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细菌总论笔记

(精选)细菌总论笔记
(精选)细菌总论笔记

---------------------------------------------------------------最新资料推荐------------------------------------------------------

(精选)细菌总论笔记

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 绪论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 概念特点形体微

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数量巨大种

类繁多分布广泛代谢旺盛容易变异

第二章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第一节细菌的大小和形态概念:

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生物。

测量单位:

微米(m) 细菌的基本形态球形:

球菌(coccus) 杆形:

杆菌(bacillus) 螺形:

弧菌(vibrio) 弯曲菌(campylobacter) 螺菌(spirillum) 螺杆菌(helicobacter)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一.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质 (一)细胞壁(cell wall) 1. 细胞

壁化学组成?基本成分: 肽聚糖? G+菌特有成

分? G-菌特有成分肽聚糖(peptidoglycan) 聚糖骨架

★小结:

① 细菌细胞壁基本成分是肽聚糖 G+菌和 G-菌肽聚糖的

主要区别: 四肽链的连接方式肽聚糖含量② G+菌细胞壁特有成分:

磷壁酸(teichoic acid): G+菌表面抗原: 血清分型依据与致病性

1 / 13

有关: LTA, 黏附细胞表面蛋白质: M 蛋白: 抗吞噬, 与 LTA 共组微荚膜 SPA: 抗吞噬, 抑制抗体调理作用③ G-菌细胞壁特有成分: 脂蛋白----固定外膜外膜脂质双层脂多糖(LPS)----细菌内毒素(脂质 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 2. 细胞壁主要功能: 保护细菌维持细菌固有形态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3.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 L 型) ⑴ 概念⑵ 生物学特性?多形性?革兰染色多为阴性?高渗培养基?菌落(2-7d):

油煎蛋样(常见) ?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耐药⑶ 致病性: 临床慢性感染 (二)细胞膜细胞膜功能:

物质交换生物合成呼吸作用形成中介体(mesosome) 中介体 (三)细胞质(cytoplasm) 核糖体(ribosome)--70S 蛋白质合成场所核质(nuclear material) 细菌遗传物质质粒(plasmid) 细菌核质外遗传物质胞浆颗粒----贮存的营养物质异染颗粒 (metachromatic) 质粒(plasmid) 概念:核质外的遗传物质,双股环状 DNA。

功能:决定细菌非生命必需性状。

主要特性: 可自行复制,可以丢失,可将有关性状传递给另一细菌。

几种常见重要质粒: F 质粒(fertility plasmid):

编码性菌毛 R 质粒(resistance plasmid):

编码耐药性 Vi 质粒(virulence plasmid): 编码毒力 Col

---------------------------------------------------------------最新资料推荐------------------------------------------------------ 质粒(colicinogenic plasmid):

编码大肠菌素二.细菌的特殊构造荚膜 (capsule) 鞭毛 (flagella) 菌毛 (pili) 芽胞 (spore, endospore ) ㈠荚膜 (capsule) 1. 概念: 2. 与菌落关系: --- 有荚膜: 光滑型(smooth,S 型), 毒力强 --- 无荚膜: 粗糙型(rough,R 型), 毒力弱 3. 生物学意义: --- 保护细菌: 抗吞噬 --- 细菌鉴定: 抗原性★荚膜的生物学意义:

保护细菌(储留水分)与细菌毒力和致病性有关附着物质表面并参与生物被膜形成㈡鞭毛(flagella,flagellum) 1. 概念: 波状弯曲蛋白性丝状物 2. 生物学意义:

运动器官,有的与致病性有关,细菌鉴定: 抗原性: 鞭毛抗原(H-Ag) 染色镜检:

鞭毛特殊染色法★ 鞭毛的生物学意义:

细菌运动器官与细菌致病性有关构成 H 抗原㈢菌毛(pili,pilus) 1. 概念: 短直细多,蛋白性丝状物 2. 分类及生物学意义: 普通菌毛: 粘附作用,与致病性有关性菌毛: 经接合方式转移遗传物质㈣芽胞(spore, endospore) 1. 概念:多层膜结构的有抗性的休眠体2. 结构与形状: 核心: 核质, 核糖体, 酶类等核心外层: 多层膜结构 3. 特殊成份: 吡啶二羧酸合成酶吡啶二羧酸(DPA)+Ca2+吡啶二羧酸钙 4. 发芽(germination): 非繁殖体, 无细

3 / 13

菌数量增加 5. 生物学意义: 鉴别细菌,杀死芽胞作为灭菌指标,

某些外源性感染的传染源★芽胞的生物学意义: 灭菌指标鉴别细

菌是某些外源性感染的传染源引起人类感染的重要芽孢菌

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肉毒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第三章细

菌的生理第一节细菌的营养和生长繁殖一. 细菌的营养物质

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类生长因子 (一)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

件营养适宜的pH 温度气体: O2 渗透压 (二) 细菌繁殖的方式和速度繁殖方式: 细胞无性二分

裂法繁殖速度: 代时一般细菌: 20-30 分钟

结核杆菌: 18-20 小时第二节细菌的新陈代谢一.分解代谢

产物:

双糖铁试验二. 合成代谢产物 1.热原质 2.毒素和侵袭性酶

内毒素:

G-菌 LPS,菌裂解后释出外毒素:

G+菌/少 G-菌的 protein、活菌释出侵袭性酶:

损伤机体组织协助细菌抗吞噬酶利

于细菌扩散例:

透明质酸酶、血浆凝固酶。

3.色素(pigment)水溶性色素: 绿脓杆菌脂溶性色素: 葡

萄球菌 4.抗生素(antibiotic) 概念细菌杆菌肽、多粘菌素

放线菌庆大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

真菌青霉素等 5.细菌素(bacteriocin) 概念:

---------------------------------------------------------------最新资料推荐------------------------------------------------------

Col 质粒大肠菌素应用:

细菌分型等第三节细菌的人工培养一.培养基(culture medium) 1. 按用途分类: 基础培养基: 肉汤, 蛋白胨水营养培养

基: 血平板, 血清肉汤选择培养基: SS 平板, EMB 平板鉴别培养

基: 乳糖发酵管, 双糖管厌氧培养基: 庖肉培养基 2. 按物理性状

分: 液体培养基: 增菌培养固体培养基: 平板: 分离培养

斜面: 纯培养半固体: 观察动力, 保存细菌二.细菌在培养基

中的生长情况 1.固体培养基: 平板: 菌落(S 型,R 型),溶血环斜

面: 菌苔第四章消毒灭菌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消毒与灭菌消毒(disinfection) 灭菌 (sterilization) 无菌 (asepsis) 抑菌(bacteriostasis) 防腐 (antisepsis)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㈠

热力灭菌法的种类 1.干热灭菌法:

焚烧烧灼干烤 ---繁殖体80~100℃1h ---芽胞160~170℃2h 红外线 2.湿热灭菌法①巴氏消毒法:62℃ 30min,72℃ 30s ②煮沸法:

5min、1~2h ③流动蒸气消毒法(常压蒸气消毒法)④间歇蒸

气灭菌法75~80℃ 30~60min37℃过夜 3 次⑤高压蒸气灭菌法

1.05Kg/cm2 , 121.3℃, 15~30min ㈡辐射杀菌法(紫外线) 1.

