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江苏省中医院芮庆林
探秘江苏省中医院的神秘制剂

探秘江苏省中医院的“独门秘方”及那些背后的故事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你知道吗?在江苏省南京市的部分医院,都有着自己的“独家秘药”。
这些药在药店并不销售,只能在这家医院内凭处方购买,这就是医院的“院内制剂”。
江苏省中医院目前有140多种院内制剂,数量在南京市各医院中位居首位。
这些价廉物美的院内制剂是由谁创制出来的,又是如何在传承中历经变迁?小小的一盒药,背后的故事厚厚一叠。
本报和您继续一起探秘江苏省中医院的“独门秘方”,以及那些背后的故事。
读过《红楼梦》的人,大概都会记得书中所记载的那些繁复的衣裙、建筑、美食等等,而其中的各色丸药,也提供了后人一窥中华文化的机会。
书中林黛玉从小服用的人参养容丸,其实是一则真实存在的古方,此前在江苏省中医院曾有销售。
而近期由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长期临床研制的抗衰老养颜美容方药,也将被制成院内制剂,造福患者。
江苏省中医院曾卖过“林妹妹的药”早在《红楼梦》第三回,和林黛玉一起在贾府登场的,就有一味名叫“人参养容丸”的药。
当时众人见林黛玉“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而林黛玉在自我介绍中也讲到,“从会吃饮食便吃药,读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如今还是吃人参养容丸。
”在多位老药工对江苏省中院内制剂的回忆里,就都有这味人参养容丸。
老药工张居平告诉记者,人参养容丸其实是脱胎于同样是古方的十全大补丸,多加了两味药而成。
在上世纪50年代省中医院建院之初,就已经是医院的院内制剂了。
除了人参养容丸之外,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藿香正气丸等等,都是依据古方制成的院内制剂。
这些古方制剂也成为名中医带来的独门秘方之外,江苏省中医院院内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法制的首乌丸曾要院长特批和林妹妹用的人参养容丸一样有着传奇色彩的,首乌丸算是一味。
不过人参养容丸出名离不开名人效应,而首乌丸让人印象深刻,则更多来自因为本身的制作工序的繁杂而带上的厚重文化味儿。
老药工张居平告诉记者,首乌丸是一味补肝肾、强筋骨、乌须发的中药,地道的制法非常费劲,讲究九蒸九制。
脓毒症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

脓毒症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
徐顺娟;芮庆林;奚肇庆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
【年(卷),期】2016(025)002
【摘要】脓毒症以"热证"贯穿病程始终,中医辨证分型方法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多为虚实夹杂证,合并腑实证、阳虚证者,或热入营血证者病情重,病情传变与温病学派提出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传变规律是吻合的.【总页数】3页(P286-288)
【作者】徐顺娟;芮庆林;奚肇庆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
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31
【相关文献】
1.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临床观察 [J], 黄封黎;曹秀秀;张斌;董旭;刘庆;冯涛
2.自噬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及对中医药干预脓毒症的启示 [J], 黄坡;郭玉红;苏芮;徐霄龙;何莎莎;王晓鹏;刘清泉
3.代谢组学应用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 [J], 李静;李亮;杨萍;吴华英;袁
志鹰;钟森杰;黄惠勇
4.脓毒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功能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研究 [J], 吴莹辉;陈伟;李燚;谢敏
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脓毒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研究 [J], 李燚;陈伟;吴莹辉;谢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治疗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所致重症肺炎的临证实践

3月 诊断 为 缓 和的血 清 阴性 对称 性 滑膜 炎 伴 凹陷性 水 肿综 合 征 , 有 烟酒 史 2 0余 年 , 无 过敏 史或 遗传 病史 。 治 疗 予莫 西沙 星抗 感染 . 氨 溴索 化痰 , 中药 麻杏 石 甘汤 合 银 翘散 疏风 清热 , 肃肺 平 喘 。但 患 者高 热不 退 , 胸 闷气
呼 吸困难 、 肺部 炎 症实 变等 重症肺 炎 表现 。 尽 管有 呼 吸 机支 持 、 类 固醇激 素 、 输 注 免 疫抗 体 、 维 持 器 官 功 能等
治疗 措施 ,但 危重 病患 仍迅 速发 展 为急性 呼 吸窘 迫综 合征 、 脓 毒症 、 急 性肝 肾衰 竭并死 亡 。虽然 目前人 际传 播 尚未得 到确 认 ,也不 能 完全排 除今 后发 生 大流 行 的
7 . 4 7 1 、 P O 2 6 0 . 5 m mH g 、 P C O 2 3 3 . 7 m mH g 。 中医诊 断为 风
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公布2013年度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通知-苏中医政[2013]1号
![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公布2013年度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通知-苏中医政[2013]1号](https://img.taocdn.com/s3/m/cde6293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5.png)
