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学总结
中药资源学

《中药资源学》名词解释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
2.民间药:也称草药。
是指在局部地区的草药医生和民间用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无医药理论指导也无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
3.民族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
4.蕴藏量:指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在一定时间和地区范围内的自然蓄积量,可分为总蕴藏量和可利用蕴藏量5.年允许量: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既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6.最大持续产量:保证在采收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时,仍能保持其原有资源量,即在正常自然更新时所允许采收的最大产量。
7.3S技术: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三种技术的简称。
其中,遥感技术是基础,地理。
起辅助信息处理作用,全球。
用于辅助空间定位。
8.就地保护:是将药用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就地加以维护,从而达到保护药用动植物资源的目的。
9.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
即将珍稀病危药用动植物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等,进行引种驯化研究。
10.道地药材11.外业调查:实地调查是取得中药资源蕴藏量的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方法,要在充分掌握被调查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植被和农业林业牧业等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一切可行的调查路线和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查。
12.内业整理:是对野外实地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资料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并分析研究药材的历史资料和数据。
13.维药:维药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采阿拉伯、古希腊等民族医药之所长,并受到中医学的影响,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独立分支,历史上为西域各族人民的繁衍和昌盛做出过重要贡献。
二、简答题1.中药资源九大区域(关怀南海,浙川藏蒙维)2.主要民族药种类:藏蒙维傣壮药五大类3.药用植物的濒危程度划分为:我国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将濒危植物分为三个保护等级:即一级保护植物,指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经济和文化价值的稀有濒危种类;二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稀有或濒危种类;三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一定意义的渐危或稀有种类。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

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和中药资源的科学,涵盖了中药的起源、分类、鉴定、提取、分离、活性成分研究以及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中药学的重点知识总结:
1. 中药资源:中药资源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等各种来源的药材。
学习中药学时需了解常见中药材的产地、形态特征、采集、储藏等方面的知识。
2. 中药鉴定:中药鉴定是通过观察、检验和实验等手段,对中药材进行鉴别和评价。
学习中药学时需学会辨别中药材的真伪、正误以及判断其质量。
3. 中药化学:中药化学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结构及其与药效的关系。
包括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和分离等技术。
4. 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和药效。
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有助于合理应用中药治疗疾病。
5. 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学研究中药的制剂、配伍和
药物剂型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不同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6. 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质量控制包括药材质量控制、中药制剂质量控制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等。
学习中药学时需了解中药质量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以保证中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7. 中药药代动力学:中草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是中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中草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有助于合理用药和解释药效。
8. 中药药物分析:中药药物分析研究中药中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和检测技术。
学习中药学时需了解各种中药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以上是中药学的一些重点知识总结,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推动中药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中药资源学重点整理

