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和青贮玉米的管理及应用
紫花苜蓿打捆包膜青贮技术

紫花苜蓿打捆包膜青贮技术作者:安彩霞来源:《养殖与饲料》 2013年第9期安彩霞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彭阳7565002013年,彭阳县紫花苜蓿的留床面积达76400hm2,占全国紫花苜蓿总面积的1/25、全区的1/6、全市的1/3。
据测算,紫花苜蓿现蕾期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19%~20%。
为有效利用紫花苜蓿,解决其在刈割、晒制、贮存、运输等环节存在的问题,由彭阳县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牵头,选派技术干部深入规模养殖场(户)、饲草加工企业,大力宣传和指导紫花苜蓿打捆包膜青贮技术,使紫花苜蓿打捆包膜青贮技术在全县全面推广应用。
现将紫花苜蓿打捆包膜青贮技术介绍如下。
1 收获原料1.1 刈割包膜青贮的紫花苜蓿应在初花期(20%开花)进行刈割。
彭阳县紫花苜蓿的刈割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选择晴朗、无大风的天气进行刈割。
1.2 切短将收获的紫花苜蓿及时用铡草机进行切割(长度在3~5cm),当水分调节到45%~55%时,将其运送到包膜青贮制作地点。
也可在紫花苜蓿地里刈割,晾晒后直接打捆包膜。
2 配制乳酸菌液按照当天处理的紫花苜蓿量复活相应量的乳酸菌,以每处理1.0t紫花苜蓿需要2.5g乳酸菌活菌液计算,先将20g白糖加入200mL 温水中,再将2.5g乳酸菌活菌液溶于白糖水中配制成复活菌液,在常温下放置1~2h后再加水8~10kg稀释后,方可使用。
配制好的乳酸菌活菌液应当天用完,不能过夜。
3 打捆包膜在打捆前,将乳酸菌活菌液与切短的紫花苜蓿混合均匀后,装入专用饲草打捆机中进行打捆,每捆重量为50~60kg。
打捆完成后,从打捆机中取出草捆,将草捆平稳放到包膜机上,然后开启包膜机用专用拉伸膜进行包裹,包膜机的包膜圈数以22~25圈为宜(保证包膜2层以上)。
4 堆放保存包膜完成后,从包膜机上搬下已经制作完成的包膜草捆,整齐地堆放在远离火源、鼠害少、避光、牲畜触及不到的地方。
堆放不应超过3层,以免堆压发热。
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种植技术要点教学提纲

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种植技术要点紫花苜蓿种植技术要点一、国内外紫花苜蓿生产利用现状紫花苜蓿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商品率最高的优质牧草,有“牧草之王”之美誉。
同时,紫花苜蓿适应性强,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低,而且本身能够进行生物固氮,在草粮轮作、改良盐碱地和中低产田、保持水土中被广泛应用。
全世界种植面积大约5亿亩,主要分布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美国是世界上苜蓿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约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33%。
我国是世界上第五大苜蓿种植国家,截止2012年底,我国苜蓿种植面积约5400万亩,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主产区。
随着奶业等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苜蓿草需求旺盛,2008年以来,苜蓿干草的进口量连年增长(表1),美国是我国的苜蓿进口大国。
据有关资料介绍,2015年我国苜蓿干草进口量达到120万吨,国产商品苜蓿干草约80万吨。
我国奶牛存量1400万头,泌乳牛在800万头左右,按每头泌乳牛每天1公斤苜蓿干草计算,仅奶业1项每年就需要800万吨苜蓿干草,肉牛和肉羊目前还消费不起苜蓿干草,由此可见苜蓿干草市场缺口距大。
为促进国内奶业健康快速发展,2012年我国启动了“振兴奶业苜蓿示范行动项目”,每年连片种植苜蓿50万亩,每亩补贴600元。
2015年1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2016年1号文件提出“扩大粮改饲试点,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给牧草产业带来新机遇。
表1 2008年-2015年我国干草进口量单位:万吨、万美元、美元/吨二、适宜山西省中部平川区推广的苜蓿品种选择抗旱、耐寒、高产品种。
据我们多年的试验研究和实践,适宜当地推广种植的苜蓿品种有:三得利、阿尔冈金、金皇后、陇东苜蓿、甘农系列苜蓿、公农系列苜蓿。
三、苜蓿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1.选地整地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灌溉及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块。