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公布2013年度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通知正文:---------------------------------------------------------------------------------------------------------------------------------------------------- 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公布2013年度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通知(苏中医政〔2013〕1号)各市卫生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卫生局,厅直有关单位:为做好2013年度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实施工作,根据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我局组织专家对2013年度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申报项目进行了评审,现将通过审定的101项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予以公布(见附件)。
各项目主办单位要切实加强管理,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条件,保证项目质量。
我局将适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抽查和评估,并将考评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项目申报的审定指标之一。
附件:2013年度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计划表江苏省中医药局2013年1月15日附件:2013年度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计划表序号名称办学单位地点时间学分联系人1江苏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申报实施工作培训班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南京2013.06.27~2910费忠东2慢性咳嗽中西医诊治新进展学习班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南京2013.9.20~2210朱佳3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病新进展学习班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徐州2013.10.18~2010汪悦4不孕不育诊疗理念与研究新进展研修班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南京2013.10.18~2010谈勇5开拓中医糖尿病防治新思维学习班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徐州2013.9.13~1510王旭6脊柱相关疾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徐州2013.4.12~1410薛明新7高血压治疗的新探索-中医药对靶器官保护的策略和优势新进展学习班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南京2013.5.17~1910方祝元8创新中药研究与开发学习班暨学术交流会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南京2013.10.18~2010贾晓斌9中药现代化研究及临床应用学习班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南京2013.6.1~38周嘉琳10名老中医诊治肝病经验研修班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昆山2013.11.15~1710薛博瑜11经方临床应用学习班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013.6.7~910黄煌12中医急症临床诊冶规范及治疗进展培训班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013. 9.20~2210芮庆林奚肇庆13干祖望、黄莘农耳鼻喉科疑难病症诊治方法及经验学习班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医院、无锡市中医院无锡2013.10.25~278陈小宁蒋中秋14肛肠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南京市中医院南京2013.9.11~1410丁义江152013金陵脑病论坛暨脑病诊治进展学习班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南京市中医院南京2013.06.21~239赵杨16江苏省中医外治学术年会暨肺外系外治学习班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南通市中医院南通2013.10.18~207唐艳芬17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科新进展学习班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南京2013.9.19~2110张怀亮、闵仲生18中西医结合眼科疾病诊疗培训提高班暨王育良教授辨证治疗眼病的经验学习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013.9.19~2110王育良、王友法19肛肠科新技术学习