名词解释1.中药资源: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的各种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2.中药资源学: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成、蕴藏量、品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科学3.传统中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上流通,以传统中药理论阐述药理药效和临床指导用药,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加工炮制方法及使用形式的天然药物和人工加工产品4.民间药:草药医生或民间用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和加工品5.民间药:我国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使用的天然药物及加工品,多数均有各自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以指导用药6.道地药材:在一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生产比较集中,栽培历史比较悠久,再拍技术和加工技术比较独特,质量和疗效较其他产区同种药材好,且为世人所认可的药材7.中药区划:在中药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正确评价影响中药资源开发和中药生产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揭示中药资源与中药生产的地域分布规律,按区内相似性和国际差异性划分不同级别的中药区明确各区开发中药资源和发展中药生产的优势及其地域性特点,提出生产发展和建设途径8.中药资源的品质:指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用于医疗保健和护理等用途的药用部位及其所含药用成分的性质与质量9.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10.生物多样性:指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及景观多样性11.中药资源总经济价值分为两个部分:①使用价值(分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无价值)是指当某一物品被使用或消费的时候,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或偏好的能力②非使用价值相当于生态学家所认为的某种物品的内在属性,与人们是否使用它没有关系12.中药资源的产品开发利用:指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通过科学研究方法开发而成的中药产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及其他中药产品和保健品13.功能食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在天然食物中加入卫生部颁发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可食用药材,经过特异加工而成的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14.自然保护区: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包括陆地和水域,采取有效措施就地保护现有状态是该区自然资源得以永久或较长时间保护,免受破坏而划定的特殊区域15.中药资源保护:指保护药用植物、动物、矿物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以保证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药用动植物的多样性,挽救珍稀濒危动植物种16.绝灭种:一个物种在野外50年没有肯定发现,表示该类群确实已经灭绝17.濒危种:绵连绝灭危险,如果致危因素继续存在它们可能就可能不能生存18.稀有种:在全世界总数量很少,但现尚不属于濒危种、易危种的类群,这些类群常分布在有限的地理区域或栖息地,或者稀疏地分布在更为广阔的范围19.盖度:植物覆盖在地面的程度,以百分数来统计20.单株产量:一株植物药用部位的平均产量21.药用植物的生物量:某一地区某种药用植物的总量,包括药用部分和非要用部分22.药材蕴藏量: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中药资源的自然蓄满量23.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药用部位(如根、根茎、全草、叶、果实或种子)的平均产量(g/株)24.年允收量:指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久利用的采收量25.投影盖度:一种植物在一定的土壤表面所形成的覆盖面积的比例26.样方调查:在选取的样地内根据调查的目的、对象设置样方,对样方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27.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总称28.植被:覆盖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总称29.三向地带性:一方面沿纬度方向呈带状发生有规律更替称纬度地带性;另一方面从沿海向内陆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经度地带性。
中药学专业自我鉴定总结_中药学专业自我总结

中药学专业自我鉴定总结_中药学专业自我总结中药学专业自我总结我是一个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在这四年的学习中,我经历了许多的激烈的学习和挑战。
回顾这段时间,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并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在课堂学习方面,我积极参与各种专业课程,学习了大量的中药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
我对于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中药资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我参加了许多实验课程和实习,掌握了使用一些药材和提取工具的技能。
通过这些实践,我学会了如何合理地设计实验方案和分析实验结果。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活动,拓宽了自己的眼界,提高了自己的学术素质和研究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我意识到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学习计划制定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大量的学业任务和课程作业面前,我常常感到压力巨大,有时候无法很好地平衡学习和娱乐的时间。