杀菌波长:

200~300nm 250~260nm 作用最强 2.杀菌原理:

改变 DNA 分子构型干扰 DNA 复制

5 / 13

细菌死亡或变异 3.应用:

空气、物体表面消毒(<1m 30min) *人体应注意防护!㈢过滤除菌法原理:

物理阻留法,除去液体或气体中的细菌。

滤菌器:

孔径:

0.22 m/0.45 m 应用:

血清、毒素、抗生素等的除菌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1.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 2.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使微生物蛋白变性或凝固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统损伤菌细胞膜/病毒包膜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病原微生物分类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水平分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卫生部 2006 年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根据病原体的危害程度和从事实验活动的类型规定了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

生物安全实验室1-4 (biosafety laboratory,BSL1-4)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1-4 (animal biosafety laboratory,ABSL1-4) BSL-1、 BSL-2:

基础实验室 BSL-3: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BSL-4: 高度生物防护实验室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生物安全实验室例:

有关结核分枝杆菌(第二类)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

---------------------------------------------------------------最新资料推荐------------------------------------------------------

大量活菌操作BSL-3 动物感染实验ABSL-3 样本检测BSL-2 非感染性材料的实验BSL-1 小结消毒

与灭菌的区别物理消毒灭菌方法:

热力:

干热/湿热紫外线过滤第五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与细菌遗传相关的物质一. 细菌染色体(chromosome) 二.

质粒(plasmid) 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的双股环状 DNA。

控制细菌非生命必需遗传性状: F 质粒, R 质粒, Vi 质粒可

在细菌间转移: 接合,噬菌体转导四.噬菌体(bacteriophage,phage) (一)概念:

一类侵袭细菌、螺旋体、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

(二)生物学性状形态: 蝌蚪形,微球形,细杆形蝌蚪形噬菌

体结构及化学组成: 头部:

核酸(DNA)+衣壳蛋白尾部:

蛋白质管状结构 (三)噬菌体与宿主菌的相互关系 1.毒性噬菌

体(virulent phage) 增殖

毒性噬菌体---细菌------细菌裂解毒性噬菌体裂解细菌的过程吸

附、穿入生物合成: 子代蛋白质合成子代 DNA 复制温和噬

菌体(temperate phage) 与细菌的溶原状态前噬菌体 (prophage)

溶原性细菌(lysogenic bacterium) 溶原性转换(lysogenic conversion) 白喉杆菌(不产毒素) -

7 / 13

棒状杆菌噬菌体第二节基因转移

和重组外源基因来源:

供体菌的染色体和质粒噬菌体基因基因转移方式转

化 (transformation) --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 DNA 接合(conjugation) --性菌毛介导细菌基因转移转导(transtduction) --温和噬菌体介导细菌基因转移溶原性转换(lysogenic conversion) --噬菌体介导自身基因转移⑴ F 质粒的接合 F+菌: 有 F 质粒的细菌 F+菌 F-菌 F+菌 + F+菌 Hfr 菌:

整合有 F 质粒的细菌 Hfr 菌F-菌 Hfr 菌 + F-菌 F菌:

有 F质粒的细菌 F 菌 F-菌 F 菌 + F 菌(性导) (F 质粒:

带有宿主菌染色体基因的 F 质粒) ⑵ R质粒的接合 R 质粒(resistance plasmid) ①非接合性质粒通过转化/ 噬菌体转导转

移给受体菌②接合性质粒耐药传递因子(RTF):

编码性菌毛耐药决定因子(RF):

编码耐药性基因转座 gene transposition 基因转座溶原

性转换第三节基因突变一.突变规律突变率形态结构

变异 L 型变异鞭毛变异(H-O 变异) 荚膜变异

芽胞变异 L 型变异形成: 溶菌酶,青霉素等特点: 多形性, 可通

过细菌滤器 G-, 抗原性改变,高渗培养基培养,对作用

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

临床意义:L 型细菌仍有致

病性诊断,治疗,用药毒力变异毒力减低:卡介苗毒力增

---------------------------------------------------------------最新资料推荐------------------------------------------------------ 强:溶原性白喉杆菌第六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第一节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1. 正常菌群概念分布生理作用生物拮抗、营养、免疫、排毒 2.条件致病菌条件: 免疫力降低定居部位改变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第二节细菌的致病机制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毒力侵入的数量侵入的部位细菌的毒力 (virulence) 1. 概念: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ve dose ,ID50) 2.毒力的组成侵袭力(1)黏附与定植粘附:菌毛(2)侵袭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3)抵抗宿主防御机制抗吞噬:荚膜外毒素(exotoxin)概念: 分类: 细胞毒素、神经毒素、肠毒素特征结构:

A-B 毒素 A 亚单位:

毒性单位 B 亚单位:

结合单位毒性强,有选择性特殊临床表现破伤风痉挛毒素角弓反张抗原性强外毒素甲醛处理:

保留 Ag 性、失去毒性类毒素 (预防) 马抗毒素(治疗/紧急预防) 内毒素(endotoxin)概念: 主要毒性作用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第三节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一)感染的来源 1.内源性:

9 / 13

正常菌群成员条件致病菌潜伏的病原菌2.外源性:

患者/带菌者病畜/带菌动物 (二)感染途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创伤感染虫媒感染 (三) 感染类型 1. 隐性感染 2. 潜伏感染 3.显性感染急性感染/慢性感染/亚急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全身感染:

毒血症(toxemia)菌血症(bacteremia)败血症(septicemia)脓毒血症(pyemia)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 第四节抗细菌免疫一固有免疫 1.屏障结构物理屏障皮肤与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 2. 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小吞噬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大吞噬细胞)吞噬杀菌过程@ 接触、吞噬吞噬体溶酶体吞噬溶酶体杀死消化病原菌@ 吞噬后果完全吞噬:

病原菌被杀死、消化。

不完全吞噬:

病原菌只被吞噬,不被杀灭。

菌得以保护、繁殖、扩散 3.免疫分子补体(complement) 细胞因子(cytokine) 急性期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 二、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1. 适应性免疫系统粘膜免疫:

---------------------------------------------------------------最新资料推荐------------------------------------------------------ sIgA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2. 胞外菌感染的免疫中和外毒素:

抗毒素抑制菌粘附:

sIgA 调理吞噬:

菌-Ab-FcR(吞噬细胞) 参与溶菌:

菌-Ab-补体抗体依赖性细白介导的细胞毒效应(ADCC)*清除胞外菌,主要靠体液免疫 CTL:

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Th1 :

细胞因子的免疫效应不完全吞噬 IFN- 完全吞噬*清除胞内菌,主要靠细胞免疫第五节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及特点院感类型传播途径院感危险因素及防治原则小结 1. 正常菌群:

概念、作用 2. 毒力:

侵袭力、毒素 3. 感染类型:

毒/菌/败/脓毒/内毒血症 4. 抗菌免疫第七章细菌感染的病原学检查第一节细菌学诊断第二节血清学诊断特异性IgM:

早期诊断双份血清标本:

急性期 1:8 恢复期 1:32 *后者比前者抗体效价4 倍有意义细菌抗原的检测(AbAg?)例:脑膜炎球菌的 Ag(脑脊液)SPA 协同凝集试验:

11 / 13

---金葡菌 SPA-IgG+Ag?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RBC-Ab+Ag? ELISA 双抗体夹心法:

