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控制系统设计

压力控制系统设计
压力控制系统设计

一、引言

1.设计目的及意义

本设计采用单回路控制系统对管道的流量、液位进行控制,主要研究的是基于单片机的压力参数的控制和调节,即以单片机AT89C51为调节器,辅助以配套的A/D , D/A转换单元及电路,通过执行数字PID程序实现自动调整。单回路控制系统由于结构简单、投资小、操作方便、且能满足一般生产过程的要求,故它在过程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

2.任务要求

设计并制作一个压力监测与控制装置,意向图如下图所示

1、设计参数

上位水箱尺寸:800×500×600mm,上位水箱离地200mm安装,通过直径为20mm的PVC管道与其他设备相连,设备离地30mm,要求测量设备入口处的压力。测量误差不超过压力示值的±1%。

2、设计要求

(1)上位水箱通过水泵供水,通过变频器控制水泵的转速;

(2)通过查阅相关设备手册或上网查询,选择压力传感器、调节器、调节阀、变频器、水泵等设备(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性能指标等);

(3)设备选型要有一定的理论计算;

(4)用所选设备构成实验系统,画出系统结构图;

(5)列出所能开设的实验,并写出实验目的、步骤、要求等。

二、硬件电路设计

图1为该压力控制系统简图,这是一个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控制的任务是使水箱的压力等于某定值,减小或消除来自系统内部或外部扰动的影响。交流电动机带动齿轮泵通过阀1向上水箱供水,调节阀2使之同时向外排水,达到被控压力参数的动态调整。

图1单容水箱压力控制系统简图

2.1 AT89C51

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存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la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AT89C51是一种带2K字节闪存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单片机。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0次。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AT89C51是它的一种精简版本。AT89C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外形及引脚排列如图所示

2.2 A/D转换器

本设计采用TLC2543A/D转换器,TLC2543是12位串行模数转换器,使用开关电容逐次逼近技术完成A/D转换过程,由于是串行输入结构,能够节省51系列单片机I/O 资源;且价格适中,分辨率较高,因此在仪器仪表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特点如下所述: A/D转换器有12位分辨率;在工作温度范围内转换时间为10us;有11个模拟输入通道;采用 3路内置自测试方式[1];有转换结束(EOC)输出;具有单、双极性输出;有可编程的MSB或 LSB前导;输出数据长度可以编程设定为8位、12位或16位。在本系统中采用的输出长度设定为12位。另外TLC2543与外围电路的连线简单,它有三个控制输入端为CS(片选)、输入/ 输出时钟(I/O CLOCK)以及串行数据输人端(DATA INPUT);模拟量输入端AIN0 ~ AIN10 (1 ~ 9 脚、11 ~ 12 脚),11路输入信号由内部多路器选通,对于本系统,选用了AIN0 模拟输入端;系统时钟由片内产生并由I/O CLOCK同步;正、负基准电压(REF+ ,REF-)由外部提供, 通常为VCC和地, 两者差值决定输人范围。在本系统中,输入模拟信号为4~20mA 电流的模拟量,也就是转换输入范围电压是0~5V。通道的选择、数据格式的设定,都是通过控制器向TLC2543 写控制字来实现的。控制字格式如表1 所示。表1 控制寄存器中各位定义

TLC2543与AT89C51连接示意图

2.3 变频器

变频器的英文译名是VFD(Variable-frequency Drive),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的频率和幅度的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此处即水泵)的电力传动元件。由流体力学可知,P(功率)=Q(流量)×H(压力),流量Q与转速N的一次方成正比,压力H与转速N的平方成正比,功率P与转速N的立方成正比,如果水泵的效率一定,当要求调节流量下降时,转速N可成比例的下降,使水箱压力保持在恒定。本次采用西门子公司的SAJ-8000变频器。以下是SAJ8000G矢量通用型变频器的特点:

■低频转矩输出180% ,低频运行特性良好

■输出频率最大600Hz,可控制高速电机

■全方位的侦测保护功能(过压、欠压、过载)瞬间停电再起动

■加速、减速、动转中失速防止等保护功能

■电机动态参数自动识别功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高速停机时响应快

■丰富灵活的输入、输出接口和控制方式,通用性强

■采用SMT全贴装生产及三防漆处理工艺,产品稳定度高

■全系列采用最新西门子IGBT功率器件,确保品质的高质量

变频器工作简易图

SAJ-8000变频器原理图

2.4 PID 控制器设计

?2.4.1 PI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作为最早实用化的控制器已有50多年历史,现在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工业控制器。PID 控制器简单易懂,使用中不需精确的系统模型等先决条件,因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器。

PID 控制器由比例单元(P )、积分单元(I )和微分单元(D )组成。其输入e (t)与输出u (t)的关系为

)/)(*)(/1)((()(0

dt t de T dt t e T t e k t u D t

I p ++=?