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南京2013.6.21~2310谷云飞20口腔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应用与研究学习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南京2013.4.22~2610范媛21中西结合临床药学新技术培训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南京2013.8.20~2310尤奋强22中风病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进展学习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连云港2013.8.16~189姜亚军李乐军23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进展学习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南京2013.10.11~1310刘超24检验新技术推广学习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潍坊2013.10.25~2910张春兵 25中西医结合外科新技术进展学习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南京2013.4.26~2810王水凌立君26中西医结合消化病诊治技术培训班暨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诊治经验学习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南京2013.9.14~168沈洪27各种焦虑状态的识别与治疗学习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南京2013.6.7~910范俭雄28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南京2013.5.24~2610李七一29中西医结合在亚健康防治领域的最新研究学习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南京2013.8.16~1810张明30妇产科疑难危重症临床中西医诊治学习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徐州2013.10.20~2210孙丽洲31老年医学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学习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徐州2013.09.13~15 10许家仁32医学影像技术新进展及临床应用学习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南宁2013.4.12~1410邓新达33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肝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南京2013.6.12~1410赵伟34急性中毒的中西医诊治进展学习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南京2013.10.18~2010张劲松35针灸治疗急症新进展学习班江苏省针灸学会泰州2013.10.25~278倪光夏36中药临床研究热点与规范应用学习班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013.5.12~1510唐德才37周福贻、许建安骨伤科临床经验学习班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013.10.25~2710王培民38江苏省中医护理骨干高级研修班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013.09.06~088龚秀琴39病毒性肝炎中西医诊治进展暨穴位注射治疗学习班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013.4.12~149邵铭40风湿病中西医诊治进展暨转化医学研究学习班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013.4.4~710钱先41朱秉宜学术思想交流暨痔的治疗研讨班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013.11.17~187谷云飞42呼吸系统疾病中西医诊治新进展学习班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013.6.2~37周贤梅43运用唐蜀华“瘀热相关”理论辨治疑难心血管疾病学习班暨李七一从痰瘀论治心系疾病理论研究及心血管疾病诊治经验学习班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013.9.20~2210陈晓虎44胃癌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进展培训班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013.10.25~2710王瑞平45盛灿若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研修班暨吴旭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培训班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013.9.21~228孙建华 