---Ab+Ag? +Ab*+底物免疫荧光法直接法:

Ag?-Ab* 间接法:

Ag?-Ab-抗 Ab* ELISA(间接法) Ag+Ab?+抗球蛋白*+酶底物显色2.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病毒 Ag电泳(SDS-PAGE)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加 Ab?加抗Ab*加底物显色基因芯片(gene chip) 第四节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防治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自然免疫 --主动免疫:隐性或显性感染 --被动免疫:

获得母体的 Ab(胎盘/初乳) 人工免疫 --主动免疫:疫苗或类毒素等 --被动免疫:

抗毒素或丙种球蛋白等一、人工免疫二、人工主动免疫制剂(一)类毒素(toxoid) 外毒素甲醛处理:

保留抗原性、失去毒性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等 (二)疫苗(vaccine) 是用各种微生物制备的用于预防相应传染病的抗原性生物制品。

1.减毒活疫苗(attenuated live vaccine)是由自然界或经人工诱导突变后筛选出的突变株制备而成。

卡介苗(BCG) 2.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 是利用理化因素处理活病原体,使其失去感染性后制备而成。

伤寒疫苗、霍乱疫苗 3.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是

---------------------------------------------------------------最新资料推荐------------------------------------------------------

将病原体中有效的免疫原成分提取制备而成。

荚膜多糖疫苗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病原体基因(编码有效 Ag)导入细胞细胞表达 Ag纯化 Ag 制成疫苗 4.核酸疫苗(gene vaccine) 5.载体疫苗(live vector vaccine) *载体微生物:

痘苗病毒、卡介苗等。

病原体基因-载体微生物基因组将能表达有效 Ag 的载体微生物制备疫苗。

6. 转基因植物疫苗

7. 治疗性疫苗三、人工被动免疫制剂1.抗毒素(antitoxin) 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等 2.免疫球蛋白

13 / 13

病毒学总论习题(带答案)

病毒学总论习题 一、单选题 1.病毒的形态哪种多见: A.球形 B.杆状 C.丝状 D.蝌蚪形 E.弹头形 2.病毒核衣壳中核酸外面包绕一层结构称() A.细胞膜 B.包膜 C.衣壳 D.外膜 E.微荚膜 3.某些病毒核衣壳外的一层结构称: A.细胞膜 B.包膜 C.衣壳 D.外膜 E.微荚膜 4.测量病毒的大小单位是: A.mm B.cm C.um D.nm E.dm 5.病毒严格胞内寄生是因为: A.在细胞外抵抗力弱 B.体积小,结构简单 C.只含单一核酸 D.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及细胞器,不能独立地进行代谢 E.以上均不是 6.下述哪一种结构就是病毒颗粒: A.核酸 B.核衣壳 C.衣壳 D.包膜 E.微粒 7.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A.二分裂法 B.多分裂法 C.芽生 D.复制 E.以上均不是 8.病毒抵抗力特点是: A.耐冷又耐热 B.不耐冷、不耐热 C.耐热不耐冷 D.耐冷不耐热 E.以上均不是 9.病毒的垂直感染是指通过哪种途径感染: A.皮肤粘膜 B.呼吸道 C.消化道 D.接触 E.经过胎盘或分娩时经产道感染 10.最简单的病毒结构是: A.核酸+衣壳 B.核酸+衣壳+包膜 C.核衣壳+包膜 D.核酸+包膜 E.以上都不是 11.下列能通过滤菌器的微生物是: A.病毒 B.螺旋体 C.放线菌 D.真菌 E.细菌 12.下列属于非细胞型生物的是: A.病毒 B.螺旋体 C.放线菌 D.真菌 E.细菌 13.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 A.DNA和RNA B.DNA或RNA C.DNA D.RNA E.蛋白质 14.病毒的基本结构是: A.核心 B.衣壳 C.核心+衣壳 D.包膜 E.核心+衣壳+包膜 15.以下哪种微生物对抗生素不敏感: A.支原体 B.衣原体 C.病毒 D.立可次体 E.细菌 16.病毒的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 A.分裂 B.分泌 C.分化 D.释放 E.分解 17.病毒以何种方式增殖: A.二分裂法 B.复制方式 C.裂殖方式 D.芽生方式 E.分枝繁殖 18.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下述哪一项机制是错误的: A.以宿主细胞获得能量 B.只在活细胞内复制 C.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培养 D.宿主细胞始终保持完整的结构 E.利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制来合成

细菌学总论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与动物细胞结构相比较,细菌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结构是A.核糖体(核蛋白体)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细胞膜 E.细胞壁 2.与细菌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A.鞭毛 B.菌毛 C.纤毛 D.荚膜 E.轴丝 3.与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A.外膜 B.核膜 C.线粒体膜 D.荚膜 E.细胞膜

4.在细菌生物学特性中,与芽孢有关的是A.抗吞噬 B.产生毒素 C.耐热 D.粘附于感染部位 E.侵袭力 5.细菌的“核质以外遗传物质”是指A.mRNA. B.核蛋白体 C.质粒 D.异染颗粒 E.性菌毛 6.细菌归属于 A.动物界 B.植物界 C.原生生物界 D.真菌界 E.原核生物界 7.大多数细菌的代时,所需时间为

A.5~10min B.20~30min C.60~80min D.18~24h E.33h 8.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 A.二分裂 B.有丝分裂 C.孢子生殖 D.复制 E.出芽 9.为了从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到单个菌落,应将标本接种到A.液体培养基中 B.半固体培养基中 C.固体培养基中 D.含抗生素的培养基中 E.高渗透压培养基中 10.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可以合成的产物是 A.抗毒素

B.干扰素 C.生长因子 D.热源质 E.类毒素 11.产生毒素与噬菌体有关的细菌是 A.大肠埃希氏菌 B.白喉棒状杆菌 C.霍乱弧菌 D.产气荚膜梭菌 E.破伤风梭菌 12.前噬菌体是指 A.已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B.尚未感染细菌的游离噬菌体 C.进入宿主菌体内的噬菌体 D.成熟的子代噬菌体 E.尚未完成装配的噬菌体 13.不是噬菌体特性的一项为 A.专性细胞内寄生 B.具备细胞结构