我计划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更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并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以提高效率和减少压力。
我还会学习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团队合作方面,我在小组活动和实习中展现出了较强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我能够与他人良好地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并能够有效地和他人沟通交流,解决问题。
在实习中,我与其他团队成员紧密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这个经验不仅增强了我对于团队合作的理解,也锻炼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他人协作的技巧。
通过这四年的学习,我培养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也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我将以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研究能力,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将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中药学专业人才。
我意识到自己在中药学专业学习中的不足和进步,并通过总结和反思,制定了改进和提高的方案。
我相信,只要我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努力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就一定能够在中药学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
中药资源学总结【范本模板】

名词解释1、中药资源:是一定地区范围内分布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
广义的中药资源还包括人工栽培、养殖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药用植物、动物及其产生的有效物质.2、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成、蕴藏量、品质、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科学。
是在药用植物学,药用动物学、药用矿物学、生药学、药理学、生物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边缘科学。
3、多度:单位面积上某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即:某种药用植物在群落中分布的密度)求取方法:(1)记名计数法(2)目测估计法4、盖度:群落中某种植物遮盖地面的百分率.5、郁闭度:乔木郁闭天空的程度。
6、频度:某种药用植物在群落中分布的均匀度。
计算:出现某种植物的样地数/设置的样地总数7、药用植物的生物量:某一地区某种药用植物的总量(包括药用和非药用部分)。
8、药材蓄积量:某一地区某种药材的总生物量(只包括药用部分)。
9、药材蕴藏量: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药材的总蓄积量。
10、年允收量: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11、定期挖掘法:在一定时间间隔挖取地下部分,测量其生长量,经过多年观察得出其更新周期.(适用于能够准确判断年龄的植物)12、植物群落:在一定地段上具有一定种类组成,层片结构和外貌以及植物之间和植物与环境之间有一定相互关系的植被。
13、生态效率:生态效率=(年允收量-年实际采收量+资源恢复量)/年实际采收收量14、中药材GAP产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或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中药材GAP要求制订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GAP要求和国家药典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中药材GAP产品标志的产品。
15、地道药材: 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或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16、民族药: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药物,称为民族药.17、功能性食品:除营养(一次功能)和感觉(二次功能)之外,还具有调节生理活动(三次功能)的食品,即称为功能性食品。
2024年中药学总结范本(三篇)

2024年中药学总结范本____年中药学总结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对健康的不断追求,中药学作为研究和开发传统中药的学科,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本文将对____年中药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应用进行总结,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一、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开发中药材资源是中药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
在____年,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对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通过开展野生中药资源普查和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有效控制了中药材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破坏。
同时,加大了中药材的培育和栽培研究力度,不断推进中药材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二、中药炮制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中药的炮制是中药学中的重要环节。
在____年,我们对传统的中药炮制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探索了一些新的炮制方法和技术,提高了中药质量和功效的稳定性。