紫花苜蓿半干捆包青贮技术的研究

紫花苜蓿半干捆包青贮技术的研究一、前言话说这天,小明在家里琢磨着怎么给自家的菜园子弄点新鲜的绿叶菜。
他想了想,觉得紫花苜蓿不错,既好看又好吃,还能喂猪。
于是,他决定研究一下紫花苜蓿半干捆包青贮技术,看看能不能让自己家的猪吃得更健康。
二、紫花苜蓿简介紫花苜蓿,学名Medicago sativa L.,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豆科。
它的叶子呈紫色,花朵呈淡紫色,非常漂亮。
紫花苜蓿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是一种非常好的绿色饲料。
三、半干捆包青贮技术原理半干捆包青贮技术是一种将青贮原料经过压缩、包装后进行发酵处理的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青贮原料中的淀粉质和纤维素,生成乳酸等有机酸,从而降低原料中的水分含量,达到长时间保存的目的。
四、半干捆包青贮技术步骤1. 原料选择: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紫花苜蓿作为青贮原料。
2. 切碎处理:将选好的紫花苜蓿切成适当大小的碎片,以便于微生物的接触和发酵。
3. 压缩处理:将切碎后的紫花苜蓿放入青贮机中,通过机械挤压将其压缩成适当厚度的块状。
4. 包装处理:将压缩好的紫花苜蓿用塑料袋或膜进行包装,密封保存。
5. 发酵处理:将包装好的紫花苜蓿放入青贮窖中,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让微生物进行发酵。
一般来说,发酵时间需要大约一个月左右。
6. 检验合格:发酵完成后,对青贮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水分含量降低到合适的水平,且无异味、霉变等问题。
五、半干捆包青贮技术优缺点优点:1. 延长青贮原料的保存期限,减少浪费。
2. 提高青贮原料的营养价值,增加猪的食欲。
3. 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缺点:1. 半干捆包青贮技术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初学者可能难以掌握。
2. 青贮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硫化氢等,需要注意安全。
3. 青贮后的紫花苜蓿质地较硬,猪可能不太喜欢吃。
六、结论总的来说,紫花苜蓿半干捆包青贮技术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紫花苜蓿资源,提高养殖效益。
紫花苜蓿青贮技术

紫花苜蓿青贮技术作者:汤晓洁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1年第08期紫花苜蓿作为一种优质豆科牧草,因其产量高、品质好而被广泛种植。
相对于国外种植紫花苜蓿的规模而言,我国紫花苜蓿产业起步晚、基础差,主要面临三个问题,一是产不足需,二是质量水平不高,三是产业化程度较低。
近年,随着国家“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启动奶农培训计划”的实施,进口紫花苜蓿价格上涨,越来越多的乳企选择种植紫花苜蓿来满足自身需求。
相对于干草捆,紫花苜蓿青贮能较好地保存其营养价值,适口性好,消化率高,方便运输,更适合当前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紫花苜蓿青贮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归纳,仅供养殖企业及生产一线人员参考。
一、收割时间及留茬高度紫花苜蓿收割时间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青贮品质的好坏。
应根据天气预报,选择连续4~5 d 为晴天,用刈割压扁机进行收割。
第一茬在初花期或株高≤80 cm时刈割,以后每茬均在初花期刈割,7天内刈割完毕。
每年刈割4~6茬。
合适的留茬高度能够达到紫花苜蓿的最佳收获产量,同时避免土壤中霉菌的混入。
留茬高度一般为5 cm,秋季最后一次刈割的留茬高度为6~8 cm。
二、青贮的加工方式在紫花苜蓿生产中主要有2种加工方式,分别是半干青贮和裹包青贮。
(一)半干青贮半干青贮也称低水分青贮,是青绿苜蓿收割后经过自然晾晒或人工干燥等方法,使苜蓿中的含水量下降到一定水平,然后再进行青贮,这样做既降低呼吸作用,保存更多的养分,也可避免在青贮过程中营养成分随着水分外流而浪费。
半干青贮技术关键在于控制含水量,苜蓿含水量为55%~60%。
1.水分调节。
在紫花苜蓿刈割后,进行田间晾晒萎蔫,使青贮原料水分达到适宜含水量。
晾晒时间越短营养损失越少。
一般晾晒24~36 h,视当时天气情况而定。
2.捡拾切碎。
经过田间晾晒后达到紫花苜蓿的适宜含水量,用搂草机集成条状,草条宽幅与检视割台宽幅一致,便于捡拾。
同时要避免过多尘土带入草条。
切碎可在田间边捡拾边切碎,或者将晾晒好的牧草收集后在固定场所切碎。
紫花苜蓿干草和青贮管理

紫花苜蓿干草和青贮管理进入冬季,牲畜的饲草料储备是畜牧养殖中最为紧迫的工作。
