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汽车行业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汽车行业可行性报告分析

汽车行业可行性报告分析

汽车行业可行性报告分析汽车行业可行性报告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成为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柱产业。

中国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让人们对这一产业产生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针对汽车行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

一、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中国汽车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2019年汽车销售量达到了2180万辆,这是汽车产业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最佳表现。

2019年,中国汽车产业总产值达到了4.4万亿元,其中轿车销售额为1.49万亿元,占比为34%。

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发展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汽车零部件制造、车身及零部件涂装、整车制造、销售、服务等。

由此可见,中国汽车行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强大市场优势的行业。

二、中国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在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下:1.过度依赖进口原材料和核心技术。

大部分汽车零部件都需要从海外进口,导致整车制造的成本非常高。

2.行业发展不平衡。

中国汽车行业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些地区发展迅速,而有些地区则表现出发展不足。

3.环保压力增大。

车辆污染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中国政府已经加大了对汽车行业环保的要求。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提升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能力,从而减少对进口零部件的依赖。

2.重视区域发展。

以发展带动区域中的汽车行业的发展,努力推动汽车制造业从国际化向地方化、集群化发展。

3.推动绿色发展。

推动汽车环保技术的发展,优化产品结构,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结论总的来说,中国汽车行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市场需求量大、技术支持强大、行业规模逐年扩大。

只要我们加强技术研发、重视区域发展和推动绿色发展,就能够解决当前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推动中国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车辆行业汽车销售情况报告

车辆行业汽车销售情况报告

车辆行业汽车销售情况报告近十年来,汽车销售市场一度呈现出不断升温的态势,尤其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车辆行业对全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愈发显著。

但受全球经济形势、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车辆行业发展出现明显波动。

本报告旨在分析车辆行业汽车销售情况,为市场提供参考依据。

一、近年汽车销售情况回顾根据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9年汽车销售量为2594.2万辆,同比下降8.2%。

此外,2020年是特殊年份,全球疫情席卷而来,影响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汽车行业也不例外,截至2020年8月份,全国汽车累计销量为1418.4万辆,同比下降11.7%。

不过,2020年年底以来,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得到控制,汽车销量出现回升迹象。

二、2021年汽车销售趋势1. 传统车市发展趋势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呈现高位震荡的态势,销售增速有所放缓。

部分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有回落,疫情续发也带来了不确定性。

另外,由于2019年底开始,政策层面对汽车购置、使用趋紧,也促使了部分消费者延迟换车决策。

2. 新能源汽车表现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未来的重要方向,已成为争相发展的热点。

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约为136万辆,同比增长7.5%。

伴随着政策逐渐明朗,充电桩建设也得到推进,预计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将呈现出较为强劲的发展态势。

三、汽车销售市场竞争格局1. 自主品牌销售情况自主品牌是国内汽车市场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汽车品牌崛起的重要标志。

在品牌升级、豪华化转型、科技赋能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已经拥有了不俗的市场表现。

其中,传祺、长安、吉利汽车等自主品牌表现尤为突出,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

2. 合资品牌的市场表现合资品牌是中国汽车市场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具有技术进口优势和品质保障。

也因此,在品牌认知度以及在高端市场的份额方面拥有较大优势。

但是,随着自主品牌不断崛起,合资品牌也面临了成本控制、迎合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等多重问题。

汽车调研报告数据分析(3篇)

汽车调研报告数据分析(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汽车消费需求不断上升。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状况,本报告通过对大量汽车调研数据的分析,旨在为汽车企业、政府部门及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2.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汽车行业数据;3. 各大汽车企业发布的销售数据;4. 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发布的汽车市场报告;5. 网络公开数据。

三、数据分析1. 市场规模分析(1)总体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增长5.1%和5.3%。

从全球汽车市场来看,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2)细分市场规模从汽车细分市场来看,乘用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19年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275.1万辆和2275.5万辆,同比增长3.8%和3.9%。

其中,轿车、SUV和MPV车型分别占比为47.5%、35.2%和17.3%。

2. 市场结构分析(1)品牌结构从品牌结构来看,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寡头垄断”格局。

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为上汽集团、东风汽车、一汽集团、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华晨汽车和比亚迪。

这些企业占据了我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2)车型结构从车型结构来看,SUV车型在我国汽车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2019年,SUV车型产销量分别为897.5万辆和918.5万辆,同比增长10.5%和11.5%。

与此同时,轿车和MPV车型产销量分别为1012.3万辆和295.5万辆,同比增长2.5%和5.3%。

3. 消费者需求分析(1)消费偏好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在购车时最关注的因素依次为:价格、品牌、外观、配置、油耗和售后服务。