因此它的传递函数为:

)*)*/(11()(/)()(s T s T k s E s U s G D I p ++==

其中,k p 为比例系数; T I 为积分时间常数; T D 为微分时间常数 它由于用途广泛、使用灵活,已有系列化产品,使用中只需设定三个参数(K p , K i 和K d )即可。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一定需要全部三个单元,可以取其中的一到两个单元,但比例控制单元是必不可少的。

PID 应用范围广。虽然很多工业过程是非线性或时变的,但通过对其简化可以变成基本线性和动态特性不随时间变化的系统,这样PID 就可控制了。

2.4.2 PID 控制的原理和特点

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 控制,又称PID 调节。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控制理论的其它技术难以采用时,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这时应用PID 控制技术最为方便。即当我们不完全了解一个系统和被控对象,或不能通过有效的测量手段来获得系统参数时,最适合用PID 控制技术。PID 控制,实际中也有PI 和PD 控制。PID 控制器就是根据系统的误差,利用比例、积分、微分计算出控制量进行控制的。

比例(P )控制

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Steady-state error )。

积分(I )控制 在积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关系。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误差的或简称有差系统(System with Steady-state Error )。为了消除稳态误差,在控制器中必须引入“积分项”。积分项对误差取决于时间的积分,随着时间的增加,积分项会增大。这样,即便误差很小,积分项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动控制器的输出增大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直到等于零。因此,比例+积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在进入稳态后无稳态误差。

微分(D )控制

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微分(即误差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自动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荡甚至失稳。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较大惯性组件(环节)或有滞后(delay)组件,具有抑制误差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解决的办法是使抑制误差的作用的变化“超前”,即在误差接近零时,抑制误差的作用就应该是零。这就是说,在控制器中仅引入 “比例”项往往是不够的,比例项的作用仅是放大误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项”,它能预测误差变化的趋势,这样,具有比例+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够提前使抑制误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为负值,从而避免了被控量的严重超调。所以对有较大惯性或滞后的被控对象,比例+微分(PD)控制器能改善系统在调节过程中的动态特性。

2.4.3 PID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PID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是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它是根据被控过程的特性确定PID 控制器的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的大小。PID 控制器参数整定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是理论计算整定法。它主要是依据系统的数学模型,经过理论计算确定控制器参数。这种方法所得到的计算数据未必可以直

接用,还必须通过工程实际进行调整和修改。二是工程整定方法,它主要依赖工程经验,直接在控制系统的试验中进行,且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在工程实际中被广泛采用。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主要有临界比例法、反应曲线法和衰减法。三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其共同点都是通过试验,然后按照工程经验公式对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控制器参数,都需要在实际运行中进行最后调整与完善。

由于本实验装置的过程控制具有惯性大、滞后时间长等特点。理论证明,对

于具有Ke-t/(1+T

1+T

2

S)特点的控制对象,PID 是一种最优控制。但常规PID 算法

的积分系数是一个常数,实际上是一个兼顾几个方面的折中值。从尽快消除控制系统的静态误差的角度考虑,希望PID 算法的积分系数尽量的大;但从降低控制过程中超调量的角度考虑,又希望PID 控制算法的积分系数尽量的小。因此在本实验装置的控制系统中,我们采用变速积分PID 算法,根据控制系统的当前状态,动态、合理地改变PID 控制算法的积分常数,以提高控制品质。

2.5键盘和显示模块

键盘完成基本的输入操作.系统共设置了6个按键:屏显键、设定键、移位键、加键、减键、自动/手动键。可设置主机分机液位、转换主机分机屏幕的显示、以及手动状态电磁阀的开关等。

为了更好的实现人机对话,采用了这款带中文字库的OCM4X8C(128×64)液晶显示器。用户可以根据提示来进行相应的操作。液晶显示屏采用了并行的输入输出方式,开机时液晶屏复位,进入等待状态。采用液晶显示器是显示的信息量大,可视性强,并且可以避免LED数码管的编程复杂、工作量大的缺点。

键盘接口电路如图:

U104

LCD接口电路如图所示:L CD G N D

三、系统电路设计

3.1 监控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该系统实现控制功能的主要单元是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压力控制系统,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主要组成部分有:基于扩散硅传感器的压力检测单元、A/D 转换单元、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单元以及调节水箱进水量的变频调速单元具体的工作过程是:设定欲稳定的水箱的液位高度,通过压力检测元件获取当前水箱的液位压力值,经模/数转换芯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单片机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到偏差信号,该信号经过调节器做 PID 运算后,输给变频器一个转速控制信号,通过数/模转换器将变频器调速信号由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由于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与输入电压成比例,可变的输出频率调整电动机和水泵的转速,从而调节流量,达到调节水箱压力的目的。

图2单片机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3.2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在本实验装置中,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任务是将检测元件获取的当前水箱的实际液位高度转换成相应的电压值,以便单片机将该电压值与设定的电压值进行比较,从而按所得偏差信号进行控制运算。本装置中液位的测量采用的是MPX201 ODP 型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在单晶硅的基础上扩散出P 型或N 型电阻条,接成电桥。在压力作用下,根据半导体的压—阻效应,把压力的变化转换成电阻的变化,经过测量电路所测的输出电压反映出所受压力的变化,即液位的变化。当硅膜片上受到压力1 P 和2 P 作用时,由于它们对膜片产生的压力正好相反,因此作用在膜片上的压力ΔP = P ?P 从而可以进行压差测量。

实验中具体的测量方式为空气管传感方式:将一根管子竖直立起,其一端放于液体容器中,另一端完全敞开,则在管子里面的液面与容器中的是完全相同的。若将管子的上端封住(接到MPX201ODP 的压力面),管子内就会留有一定体的气体。当容器内液位变化时,管内空气的压力将会成比例地变化,则MPX201ODP 传感器的压力面会将其所感知的压力变化传送给TLC2543 串行A/D 转换芯片,将该压力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

四、系统软件设计

4.1 数据采集子程序

对于串行输入输出数模转换器,在编程应特别注意TLC2543 的工作时序,其I/O CLOCK引脚接收串行输入信号,在I/O CLOCK 的前8 个上升沿,DIN 引脚的8

