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塑料、油漆、陶瓷、食品、医药等行业。

它能够精确地测量物体的颜色参数,为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重要数据。

下面将介绍测色仪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测色仪。

1. 准备工作。

在使用测色仪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要确保测色仪的光源和探测器处于干净状态,没有灰尘或污垢影响测量精度。

同时,还需要校准测色仪,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要选择一个安静、无光污染的环境进行测量,以避免外界光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测量操作。

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将待测样品放置在测色仪的测量台上,并确保其表面干净平整。

然后按下测量按钮,测色仪会发出光线并记录样品的反射光谱,最终计算出样品的颜色参数。

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测色仪与样品的距离适当,避免遮挡光线或造成误差。

3. 数据分析。

测色仪测量完成后,会显示样品的颜色参数,如色坐标、色差值等。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对样品的颜色进行分析和比较,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同时,还可以将测量数据保存或导出,以备日后参考或记录。

4. 日常维护。

为了确保测色仪的长期稳定性和准确性,需要进行日常的维护和保养。

定期清洁测色仪的光源和探测器,避免灰尘或污垢影响测量精度。

同时,要定期进行校准和检验,确保测色仪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5. 注意事项。

在使用测色仪时,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避免测量过程中的震动或干扰,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要注意避免测量台和样品受到外界光线的影响,选择合适的环境进行测量。

最后,要注意保护测色仪,避免碰撞或摔落,确保其正常使用。

总之,测色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测仪器,能够为各行各业提供准确的颜色数据。

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对于保证测色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以上介绍,更好地掌握测色仪的使用方法,为工作和生产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测色方法综述 3、分光光度法:测定物体反射的光谱功率分布 或物体本身的反射光度特性,然后根据光谱测 量数据可计算出物体在各种标准光源和标准照 明体下的三刺激值。 (1) 光谱扫描法:利用分光色散系统对被测光谱 进行机械扫描,逐点测出各个波长对应的辐射 能量,由此达到光谱功率分布的测量。
5
分光光度法:光谱扫描、同时探测全波段光谱。
5
•过去反射率达±0.2%,现达±0.01%~0.02 %。
(3)测色功能多样化
5
现代分光光度计多与计算机配套应用,均具有很 广的应用范围, •测色对象可包括有光泽和无光泽的。例如纤维、织物、 塑料、油漆、陶瓷、纸张等, •能进行镜面和非镜面测定。 •不论是散射性的,反光性的,透明性的,遮盖性的, 荧光性的等等表面均不受限制,还可进行色差、白度 等计算,各种计算公式可任意选择或配制。 •测色条件诸如光源、视场、分光间隔等均可变化。 •有的仪器正、逆向(多色光和单色光照明)均可测定; •反射、透射皆可应用。 •有的仪器如瑞士 MCS 能用于大型物体 (汽车 ) 或不可裁 割物体的颜色测量。
5
Spectrophotometry
5
reflector source
slit collimator
dispersing element
collimator
slit
sample
detector
read out
Spectrophotometry a double-beam instrument
5
JFY-QS色彩分析仪光路图

Y10 k10 ()S() y10 ()d

Y10 k10 ()S() y10 ()

Z10 k10 ()S() z10 ()d

Z10 k ()S()z10 ()

k 10 100 /
S()y

10
()d

Y10 k10 ()S() y10 ()

Z10 k 10 ()S() z10 ()d

Z10 k ()S()z10 ()