同时,研究了中药炮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温度、湿度、时间等因素对中药炮制效果的影响,为优化中药炮制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中药的药效主要来源于其中的活性成分。
在____年,我们加强了对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的研究,提高了活性成分的纯度和提取率。
同时,通过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结构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揭示了不少中药的药效物质与某些疾病之间的关系。
这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加科学和精准的依据。
四、中药的药理学研究中药的药理学研究是中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____年,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中药的药理学研究,包括药效评价、作用机制探究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
通过使用现代药理学技术手段,研究了中药对多种疾病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揭示了中药多目标、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并构建了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的理论模型。
五、中药制剂研究与创新应用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创新应用是中药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____年,我们推动了中药制剂研究的创新发展,不仅探索出一系列优化制剂方案的方法,还开发了一些新型的中药制剂,如纳米粒子制剂、微球制剂等。
中药资源学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重要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2、中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使用的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对人体保健发挥作用的物质..3、自然资源:①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②不可再生资源;如矿物资源4、中药资源的特点:①地域性:地道药材: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质量好、疗效高、产量大的药用种类..②再生性③共存性④多用性⑤可解体性5、中药资源学的研究内容:{药用动物植物矿物资源种类及其地理分布、产量含蕴含量、资源更新} 1重要资源调查的技术:传统调查技术:踏查和访问调查法、详查和样地调查法、统计报表、抽样调法现代调查技术: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3S技术 2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①区划:地域性、综合性、宏观性②产地适宜性分析:单品种产地适宜性区划、单项地理生态因素区划、多项自然生态区划3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实行围栏保护封育野生抚育:生理生态学研究、资源学研究、生物学研究 4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利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应以药物开发为中心并进行其他多产品的开发5积极寻找和扩大药用动植物新资源 6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的评价和监测问答题:请你为保护濒危药用动植物提出意见答:1、要对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和进行产地适宜性分析;这样能因地制宜..2、可以实行围栏保护封育..3、合理开发利用研究4、积极寻找和扩大药用动植物新资源;这样能取代那些濒危的药用动植物资源..第二章:传统的中药资源区划及其资源状况1、关药区:野山参、关黄柏2、怀药区: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3、浙药区:浙贝母、麦冬、玄参、白术、白芍、杭菊花、延胡索、温郁金 4、川药区:川芎、川附子、川牛膝、川贝母5、南药区:广藿香6、蒙药区:黄芪、甘草、知母7、维药区:肉苁蓉、甘草、锁阳、阿魏、枸杞8、藏药区:冬虫夏草、大黄、甘松 9、海药区:昆布、海藻、石决明、牡蛎第三章:中药资源自然属性的构成1、药用植物种类87%①藻类②菌类③地衣类④苔藓类⑤蕨类⑥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药用动物种类12% 3、药用矿物种类不足1%第四章:中药资源的应用种类1、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而中药材又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2、民间药:也称草药;是指在局部地区的草药医生和民间用来防止疾病的天然药物和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无医药理论指导;也无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3、民族药:我们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3700多种1藏药2蒙药3维药4傣药5壮药6其他民族药第五章:我国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三大自然区域:1东部季风区域:以纬向分布最为明显东部湿润 2西北干旱区域:以经向分布最为明显西北干旱 3青藏高寒区域:以垂直分布最为明显青藏高寒第六章:中药资源的垂直性分布1、植物的垂直分布受:山林的水平地带的制约、山体高度、山脉走向、坡向、地形、基质、局部气候等影响2、中药资源垂直分布具有以下特点:①一般山体越高;垂直分布的种类越多;种类的构成也越复杂②每一个山地的药用植物垂直分布带谱的基质与该山体所在地的药用植物水平地带分布类型是一致的;在一个山体只能看到它所在的水平地带以北的植物类型③从低温山地到高温山地;药用植物的垂直分布带谱有繁到简;垂直带的高度也逐渐的有高到底④从东部的湿润地区到西北的干旱地区;药用植物的垂直带谱逐渐由少到多;而垂直带的高度逐渐增高第七章+第九章:中药资源蕴藏量和中药资源调查1、①蕴藏量:是指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区域范围内的自然蓄积量;分为总蕴藏量和可利用的蕴藏量②产量:是指家种养的药用动植物的生产量③单体产量:指一株只药用动植物资源药用的平均产量④经济量:是指药用动植物在一定时期和区域内具有经济效益的那部分蕴藏量..