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芽的生产技术要点

绿豆芽的生产技术要点
绿豆芽的生产技术要点

绿豆芽生产技术要点

绿豆芽作为一种蔬菜是指利用绿豆种子在黑暗或弱光条件下,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直接生长出来可供食用的幼茎,俗称银芽。由于绿豆芽具有口感爽脆、纤维少、清洁无污染、营养丰富等特点,在吃法方面可凉拌、炒、做汤等花样繁多,而深受消费者青睐。在栽培上投资少,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经济回报率高。在当今人们崇尚绿色、保健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一、生产条件要求

1、生产场地一般情况下生产场地可选用闲置房舍、空地大棚等。要求具有一定的温度调控能力和通风设施,且具备较好的供水和排水功能。

2、生产设备为适应无土栽培的要求,栽培容器宜选用木桶或吸水透气强的塑料育苗盘。栽培基质可采用吸水持水能力较强且用后残留物易处理的纸张或可重复再利用的白棉布、厚纱布等。此外,为达到能经常地、均匀地灌水,还需有灌水用具,如喷雾器等。

二、栽培技术

1、选种选用专用于发豆芽的品种,应注意选择其发芽率在95%以上,纯度、净度均高,生长势强、产量高(每500g可产绿豆芽5~6kg)、纤维形成慢、品质优良、籽粒饱满的当年种子。

2、生产与管理

(1)清选与浸种为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吸水能力,种子应提前进行晒种(1~2天)和清选。要剔去虫蛀、破残、畸形种子、杂质和其它品种种子。

经清选后的种子,淘洗1~2次。洗去尘土等使之洁净后即可进行浸种,浸种时间为4~6hr,以绿豆种皮已充分吸胀为准。

(2)催芽浸种后可立即进行播种催芽也可待幼芽“露白”后再进行播种和催芽。播种密度为3-4公斤/m2,催芽天数为5~7天。

3、环境条件管理

(1)光照管理绿豆芽生产过程要求在黑暗或弱光条件下进行。在有光照的情况下,绿豆芽的幼茎表面具有刺毛、纤维多、色绿,口感较差。为达到黑暗或弱光条件,栽培容器上面必须加盖或播种后在种子上面加盖二层白棉布。

(2)温度管理绿豆芽对温度的要求较低。一般来说在20-25℃时为最适温度。但低于20℃时生长缓慢,易烂种、烂根,不利于产品的形成。高于25℃时生长迅速,纤维化程度高,易倒伏、烂脖、根系生长明显,产品质量差。在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可以通过水温调节来进行。如气温高时可多浇井水或自来水,气温低时可用温水进行浇灌。亦可通过透气或强制通风等进行温度调节。

(3)水分管理由于绿豆芽栽培所采用的基质是纸张或白棉布,其保水能力不同于一般无土栽培的其它基质(如砂),加之绿豆芽本身鲜嫩多汁,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脱水形成烂脖,或产生酒精味。因此必须进行频繁的补水工作。一般每天应进行4-5次喷淋,以保持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

(4)防病管理绿豆芽很少发生病虫害。但是为了保证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仍应进行严格的预防。针对发病原因,可采用控制温湿度和通风等生态防病方法;预防可用2%~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生产用具进行浸泡1~2小时消毒,洗涤晒干后使用。避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一旦发现烂根、烂脖或有异味产生,应丢弃不予食用。

三、产品适时采收

绿豆芽以幼嫩的茎叶为产品,组织柔嫩,含水分高,较易萎蔫脱水,同时又要求保持较高的产品档次,因此必须及时采收上市。通常采取整桶或整盘集装运输进行活体销售。绿豆芽的产品收获上市标准为:芽苗色白,苗高8-10cm,整齐,子叶未展或始展,无烂根、烂

脖(茎基),无异味,茎柔嫩未纤维化。

四、小结

绿豆芽生产,特别是作为梅雨季节和夏淡季蔬菜生产的补充有助于缩小淡旺不均的矛盾,达到淡季不淡、旺季不烂,周年均衡供应,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受益的目的。

发绿豆芽其实很简单

发绿豆芽其实很简单,但关键要掌握几个要领:洁净与温度。1)根据自家需要,将当年的新绿豆洗净,去除杂质及漂浮在水面的次豆,放在一个无污染无油渍的器皿中,加入适量温水并没过绿豆,放在一通风干净的环境里。通常我都是用一个直径30厘米的不锈钢盆,放两把绿豆,够三口之家吃的就行了,一次别太多,如有兴趣,隔一两天泡一次豆,这样隔三差五的总有新鲜的豆芽吃。2)头天晚上泡好绿豆,第二天早上就会发现盆里的水都被绿豆吸收了,饱满翠绿的豆子全都绽开了小嘴,露出了白嫩的小芽,娇娇嫩嫩的,这时千万别碰伤了它,将洗净的白纱布叠成三四层,湿润地盖在豆芽上,就像对待初生的婴儿一样。温度最好保持在20多度左右。操作要点就是手和器皿及环境绝对保持干净,稍有不慎就会全部烂掉(实话告诉您,我用的纱布是非典时剩下的纱布口罩,拆开后洗净,正好废物利用盖豆芽)。3)此后,找一个高压锅的屉,洗净后轻轻压在上面,它的作用是压住豆芽,以防每日三次的换水时豆芽不被互相碰撞或冲走。锅屉的平面漏洞又便于空气流通。4)待绿豆长到3厘米左右时就需要用重物压住它,目的就是不让它长疯,正像以前人们常说的那样,人无压力轻飘飘,更何况豆芽呢。通常我用相似的脸盆注上水,压在豆芽上,随着豆芽的长势往脸盆多加水,以增强重量,让其长得粗粗壮壮的。这个过程就好像在搞一项科学实验;温度、湿度、操作程序,一个都不能少,不出四五天,盆里的豆芽就像茁壮的士兵,齐刷刷地排列着,白白胖胖的,拿出一根放在手心里,凉丝丝的,好像是一柄晶莹剔透的玉如意。明代大诗人陈嶷曾夸赞过它:“有彼物兮,冰肌

玉质,子不入污泥,根不资于扶植”。他盛赞的彼物就是豆芽。 、钉一个(或找一个)大小合适的木盒。(大致相当于要发的绿豆体积的15倍左右)。 2、选品质较好的绿豆。把绿豆用温水浸泡到绿豆发出小小的芽。去除坏、烂的豆子。 3、将木盒底部铺上毛巾。把绿豆倒入木盒。铺平。在绿豆上再盖一块毛巾。在毛巾上再压一块木板,上面压一块重物(以利豆芽长粗)。 4、每天浇水两次左右。浇时要让水逐渐渗透,将绿豆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带走。 5、夏季大约4天左右,冬季大约7天左右,绿豆芽就发成了。 二、生产过程: 1、选种。将从超市或者菜市场买来的黄豆(注意最好不要买种子