X10 k10 ()S() x10 ()d

X10 k10 ()S()x10 ()
2、测色分光光度计分类 (1) 按照明受光的几何条件 •多色漫射照明
5
积分球的多色照明方式快速扫描型分光光度计
(1) 按照明受光的几何条件 • 单色漫射照明
5
用积分球的单色照明方式的测定系统
(2) 按照明光源种类
5
•单独采用卤素钨丝灯 •卤素钨丝灯与滤色镜结合, •氙闪光灯 •氙快速弧光灯。 (3) 按比较用白色标准 绝对反射率白板、 计算机贮存的标准白板 (4) 按对镜面反射光的措施 光泽吸收阱切断镜面反射光、计算方法去除。 (5) 按分光元件 衍射光栅、干扰滤色镜、连续干扰滤色镜 (6) 按入射光束:单光束、双光束。
5
b.物理标准:
• 1983年彩色瓷板标准II型(两对色差瓷板): 一对表示光谱完全不同的色差, 一对更复杂,表示非同色异谱色差。
5
瑞士 Datacolor 3890 测色原理图
l、样品摆放台 2、测量孔径 3、积分球 4、紫外光调整 5、量度光度纤维 6、光源控制仪 7、微处理器 8、电子界面 9、参考光度纤维 10、电源 11、单色仪 12、控制闪光装置
5
GE Spectrophotometer
5
Diano-Match Scan Spectrophotometer
3、现代分光光度计的特点 (1)测色和计算速度快 •20世纪30年代一只样品测色需2 分钟以上, •20 世纪 80 年代初 Macbeth 公司的 2020 光栅分光 型测色只要3 秒钟, •瑞士Datacolor公司DC 3520 R分光光度计采用 连续干涉滤色片分光,测定时间包括计算需6秒 钟,而到 80 年代末采用闪光氙灯作为光源,每 只颜色只需测色一次时间少于0.3 秒, •90 年代,该公司的 3881 Texflash 型、 DC 3890 型、 ELrepho 2000A 型、脉络式分光光度计、 Mixflash型等测色时间仅需0.1 秒。
5
(2)数字标准和物理标准
a.数字标准:物理标准即使贮藏在标准状态下,在应 用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化,而现代分光光度计从 长远目标考虑到标准的精确性而使度量标准成为可 行,如同事先准备一样,是贮存数据标准而非重新 测量标准。 b.物理标准: • 1965 年英国染色工作者协会颜色测量委员会推荐了 英国陶瓷协会的瓷板(BCRA瓷板)作为各种颜色中 产生的一组绝对永久的物理标准。 • 1968 年 1000 套 ( 每套 12 块 ) 标准瓷板,由英国国立物 理研究所或由美国 Hemmnendinger 研究所提供光谱 反射率和色度值,作为相对于专业标准的偏差评定 方法予以销售。经验显示该瓷板用于监测仪器之间 的差异,对黄、栗、深蓝最有效。
5
Hunter D54P-5 Spectrophotometer
5
Zeiss DMC-26 Spectrophotometer
5
MINOLTA CM -1000
5
Mabeth MS-2000 Spectrophotometer
5
Mabeth Color-Eye 3000 Spectrophotometer

k10 100/ S() y10 ()