只包括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量;不包括幼年、病株和未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量⑤年允收量:是指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⑥最大持续产量:是指在正常自然更新时所允许采收的最大产量⑦资源再生率:是指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再生量和资源利用量之间的比值2、调查对象:362种药材;植物药320种;占88%;动物药29种;占8%;矿物药13种;占3%左右..3、调查方法业调查:要充分掌握被调查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植被和农业;林业;牧业等有关资料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查路线和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查②内业整理:就是对野外实地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资料、标本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分析研究药材的历史资料和数据..③综合估算:一方面要计算去区域内的总蕴藏量;另一方面分析药材的正常年生长量与年收购量的大体比率;估算蕴藏量..结合两种蕴藏量;以及参照当地人员所提供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比较可靠的野生蕴藏量.. 4、药用植物蕴藏量的测算①植物药材蕴藏量的测算:分布面积、单位面积蕴藏量的测算;分布面积的确定是蕴藏量测算的第一要素;单位面积蕴藏量的测算为第二要素..植物样方面积一般为:乔木类10×10或5×5;灌木类4×4或2×2;草木类2×2或1×1;样方数量不低于分布面积的1%-2%..生长年限是测定资源蕴藏量另一重要因素..②植物野外调查的方法:ⅰ现场调查踏查:对调查地区或区域进行全面概括了解的过程.应配合各种有关地图资料进行;选择重点取样区域;应与专业人员和熟悉当地情况的生产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详查:在踏查的基础上具体调查区域与样地..ⅱ路线调查:遵循一定的调查路线;有规律的进行;并在有代表性的区域内选择调查样地;进行详查;并及时做好记录..选择调查路线的的基本原则是:能够垂直穿插所以的地形与植被类型;不行穿插的特殊地区则应给予补查..踏查、访问、各种参考图件资料等是正确却对调查路线的必要保证..ⅲ样地调查:在调查范围内选择不同的地段;按不同的植被群落设置样地;在样地内做细致的调查研究.. A样地选择的方法:典型的抽样法非随机取样法、主观取样法随机抽样法系统抽取样法机械抽样法B样地的类型:样方、样条、样标、记名样方、面积样方C样方大小与数目的确定:样方数目不得少于30个;确定数目的公式:n=v^2/p^2式中;n为所需样方个数;v为所测的的精度;p为要求的精度D样方产量的计算方法:投影盖度法与单株法E样方调查记载的内容:调查地点、日期、样方面积、样方编号、植物所在的群落类型、生态环境、药用植物种类与伴生植物等 5、药用植物资源野外调查的内容①药用植物资源生态环境调查:地理位置、地形与地势、气候温度、降水量、湿度、风、土壤、植被植物群落调查的内容:植物群落的名称、多度或称为密度记名计数法、目测估计法:非常多、多、中等、少、很少、盖度与郁闭度、频度②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调查③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调查总盖度:指草木层、灌木层或乔木层对地面的总覆盖度物候期:调查时每种植物所处的发育阶段生活力:指在植物生长地能否顺利良好的完成有形和无性繁殖等生活史过程盖度:指样方中每个植物种的分盖度;即其枝叶所覆盖的地面面积比生物量:指样方中每个植物中收割的地上现存量药用部位生长量:指样方中每个作为资源种药用部位的质量冠径幅:主要指灌木和乔木种类的树冠直径..每株至少要测两个直径胸径:指乔木从地面算起1.3m高度处的树冠直径基径:指乔木树干距地面30cm处的直径高度:植物的自然生长高度;包括生殖枝高度和营养枝高度④药用植物资源的更新调查:自然更新调查与人工更新调查6、药用植物资源野外调查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①组织准备②物资准备③技术准备④人身安全⑤资源与环境保护⑥方位确定方法7、药用动物蕴藏量的测定①动物药材蕴藏量的调查方法ⅰ路线统计法ⅱ样方统计法ⅲ样地轰赶法ⅳ标记重捕法ⅴ航天调查法ⅵ固定水域抱对数量统计法ⅶ捕尽法②野生药用动物资源调查ⅰ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的调查:栖息环境调查、食性调查、行为调查ⅱ药用动物种类、种群数量及其他动物种类调查ⅲ野生动物药材产量调查:药材产量=单的动物药量×种群密度×总面积ⅳ药用动物资源消长调查③养殖药用动物资源调查ⅰ人工养殖环境调查ⅱ饲养管理技术调查ⅲ种群数量与药材产量调查ⅳ动物药材的入药部位、采收时期与产生加工方法8、中药资源调查的意义:①能摸清区域药用动植物资源基本情况②有计划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药用动植物资源③为医药、食品、保健等行业的生产部门提供持久稳定的原料来源④有利于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经济收入第八章:中药资源的开发1、中药资源的开发包括:①中药资源的开发:ⅰ传统药物的资源开发ⅱ民间药与民族药的资源开放ⅲ植物药开发ⅳ动物药开发②天然护肤用品开发:ⅰ药物化妆品的开发ⅱ天然植物色素的开发③保健食品的开发:ⅰ保健食品的开发ⅱ天然香料的开发④植物源农药的开发⑤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开发⑥药用植物新资源的开发:ⅰ利用飞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新资源ⅱ利用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新资源2、中药资源的开发的特点:①鲜明的实用性②高度的系统性③全程性创新性④不断的适应性3、传统中药的资源开发的途径:①挖掘整理本草寻找新药源②挖掘整理民族、民间医药成果寻找新药源③吸收其他民族医药成果寻找新药源④扩大药用部位寻找新药源⑤利用动植物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寻找新药源⑦变害为宝寻找新药源4、民间药的特点:①较强的地域性②较好的疗效③较强的生命力④发觉新药潜力大5、目前大多数民族药的发现方法是随即筛选和定向筛选6、植物化学成分是筛选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7、药用植物新资源的开发:①利用飞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新资源:a从民族药中发掘新资源b同一物种不同组织器官扩大利用资源c在亲缘类群中扩大和寻找新资源d合成、半合成及修饰活性成分结构寻找新资源e副产品和废渣中回收可利用资源②利用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新资源:a组织离体培养技术b器官培养技术c内生真菌技术d植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与基因工程技术e改良药用植物品质第十章: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国际生物资源保护1、中药资源保护对策:①完善和健全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机构②开展资源普查与科学评价③合理开发利用④寻找稀有濒危中药材的替代品⑤加强药用植物物种保护;完善自然保护区和药用植物区的建设⑥广泛宣传与加强执法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2、中药资源保护的主要途径与方法①生态环境是中药资源的分布和质量的决定因素..