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合集下载

马克思考试题目(二选一)

马克思考试题目(二选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题一、题目:(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某些负面效应。

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学说,阐述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二)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二、原理要点:第一题原理要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某些负面效应。

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学说,阐述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的,存在于一切事物及其全部发展过程中。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

改革措施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些负面效应,付出一定的代价,它与改革措施发挥的正面效应是相伴而生的。

矛盾双方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其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我们必须首先看到改革措施取得巨大成就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充分发挥它的正面效应,同时也不要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尽量减少负面效应,促使负面效应向正面效应转化。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负面效应是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它的出现和解决能够促使我们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纵深层次,使社会主义事业获得新的发展。

第二题原理要点: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国家作为统治阶级工具,有对内、对外两种职能:对内职能是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一是运用暴力的和社会强制的手段,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巩固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思想上的统治地位,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不受侵犯;二是作为社会管理机构,运用权力和资源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如干预社会经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保护生态环境、兴办社会福利等。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一是保卫本国领土完整,防御外敌的侵略和颠覆;二是致力于对外侵略、扩张和掠夺,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其他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 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 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 国家还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服务 于政治统治职能。
• 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与维护国 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是对内职能的延伸,是服务于其 政治统治的。
• 本质: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 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 迫形式取代了以往旧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
(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 实现的。
制度。 • 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应该坚持辩证批判的态(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 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 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
• 这些思想理论和观念后来成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 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之后由统治阶级在以 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建 立起来的。
•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 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 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是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 •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
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 机制。
进步作用
• 一,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 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马原资本主义的本质为主题200字

马原资本主义的本质为主题200字

马原资本主义的本质为主题200字
马原即马克思主义原理,资本主义的本质是:
1. 资本主义本质是私有制的经济体制。

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通过购买劳动力进行剥削。

2.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对雇佣工人进行剩余价值的剥夺。

3.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利用手中的权力,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分离,成为劳动者的从属关系,迫使劳动者不得不为资本家无偿劳动。

4.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夺基础上的。

专题十三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专题十三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二,选举制度。
资本主义选举制度以“普遍、平等、直接”
的民主选举相标榜,它与封建的终身制、世 袭制和分封制相比,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资本主义选举制度名义上是公民参与国家事 务的形式,实际上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 关系和矛盾的一种政治机制。 实际上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是“金钱的较 量”,任何一个候选人,如果没有亿万富翁 和大财团的支持是难以当选的。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 本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是什么? 2. 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 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3.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 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4.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矛盾是来自劳动二重性 的矛盾,归根来源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5.新时期如何深化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为实
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 方法的总和。其基本内容包括资本 主义民主和法制、选举制度、议会 制度和政党制度
第一,资本主义民主和法制。
资本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它以资本和财 产的私有作为经济前提,私人资本和财产的多少在 资本主义政治中实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资本主义民主实质上是“金钱民主” 从民主的阶级实质来讲,资产阶级民主是少数剥削 者享有的民主 从民主的表现形式讲,资产阶级民主具有虚伪性和 欺骗性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
兴和宗教改革时期。新兴资产阶级首先在意 识形态领域展开斗争,以人文主义思想反对 封建神学,批判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以人 性反对神权,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以 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理论基础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自然主义的

阐述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阐述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1、阐述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解答:我的观点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同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又反过来保护其经济基础,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

急促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

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职能一样,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为了做到这一点,统治阶级必然要把国家政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对人民群众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因此对于国家来说,政治制度的制定、权力的运用等,都必然要直接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要求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在运用各种政治手段和政治权力进行统治时,必然要以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不受破坏和伤害为主要任务。

国家除了对内发挥政治功能之外,还有就是由于国家也是从社会分化出来的社会管理机构,所以国家不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即国家要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包括邮政、铁路、水利、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其实,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与政治统治职能是紧密联系的,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也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职能的。

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

资本主本国家在国际社会活动中,要经常调整与其它国家间的交往关系。

由于国家之间常常会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发生军事冲突和战争,因此资本主义国家要承担起保卫本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抵御外来侵略的任务,甚至为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获取新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不惜发动对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战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下)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应该拿剩余价值和雇佣劳动者的可变资本相比,而不应该把它去同全部资本相比。

用公式表示:m'=m/v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

由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是用来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价值的,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二)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三)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阐述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阐述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阐述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1、阐述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解答:我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

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职能一样,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为了做到这一点,统治阶级必然要把国家政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对人民群众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因此对于国家来说,政治制度的制定、权力的运用等,都必然要直接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要求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在运用各种政治手段和政治权力进行统治时,必然要以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不受破坏和伤害为主要任务。

国家除了对内发挥政治功能之外,由于国家也是从社会分化出来的社会管理机构,所以国家不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即国家要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包括邮政、铁路、水利、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其实,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与政治统治职能是紧密联系的,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也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职能的。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

资本主本国家在国际社会活动中,要经常调整与其它国家间的交往关系。

由于国家之间常常会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发生军事冲突和战争,因此资本主义国家要承担起保卫本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抵御外来侵略的任务,甚至为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获取新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不惜发动对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战争。

显然,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延伸,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的。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谢谢观看 再见
三权分立
立法权(美国国 会) 行政权(美国总 统)
司法权(最高法 院及其下属法院)
权力制衡
弹劾行政官员和法官 的权力,具有弹劾议 案的权力 总统可以提出议案同 时也可以否决国会通 过的议案 有权宣告议会通过的 法律违宪
(三)资本主义选举制度
• 资产阶级制定的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 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 • 作用: • 公民通过政治活动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 • 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

