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乡镇小学的英语课

如何上好乡镇小学的英语课
如何上好乡镇小学的英语课

如何上好乡镇小学的英语课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从小学3年级起全面开设英语课程。目前乡镇小学已经全面开设了英语课程,但是,英语教师普遍年轻,教龄短,经验少,经常遇到一些实际的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怎样激发并且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等。笔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乡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些策略,供同行参考。

1. 兴趣启动策略

巧妙的开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巧设开头,先声夺人,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带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这个结合点既能复习旧知识,又能够引出新知识。结合点的种类是多样的,比如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文具用品、学生的衣着、学生的身体状况、教室内的环境布置、教师的个人信息、近期的节日、学校里的活动安排等等,这些结合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学生会跃跃欲试,都想表达自己的思想,英语课堂教学也就活跃起来了。

2. 情景创设策略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使用于人际交往之间,必然有一定的情景。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尽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语言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在情景中,教师组织学生扮演老师、同学、爸爸、妈妈、服务员等,比如借用学习用品、互相打招呼、问路、回家、道别、购物等,形象逼真的情景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课堂变成了生动活泼的英语学习场所。合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能够使音像相结合,语景相交融,学生便进入了语言习得的乐园。

3. 任务驱动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某项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而设计恰当的学习任务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前,教师要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同时,也要研究学生,把握学生的特点。掌握了教材的重点和学生的特点之后,教师才能选择恰当的任务类型,设计合理的任务程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由任务驱动,通过动手、动脑、动嘴完成任务。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又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4. 形式变化策略

一般来说,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操练的方式有个人、同桌,或者小组、成排、成行等形式,对象比较固定。这样虽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熟悉,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时间久了,学生会相互间没有新鲜感。因此,教师应该想出一些新的组织形式,比如按数字、颜色、学号、生日、爱好、学生的回答等组合,这些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