张明楷刑法学笔记

张明楷刑法学笔记 绪论 一、刑法学与刑事法学 最广义的刑法学是研究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一切学科,研究对象包括实体的刑法规范,犯罪原因与对策、刑事诉讼程序、刑罚的执行内容等(即刑事法学)。 广义的刑法学是指解释现行刑法(刑法解释学)、研究刑法历史(刑法史学)、比较不同刑法(比较刑法学)的学科。 狭义的刑法学,仅指刑法解释学。 19世纪以前的刑法学是指刑事法学。 一、刑法解释学与刑法哲学的关系 刑法解释学以解释现行刑法为主要任务,刑法哲学以研究刑法关于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规定的哲学基础为主要任务二者的关系是:离开哲学的解释学没有哲学基础,容易出现就事论事的解释,难以使刑法学深入发展,离开刑法解释学的刑法哲学,由于未涉及刑法的具体规定容易出现空泛的议论,难以适用于司法实践,诚所谓“没有诠释的议论是空泛的,没有分析的诠释是盲目的。” 三、学派之争与学术发展 (一)旧派与新派的产生 一)旧派分为前期旧派和后期旧派 前期旧派是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前半期的旧派,这一时期的旧派刑法理论以社会契约论、自然法理论为基础,具体表现为否定封建刑法,封建刑法的特点有: 1、干涉性 2、恣意性 3、身份性 4、残酷性 上述四特点的成因在于国家权力的集中性、庞大性与绝对性。 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1、贝卡利亚:国家权力是市民在最小限度内提供的自由组成,一份份最少量自由的结晶形 成刑罚权,刑罚超过了保护集存的公共利益这一需要,他本质上就是不公正的。——排除恣意性,刑罚越公正,君主为臣民保留的安全就越神圣不可侵犯,留给臣民的自由就越多———排除干涉性,以死刑证明法律的严峻并无益处——排除严酷性。 2、费尔巴哈:限制国家刑罚权。1)、罪刑法定原则2)、科刑以行为为标准而非行为人标准费尔巴哈最大的功绩在于将罪刑法定主义、法律与伦理严格区别的思想纳入刑法理论体系之中。 3、边沁:国家权力具有无限性和不可分割性,但国家权力必须受其存在目的——保证臣民的福利的限制。为此,他主张四种其情况下不适用刑法1、不存在现实之罪时2、不会产生好效果时3、通过更温和的手段同样可行时, 4、刑罚之恶超过罪行之恶时 边沁反对肉刑,认为,死刑不是唯一能够抑制杀人欲望的刑罚,对轻微之罪不得适用死刑。 3、泷川幸辰:刑法存在的理由在于它是犯人的大宪章。 概言之,前期旧派基本上都主张自由意志、行为主义、道义的责任、报应刑、一般预防。后期旧派:是在前期旧派反驳新派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二)新派 新派产生的原因: 1、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的、经济的变化,反映在犯罪领域,犯罪率上升,累犯特别是 常习犯、少年犯急剧增加,德国的当时的刑法对此现象未作考虑,从而在新的犯罪现

外科总论题库附答案

第一章:无菌术 一、选择题 A型题: 1、检验高压灭菌效果最可靠的方法 A 作细菌培养 B 包内和包外各一条灭菌指示纸带 C 置入包内的升华硫磺是否融化 D 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感染 E 置入包内的明矾粉是否液化 2、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应包括切口周围: A 5cm B 10cm C 15cm D 20cm E 30cm 3、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敷料,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 紫外线照射 B 石炭酸浸泡 C 烈日暴晒 D 流动蒸汽灭菌 E 焚烧法 4、戴无菌手套时只允许已消毒手指接触手套哪一面? A 手背部位 B 手套掌背部位 C 套口翻转部位内面 D 套口翻转部位外面 E 以上都正确 5、化学消毒液洗手的主攻目标是常驻菌,它常寄生于: A 毛囊、汗腺、皮脂腺内 B 皮肤表面 C 皮肤皱褶处 D 指甲下 E 以上都正确

6、压力蒸汽灭菌的优点不包括: A 适用于耐高湿物品的灭菌 B 穿透力强 C 灭菌快速 D 不遗留毒性 E 能杀灭所有微生物 7、用煮沸法杀灭细菌繁殖体所需时间是: A 30分钟 B 60分钟 C 20分钟 D 5~10分钟 E 15分钟 8、手术过程中不慎被缝针刺破手套后应: A 用3%碘酒擦拭 B 用3%碘酒擦拭后更换手套 C 更换手套及套袖 D 用碘酒擦拭后更换手套及袖套

E 重新洗手更换手套 9、下列哪类物品可在术中使用? A 无菌包的包布稍有潮湿 B 灭菌效果基本肯定 C 灭菌后有效时间基本肯定 D 无菌包外层仅有≤1cm大小破洞 E 限制区内的灭菌包 10、手臂消毒法能消灭: A 皮肤毛囊内的细菌 B 皮肤皮脂腺内的细菌 C 皮肤汗新洁尔灭腺内的细菌 D 皮肤表面的细菌 E 皮肤深层细菌 11、用煮沸法灭菌,杀灭带芽胞的细菌至少需煮沸: A 30′ B 60′ C 100′

2013年商法总论学习笔记

2013年商法总论学习笔记 一、简答题 1.简述商法的特征。 商法的特征是商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志,是商法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多数学者认为,商法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1)商法调整行为的营利性;(2)商法调整对象的特定性;(3)商法规范较强的技术性和易变性;(4)商法的公法性;(5)商法的国际性。 2.简述商法的基本原则 商事交易的目标在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而资金与商品的流转频率与其所获得的效益成正比。由此,商品流转规律客观上要求法律应充分保证商品交易的简便、迅捷。这个原则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交易简便:各国商法在商行为方面一般采取要式行为方式、文义行为方式,并通过强行法和推定法对其内容预先予以确定。 (2)短期时效:商法对于各类商事请求权普遍采取不同于民法上时效期间的短期时效。短期时效制的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迅速行使权利,以保证交易的迅捷。 (3)定型化交易规则:权利证券化和权利义务格式化是商法的又一个重要特点。通过法律行为标准化、定型化,从而简化了权利转让和权利认定的程序。 3.简述商法与民法的关系 商法与民法的关系是商法独立性的关键所在。一般说来,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民法与商法是调整民商事行为的法律。在法律部门的相互关系上,民法是普通法或基本法,商法是特别法;民法是抽象化的法律表现,而商法是具体化的法律表现。 (2)民法与商法都属于私法范畴,即都是以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为主构成的法律。但是,民法是纯私法,调整的是平权关系;商法则以私法为主体,兼具公法性内容,调整的是平权与不平权兼有的法律关系。因此,民法是私法规范体系;商法是以私法规范为主体,私法规范与公法规范相结合的法律规范体系。 (3)民法作为基本法或普通法,调整的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类民事主体所实施的民事行为。商法调整范围有限,仅适用于民事主体中从事商事经营活动的那部分,或仅仅适用于民事行为中与营利相关的那一部分行为。 4.简述商主体的法律特征。 商主体具有不同于一般民事主体的法律特征: (1)从本质上说,商主体是一种法律拟制的主体,它所享有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具有特殊性。(2)商主体是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的主体。 (3)商主体是商事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即在商法上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上述特征,构成了商主体与一般民事主体及不具备独立资格的商事组织内部机构或商事行为辅助人之间的本质区别。 5.简述商合伙的法律特征。 商合伙作为商主体的一种形态,其法律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合伙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共同组建。 (2)商合伙设立的基础是合伙合同。 (3)商合伙的财产为合伙人共有。 (4)商合伙所从事的商事经营活动由合伙人共同为之,也可以共同委托一位或数位合伙人代理为之;各合伙人对事务之执行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5)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即在合伙企业资产不足以清偿合伙债务时,债权人有权要求任何一个合伙人予以清偿。 6.简述经理权的特点。 是经理人所享有的一种权利,从性质上说是一种特殊的代理权,其具有如下特点: (1)经理人是被商人通过特殊方式授予经理权的人,是典型的直接代理人,他以被代理商的名义为法