中药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息息相关的.. ②药用动植物的常规保护:ⅰ就地保护:将药用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自然环境就地加以维护;从而达到保护药用动植物资源的目的..A、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资源综合研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区;资源生产性保护区轮采轮猎区;人工粗管种植区;野生转家种养研究基地 B、采取有效的生产性保护手段:抚育更新、合理采收、ⅱ异地保护:将珍稀濒危药用动植物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保护区、动物区、植物区、种植区内;进行引种驯化研究..ⅲ离体保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来保存药用动植物的某个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的一种技术..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细胞在生理发育上具有潜在全能性3、1987年颁布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规定:一级保护的有虎、豹、赛加羚羊、梅花鹿等四种;二级保护的有马鹿、林麝、黑熊、穿山甲等14种①我国药用濒危野生物种保护的成果:药用物种野生变家种养、动植物代用品研究、中药材的人工合成②我国采用“濒危”、“稀有”、“渐危”三个等级ⅰ濒危种:指这些物种在其分布的全部或显着范围内有随时灭绝的危险属于不常见的单种属或寡种属ⅲ渐危种:指那些目前还有一定数量的野生资源;但这些物种受到危险;很可能变为濒危种③濒危药用动植物保护对策:ⅰ加强濒危药用动植物的调查摸底工作;制定统一的保护等级ⅱ加强现有和新建保护区和动植物园的建设ⅲ加强濒危药用动植物动态变化的监测;找出变化规律ⅳ禁止和限制使用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野生动植物ⅴ大力发展濒危药用动植物的人工种植养殖ⅵ加大保护和研究经费的投入..第十一章:地道药材及重要中药资源1、地道药材:在特定的地区;栽培管理方法和采收加工标准相对固定;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和流通过程的推介;被公认为品质和疗效明显优于其他地区的中药材产品..目前为200余种..①特征:ⅰ具有明显的地理性ⅱ具有特有的工艺标准ⅲ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ⅳ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②形成的因素:ⅰ优良的物种遗传基因内在因素ⅱ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外在因素ⅲ完善的栽培管理方法和生产加工技术可靠保证ⅳ系统的中医药学理论以及长期的商贸活动思想基础③地道药材的发展:ⅰ地道药材品种来源的变迁ⅱ地道药材产区的变迁④地道药材的研究方法:ⅰ历史基原考证ⅱ产区环境和栽培历史的调查ⅲ遗传基因的比较ⅳ药材性状评价ⅴ化学品质评价ⅵ药理药性评价2、地道药材及重要你的中药资源①吉林省是人参之乡;一般以皂苷含量作为人参质量的标准;人参种植的主要国家是:中国韩国朝鲜和日本.我国人参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0%;东北地区年产量占全国的99.6%.野生人参称为“山参”;人工栽培的称为“园参”②防风:黑龙江③黄芪:内蒙古④党参:山西长冶一带被誉为“党参之乡”..潞党山西、台党山西、西晶党四川、纹党甘肃、板党湖北、凤党陕西。
中药资源

第一章名解: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成,蕴藏量,品质,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的科学。
2,中药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形成医疗,保健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健康所需的自然生成物及环境因素的总称。
简答:1,中药资源的特征(1)中药资源的属性:自然属性再生性:植物药和动物药属于再生性资源地域性:“道地药材”共存性: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多用性:不同器官部位均入药;药用、食用、化工原料等,可解体性:减少,甚至灭绝(2)社会属性: 特殊的商品,较高的经济价值。
2,中药资源学的主要研究任务:(1)定性与定量研究(2)研究中药资源的动态规律,提出科学管理的方法(3)科学利用和定向培育(4)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5)资源的科学管理3.药用植物提取物和单一化和物是否属于中药,为什么?答:中药就是由中医药理论指导应用的药物的总称。
中药不但包括草药,饮片,而且包括从传统药物中发现的新的活性成分和组分。
它与目前所谓西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临床应用是基于中医药理论。
所以,如果药用植物提取物和单一化和物的临床应用是基于中医药理论,就是中药;反之,则否。
第二章我国的中药资源与中药区划一、名词解释中药区划:在中药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中药资源区划以中药资源与中药生产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中药资源区域分布与中药资源生产特征,根据区域相似性、区际差异性,将全国划分成不同级别的中药资源保护管理和中药资源生产区域。
中药材:指药用植物、动物的药用部分采收后经产地初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饮片: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后,形成一定规格,供中医配方使用的制品中成药:按照中医配方加工的各种制剂。
二、问答题1.中药区划的原则:(一)自然因素1、气候条件相似性原则:温度和水分是区划气候相似性的重要指标。
2、地形、地貌的一致性原则:在气候条件相似的区域内,地形地貌条件也应作为区划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划分二级区域的主要依据。