位输入数据存入数据存储器;在I/O CLOCK 的第4 个下降沿,被选通的模拟输入电压开始向电容器充电,直到I/O CLOCK 的最后一个下降沿为止;将前一次转换数据的其余11 位输出到DATA OUT端,在I/O CLOCK 的下降沿时,数据开始变化;I/O CLOCK 的最后一个下降沿,将转换的控制信号传送到内部状态控制位。因此,TLC2543 在每次I/O 周期读取到的数据都是前一次的转换结果,应该丢弃,再读一次,即为当前转换值。数据采集子程序的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

图 3 数据采集子程序流程图图4 数据传送子程序流程图

4.2 数据传输子程序

单片机数据传输子程序的功能是将单片机通过TLC2543 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单片机的串行口以一个固定的波特率发送到PC 机。本实验中采用的是9600b/s 的波特率。为简单起见,发送数据以6 个字节为一帧,其传输格式为前16 位的同步码,中间16 位数据(其中后12 位有效,即为系统采集到的数据),最后16 为CRC 校验码。其程序流程图如图4 所示。

4.3 PID 控制子程序

PID 控制程序的入口参数是经A/D 转换的实际值,而它的各个系数均由初始化时确定,若要修改,则通过单片机控制屏来完成。PID 增量型的出口参数是直接输入A/D转换的数值。

本设计是将PID 控制作为主要控制方法,将其放在初始程序中。不需要时,只要将其入口地址改变即可。PID 控制子程序流程如图5 所示。该 PID 控制算法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静差和提高控制精度,系统短时间内

输出偏差很大会导致控制量超出执行机构允许的最大动作范围,从而使系统出现较大的超调量甚致发生系统振荡。采用变速积分法根据系统偏差的大小改变积分项的累积速度,对提高系统的品质十分有效。

图 5 变速积分PID 控制子程序流程图

五.压力检测系统的实验校验

1.目的:检验所设计的压力监测系统的准确度如要求所示,误差在1%范围内。

2.步骤:为达到校验要求,选购SK-YBS-WY型智能压力校验仪,SK-YBS-WY

型智能压力校验仪基本准确度分0.1%和0.05%两种,是实验室、工厂、大专院校理想的高档工具表,并可作为中等精度压力测试的标准表。SK-YBS-WY型智能压力校验仪为交直流两用的便携式仪表,在测量压力的同时,可测量电流,同

时在LCD上显示出来,并备有24VDC输出。加之智能压力校验仪前面板上安装有打压手泵,使其成为理想的现场校验仪表。

智能压力校验仪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对仪表零点和线性进行连续修正,保证仪表长时间内零点和准确度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测量准确度高。将测试值与系统显示值比较,看是否超出误差范围,若超出误差,则尝试更换硬件,直到达到理想值。

六、总结

本设计以AT89C51 单片机为核心,利用PID控制器,采用TLC2543 串行A/D转换芯片,扩展出一个数据采集系统,在液压控制试验系统中得到了利用,并表现出良好的效果。该基于单片机的过程控制系统具有体积小、简单实用、成本低、性能价格比高等特点,且系统不易受到干扰,可靠性好,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综上所述,该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

1.能够显示液压数值,使使用者便于观察。

2.系统简单实用,易于维护。

3.方便自己设定压力值,可以随时改变。

4.采用双控制器模式,反应速度大大加快

5.可以显示开关阀状态,便于维修

通过本次压力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使我的实践能力与感知能力得到了提升。让我明白了即使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品也是来之不易的,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耐心的比对和调试,一一得到了解决,最终完成了设计。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而知识是这一切的基础。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基于LabVIEW的压力测试系统设计

基于LabVIEW的压力测试系统设计 【摘要】设计了压力测试系统,该系统以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卡、PC机为硬件开发平台,以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将虚拟仪器技术运用到压力测试中。结果表明,本设计各项功能运行情况良好,使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都得到较大提升,同时也减少了故障率,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各种通用的测试系统中。 【关键词】压力测试;LabVIEW;虚拟仪器 一、引言 压力是过程生产中四大重要参数之一,它是检测生产过程能否完全可靠正常运行的重要参数指标。目前很多传统的压力测试多采用手动方式或者是单片机来采集相关测试信息。其测试系统功能单一,开发周期长,功能难以扩展,测试精度不高[1]。应用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能按照客户的需求来设计仪器,方便灵活而且开发周期短。它不仅降低了仪器成本,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文应用LabVIEW软件设计的压力测试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与传输和计算机软件模块等。 二、压力测试系统硬件部分设计 压力测试系统的硬件由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卡及PC机等组成,压力信号的处理过程是:压力传感器把压力转换成电信号,经过调理电路,将信号放大,通过数据采集卡采集,再送入PC机进行各种处理。 1.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是用金属弹性体将压力转换为应变的功能元件,通过粘贴在弹性体敏感表面的电阻应变计及其以一定方式组成的电桥网络,在外加电源的激励下,实现压力、应变、电阻变化、电信号变化等转换环节的一种压力传感器[3]。此硬件系统主要利用陶瓷压力传感器AP681来测量压力信号。 2.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信号调理电路,是把模拟信号变换为用于数据采集、控制过程、执行计算显示读出或其他目的的数字信号。包括零点调整电路,信号的放大、滤波、隔离电路,多路数据转换电路及电源电路。 3.数据采集卡的选择 本系统采用研华PCI-1711,该数据采集卡完全符合PCI规格Rev2.1标准。支持即插即用;有16路单端模拟输入。12位MD转换器,16路数字量输入及16

燃料与炉膛负压控制

课程实验总结报告 实验名称:炉膛负压与氧量校正控制 课程名称:专业综合实践:大型火电机组热控系统设计及实现(3)

