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

作为全球经济体概念下的重要一员,中国也在积极推动会计国际化进程。

本文将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会计国际化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国在资本市场方面通过了并购、IPO等方式,吸引了大量国外的投资者,这使得我国的企业需适应国际会计准则。

我国加入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IFRS)成员。

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的上市公司开始主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我国在会计国际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我国会计国际化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由于中国的历史、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差异,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报表制作和审计的难度,也给国际投资者带来了不确定性。

我国的会计人才相对不足。

虽然我国的会计人才数量庞大,但是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就需要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力度,提高会计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二、问题探讨在我国会计国际化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问题。

当前,我国的会计准则已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但仍存在一些差距。

这就需要我国加大力度,通过修订现行的会计准则,使之更加接近国际会计准则。

我国会计监管机构的能力问题。

虽然我国的会计监管机构在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对于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监管标准不够严格等。

这就需要我国加大会计监管力度,提高会计监管的水平。

三、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方向。

应加快修订现行的会计准则,使之更加接近国际会计准则。

这不仅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也可以提高国际投资者的信心。

应加大会计监管力度,提高会计监管的水平。

只有加强会计监管,才能有效遏制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中国加入WTO后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加入WTO后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加入WTO后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摘要:中国加入wto后,给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同时也使我国企业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面临更强大的对手和激烈的竞争。

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自然也要尽快与国际接轨。

因此,加入wto后将会给我国会计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有许多知识需要我们借鉴和学习,这既是挑战也是我们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机会,如何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是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加入wto 会计影响制度建设一、加入wto后对我国会计行业产生的影响1.会计准则方面。

到目前为止,财政部已先后颁布了多个具体会计准则。

具体准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会计改革已正式步入国际化的发展轨道,但是我国的会计准则在具体条款上与国际会计惯例在许多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比如:①产品成本核算方面。

国际通行的做法倾向于变动成本法,而我国多采用完全成本法。

会计核算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定价、关税等,进而影响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②固定资产折旧方面。

我国现阶段考虑到国家财政的随能力,绝大部分行业都采取平均折旧方式,这使我国固定资产回收期相对较长,不符合会计上的稳健性原则、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而且造成固定资产更新缓慢,加大企业经营风险。

因此,笔者认为,一方面,我国要加紧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并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修订已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另一方面,一些受wto影响较大的行业,可以先行参照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操作,具体实施范围及标准的解释权,由财政部把握。

2.会计体系方面。

中国加入wto后,要进一步完善现存的会计体系。

这主要表现在:①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要更加注重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要不断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并将自身的成本同国际上同类企业的成本水平进行比较,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因此,应尽快提高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在会计体系中的地位,促进理论和实务界对二者的研究和应用。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策略探析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策略探析
虽然我国在会计国际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ꎬ 但 仍存在一些待改进的地方ꎮ 首先ꎬ 国际会计报告准则强调的 是资产负债表ꎬ 而我国会计准则的重点是利润ꎮ[6] 要想实现 会计国际化ꎬ 我国首先应对这一偏差做适当的调整ꎮ 其次ꎬ 对同一对象的管理ꎬ 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之间有时候会 存在着不一致的问题ꎬ 给会计从业人员以及企业管理人员造 成一定的困扰ꎬ 这一问题亟待解决ꎮ 最后ꎬ 会计业务电子化 应用不够ꎬ 缺少与国际业务相接轨的会计软件ꎬ 因此ꎬ 开发 既能依照我国的会计准则ꎬ 又能够与国际上通用的会计软件 相对接的本土的会计软件势在必行ꎮ 3������3 会计市场发展不成熟
李伟: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策略探析
财税审计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策略探析
李 伟
( 大连钻石海湾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ꎬ 辽宁 大连 116023)
[摘 要]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飞速发展ꎬ 会计国际化也随之成为研究的热点ꎮ 文章在分析了我国会计国际化所面临的诸 多问题之后ꎬ 提出了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 制定符合国情的会计国际化准则、 建立更加开放的会计服务市场、 重视 专业的会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等策略ꎬ 希望有助于加速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ꎮ
2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意义
2������ 1 会计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有四十年了ꎬ 中国与其他国家之
间的贸易往来与日俱增ꎮ 2009 年起ꎬ 我国连续 9 年保持货 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1] ꎻ 如今ꎬ 我国 的贸易伙伴多达 231 个国家和地区[2] ꎻ 我国的进出口产品也 包含了工业制成品、 高新技术产品等各种类型[3] ꎮ 为了我 国的经济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ꎬ 更好地实现与其他国家的经 济合作ꎬ 我国在了解其他国家的相关会计法规的同时ꎬ 一直 在不断地积极实现会计国际化ꎬ 使我国的会计制度更好地适 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ꎮ 2������2 会计国际化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前提

