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缝合线(2016.04.08)
手术缝线的种类

缝线选择理想的逢线应有优良的抗张强度;打结的牢固性;易于操作;引发的炎症反映最小;能够抗感染;愈合后创面的强度一旦能替伤口缝线的强度,逢线就应逐渐被吸收。
但是任何一种逢线都不能完全具有这些特点。
选择创面缝线时要考虑创面的张力、缝合的组织层次、创面的部位、美容的考虑等等。
理想的创面闭合应遵循一些大体原则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1.术前伤口精准的标记,若是是庞大皮瓣需用U形钉暂时固定皮瓣以确保适当的调整。
对于小的创面则不需要标记,可用皮肤拉构来延长并调整皮缘。
2.网状真皮层是胶原沉积的一个特殊区域,这些胶原对瘢痕最后的形状有重要影响。
此层张力应尽可能减少。
若是选择可吸收缝线来缝合此层,就应选择伤口最初愈合期间可维持这种张力的缝线。
不然伤口边缘分离致使较宽的瘢痕。
3。
创面的闭合应使皮缘对合轻度外翻,不然重塑期瘢痕会向下收缩造成伤口闭合部位向下凹陷。
垂直或水平褥式或U形缝合均易达到创缘外翻。
4。
瘢痕下的不规则可引发术后不适,这主如果由于皮下缝合时没有将可吸收缝线的节置于皮下深层所致。
选择皮下持续缝合,缝合末用胶带将缝线粘在皮肤上,从而皮下不留线结,避免术后的不适,同时皮下持续缝合能够节省时刻,其安全性较好。
在创面愈合的不同阶段缝线的作用是不同的:创面愈合分三个阶段,在酶作用阶段,创面的硬结及肿胀与最初的炎症反映相关。
创面缝合后4~5天,伤口主要依托缝线来维持创缘的位置及创面的闭合。
增生阶段(术后5~42天),成纤维细胞开始产生使创面快速取得抗张强度的胶原,虽然创面的强度不断增加但缝线在避免伤口裂开中仍起着重要作用。
此阶段的初期,缝线完整性的丧失(如逢线的吸收)可使较高张力创缘之间的裂隙增宽,从而使瘢痕形成明显。
最后塑形阶段(成熟阶段)从术后42天到术后1年,随着胶原纤维进一步交联,创面不断取得强度。
在那个阶段,大多数的可吸收缝线已经溶解吸收,对瘢痕的形成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因此选择可吸收逢线时缝线张力的丧失应该等于或低于伤口通过胶原的沉积、交联取得的张力。
(医学课件)手术缝针缝线

在手术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持 手术野的清洁干燥。
注意缝线张力
避免过度牵拉
在缝合时,需要注意缝线的张力和松紧度, 以避免影响愈合效果。
在缝合时,应避免过度牵拉或扭曲缝针和缝 线,以避免造成损伤或断裂。
手术缝针缝线的操作技巧与难点解析
准确掌握进针角度和深度
在缝合时,需要准确掌握进针和出 针的角度和深度,以确保缝合效果 。
如聚乳酸、聚己内酯等,可降 解吸收,适用于伤口愈合后无
需拆线的情况。
手术缝针缝线的特性及
根据不同特性的缝线和针,用于不同部位的手术缝合,如内脏、皮肤等。
不同材料的手术缝针缝线的比较
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
合成材料的抗拉伸强度和抗感染性能更优异,而天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更好。
分类
根据不同的结构和功能,手术缝针缝线可分为多种类型,如 圆针、直针、弯针、切割针等。
手术缝针缝线的历史发展
古代
最早的手术缝针可以追溯到古 埃及和罗马时期,当时使用的 是青铜或铁制的针,线则由动
物毛发或肠子制成。
中世纪
中世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更精 细的金属针和丝线进行手术缝合 。
近代
随着医学和科技的进步,现代手术 缝针缝线逐渐发展壮大,不断改进 和创新。
术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特殊手术缝针
带倒钩的缝针
用于缝合深部组织和血管,倒钩可防止脱针。
可吸收缝针
由可吸收材料制成,无需拆线,减轻患者痛苦。
天然肠线
羊肠线
用于一般缝合,价格低廉,但易引起组织反应。
鱼肠线
用于精细缝合,对组织损伤小,但价格较高。
合成材料缝线
聚合物纤维
强度高,抗老化性能好,易于消毒处理。
手术缝合线的分类

手术缝合线的分类
哎呀,说起手术缝合线,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啥样的都有。
咱们就按照各地的方言,来聊聊这个话题吧。
首先说哈,这手术缝合线,就像是咱们四川人炒菜用的调料一样,种类多得数不完。
有的缝合线细得就像咱贵州山间的溪水,有的粗得就像陕西那粗犷的汉子。
北京的医生们说起这缝合线,就像是在谈论故宫的砖瓦一样,细致入微。