1 引言 (2) 1.1 炉膛负压概述 (2) 2 控制逻辑 (2) 2.1 炉膛压力控制 (2) 2.1.1 相关图纸 (2) 2.1.2 控制原理 (2) 2.1.3 控制逻辑 (3) 2.2 氧量校正 (3) 2.2.1 相关图纸 (3) 2.2.2 控制原理 (3) 2.2.3 控制结构 (4) 2.2.4 氧量校正控制逻辑 (4) 2.2.5 二次风控制逻辑 (5) 3 被控对象特性 (6) 3.1 静态特性 (6) 3.2 动态特性 (8) 3.2.1 炉膛压力 (8) 3.2.2 含氧量 (8) 4 PID整定 (9) 4.1 炉膛负压控制器 (9) 4.2 氧量校正 (11) 5 总结 (12)

1 引言 1.1 炉膛负压概述 炉膛压力是指送入炉膛内的空气、煤粉及烟气和引风机吸走的烟气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即指炉膛顶部的烟气压力。 炉膛负压是反映燃烧工况稳定与否的重要参数,是运行中要控制和监视的重要参数之一。炉内燃烧工况一旦发生变化,炉膛负压随即发生相应变化。当锅炉的燃烧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时,最先将在炉膛负压上反映出来,而后才是火检、火焰等的变化,其次才是蒸汽参数的变化。因此,监视和控制炉膛负压对于保证炉内燃烧工况的稳定、分析炉内燃烧工况、烟道运行工况、分析某些事故的原因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炉膛负压的大小受引风量、鼓风量与压力三者的影响。锅炉正常运行时,炉膛通常保持负压 -40 ~ -60Pa 。炉膛负压太小,炉膛向外喷火和外泄漏高炉煤气,危及设备与运行人员的安全。负压太大,炉膛漏风量增加,排烟损失增加,引风机电耗增加。 2 控制逻辑 2.1 炉膛压力控制 2.1.1 相关图纸 SPCS-3000 控制策略管理5号站132~133页。 2.1.2 控制原理 炉膛压力调节系统通过调节两台引风机的静叶来调节炉膛压力。当引风机入口静叶开度开大,引风作用加强,炉膛压力减小;开度减小,引风作用减弱,炉膛压力增大。因此该控制系统为负对象。 被控量:炉膛压力 被控对象:引风机入口静叶 控制量:引风机入口静叶开度 图2-1 炉膛负压控制框图

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DOC)

目录 一绪论...................................................................................................................................... 二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 2.1燃烧过程控制任务 2.2燃烧过程调节量 2.3燃烧过程控制特点 三燃料控制系统 ........................................................................................................................ 3.1燃料调节系统...................................................................................................................... 3.2燃料调节——测量系统...................................................................................................... 3.3给煤机指令.......................................................................................................................... 四600MW火电机组DCS系统设计 4.1 电源部分 4.2 通信部分 4.3 系统接地 4.4 软件部分 五结论................................................................................................................................... 参考文献...................................................................................................................................

基于单片机的压力检测系统设计

常熟理工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 压力检测系统的设计 姓名:李莹 学号: 160509240 班级:测控 092 指导教师:戴梅 起止日期: 2012年7月2日-9日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评分表 课程名称: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 设计题目:压力检测系统的设计 班级:测控092学号:160509240 姓名:李莹 指导老师:戴梅 年月日

课程设计答辩记录 自动化系测控专业 092 班级答辩人:李莹课程设计题目压力检测系统的设计

目录第一章概述 1.相关背景和应用简介 2.总体设计方案 2.1总体设计框图 2.2各模块的功能介绍 第二章硬件电路的设计 1.传感器的选型 2.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3.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4.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5.显示电路设计 6.电源电路设计 7.原理图 第三章软件部分的设计 1.总体流程图 2.子程序流程图及相关程序 第四章仿真及结果 第五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一章概述 1.传感器的相关背景及应用简介 近年来,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传感器在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压力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压力的检测或控制是保证生产和设备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实现智能化压力检测系统对工业过程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仪器仪表控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压力测量对实时监测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工业生产中,为了高效、安全生产,必须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诸如压力、流量、温度等主要参数。由于压力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安全作用,因此有必要准确测量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将需要测量的位置的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运算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送至8位A/D转换器,然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再经单片机转换成LED显示器可以识别的信息,最后显示输出。 此次设计是基于单片机的压力检测系统,选择的单片机是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测量与显示,将压力经过压力传感器转变为电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然后进入A/D 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显示,我们所采样的A/D转换器为ADC0808。 2.总体设计方案 本次设计是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测量与显示。电路采用ADC0809模数转换电路,ADC0809是CMOS工艺,采用逐次逼近法的8位A/D转换芯片,片内有带锁存功能的8路模拟电子开关,先用ADC0809的转换器对各路电压值进行采样,然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再经单片机转换成LED显示器可以识别的信息,最后显示输出。本次设计是以单片机组成的压力测量,系统中必须有前向通道作为电信号的输入通道,用来采集输入信息。压力的测量,需要传感器,利用传感器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后,再经放大并经A/D转换为数字量后才能由计算机进行有效处理。然后用LED进行显示。本设计的最终结果是,将软件下载到硬件上调试出来了需要显示的数据,当输入的模拟信号发生变化的时候,通过A/D转换后,LED将显示不同的数值。