其中,价格和品牌因素占据消费者关注的比重较大。

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

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

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根据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以下是对汽车市场的分析与预测报告。

一、市场现状分析:近年来,全球汽车市场持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汽车需求的增加。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也为汽车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传统汽车制造商面临来自新兴汽车企业和科技巨头的竞争压力,必须加速转型与创新,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二、市场趋势分析:1. 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持续增长:受全球环保意识增强和政府支持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快速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内,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型将逐渐占据市场份额,在新车销售中占比将持续增加。

2. 智能汽车市场迅速崛起: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智能汽车的兴起。

智能汽车具备自动驾驶、智能导航、车联网等功能,满足了人们对安全、便捷、智能化出行的需求,因此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加。

3. 共享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共享经济的兴起也影响了汽车市场,特别是大城市的年轻人更倾向于租赁或共享汽车,而非拥有私家车。

预计未来几年内,共享汽车市场将继续快速增长,尤其在一二线城市市场潜力巨大。

三、市场预测与展望:随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市场将持续增长并呈现以下趋势:1. 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一波爆发式增长。

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型将成为市场主流,同时,车企在燃料电池等技术上的突破也将推动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

2. 智能汽车市场将快速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智能汽车市场将迎来加速发展的阶段。

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将进一步提升驾驶安全性,并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3. 共享汽车市场将全面爆发:共享经济的兴起将促使共享汽车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全面爆发。

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共享汽车将成为主要的出行方式之一。

4. 传统汽车制造商将面临转型压力:传统汽车制造商必须加速技术创新和转型,适应市场的变化。

中国汽车行业产能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产能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产能分析报告1. 介绍中国汽车行业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

本报告旨在分析中国汽车行业的产能情况,包括产能规模、现状和未来的趋势。

2. 产能规模中国汽车行业的产能规模在过去几年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行业的总产能超过 2.5亿辆。

其中,乘用车产能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但商用车、新能源车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的车辆也有显著的产能规模。

3. 产能现状尽管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规模巨大,但产能利用率并不高。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汽车制造商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

根据调查显示,部分工厂的生产线利用率只有50%左右。

这也导致了一些企业的利润下降以及无法满足订单需求的情况。

4. 产能分布中国汽车行业的产能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广东、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

这些地区拥有成熟的供应链、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

而中西部地区的产能相对较低,但随着政府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增加,这一格局有望改变。

5. 产能优化为了应对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国汽车制造商开始采取一系列的优化措施。

首先,企业加强与供应链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降低成本。

其次,通过技术创新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引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此外,加强研发创新,推动汽车产业升级和转型,也是实现产能优化的关键。

6. 产能未来趋势未来,随着汽车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增长,中国汽车行业的产能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然而,产能过剩问题将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挑战。

为了避免过度扩张和竞争激烈,企业需要进行更加精确的市场预测和规划,以确保产能与市场需求的平衡。

结论中国汽车行业产能持续增长,但产能利用率不高。

优化产能分布、加强供应链合作、技术创新和研发创新等措施是实现产能优化的关键。

未来,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市场预测和规划,以确保产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中国汽车行业产能分析报告的内容。

汽车行业现况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现况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现况分析报告1. 引言汽车行业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汽车行业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技术创新等方面,并提供一些展望和建议。

2. 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近年来,全球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9000万辆,较上年增长1.4%。

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销量超过2800万辆,占据全球汽车销量的三分之一。

然而,汽车市场增速的放缓以及市场饱和度的提高,对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需求趋于理性,环保和节能的要求也逐渐增加,这导致汽车制造商需要更多地关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3. 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也面临着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压力。

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热点,电动汽车的销量快速增长,而传统燃油车销售逐渐下滑。

与此同时,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和互联网+汽车等新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技术创新不仅改变了汽车产品的形态,还对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格局进行了重构。

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之间的合作加强,汽车互联网和共享出行等新模式也逐渐成熟。

这种产业融合促进了汽车行业的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竞争新格局。

4. 竞争格局与品牌优势全球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主要由几家大型跨国汽车制造商主导。

丰田、大众、福特、通用和本田等国际知名汽车品牌,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全球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然而,新兴汽车制造商也有了突破和崛起的机会。

特斯拉的电动汽车技术和品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并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导者。

此外,中国的新势力汽车制造商也开始崭露头角,例如比亚迪、蔚来汽车等。

品牌优势对汽车行业的竞争至关重要。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信任程度直接影响其购买决策。

因此,汽车制造商需要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力度,提升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5. 展望与建议未来,汽车行业将继续面临技术创新的挑战和转型升级的压力。