咱们四川这边,就喜欢那种细腻、柔软的缝合线,就像咱们四川的丝绸一样,滑溜溜的,让人看了就舒服。
这种缝合线用在手术上,病人恢复起来也快,伤口也不会太明显。
贵州那边呢,山多水多,人们心思也细腻。
他们喜欢用那种强度大、耐磨的缝合线,就像是山里的藤蔓一样,虽然看似不起眼,但韧劲儿十足,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陕西那边的大汉们,性格直爽,他们喜欢用的缝合线就是那种结实、耐用的。
就像他们那儿的黄土高原一样,看似粗犷,实则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这种缝合线用在手术上,病人也放心,医生也省心。
北京那边呢,作为首都,医生们对缝合线的选择也是相当讲究。
他们注重缝合线的质量和效果,就像是挑选故宫的建筑材料一样,精益求精。
所以,在北京的大医院里,你总能找到最适合病人的缝合线。
总的来说呢,手术缝合线的分类就像咱们各地的方言一样,各有各的特点和用途。
医生们会根据病人的情况和手术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缝合线来进行手术。
这样一来,病人恢复得快,伤口也美观,大家都高兴。
这就是手
术缝合线的魅力所在啊!。
(医学课件)手术缝针缝线

04
手术缝针的使用技巧
拇指和中指抓握针柄部的抓针法
适用于常规缝合,但需要注意保持针尖和针眼的配合。
四指抓握针柄部的抓针法
适用于深部组织的缝合,能够更好地控制针的运动。
手术缝针的抓针法
保持针尖与针眼配合,以使缝合更加顺畅。要注意控制进针的角度和深度,避免造成组织损伤。
单手打结法
使用血管钳、持针器等器械辅助打结,适用于深部组织或内脏器官的缝合。
器械打结法
手术缝线的打结技巧
手术缝线打结的注意事项
打结时用力要均匀,不宜过紧或过松,过紧易导致组织缺血坏死,过松可能导致缝合失败。
打结力度适中
打结时需保留线尾,方便后续操作和处理。
保留线尾
打结过程中应避免绕线过多或交叉,以免影响结扎效果和稳定性。
缝合技术要熟练
03
手术缝合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操作,需要术者有足够的经验和技能。术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缝合技术水平,以获得更好的缝合效果。
05
手术缝线的打结方法
手术缝线的打结种类
适用于较粗的丝线、肠线及合成纤维线等,结扎可靠,力量大。
双手打结法
适用于细丝线、可吸收线等,操作灵活,节省时间。
手术缝针缝线材料的选取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因素也会影响缝针缝线材料的选择。例如,糖尿病患者宜选用生物降解性好的缝合材料,以避免术后感染和异物残留等问题。
根据医生的个人经验
医生根据个人经验和习惯也会影响缝针缝线材料的选择。例如,一些医生可能更习惯使用不锈钢缝针和尼龙缝线,而另一些医生则可能更倾向于使用生物降解性好的缝合材料等。
妇科相关手术缝线使用指南

妇科相关手术缝线使用指南一、妇科手术缝线的类型。
1. 可吸收缝线。
- 天然材质。
- 肠线:- 特点:肠线是一种从动物的小肠黏膜下层或牛的肌腱中提取制成的可吸收缝线。
它的优点是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容易操作。
但是其组织反应相对较大,在吸收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
- 适用手术:常用于一些相对简单的妇科手术,如会阴侧切后的缝合,在一些基层医院可能仍有使用。
- 合成材质。
- 聚乙醇酸(PGA)缝线:- 特点:这种缝线强度较高,在体内吸收相对较快,一般在2 - 3周左右开始失去大部分张力,2 - 3个月内完全吸收。
它的组织反应较小,不易引起感染。
- 适用手术:适用于妇科的多种手术,如子宫切除术、卵巢囊肿剔除术等腹部切口的缝合,尤其是皮下组织的缝合。
- 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缝线:- 特点: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较高的初始强度,其吸收时间比PGA缝线略长,大约在3 - 4周开始降解,4 - 6个月完全吸收。
在吸收过程中能较好地维持伤口的张力。
- 适用手术:在妇科盆底重建手术中应用较多,如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等,可用于缝合肌肉和筋膜组织。
2. 不可吸收缝线。
- 丝线:- 特点:丝线是一种传统的不可吸收缝线,价格相对便宜。