目前,草料储备有两种方式:干草和青贮,以下详细介绍两种储备方式的管理方法。
要制作的干草和青贮的含水量不同,制作方法就不一样。
苜蓿青草的含水量大概在80%,蛋白质和可溶性糖溶解在这些水分中,当苜蓿枯萎,“汁液”浓缩时,就成了适于酵母、细菌和生物酶等活动的介质。
合适的条件下,细菌活动使苜蓿草发酵产生乳酸,成为制作青贮的原料。
如果苜蓿在收割前已经晾成干草的话,水分含量很低,细胞内的养分浓度增加,细胞核生物酶的活动性降低。
干物质损失苜蓿在制作过程中(收割、搂草、切段、打包、贮存、利用)会造成干物质的损失。
一些损失是由机械作业造成,另一部分是因为植株的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
比较典型的青贮和干草制作过程中,从收割到饲喂苜蓿的干物质损失率在20%~30%。
干草制作中干物质的损失主要是在收获时田间机械作业和天气导致的,青贮中的损失主要是在贮存和饲喂是造成的。
品质变化收获和贮存过程中损失的苜蓿干物质营养价值都很高。
干草制作中损失的主要是叶子,而叶子的蛋白和能量含量是最高的。
青贮制作中,发酵过程利用的养分是最容易消化吸收的成分,如糖分。
因此,在干草和青贮制作过程中这些变化往往会造成最终产品品质的降低。
减少损失我们不能防止干草制作过程中干物质的损失和品质的变化,但我们可以将这种损失降到最小。
主要的措施包括:在早晨进行收割以便尽快晒干,减少呼吸作用损失,也不易因降雨遭受损失;将干草摊的开一点加快干燥速度;苜蓿水分含量在40~50%时耙草,减少叶片脱落,加快干燥;在含水量为18%~20%时进行装袋,减少叶片脱落,防止苜蓿变为褐色;甘草进行覆盖保存,防止阳光、雨水造成损失。
干草制作过程中苜蓿品质变化1)呼吸作用会消耗糖分,增加ADF和NDF含量,降低消化率。
2)干草在打包之前淋雨的话造成可溶性养分(蛋白质和可溶性糖)流失。
NDF和ADF含量增加,粗蛋白和消3)化率降低。
紫花苜蓿鲜草青贮及其利用

紫花苜蓿鲜草青贮及其利用发布时间:2021-07-14T03:28:18.876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1年第6期作者:王学军[导读] 饲用价值的高低则会因青贮原料碳水化合物含量、发酵状态以及原料的含量而存在差异。
(富拉尔基区畜牧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41)紫花苜蓿是世界上公认的优秀豆科牧草,因紫花苜蓿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诸多特点,在畜牧业生产及农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青割紫花苜蓿不能全年平衡供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生产干草都因雨淋、落叶等因素造成部分损失。
紫花苜蓿主产区因生长期所产的紫花苜蓿鲜草量多且集中,当地畜牧养殖难以全部利用,造成鲜草生长季生产过剩,盛花期后因粗纤维增加,营养成分降低,其品质受到严重影响,若不及时在孕蕾期至初花期刈割,则会影响后茬的鲜草产量。
紫花苜蓿的可持续利用对草业、畜牧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1紫花苜蓿青贮的原理厌氧环境下利用紫花苜蓿鲜草上附着的乳酸菌使紫花苜蓿产生发酵作用即紫花苜蓿青贮,其可溶性糖类转化为有机酸。
因此,增加了青贮饲料的酸度,当产生的乳酸达到一定程度即青贮饲料中的pH<4.2时,就抑制了腐败酸、丁酸菌等有害细菌的繁殖,乳酸菌也因酸度过大而停止活动,从而达到长期贮存的目的。
一般青贮紫花苜蓿的制备过程中,饲料与空气隔绝速度越快,越益于乳酸菌发酵,青贮的成功率就越大。
但青贮产品品质的好坏,饲用价值的高低则会因青贮原料碳水化合物含量、发酵状态以及原料的含量而存在差异。
2青贮技术方法2.1半干青贮法紫花苜蓿鲜草因粗蛋白含量高,可溶性糖分含量少,在主原料含水量较高时易发生霉变或造成养分流失,因此应在牧草水分含量降到400~600 g/kg时青贮,此法又称半干青贮法。
半干青贮法的特点是调制的半干青贮料有机酸含量低,pH为4.5~5.0时,原料中的糖分和蛋白质被分解的比例小,适口性好,且调制省时省工,成本低,还可保持紫花苜蓿的营养。
苜蓿套种青贮玉米高效生产技术

苜蓿套种青贮玉米高效生产技术一、引言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一直是农民们关注的焦点。
苜蓿套种青贮玉米高效生产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种植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产量,并且对于土壤的改良和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苜蓿套种青贮玉米的定义与优势苜蓿套种青贮玉米是指在玉米种植基地上同时种植苜蓿和青贮玉米的一种农作物种植方式。
这种种植方式有以下几个优势:1. 提高土地利用率:苜蓿套种青贮玉米利用了土地的垂直空间,既可以种植玉米,又可以种植苜蓿,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2. 增加农作物产量:苜蓿与青贮玉米的套种可以提供更多的养分和水分供给作物生长,从而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