46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学习班暨名老中医单兆伟教授学术经验学习班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013.10.26~2812沈洪47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微创治疗新进展学习班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013.9.27~2910高觉民48骨骼肌肉疾病的超声诊断及其在中医诊治中的应用学习班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013.9.19~2210陈伟明49刘再朋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讨班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013.5.10~138杨能华50邵铭熙教授学术思想继续教育学习班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013.10.18~2010张仕年51中医医院中药制剂注册、生产、质量管理研讨班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013.8.24~2610朱佳52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道肿瘤进展学习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2013.08.02~0410田耀洲53内分泌与代谢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策略学习班暨甲状腺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经验学习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2013.10.17~2010刘超54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新进展学习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2013.12.01~04 10谢林55医疗机构制剂室规范化管理及新医院制剂的研制学习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2013.10.25~278曾白林56名老中医治疗脑病学术经验及科研思路研讨班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南京2013.11.2~36刘红权57肺病中西医结合诊治进展研讨班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南京2013.10.20~.228朱益敏58炎症性肠病的中西医诊疗新进展学习班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镇江市中医院镇江2013.5.17~198郑亮、史亚祥59内科疑难病中医治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南京市中医院南京2013.9.20~2210吴素玲60全科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及社区适宜技术培训班南京市中医院南京2013.4.19~2110张晓甦61针药结合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进展学习班南京市中医院南京2013.4.28~110陆瑾、何谷青62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干预策略暨心血管疾病中医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南京市中医院南京2013.08.23~2510顾宁63第二届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直肠肿瘤多学科诊疗研究进展学习班南京市中医院南京2013.5.13~1510金黑鹰64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与护理学习班南京中医药学会南京2013.4.1~15 1/次赵小寅65中西医女性生殖调控理论与实践培训班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2013.11.1~3 10许小凤66中医医院门诊药学服务培训班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2013.6.14~17 7沈夕坤67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及术后中医康复治疗学习班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无锡2013.6.8~128陆华68妇科疾患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进展学习班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无锡2013.4.11~13 8费敏69中西医结合高血压诊疗护理新进展学习班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无锡2013.9.18~218华皎70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学习班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无锡2013.5.16~19 8华文进71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进展学习班无锡市中医院无锡2013.5.15~1810尤建良72名中医吴新欲学术经验传承讲习班无锡市中医院无锡2013.4.12~1510龚少愚73中医医院智能信息工程建设培训班无锡市中医院无锡2013.4.7~1110沈崇德74骨伤外治法的研究治疗进展学习班无锡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骨伤研究所无锡市2013.10.17~2010王建伟75腹腔镜保胆取石后术中医药防止结石复发学习班常州市中医医院常州2013.07.25~28 10柳咏76孟河医派名家治疗心系疾病学术经验学习班常州市中医医院、常州市孟河医学研究所常州2013.10.13~1610张琪77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学习班常州市中医医院常州2013.5.24~26 