它的优点是打结牢固,容易操作,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但是它会长期留在体内,如果发生感染,可能成为异物,影响伤口愈合。
- 适用手术:在一些妇科手术中,如子宫颈的缝合(如宫颈环扎术),有时会使用丝线,因为它能提供较为持久的张力。
不过目前也有很多医院开始使用可吸收缝线替代丝线进行宫颈环扎术,以避免二次拆线的风险。
- 聚丙烯缝线(普理灵):- 特点:这种缝线强度很高,几乎无组织反应,不易被细菌附着。
它的柔韧性较好,在体内长期保持其物理性能。
- 适用手术:常用于妇科大血管的结扎,如在子宫切除术时结扎子宫动脉等较大血管,也可用于张力较大的切口皮肤缝合,如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的腹部切口缝合。
二、缝线的选择依据。
1. 手术部位。
手术缝线的种类和用途

手术缝线的种类和用途1.引言1.1 概述手术缝线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创面闭合和组织修复。
手术缝线的种类和用途不尽相同,根据不同的手术需要和患者的特殊情况选择合适的缝线。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术缝线的种类和用途,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手术材料。
在手术缝线的种类方面,有可吸收缝线和不可吸收缝线两大类。
可吸收缝线是指在组织内部能被人体吸收、降解的缝线,它们通常用于需要持续支撑和修复的创面。
而不可吸收缝线则是指在人体内不会被吸收和降解的缝线,适用于需要更长时间支撑和修复的组织。
手术缝线主要用途包括创面闭合和组织修复。
创面闭合是指在手术过程中,将受损的创面通过缝合来达到闭合的目的,以促进创面的愈合和恢复。
手术缝线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不同种类的缝线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力学性能,可以根据不同创面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缝线。
除了创面闭合,手术缝线还可以用于组织修复。
组织修复是指通过手术将受损的组织进行修复和重建,以促进组织的生长和再生。
手术缝线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能够提供支撑和固定,并帮助组织重新连接和愈合。
根据组织的特点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医生可以选择不同种类和规格的缝线,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综上所述,手术缝线种类和用途多样,根据不同的手术需要和患者的特殊情况,选择合适的缝线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本文将深入介绍可吸收缝线和不可吸收缝线的特点,以及创面闭合和组织修复的实际应用,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手术缝线。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是为了向读者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
通过清晰地列出文章的大纲,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和主题内容。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子部分。
在概述中,介绍手术缝线的种类和用途的重要性和背景;在文章结构中,简要介绍文章的大纲和组织方式;在目的中,明确表达写作本文的目的和意图。
手术缝合线

手术缝合线简介手术缝合线是一种用于外科手术中将组织和皮肤缝合起来的线材。
它不仅可以帮助伤口愈合,还可以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在手术中正确选择和使用适当的手术缝合线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手术缝合线的种类、材料、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和推荐。
种类与材料手术缝合线根据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以下几种常见的:1.吸收性缝线:这种线材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分解吸收,减少了取线的需求。