基于单片机的压力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任务书

黄河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 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专业2013 级普本1 班学号学生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压力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工作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他的应用在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工业过程控制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其中由单片机构成的嵌入式系统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微型计算机的仪器不能称为先进的仪器,没有微型计算机的控制系统不能称其为现代控制系统的时代已经到来。压力测量对实时监测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工业生产中,为了高效、安全生产,必须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诸如压力、流量、温度等主要参数。由于压力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安全作用,因此有必要准确地测量压力。 二、目标和任务 1.设计要求画出电路原理图;完成元器件及参数选择;PCB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2.深刻理解STC89C52单片机控制器、MPX系列压力传感器、8位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功能,主程序实现流程。 3.完成压力测试系统电路设计和系统调试工作。 4.详细分析压力测试系统的整体工作原理和软件实现流程。 5.编写设计报告,写出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心得体会。 三、途径和方法 本课题利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protel工具等设计压力测试系统电路,可以先查阅相关资料(网上查找或参考相关书籍手册),明确课题的方向和目的,然后学习完成课题所需的理论知识,了解其工作

原理;在理解的基础上确定设计电路方案,设计电路,画出原理图及PCB印制版图;最后提交写出毕业设计说明书一份。 四、主要参考资料 [1]张志良主编.单片机原理与控制技术[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6. [2] 李朝青编著.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M]: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12. [3] 王雪文,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北京[M]: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14 [4]田立,方震.51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快速入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2007. [5]Yongxian Song ,Yuan Feng, Juanli Ma ,Xianjin Zhang .Design of LED Display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AT89C52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J] JOURNAL OF COMPUTERS, VOL. 6, NO. 4, APRIL 2011. [6]朱彩霞.基于AT89C51单片机A/D转换电路的研究[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1.01 五、技术要求 1.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设计与制作方面的理论知识,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掌握各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了解面包板结构及其接线方法。了解单片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学校机房提供上网功能,安排学生每周不少于2次上机; 3.图书馆要求开放,能够提供资料查询; 4.安排学生辅导与学习的场所; 毕业设计时间:2016 年02 月29 日至2016 年05 月15 日 计划答辩时间:2016 年05 月20 日 工作任务与工作量要求:原则上查阅文献资料不少于12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2篇;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理工科类论文或设计说明书不少于8000字(同时提交有关图纸和附件),提交相关图纸、实验报告、调研报告、译文等其它形式的成果。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及有关要求,请查阅《黄河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 专业(教研室)审批意见: 审批人(签字):

压力机液压系统的电气控制设计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 课程设计 资料袋 科技学院学院(系、部) 2011 ~ 2012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机床电气控制技术指导教师孙晓职称副教授 学生姓名周希专业班级机械设计班级 0901 学号 题目压力机液压系统的电气控制设计 成绩起止日期 2012 年月日~ 2012 年月日 目录清单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科技学院学院(系、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设0901 班级课程名称:机床电气控制技术 设计题目:压力机液压系统的电气控制设计 完成期限:自 2012 年月日至 2012 年月日共 1 周 指导教师(签字): 2012年 6 月 17 日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2年 6 月 17 日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 设计说明书 压力机液压系统的电气控制设计起止日期:2012 年月日至2012 年月日学生姓名周希 班级机设0901 学号0912110127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部) 2012年月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1) 1.1课程设计对象简介 (1) 1.2压力机结构及工作要求 (1) 1.3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控制要求 (2) 1.4课程设计的任务 (4) 二、电气控制电路设计 (5) 2.1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 (5) 2.2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电路图分析及介绍 (5) 2.3选择电气元件 (9) 三、压力机的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设计 (10) 3.1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0) 3.2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设计 (10) 四、设计体会与总结 (15) 五、参考资料 (16)

控制装置及仪表炉膛压力设计

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 2013-- 2014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控制装置与仪表 题目:炉膛压力系统死区控制系统设计院系:科技学院 班级:自动化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平玉环 设计周数:一周 成绩: 日期:2014年7 月3 日

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1 目的与要求 (1)认知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控制仪表的应用过程。 (2)了解过程控制方案的原理图表示方法(SAMA图)。 (3)掌握数字调节器KMM的组态方法,熟悉KMM的面板操作、数据设定器和KMM数据写入器的使用方法。 (4)初步了解控制系统参数整定、系统调试的过程。 1.2设计实验设备 KMM数字调节器、KMM程序写入器、PROM擦除器、控制系统模拟试验台1 1.3 主要内容 1. 按选题的控制要求,进行控制策略的原理设计、仪表选型并将控制方案以SAMA 图表示出来。 2 . 组态设计 2.1 KMM组态设计 以KMM单回路调节器为实现仪表并画出KMM仪表的组态图,由组态图填写 KMM的各组态数据表。 2.2 组态实现 在程序写入器输入数据,将输入程序写入EPROM芯片中。 3. 控制对象模拟及过程信号的采集 根据控制对象特性,以线性集成运算放大器为主构成反馈运算回路,模拟控制对 象的特性。将定值和过程变量送入工业信号转换装置中,以便进行观察和记录。 4. 系统调试 设计要求进行动态调试。动态调试是指系统与生产现场相连时的调试。由于生产 过程已经处于运行或试运行阶段,此时应以观察为主,当涉及到必需的系统修改 时,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及安全措施,以免影响正常生产,更不允许造成系统或设 备故障。动态调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观察过程参数显示是否正常、执行机构操作是否正常; 2)检查控制系统逻辑是否正确,并在适当时候投入自动运行; 3)对控制回路进行在线整定; 4)当系统存在较大问题时,如需进行控制结构修改、增加测点等,要重新组态下装。 二题目分析设计: 系统整体控制方案(燃煤锅炉) 1,炉膛负压概述 炉膛压力是指送入炉膛内的空气、煤粉及烟气和引风机吸走的烟气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管道系统压力测试报告(精)