大班科学-生豆芽

大班科学: 生豆芽 一、说教材 抽到这个活动内容,我想起了前些日子发生在我们班里的一件事情,我让幼儿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布置我们的自然角,幼儿兴致特别高,第二天纷纷收集玉米、大豆、高粱、花生、绿豆等投放在自然角,午饭的时候,小朋友吃豆芽熬肉,大家都在安静的吃饭,东北角上的几个小朋友却在争论不休,我走过去询问才知道,他们在争论一个问题:豆芽是不是豆子变来的?如果是,那么硬梆梆的豆子怎么能长出牙来呢?当时吃完饭后,幼儿也曾就这个问题讨论过,而且还争得面红耳赤。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能力不断提高,他们不仅仅满足老师所告诉的,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目前,我们班幼儿有植物种子发芽的经验,我打算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豆芽作为探索的对象,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通过开展活动“生豆芽” ,让幼儿更直观、形象的了解豆子如何生根发芽,他们的生长与水、阳光存在什么关系,更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豆子生根发芽生长状况的探索兴趣。 根据新《纲要》精神,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确定这次活动的目标为: 1、激发幼儿对豆子生根、发芽,生长状况的探索兴趣 2、帮助幼儿学习简单的植物实验的方法和技能。 3、启发幼儿探索豆子生根发芽与水、阳光的关系

这三个目标中蕴含了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主动探索的经验获得和对事物归纳总结能力的提高,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打算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激发幼儿对豆子生根发芽生长状况的探索兴趣上,于是,在活动开始前,我要为每个幼儿准备好实验用的杯子,豆子,水等,指导幼儿泡豆子,让幼儿亲自参加探究活动,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发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欲望。而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我引导幼儿自己观察豆子发芽的情况,并做好记录,然后我和幼儿一起分享豆芽的生根发芽情况,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使活动重点、难点得以有效突破。本活动的难点是:启发幼儿探索豆子生根、发芽与水和阳光的关系,我决定从以下几点来突破: 1、对比试验:两个杯子里分别放几粒豆子,其中一个杯子放水没过豆子,另一个杯子不放水,2 天后请幼儿观察,从而得出结论:豆子生根发芽需要水。 2、对比实验:两个杯子里分别放上豆芽,其中一个杯子在黑洞洞的纸盒里,另一个杯子放在阳台上,1 天后观察,从而得出结论:豆子生根发芽后继续生长需要阳光。 为了完成以上教育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一)、环境创设,与区域相结合为了让幼儿不再被动的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我整合区域活动,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 我在区域中准备:科2/ 5

发豆芽方法

发豆芽方法 最近种菜群里的菜友们天天都问我发豆芽到底怎么弄的,因为平时橘子我事情比较杂也比较忙,不能时刻解答问题,所以今天就抽点时间来做个发豆芽的总结了。有图就有真相,还是先发给大家两张我发出的豆芽成品吧!粉红色碗里的是我4月1日----4月5日发的黑豆芽(黑色皮被我剔掉了)不锈钢盆里的是我4月6日----4月11日发的黑豆芽(黑色皮也被我剔掉了)看着图片是不是就觉得秀色可餐啊?

好了,言归正传,现在开始教大家如何发出象上图那么漂亮的豆芽。 要准备的东西:一豆子(黑豆黄豆绿豆自己喜欢吃啥豆芽就发啥豆芽)我喜欢吃黑豆芽,所以准备好了黑豆 二发豆芽的筐子最好是选用那种带孔可以透气和漏水的菜筐形状不定,方的圆的长的还是短的随您自己定了,只要是带孔的就行如下图

三喷壶一个在发豆芽的过程中用来给豆芽每天喷水的如图所示当然喷壶的形状和颜色也由您来定了,选自己喜欢的实用的就行,呵呵! 四发豆芽的筐子大小差不多的纱布一块毛巾一条最好选用白色的毛巾(因为纱布和毛巾都是直接接触豆芽的,选白色的环保安全一些)五准备一个比筐子要大一点的接水容器因为每天要给豆芽喷水,喷水的过程中水肯定要流出来,这样会弄脏地板,准备这样的容器的话水就直

接流在里面了省去拖地板的工序 这就是我准备好的接水的容器,我自己发明的巧办法,在容器的四个角上垫上四个麻将,这样万一在漏水的时候水太多的话,我垫高了这么多,水也泡不到豆子上,当然您也可以用您家里其他的东西放在这四个角上,呵呵! 好了,现在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现在就教大家怎么发豆芽了。 步骤一把选好的豆子放在一个容器里加上40度以下的温水(水要多一点,一会豆子泡发了水就会被吸干)让它自然泡发12---24小时,我比较懒,一般就泡12小时,每次都是晚上做完饭泡好,第二早上起床就用来发豆芽 这是发好的黑豆,发之前放的满满一碗水,12小时后水基本上被吸干了,体积已经是原来的3---4倍了没泡发前是圆圆的小小的,泡好后形状象一个肾果,呵呵 步骤二把准备好的筐子放在接水的容器上,当然我那四个麻将也早已经放在容器的四个角上了,大家如果家里没这样的麻将块的话,也可以用孩子的积木代替。放这四个东西在角上的作用就是防止水泡到豆子,如果水泡到

幼儿园大班科学生豆芽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生豆芽》教案 一、说教材 抽到这个活动内容,我想起了前些日子发生在我们班里的一件事情,我让幼儿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布置我们的自然角,幼儿兴致特别高,第二天纷纷收集玉米、大豆、高粱、花生、绿豆等投放在自然角,午饭的时候,小朋友吃豆芽熬肉,大家都在安静的吃饭,东北角上的几个小朋友却在争论不休,我走过去询问才知道,他们在争论一个问题:豆芽是不是豆子变来的?如果是,那么硬梆梆的豆子怎么能长出牙来呢?当时吃完饭后,幼儿也曾就这个问题讨论过,而且还争得面红耳赤。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能力不断提高,他们不仅仅满足老师所告诉的,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目前,我们班幼儿有植物种子发芽的经验,我打算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豆芽作为探索的对象,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通过开展活动“生豆芽”,让幼儿更直观、形象的了解豆子如何生根发芽,他们的生长与水、阳光存在什么关系,更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豆子生根发芽生长状况的探索兴趣。 根据新《纲要》精神,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确定这 次活动的目标为: 1、激发幼儿对豆子生根、发芽,生长状况的探索兴趣