细菌学总论复习题

1.证明细菌具有鞭毛结构的常用方法就是: A.革兰染色法 B.抗酸染色法 C.普通琼脂培养法 D.液体培养法 E.半固体培养法 2.革兰染色法在临床上常用于: A.鉴别细菌的血清型别 B.协助临床选择用药 C.诊断疾病 D.解释发病机制 E.判定细菌的免疫性 3.测量细菌的常用单位就是: A.mm B.μm C.nm D.pm E.? 4.不属于细菌的基本结构的就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浆 D.细胞器 E.核质 5.细菌细胞壁的最主要成分就是: A.脂类 B.蛋白质 C.糖类 D.脂蛋白 E.肽聚糖 6.不属于细胞基本结构的就是: A.鞭毛 B.中介体 C.细胞膜 D.核糖体 E.核质 7.青霉素抗菌作用的机理就是: A.干扰菌细胞壁的合成 B.破坏菌细胞壁上的磷壁酸 C.干扰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D.破坏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E.破坏菌细胞壁的多糖骨架 8.溶菌酶的杀菌机理就是: A.干扰菌细胞壁交联桥的合成

B.干扰二氨基庚二酸的活性 C.破坏聚糖骨架上四肽侧链的连接 D.干扰菌细胞核质的活性 E.破坏菌壁多糖骨架β-1、4键的连接 9.关于L型细菌叙述错误的就是: A.由于细胞壁缺陷常呈多形态 B.染色体不易着色 C.无致病力 D.常规细菌学检查多呈阴性 E.除去诱导因素可回复成原来的细菌 10.质粒就是细胞的: A.染色体以外DNA B.核质RNA C.储存高能的胞浆颗粒 D.胞浆中rRNA E.中介体 11.关于菌毛叙述错误的就是: A.就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B.分为普通菌毛与性菌毛 C.成分就是蛋白质 D.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E.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瞧见 12.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不同主要就是因为: A.形态不同 B.营养需要不同 C.生理功能不同 D.细菌细胞壁结构不同 E.致病性不同 13.细菌学形态学检查中最常用染色方法就是: A.抗酸性染色法 B.特殊染色法 C.暗视野墨汁染色法 D.美兰单染色法 E.革兰染色法 14.细菌的繁殖形式就是: A.接合 B.裂殖 C.胞子 D.二分裂 E.复制 15.在细菌生长曲线中菌数增加最快的就是: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刑法笔记

刑法 绪言: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刑法学的作用:1,指导刑事立法 2,促进刑事司法 3,繁荣法学教育,丰富法学研究 刑法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阶级分析,一般分析方法)比较历史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上编刑法总论 第1章刑法概论 第1节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1,概念: 1,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即统治阶级为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一直,规定哪些行为时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 犯罪人何种刑罚的法律。 3,分类:广义分类:所有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刑罚的法律规范总和 狭义刑法:系统地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 普通刑法:刑法典 特别刑法:仅适用特定的人、时、地、事的刑法(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2,刑法的性质: 1,刑法的阶级性质:a,刑法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b,刑法的阶 级本质是由国家阶级本质决定的c,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刑 法,但是所有的以生产资料为基础,反映剥削阶级意志并为 剥削阶级服务,它们都是镇压人民的工具,这是剥削阶级的 国家刑法的共同阶级本质。

d, 社会主义刑法:简历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上,反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 志,保卫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保护广大公民当前及长远的利 益。 2,刑法的法律性质:a,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刑事法特征){涉及经济基础,也涉及上层建筑;刑法是其 他部门法的保护法},b, 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直接同犯罪 作斗争。 3,公法的特征: 刑事法特征:可调整所有法律关系 程序性:规定实现实体法过程中有关诉讼程序和手续的法○实体法:规定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等实际关系中权 利和义务的法律。 第2节刑法的创制和完善 我国刑法的创制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1,1979年7月6日我国第一部刑法典正式颁布生效 2,1997年10月1日施行《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包括总则、分则、附则三部分 a,实现了刑事法律原则和加强刑法保护功能 b,贯彻了刑事法治原则和加强刑法保障功能 c,实事求是同时适当借鉴国外先进制度相结合 第3节刑法的根据和义务 一,制定刑法的根据:法律根据时间根据 1, 制定刑法的根据:宪法 宪法是母法,刑法是子法子法必须是贯彻母法的基本要求 并保障母法的实施服务 2,制定刑法的实践根据: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 情况 我国刑事立法的根本指导原则: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从 实际出发 2,刑法的任务 1,刑法第2条规定 2,我国刑法任务包括惩罚和保护两个方面 惩罚是犯罪的手段保护人民是目的 a,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主义制度 b,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病原学总论复习题Word版

第六章病原生物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细胞器较发达的微生物是( B ) A、链球菌 B、真菌 C、放线菌 D、衣原体 E、支原体2.下列哪种消毒灭菌方式不合适( E ) A、空气—紫外线 B、牛奶—巴氏消毒法 C、接种环—烧灼法 D、皮肤—碘酒 E、血清—高压蒸气灭菌法 3.正常微生物是指( E ) A、无侵袭力的细菌 B、不产生毒素的细菌 C、健康人的致病菌 D、健康带菌者所携带的细菌 E、在人体内长期存在的有益或无害的细菌4.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特征的是( C ) A、有细胞壁 B、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C、无典型细胞核结构 D、细胞器较发达 E、有质粒 5.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C ) A、支原体 B、衣原体 C、病毒 D、细菌 E、真菌 6.寄生现象是( B ) A、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受害 B、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得利,另一方受害 C、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受益 D、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既受害又受益 E、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而另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 二、填空题 1.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病原体、宿主免疫力、环境。 三、问答题 1.何谓正常微生物?简述其主要生理作用。 2.试比较真核、原核、非细胞型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点。 3.简述“生物安全”包含的四重含义。

第七章医学病毒 一、单项选择题 1.构成病毒核心的化学成分是( E ) A、磷壁酸 B、蛋白质 C、类脂 D、肽聚糖 E、核酸 2.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D ) A、二分裂 B、原体、始体 C、芽生 D、复制 E、菌丝、孢子 3.病毒增殖周期环节中不存在( D ) A、吸附与穿入 B、脱壳 C、衣壳合成 D、孢子形成与释放 E、核酸复制 4.病毒的遗传信息从RNA转移到DNA的过程称为( B ) A、转导作用 B、逆转录 C、转化 D、翻译 E、重组 5.下列哪种蛋白属于病毒的早期蛋白( C ) A、包膜子粒 B、核蛋白 C、DNA多聚酶 D、壳粒 E、基质蛋白 6.下列哪种肝炎病毒为缺陷病毒( D ) A、HAV B、HBV C、HCV D、HDV E、HEV 7.一种病毒所产生的衣壳或包膜包在另一种病毒基因组外,这种变异称之为( D ) A、突变 B、基因重组 C、加强作用 D、表型混合 E、互补作用 8.下列病毒吸附蛋白与病毒受体组合错误的是( E ) A、HIV-CD4分子 B、EBV-CD21分子 C、鼻病毒-CD54分子 D、单纯疱疹病毒-硫酸乙酰肝素 E、脊髓灰质炎病毒- CXCR4 9.缺陷病毒指的是( E ) A、表面缺少刺突的病毒 B、缺少胞膜的病毒 C、缺少衣壳的病毒 D、缺少某些酶的病毒 E、基因组缺损不能复制的病毒 10.干扰素抑制病毒增殖的作用机理是(E ) A、直接干扰病毒的mRNA转译 B、阻止病毒进入易感细胞 C、直接抑制病毒DNA的转录 D、阻碍病毒吸附于细胞膜上 E、诱导宿主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商法课堂练习汇总 swt整理