常见的吸收性缝线有羊肠线、合成可吸收缝线和聚吡咯缝线等。
2.不吸收性缝线:这种线材在人体内不会分解吸收,需要手术后取出。
常见的不吸收性缝线有丝线、尼龙线、聚酯线和金属丝等。
3.结构缝线:这种线材由多根细线或丝线组合而成,可以提供更强的拉力和支持。
常见的结构缝线有编织线、编带线和多股线等。
除了不同的种类,手术缝合线还有不同的直径和细度可选择,以适应不同部位和手术的需求。
选择和使用正确选择和使用手术缝合线对于手术的成功和伤口的愈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和建议:1.选择适当的线材:根据手术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吸收性或不吸收性缝合线。
吸收性线材适用于那些不需要长期支撑的伤口,而不吸收性线材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支撑的伤口。
2.考虑材料特性:不同材料的手术缝合线具有不同的特性,如强度、柔韧性和持久性等。
根据手术需求和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线材。
3.注意线材的直径和细度:线材的直径和细度会直接影响手术的结果和伤口的愈合。
选择合适的线材直径以避免线材断裂或对组织造成过多压力。
4.正确缝合伤口:在缝合伤口时,要确保线材在组织内的深度和间隔是均匀和适当的。
过松或过紧的缝合都可能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5.注意卫生和消毒:在使用手术缝合线之前,要确保伤口和手术区域是干净和消毒的,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6.定期检查和更换线材:根据手术的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线材是必要的。
如果使用的是不吸收性线材,确保在适当的时间内取出。
注意事项在使用手术缝合线时,还有一些额外的注意事项需要考虑:1.患者敏感性:有些患者可能对某些线材材料过敏。
(医学课件)手术缝针缝线

提高手术操作精细度和熟练度,减小手术创 伤和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康复速 度。
手术缝针缝线的研究方向及热点问题
新型缝线材料的研发
针对现有缝线材料的不足,研发具有更好生物相 容性、抗感染能力和力学性能的新型缝线材料。
手术缝合技术的改进与优化
针对现有手术缝合技术的不足,改进和优化缝合 技术,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减小手术创伤和 出血。
避免感染
在缝合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交 叉感染。
缝合松紧适度
在缝合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松紧度,既 要避免缝合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又要避 免缝合过松导致伤口不愈合。
术后护理
术后要对伤口进行适当的护理,如定期 换药、保持干燥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手术缝针缝线的消毒与保养
消毒方法
在缝合前要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一般采用医用酒精、碘伏或新洁尔灭等消 毒液进行消毒。
手术缝针缝线的历史发展
1 2
古代
最早使用手术缝针缝线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 代中国,当时使用的是天然纤维如麻线和兽皮 线。
19世纪
随着医学和工业的发展,19世纪初开始出现现 代手术缝针缝线,最初使用的是钢丝和银丝。
3
20世纪至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手术缝针缝线在材 料、设计和生产工艺方面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发 展。
需要注意消毒
手术缝针缝线在使用前需要注意严格消 毒,以避免感染。
需要注意术后护理
手术缝针缝线后需要注意术后护理,如 避免剧烈运动等。
手术缝针缝线与其他缝合方法的比较
与可吸收缝线比较
可吸收缝线可以被人体吸收,不需要拆线,而手术缝针缝线需要拆线。
