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与职能的研究(对内职能)
国家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12:40:2112:40:2112:40Wednesday, November 18, 2020
不可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渐。20.11.1820.11.1812:40:2112:40:21November 18,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1月18日 下午12时40分20.11.1820.11.18
国家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国家执行对内对外职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为了维护 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这主要体现在“政治统治职能”的行使 上,当然,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保卫职能”和“交往 职能”的行使,从根本上来讲也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 利益。另一方面是为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这主要体现在 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保卫职能”和“交往职能”的行使。 这两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追求卓越,让自己更好,向上而生。2020年11月18日星期 三下午12时40分21秒12:40:2120.11.18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1月 下午12时40分20.11.1812:40N ovember 18, 2020
重规矩,严要求,少危险。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12时40分21秒12:40:2118 November 2020
习题: 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最高类型的民主和我国现在的民主 还不够完善这两个观点是一致的
(1)第一个观点是就本质来说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以公有制 为基础,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 它具备两个基本特征,即广泛性和真实性,所以我国民主同资本主 义的民主有本质区别,是最高类型的民主。 (2)第二个观点是从我国民主本身的发展过程来说,我国还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建设必然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 (3)以上两个观点是一致的。我们既要相信社会主义的目标一定 能够实现,又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阐述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1、阐述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解答:我的观点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同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又反过来保护其经济基础,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
急促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
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职能一样,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为了做到这一点,统治阶级必然要把国家政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对人民群众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因此对于国家来说,政治制度的制定、权力的运用等,都必然要直接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要求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在运用各种政治手段和政治权力进行统治时,必然要以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不受破坏和伤害为主要任务。
国家除了对内发挥政治功能之外,还有就是由于国家也是从社会分化出来的社会管理机构,所以国家不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即国家要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包括邮政、铁路、水利、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其实,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与政治统治职能是紧密联系的,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也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职能的。
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
资本主本国家在国际社会活动中,要经常调整与其它国家间的交往关系。
由于国家之间常常会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发生军事冲突和战争,因此资本主义国家要承担起保卫本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抵御外来侵略的任务,甚至为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获取新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不惜发动对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战争。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复习提示】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理解;易考选择题)(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1.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考点: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外职能】(1)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2)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2.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考点: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1)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
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在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义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
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的性质,并没有消除人们的政治生活方面实际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不公正。
(2)资本主义国家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
(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1)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2)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成及本质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成: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考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1)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
(2)资本主义法制是与资本主义民主结合在一起的。
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它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有: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和人权原则。
阐述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阐述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1、阐述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解答:我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
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职能一样,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为了做到这一点,统治阶级必然要把国家政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对人民群众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因此对于国家来说,政治制度的制定、权力的运用等,都必然要直接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要求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在运用各种政治手段和政治权力进行统治时,必然要以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不受破坏和伤害为主要任务。
国家除了对内发挥政治功能之外,由于国家也是从社会分化出来的社会管理机构,所以国家不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即国家要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包括邮政、铁路、水利、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其实,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与政治统治职能是紧密联系的,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也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职能的。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
资本主本国家在国际社会活动中,要经常调整与其它国家间的交往关系。
由于国家之间常常会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发生军事冲突和战争,因此资本主义国家要承担起保卫本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抵御外来侵略的任务,甚至为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获取新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不惜发动对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战争。
显然,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延伸,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的。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①私有制原则
③分权与制衡原则
②主权在民原则
④人权原则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的是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 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 形成各主体之间的“制衡”。