中国会计国际化现状与发展.doc

中国会计国际化现状与发展.doc

东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与发展作者邬娟院系会计学院专业会计学年级2000级学号0056011指导教师陈立军教授答辩日期成绩内容摘要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将世界经济带入全球化的过程。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是,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差异。

相应的,根据这些会计准则提供的会计信息自然也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

而在国际投资、融资和国际贸易中经常性的会计信息间的差异,又会大大增加交易成本,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因此,对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阐述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重点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于国际会计准则间的差异,探讨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前景及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本文共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包括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信息技术革命的技术支持以及国际性、区域性组织的推动在内的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

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其中重点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间的差异。

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前景及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会计准则现状差异分析发展前景AbstractThe rapid expanding world trades and the fast flowing international capital impel world economy into a cosmopolitan epoch. As the generally used international language in business, accounting is playing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ever befor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y globalizat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accounting standards of China, however, resulting in the discrepanc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ounting standards provided, consequently affecting the comparability and usefulnes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Moreover, the discrepancy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financing and international trades increases the cost of transactions greatly, making against the increase of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progr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us, there are significant practical meanings to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This paper processes the initial powers that driv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takes a highlight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discusses the prospect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considerable challenges may face in that process.This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First, it processes the initial powers that driv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including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technique suppor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novation as well as the forces of national or local organizations.Second,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akes a highlight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Last, based on the analysis stated above, it discusses the prospect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considerable challenges may face in that process.Key words:accoun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accounting standards; current status; differentiation analysis; prospect目录一、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 (1)(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要求 (1)(二)信息技术革命为会计准则国际化提供的技术支持 (2)(三)国际性、区域性组织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推动 (2)二、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 (2)(一)中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方面的进展 (2)(二)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 (3)三、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前景及需注意的问题 (6)(一)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前景 (6)(二)在推进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6)主要参考文献 (8)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现状与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

企业会计制度国际(3篇)

企业会计制度国际(3篇)

第1篇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间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企业会计制度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化和标准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以及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的现状与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的背景1. 全球化趋势的推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跨国经营和投资活动日益增多,会计信息成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

为了消除会计信息差异,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

2. 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推动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致力于推动全球会计准则的协调与统一,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我国会计准则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逐步与国际接轨,推动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

3. 企业跨国经营的需求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

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环境,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二、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的意义1.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比性,降低会计信息不对称风险,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可靠的决策依据。

2. 促进国际资本流动会计制度国际化有助于消除会计信息差异,降低国际资本流动的成本,促进全球资源配置优化。

3. 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有助于企业适应国际市场环境,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

4. 推动我国会计准则改革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有助于我国会计准则改革,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三、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的主要内容1. 会计准则的协调与统一会计准则的协调与统一是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的核心内容。

我国会计准则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逐步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接轨。

2. 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企业会计制度国际化要求企业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我国会计准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计准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5年23期总第798期一、中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现状会计制度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分析,广义是指在会计工作中要遵循的所有的规则、方法和程序。

而狭义的方面就是指仅仅适用于一种企业的或是一种组织的会计核算原则、政策和规定等,此外,还包括会计科目和报表等使用说明。

1.现行会计制度我国财政部在2000年1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这项制度的实施,将制和行业的所有界限都打破,重新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统一标准的会计核算制度。

与之前划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不同,《企业会计制度》并没有划分行业,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核算一般规定、会计科目及运用、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等。