3. 土壤改良和保护:苜蓿具有良好的固氮能力,可以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可供作物吸收的形态,从而充实土壤养分。
同时,苜蓿的根系还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改善土壤质地,保护土壤免受侵蚀。
三、苜蓿套种青贮玉米的种植技术1. 地块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2. 苜蓿的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苜蓿品种进行种植。
3. 青贮玉米的选择:选择高产、抗病虫害能力强的青贮玉米品种进行种植。
4. 套种方式:在春季先种植苜蓿,待苜蓿长到一定高度后,再种植青贮玉米。
在苜蓿茂盛生长的同时,青贮玉米也能够顺利生长。
5. 施肥管理:根据土壤养分和作物需求,合理施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6.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7. 收割与储存:根据苜蓿和青贮玉米的生长周期,合理安排收割时间,采取适当的储存措施,保证作物的质量和保存期。
四、苜蓿套种青贮玉米的经济效益与推广前景苜蓿套种青贮玉米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还能够降低养殖业的饲料成本。
同时,由于苜蓿的固氮能力和土壤改良作用,还能够减少对化肥的依赖,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北林202紫花苜蓿与青贮玉米在贵州的间作技术要点

农技服务2019,36(6):9北林202紫花苜蓿与青贮玉米在贵州的间作技术要点马宁1,马培杰1,李亚娇1,张蓉I,王晓强1,苏生S韩永芬2〈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2.贵州阳光草业科技有限贵任公司,贵州贵阳550006)间作是在同一地块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2种或2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间作复合群体可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热能源,通过群体受光面积的增加提高光合效率,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间作能充分利用作物生长的季节、提高透光率,增加地表与根系土壤温度,充分发挥边际效应优势等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与干物质积累。
如不同青贮玉米品种与紫花苜蓿间作,大喇叭口期青贮玉米光照强度和透光率比单作高,全生育期内青贮玉米平均透光率比单作高,同一土层温度均为间作高于单作;间作复合群体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比单作玉米高,紫花苜蓿初花期鲜草、干草产量及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表现出边行劣势,但差异不显著叭北林202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 Beilin202)是北京林业大学卢欣石教授团队选育的品种,贵州阳光草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2013年开始对北林202紫花苜蓿进行引种试验,并在毕节、威宁等地进行示范种植,鲜草产量达300公斤/亩。
试验及示范推广种植表明,北林202紫花苜蓿是适宜贵州乌蒙山区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
青贮玉米与紫花苜蓿间作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贵州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为北林202紫花苜蓿在贵州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现将北林202紫花苜蓿与青贮玉米间作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青贮玉米品种选择青贮玉米宜选用成熟期短、耐密植型优良品种,如金玉908、金玉838、金玉818、黔青446等。
2选地与整地北林202紫花苜蓿适应性较强,在多种土壤上均可种植。
为保证高产、优质,一般应选择肥力中等以上的不积水地块种植。
由于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芽细弱、顶土力差,根系发达且入土深,因此播种地需深耕30-35厘米,要求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墻情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畜牧兽医2018年第39卷