管道系统压力测试报告 测试日期:2011年10月10日 一、试压、试漏工作的意义 试压、试漏是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严格认真完成。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泄漏将危害工厂的安全生产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试压、试漏前应具备的条件 1. 试验范围内管道安装工程除涂漆、绝热外,已按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安装质量符合有关规定。 2. 焊缝和其它待试验部分尚未涂漆和绝热。 3. 试验用压力表已经校验,其精度不得低于1?6级,表的满刻度值应为被测最大压力的1?5~2?0倍,压力表不得少于6块。 4. 待测管道与无关系统已用盲板或采用其它方式隔开。 5. 待测管道上的安全阀、仪表元件等己经拆下或加以隔离。 三、试压、试漏前应准备的工具 准备好试压、试漏所用的无油干燥压缩空气或干燥的氮气,以及准备肥皂水、刷子(油漆刷即可、吸耳球等试气密工具若干。 1、无油干燥压缩空气或干燥的氮气, 2、洗衣粉(洗洁精) 3、没有用过的油漆刷,吸耳球 4、盛水用的盆子

5、做标志明示牌用的小牌若干,记号笔 6、临时压力表 (1)气压强度实验 使压力缓慢升高。至试验压力的50%时停止进气。检查,若无泄露及管道变形,进入下一步。 1. 继续按实验压力的10%逐渐升至实验压力,每一级稳压3min ,检查。(要求同上) 2. 达到实验压力后,稳定5min ,以无明显泄露,目测无变形为合格。 (2)气密性实验 1. 将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1/3时,用肥皂水涂抹所有的管道连接处、设备密封口、管道焊缝和螺纹接头处。 2. 开关前、后压力相等的手动截止阀2~3次,重复检查阀门的阀杆和填料压盖处。 3. 开关所有调节阀3~4次,重复检查调节阀的阀杆和填料压盖处。 4. 开关前、后压力相等的程控阀5~6次,重复检查阀门的阀杆和填料压盖处,同时检查程控阀整个行程所用的时间(应当在规定值范围内)和程控阀的动作是否与程序一致。 5. 装置试压、试漏过程中必须做好记录,记录好所有气体泄漏处。 6. 在压力≤0?25MPa 设备和管路上,发现小量气体泄漏允许小心地带压处理,较大的泄漏必须泄压处理。 7. 在压力≥0?25MPa 设备和管路上,发现气体泄漏必须泄压处理。

基于plc的压力过程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题目:基于plc的压力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基于plc的压力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推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取代传统继电器控制装置以来,PLC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PLC的功能也不断完善。随着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PLC在开关量处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模拟量处理和运动控制等功能。今天的PLC不再局限于逻辑控制,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等领域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 同时,计算机监控系统是采用集中监测、集中控制、集中显示、集中管理、集中保存的系统,融合了较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和软件技术,广泛应用在化工、供暖、机械、供水、水处理等多个领域,在工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MCGS软件编程FX2N-4DA 模拟特殊模块plc

ABSTRACT :Since the 1960s, was launched in the USA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to replace traditional relay control device since, PLC obtained fast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can be widely used. Meanwhile, PLC function also continuously improved. Along with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sig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control technology network technology unceasing development and user demand unceasing enhancement, PLC in the switch quantity processing based on increased analogue processing and motion control etc. Function. Meanwhile, PLC function also continuously improved. Today's PLC no longer bureau be confined to logic control, motion control, process control etc also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At present, the PLC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been used widely steel,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electric power, building material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automotive, textile,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ultural entertainment industries. At the same time, computer monitoring system is to adopt the centralized monitoring, centralized control, centralized display, centralized management, the concentrated preservation system, shirt-sleeve relatively advanced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ault diagnosis technology and software technology, widely used in chemical industry, heating, machinery, water supply, water treatment etc, in the course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play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The MCGS software programming FX2N - 4DA simulation special modules plc

压力测控系统(显示电压值)

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报告书 硬件课题压力测控系统(显示电压值)班级电082 学号 0712002007 姓名张涛 指导教师 日期 2011-6-30

一、对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检测 1.1 设计目的 1.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 2.学习掌握一般的硬件的设计方法和查阅、运用资料的能力; 3.通过压力测控系统仿真系统设计与制作,深入了解与掌握数模转换,数码管显示的方法,熟悉proteus软件操作。 1.2 设计内容和要求 对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检测。当压力低于30pa时,黄灯闪烁;当压力高于150pa时,红灯闪烁,闪烁周期为1秒。(功能实现☆)(基本功能实现并在数码管显示压力值,格式为P=XXX,★)(前面2功能实现,并可手动设定压力临界值★★)。 由于我水平有限,只针对基本功能及数码管显示功能进行设计。 1.3 设计原理 压力测试系统主要由压力传感器、A/D转换、显示及报警模块组成。压力传感器将外部压力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经由ADC0809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软件中对数字量进行判断,并作相应的跳转,由8255实现正常显示或由8253实现灯闪烁、鸣笛报警。各个芯片由8086来进行整体的控制。 1.3.1AD转换器的选择 ADC0809是逐次比进行的8路8位A/D转换器。芯片内有一个8路模拟开关,一个比较器,一个带有树状模拟开关的256R分压器和一个逐次逼近寄存器。树状开关盒256R分压器组成一个基本D/A转换器,D/A转换器的输入与输出模拟量进行比较,确定转换结果。一次A/D转换需要8次比较确定。 ADC0809的技术指标如下: ◆单极性8路输入电压,范围为0~5V; ◆分辨率:8位 ◆转换速度:128us(在CLK为500KHZ时) 1.3.2 8255的主要性能 8255A是Intel公司的微处理器配套的通用课编程并行接口芯片,是有40个引脚的双列直插式组件,其基本功能如下: 8255A接口芯片有3个8位并行输入/输出端口,可利用编程方法设置3