2、帮助幼儿学习简单的植物实验的方法和技能。 3、启发幼儿探索豆子生根发芽与水、阳光的关系这三个目标中蕴含了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主动探索的经验获得和对事物归纳总结能力的提高,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打算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激发幼儿对豆子生根发芽生长状况的探索兴趣上,于是,在活动开始前,我要为每个幼儿准备好实验用的杯子,豆子,水等,指导幼儿泡豆子,让幼儿亲自参加探究活动,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发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欲望。而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我引导幼儿自己观察豆子发芽的情况,并做好记录,然后我和幼儿一起分享豆芽的生根发芽情况,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使活动重点、难点得以有效突破。本活动的难点是:启发幼儿探索豆子生根、发芽与水和阳光的关系,我决定从以下几点来突破: 1、对比试验:两个杯子里分别放几粒豆子,其中一个杯子放水没过豆子,另一个杯子不放水, 2 天后请幼儿观察,从而得出结论:豆子生根发芽需要水。 2、对比实验:两个杯子里分别放上豆芽,其中一个杯子在黑洞洞的纸盒里,另一个杯子放在阳台上, 1 天后观察,从而得出结论:豆子生根发芽后继续生长需要阳光。 为了完成以上教育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一)、环境创设,与区域相结合为了让幼儿不再被动的接受教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一、目的 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植物发芽、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二、方法 选择绿豆种子,采取土壤培植等方法,观察种子发芽、生长的全过程。 三、实验过程与观察结果 1、2013年8月11日9时30分,准备绿豆种子的种植环境,将土壤放置到一个盆中,浇水使土壤变得湿润。把盆放到阳光下照射半天,使多余的水分蒸发,保证土壤满足种植绿豆种子的条件。 用铲子在土壤中刨出细的沟槽,把绿豆种子放到沟槽中,并用土壤覆盖。 2、2013年8月12日7时30分, 观察:发现一些种子已经涨破皮肤,露出小白点,既是嫩芽。 拍照一张: 3、8月13日20时30分,绿豆长出1厘米左右的豆芽,芽瓣是嫩绿色的,绿色豆壳挂在芽瓣边,芽根浅浅地扎在土壤里。 根据土壤的干燥程度,喷水一次。 拍照一张: 4、8月14日7:30,观察,绿豆芽已茁壮成长为约3厘米高的豆苗,两片细长的叶子,弯弯的,绿绿的,每颗豆苗叶子上还挂这两瓣豆壳。 观察拍照: 5、8月15日,观察:径柱已长到6-7cm,叶子张开,已成浅绿色。

拍照: 6、8月16日:观察,每棵豆芽都长到了10cm以上,但细细的,径是白色的,叶子有3-4片,仍然是长条型的,浓浓的绿色。 拍照: 四、收获与体会

经过近两周的观察实验,我收获不小。体会了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水份和空气、营养成分。 植物学特征:绿豆属豆科,种子无胚乳,有两片子叶和胚。胚由胚根、胚轴和胚芽组成。子叶着生点以下的为下胚轴。绿豆芽食用的主要部分为下胚轴和子叶。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 ①胚根生长期:种子吸胀萌动后胚根伸出种壳,芽体约为种子长度的1/2。 ②胚轴生长期:幼芽长为种子长度的2-2.5倍。 ③胚根伸长期。 ④胚轴、胚根同时生长期:胚根与轴生长所需养料由子叶供给。绿豆在发芽时的灰分、脂肪、蛋白质、淀粉在逐渐减少,还原糖在发芽第二天开始增加,以后继续递增,维生素C、氨基酸不断增加,纤维质也增加。 豆芽生长的环境条件:在豆芽生产过程中,淋水有供水、排污、调温和供氧的作用。豆粒吸胀后培育豆芽,太强的呼吸作用会使豆芽生长过速,胚轴瘦弱,纤维多,因此须控制温度、减少空气流通、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最适宜豆芽生长的气体成分为:氧气10%、二氧化碳10%、氮气80%。即需要减少氧含量,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又不可过浓,以免伤害豆芽,因此需通过淋水、覆盖增加压力等措施进行气体调节。低浓度的乙烯能促进胚轴加粗,控制胚根生长。遮光有利于保温、保湿、控制气体交流,更有利于薄壁组织的发育。 五、延伸学习

发绿豆芽方法

发绿豆芽方法 ? 1.绿豆直接发就可以了。不过,为了促进种子发芽,通常采用“刺激”和“浸种”。浸种完导入蒸锅(或其他会漏水的容器),就是图 中的样子了。刺激:先将绿豆倒入60℃的热水中,浸泡1~2分钟;随后用冷水淘洗1~2次。这是为了调整与豆粒种子发芽时有关的氧化酶系的活性,给休眠状态的种子以温度刺激,有助于豆粒发芽整齐一致。浸种:刺激后的绿豆放入水中浸泡一个晚上(8~12个小时)。 浸种的最适合水温为20~23℃,冬天可用温水,夏天用冷水就行了。 ? 2.每天浇水2~4次,再经过一天就成图中的样子了。 ? 3.经过两天…… ? 4.迫不及待,先取了一些吃啦,吃自己发的豆芽,小朋友还特别喜欢呢( ? 5._

? 6.) ? 7.三天后,开始要长侧根,这就发好了。 ?8.倒出来,根据个人喜好,也可以切掉底部的根须。(我是没切掉啦,不舍得呗) ?9.用大量的水泡洗,捞去绿豆壳就可以了。 小贴士 1、小朋友老是打开看,光线照多了,所以豆瓣有点红。建议在上面盖一层棉布,即避免光照,还能更好的保湿。 2、每次淋水时水量要多,同时应该将整个容器内的豆芽菜普遍淋透,务必使整个容器中各部分芽菜的热度调节均匀。 3、也可以将水灌满整个容器,并使水面高出豆芽表面2厘米左右,让容器内的豆芽普遍浸在水中,然后再把水全部放走或倒净。 自制绿豆芽做法小贴士 1.豆子泡4-5个小时足够,时间太长,豆子不出芽,容易发霉发臭 2.每天冲水2-3次,每次都要沥干水分,有多余的水分,容易烂臭 3.不要透光,否则容易变紫,变绿 4.保持盆子,毛巾无油,全新洁净,下次再发,要用开水烫5分钟 5.自制的有豆芽根,如果不介意,可以直接食用,介意的可以摘除