16
紫花苜蓿和青贮玉米的管理及应用
孟晓燕
(山东省阳谷县畜牧局252300)
中图分类号:S816.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8)05-0016-02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大力发展,紫花苜蓿和青贮玉米
等优质高产饲料得到极好的推广应用。
紫花苜蓿是世界广泛种植的一种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优质蛋白质饲料。
青贮玉米具有柔软多汁、气味酸香是牛羊一年四季的优良饲料,能有效保持日粮结构中粗饲料品质稳定。
1 紫花苜蓿栽培管理技术
1.1 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也叫紫苜蓿、苜蓿、苜蓿草等,是最普遍,产量高,品质好,用之最广的品种;喜温暖和半湿润到半干旱气候条件。
1.2 紫花苜蓿栽培管理
紫花苜蓿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在生产中的风险性较小,而且还能在减少化肥用量的情况下,使它的后作如玉米、小麦增产10%~15%。
紫花苜蓿为低纤维、高蛋白和富含钙、磷的优质饲草。
单位面积的紫花苜蓿所提供的蛋白质是玉米或其它作物的3倍,因此紫花苜蓿是经济效益最高的作物。
基于上述优点,紫花苜蓿在中国的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将苜蓿生产中的关键因素总结如下:
1.2.1 播种(1)苜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最为良好。
种植苜蓿的地块地下水位最好在1~2m以下。
(2)土壤的pH值在6.7以上对苜蓿的生长最有利。
(3)春季和秋季都可播种,但一般秋季的播种效果要好于春季。
要保证苜蓿安全越冬;秋季最晚播种时间最好在0低温出现前一个月。
(4)一般情况下每亩地播种1.0~1.2kg,土壤条件不好时可加大到2kg/亩。
1.2.2 管理 (1)苜蓿除磷钾肥外,苜蓿对硫的需求量较大,每两年每亩地可1.7~3.4kg的硫酸盐。
(2)种植苜蓿前,可使用氟乐灵除去地里的阔叶杂草。
种植1年或1年以上的苜蓿地,可用拿草特除去地里的禾草。
(3)苜蓿受蚜虫的危害时应选用适当的杀虫剂;用杀菌剂处理种子能控制茎秆线虫。
1.2.3 收获(1)为确保幼苗根系的良好发育,第一次收获应在开花期,即至少有30%的小花已开放的时候进行刈割。
此后最好在现蕾末期刈割。
最后两次刈割间隔的时间要长一些,以便苜蓿积累足够的养分越冬。
(2)机械收割时的留茬高度为5~8cm,人工收获时的留茬高度一般为5cm。
秋季最后一次刈割要适当增加刈割高度,以利越冬。
(3)一般刈割后就地曝晒,并上下翻动以促进水份蒸发,含水量降至50%时集成窄行,继续风干,至含水量降至20%~25%时打捆。
含水量降至15%~18%时一般可安全贮藏。
2 青贮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1 青贮玉米
青贮玉米是禾本科牧草中最理想的青贮饲料。
青贮玉米品种特性与普通饲用玉米稍有不同,在栽培管理上应区别于普通饲用玉米。
2.2 青贮玉米栽培管理
青贮玉米的种植密度与品质负相关,使人们很难根据产量确定最佳种植密度。
权衡产量和品质两个因素,最佳建议青贮玉米的种植密度与普通玉米的种植密度相同。
随着氮肥量增加,产量和粗蛋白含量相应提高。
现将青贮玉米生产中的关键因素总结如下:
2.2.1 选用良种青贮玉米分为三种类型:青贮专用型玉米、粮饲兼用型玉米和粮饲通用型玉米。
青贮专用型玉米是指只适合青贮的玉米品种,在乳熟期至蜡熟期内,收获包括果穗在内的整株玉米;粮饲兼用型玉米是指在成熟期先收获玉米籽粒用作粮食或配合饲料,然后再收获青绿的茎叶青贮;粮饲通用型玉米在成熟期收获子粒,用作食物或配合饲料,又可以作为青贮玉米品种种植,在乳熟期至蜡熟期内,收获包括果穗在内的整株玉米作青饲料或青贮。
2.2.2 整地播种选择灌排条件较好、土壤肥力较高地块播种。
3月底4月初春播,6月上旬夏播。
由于青贮玉米主要收获上部绿体,种植密度要比普通饲用玉米大。
2.2.3 田间管理苗期应及时间苗、定苗,并适当蹲苗,保证苗齐、苗全、壮苗。
若青贮玉米品种为分枝多穗型,在定苗时不要去除分蘖,可以保留较多的侧枝,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2.4 适期收获青贮玉米最适收获期在植株含水量为61%~68%的时候,这种理想的含水量在半乳线阶段至1/4乳线阶段出现,即乳线下移到子粒1/2~3/4阶段。
若在饲料含水量高于68%或在半乳线阶段前收获,干物质积累没有达到最大量;若在饲料含水量降到61%以下或籽粒乳线消失后收获,茎叶会老化,并导致产量损失。
收获前应
2018年第5期(总第256期) 疾病防治
17
浅析常见鸡呼吸道病的诊断
朱春红 (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兽医局 273300)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8)05-0017-02
近几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规模性、集约化的发展,流行性鸡病的防控压力越来越大。