8陈菁78复杂性眼前段外伤的手术治疗进展学习班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常州2013.09.21~236邓国华79肺系疾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学习班扬州市中医院扬州2013.8.23~258茆俊卿、张传名80中风病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疗及新进展研讨班扬州市中医院扬州2013.04.10~13 8孙卫东81针灸临床新进展学习班镇江市中医院镇江2013.5.24~268吉亚82肾脏病中西医诊疗新进展学习班镇江市中医院镇江2013.6.21~238朱辟疆83胰腺疾病的中西医诊治进展学习班泰州市中医院泰州2013.5.25~267袁成业84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心力衰竭新进展培训班泰州市中医院泰州2013.5.10~12 8王靖 85IgA肾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学习班淮安市中医院淮安2013.10.25~27 8朱晋龙86中西医结合心力衰竭诊治培训班淮安市中医院淮安2013.9.20~22 8吴同和87慢性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学习班连云港市中医院连云港2013.05.11~12 8石焕玉88儿童呼吸道、肾脏疾病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学习班盐城市中医院盐城2013.11.15~178李志山陈光明89名老中医邵荣世教授学术经验学习班暨省名中医周光主任医师慢性肝炎治疗经验学习班南通市中医院南通2013.4.19~2110季雁浩90肛肠病整体护理暨优质护理新进展培训班徐州市中医院徐州2013.4.3~79云玉慧91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学习班吴江市中医医院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吴江2013.7.19~21 8张伟中92缪希雍学术思想学习班常熟市中医院常熟2013.6.20~22 7熊秀萍93三步八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新进展研讨班常熟市中医院常熟2013.9.15~17 7王强94儿童中西药物的合理使用及安全培训班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武进2013.5.18~197潘瑛95江苏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研讨班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武进2013.4.20~216杨波96基层医院中西医结合理论与临床实践学习班溧阳市中医院溧阳2013.6.15~168潘荣华97养肾排毒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学习班溧阳市中医院溧阳2013.9.21~227芮国华98创伤骨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新技术进展暨肩膝关节损伤诊治进展学习班姜堰市中医院姜堰2013.05.14~165钱承美99肺系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新进展学习班姜堰市中医院姜堰2013.05.17~196朱进100小儿肺脾疾病的中医诊疗研究进展暨孙浩老中医的临床经验研修班仪征市中医院仪征2013.5.7~96林伟101冠心病中西医治疗进展学习班建湖县中医院建湖2013.6.15~16 6耿曙光——结束——。
肩痛也能致命. 愿悲剧不再重演

健康故事肩膀有些疼痛,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是颈椎病或是肩周炎,没什么大不了。
其实,有时候它是一个救命信号!近日,从安徽来南京做生意的张先生就因为小瞧了肩痛背后潜藏的危机,错过了救治的最佳时机,等到突然晕倒送到医院抢救时,已经回天乏力,留下家人无限悔恨。
漠视肩痛,发生致命悲剧据了解,张先生今年40岁,半个月前到南京洽谈生意。
事发前一周,与他同行的家人就听他抱怨过自己左肩疼痛,而且还出现一阵阵的钝痛。
他以为是颈椎病犯了,加之身在外地,为了省事,张先生就到宾馆附近的小诊所按摩了几次,然而肩痛不见缓解。
6月5日下午,正在忙碌的张先生突然晕倒在地,神志不清,口吐白沫,慌乱的家人赶紧拨打了120,将他送到医院急救。
“由于事发在院外,现场又没有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治,等到患者被120急救车送到医院,人已经不行了。
”当天值班的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仲跻巍副主任医师回忆说,患者入院时瞳孔散大,心脏停跳,没有任何生命迹象;医护人员立即投入抢救,采取了包括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注射肾上腺素在内的一系列复苏措施,前后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却依然没能挽回患者年轻的生命。
突发心梗,只因忽视“救命信号”平素身体素质较好的张先生为何会遭遇猝死?仲跻巍副主任医师分析,患者猝死很可能与心梗有关。
“患者床边肌钙蛋白检测结果为0.46纳克/毫升,而正常值仅为0.023纳克毫升,足足高了20倍,这意味着心脏受损。
另外,事发前患者左肩持续疼痛,可能就是以肩痛为主要疼痛点的不典型心梗症状。
仲跻巍副主任医师指出,很多人会误以为只有胸闷、胸痛才是心肌梗死的症状。
其实不然,临床上有30%左右的心肌梗死患者症状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
不典型心梗的症状包括牙痛、上肢或左肩疼痛、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冷汗等。
老年人、工作压力大的人、“三高”患者等高危人群,需要考虑心源性疼痛,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警惕危害生命的事件发生。
怀疑心梗,务必记住4件事作为江苏省省级胸痛中心、区域内胸痛急救网络体系核心单位,江苏省中医院胸痛中心能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快速、高效的救治路径。
1例病情进展迅速的重症肺炎的诊治体会

