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过渡与融合

合集下载

高职公共英语向专业英语过渡教学改革探索——以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为例

高职公共英语向专业英语过渡教学改革探索——以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为例

3 加快 职业英语 教学 资料 建设 . 3 公 共英语 老师和专业英语 老师根据 航空机 电设备维修专业
的专业 特点 、 教学计划 和要求 , 集体备课并 自编部分教学资料 , 教
材难度应 接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 同时必须要有足 够的的语 言
输 入量, 以确保教学 的质量 ; 更重要 的是教材需 同时具有 实用 性 和专 业性 , 应贴 近学生的学 习和生活 , 以便加 强学生语言技 能的 培养 。通常可 以选择这类教材 : 内容中含有 实用 文体阅读 如招聘 广 告 、 品说 明书 、 产 企业简 介 ; 应用 文写作包 括通 知 、 传真 、 邀请 函、 简历等实用文体 的套 写和模拟 写作 。 34 教学 内容 的融合 .
以后专 业英语 的学习奠定基 础 。专业 英语 的主要 目的是使 学生
31 做好师资 的过渡与衔接 . 由航 空机 电设 备维修教研 室主任和公共 英语教研 室主任统 筹安排 , 依据专业特点和授课老师特长成立英语课程小组 。设立

名组长 , 负责教师问的沟通协调 。让公共英语教师走进专业课
教学课 堂 , 学习一定 的专 业知识 , 参与专业教 研活动 ; 与此 同时 ,
掌握 如何用英 语表达本专业 的术语 、 看懂专 业图纸 、 能够 翻译一 定程度上 的专业 文章 , 为未来 的工作做好英语 方面的准备。 22 公共英语教 学与专业英语 教学的相似点 . ①基础 都是 英语 学习范围 内的语音 、 汇和语 法 ; 词
堕 塾 !
No . 7 T ME D C T O I E U A I N J l uy
高职公 共英语 向专 业英语 过渡教学 改革探 索
— —Leabharlann 以航 空机 电设 备 维修 专业 为例

谈谈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衔接问题[论文]

谈谈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衔接问题[论文]

谈谈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问题高职院校如何更好地使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衔接,是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专业英语课所承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学生完成从“学”到“用”的转变,将学生欲从事的专业与语言学习相结合,尽快接触他们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行业英语,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好地利用英语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工作。

高职公共英语专业英语衔接一、引语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使得专业英语教学收效甚微,有的甚至形同虚设。

如何使高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自然衔接,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英语能力,为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是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1.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高职院校的生源中存在学生基础较差,实用能力不强和应试心态重等问题,高职英语教育中也暴露出教学与职业发展不够紧密和缺乏职业特色等问题。

高职高专学生的来源和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经过正式的高考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经过三年高中的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但整体水平不高,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要求。

另一种是参加高职升学考试,从中专、技校、职业中学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俗称“三校生”。

这部分学生虽然在中专、技校、职业高中阶段也学过三年英语,但英语基础非常差,因此对英语的学习极感吃力和不感兴趣。

再有就是学生习惯了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

2.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高职英语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师选用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是按照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方向培养出来的,学科和跨学科知识不足,缺少与国际接轨的对外交流、进修与合作的机会。

所以,大多数学校是安排英语教师讲授高职学生的专业英语。

英语教师虽然具备了较高的英语授课能力,但由于他们对一些专业术语以及专业技能不熟悉,甚至是完全陌生,造成在教学活动中不能灵活地组织调整授课内容及流畅地讲授知识点。

高职院校普通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相结合的课程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普通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相结合的课程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普通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相结合的课程模式探索【摘要】分析高职高专普通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进行有效衔接,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专业水平。

【关键词】高职普通英语专业英语结合课程模式专门用途英语(ESP)是指为了满足某一特定专业要求而设计的相关英语课程。

除了涉及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外,ESP还涉及专业知识,由于它和特定的学科相关,在教学方针和教学主张上都有别于普通英语(EGP),具有鲜明的特色。

随着对ESP研究的深入,我国对ESP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不少高职院校除了开设EGP课程,还针对各个专业的特点开设了ESP课程,如酒店英语、旅游英语、汽车英语、商务英语等。