汽车行业市场销售数据分析

汽车行业市场销售数据分析

汽车行业市场销售数据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行业已经成为一个拥有着庞大市场的行业。

在这个市场中,每个汽车制造商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同时,销售和营销专业人员也在不断分析市场销售数据,以制定更好的销售策略。

1. 汽车行业市场概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产量达到了2595.8万辆,销售量达到了2548.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

同时,2020年受疫情影响,汽车销售市场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是汽车市场也在逐渐复苏。

2. 汽车行业市场销售数据分析2.1 汽车品牌市场占有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发的《2020年1-11月汽车行业数据报告》,前十大汽车品牌中,四大合资品牌占据了TOP4的位置。

其中,一汽-大众销售了301.14万辆,上汽大众销售了275.15万辆,上汽通用汽车销售了211.47万辆,广汽传祺销售了184.02万辆。

中国品牌中,长安汽车销售了153.09万辆,广汽集团销售了145.82万辆。

2.2 汽车市场结构从市场结构上来看,中小型车一直是销量最多的车型。

但是,在2020年最受青睐的车型不仅有中小型车,还包括了新能源汽车、SUV等。

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表现尤为突出,销售数量同比增长了15.8%。

2.3 汽车消费者分析在汽车消费者中,男性仍然是主要消费者,占比高达70%以上。

消费者的年龄结构方面,以25-39岁年龄段的消费者为主,占比达到了53.6%。

同时,在年龄结构和购车目的上,80后、90后的消费者相较其他年龄段消费者,更倾向于以购买新能源汽车为主要选择。

3. 汽车行业销售策略分析3.1 线上销售模式由于疫情的影响,线上销售模式成为了汽车销售市场上的一种新的销售方式。

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都将销售渠道逐渐平移至线上。

在疫情影响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和销售商带来很大的方便,成为消费者的另一种方便选择。

3.2 促销活动促销活动是激发汽车消费的一种有效方式。

汽车行业报告

汽车行业报告

汽车行业报告近年来,汽车行业一直是全球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整个汽车行业的生产、销售、服务等上下游环节都涉及到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巨大的经济利益。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和创新,下面将针对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现状分析汽车行业是一个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的产业,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目前,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生产企业都在尝试不同的发展道路。

最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快速的发展势头,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汽车产量共计2559.6万辆,比上年增长3.5%;汽车销售量共计2557.6万辆,比上年增长3.4%。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长61.7%和62.0%。

可以看出,汽车行业在国内的发展是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状态的。

而在国际市场方面,自去年以来,新冠疫情的暴发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重大冲击,汽车行业也受到了影响。

美国、欧洲等汽车市场的萎缩导致,空白订单显著下降,全球汽车行业市场需求锐减。

虽然疫情对汽车行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预计汽车行业也将重新找到稳定和发展的路径。

二、未来趋势未来的汽车市场将会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和科技含量。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燃油汽车的日子已经不久远了,替代燃料车型已成为未来趋势,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电动汽车。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不断提高,充电时间也越来越短,其性价比和使用体验也越来越优异。

另外,在智能化方面,未来汽车的科技含量将越来越高。

近年来的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汽车可以更好地与互联网连接,智能驾驶技术和电动车技术等也在日新月异。

三、结论总的来说,汽车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产业,未来行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科技含量、安全性和环保性。