1例病情进展迅速的重症肺炎的诊治体会
徐帆;朱蕾
【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24(51)3
【摘要】新冠病毒感染常态化管理后,不同病原体感染所致重症肺炎的发病率较高,由于病情进展迅速或短期难以获得病原学依据,导致部分患者较难选择有效的针对性药物。
临床常给予多种抗感染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抗炎、丙种球蛋白等提高免疫功能的“广覆盖治疗”及呼吸支持治疗,但死亡率较高。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近期收治1例基础情况好的青年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入院后患者病情迅速加重,十余小时后演变为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且淋巴细胞下降,采用前述“广覆盖治疗”无效,经合理的生理学和生物学分析,迅速调整为以短期大剂量激素和分级无创呼吸支持为主的综合治疗,患者病情迅速好转,淋巴细胞短暂下降后迅速恢复,未出现其他明显不良反应,10日后痊愈出院。
该例患者的诊治经验可为CAP的诊治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415-419)
【作者】徐帆;朱蕾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1
【相关文献】
1.21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2.APACHEⅡ评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评估应用体会
3.35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4.重症肺炎的诊治进展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的治疗进展
5.重症肺炎的诊治进展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的治疗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奚肇庆教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举隅

7 . 4 4, Pa O2 4 4 mmHg, Pa CO2 4 0 mmHg, HCO3 - 26 . 5 mmo l / L,
味祛 邪则 正 气愈 发难 复 。按 此特 点 , 4月 1 0日拟 方 培
等诸 多方 面颇 有建 树 , 擅长 治疗 疑难 急重 症 , 用 药遣 方 有独 到见 解 。笔 者有幸 聆 听教诲 , 获益 良多 , 现试 将 奚
师 中医治 疗老 年 重症肺 炎 验案 1 则 报告 如下 。
1 病 例 资料
路某 , 男性 , 9 1 岁, 因“ 呼 吸 困难 伴 发热 、 咳嗽 3 d , 加重 1 d ” 在急 诊气 管插 管后 于 2 0 1 2年 1 月 9日入 院 , 既往 有 “ 高血 压 、 冠 心病 ” 多年 , “ 帕金 森综 合 征 ” 病史 3
中图分类号 : R 2 4 9 . 8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7 4 5 X ( 2 0 1 3 ) 1 1 - 1 8 9 9 — 0 2
【 关键词 】 中医药
重症 肺 炎
奚肇
临证 经 验
奚肇 庆 系南京 中医药 大学 教授 , 博 士研 究生 导师 , 江苏 省 中医 院急诊 中心主任 中医师 , 江苏 省 名 中医 , 安 徽 中 医学 院客 座 教 授 , 从 事 医疗 临 床 、 教学 、 科 研 工 作 近4 O年 . 在 中医 急症 、 外感发热 、 内伤 杂 病 、 咳喘 、 哮 证、 肺痈、 胸痹 、 心脑 血 管疾 病 、 脾 胃消 化 病 、 肿 瘤 治疗
年余 , 平 素服用 美 多 巴和盐 酸苯 海索 , 入 院 中医诊 断 为
奚肇庆教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经验

阳 的温 熙 和鼓动 , 心血 依赖 于肺 阴 的滋养 和补 充 , 两者
阴 阳交 感 , 互根 互 用 , 气血 和 利 , 不 生寒 热 , 气从 以顺 。
徽 中医学院 客座教授 . 从 事 医疗 临床 、 教学 、 科研 工作 近
4 0年 . 擅 长治疗 疑难 急重 症 。 用药 遣方 有独 到见解 。笔
表, 肺 失 宣肃 , 则 喘满 憋 闷。病 势变化 快 , 易 于传 变 , 卫
分表 证 短暂 . 或者 人 里 化热 , 或入 少 阴寒 化 , 形 成 气机
囊” ( 薤 白、 瓜蒌 、 半夏 、 黄连) 专 利配 方 , 成功 应 用于 临 床。 随后 积极 开展 了大量 基础 和 临床研究 。 从 多个 方 面
从 中医角 度分析 老年 重症 肺 炎 ,高 龄 患者 由于体 弱 多 病 或 者 外 因损 伤导 致 自理 能力 的 部 分 或 全 部 丧
失, 以致 气 虚血 滞 , 肌表失固, 痰 湿 留滞 , 咯 痰 生物 , 短 时
间 内出现 神 昏气 喘 、 痰壅汗出 、 脉 微 肢厥 、 心 阳暴 脱 或 阴液 耗竭 等 危症 。 奚 师指 出其 关键 的 、 贯 穿 整个病 程 的
特征 就是 “ 本 虚标 实 ”
究《 金 匮要 略》 胸痹 方 在 呼 吸系 统疾 病 中 的应 用 , 使 用
瓜 蒌薤 白 白酒 汤 、 瓜蒌 薤 白半夏 汤 、 枳实薤 白桂 枝 汤等 治疗 处于 急性 发作期 的慢 性 阻塞性肺 疾病 、支气 管 哮 喘、 成人 呼 吸窘 迫 综合 征 、 重 症肺 炎 、 肺 部肿 瘤 等 急重 疾病 [ 6 - 9 ] , 收 到 良好 效 果 , 研 发 出 中成 药 “ 复 方 薤 白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肺炎的中西医诊治进展第一节重症肺炎的认识与评价【概述】肺炎(pneumonia)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肺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占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之首,在人类总死亡率中排第5~6位。