2010年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阐述了高职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

该要求还规定了“高职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和行业阶段。

基础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与行业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或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普通英语(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的衔接和融合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EGP和ESP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高职EGP英语和ESP英语课程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课程定位模糊。

高职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专业英语课程由于各个专业的需求不同,开设学期和学时不一致。

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由公英教研室负责,专业英语课程由各系专业教师负责。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EGP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还是传授学生英语知识和培养听说读写各项技能,以学生通过英语应用能力测试为目标,带有明显的应试倾向。

而ESP教学目标知识定位在让学生熟悉专业词汇、术语,以阅读和理解与专业相关的文章,培养学生的专业阅读和翻译能力为主,由于专业文章阅读难度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有机结合分析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有机结合分析

强 的综 合竞 争 力 。 然 而 在实 际教 学 中 , 大 多数高 职 院校没 有 做到 两 的整体 , 可 以让 学生在 学 习公 共英 语和专 业英语 过程 中 , 达 到互补 、 者 的有 效结 合 , 甚至 存 在“ 断层” 现象 , 影 响 了学生 的专业 英 语学 习 促进的效果 ,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探索公共英语和专业英 和 表达 能力 。 为 实现 公共 英语 和专 业英 语 的有效 结 合 , 笔 者做 了多 语 的有 机结 合方 式 , 是提 高教 学质 量 的有效 途径 , 既 可 以提高 学生 方 面调 查和 研究 , 提 出 了能 够促 进两 者有 机结 合 的教学模 式 。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公 司合并的现象; 在讲《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时, 让学生就 自身会 自主学习的兴趣 , 2 . 增 强教 师 的 综合 素 质 和 业务 水 平 。 案 例教 学 对 教师 的要 求 遇 到侵 权 事件 现 身说 法 。 通 过 几年 的实践 发 现虽 然 这种 方 法对 于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有机结合分析
卿 婷
( 四川建筑职业技 术 学院 , 四川 德 阳 6 1 8 0 0 0 )
摘 要: 为适应 社会 发展 对人 才的 多方 面要 求 , 高职 院校 在 开设公 共 英语 的基础 上 , 增加 开设 了专 业英语 科 目, 高职 院校 增设 专业 英 语科 目是 为 了培养 更 多的相 关专 业的人 才 , 更好 地与世 界接 轨 。 但 在 实 际教 学过程 中存在 很 多不足 之处 , 由# l - i  ̄ 教 师讲授 专 业英语 , 虽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 公共英语 ; 专业英语 ; 有机结合
自从 我 国加入 世 界 贸易 组 织后 , 经济 发展 与世 界联 系 日益 紧 方 面都有 一定 程度 的知识储 备 , 占用 了学生 大量 的学 习时 间 。 而专 密, 英 语也 成 为 高职 院 校 的必 修科 目之一 。 近年 来 , 社 会对 人 才需 业英语虽然涉及范围较窄, 但因专业性较强、 层次较高 , 因此难度反

论高职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的有效衔接

论高职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的有效衔接
堕 墼 宣
No . 11 T ME EDUC I I AT ON Nove be m r