3、地带性上壤类型相同的原则:土壤是陆生药用植物着生的基本条件,又是供应水分和养分的源泉,还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二)社会经济因素1、生产力水平一致性原则:不同生产力水平的地区,一般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中药资源:是一定地区范围内分布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
广义的中药资源还包括人工栽培、养殖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药用植物、动物及其产生的有效物质。
2、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成、蕴藏量、品质、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科学。
是在药用植物学,药用动物学、药用矿物学、生药学、药理学、生物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边缘科学。
3、多度:单位面积上某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即:某种药用植物在群落中分布的密度)求取方法:(1)记名计数法(2)目测估计法4、盖度:群落中某种植物遮盖地面的百分率。
5、郁闭度:乔木郁闭天空的程度。
6、频度:某种药用植物在群落中分布的均匀度。
计算:出现某种植物的样地数/设置的样地总数7、药用植物的生物量:某一地区某种药用植物的总量(包括药用和非药用部分)。
8、药材蓄积量:某一地区某种药材的总生物量(只包括药用部分)。
9、药材蕴藏量: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药材的总蓄积量。
10、年允收量: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11、定期挖掘法:在一定时间间隔挖取地下部分,测量其生长量,经过多年观察得出其更新周期。
(适用于能够准确判断年龄的植物)12、植物群落:在一定地段上具有一定种类组成,层片结构和外貌以及植物之间和植物与环境之间有一定相互关系的植被。
13、生态效率:生态效率=(年允收量-年实际采收量+资源恢复量)/年实际采收收量14、中药材GAP产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或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中药材GAP要求制订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GAP要求和国家药典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中药材GAP产品标志的产品。
15、地道药材: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或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
16、民族药: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药物,称为民族药。
17、功能性食品:除营养(一次功能)和感觉(二次功能)之外,还具有调节生理活动(三次功能)的食品,即称为功能性食品。
18、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19、中药材:中药材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
20、药材蓄积量调查方法:(1)投影盖度法(2)样株法简答题一、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要范畴?一级开发:以发展中药材和制药原料为主二级开发:以开发中成药和保健品为主。
还包括以中药资源为原料对天然化学药物,天然色素,香精,化妆品及其他多种产品的开发。
二、分别列出下列地区至少六种地道药材:东北,华东,华南,华北,西北,西南地区。
东北地区:人参,辽细辛,五味子、防风、关黄柏、龙胆、刺五加、鹿茸。
华北地区:黄芪、党参、酸枣仁、黄芩、北柴胡、知母、苦杏仁、甘草。
西北地区:当归、麻黄、肉苁蓉、枸杞子、软紫草。
华东地区:杭白菊、杭白芍、杭白芷、杭麦冬、山茱萸、浙玄参、温郁金、元胡、白术、凤丹皮、宣木瓜、江枳壳、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金银花、北沙参、阿胶、薄荷、土鳖虫。
西南地区:川药、云药、贵药(川芎,川贝母,川附子、川厚朴、川黄柏、川牛膝、川楝子、黄连、独活、三七、云木香、茯苓(云苓)、黄精、天麻、杜仲、)青藏高原:冬虫夏草、大黄、甘松、雪莲、红景天、麝香、华南地区:广藿香、砂仁、巴戟天、(广)陈皮、化橘红、肉桂、蛤蚧、三、何谓样方?不同植物种类样方大小选取的一般要求?样方:资源调查的最小单位。
样方的大小根据调查的目的、对象而定,一般草本植物1~4㎡,灌木4~50㎡,乔木100~10000㎡.样方可以是方形、圆形、也可以是长方形,样方数量(累计样方面积)一般不低于分布面积的1-2%。
四、简述地道药材的概念及特征。
概念: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或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
特征:(1)具有明确的地理性。
(2)具有特有的质量标准。
(3)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4)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五、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药品的区别。
(1)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作为食品的一个种类,保健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既可以是普通食品的形态,也可以使用片剂、胶囊等特殊剂型。
但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可以标示保健功能,而普通食品的标签不得标示保健功能。
(2)保健食品与药品的主要区别是保健食品不能以治疗为目的,但可以声称保健功能,不能有任何毒性,可以长期使用;而药品应当有明确的治疗目的,并有确定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可以有不良反应,有规定的使用期限。
六、中药资源地域性分布的主要特点。
从南到北反映了中药资源的纬向地带性分布规律。
从东到西,由于距海远近而出现的干湿条件差异,可分为湿润、半湿润、干旱等不同地区,各地分布的中药资源种类又有明显不同,反映了经向地带性分布规律。
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中药资源种类也有不同,又反映了中药资源垂直地带性分布的差异。
七、地道药材的成因主要有哪些因素。
地道药材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优良的物种遗传基因、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完善的栽培加工技术、系统的中医药学理论以及长期的商贸活动推崇。
(1)优良的物种遗传基因是形成地道药材的内在因素。
(2)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形成地道药材的外在条件。
(3)完善的栽培加工技术是形成地道药材的可靠保证。