水泡绿豆芽观察日记

水泡绿豆芽观察日记 绿豆芽的形状是椭圆的,而且是青绿色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写绿豆芽的观察日记,欢迎大家的阅读。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水泡绿豆芽观察日记,一起来看看吧。 王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作业——观察绿豆的生长过程。 放学回家,我找了一把绿豆,把它放进一个杯子里的时候,听到丁玲当啷的声音。我想,这么硬的豆子怎么会长出小芽呢?妈妈说“先用水泡一晚上。 第二天早上,我迫不及待的去看豆子,豆子竟然变大了,上面还有一条白线,刚开始,我还以为长出小芽了,仔细一看,原来是豆子皮裂开了。妈妈说该把泡豆子的水倒出去了,然后用纱布塞满杯子,放到热一些的地方。每天早晚用水泡一会就行了。 第三天早晨,奇迹出现了,绿豆长出了小白芽,像小尾巴似的,只是很短,还不到一厘米,不过,我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告诉你们一个小知识吧!千万别小瞧这小小的豆子,它不仅泡在水里能长成豆芽,种在地里还能长出豆苗呢! 我们要学习豆子这种顽强的精神! 我打算种一点绿豆好好观察一下,我以前也种过,可没留心观察它们,这次,我可不能错过了。 绿豆刚放进杯中,我就不由自主地总往那看几眼;它们刚进去的时

候还是小小的,可过了几小时,它们就像吃饱了饭的小孩一样,肚子胀得大大的,有的连衣服也被撑破了!有的居然把衣服扔在了一边,有的脱了衣服,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个药丸呢! 随着时间的流逝,绿豆中间的缝裂开了,一个小芽从里面钻出来,白白的,嫩嫩的,微有弯曲;我把杯子放到鼻子前闻闻,啊,一股清香扑面而来。 又过了几天,芽约有3厘米了,可是,绿豆豆瓣却有点枯了,芽却象生龙活虎的小孩,相比之下,豆瓣像一个老人一样;我突然发现,这豆子都是朝一个方向长的,原来,我把杯子放在了阳台上,阳光从一个方向射过来,那么豆子为了吸收营养,才慢慢变成了这样。 芽长得非常壮,下面很白,有点肥的样子,好象很有力量;越到上面越细,还有点枯黄,马上就要断了似的。 越长越大的芽,看起来像蝌蚪;因为芽太长,豆子为了争上好地盘,吵了起来,纠缠在一块儿,如果不细心把它们一个个拉开,恐怕它们不是断了尾巴,就是掉了脑袋。 时间飞快地过去了,豆芽已经长出绿叶了。我想这么一颗普通的豆子,却有着非常多的奥妙,真有意思,下次——只要有时间,我还会种! 9月19日 今天,我从课外书上了解到用水泡绿豆,绿豆就能发芽,我也想亲自尝试一下。于是,我从妈妈那里要了几颗绿豆,把它们放进一个碗里,

如何生豆芽

话说,市场上卖的豆芽,用了很多的激素生发,使其无根,粗壮,增长,鲜亮,放几天都还是那么白。再有激素加盐酸,效果更好,一个劲地猛长还不长根。还有保鲜粉,保鲜粉主要成分是连二亚硫酸钠,这种产品是工业漂白剂,这种药剂是用于服装、纺织的漂白,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视力、肝脏、肠胃,更为严重的,长期经常食用积累起来很可能造成多种癌变。国家严禁将保鲜粉用作食品添加剂。 漂亮吧,可有毒。你敢放心吃么?反正我不敢。那就自己做吧。 首选就是百度上查制作过程。不同的说法都看看,自己再想想,然后再实践。我这里发的,直接是自己的操作过程,很简单,看图吧。 1。找个有边框的底部镂空的箩筐,竹的塑料的铁丝的都行。。。底最好是平而宽大的。。。 2。找块纱布,或是不用的绿纱薄棉布啥的都行,反正要能漏水,但能保存住一点残余的水份。。。

3。把这块纱布铺平在箩筐底里。。。 4。把要发的一小把豆子,在隔夜泡到温水里。。。我是泡在一个小饮料瓶里,盖了盖子睡在暖气上的,这温度能使种子很快苏醒过来,而且快速发出芽来。。。

5。第二天,打开看豆子,种子皮裂开了,皮下有小芽冒出,那就是好了。。。有人要问泡多久,这没一定撒,季节不同,温度不同,谁吃得空去考察这个时间标准,反正抱牢一条:看豆子的变化为基准。。。 好,我们把这泡好的胖胖的裂了皮冒了小芽的豆子,铺到那个有纱布的箩筐里。。。要铺开,铺平。。。 近距离看一下:

6。找块能吸水的布。。。棉布,纱布,不穿的棉的旧衣服旧裤子剪一块都行,盖在这个箩筐的豆子上面。。。我用的是老鼠大人的穿小了的棉纱裤子。。。 其实到这一步,就完全能发出豆芽了。。。下面的部分,只是为了保证洒下的水能畅快地流掉而准备的。。。。 7。找个有洞漏底的桶。。。我是家里正好有个被老鼠大人砸坏了的饮水机上的过滤桶。。。把桶里杂七杂八的过滤装置拆了就可用了。。。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4、8月14日7:30,观察,绿豆芽已茁壮成长为约3厘米高的豆苗,两片细长的叶子,弯弯的,绿绿的,每颗豆苗叶子上还挂这两瓣豆壳。观察拍照: 5、8月15日,观察:径柱已长到6-7cm,叶子张开,已成浅绿色。拍照: 6、8月16日:观察,每棵豆芽都长到了10cm以上,但细细的,径是白色的,叶子有3-4片,仍然是长条型的,浓浓的绿色。 拍照:

四、收获与体会 经过近两周的观察实验,我收获不小。体会了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水份和空气、营养成分。 植物学特征:绿豆属豆科,种子无胚乳,有两片子叶和胚。胚由胚根、胚轴和胚芽组成。子叶着生点以下的为下胚轴。绿豆芽食用的主要部分为下胚轴和子叶。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 ①胚根生长期:种子吸胀萌动后胚根伸出种壳,芽体约为种子长度的1/2。 ②胚轴生长期:幼芽长为种子长度的2-2.5倍。 ③胚根伸长期。 ④胚轴、胚根同时生长期:胚根与轴生长所需养料由子叶供给。绿豆在发芽时的灰分、脂肪、蛋白质、淀粉在逐渐减少,还原糖在发芽第二天开始增加,以后继续递增,维生素C、氨基酸不断增加,纤维质也增加。 豆芽生长的环境条件:在豆芽生产过程中,淋水有供水、排污、调温和供氧的作用。豆粒吸胀后培育豆芽,太强的呼吸作用会使豆芽生长过速,胚轴瘦弱,纤维多,因此须控制温度、减少空气流通、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最适宜豆芽生长的气体成分为:氧气10%、二氧化碳10%、氮气80%。即需要减少氧含量,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又不可过浓,以免伤害豆芽,因此需通过淋水、覆盖增加压力等措施进行气体调节。低浓度的乙烯能促进胚轴加粗,控制胚根生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参考教案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 2、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水、空气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分析,植物生长离不开的因素有哪些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准备: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盒子、烧杯 板书设计: 绿豆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阳光 水分 空气 教学过程 一、承接上一课,学生把绿豆种在土壤中,交流自己把绿豆种在土壤中的情况和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学生描述自己的绿豆长势情况,再看看别人的,进行比较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可能会提出绿豆生长需要阳光、水等,并让学生说出推测的理由是什么 (意图:让学生把绿豆移植到土壤中,就是让学生获取一定的感性认识,为研究绿豆的生长需要的条件奠定基础)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记录单1:例如:

生绿豆芽最快的方法,看完就会觉得很简单!

生绿豆芽最快的方法,看完就会觉得很简单! 相信大家都吃过绿豆牙,但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绿豆芽是怎么来的,更不知道怎么把绿豆变成绿豆芽,其实这个过程很简单,普通人也可以在家里面用绿豆做成绿豆牙的。 一、怎么发豆芽生黄豆芽的方法一 1、把黄豆用温水泡一晚上。泡到胀开,有微微鼓起的样子,淘洗干净,沥干水,放碗里。有不好的碎的豆子,可以捡出来,这样的,是发不出芽来的。(图一) 2、找个干净的,无油污的纱布或者毛巾,棉布什么的,盖在上面。(图二) 3、每天打开纱布给黄豆换一次水,每次水要沥干。纱布可以顺便洗一下。图三至图四,分别是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就可以吃了。 二、怎么发绿豆芽生豆芽方法二 1、准备一个容器。我用一只塑料筛子,铺上一块布或毛巾。 怎么发豆芽生豆芽的方法 发豆芽的过程图 2、把豆子泡在水里催芽。浸泡时间24小时。 3、把豆子平铺在筛子里。 4、豆子上面盖上薄毛巾,压上重物(红砖等)。压上重物豆芽长得粗壮很多。 5、把筛子放在避光的地方,不能见光,不能吹风。每天拿出

来冲水两次。在25—30摄氏度的温度下,第五天就可以收成。10-20度要第六天才能收成。豆芽高度约在8厘米左右,绿豆芽直径约4毫米,黄豆芽直径约5毫米。 三、发黄豆芽的注意事项: 其实黄豆芽要比绿豆芽好发,避光性也没那么强,当然,像我这样每天拿出来找个亮堂地方拍照片,它也会有点变绿的,这个看第五个小图也能看出来。不过口感影响不大。 我发的黄豆芽,比较细。如果喜欢吃又粗又长的黄豆芽,请在纱布上面压个重点的东西试试。 还有就是,我发现自己发的黄豆芽,有时候豆子上会有黑色的裂纹,后来在发的过程中仔细看了一下,是有些豆子本身就有,可能在采收干制的某个环节上受过伤。没关系,不影响食用。 还有一些黄豆是根本就发不出芽来的,我不清楚原因,简单搜过,有人说是转基因的,有人说是烘干的豆子。不过呢,在合适的温度下,黄豆很快就能出芽,在盖上纱布后,一般第二天,不超过第三天就会冒出小芽来。所以如果操作过程没有出岔子的话,如果第三天,豆子仍然没有反应,那还是趁着新鲜把豆子煮煮吃了吧。或者打豆浆也不错。

生绿豆芽方法

怎样生绿豆芽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发豆芽的全部过程。发绿豆芽其实很简单,但关键要掌握几个要领:洁净与温度。 (一)、 1将当年的新绿豆洗净,去除杂质及漂浮在水面的次豆,放在一个无污染无油渍的器皿中,加入适量温水并没过绿豆,放在通风干净的环境里。 通常我都是用一个直径30厘米的不锈钢盆,放两把绿豆,够三口之家吃的就行了,一次别太多,如有兴趣,隔一两天泡一次豆,这样隔三差五的总有新鲜的豆芽吃。 2、头天晚上泡好绿豆,第二天早上就会发现盆里的水都被绿豆吸收了,饱满翠绿的豆子全都绽开了小嘴,露出了白嫩的小芽,娇娇嫩嫩的,这时千万别碰伤了它,将洗净的白纱布叠成三四层,湿润地盖在豆芽上,就像对待初生的婴儿一样。 温度最好保持在20多度左右。操作要点就是手和器皿及环境绝对保持干净,稍有不慎就会全部烂掉实话告诉您,我用的纱布是非典时剩下的纱布口罩,拆开后洗净,正好废物利用盖豆芽、。 3、此后,找一个高压锅的屉,洗净后轻轻压在上面,它的作用是压住豆芽,以防每日三次的换水时豆芽不被互相碰撞或冲走。 锅屉的平面漏洞又便于空气流通。 4、待绿豆长到3厘米左右时就需要用重物压住它,目的就是不让它长疯,正像以前人们常说的那样,人无压力轻飘飘,更何况豆芽呢。 通常我用相似的脸盆注上水,压在豆芽上,随着豆芽的长势往脸盆多加水,以增强重量,让其长得粗粗壮壮的。这个过程就好像在搞一项科学实验温度、湿度、操作程序,一个都不能少,不出四五天,盆里的豆芽就像茁壮的士兵,齐刷刷地排列着,白白胖胖的,拿出一根放在手心里,凉丝丝的,好像是一柄晶莹剔透的玉如意。明代大诗人陈嶷曾夸赞过它“有彼物兮,冰肌玉质,子不入污泥,根不资于扶植”。他盛赞的彼物就是豆芽。

发豆芽的过程实验 七年级上 生物(新、选)