论 高职 专 业英 语 与公 共英 语 的有 效 衔 接
周 芹 黄 刚娅
摘 要 : 业 英语 和公 共 英语 教 学是 高职 院校 的教 育教 学 的 重要 组 成部 分 。本 文从 高职 专业 英 语 与 公 共 英 语 教 学 现 状 分 析入 手 , 专 从 教 学 内容 、 学 资 源 、 资 等 方 面 对 高职 专 业 英语 与公 共 英 语 的 衔接 模 式 进行 了探 索 。 教 师
例)a akn s ( 病 员 ) 。 、 l g a e w i e 轻 等 22 教 学 资 源 的 衔 接
英 语 教 学 使 用 的 是 由 我 院 组织 专业 英 语 教 师 自行 编 制 的 《 医学 英 语》 该教 材在编写 的过程 中充分考 虑到 了实用性 、 业 性的特 , 专 点 , 是 由 于 《 学 英 语 》 材 体 系 相 对 独 立 , 公 共 英 语 与 专 业 但 医 教 对 英 语 语 言 共 核 部 分 考 虑 较 少 , 容 联 系性 与 相 关 性 不 大 , 乏 应 内 缺 有 的交 叉 、 合 和 渗 透 。 而 公 共 英 语 主 要 使用 的是 外 语 教 学 与 研 融 究 出版社 的《 剑桥国际英语 口语教程》 以及学林出版丰 出版 的《 _ 卜 走 出 牛 津 》 教 材 。这 些 教 材 大 都 为 普 通 本 科 或 专 科 教 材 , 少 高 等 缺 职 教 育 的针 对 性 和与 岗位 相 联 系 的 实 用 性 , 能 体 现 高 职 英语 护 不 理( 涉外护理 ) 专业 的特色 , 无法真正有效地提高涉外护理专业学 生 从 事 涉 外 工 作 的语 言 沟 通 能 力 。 有 鉴 于此 , 须 做 好 专 业英 语 必 与 公 共 英 语 教 学 资 源 的 有 效 衔 接 。在 编写 或 选 用 大 学 公 共 英 语 教 学 资 料 时 , 内 容 除 了应 反 映 当 代 英 语 语 言 特 点 , 其 围绕 实 际 生 活 中丰 富 有 趣 的 话 题 之 外 , 应 当具 有 一 定 的 实 用 性 , 量 增 加 还 适 与 专 业 相 关 的 内容 及 场 景 , 医 护 对话 、 理 、 断 等 ; 在 专 业 如 护 诊 而 英语教材 编写中应该充分考虑 到语言的 “ 共核 ” 部分 , 语言“ 用 共 核” 嫁接起专业英语 与公共英语教材 的桥梁 , 使语 言训练和专业 技能紧密结合起来 , 同推进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 。 共 2 师 资 的衔 接 . 3 要提高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 教学的质量, 势必建立起跨学 科 的合作, 而在这种 合作 中 , 师扮 演着极其 重要的角 色。因此 教 在 高 职 涉 外 护 理 英 语 教 学 中, 业 英语 教 师 与公 共 英 语 教 师 的 信 专 息 交 流 与 合 作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一方 面 , 过交 流 与 合 作 , 业 教 通 专 师 可 以 学 习外 语 教学 理 论 和 方 法 , 富 其 课 堂 教 学 手 段 ; 丰 另一 方 面 , 共 英语 教 师 也 可 以专 业 英 语 教 师 那 里 获 得 一 些 专 业 知 识 , 公 更好地 了解护理学科 专业英语 的语 言特 征 , 专业特 色 , 使教学更 具 有 针 对 性 。作 为 以涉 外 护 理 专 业 为 主 的 高 职 院校 , 该 积极 采 应 取措施 : 建立专项基金鼓励 专业 英语教师进行英语 教学研究 , 选 派 E PE P S /G 教师进行培训学习 , 组织 E P E P S 与 G 教师进行 各种形 式交流 与合 作, 从根本 匕 保障及促进 E P与 E P S G 教师 的互 动与发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课程衔接的审视及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课程衔接的审视及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课程衔接的审视及实践探索
1.公共英语课程特点
公共英语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公共英语课程注重培养
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和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适合于学生综
合素质的提高和对外交流的需要。

1.教学内容不衔接
由于公共英语课程和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所不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
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和衔接。

公共英语课程强调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行业英语课程注
重学生在特定行业内的英语运用能力,两者之间缺乏衔接环节。

2.教学目标不统一
公共英语课程和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
中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3.教学方法不灵活
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统一,导致公共英语课程和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也
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很好地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和有效衔接,影响了
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结语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课程的衔接是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和教学改革的一个
重要课题,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公共英语与行业英
语课程衔接的审视及实践探索,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和衔接,提高学
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发展。

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够为
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和
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以海南经贸职业技带学院为例