2.现行会计准则(1)基本会计准则。

基本会计准则就是指《企业会计准则》在这项准则中一公分共10章66条,基本内容由总则部分、一般原则和会计要素准则,以及财务报告准则组成。

(2)具体会计准则。

具体会计准则是在基本会计准则颁布之后才开始制定的,分别在1995年4月、7月、9月批颁布了30个具体会计准则征稿要求。

我国财政部对于如何区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当前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们采取同时存在制度和准则的原则,以会计准则为准,对于在会计准则中有相关规定的,都是以准则为主,对于那些没有会计准则规定的,按照会计制度来办理。

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完整的会计制度体系形成之后,慢慢的向会计准则开始过度。

3.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我国的会计改革工作历程十余年,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断努力,已经逐渐跟进了国际会计惯例的步伐,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差距。

公司同时进行A、B 股的发型,可以看到在公司年度报告上的出的两个利润数字,发现需要调整的项目就有两百项之多。

如果针对涉及的会计准则的不同而分类的话,可以形成以下几点:坏账准备、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无形资产摊销、费用确认、收入确认,以及税项调整、资产重估等。

此外,有一些是由于制度造成的差异,比如说职工福利基金,还有一些在境外的审计师,他们所要遵循的会计准则跟国内不同,所以执行的标准也存在差异。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启示文档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启示文档
国际趋同
国际经济交流 与合作加深了 会计准则的国
际趋同
国际资本市场的需求
跨国公司的发展 需要统一的会计 准则
投资者需要可比 的财务信息以做 出决策
降低资本成本和 推动经济发展需 要统一的会计准 则
提高会计信息质 量和透明度需要 统一的会计准则
跨国公司的需求
跨国公司需要统一的会计准则来简化财务报告流程 跨国公司需要确保在不同国家遵循相同的会计准则,以避免财务报告差异和不必要的成本 跨国公司需要提高财务透明度和可比性,以吸引投资者和满足监管要求 跨国公司需要更好地协调内部会计操作和流程,以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
国际趋同能够降低 会计舞弊和错误的 风险,增强财务报 告的可靠性和公允 性。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有助于投资者做出 更准确的决策,促 进资本市场的健康 发展。
国际趋同能够推动 我国会计理论和实 务的不断完善,提 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和相关性。
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有助于提高不同国家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从而方便了跨国公司 的财务报告编制和审计工作。
添加标题
完善企业内部控 制体系:建立健 全企业内部控制 体系,提高企业 会计信息的质量 和透明度,为会 计准则国际趋同 提供有力保障。
添加标题
加强与国际会计 组织的合作与交 流:积极参与国 际会计组织的活 动和工作,加强 与国际会计组织 的合作与交流, 推动我国会计准 则与国际会计准
则的接轨。
添加标题
会计准则国际趋 同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会计准则国 际趋同的现状和 进程
我国会计准则国 际趋同的挑战: 如何平衡国内外 会计准则差异、 如何应对国际化 带来的监管压力 等
我国会计准则国 际趋同的机遇: 提高会计信息质 量、降低融资成 本、提升国际竞 争力等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研究摘要中国和亚洲,非洲和欧洲正越来越多地就皮带和道路进行谈判,继续实施皮带和道路倡议以及持续改进和进步。

扩大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合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对外投资和国际贸易得到了加强。

有些公司应该参与各种国际贸易。

在“带和道路”背景下重组公司的中国会计制度国际化。

本文在会计准则国际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带路”原则,考察了国家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认为各国会计准则的采用存在显着差异。

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持续更新的比率中国会计制度在“带负荷”背景下面临会计准则国际化以及战略措施国际化会计准则面临的挑战正朝着国际化的正确方向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会计标准国际化;IFRS引言改革的深化和祖国的开放,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与一些外国有密切的关系。

C总统于2013年建造了皮带和道路,并倡导在丝绸之路和现代海洋丝绸之路上建立经济带。

中国利用腰带发展趋势和途径加强中国的对外贸易。

这也是我们经济的繁荣进步。

由C总统领导的新时代是将所有国家的人民转变为幸福和健康的生活。

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的问题逐渐出现,各国会计制度的交流面临着非常困难的经济形势。

一般而言,每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和感兴趣的文化都与会计制度,人类经济学和法律结构密不可分。