商法课堂练习一(商法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10*5) 1、“商”的广义含义指的是( D )。 A.交换行为 B.投资行为 C.协议行为 D.一切营利性行为 2、甲上市公司欲发行可转换债券1亿元,中国证监会要求该公司将现有公司资产及经营状况在媒体上公告,中国证监会的这一要求体现了下列哪一原则?( C ) A.促进交易迅捷原则 B.强化商事组织原则 C.维持交易安全原则 D.严格责任原则 3、有关商法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商法人是法人的一种,是一种拟制的主体,是通过意思行为创立的 B.商法人是商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其行为属于商行为,受商法的调整 C.商法人应具有独立的财产和财产权 D.商法人没有统一的意思机关 4、代理商与其他商事主体的主要区别在于(A)。 A.仅仅是固定地从事促进交易或缔结交易的商事活动 B.代理商不需要商业经营的固定性和持续性 C.代理商是依赖被代理商而存在的 D.代理商所代理的行为一定为商行为 5、在多数国家中,下列各行业不属于核准原准则设立企业的有( D )。 A.矿企业 B.证券金融保险业 C.邮政 D.批发业 6、下列不属于商号权的法律特征的是( B )。 A.商号仅仅是一个名称,不等于承担义务的行为人 B.商号权具有公开性,因此其不受地域的限制 C.商号权具有可转让性,但分为绝对转让性和相对转让性 D.商号是商主体的商事名称,只有商主体在从事商行为时才可以使用这一名称 7、商事账簿的法律关系的性质( D )。 A.民事法律关系 B.商事法律关系 C.行政法律关系 D.综合法律关系 8、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母公司,债权人丙公司在追索甲公司350万元债务时,甲公司已无财产可供执行,但其持有乙公司70%的股权,且乙公司有净资产500万元。如果你是法官,你应当如何确保丙公司的债权得以实现?( D ) A.判令乙公司为甲公司偿还350万元 B.直接查封乙公司350万元的财产 C.判令甲公司和乙公司对该350万元承担连带责任 D.冻结或拍卖甲公司在乙公司的股权以清偿债务(母子公司各自具有独立的主体资格) 9、资产负债表是指反应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所反应的财务状况具体是指哪方面的内容( D )。 A.公司全部资产、负债、损益 B.公司全部资产、负债和资金变动 C.公司全部资产、负债和收益分配 D.公司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10、甲公司与乙公司决定以各自的全部资产、人员和营业合并成立一名称为“大岩”的有限责任公司,请问:大岩公司的商业登记属于什么性质?(A) A.设立登记 B.变更登记 C.重组登记 D.注销登记 二、多项选择题(10*5) 1、下列属于民事主体与商事主体区别的是(ABD )。 A.商主体必须同时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而民事主体却未必如此 B.民事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可以不同时产生,商主体则必须同时产生 C.公法上的主体如政府部门等可以成为商主体,但不能成为民事主体(公法上的主体可以是民事主体但不得称为商事主体) D.商主体的构成,一般必须是行为人积极法律行为的结果 2、以下选项中,哪些属于绝对商行为(AC )。

微生物学 细菌学总论 参考答案

第十章细菌学总论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分类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2.(生物膜) 3.(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 4.(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5.(芽胞) 6.(染色体,质粒,质粒)7.(性菌毛,细菌粘附,传递遗传物质) 8.(鞭毛,荚膜,芽胞,菌毛) 9.(细胞壁,细胞膜) 10.(球菌,杆菌) 11.(肽聚糖,磷壁酸,脂多糖) 12.(壁磷壁酸,膜磷壁酸) 13.(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 14.(脂质双层,脂蛋白,脂多糖)15.(革兰阴性) 16.(D-丙氨酸,五肽桥,肽聚糖)17.(核糖体,70S) 18.(50S,30S,蛋白质)19.(休眠,强,繁殖,弱) 20.(细胞壁) 三.名词解释。 1.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造成其不同程度的缺损,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的细菌称为细菌L型。 2.芽胞:某些细菌的繁殖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胞浆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折光性强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叫芽胞,芽胞对理化因素具有强大抵抗力。 3.荚膜:某些细菌能分泌黏液状物质包围于细胞壁外,形成一层和菌体界限分明、不易着色的透明圈。主要由多糖组成,少数细菌为多肽,其主要的功能是抗吞噬作用,并具有抗原性。 4.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原核生物所特有的物质。G+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G-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 5.脂多糖(LPS):是G-菌的内毒素,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性多糖组成。类脂A是内毒素的毒性部分和主要成分。 6.异染颗粒:某些细菌用异染颗粒染色法染色时,甲苯胺蓝可同该菌细胞浆中的多聚磷酸盐颗粒结合,使颗粒染成与菌体不同的红紫色,这一现象称为异染现象,具有异染现象的颗粒叫异染颗粒。 四.判断改错题。 1.(×)磷壁酸 2.(×)一个繁殖体 3.(√) 4.(×)细胞壁缺陷 5.(×)无固醇类物质 6. (×)和五肽交联桥 7.(√) 五.简答题。 1.试述肽聚糖的主要结构及青霉素和溶菌酶对其抑制的作用机制。 答:(1)肽聚糖,又称粘肽,是原核生物细胞壁的特有成分,由三部分组成:①聚糖骨架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交替排列,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②四肽侧链

商法总论重点笔记.docx

商法总论重点笔记 第一章商法概述 第一节商法的概念和特征【重点】 一、商的概念 (一)现代商法中“商”的范围【商≠商事】 1、固有商(第一种商,绝对商):直接媒介财货交易的基本商行为,包括商品交易、证券交易、票据交易、海商交易等。 2、辅助商(第二种商):间接以媒介货物交易为目的的行为,是使“固有商”得以实现的某种辅助行为。 3、第三种商:不具有直接或间接媒介货物交易之行为目的,但其行为性质与固有商和辅助上有密切联系或者为其提供商业条件的营业活动,如银行、融资、信托、承揽、加工等。 4、第四种商:仅与辅助商或者第三种商有牵连关系的营业,如广告宣传、人身与财产保险等。 (二)商:经商业登记的商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所从事的一切营利性活动。 商的四要素:(1)经登记的商主体(2)以营利为目的(3)以商业方法进行营业(4)从事规定范围内的事业 (三)在法学上判断商的标准有两个方面: 第一,经营。经营有两个要素,一是看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二是看是否是营业行为。 所谓商事,是指一切以营利为目的的营业活动的总称。 第二,商事登记。看活动主体是否具有法律所赋予的资格和能力。 二、商法的概念和分类 (一)商法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由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有关调整商人从事商事交易活动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商法与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商法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和认可的。 (二)各国概念 德国:主观意义上的商法;法国:客观意义上的商法;日本:折衷意义上的商法;中国:主要从商法的调整对象来解读商人概念。 (三)商法的理论分类 1、形式意义上的商法和实质意义上的商法