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以海南经贸职业技带学院为例
Ab t a t Th r fE o o o aia in a dI f r to p o i n s r c : eE a o c n my Gl b l t n n o ma in Ex lso z o

l 结 论与建 议
●■_●
理地设置英语课程。因此,各高职院校以 就业为导向,
除 了设置 公共 英语课程 ( GP ,还根据 各专业 的特点 , E ) 设 置 以英 语 应 用 能 力 和 专 业 知 识 为 基 础 的 专 业 英 语 课 程 (S ) E P 。但 是 ,许多院 校在 公共英语 与专业 英语 教学 的 衔接方面 存在不少 问题 。这 些 问题 曰益凸显 ,就 为高职 英语 教学提 出 了一 个有待 研究和解 决 的课题 : 何才 能 如 实现 高职 公共英 语与专业英 语课程 的有效衔接 以更 好 地 培 养 学 生 的 职 业 英 语 应 用 能 力 帮助 学 生 更 好 地 适 应
存 在着诸 多f d题
笔 者 以 海 南 经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作 为 个 案 研 究 ,探 究 如 何 实 现 高 职 公 共 英 语 与 专 业 英 语 课 程 的

有 效衔 接 , 并提 出 了未 来 教 学 改 革 的 设 想 。 【 关键 词】 共 英 语 ;专 业 英 语 ;教 学衔 接 公 【 图分 类 号】 1 【 献 标 识 码 】 中 H39 文 A 【 文章 编 号 l 096 6 (0 2 1-0 90 0 1 72 1 )10 5 -2 1
5 9
参考文献 … 陈中立, 1 杨楹, 林震义,倪键民. 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 . M】社
[】 成 立. 2 艺术 思 维 的三种 结构 类 型卟 学术 月刊 ,18(0 9 41)

试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过渡与融合

试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过渡与融合

并 对 所选 的 教材 内容 进 学生 的英语 基础水 平。 但从 目前高职 院校 所用 的英语 教材 合学 校 的专 业特 点 进行 教材 选 择 , 可 以适 当 融合符 合 学校 实 际和 社会 应 用性较 强 的 来看, 虽 然 包括 英语 的五大 主要 部 分 , 即听 、 说、 读、 写、 译, 行筛 选 , 体现 专业 化特 点 。 一般 情况 下 , 专业 英语 教材 更 但 由于 内容 涵盖面较 广 ,所 以很 多 学生从 教材上 接触 到 的 教 学 内容 ,
墼 墼 童国
试 论高职 院校公 共英语与专 业英语 的过渡 与融合 经 济 、 文 化 全 球化 进 程 的加 快 , 英 语作 为 国际 通 用 语言 技术 , 提 高学 生的 听说 能力 。 经 过一 年 的巩 固基 础 之后 , 依
已经 得 到越 来 越 多 的重 视 。 高职 院校 作 为人 才培 养基 地 之 一 , 也顺 应
据 学 生 的 专 业特 点 和 实 际情 况 ,调 整 英 语 教 学 方法和 目 标, 向专 业 化 方向发展 。这就 要 求高职 学校 教 师在 教 学 时 , 多高 职 学校 的 英 语 实行 分 开 教 学方 式 , 即 分 专业 英 语 教 学 和 公 共英 语 融入 与 专业 相 关 的英 语 , 利 用任 务 型 教 学法 、 交 际 法 等 实 教 学 。 为 了更 好地 提 高 英 语教 学 水 平 , 高职 院校 必须 分析 如 何 实现 公 用 教 学 法 , 培 养 学生 的讨 论和 语 言 沟 通 能力 , 真 正做 到 教 共 英 语与 专 业 英语 的过 渡 与 融合 , 以 切 实提 高 英 语综 合 教 学水 平 。 学 内 容和 专 业相 结合 , 不 断过 渡 到 专 业英 语 , 使 学 生 能掌 关键 词 : 公 共 英 语 专 业 英 语 过 渡 融 合 握 到实 用 的英 语知 识 。 0 引言 3 . 2 重组 公共 英语 教学 团 队 随着 社会 的发展 ,越 来越 多 的领域增 加 了对英 语 的要 很 多高职 院校 的英 语老 师语言 方面 知 识 比较 丰富 , 但 求。 正 因为如 此 , 高职 院校 一般 都把 公共英语列 入 必修 范 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过渡与融合
摘要: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也顺应趋势开设相关英语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但经过研究分析,很多高职学校的英语实行分开教学方式,即分专业英语教学和公共英语教学。