发豆芽的实验 2016/2/2 晚8:00 气温:4°C 材料:一个不透明的容器,适量的绿豆。 步骤:将绿豆放入容器内,并加入适量的温水,静置20小时左右。 2016/2/3 下午4:00 气温:5°C 材料:2块无纺布,旧衣服,菜篮。 步骤:将泡好的绿豆倒入菜篮内,沥干多余水分。将润湿的无纺布铺在深色容器内,再将泡好的绿豆倒入容器内,然后用旧衣服包裹好容器,做好遮光步骤。 2016/2/4 气温:3°C 上午8:00,由于气温较低,浇绿豆的水我选择用了40°左右的温水,进行了第一次浇水。 下午6:00,继续用温水浇灌绿豆,保持湿润。 2016/2/5 气温:1°C 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气温越来越低,我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2016/2/6 气温:3°C 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 2016/2/7 气温:4°C 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我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悄悄地打开容器的一角,瞄了一眼,哈哈,绿豆们好像开始了萌动,赶忙用相机记录下这个春天的象征。我心里有些小骄傲。

2016/2/8气温:7°C 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气温开始升高,我放心了许多,也多了一些期待。2016/2/9气温:10°C 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由于气温升高,浇绿豆的水我改用了35°C左右的水。2016/2/10气温:11°C 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根据资料,豆芽大概7天就成熟了,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容器,,哈哈,绿豆们一个个挺着身子,我赶忙用相机记录下这几天的成果。我心里有些小激动,在我的精心培育下,绿豆们没有让我失望! 2016/2/11气温:10°C 我把这些绿豆芽炒来给爸爸妈妈品尝,爸爸妈妈都对我做的这道菜赞不绝口。我心里也甜甜的。是啊,自己发的豆芽与在超市的味道没什么两样,可心情就不一样了啊!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生豆芽》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生豆芽》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说教材 抽到这个活动内容,我想起了前些日子发生在我们班里的一件事情,我让幼儿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布置我们的自然角,幼儿兴致特别高,第二天纷纷收集玉米、大豆、高粱、花生、绿豆等投放在自然角,午饭的时候,小朋友吃豆芽熬肉,大家都在安静的吃饭,东北角上的 几个小朋友却在争论不休,我走过去询问才知道,他们在争论一个问题:豆芽是不是豆子变来的?如果是,那么硬梆梆的豆子怎么能长出 牙来呢?当时吃完饭后,幼儿也曾就这个问题讨论过,而且还争得面 红耳赤。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能力不断提高,他们不仅仅满足老师 所告诉的,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目前,我们班幼儿有植 物种子发芽的经验,我打算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豆芽作为探索 的对象,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通过开展活动“生豆芽”,让幼儿更直观、形象的了解豆子如何生根发芽,他们的生长与水、阳光存在什么关系,更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豆子生根发芽生长状况 的探索兴趣。 根据新《纲要》精神,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确定这 次活动的目标为: 1、激发幼儿对豆子生根、发芽,生长状况的探索兴趣 2、帮助幼儿学习简单的植物实验的方法和技能。 3、启发幼儿探索豆子生根发芽与水、阳光的关系 这三个目标中蕴含了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主动探 索的经验获得和对事物归纳总结能力的提高,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 层次性,我打算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激发幼儿

绿豆芽生长观察日记

绿豆芽生长观察日记 今天我高兴地把绿豆芽的种子————绿豆,放进一个小碗里。 它们的形状是椭圆的,而且是青绿色的,真像个椭圆绿钻石,也像很小很小的小石头一样,中间还有一竖行,竖行的颜色是的白色的。我准备发豆芽,于是我就把热水倒在装绿豆的碗里,我发现碗里的绿豆由青变成墨绿色。我一边观察一边说:“豆芽啊豆芽啊你快点长吧!"观察了半天也没变化,但是我没有灰心继续观察,绿豆好像跟我过不去似的怎么也不变化。我正要灰心地站起来时,突然想起我们学习过《拔苗助长》的故事,知道植物生长是需要时间的,于是我静静的等着......绿豆好像心软了,发生了变化:那件绿色的服衣起了皱纹。“成功了,有变化了。” 第二天我醒来就马上走去看我发的豆芽。 啊!绿豆的“肚子”变大了,绿豆的“肚子”的白竖行没有了,并从顶上长出了一个小芽,小芽的前面是尖尖的,而且是纯白色的,小芽有的像银白色的针,有的像的鱼钩。 我发现绿豆芽在碗里太挤了,需要在一个比较大的环境里生长,于是我找了一张纱布来,把绿豆倒进纱布,我想植物生长需要水,所以我马上去接一些水,洒在绿豆的“身体”上,我把枯草盖在绿豆的“身体”上,又用毛巾盖好。我真希望豆芽能快点长出。 这天是我发豆芽的第三天了刚放学我就马上跑到教室门口排路队我的心早已飞到绿豆身上了刚回家把书包放下三步并两步地跑去看我的小宝宝绿豆芽我打开纱布轻轻地打开枯草啊它们的芽到处乱长有的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的有的像斧头还有的像问号绿豆芽都好像热了一样衣服都敞开了露出了白白的大肚子不过最重要的是小芽又长长了毫米但有的总长还是毫米我给绿豆芽盖好枯草把它们放好在我的书桌上每天一放学我飞一般地跑回家把书包一扔就跑到小宝宝的房子前一看啊有的豆芽的衣服已经脱落了露出了黄嫩的身体并且又长长了毫米绿豆芽有的像天鹅绿豆像天鹅的身子绿豆的芽长得长长的中间的部位有点弯曲像天鹅的脖子顶部有毫米向前生长像天鹅的头有的像蛇弯弯曲曲的可以钩起一丁点枯草呢有的像鸭子在梳理羽毛看来我养的小宝宝还不错

绿豆芽的发芽过程

绿豆芽的发芽过程 一、实验目的: 了解绿豆芽的发芽、生长的过程,掌握做绿豆芽的办法,为以后自己动手制作绿豆芽打下基础。 二、实验方法及步骤: 1、到农贸市场挑选优质绿豆250克,大口浅底的陶瓷盆一个(要求底部能够漏水),用稻草织成二个扁平的草团,大量清水; 2、将绿豆浸在脸盆里,放在水笼头下浸一整天; 3、将草团放在盆底,将“浸胖”绿豆均匀平均摊在草团上,再将另一个草团放在绿豆上面(下面的草团用于蓄水,便于绿豆芽扎根生长,上面的草团用于防止水分蒸发,减少热量流失,保证绿豆有足够的发芽温度);