重症肺炎( severe pneumonia,SP) 是由各种病原体所致肺实质性炎症,造成严重菌血症或毒血症,除具有肺炎常见呼吸系统症状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外, 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的表现,进而引起血压下降、休克、神志模糊、烦躁不安、谵望和昏迷,故又称中毒性肺炎或暴发性肺炎。
既可发生于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亦可发生于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
在HAP中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内获得的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和健康护理( 医疗) 相关性肺炎(health care–associated pneumonia ,HCAP)更为常见;免疫抑制宿主发生的肺炎亦常包括其中。
重症肺炎死亡率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综合征,在流行病学、风险因素和结局方面有其独特的特征,在急诊科门诊最常遇到的是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临床各科都可能会遇到重症肺炎患者,需要一个独特的临床处理路径、初始的抗生素治疗和综合处理才能使重症肺炎死亡率得到控制和减少。
中医并无“重症肺炎”病名,而重症肺炎患者多发热,继而出现咳嗽、喘息不能自止,甚则出现神昏,故多将其归属中医“风温肺热”、“喘证”、“暴喘”等范畴。
【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重症肺炎分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和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P),其中SCAP病原体中最常见的是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肺军团菌、革兰阴性杆菌、流感嗜血杆菌[1],但近年来,我国革兰阴性杆菌等感染概率显著增加。
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非发酵菌及金葡菌、白色念珠菌等则是SHAP 的常见病原菌[2]。
同时,肺炎病原体的分布还会受季节、气候和地区特点及药敏、宿主状态等影响。
我国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CAP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3]”中根据有无铜绿假单胞感染危险因素将SCAP患者分为两组:A组:无铜绿假单胞感染危险因素:常见的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嗜肺军团杆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B组:有铜绿假单胞感染危险因素,常见的病原体有A组常见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
有研究表明[4]混合感染如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愈发多见。
既往研究[5、7]认为SCAP的发病机制是病原体或毒素直接损害人体组织器官,造成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
近年来研究[6]认为,致病因素可通过不同途径激活单核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等促炎性递质,参与机体防御反应,以抵御外来病原菌刺激。
但同时,TNF-α、IL-1不仅杀伤自体组织细胞,还能诱导其他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或炎性递质,如IL-6、IL-8、血小板激活因子(PAF)、一氧化氮(NO)等,造成二次打击。
这些被TNF-α、IL-1所诱导产生的炎性递质又可诱导组织细胞产生下一级炎性递质,并反向刺激单核、巨噬细胞进一步增加TNF-α、IL-1的产生。
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细胞因子不断增加,不断放大炎症反应过程,一旦超出机体代偿范畴时,便引起广泛组织细胞损伤,产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中医病因及病机:以发热、咳嗽、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是风温病及肺热病的合称。
风温肺热病是感受风热病邪所致,发病机理主要由于人体正气不足,脏腑虚弱,宿患咳逆,防御机能减退,感受风热病邪或伏寒化温,邪淫太过,以致痰浊相互搏结,以致痰热壅盛,阻遏肺气而发病。
陈平伯的《外感温病篇》“风温为病,春月与冬月居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此风温证之提纲也。
”古代并无风温肺热病之病名,多散见于“肺热病”、“风温”、“肺炎喘嗽”等篇章,风温病证发生主要责其两个方面:一为正气不足,一为温邪袭肺。
“肺主气,属卫”,“肺位最高,邪必先伤”。
外感温热篇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口鼻为肺之门户,肺合皮毛,主人身之表,故温邪侵袭人体首先侵犯肺卫,出现肺卫证候,“风温”反映疾病的主要病因,“肺”则突出病变部位,“热”概括了该病的主要病机。
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中,“春季温暖,风温极多,温变热最速”。
“风温外薄,肺胃内应,风温内袭,肺胃受病”概括了风温外邪伤及肺胃,入而化热的病机。
若肺卫之邪不解,病邪深入,风温肺热病遵循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其传变趋势,一为顺传于肺胃,一为逆传心包。
因风温病与肺热病的临床症状相似,故合称风温肺热病,四时皆有,而以冬春两季多发病。
古代医家对喘证病因病机各有论述。
《景岳全书·喘促》说:“实喘之证,以邪实在肺也,肺之实邪,非风寒则火邪耳。
”指出喘证病因外感内伤及虚实之分。
刘河间论喘因于火热,元·朱丹溪认识到七情、饱食、体虚等皆可成为内伤致喘之因,《医学入门·喘》则针对情志所伤。
《仁斋直指方》中提及痰涎壅肺对喘证的影响。