在流行的鸡病中,鸡呼吸道病是威胁养鸡业健康生产的关键疾病,比较常见,并且症状相似,多为混合感染,难以防治,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给养殖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如何有效判断呼吸道病的性质避免误诊以及制定防治方案,是许多临床兽医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
1 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各种日龄均可感染的鸡急性呼吸道病。
1.1 流行病学 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侵害鸡,不同年龄的鸡均易感,但主要多发于50~200日龄的鸡,成年鸡的症状最为特征,传播迅速,本病严重流行时发病率高,病程5~7d ,长的可达一个月。
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1.2 临床症状 最明显的症状是鸡呼吸困难,努力向前上方伸颈张口呼吸,发出“吼吼”的怪叫声,类似青蛙的叫声。
咳出带血的黏液或血块。
1.3 剖检病变 喉头和气管黏膜肿胀、充血、出血,严重者糜烂、坏死,气管内有多量的血样黏液及血凝块;慢性喉气管炎病鸡喉头、气管内有淡黄色干酪样渗出物。
1.4 实验室诊断 用病料接种9~12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或尿囊腔,在2d 以后,绒毛尿囊膜上可出现痘斑样坏死病灶,在周围细胞内可检出核内包涵体。
2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
2.1 流行病学 本病感染鸡,无明显的品种差异。
各种日龄的鸡都易感,但5周龄内的鸡症状较明显。
发病季节多见于秋末至次年春末,但以冬季最为严重。
环境因素主要是冷、热、拥挤、通风不良,特别是强烈的应激作用如疫苗接种、转群等可诱发该病发生。
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
此外,人员、用具及饲料等也是传播媒介。
本病传播迅速,常在1~2d 内波及全群。
一般认为本病不能通过种蛋垂直传播。
2.2 临床症状 本病分为4个类型:呼吸型传支、肾型传支、生殖型传支、腺胃型传支。
在临床上以呼吸型和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多发。
鸡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经过
仔细观察乳线位置,收获后立即切割、贮存。
3 苜蓿与青贮玉米在牛羊日粮中的应用 3.1 苜蓿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
苜蓿用于饲喂奶牛,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据报道,苜蓿可以提高母牛的繁殖和产奶性能,增强母畜体况,提高产奶量。
在奶牛日粮中增加苜蓿干草能极显著提高产奶量,但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以及干物质含量变化不明显。
在日粮NDF 相同的条件下用苜蓿干草替代玉米青贮,不会降低乳脂率,而且,在不增加日粮成本的情况下,在奶牛日粮中大量使用苜蓿干草,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当苜蓿干草与精料配制奶牛混合日粮时,二者起相互发酵作用。
苜蓿干草产生的大量乙酸能够有效缓解因淀粉的丙酸型发酵带来的瘤胃pH 值的急剧下降,从而使不耐酸的纤维分解菌有更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保持苜蓿干草日粮较高的干物质降解率。
3.2 青贮玉米在牛羊日粮中的应用
青贮玉米有效地保存了青绿饲料的营养成分,保持
了青绿饲料的适口性,降低了饲草的致病性;同时,可做常年供给饲料,是牲畜养殖的优质饲料,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牛、羊等养殖生产中。
青贮玉米在养羊中的应用对于母羊而言,哺乳羔羊需要采食大量的优质饲草来满足其产奶需要,尤其是对青绿饲料、多汁饲料的需求量较大。
通常情况,牧草。
青绿秸秆、多汁块茎等等都可做母羊奶源生产的能量补给,但是,由于难以常年供给、季节性变化较强因素的影响,会对奶羊产奶造成影响。
相比较而言,青贮玉米饲料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既能有青绿饲料所含营养成分,有效增加维生素的供给;又可作常年四季供应,有效缓解冬春饲草紧缺、营养补给不均衡的问题。
此外,整株青贮玉米营养丰富、消化率高,对于母羊产奶品质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如果选择整株青贮玉米基础配比饲料,可有效增加粗饲料采食量,增强母体体质,提高其抗疾病能力,提升养殖效益。
(收稿日期:2018–03–16)
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