为了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水平,高职院校必须分析如何实现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过渡与融合,以切实提高英语综合教学水平。

关键词:公共英语专业英语过渡融合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增加了对英语的要求。

正因为如此,高职院校一般都把公共英语列入必修范围之内。

但经过笔者调查分析,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并不能满足学生毕业后对英语的需求。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思考如何实现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过渡与融合,切实提高英语的实用性水平,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

本文主要从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公共英语向专业英语过渡的重要性,最后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公共英语向专业英语过渡融合的教学模式。

1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实行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分开教学由来已久,两者之间缺乏有效衔接。

这导致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普遍比较低,英语应用性不强。

开设公共英语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

但从
目前高职院校所用的英语教材来看,虽然包括英语的五大主要部分,即听、说、读、写、译,但由于内容涵盖面较广,所以很多学生从教材上接触到的英语只是通用词汇,专业性特点不突出。

从教师角度而言,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偏语言方向,缺乏一定的行业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因此,其教学只停留在语言层面上,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对学生英语实用方面的需求。

此外,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本身较差,加上专业英语教师缺乏一定的引导,使英语教学变成单纯的阅读和翻译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

因此,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之后,英语水平达不到社会的要求。

这主要在于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这种状况亟待解决。

2 高职院校实现公共英语向专业英语过渡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的英语应该侧重于实用性,特别是利用英语处理将来岗位事物的能力。

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英语需求,高职院校必须实现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的教学过渡,侧重英语与行业相结合,培养学生职业化英语能力,提高学生在未来就业时的竞争力。

这也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因为英语本身固有的地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与职业相关的英语技能,才能更好的在将来的岗位上为社会贡献力量。

3 公共英语如何向专业英语过渡与融合
3.1 调整公共英语教学目标和要求
高职院校必须依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调整公共英语教学目标与要
求,因材施教。

新生刚入学时,英语基础比较牢固,可以开设相关的巩固基础的课程,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经过一年的巩固基础之后,依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调整英语教学方法和目标,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这就要求高职学校教师在教学时,融入与专业相关的英语,利用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等实用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讨论和语言沟通能力,真正做到教学内容和专业相结合,不断过渡到专业英语,使学生能掌握到实用的英语知识。

3.2 重组公共英语教学团队
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老师语言方面知识比较丰富,但缺乏特定专业的知识。

基于这样的情况,高职学校可以依据公共英语教师的特点,重组团队,把教师分别分配到教师所擅长的领域进行调查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公共英语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专业知识和特定的专业表达词汇,引导学生向专业英语发展。

如果在学校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英语教师团队到相对应的企业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加强自身实践能力,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然后运用到教学课堂当中,体现出专业化水平。

3.3 重新选编公共英语教材
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融合的基础在于教材建设方面。

市场上公共英语教材种类繁多,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进行教材选择,并对所选的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可以适当融合符合学校实际和社会应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体现专业化特点。

一般情况
下,专业英语教材更新速度较慢,选择性较少。

所以,公共英语为了更好过渡到专业英语,高职学校可以针对本校学生专业特点和英语基础进行自编教材,加入职业化内容,体现专业特色,更好与专业英语相融合。

3.4 优化英语教学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高职学校都有多媒体设施。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播放与学生相关的英语职业案例视频,并开设第二职场环境模拟课堂,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对专业英语的理解和得到实际锻炼机会,使公共英语教学更加直观化和职业化,更加具体形象,学生也更加易于吸收知识。

模拟职场的做法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帮助学生主动走出课堂,引导学生与社会接轨,同时也优化了英语教学环境,使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更好地融合。

参考文献:
[1]雷兵.试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衔接[j].中国科教
创新导刊,2008(10).
[2]陈宏,高玉卉.公共英语教学向专业英语教学的过渡[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3]葛英.高职教育中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泸州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07(04).
本文系陕西高职高专学会2012年度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公共英语向专业英语过渡教学改革探索”(编号:12z02)
的阶断性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