明代张景岳把喘证归纳成虚实两大证,为临床的重要指导思想。
《灵枢·本脏》篇提出肺为主病之脏,喘虽以肺为主,亦涉及它脏。
《医贯·喘》指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致肺气宣降不利;虚喘责之肺肾两脏,肺虚失主则气少不足以息,肾元不固,则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气逆与肺而喘。
《临证指南医案·喘》曾言:“若因根本有亏,肾虚气逆,浊阴上冲而喘者,此不过一二日之间,势必危笃,用药亦难奏效,此喘证之属虚者也。
”明确提出了喘之危重症候。
近年来对重症肺炎中医病因、病机研究:叶志中[]强调热毒炽盛是重症肺部感染发病的根本,他认为邪热入里,热盛久郁成毒,正不胜邪而发为此病。
吴钊[]认为肺部感染过程中病变肺组织的炎性渗出,发热、炎性指标升高等临床表现均与传统医学的热毒理论相似。
热毒其性暴烈,传遍十分迅速,且好入血分,病之则易炼痰夹瘀,严重的伤及脏腑的正气,故正气虚则不胜邪,而正气更虚则邪气更盛,形成恶性循环。
谭邦华[]发现重症肺部感染的患者多为老年、体弱或有基础疾病,热病伤气伤阴,阴伤及阳,阴不内守,阳不外固,终则阴阳失系,阴竭阳脱。
单丽囡[]教授认为痰乃机体津液输布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痰为之病,痰随气行,可至五脏六腑,阻气机、碍气血,而至痰瘀交结。
朱丹溪博采众长,形成“痰瘀并存,痰瘀同治”的理论,董小波[36]将其总结为“治痰要活血,血活则痰化”。
孙静[]统计165例肺部感染病例,记录其临床特征及舌脉,研究得出肺部感染患者中合并有血瘀症候的发生率为60.7%。
并且这些合并有血瘀症候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在低氧合情况改善的前后,其血瘀相关证候积分并没有较大的变化,所以提出肺部感染予血瘀症候具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杨志旭[38]教授认为气虚痰阻为重症肺部感染的主要病机,因气虚,则脏腑气血津液输布代谢失常而至聚而生痰,气虚又碍痰液的排除,导致疾病难以尽快的愈合。
王海峰[39]总结大量文献后认为,重症肺部感染多因正气不足、素有疾患,兼之痰湿之实内结,再因外邪六淫引动,热毒内攻传里,外邪、热毒、痰浊三者搏结,以致痰热壅盛,阻遏肺气而发病。
【中西医对重症肺炎的历史贡献】古代医家概括为病发于表的“新感引发”和病发于里的“伏邪自发”两大类型。
《黄帝内经》最早描述了肺的生理功能:肺主气,指出了肺系发病的首发症状“五气所病,肺为咳”。
古代医家对“重症肺炎”的认识不同,所命名的词汇也不一样,但根据重症肺部感染的病情严重性及症候表现以风温肺热病、喘证居多。
“风温”首见于《伤寒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肺热病的病名也首见于《素问·刺热论》,“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中说:“病人素伤于风,因复伤于热,风热相搏,则发风温。
四肢不收,头痛身热,常自汗出不解。
治法在少阴厥阴,不可发汗,汗出则谵语。
”对风温的病因、病变部位、症状、治法提出了新的看法。
喘证的病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肺病者,喘息鼻张”,提出肺为主病之脏,并描述了喘证的症状表现。
喘证常多由多种疾患引起,《素问·举痛论》又说:“劳则喘息汗出。
”明代张景岳把喘证归纳成虚实两大证,为临床的重要指导思想。
《灵枢·本脏》篇提出肺为主病之脏,喘虽以肺为主,亦涉及它脏。
《医贯·喘》指出喘证的病理性质实喘在肺。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所言“上气”即是指气喘、肩息、不能平卧的证候,亦包括“喉中水鸡声”的哮病和“咳而上气”的肺胀。
医学心悟指出了哮证与喘证的鉴别要点。
1986年全国热病北方协作组将《内经》“肺热病”与陈平伯的“风温病”合而为一,称为风温肺热病,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行业标准中,同时制定了风温肺热病诊疗常规及标准,把西医肺炎划入中医风温肺热证范畴,从而正式确立了风温肺热病的诊断。
随着西医实验室检测技术的进步,影像学设备的发展,对于重症肺炎的诊断、病情的判断越来越准确。
美国胸科学会(ATS)2001年制定了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2007年ATS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 制订了新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新的修正。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公布的CAP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年)中,制定了重症肺炎规定标准的临床表现。
这些标准的修订提高了对重症肺炎的认识,加强了对重症肺炎的治疗;对降低重症感染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不断有新的、更有效的抗菌药物以及其他药物应用于临床,以及呼吸机等仪器设备的临床应用,使得重症肺炎的救治成功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第二节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临床表现】重症肺炎可急性起病,部分病人除了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外,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休克、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其他系统表现。
少部分病人甚至可没有典型的呼吸系统症状,容易引起误诊。
也可起病时较轻,病情逐步恶化,最终达到重症肺炎的标准。
在急诊门诊遇到的主要是重症CAP患者,部分是HCAP患者。
重症CAP的常见的致病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等,重症HAP的常见病原体有: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MRSA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