好的想法是,在三大洲的65个国家采用“一带一路”,所使用的官方语言多种多样,会计系统也有一些不同的颜色。

这严重阻碍了各国之间的密切合作。

国内会计制度不仅经历了许多历史性变革,而且也向国际会计实践方向发展。

国际公约存在一些差异。

在许多方面,会计系统有很大的不同。

它涉及一定程度的利益冲突,需要减少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

财务信息的发现和可比性对国家的发展非常不利,并导致会计核算。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你必须努力完成它。

国内路线信息和企业对企业交易的基础本身就是会计系统中的一种很好的交易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会计制度也在逐步改革,但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基于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的发展,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字:会计国际化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对策随着全球贸易、跨国公司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会计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

我国要融人到世界市场当中,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为国际市场上的企业提供可比的并能满足国际投资者、债权人需要的会计信息。

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有着自己特定的经济特征,加速会计改革,促进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就成为我国会计界目前的主要任务。

会计国际化是一个国际协调的过程,是大势所趋,各国都要参与到这个协调过程中来,在我国当前环境下,我们不应仅仅被动消极地接受其他国家协调的成果,而应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协调过程中,以期使国际会计准则解决我们所面临的一些特殊会计问题。

一、我国会计国际化(一)会计国际化的本质我国会计国际化历程发展较快,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国际比较阶段、国际协调阶段和全球趋同阶段。

通过国际比较,我国正从协调各国会计准则重大差异的国际协调阶段向制定单一的全球性会计准则为目标的全球趋同阶段发展。

在经济贸易中,由于各个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不同,造成了交易中存在着很大差异,使跨国公司的财务信息成本不断增加。

因此非常有必要制定符合国际规范的会计准则,从而能够降低企业成本,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二)我国的会计国际化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内涵就是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准则国际化,即在制定、修正和完善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充分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体现国际会计惯例,使会计准则指导下的会计信息在世界范围内可比和有效;二是会计实务国际化,即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会计处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在这两方面中,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处于核心地位,其国际化程度体现着一国会计发展的国际化程度。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已经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国际化,而我国会计实务的国际化水平却是相当低的。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中面临的问题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早在建国之初吸收前苏联的会计模式就初现端倪,并为早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国际化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是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的浮出水面。

(一)宏观方面存在的问题1、国际协调问题目前,我国会计制度及实务与国际惯例仍存在着较大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会计之间的环境差异。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对会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力不容忽视,甚至可以认为,不同的会计制度是由于不同的法律环境造成的。

不同的法律环境增加了会计交流的难度,对会计国际化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政治环境。

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决定了不同的会计模式。

由于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政府行为对会计的影响重大;而西方是以私有制为主体,会计体系自然要服从于维护资本所有者的私有财产和权益的基本要求。

政治制度不同,政治体制存在差异,这就使我国的会计模式和国际化存在很大差异。

(3)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培养会计发展的摇篮,是其不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是直接影响会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但是我国的宏观调控起主导地位,导致市场经济制度不够完善,经济活动经常被政府过度干预,导致其不能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4)教育环境。

教育水平和专业教育状况对会计实务有着重要的影响。

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也相对较高。

相比之下,我国受教育的专业人员的数量和结构都与西方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高素质、高层次的会计人才仍十分缺乏。

2.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虽然我国一直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努力参与国际协调事务,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作为发展中国家,在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过程中就会存在不少障碍。

(1)数量上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了150多项,而我国仅制定了38项,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对还有不小差距,数量上的不足也阻碍了经济核算的需求。

(2)会计准则发挥的功能不足。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够发达,导致上市公司的面相对狭窄,使会计准则的实施过程受到很大限制,只能在一定的标准和范围内运用,使会计准则的发挥的功能受到限制。

(3)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缺乏独立性。

我国的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及隶属于财政部的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带有强烈的官方意识,政府的干预性较强,在政策的制定上可能会有所缺失公平。

(二)实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会计实务的国际化水平相对滞后,从会计实务的国际化程度来看,即使我国会计准则达到国际化水平,也并不能说明我国的会计工作实现了国际化。

只有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才算真正的国际化。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已初具规模,但会计实务国际化的任务却还很艰巨。

具体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并存,成为与国际准则趋同的障碍。

我国的会计制度一直高于会计准则,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均采用会计准则的形式来规范企业会计核算。

正因为如此,一旦发生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争论与摩擦,国外通常指责我国会计尚未与国际接轨。