(六)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 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 级专政服务的。 •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具有历史和阶级局限性。 • 资本主义的民产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 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 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维护资产 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 私有制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主权在民原则:选民每隔数年进行选举来 决定国家领导者 • 分权与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是三 种独立,相互制衡的权力 • 人权原则:自由的和自主的个人具有不可 侵犯的基本权利
(二)资本主义的政权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分权制衡的组织 形式,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 形成个主体之间的“制衡” • 立法权 • 行政权 • 司法权 。 国会 总统 法院
选举制度
从形式上看,选举制度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
资本主义选举制度
生产资料私有制
实质: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
为维护资产者的根本利益和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其选举制度成为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遮羞 布”。
• 法国选举法规定年满18岁的公民,确有住所或固定 居住6个月以上,并连续五次在交纳四种直接税之一 的表册上登记有案的人才有选举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阐述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力推动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长期斗争,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这些变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对立和矛盾,但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私人占有制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贫富两极分化依然严重存在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维护资本家少数人根本利益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最主要职能;对外扩张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政策。

一、私人占有制度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
实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私人占有,是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属性,也是资本主义的根本所在。

失去了私有制度的支撑,资本主义的根基就会发生动摇,资本主义的大厦就会倾倒。

然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命运是不以资本家阶级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的存在以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为前提条件。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了挽救资本主义垂危的生命不被日益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所抛弃,英美等国推行了凯恩斯主义和“罗斯福新政”,把资本主义从死亡之谷中暂时拖了回来。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又有了新的更高程度的发展。

新的技术革命使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由“电气化时代”进入到“自动化、智能化时代”或“信息时代”。

二、两极分化依然严重存在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
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是资本的本能,赚钱发财是资本家来到这个世界的唯一目的和生活的最大乐趣。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家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
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损失。

资本增殖的最直接来源是剥削本国工人阶级。

为了从他们身上榨取更多更大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惜以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

三、维护资本家少数人根本利益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最主要职能
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自其诞生以来,始终担负着两层职能:一是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阶级的利益,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二是维护全民族的共同利益,为满足全体国民的需要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这两种职能在不同性质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应该承认,资本主义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新政策,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确实产生过巨大的作用,保证了它长时间的稳定和发展。

但是,所有这一切,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统治工具的实质,资产阶级国家仍然是一个“总资本家”。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所推行的公共职能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都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特权的“保命”措施。

四、对外扩张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政策
资本天生具有扩张的本能。

对外扩张既是它生存的内在需要,也是其发展的外部条件。

因而,自资本产生那天起,便在世界范围内努力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获取更大价值,“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但是,资本的本性是难以改变的,当对它的制约和制衡发生变化以后,它的狰狞面目便会立刻暴露出来,而且更加肆无忌惮,更加贪婪和残酷。

在这个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的世界经济格局和不公正的贸易关系控制和支配非西方不发达国家,使得他们不得不居于边陲地位,成为依附于中心国家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条件的国家。

因此,全球化是资本统治和经济剥削这一历史运动的现代表达方式,是资本对世界其余部分的最终征服,是强者获其所需,弱者必须放弃其自身的利益。

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为什么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是一个纯粹的物质的演化的过程,不具有任何的非物质特征的过程?这是因为从大的方面来讲人类本身就是物质世
界的产物,物质具体形态的一种,它的运动发展当然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物质的过程。

而具体的讲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人类的利益构成是物质的;第二,实现人类利益的方式是物质的。

第一,人类的利益构成是物质世界长期演化的结果。

我们已经说过,人们的利益来自于人们的身体结构,我们的身体结构决定了我们的利益需求,因为我们的身体会饥饿、会寒冷、会疲倦、且懒得走路等等,所以我们的根本利益就是以衣食住行为基础的整个的物质利益体系。

而我们的身体的产生则是大自然的长期演化的产物,不是有我们来决定的,因为在我们的身体出现之前我们不可能决定我们自己,因为我们那时还没有出现。

而大自然我们都知道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物质运动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类产生于自然。

第二,人类的实现利益的方式取决于物质的结构方式、运动方式。

我们知道我们人类的利益需求主要的或全部都是从我们周围的物质环境中得到满足的,而我们从相关物质环境中创造物质利益的方法也是物质的,这个该怎么理解呢?总的来讲我们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和方法无非就是利用已经存在的具体的物质形态或我们根据物质的结构规律新创造的物质形态和根据已经存在的物质的运动规律形成的,简单的讲就是物质的结构方式和运动方式决定了我们的使用方式,我们的使用方式是根据物质本身固有的结构方式和运动方式确立的。

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是客观的根据又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运动与发展之所以是客观的是因为:第一,因为每一代人在社会上开始生活时,所遇到的都是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人都不能自由的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第二,人们不能自由的选择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但是,人们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所从事的社会活动将引起什么样的社会结果,自己是意识不到的。

也就是所谓的“合力论”。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性并不意味着唯一性,也不意味着必然性,因为整个物质世界是多元的,除了牛之外,毛驴也可以耕地,除了核电站之外我们还有太阳能,风能等等。

也就是说人们的社会的发展的形式并不是唯一的。

人们既可以采用这样的形势发展,也可以采用那样的形式发展,我们知道,物质世界中除了必然性之外还有偶然性的存在,偶然性决定了人类各个不同的社会采用了不同的发展形势,从而导致了现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

程琳美201103批次、专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