基于Labview的压力测试系统

基于L a b v i e w的压力测 试系统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现代检测技术综合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基于虚拟仪器的压力测量系统 学院名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12-1 姓名:杨育新学号 同组者姓名: 指导教师:黄晶 日期:~ 目录 一、任务 书................................ ..................1 二、总体设计方案 2.1 现代测控技术发展概述.....................................1 2.2 自动检测系统的原理框图...................................2 三、压力传感器 3.1 传感器的选择.............................................2 3.2 工作原理.................................................2 3.3 工作特性.................................................3

四、硬件设计 4.1 应变片的测量转换电路.....................................3 4.2 电桥的放大电路...........................................4 4.3 压力测量的总电路图...........................................5 五、Labview软件设计 5.1 程序流程图的设计..........................................6 5.2 前面板的设计.............................................6 5.3 实验框图的设计................................... ........8六、调试情况及结论 6.1 程序的调试..............................................12 6.2 实验结论................................... .............14七、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4 参考资料.....................................................14

压力控制系统 实验报告

硬件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班级:计科13-1班 姓名:王国金 学号:08133210 指导教师:王凯 时间:2016年1月

我们经常要控制压力在某一范围内变化,是压力不超过某以上限值也不低于某一下限值。而压力控制系统在实际中也有较广泛的应用。 实例1:某大型化肥厂辅助锅炉生产10Mpa 的高压蒸汽。在正常情况下,高压蒸汽全部通过高压蒸汽透平,然后抽气得4Mpa 的中压蒸汽。中压蒸汽又分别通过空压机、原料压缩机、冰机等蒸汽透平,充分利用了整齐的能量。为了确保蒸汽透平整长运转,要求高压蒸汽压力不致过高(<10.2Mpa),要求低压蒸汽不致锅底(>3.8)但并不要求压力维持在某一值不变。 实例2:如果要控制水塔内的水在一定的范围内,当管线水压低于设定的下限时,控制补水泵开启,自动补水。当管线水位上升至上限时,控制补水泵停止工作 由此,我们想到,如何控制其压力大小,使其在一定的范围内按照我们的期望变化。对于在由风门控制的风道系统中,由人工来监测和控制风门附近的压力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因为监测要求监测者进到再次行连续的不间断的循环工作。监测之后要进行判断,并在数据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循环控制,直监测时所得的数据符合要求为止。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人工控制是很难实现的,例如,当监测对象的压力很大的时候,或者是监测对象很难接近的时候。 为此,我们目前很需要开发一种简单的压力控制系统来替代人的工作。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力资源,又可以使这项繁琐而又难实现的工作变得简单又轻松。真正实现我们所谓的监测和控制。

1 设计任务与要求---------------------------------------------------4 1.1选题报告------------------------------------------------------4 1.2提出问题------------------------------------------------------4 2 需求分析---------------------------------------------------------4 2.1设计思想------------------------------------------------------4 3硬件方案---------------------------------------------------------4 3.1设备器材------------------------------------------------------4 3.2硬件的选择以及芯片说明----------------------------------------7 3.3实验连线图----------------------------------------------------8 4软件方案---------------------------------------------------------8 4.1功能模块------------------------------------------------------8 4.2系统各模块程序流程图------------------------------------------9 5源程序清单和注释------------------------------------------------10 6运行结果--------------------------------------------------------18 7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19 7.1实验设计前的问题与解决方案-----------------------------------20 7.2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20 8结论与体会------------------------------------------------------21 参考文献--------------------------------------------------------21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

内蒙古科技大学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锅炉炉膛负压控制系统 学生姓名:严合 学号:0867112335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测控2008-3 指导教师:左鸿飞 2011 年08 月31 日

目录 一、概述 (Ⅲ) 二系统要求及组成 (Ⅴ) 2.1系统的要求 (Ⅴ) 2.2炉膛负压的动态特性 (Ⅴ) 2.3引风控制系统的工况 (Ⅴ) 2.4系统的组成 (Ⅵ) 三应注意的问题 (Ⅷ) 3.1抗积分饱和及外反馈法 (Ⅷ) 3.2 采用死区非线性环节 (Ⅸ) 3.3 引风机1和2的双速调节 (Ⅸ) 3.4 炉膛压力的测量 (Ⅹ) 3.5 内爆保护 (Ⅹ) 四、仪表选型及参数整定 (Ⅺ) 4.1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Ⅺ) 4.3 传感器的选择 (Ⅺ) 4.4 选择控制系统设计 (Ⅺ) 五课程设计体会 (Ⅻ) 六参考文献 (ⅩⅢ)