5.3 测色仪器
5
5.3.1 反射分光光度计 1、照明和观测条件的选择 根据实际观测物体情况来选择照明和观测条件。 举例: •印染工作者通常要尽力避免镜面反射进入眼睛, 大多数的测试采用 0/d SPEX。 •计算机配色采用 0/d SPINC •在线颜色测量采用 0/45 和 45/0
特点:精度很高,但测量速度较慢。
(2) 同时探测全波段光谱法:
5
(a) 多光路探测技术:多光路同时性只在红外波段实现, 在可见光区只能部分实现。 (b) 多通道探测技术:即平行探测法。 优点:快速、高效,大大降低对测量对象和照明光源 的时间稳定性要求,应用快速存取和分组处理,在时 间分辨和光谱分辨两者之间实现有益的兼顾。 目前,国际上作为产品真正用于自动配色的颜色测 量系统都是采用多通道技术。 多通道测色系统的照明光源:脉冲式、直流式 •脉冲光源:接近D65的脉冲氙灯、高光强、即时精度和 重复性高。 •直流式照明:色温接近 A 光源的卤钨灯,光源稳定、 短波光强低、影响精度。
5
(5)闪光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5
•测量角度依不同的结构表面而定,如专为纺织品、纸 张设计d/8o,d/0漫射零度; •以闪光氙灯作光源,每个颜色用闪光测色只需一次; 样品的反射光及光源光线在瞬时闪光被接受,同时分 光,同时以整列接收器作光线强度测定及对比(双光束); •用滤色片调节光源中的紫外部分能量,模拟日光,克 服氙灯老化,有利于荧光样品测量; •可依用途更换滤光片装置; •垂直测量避免了积分球沾污,符合人体运动原理; •冷态测色防止了温度升高影响测色准确; •无运动部件,避免了机械磨损,不会产生故障; •勿需空气冷却装置,因为是不发热设计; •样品测定面积可连续调整。
5
SF-600 PLUS
360~700 nm/ 10, 5 nm
0.01E CIELAB
0~200%
MF-200d (便搬式)
400~700 Nm / 10nm
0.05E CIELAB
0~200%
美国 X-Rite 公司
型号 光学结构 测量孔 尺寸mm 波长范围 色度 / 间隔 重复性
5
光度范围 /分辨率
5
(1)测色数据处理 •20世纪 70年代初用小型微机取代了大体积计算 机。 70 年代中期计算机不仅用来处理数据和计 算各种色度值,而且用来自动控制仪器的驱动 和校正,可以贮存各种程序和数据,其输出输 入通讯设备效率提高而大大便于操作。 •现代分光光度计三刺激值只需按下测量按钮, 在零点几秒之内就可以得到。 微机的出现并非一概有利,如分光光度计与 微机连接,意味着测试选择被限制,同时数据 和程序差错很难检查出来并消除,若需改动程 序则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4)操作的简便性 现代测色用分光光度计的测色操作过程,自 始至终是自动进行,包括仪器标准、波长间隔 的调整、测色条件改变、反射率换算、各种测 色计算、读数和输出,而且大多数测色系统均 配有荧光屏输出输入终端或荧光屏和打印装置 结合终端。 此外国际上现在广泛使用的传递标准是完全 漫反射体上标定的绝对值,计算机能将绝对反 射值予以存储,并用来标定仪器,从而保证仪 器在标准状态下工作。
SP-68 便携式
d/8, 卤钨灯
16 8 4 8
400~700 0.05 nm/10nm E*ab
0~200%
SP-88 便携式
d/8, 充气钨丝灯 蓝区增强 SPD SCI/SCE
400~700 0.0 nm/10nm E*ab
0~200%
6、分光光度计测色数据处理及标准
(1)测色数据处理 •1949 年 Hardy 发明一种与波长指示器一起用照 明体 A 、 B 、 C 的简单手控积分仪,还对他的分 光光度计连接上三种机械加法器,以便自动完 成求和。 •1960年早期在分光光度计上接上常规的图表和 磁带穿孔机,以便于反射率值能输入到能应用 加权坐标法的离线计算机。 •1969年为了在 17种波长下每种反射率的模拟等 值能自动进入计算机,分光光度计对接了模拟 计算机,同年美国VA(Varian Associates)和英国 ICS(Instrumental Colour Systems)分别对接分光 光度计到数字计算机上更利于模拟。
第五章 颜色测量和测色仪器
5
5.1 测色方法综述 测量方法:目视法、光电积分法、分光光度法。 1、目视法:在某种规定的CIE标准光源下(如标准光源 A、D65或“北窗光”等)利用人眼的观察。要求操作人 员具有丰富的颜色观察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即便如此, 其测量结果仍然包含了一些人为的主观因素,而且工作 效率很低。 2 、光电积分法:通过把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匹配成所要 求的 CIE 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曲线或某一特定 的光谱响应曲线,从而对探测器所接收到的来自被测颜 色的光谱能量进行积分测量。 优点:测量速度很快,具有适当的测量精度。 缺点:无法测出颜色的光谱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