以美国为例:“三权分立” 立法权—参众两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 行政权—总统 司法权—最高法院及下级法院
选举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 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 治机制。
选举制度所带来的结果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形式 ②实际政治作用
政党制度
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代表一定 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为达到政治目的, 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而建立的一种政 治组织。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基本上是政党制度。 从政党制度的类型上看,大致有两党制和多党制 等形式。 两党制:英国、美国等 多党制:法国、日本等
(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 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 中体现。
(四)如பைடு நூலகம்对待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我们应该坚持辨证批判的 态度对待它。对于其中那些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 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内容都是我们应该加以学习、 参考和借鉴的;而对于其中有意编造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 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批判。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 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 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 三个方面: ①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 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②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③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 治制度。 我们在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时,应该坚持辨证批判 的态度和方法,要深刻认识其作为资产阶级统治工具的阶 级本质。
1对内职能我国国家政权的对内对外国家职能有哪些

1对内职能我国国家政权的对内对外国家职能有哪些?:(1)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是最主要的国家职能。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2)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
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建设。
(3)协调人民内部的关系和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创造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4)组织社会公共服务,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2 人民命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做主(在人民内部实行命主,对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首要标志--------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基础------------工农联盟3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对敌专政的统一-----------------------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是对敌实行专政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对敌人实行有效的专政;同时也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依法打击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人民军队的任务----------------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5我国的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7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国家的权力机关人大代表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人大代表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是代表与被代。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

制资 度本 和主 意义 识的 形政 态治
第一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反映、巩固资本主义经 济基础。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对内职能:政治统治功能、公共 管理职能
对外职能:国际交往能、维护 国家安全与利益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阶 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 定形式和环节之一。
谢谢观看
(四)资本主义选举制度
• 资产阶级制定的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 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 • 作用: • 公民通过政治活动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 • 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
(五)资本主义政党制度
• 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代表一这阶 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为了取得政权和保 持政权而建立的一种政治组织。 • 政党制度的类型: • 两党制:由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对过竞选争夺执 政地位,交替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如英国、美 国、加拿大新西兰等 • 多党制: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两个以上的政党轮流 或联合执政的政党制度。如法国、意大利、日本、 德国等。
(二)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 私有制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主权在民原则:选民每隔数年进行选举来 决定国家领导者 • 分权与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是三 种独立,相互制衡的权力 • 人权原则:自由的和自主的个人具有不可 侵犯的基本权利
(三)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
• 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 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主体之间的 制衡 • 立法权 国会 • 行政权 总统 • 司法权 法院
马原第四章第三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民主与 法制
政权组织 形式
•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 • 资本主义法制也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资本主义法制是与资本主义民主 结合在一起的。
•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的是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主体之间的“制衡”。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 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它反映了资本主义 社会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阶 级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国 家的职能一样,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 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有其历史的和阶 级的局限性:
其一,资本主 其三,资本主 义的民主是金 其二,法律名 义国家的政党 钱操纵下的民 义上的平等掩 制是一种维护 主,实际是资 盖着事实上的 资产阶级统治 不平等。 产阶级精英统 的政治制度。 治下的民主。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表现在:
第一,战胜封 建社会自给自 足的小生产方 式,保护和完 善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 第二,摆脱封 第三,积累了 建专制主义的 更多的政治统 束缚,使人们 治和社会管理 享有更多的社 的经验。 会政治自由。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应该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它在关于政治制度建设和实施的理论、观点、立场、方法等 方面,都带有深刻的资产阶级的阶级印记和阶级偏见,对此 我们应该进行分析、批判,要深刻认识其作为资产阶级政治 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与职能的研究(对内职能)1.李延明《什么是国家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第2期2.王晓敏《论国家的本质及其社会性》《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0月3.熊德仁《二重国家——对国家本质的再认识》《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4.贺祥林《在实践的基点上全面辩证地掌握国家的本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第4期5.徐华秀《对马克思国家本质观的再思考——兼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8月6.韦建平《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本质观论略——兼批国家本质观问题上的“过时”论和“公共权力”论》《学术探讨》(理论月刊)2000年第9期7.谢维营,张晓华《关于国家职能的辩证理解》《求实》2004年10月8.谢维营,周春晔,邱忠善《国家职能新论》《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5年5月第18卷第3期9.杨国斌《论邓小平的国家职能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0卷第1期10.杨国斌《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国家职能观》《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9卷第3期11.吴镇聪《再论行政分权与行政集权——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观视角的分析》《前沿》2007年第2期12.林修果,赵熠《国家职能转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13.