与粘合剂比较
粘合剂可以用于皮肤等组织的粘合,但不如手术缝针缝线牢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吸收性缝线性能可靠
7.避免体内的排异反应、非感染性炎症及其他一些不良影响 8.不锈钢缝线无磁性
9.无菌,使用方便,应用广泛,单根包装,拆开即用
缝合线的分类
一般可分为可吸收线和不可吸收线两大类
可吸收线
天然可吸收缝线由机体的消化酶进行消化 - 肠线(处理、未处 理),合成可吸收缝线通过水解方式进行降解,引起组织的反 应轻微 -PGA, PGLA 等。可吸收缝合线根据材质及吸收程度不同 又分为:羊肠线、化学合成线(PGA)、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 1、羊肠线:取材于健康动物羊肠羊所制成,含有胶原成分,所 以缝合以后不需要进行拆线。医用肠线分:普通肠线和铬制肠 线两种,均可吸收。吸收所需时间的长短,依肠线的粗细及组 织的情况而定,一般6~20天可吸收,但患者个体差异性影响吸 收过程,甚至不吸收。目前肠线均采用一次性无菌包装,使用 方便。 (1)普通肠线:用羊肠或牛肠粘膜下层组织制作的易吸收缝线。 吸收快,但组织对肠线的反应稍大。多用于愈合较快的组织或 皮下组织结扎血管和缝合感染伤口等。一般常用于子宫、膀胱
( 2 )铬制肠线:此肠线系铬酸处理制成,可减慢组织吸 收速度,它造成的炎症反应比普通肠线少。一般多用于妇 科及泌尿系统手术,是肾脏及用盐水浸泡,待软化后拉直, 以便于手术操作。
2、化学合成线(PGA、PGLA、PLA):采用现化化学技术制成的 一种高分子线型材料,经抽线、涂层等工艺制成,一般60-90天 内吸收,吸收稳定。如果是生产工艺的原因,有其他不可降解 的化学成分,则吸收不完全。 3、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取材于特种动物獭狸肌腱部位,纯 天然胶原蛋白含量高,生产工艺不经化学成分参与,具备了胶 原蛋白应有的特性;为目前真正意义上的第四代缝合线。具有 吸收完全、抗拉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促进细胞生长等等。 根据线体粗细一般 8-15 天完全吸收,且吸收稳定可靠,无明显 个体差异。
f)灭菌方法
g)灭菌有效期 h)醒目的无菌字样
i)“包装如有破损,禁止使用”
“一次性使用”或表达等同内容的字样,标志
四、科室常用缝合线种类
可吸收带针缝合线(强生微乔抗菌):
1# 0# 圆针 VCP359 圆针 VCP358
0#
4-0# 3-0#
圆针 VCP603
圆针 VCP310 皮针 VCP442
胶原蛋白线
倒刺免打结缝合线 (美国柯惠泰科)
带针可吸收性缝线(美国柯惠泰科)
控释包装,一个独立包装中放置有数根针线。 缝针与线的连接处采取特殊的工艺,可根 据需要在不使用剪刀的情况下将针线分离。
手术缝针
用途:引导缝合线穿过组织,实现缝合组 织的目的。 特性:足够锋利,以最小的阻力穿过组织; 抗弯折抵抗力强; 柔顺性好,对折断有一定的抵抗力。
不可吸收线
即不能够被组织吸收的缝合线,所以缝合后需要拆线。 不可吸收缝线: 丝线, 亚麻线,尼龙线,聚丙烯等合成类。具体拆线时间因缝合部位及伤口和患者 的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当创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等异常情况时:面颈部 4~5 日拆线;下腹部、会阴部6~7日;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四肢 10~12日,近关节处可延长一些,减张缝线 14日方可拆线。对营养不良、切 口张力较大等特殊情况可考虑适当延长拆线时间。青少年可缩短拆线时间, 年老、糖尿病人、有慢性疾病者可延迟拆线时间。伤口术后有红、肿、热、 痛等明显感染者,应提前拆线。遇有下列情况,应延迟拆线: 1.严重贫血、消瘦,轻度恶病质者。 2.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者。
第二阶段: 20世纪70年代后,按外科手术要求合成缝线 1970年, 出现首根人工降解的缝线,美国DG公司推出PGA缝线,1974年, 杜邦公司推出 PLA 缝线, 1980 年, Ethicon 公司推出聚对二氧环 己酮(PDS)缝线,2003年,推出了PGLA缝线。
二、外科常用的缝合方法
e.灭菌形式:经伽玛射线辐照或环氧乙烷灭菌
针体
按截面形状可分为:
圆形
椭圆形
梯形
矩形
三角形
针体
按不同弧度可分为:
1/2 胃肠、 肌腱、肌肉
3/8皮肤、眼 科、心肺血管 1/4眼科、显微外科
5/8泌尿生 殖道、心血 管、盆腔
眼科(前房)
胃肠道、肌 腱、皮肤