形式意义上的商法着眼于规范的表现形式和法律的编纂结构,商法典。 实质意义上的商法着眼于规范的性质、构成和作用理念的统一,不一定存在以商法命名的法典,如商事单行法、商法规范,甚至是判例或国际公约。【市场经济国家】 2、商公法:公法上关于商事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行政法、刑法 商私法:私法上关于商事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商法典、商事习惯法、单行法 第二节商法的特征【重点】 (一)规范的重点是商人的营利活动 商人从事商事交易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营利,商人追求利益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承认并保障商人追求利益是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反对不合法、不正当利益】 (二)组织法规范与行为法规范相结合 商事组织是商事交易的基础,商事交易是商事组织的最基本活动,组织与交易行为都是商法规制的内容。组织法与行为法的结合,实际是严格性与灵活性的结合。例如公司法既规定了章程、股东人数,又规定了发起人责任、认缴比例、货币出资比例等。 (三)规范的技术性 商法规范实用且操作性很强,贯穿着促进交易安全、效益、迅捷等重要原则。如公司法中,股东会的召集程序和决议方法、董监选举方法、商业账簿中的造具要求、累积投票制等。票据法中,票据的签发、背书、承兑及追索等。 (四)对经济生活的适应性 商法规范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生活,而社会经济生活随着科技进步加速变化,需要法律适应现实生活作出适当的补充和修改。 (五)含有公法化因素 商私法中亦有公法因素,如证券法中对证券发行和交易的监管的规定等。强调商法的私法性质,是要突出商人的法律地位,使其在商事交易中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平等性。承认商法含有公法化因素,是兼及现代化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对商事交易活动加以适当引导和监管,维护交易者利益。 (六)规范的可借鉴性 这一特征由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商事活动类同性决定,可以有力地推动国际经济的一体化。 第三节商法的地位与渊源 一、商法的地位 (一)商法的立法模式: 1、民商分立模式(1)商行为法(2)商人法; 2、民商合一模式;

刑法复习笔记 (个人总结版)

插本刑法复习重点 刑法总论 名词解释 1、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广义的刑法,是指 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狭义的 刑法,是指系统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典。 2、刑法学:是指研究刑法以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法的 科学。 3、刑法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我国修订后的刑法分为 总则、分则和附则。 4、刑法的基本原则:指贯穿全部的刑法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 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精神规 则。 5、罪刑法定原则:什么是犯罪、各种犯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有哪 些刑种、各个刑种如何适用以及各种具体量刑幅度如何等, 均由刑法加以规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 不处罚。” 6、适用法律人人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不论犯罪人的家庭出身、 社会地位、职业性质、财产情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如何, 都应追究刑事责任,一律平等适用刑法,依法定罪、量刑和 行刑,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7、刑法空间效力:《刑法》适用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在什么地 方和对什么人有效力。 属地管辖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包括实行行为和预备行为,希望发生之地,可能发生之地)有一项发生在中华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属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保护管辖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 民犯罪,按照本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普遍管辖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适用本法。 8、刑法时间效力:是指刑法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对刑法生效前所发生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 9、溯及力

《病理学基础》课后练习(总论)

《病理学基础》课后练习(总论) 绪论 一、名词解释: 病理学. 尸检. 活检. 细胞学检查 二、填空: 1. 病理学的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认识疾病的__、____,疾病过程中__________以及疾病的___,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依据。 2.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 下面有关病理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现代病理学可分为病理学(又叫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学科。 B.病理学(病理解剖学)偏重于疾病的功能代谢变化,病理生理学则侧重疾病的形态变化。 C.病理学以基础医学各学科为基础,为临床医学各学科提供重要的背景知识,在两者之间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D.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均很强的学科,是许多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最后确诊手段。 2. 有关细胞学检查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方法简便 B.病人痛苦小 C.结果准确,多数不需配合活检证实 D.多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普查 3. 下列哪项不是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A.尸检 B.活检 C.动物实验 D.X线检查 第一章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健康. 疾病. 脑死亡 二、填空题: 1. 当疾病状态下,患者出现的各种主观感觉的异常称为___,临床检查发现的疾病的一些客观表现称为_____。 2. 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_________。 3. 疾病的经过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期。 4. 疾病转归期有三种结局即_____、______、____。 5. 脑死亡的判断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 死亡传统上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期,临床死亡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症状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B.体征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 C.不同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体征,相同的疾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体征 D.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只能有一种病理变化 2. 下列关于死亡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死亡是生命活动的终止 B.个体死亡时体内细胞同时死亡 C.死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D.病理性死亡远多于生理性死亡 3. 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A.疾病发生的原因 B.疾病发生的条件 C.疾病发生的诱因 D.疾病的外因 4. 整体死亡的标志是

商法总论笔记

商法学总论 共五章:第一章商法概述 第二章商事法律关系 第三章商业登记 第四章商业名称 第五章商业账簿 第一章商法概述 第一节商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本节要解决四个问题:一、商的概念 二、商法的概念 三、商法的特征 四、商法的调整对象 一、商的概念 词义学上:通财鬻货曰商 经济学上:W—G—W,G—W—G 文化意义上:哪里有商业,哪里就有文明 法学意义上:四种商 1.第一种商,也为“固有商”,是指直接媒介 财货交易的行为以及传统上被纳入基本商事活动的行为。(流通领域) 2. 第二种商,也称“辅助商”,是指间接媒介商品交易的营业活动。(运输、仓储、商事中介) 3. 第三种商,是指虽然不具有直接或间接媒介商品交易的行为目的,但其行为性质与固有商和辅助商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为其营业提供商业条件的营业活动。(金融和生产领域) 4. 第四种商,是指仅与辅助商或者第三种商有一定联系的营业。(服务业) 结论: 在法学上判断商的标准有两个方面: 第一,经营。经营有两个要素,一是看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二是看是否是营业行为。 所谓商事,是指一切以营利为目的的营业活动的总称。 第二,商事登记。看活动主体是否具有法律所赋予的资格和能力。 “商”是经商业登记的商主体,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所从事的一切营利性活动。 二、商法的概念 1.定义:商法,(也称商事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中商人及商事活动的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分类 ①形式意义上的商法、实质意义上的商法 ②广义商法(国际∪公法)、狭义商法(国内∩私法) ③古代商法、近代商法、现代商法 ④大陆法系商法、英美法系商法 ⑤商事主体法、商事行为法 三、商法的特征 1.兼容性 商法是私法,却兼有公法的性质。 任意法兼强行法;组织法兼行为法 德国商法学家德恩(Dahn)说:商法是一切法律中最为自由的,同时又是最为严格的。

病毒总论复习题.doc

病毒学总论复习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病毒基本性状叙述错误的是: A.体积微小,无细胞结构B.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 C.含有DNA和RNA D.对干扰素敏感E.耐冷不耐热 2.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 A.微米(μm) B.毫微米(nm)C.微微米(pm) D.毫微微米(fm) E.微微微米(am) 3.关于病毒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酸和衣壳组成核衣壳B.有包膜的病毒才有感染性 C.衣壳由壳粒构成D.病毒包膜表面可有刺突 E.各种病毒壳粒数目不相同 4.可称为病毒体的结构是: A.核衣壳B.核酸C.衣壳D.包膜E.壳粒5.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DNA病毒是: A.腺病毒B.风疹病毒C.正粘病毒 D.弹状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 6.呈螺旋对称型的RNA病毒是: A.流感病毒B.腺病毒C.痘类病毒 D.疱疹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 7.决定病毒具有感染性的是: A.核酸B.衣壳C.包膜D.神经氨酸酶E.血凝素