作为消费者,需要注重购车的实用性、舒适性和科技含量,作为企业家,需要从产品质量、品牌形象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努力研发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提供更好的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行业市场前景分析报告目录一、汽车市场动态概述 (6)1.1汽车销量承压,各细分市场需求进一步转弱 (6)1.2乘用车市场分化,一线自主、豪华品牌份额提高 (8)1.3重卡市场下半年显著回落 (10)二、新能源汽车市场动态概述 (11)2.1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支撑核心部件需求 (11)2.2整车、电池等市场集中度提高,龙头优势不断扩大 (15)2.3补贴有望持续向高续驶里程、高电池能量密度车型倾斜162.4结构不断优化,向高级别、高续驶里程车型转移 (19)三、智能汽车市场动态概述 (21)3.1汽车智能化程度提高,ADAS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 (21)3.2各地路测管理办法相继出台,促进智能汽车产业发展 (23)四、汽车板块表现综述 (26)4.1年初至今汽车板块累计下跌幅度较大 (26)4.2乘用车板块跌幅较小,商用载客车板块跌幅较大 (26)4.3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27)五、投资策略 (27)5.1未来十二个月内,维持汽车行业“增持”评级 (27)5.2投资策略 (28)六、重点公司 (28)6.1精锻科技(300258) (28)6.2三花智控(002050) (29)6.3银轮股份(002126) (29)七、风险及不确定因素提示 (29)图图1汽车累计销量(辆)及增速(%) (6)图2乘用车、客车、货车累计销量增速(%) (6)图3轿车、SUV、MPV累计销量增速(%) (6)图 4 自主、日系、德系、美系等累计销量增速(%) (6)图5重型、中型、轻型、微型货车累计销量增速(%) (7)图6大型、中型、轻型客车累计销量增速(%) (7)图7 2018年1-10月乘用车企业累计销量(万辆) (7)图8 2018年1-10月商用车企业累计销量(万辆) (7)图9 上汽乘用车、广汽乘用车、吉利汽车市场份额(%).. 8图10 上汽乘用车新车型月销量(万辆) (8)图11 广汽乘用车新车型月销量(万辆) (8)图12 吉利汽车新车型月销量(万辆) (8)图13 2017-2018年比亚迪月销量(万辆) (9)图14比亚迪新车型/改款车型月销量(辆) (9)图15 2015-2018年豪华品牌市场份额(%) (9)图16 2018年1-10月主要豪华品牌销量(万辆) (9)图17 2010-2018年重卡累计销量(万辆) (10)图18 2017-2018年重卡月销量(万辆) (10)图19 2018年1-10月主要厂商重卡销量(万辆) (10)图20 2018年1-10月主要厂商牵引车销量(万辆) (10)图21 2016 -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月销量(万辆) (11)图22 2016 -2018年新能源商用车月销量(万辆) (11)图23 2015年-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 (12)图24 2015年-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 (12)图25 2017年、2018年驱动电机月装机量(万台) (12)图26 2017年、2018年动力电池月装机量(Gwh) (12)图27部分铝合金汽车部件减重效果(%) (14)图28车辆整备质量减重幅度目标(%) (14)图29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 (15)图30 2018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 (15)图31 2017年新能源客车市场份额(%) (16)图32 2018年1-10月新能源客车市场份额(%) (16)图33电机装机量前十企业合计市场份额(%) (16)图34宁德时代、比亚迪市场占有率(%) (16)图35 不同续驶里程纯电动乘用车补贴金额(万元) (17)图36纯电动乘用车电池能量密度调整系数(倍) (17)图37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发布时间 (18)图38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船税政策发布时间 (18)图39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升/100公里).. 19图40 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万分) (19)图41纯电动乘用车级别分布(%) (19)图42插混乘用车级别分布(%) (19)图43新能源推广目录乘用车续驶里程(km) (20)图44新能源推广目录客车续驶里程(km) (20)图45新能源汽车单车带电量(KWh) (20)图46三元电池装机比例(%) (20)图47新能源推广目录乘用车电池能量密度(Wh/kg) (21)图48新能源推广目录客车电池能量密度(Wh/kg) (21)图49 ADAS主要功能 (22)图50 全球ADAS渗透率预测(%) (22)图51 各阶段ADAS硬件成本(元) (23)图52国内ADAS市场规模预测(亿元) (23)图53 年初至今汽车行业指数涨跌幅(%) (26)图54 年初至今各行业指数涨跌幅(%) (26)图55 年初至今各子行业涨跌幅(%) (27)图56年初至今涨幅较大个股(%) (27)图57 汽车行业PE(TTM) (27)图58 2011-2018年子行业PE(TTM)变动范围 (27)表表1传统乘用车、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构成 (13)表2上市公司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定点情况 (13)表3各类汽车轻量化材料优缺点 (14)表4上市公司获大众MEB平台定点情况 (15)表5各省市2018年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政策 (17)表6智能驾驶级别分类 (21)表7企业自动驾驶相关产品研发、量产进展 (23)表8《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战略愿景 (24)表9各地自动驾驶路测政策发布时间 (24)表10企业自动驾驶路测牌照获得时间、自动驾驶布局情况25一、汽车市场动态概述1.1汽车销量承压,各细分市场需求进一步转弱下半年以来汽车销量持续下滑,各细分市场需求进一步转弱。

1-10月汽车累计销量为2287.10万辆,累计同比下降0.10%;其中乘用车、客车、货车累计销量分别为1930.40万辆、37.12万辆、319.58万辆,累计同比下降1.02%、下降6.38%、增长7.04%。

图1汽车累计销量(辆)及增速(%)图2乘用车、客车、货车累计销量增速(%)乘用车下半年销售承压,销量转为负增长并且降幅逐步扩大。

狭义乘用车1-10月累计综合销量1813.08万辆,同比下降2.10%;轿车、MPV、SUV 累计销量为905.98万辆、135.77万辆、770.34万辆,同比下降0.90%、13.40%、1.30%。