锋利刃
针尖
缝针规 格
针形符 号
锋利刃
反向锋利刃
0 = 1/0 = 0 00 = 2/0 = 2-0 000 = 3/0 = 3-0 0000 = 4/0 = 4-0 00000 = 5/0 = 5-0
7 6 5 4 3 2 1 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0越多,线越细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0 1 2 3 4 5 6 7
1. 间断缝合 2. 连续缝合
① ②
3. 荷包缝合
4. 减张缝合
③
④
5. 褥式缝合
6. “8”字缝合
7. 皮内缝合
⑤
⑥
⑦
三.外科缝线选择的原则
▲使用与缝合组织天然强度相匹配的最细缝线; 使缝合的创伤减至最低限 度。
▲一般公认,缝线的抗张强度不需超过组织的抗张强度,但至少应与其 所缝的正常组织等强。
缝针结构:
外科缝合针有三个基本构成:
锻模或针眼:缝合线附着缝合针的部位 针体:持针器夹持的部位 针尖:从缝合针的尖端到针体最大横截 面的部分
缝针
a.针体材质:针体420J2、3Cr13、304等钢丝制成。 b. 针 的 基 本 型 状 : 1/2 弧 、 3/8 弧 、 1/4 弧 、 5/8 弧 、 J 型 针 、 半 弯 针 、 直针等针型 c.针尖的型状:三角针、圆针、短刃三角针、铲型针等型状 d.针尾的形式:压槽针,钻孔针,常规孔,双弹机孔缝合针
3-0#
0# 0#
圆针 VCP311
皮针 VCP9361 圆针 VCP9215
4-0#
0#
皮针VCP9918
V906
可吸收带针缝合线(美国柯惠泰科宝胜系列):
1#
0# 2-0#
圆针CL-915
圆针CL-884 圆针GL-123
3-0#
7-0#
圆针UL-204
圆针6145-01
手术缝针、缝线的相关知识
手术室 顾若昕 2016-04-08
目 录
1 2
缝合线发展史 外科常用的缝合方法 缝合线的分类及科室常用缝合 线种类 缝针的种类及其他常见缝合产 品
Contents
3
4
一、缝合线发展史
第一阶段:延续数千年,取材于天然材料公元前 3000 年前,用 动物的韧带,毛发及麻绳等进行缝合,也有使用甲壳虫或蚂蚁 进行缝合的,但是感染的几率较大。1800年Galen首先采用丝线 结扎血管,Halsted对确立丝线在外科缝线中的地位起到了很大 作用,至今认为应用最广泛的不吸收缝线。1867-1869年,英国 外科医师Dr. Listert提出开刀的无菌技术,缝线才进入快速发 展阶段,其铬制羊肠线是临床第一种可吸收缝线。1940-1950年, 玻璃罐装缝线出现,但是无菌效果不佳; 1958 年,聚合物缝线 出现;
(美国柯惠泰科迈胜系列)
不可吸收带针缝合线
聚丙烯缝线:
又名滑线(强生普理灵) 皮针 W8683
4-0#
5-0#
6-0#
圆针 W8556
皮针 W8003
张力缝合线(强生爱惜康)
1#
皮针 W2797
不可吸收缝线(强生慕丝线) 1# 0# 2-0# 5-0# SA87G SA86G SA845G 皮针 W580
3.老年患者及婴幼儿。
4.咳嗽没有控制时,胸、腹部切口应延迟拆线。
缝合线的性质
缝线直径
选用缝线最基本的原则为:尽量使用细而拉力大、对组织反应最小的 缝线。各种缝线的粗细以号数与零数表明,号数越大表示缝线越粗; 缝线的直径单位是毫米,常以几个0来表示。缝线越细,0的个数越多。 例如,6个0的尼龙线要比4个0的尼龙线细。但在实际粗细取决于缝线 的材料。比如同样5个0,肠线要比聚丙烯合成线(ProleneTM)粗。关 于粗细方面选择的原则是,在能够承受伤口张力的条件下,选择尽可 能细的缝线。 头发的直径 USP/EP标准:缝线直径和张力标准
摩擦系数 缝线的摩擦系数决定缝线是否易于穿过组织。摩擦系数低的缝 线(如聚丙烯缝线)能够很轻易地滑过组织,因此常被用来做 皮内缝合。摩擦系数越低,缝线越光滑,线结也越容易松脱。 因此,当使用聚丙烯缝线时,常需多打几个结。
抗张强度
美国国家药典(USP)对抗张强度的定义是能够将单根缝线拉断 的最小气力。因此抗张强度指的是一个特定的拉力值,而非线 性的区间。有效抗张强度指的是缝线绕圈或打结后的抗张强度。 同一类缝线其打结后的抗张强度是其未打结的1/3。一般来说, 合成材料缝线较羊肠缝线抗张强度大,肌腱缝线比合成材料缝 线抗张强度大。
线结牢固性 线结强度是指使线结松脱的最小拉力,与缝线的摩擦系数成正 比。线结强度越大,伤口裂开的可能性就越小。摩擦系数高的 缝线线结牢固性好,但穿过皮肤时阻力大,不易使用。 弹性 弹性是指缝线在被伤口肿胀将其拉长后能够回复原来长度和形 态的能力。弹性较好的缝线(如NovafilTM聚丁烯酯合成线), 在组织水肿的时候不易对组织产生切割,而水肿消退后也不松 脱,伤口不易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