8.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A.复制B.二分裂C.分枝D.减数分裂E.芽生9.下述与病毒蛋白质无关的作用是: A.吸附作用B.保护核酸作用C.病毒包膜的成分 D.对脂溶剂敏感性E.免疫原性 10.病毒所合成的晚期蛋白的功能是: A.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的合成B.合成包涵体的基质蛋白 C.构成病毒衣壳蛋白D.抑制宿主细胞核酸的合成 E.合成子代核酸所需要的DNA多聚酶 11.以破胞方式从细胞向外释放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B.麻疹C.脊髓灰质炎病毒 D.腮腺炎病毒E.呼吸道合胞病毒 12.以“出芽”方式从细胞释放的病毒是: A.ECHO病毒B.麻疹病毒C.柯萨奇病毒 D.腺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 13.对病毒抵抗力叙述错误的是: A.大多数病毒60℃30分钟可被灭活B.大多数病毒在-70℃下可存活 C.紫外线能灭活病毒D.甲醛能使病毒灭活,但保留抗原性 E.所有病毒对脂溶剂都敏感 14.一种病毒所产生的衣壳或包膜包在另一种病毒基因组外,这种变异称之为:A.突变B.基因重组C.加强作用D.表型混合E.互补作用 15.下述哪种属于病毒基因突变: A.交叉复活B.多重复活C.温度敏感性变异

张明楷《刑法学》笔记整理

第一编刑法基础论 第一章刑法概说 司法法的指导原理是法的安定性,行政法的指导原理是合目的性。 本书认为,刑法的机能是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行为规制机能基本上是法益保护机能的反射效果。 规范与条文并非等同 总则规范基本上是裁判规范,分则规范当然也是裁判规范但大多是行为规范。 立法解释:在刑法实行过程中,立法机关对发生歧义的规定所做的解释。 法治与人治的对立表现在:统治的主体是不是人?统治的方法是否恣意? 法的制定者、执行者与裁判者必须分离。 刑法条文需要明确界限的问题与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难以甚至不可能区分。 本书认为,立法机关不宜做出立法解释。 针对司法解释,本书认为,合适的做法应是,最高法院以及高级法院开庭审理案件,制作有充分理由的裁决书,以其中的判决理由及判决理由所形成的规则指导下级法院。 “解释的实质的容许范围,与实质的正当性(处罚的必要性)成正比,与法文通常语义的距离成反比。”(前田雅英) 不是限制字面含义而是在刑法规定之外附加条件的,不是缩小解释,可能是目的性限缩。 遇到不明确的规定时,应当通过明确的规定阐释不明确的部分,而不应当以某种规定不明确为由而否定明确的规定。 对用语作相对解释,实质上也是体系解释。 历史解释并不意味着只是探讨立法原意,而是要根据历史参考资料得出符合时代的结论。 当不同的解释方法得出多种结论或不能得出妥当结论时,就以目的解释来最终决定。 虽然刑法在制定时是国民意志的体现,但解释者的根本标准,是解释时的国民意志。 第二章刑罚的基本原则 一般认为,从法律规定上看,罪刑法定原则的最先来源是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第39条的规定。现代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律渊源是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1791年的法国宪法与1810年的法国刑法典。 罪刑法定原则严格意义上的思想渊源,是三权分立思想与心理强制说。现在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主要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或者说是民主与自由。 虽然习惯法不能成为刑罚的渊源,但它仍然是人们在解释犯罪构成要件和判断违法性、有责性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另外,在存在有利于行为人的习惯法,行为人以习惯法为根据实施行为时,可能以行为人缺乏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为由,排除犯罪的成立。 之所以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是因为刑法中存在一些有利于被告人的规定。 如何厘定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的界限: 1、从用语含义上说,扩大解释所得出的结论,没有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而类推解释超出。 2、从概念的相互关系说,扩大解释没有提升概念的阶位,而类推解释是将所要解释的概念提升到更上位的概念做出的解释。 3、从着重点上说,扩大解释着眼于刑法规范本身,仍然是对规范的逻辑解释。类推解释着眼于刑法规范之外的事实,是对事实的比较。 4、从论理方法上说,扩大解释是扩张性的划定刑罚的某个概念,是应受处罚的行为包含在该概念中。类推解释则是认识到某行为不是刑罚处罚的对象,而已该行为与刑法规定的相似性为具有同等的恶害性为由,将其作为处罚的对象。

研究生复试外科学总论重点参考复习题

研究生复试外科学总论 重点参考复习题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外科学总论复习题 (说明:本套试题适用于专升本考试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严格按照人民卫生出版出 版的第七版外科学教材编写) 一.名词解释 1.无菌术 2.灭菌 3.消毒 4.代谢性酸中毒 5.休克 6?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7.急性肾衰竭(ARF) 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9.急性胃肠功能障碍(AGD) 10.重症监测治疗室(ICU)Il.肠外营养12. 肠内营养13.创伤14.烧伤15.肿瘤16.移植17.外科感染18.条件性感染 19. fi5 20.痈21.脓毒症。22.菌血症 二.填空题: 1?应用于灭菌的物理方法有高温、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其中在医院内以髙逼的应用最为普遍。 2.紫外线可以杀灭悬浮在空气中和附于物体表面的细菌、真菌、支原体和病毒卷常用于室内空气的灭菌。 3.高压蒸汽灭菌法当蒸气压力达到10 4. 0——137. 3 kPa时,温度可达型~126a C o 在此状态下维持30分钟,即能杀灭包括具有顽强抵抗力的细菌芽 胞在内的一切微生物。 4.煮沸灭菌法在水中煮沸至Io(TC并持续15=20分钟,—般细菌即可被杀

灭,但带芽胞的细菌至少需煮沸才能被杀灭。 5.体液平衡失调可以有三种表现:容量失调、浓度失调和成分失调。 6.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Na+,主要的阴离子是Cl-, HCo3-和蛋白质。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K+和虺2匸主要阴离子是HP以一和蛋白质。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正常血浆渗透压为290-310 mmol/L。 7.等渗性缺水患者补液时不单用等渗盐水的原因是:因等渗盐水溶液中的CI- 含量比血清Cl-含量高50 mmol/L (Cl-含量分别为154 mmol/L及103 mmol∕L),大量输人后有导致血Cl-过高,引起高氯性酸中毒的危险。 8.低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低于mmol/L ;高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超过mmol/L, 常见的原因:进人体内(或血液内)的钾量太多、肾排钾功能减退、细胞内钾的移出。 9.血钙浓度为mmol/L ;低钙血症的原因:急性重症胰腺炎、坏死性筋膜炎、 肾衰竭、消化道痿和甲状旁腺功能受损。 1∩?输血作为一种替代性治疗,其作用: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机体免疫力和凝血功能, 11.输血的适应证:大量失血、贫血或低蛋白血症、重症感染、凝血异常。 12.大量输血的影响大量输血后(24小时内用库存血细胞置换病人全部血容量或数小时内输人血量超过4000皿)可出现:①低体温(因输人大量冷藏血);② 碱中毒(构椽酸钠在肝转化成碳酸氢钠);③暂时性低血钙(大量含构椽酸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