德系(+4.7%)、日系(+4.8%)相对强势,韩系(+10.3%)由于低基数累计增速较高,自主(-3.5%)基本持平,美系(-13.7%)、法系(-20.2%)表现较弱。

图3轿车、SUV、MPV累计销量增速(%)图 4 自主、日系、德系、美系等累计销量增速(%)货车销量累计增幅收窄,主要贡献来自于上半年的重型卡车销量。

货车累计销量319.58万辆,同比增长7.04%。

重型、中型、轻型、微型货车累计销量为26.84万辆、12.11万辆、142.31万辆、53.58万辆,增长38.51%、下降7.04%、增长10.80%、增长12.2%。

客车市场由于补贴过渡期结束前的抢装行情透支下半年需求,6月起同比增速转负。

客车累计销量为37.12万辆,同比下降6.38%。

大型、中型、轻型客车销量分别为5.61万辆、4.83万辆、24.01万辆,同比下降9.15%、增长6.83%、下降3.86%。

图5重型、中型、轻型、微型货车累计销量增速(%)图6大型、中型、轻型客车累计销量增速(%)上市车企中,累计销量实现增长的公司集中在乘用车龙头如上汽集团(574.84万辆,+4.93%)、广汽集团(175.71万辆,+6.99%)、吉利汽车(126.58万辆,+32.94%)等,客车龙头如金龙汽车(4.78万辆,+12.03%),但重卡和客车下半年出现回落,目前仍有增长的公司仅有少数乘用车龙头企业。

图7 2018年1-10月乘用车企业累计销量(万辆)图8 2018年1-10月商用车企业累计销量(万辆)1.2乘用车市场分化,一线自主、豪华品牌份额提高自主品牌方面,一线自主市场份额显著提高。

1-10月上汽乘用车、广汽乘用车、吉利汽车累计销量达到56.91万辆、44.08万辆、126.58万辆,增长37.81%、4.53%、32.94%。

相对稳健的销量表现使其市场份额持续提高,1-10月市场份额分别由去年的2.2%、2.1%、5.2%上升至3.1%、2.4%、7.0%,合计市场份额由9.5%上升至12.5%。

销量增速主要来自于新车型贡献的同比增量。

上汽乘用车的荣威RX3、荣威RX8、荣威Ei5、全新MG6等近几个月合计增量在每月1.5万辆至2万辆左右,9月名爵HS和荣威Marvel X上市;广汽乘用车月销量在4万辆上下,与去年同期水平相近,新车型中GS3表现较好,GS3、GM8、GA4近几个月合计增量在每月1万辆至1.5万辆左右,抵消了旧车型销量的下降;吉利汽车3月起月销量基本稳定在12万辆至13万辆,增量主要来自于新车型远景X3、远景S1和领克01、领克02,近几个月合计增量每月接近3万辆。

图9 上汽乘用车、广汽乘用车、吉利汽车市场份额(%)图10 上汽乘用车新车型月销量(万辆)图11 广汽乘用车新车型月销量(万辆)图12 吉利汽车新车型月销量(万辆)受益于改款车型和新车型的密集投放,比亚迪销量触底反弹。

1-10月比亚迪累计销量达39.13万辆,同比增长25.89%,月销量基本恢复至2016年水平。

主要增量来自于采用全新设计语言“DragonFace”的多款改款车型和新车型,包括宋MAX、唐、秦Pro、元EV等,目前宋MAX、秦月销量已分别爬坡至1~1.5万辆水平和4000~4500辆水平,6月上市的唐和元EV仍处于爬坡过程中。

图13 2017-2018年比亚迪月销量(万辆)图14比亚迪新车型/改款车型月销量(辆)豪华品牌受益国内汽车市场消费升级,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据乘联会,1-10月豪华品牌累计销量为162.49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4.1%,远高于同期乘用车销量增速,同时市场份额由去年的7.4%进一步上升至9.0%。

主流豪华品牌中,一线品牌的奔驰、奥迪、宝马,二线品牌的凯迪拉克、雷克萨斯、沃尔沃、林肯等均有较好增长,仅捷豹路虎累计销量出现下降。

图15 2015-2018年豪华品牌市场份额(%)图16 2018年1-10月主要豪华品牌销量(万辆)1.3重卡市场下半年显著回落重卡市场下半年销量显著回落。

在上半年持续超预期之后,下半年重卡销量出现连续负增长,7-10月销量分别为7.7万辆、7.2万辆、7.6万辆、8.0万辆,同比下降15%、23%、25%、13%。

1-10月重卡累计销量为97.6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