再有,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入,新的经济事项快速出现,但却缺乏会计标准的应有规范与约束。

例如,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一直不够明确,有的采用权益结合法,有的采用购买法,导致实质上相同的业务却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我国目前将会计制度由企业自行制定的条件还相差甚远,目前以至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由国家统一制定企业会计制度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但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以及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2、我国会计执业人员水平不高,高层次人才缺乏。

从会计人才的国际交流来看,要使会计服务国际化必须使会计人才达到国际化水平,为其全球业务的开拓提供必要的水平支持。

但是就目前来看,国内的会计水平无法为其提供全球性的服务,主要是人才缺乏,特别是注册会计师人员供不应求,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资本市场运作、精通外语及熟练掌握计算机的高级专业人才则更加缺乏。

另外国际会计准则在实施上并不是依赖于法律条文,而是主要在于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在我国的会计实践中,主要依赖于对法律条文的对照,几乎没有会计师职业判断的习惯。

三、我国会计国际化中应采取的对策及建议(一)针对宏观方面问题的对策1、我国会计国际协调中出现问题的对策(1)建立统一的会计规范体系目前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主要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三个层次。

虽然我国已经根据我国会计的法律环境制定了不少的会计准则,但是内容和规范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不利于国际间的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比较,也不利于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因此我国必须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一套会计规范体系。

(2)健全会计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的健全,是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也是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前提。

健全会计组织机构,就需要将企业会计部门从企业财务管理中分立出来,并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的地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同时应该将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立出来,努力做好税务会计工作,并加强企业的内审职能。

2、我国会计准则中出现问题的对策(1)加快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实现具体会计制度的统一,实现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为此,财政部早在1993年就启动了完善会计体系的三年计划,随后又陆续出台并修订各种准则,所有这些都将逐步缩小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

同时我们还应加快会计准则代替行业会计制度的进,参照WTO的要求,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管理政策,健全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

但是在制定准则过程中,我们不能总是追求国际化而忽视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准则中应该同时体现国家化和国际化,使我国的会计准则既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又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2)从本质上看,会计国际化过程归根揭底是各国间利益之争。

而且因为各国会计环境的重大差异,会计国际化势必给不同国家带来不同程度影响,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大好时机,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会计的国际协调和国际间的会计交流,不断施加我们国家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国际会计资源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为新准则的真正贯彻执行扫清障碍;同时立足本土、着眼现实,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3)在国际会计惯例与中国会计规范、会计实务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把握好会计国家化和国际化的辩证关系:先是统一国家会计制度和准则,即会计国家化,然后达到国际惯例,即会计国际化。

一个国家为了本国的利益,不能不加区分地照搬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和一些先进国家的有益经验,制定规范的会计制度和准则,也就是实现会计国家化。

(二)针对实务方面问题的对策1、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的特殊会计准则。

我国过去和现在实行的不同规模的企业毫无差别地按照同一个会计制度提供会计信息,也是造成和加剧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制定执行不同繁简程度的会计制度,会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会计信息失真。

同时,我国众多的企业各自对会计准则的需求程度差异很大,可以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成功经验,逐步实现从会计制度向会计准则的转变。

2、全面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国际化的会计人才。

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为了顺应知识经济的需求,就必须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并学习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潮流。

规范会计职业资格认定,只有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才能从事会计工作,并更新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财会外语水平,增强国际沟通交流,成为具有国际化意识的会计人才。

3、提升会计信息化水平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会计信息化提供了契机,需要加快会计信息化相关领域的探索研究,健全信息化会计数据,完善会计凭证的存储机制,逐步建立会计信息审核机制,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建立信息数据的确认机制和可靠性机制,加快我国会计信息化的步伐,保障我国会计信息化的逐步实现。

4、强化会计准则的执行和监督缺乏执行的制度是空谈,制定会计准则的关键是需要贯彻执行,在国际化进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会计准则的执行。

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执行机制在会计准则的地位就显得非常重要,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前提就是强化会计监管,在制定和完善会计标准的同时,提高执行监管力度,确保准则的强有力的实施,保障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不受影响。

综上所述,会计国际化是一种趋势,我国加快会计国际化的步伐显得日益紧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