(4)传统的中医药学理论是形成地道药材的思想基础。
八、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适宜地区发展地道药材(2)、加强种质资源研究,选育优良品种(3)、规范栽培管理技术,提高药材质量九、如何理解中药资源的可解体性?中药资源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中药资源的种质存在于每个生物种的种群中,由于人类干扰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种群中的个体减少到一定数量时,某些药用种类的种质就有丧失的危险,从而导致某些再生性中药资源种类的解体,这就是中药资源的解体性。
种类的解体即资源的解体,种类绝灭之后,资源就不可能再生。
十、简要列出中药资源保护的方法。
中药资源的保护方法一般分为就地保护、异地保护和离体保护三种方法。
就地保护包括:1、建立中药资源保护区2、采用有效的生产性保护手段,如就地抚育。
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濒危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苗圃、种植园内,变野生种类为家种家养种类。
通过引种、饲养,动物园和植物园不仅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物种,而且扩大了种源。
离体保护是目前生物种质保护的较先进手段。
离体保护的主要方法有:建立中药资源种质基因库和组织培养等。
十一、何谓多度?并写出其两种求取方法。
多度:单位面积上某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即:某种药用植物在群落中分布的密度)求取方法:(1)记名计数法(2)目测估计法十二、民间草药的特点有哪些?(1)、民间草药的应用局限于一定的区域,没有实现跨地区的或全国性的广泛流通。
(2)、药理、成分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还未达到药材所具备的标准。
(3)、民间药是以实践所产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缺少比较系统的医药学理论。
(4)、我国民间药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十三、中药资源的主要特征?1、可再生资源是中药资源的主体2、中药资源与多种生物资源共生存3、中药资源有明显的地域性4、中药资源的多用性5、中药资源具有可解体性十四、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目的。
在于合理地、充分地应用和发展中药资源,使之更有利于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同时,加强在畜牧业、农业、食品及化工等各方面的综合利用,以进一步造福人类。
简述题一、中药材GAP产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应注意的问题?简要列出其SOP要点。
中药材GAP产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或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中药材GAP要求制订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GAP要求和国家药典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中药材GAP产品标志的产品。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注意的问题1、选择适宜地区发展地道药材2、加强种质资源研究,选育优良品种4、规范采收技术,稳定药材质量SOP要点1、种子、种苗:种子种苗是优质药材生产的先决条件,SOP标准的制订应首先考虑优良种子、种苗的生产,有必要建立专门的药材种子生产基地。
2、种植方法: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同一品种栽培方法和密度不同。
造成质量差异。
SOP 操作规程的制定要针对不同品种细化到科学的种植方法上。
3、采收时间,种植年限:采收时间不同,药材产量和药用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
最佳的收获时间,即要考虑当地传统的收获时期,又要采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摸清其活性成分的积累变化规律,并根据产量的增长曲线,在含量、产量综合最优时,确定采收最佳期。
4、施肥浇水:对不同的药用植物通过分析检测,掌握其营养需求规律和药用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建立营养需求模式图,并试验掌握参与药用成分合成或对提高含量起主要作用的元素,为科学配比肥料种类、确定使用时期、使用方法提供依据,同时根据不同药材肥料吸收规律和某些元素对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特殊作用,研制药材专用肥,避免完全依靠经验或主观想象确定标准。
5、重金属、农残污染:控制重金属和农残污染,是SOP规程制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生产绿色药材的关键。
6、采收与产地加工(一)确定采收期的原则。
应坚持适时适度,以获取优质高产的药材和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原则。
(二)各类药材的采收期及采收方法:栽培的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入药部位达到成熟,符合药用要求时,就要从田间采回,采回的入药部位,经过加工干燥就称为“药材”。
二、民间草药的特点,并列举两种民间草药。
(1)、民间草药的应用局限于一定的区域,没有实现跨地区的或全国性的广泛流通。
(2)、药理、成分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还未达到药材所具备的标准。
(3)、民间药是以实践所产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缺少比较系统的医药学理论。
(4)、我国民间药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狼把草、鬼针草、黄精、车前、穿心莲。
三、中药资源的保护方法。
中药资源的保护方法一般分为就地保护、异地保护和离体保护三种方法。
1、中药资源就地保护,简单来说就是将中药资源及其自然环境就地维护起来。
通过建立保护我国珍、稀、濒危和遭受严重破坏的中药资源的区域和研究、开发基地。
这种方法可以使药用动、植物在己适应的环境中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
(1)建立中药资源保护区:根据中药资源保护的性质和目的,可将中药资源保护区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中药资源综合研究保护区,中药资源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区和中药资源生产性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