4、每天按早中晚分三次大量浇水,直到草团浸透清水。 三、实验时间: 2005年4月12日至4月14日。 四、实验过程与观察结果: 1、2005年4月12日7时30分,将绿豆浸入脸盆。18时30分,绿豆已经“喝足”清水,瘦绿豆变成了一个个“绿小胖子”;19时,将绿豆铺上草团。 2、4月13日7时,有个别的小绿豆已经破皮,好象被绿豆棒冰上被煮熟的绿豆。 3、4月13日18时,许多小绿豆芽叁差不齐地钻出了“小脑袋”(除掉压在上面的草团); 4、4月14日6时30分,绿豆长出一厘米左右的豆芽,芽瓣是嫩黄色的,豆壳挂在芽瓣边,芽根深

浅浅地扎在草团里,真可爱。(成功喽,我手舞足蹈地跳了起来,把老爸吓了一大跳。) 5、4月14日17时15分,绿豆芽已长成十厘米以上(也就是说,可以吃了,哈哈!)。 五、收获与体会: 经过三天的观察实验,我收获不小,在爸爸的讲解和启发下,我得到下面这些收获和知识: 1、体会了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水份和空气这些知识(爸爸说,如果是夏天,绿豆生长速度还要快);3、经过爸爸的指导,我还了解了黄豆、蚕豆、赤豆发芽、生长的情况,学到了实验以外的新知识(万岁!)。 下页附:绿豆芽发芽生长过程观察记录表 绿豆芽发芽生长过程观察记录表

家庭发豆芽方法大全

家庭发豆芽方法大全 发表:2012年04月18日| 来源:原创| 作者:阿呆| 人气:208843 | 字体大小:T | T [摘要] 很多朋友都对在家发豆芽比较感兴趣,一是安全,二来营养价值也比外面买的高出不少。下面我家厨房就为您收集了在家几种生豆芽的方法,希望您看过之后知道豆芽怎么发,生豆芽的方法有哪些。 很多朋友都对在家发豆芽比较感兴趣,一是安全,二来营养价值也比外面买的高出不少。下面我家厨房就为您收集了在家几种生豆芽的方法,希望您看过之后知道豆芽怎么发,生豆芽的方法有哪些。 怎么发豆芽生黄豆芽的方法 1、把黄豆用温水泡一晚上。泡到胀开,有微微鼓起的样子,淘洗干净,沥干水,放碗里。有不好的碎的豆子,可以捡出来,这样的,是发不出芽来的。(图一)

2、找个干净的,无油污的纱布或者毛巾,棉布什么的,盖在上面。(图二) 3、每天打开纱布给黄豆换一次水,每次水要沥干。纱布可以顺便洗一下。图三至图四,分别是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就可以吃了。

发豆芽的过程图 发黄豆芽的注意事项: 其实黄豆芽要比绿豆芽好发,避光性也没那么强,当然,像我这样每天拿出来找个亮堂地方拍照片,它也会有点变绿的,这个看第五个小图也能看出来。不过口感影响不大。 我发的黄豆芽,比较细。如果喜欢吃又粗又长的黄豆芽,请在纱布上面压个重点的东西试试。 还有就是,我发现自己发的黄豆芽,有时候豆子上会有

黑色的裂纹,后来在发的过程中仔细看了一下,是有些豆子本身就有,可能在采收干制的某个环节上受过伤。没关系,不影响食用。 还有一些黄豆是根本就发不出芽来的,我不清楚原因,简单搜过,有人说是转基因的,有人说是烘干的豆子。不过呢,在合适的温度下,黄豆很快就能出芽,在盖上纱布后,一般第二天,不超过第三天就会冒出小芽来。所以如果操作过程没有出岔子的话,如果第三天,豆子仍然没有反应,那还是趁着新鲜把豆子煮煮吃了吧。或者打豆浆也不错。 怎么发绿豆芽生豆芽方法一 1、准备一个容器。我用一只塑料筛子,铺上一块布或毛巾。 发豆芽的过程图

绿豆芽发芽生长观察实验

绿豆芽发芽生长观察实验 新洲区邾城街第二小学六(1)班周格研究课题:绿豆种子发芽及生长过程 研究人姓名:周格 学校及姓名:新洲区邾城街第二小学六(1)班 指导老师:雷银风 下面的内容就是我的实验和观察记录: 一、实验目的:了解绿豆芽的发芽、生长的过程,掌握做绿豆芽的办法,为以后自己动手制作绿豆芽打下基础。 二、实验过程与观察结果:种植绿豆苗的观察日记 播种 10月27日天气:晴 今天,我拿了一个杯子,先往里面装些土,再拿几个绿豆的种子摆放在杯子里,然后再放上一厘米厚的土,浇上一些水,把杯子放在露台的向光处。 绿豆长根须了 10月28日天气:雨 今天中午,我发现杯子里有些白色的根须,但种子的芽并未冒出来。我有点着急。绿豆发芽了

10月29日天气:阴 今天,我看见绿豆芽破土而出,吐出了浅绿色的嫩芽,差不多有一厘米高,叶子还没有展开,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我看了真高兴。 绿豆长出叶子 10月30日天气:雨 绿豆苗的茎又长高了二厘米,叶子微微张开,中间的小芽很小。茎都朝阳光比较多的地方倾斜,有的小芽背着太阳,是因为小芽还没长成。 绿豆苗快速长高 10月31日天气:雨 哇!长得可真快啊!绿豆苗像打了气似的,一下子猛长到九厘米左右,底部长着细细的白生生的根毛。窄长的叶子完全展开,没有枝干。茎上有一些胚芽,而且 有的茎上长了两个不是朝向一个方向的两颗胚芽。 11月1日天气:多云 今天,绿豆苗一下子又长高了四厘米,绿葱葱的叶子,青翠欲滴。前几天倾斜的茎恢复了过来,笔直地朝上,叶子向两边叉开。 绿豆的胚芽枯萎掉落 11月2日天气:多云 绿豆苗已经长到十六厘米高了,墨绿色的叶子舒展着。胚芽一天天消瘦了,有些枯萎。 三、收获与体会: 经过几天的观察实验,我收获不小,在爸爸的讲解和启发下,我得到下面这些收获和知识:

花生豆芽的培育方法

花生豆芽的培育方法 大家都知道花生豆芽有万寿果芽的美称,所以花生豆芽里面富含的营养价值是一般都牙不可比的,而花生豆芽在超市是很难买到的,就是能够买到价格也比较昂贵。所以也很多人都喜欢自己在家里培植一些花生豆芽,那么花生豆芽的培育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 采用沙培法生产花生芽苗菜,可周年不间断生产,1kg花生种子可产8~10kg花生芽,非常适合家庭式生产。 1.种子选择。选择小粒花生品种,要求颗粒饱满,大小一致,无损伤,发芽势强、发芽率高的当年产的新种。 2.浸种催芽。先用50℃的温水浸泡1分钟,再用清水泡8~10小时,期间换2次水,待种子全部膨大发胀后过滤,再用清水淘洗2遍,然后装入编织袋中催芽,种子露芽时即可播种。 3.作畦播种。在水泥地面上用砖头围成1条宽50cm、高20cm,长度不限的栽培畦,将沙子倒入栽培畦内,用刮板刮平,保持底沙厚3cm。然后把已催芽的花生撒入畦内,密播不留空隙,播种完后再盖上约5cm厚的细沙,同时喷水保湿。 4.管理:补水是花生芽栽培的关键技术。沙子侏湿性好,一般播后2~3天不需补水。若沙面太干,可淋水一遍。栽培期间室内应保持暗湿,以免花生芽见光变绿,影响口感和品质。 5.采收。当芽苗长至8~10cm,顶部瓣未展开,苗粗白嫩时采收,清洗干净后上市。

花生芽无土生产技术 1、场地和设施场地:根据生产规模选择适宜的生产场地。 作为家庭自食的,选一个小空间就可生产;作为批量生产商品菜的,可选较大的场所如闲置的房舍、温室或塑料大棚等。由于花生芽生产不需光照,只要温度能满足就可生长。栽培架:室内采用多层立体栽培架。可用竹、木、角钢等材料制成,长1.5米,宽0.6米,栽培架层间距40厘米~50厘米,视生产场地空间高度,架子作4层~6层。架与架之间留1米作业道。为便于移动,栽培架下可安装4个轮子。栽培盘:栽培盘采用标准塑料育苗盘(60厘米×25厘米×4厘米~5厘米),也可根据经济情况用木材或金属等材料自制育苗盘,但要求盘底平整,有排水通气孔。 2、生产方法种子的挑选:选用当年新的、小粒白皮花生品种。种粒饱满、大小一致、完整无损。发芽率95%以上,发芽势强,生长迅速。浸种:选好的种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24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然后将种子捞出用清水冲洗2遍~3遍,再行催芽。浸种时忌用铁质器皿。催芽:催芽应在苗盘中进行,将浸泡好的种子直接播在苗盘内,然后把苗盘摞起来进行叠盘催芽。催芽时在最上面的苗盘表面盖一层黑色塑料薄膜,以便保温保湿。催芽温度以22℃~25℃为宜。播种:播种前应先将栽培容器(苗盘或塑料筐)清洗消毒干净后再用。播种时将已发芽的种子直接摆播在盘内即可,每个苗盘播量约500克左右。使种子呈单层摆放即可,不能堆积。温度管理:花生芽生长适温为18℃~25℃,在这温度范围内,成形产品质量好,周期短,约8天左右生产一茬。超过25℃,生长虽快,但芽体细弱、易老化;相反,温度低、

绿豆芽的生长观察日记完美版

绿豆芽的生长观察日记 第一则 9月19日星期五大雨 今天,老师发给我们一人一把绿豆,叫我们回家泡绿豆并观察。 我拿到绿豆之后不是马上种下去,而是把它们泡在水中。据说这样可以让绿豆长得更快,长得更好。 在泡之前,我还不忘拿出绿豆,仔细观察:绿豆小小的,只有五毫米长,二三毫米宽。穿着一身深绿色的“紧身衣”。看,还有一条乳白色的“小拉链”呢! 第二则 9月20日星期六小雨 早上,我赶紧去看我的小绿豆。一到杯子前,我就被惊呆了:小绿豆就像一个个去游泳的小人,把“衣服”都脱了,只剩下一条“绿内裤”;刚跳进水里,大事不好,一个浪头打来,豆豆们呛了一肚子水,白生生的肚子都大了好几倍…… 咦?那白白的一条条小东西是什么?哦,原来是小芽。不好!我手忙脚乱地把豆子打捞出来,放在一旁;在盒子里铺了一层白白的“床单”,小绿豆们一个个排着队在床单上躺下来,再盖上花被子,可爱的小宝宝都安然入睡了。 第三则 9月21日星期日阴转雨 “起床啦,起床啦!”我一把掀起小绿豆们的花被子,“掀被子啦!”“哇!”泡了一下果然长得快,我用尺子一量,小芽足足有一厘米了!才第一天! 白白的小芽儿看起来真可爱!小绿豆扬着它们的小胖脸,甩着“小辫子”,好像在扬扬得意地对我说:“可别小看我们,我们长起来可比你快许多!” 第四则 9月22日星期一大雨

豆芽的长度突飞猛进,已经有两厘米长了!真是不容小觑。 虽然绿豆芽的生长一直让我很放心,只是有一件事我一直不懂:绿豆芽的小芽上长出了白色的茸毛。这是什么东西?难道是小芽上长了真菌?真奇怪! 第五则 9月23日星期二小雨 今天,一直围绕在我心头的迷雾终于解开了!原来绿豆以下的部分是根,而“白茸毛”则是侧根。真是虚心一场。 “噗”的一声,小豆豆的“裤子”掉了下来。豆瓣裂开了,从里面冒出一对合拢的小叶子,就像一颗绿瓜子。 第六则 9月24日星期三大阴转多云 小豆苗生长太快了!三厘米三厘米往上蹿。代替子叶的豆瓣从乳白色变成紫色,又从紫色变成黑色。胞胀的豆子变成了干瘪的豆衣,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光荣的“牺牲”了。 没了“营养提供者”,小豆苗变得更加贪得无厌:伸长了“脖子”,想得到最好的阳光,一张张哀伤小脸向我诉苦,都想霸占水分最多的“领地”。 不过,长大了的小豆子变得更加高贵,张开的叶子像一条鱼尾巴,看,还在上下拍水哩! 小结 小豆苗我爱你 写完了观察日记,我要写写可爱的小豆子有多么淘气、好奇。 如果把小豆苗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它就会伸长脖子到处望,好奇得很。有人说这是阳光搞的鬼,但我还是认为是它自己愿意。看,小绿豆苗看到我在写自己,都不好意思地转过头去,避开了我的目光。真有趣! 亲爱的小豆苗,我爱你!希望你能健健康康地长成“豆芽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