一概述 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2.45Mpa- 27MPa ,400℃-570℃),并对外输出热能的特种设备。锅炉控制的主要目的是调节锅炉出口的蒸汽压力、流量和温度,使其达到所希望的数值。为此,需要对燃料、空气和水三者的量进行调节。锅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锅炉工况造成影响的因素之一是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扰动,如燃料发热量的变化或热力系统工况的变化等。控制器或控制系统根据锅炉出口蒸汽参数实际值偏离其设定值的大小和方向,调节燃料量、空气量和水量,使锅炉出口参数与其所希望的值相一致。 锅炉除配有相应的仪表系统外,主要有以下控制系统:汽包液位控制系统;燃料控制系统;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的控制系统;燃烧器程序控制系统等等。不同类型的锅炉,尽管其控制系统不尽相同,但是它们的工作原理大体是相同的。 而其中最重要的系统是燃烧控制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控制炉膛的燃料的空气的输入量,或控制燃烧率,以适应锅炉负荷的变化。对锅炉运行和控制系统来说,锅炉出口蒸汽压力的变化经常作为燃料量的输入和蒸汽量的输出之间不平衡的一个标志。引起蒸汽压力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扰动量是燃料量(内扰)和蒸汽量的变化(外扰)。燃烧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迅速适应外界负荷需求的变化;及时消除锅炉燃料侧的自发扰动;维持调节过程中各被调量在允许的范围内;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燃料控制系统一般包括燃料控制、引风控制和鼓风控制三个子系统。 燃料控制子系统中,蒸汽压力的实际值相对于其设定值的偏差输入到蒸汽压力控制器,经控制运算后输出调整锅炉燃烧率的指令信号;燃烧控制器根据锅炉燃烧率的指令信号的变化调整入炉燃料量。 同时,锅炉燃烧率的指令信号也加入到鼓风控制子系统中,对鼓风量进行调整。为保证燃烧的过程的经济性,即保证燃烧过程合适的燃料和风量的比值,常采用具有烟气氧量校正调节的鼓风控制系统,形成有燃料量前馈调节的串级控制系统,在保证送风量与燃料量基本成比例的粗调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氧量校

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压力测试设计方案.doc

压力测试方案 一.目的 本次压力测试的目的是检测轰趴趴系统的核心业务的性能情况。为了保证后期在业务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系统能够稳定运行,需要对核心业务场景的压力情况有充分了解。因此,希望在产线环境下,模拟用户并发数,对系统核心业务进行压力测试,收集相应的系统参数,并最终作为系统稳定运行的依据,同时为系统调优提供参考。 二.测试环境及工具 产线环境,loadrunner11。 三.测试需求 1.测试功能点: 进入主页面 查询订单 2.性能要求 进入主页面,系统平均响应时间小于等于3秒 订单查询响应时间小于等于3秒 3.最大并发用户数量上下限估值 取系统目标期望最大在线用户需求数量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来计算。 四.测试前置条件 1.将轰趴趴H5抽离出来单独部署测试性能,并屏蔽掉与微信交互的内容(如支付、认证),保留区别用户账户身份的参数,以便于在制作压力测试脚本时方便参数化、达到不同用户多用户并发测试。 2.为方便压力测试中多用户并发查询订单的测试,还要有对应的测试数据。 五.测试实施 1.利用loadrunner对手机页面脚本录制的原理:需要保证手机终端和电脑在公司同一无线网络内,手机终端可以通过代理将请求信息通过电脑进行转发。 2.对功能点事先录制好脚本,包括设置集合点、参数化等等,并且调试好,脚本能够成功回放,保证在测试时能顺利运行。 3.创建测试场景,并配置好每个场景的设置。 4.测试过程中保存完好脚本和分析结果,并规范的对脚本和分析结果等进行命名。 5.并发数量大于单台PC测试机运行性能时,部署其它pc机作为负载机一起测试。 6.并发访问有ip限制时,在测试工具中设置ip欺骗。 六.测试完成准则 1.符合上面列出的性能要求 2.期望值下的多人用户同时在线,脚本长时间运行后,系统不崩溃,各功能正常;服务器监 控cpu、内存、响应时间等参数保持稳定。场景运行停止后,一段时间内占用的资源能够正 常释放。(注:服务器端监控需要运维官担当)

过程控制设计实验报告压力控制

过程控制设计实验报告 压力控制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目录 第一章过程控制仪表课程设计的目的 (1) 设计目的 (1) 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1) 第二章液位控制系统(实验部分) (2) 控制系统工艺流程 (2) 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 (4) 系统的实验调试 (5) 第三章水箱压力控制系统设计 (7) 引言 (12) 系统总体设计 (13) 系统软件部分设计 (16) 总结 (19) 第四章收获、体会 (24) 参考文献 (25) 第一章过程控制仪表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 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典型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典型工艺参数的测量方法、信号处理技术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测控对象参数检测方法、变送器的功能、测控通道技术、执行器和调节阀的功能、过程控制仪表的PID控制参数整定方法,进一步加强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与综合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如下:

1. 掌握变送器功能原理,能选择合理的变送器类型型号; 2. 掌握执行器、调节阀的功能原理,能选择合理的器件类型型号; 3. 掌握PID调节器的功能原理,完成相应的压力、流量、液位及温度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并画出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和系统主要程序框图。 4.通过对一个典型工业生产过程(如煤气脱硫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一个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设计其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为《过程控制仪表》课程而开设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是对《现代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过程控制仪表》、《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前期课堂学习内容的综合应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对一个工业过程控制对象进行仪表设计与选型,促进学生对仪表及其理论与设计的进一步认识。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工业生产过程经常遇到的压力、流量、液位及温度控制系统,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的巩固与提高理论教学效果。 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典型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典型工艺参数的测量方法、信号处理技术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测控对象参数检测方法、变送器的功能、测控通道技术、执行器和调节阀的功能、过程控制仪表的PID控制参数整定方法,进一步加强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与综合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如下: 1. 掌握变送器功能原理,能选择合理的变送器类型型号; 2. 掌握执行器、调节阀的功能原理,能选择合理的器件类型型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