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村小教育质量教育文档

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村小教育质量教育文档
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村小教育质量教育文档

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村小教育质量教育文档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村小教育质量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也将面临新的问题。本文笔者利用到农村做社会实践的机会赴吉林省的磐石市、榆树市、永吉县、公主岭市等地农村进行了乡村小学教育方面的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乡村小学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并且它的发展更应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一株树在最初的几年中就从自己的树干中发出了它以后要有的一切主要的枝芽,而以后它们仅仅是繁茂起来而已。同样,我们想赋予一个人一生所有的那些东西,也应当是在这个最初的学校中赋予给他们。

1农村小学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1.1上学儿童的人数越来越少,许多村小面临无生源的境况

一是长期实施一对夫妻一个孩的计划生育政策,每个家庭就一个孩子,儿童人口基数下降;二是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选择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走,从而能够在打工的过程中更好地教育孩子;三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非常重视教育,他们选择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镇里或者市里的学校,让孩子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例如榆树市的双合村小学目前只有34名学生,磐石市滚马村小学只有54名学生。在永吉县口前镇的务本村调研时了解到,这里曾经有600多人的小学最后只剩下了6名学生,这是由于务本村距离口前镇十分近,所以很多人选择到镇里的小学读书,这样可以保障学习质量;四是人口总基数减少,由于农村生活待遇不够优厚,很多走出去的农村青年不愿意再回农村生活。医疗保险等体制在偏

远地区不够完善,农村大部分地区还存在因病致贫的现象,所以人们便把目光投向了有生活保障的城市里。

1.2较弱的师资力量与家长日渐对教育的重视产生的矛盾

随着经济的发展,曾经“重男轻女”,或者认为“没有必要花钱读书”等这类思想大部分已经不存在了。家长都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走出贫困地区,去大城市生活,而教育问题便是“走出去”至关重要的一步。村小教师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转正的民办教师,第二种是“特岗”政策招来的教师。民办教师多数都已经年长,有的教育视野落后、文化水平不高。而关于第二种特岗教师,例如在磐石市驿马镇的滚马村调研时了解到,本科毕业的大学生都是工作满三年后便离开了,这种短期任教使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教学进度以及知识体系结构的建立,导致总体教学质量较低。

2改善乡村小学教育的措施

2.1教学设施以及教学环境方面

镇中心学校与市属重点学校的硬件设施差别非常小,而与乡村学校的差别较大。政府应多关注偏远地区学校的设施建设情况;解决农村部分的道路问题和校车安全问题。

2.2师资力量方面

现在乡村小学并不缺少教师,而是缺少能够长期任教的高学历教师。如滚马村小学的老师与学生比例达到了1∶6,榆树市双合村的比例达到1∶3。按这个思路来说,小班制教学是很多中国小学想要但又无法实现的一件事情,而这却不能成为村小教育质量的一个提分点,这是因

为教师的学历水平不高。而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的本科生不愿到农村教课,“特岗”政策也不能根治这种现象,所以只能留下一些比较年长但又缺乏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的教师任课。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几种解决办法。一是拨款鼓励大学生下乡支教;二是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大学生们有意识地去偏远地区服务于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三是着重考虑家在本地的大学生,这样能够保证教师下班后可以每天回家,延长了任课周期。同时在调研时还发现,永吉县口前镇务本村的大部分家长选择让孩子去镇里读书的另一原因是可以让孩子接触到基础教育外的课外活动,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农村小学在招聘特岗教师时,也可以考虑增加相应的课程来供孩子们自己选择,就如同大学的选修课一样,这样也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

通过短暂的调研,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农村小学的艰难坚守,这一所所学生数量不多的乡村小学是那些“盼子成龙”的家长唯一的希望,所以我们要争取建立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乡村小学,不要让人们以后在田间里听不到银铃般的笑声,也看不到童真的面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