陶爱文《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理论的辨证认识》《科教文汇》2006年2月(下半月刊)14.周志平《“暴力也是一种经济力”——〈资本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理论的补充及现代意义》《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7.115.杨丽华《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新变化》《探索》2002年第5期16.龙太江《现代国家职能的发展演变分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4月第22卷第2期17.刘长文《国家职能新说》《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18.郭小聪《论国家职能与政府职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19.张亚,尹利平《经济全球化与国家职能》《理论学习》2005年第12期20.任培秦《“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理论》《理论导刊》1997年9月21.张萃萍《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职能理论与邓小平的新发展》《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2期22.黄洪民《现代化进程中国家职能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7期23.秦茂森《从人的需要视角透视国家职能》《理论界》2005年第10期24.张传鹤《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职能探讨》《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25.贾英健《论当代国家职能结构关系的良性互动》《理论学刊》2004年9月第九期(总第127期)26.孟建龙《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职能观及其对中国改革的启示》《温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27.[阿根廷]弗雷德里克·C·特纳,亚历杭德罗·L·科尔巴乔《国家的新角色》《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1年1月28.丁志刚《全球化与国家角色》《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2月29.熊家学《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理论新探》《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3月30.张广芳《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学说的重大发展》《理论建设》1999年第1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与职能(对内职能)的研究观点摘录一、经典作家关于国家本质的论述“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
”国家也“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
在经济发展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而成为必要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6,170页“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但它一经产生,就有“缓和冲突”的作用。
···它的出现不是为了激化原有的阶级矛盾,而是为了缓和这种矛盾和冲突,并建立起一种“秩序”,把冲突抑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不致因过“度”而使自己和社会遭到毁灭;同时,这种“秩序”的建立不是为了取消阶级冲突,而只是限制它,这种缓和性的限制,就是调和。
”“国家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施用暴力的机关或者机器。
”···恩格斯在分析这种特殊“力量”时,认为构成国家的那种“力量”即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上而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
”依据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列宁更明确指出:“常备军和警察是国家权力的主要强力工具。
”《列宁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76,178,321页“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
”是实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机关。
国家往往表现为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
但不能由此否认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国家是整个社会的正确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但是,说国家是这样的,这仅仅是说,它是当时独自代表整个社会的那个阶级的国家;在古代是占有奴隶的公民的国家,在中世纪是封建贵族的国家,在我们的时代是资产阶级的国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180,438页“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
”“第二个不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这种公共权力已经不再直接就是自己组织为武装力量的居民了。
这个特殊的公共权力之所以需要,是因为自从社会分裂为阶级以后,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已经成为不可能了。
”第三个不同点:“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
捐税是以前的氏族社会完全没有的。
”恩格斯认为,这三个特征并非均等地反映国家的本质。
他说:“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卷第116,170-171页国家本质性特征的一个方面,是代表整个社会,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国家本质性特征的另一个方面,是公共权力“与社会分离而独立于社会之上”即独立于社会全体成员之上。
同时,马克思也指出:“国家的看来是至高无上的独立的存在本身,不过是表面的。
”(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10页)也就是说,实质上是并不独立的。
“国家权力并不是悬在空中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卷第94,677页-“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5页)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国家“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68页“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
”列宁选集第3卷,第172页社会性是国家的另一个重要属性。
国家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国家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
马克思指出,政府的监督劳动和全面干涉包括两方面:即包括执行一切由社会的属性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括由政府同人民大众相对立而产生的各种特殊职能。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32页国家的社会职能不是直接解决“由政府同人民大众相对立而产生”的阶级斗争,而是解决“由一切社会的属性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
这些活动虽然客观上对被统治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也有利,但归根结底是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本质立场出发的。
因此,国家的社会性从属于国家的阶级性。
-------韦建平,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本质观论略——兼批国家本质观问题上的“过时”论和“公共权力”论,《学术探讨》(理论月刊),2000年第9期“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而为了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二、关于国家职能(对内职能)传统理论的描述(一)关于国家职能的总述国家职能包括三个方面:(1)政治职能。
其功能和作用在于对内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冲突,维持统治秩序;对外···(2)经济职能。
其功能和作用在于干预社会经济活动,为实现阶级统治和促进社会发展创造物质基础。
(3)公共管理职能。
其功能和作用在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发展社会科教文卫事业,以适应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郭小聪,论国家职能与政府职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职能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国家职能取决于国家性质,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职能理论的首要前提。
其次,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理论还包括国家职能的构成理论:即国家职能是对内职能与对外职能的统一。
国家的对内职能分为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在国家内部维护其政治统治是最基本的职能。
···这是一切国家所共有的对内职能。
国家对内职能除了政治统治职能外,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社会管理职能。
最后,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理论还包括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社会主义国家职能要突出经济、化等社会管理职能,突出国家职能的人民性。
-------张萃萍,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职能理论与邓小平的新发展,《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2期《资本论》是马克思的科学巨著,他在论到剥削阶级国家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时说:在剥削阶级社会里,政府(因而也是国家)活动的特点是“既包含由一切社会的性质所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含由各种特殊的因政府与人民大众互相立而起的职能。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32页)《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全面驳斥杜林而阐述其政治观点的论战性大作,他指出“一切政治权利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的职能为基础的。
”“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它执行了它的这种职能才能持续下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22,219页)------张广芳,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学说的重大发展,《理论建设》,1999年第1期这种职能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阶级专政的职能。
包括统治阶级运用暴力组织对社会进行强制性统治,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被统治阶级在政治上进行限制,不允许被统治阶级在政治上获得更多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