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考试大纲.doc

汽车理论考试大纲.doc
汽车理论考试大纲.doc

806汽车理论考试内容范围

参考教材:汽车理论(第4版)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容与要求:

一汽车的动力性

内容:1动力性指标;2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3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5汽车的功率平衡图;6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动力性。

要求:

掌握动力性指标及汽车的驱动力、汽车的行驶阻力的概念;

掌握汽车行驶方程式,汽车的行驶条件与附着率;

了解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的意义和制取方法;

掌握汽车的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的概念;

掌握汽车的功率平衡图;

了解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动力性。

二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内容:1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2 燃油经济性的计算;3影响经济性的因素;4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5汽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试验。

要求:

掌握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掌握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

掌握影响经济性的因素,掌握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了解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了解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道路试验方法。

三汽车动力性装置参数的选择

内容:1发动机功率的选择;2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3最大传动比的选择;4传动系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5利用C曲线确定动力性装置的参数

要求:

掌握发动机功率和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掌握最小传动比的选择;

掌握最大传动比的选择,掌握传动系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

掌握利用C曲线确定动力性装置的参数。

四汽车的制动性

内容:1制动性的评价指标;2制动时的车轮受力;3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4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5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6 汽车制动试验

要求:

掌握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掌握制动时的车轮受力;

掌握制动效能的概念及评定指标的计算,了解制动效能恒定性;

掌握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掌握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了解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方法。

五汽车的操稳性

内容:1汽车的操稳性的研究内容及方法;2轮胎的侧偏特性;3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4汽车操稳性与悬架的关系;5汽车操稳性与转向系的关系;6汽车操稳性与传动系的关系;7汽车的侧翻。

要求:

了解汽车的操稳性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掌握轮胎的侧偏特性;

掌握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特性;

掌握汽车操稳性与悬架的关系;

了解汽车操稳性与转向系的关系;

了解汽车操稳性与传动系的关系;

掌握汽车的侧翻的条件和有关计算。

六汽车的平顺性

内容:1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2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征;3单质量系统的振动;4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5双轴汽车的振动;6“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

要求:

掌握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方法及指标;

掌握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征的概念及计算;

掌握单质量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

掌握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

了解双轴汽车的振动特性分析;

掌握“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特性。

七汽车的通过性

内容:1汽车通过性的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2松软地面的物理性质;3车辆的挂勾牵引力;4汽车牵引通过性计算;5汽车越过台阶、壕沟的能力。

要求:

掌握汽车通过性的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

掌握松软地面的物理性质,掌握车辆挂勾牵引力的概念;了解汽车牵引通过性计算方法;

掌握汽车越过台阶、壕沟的能力的计算方法。

《汽车理论》清华大学余志生版-期末考试复习题

汽车理论习题集必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写在该小题后的括号内) 1、评价汽车动力性的指标是(A ) A.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B.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传动系最大传动比 C.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传动系最小传动比 D.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驱动力 2、汽车行驶速度( B ) A.与发动机转速、车轮半径和传动系传动比成正比 B.与发动机转速和车轮半径成正比,与传动系传动比成反比 C.与发动机转速和传动系传动比成正比,与车轮半径成反比 D.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与车轮半径和传动系传动比成反比 3、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加速行驶时,其行驶阻力包括(B )。 A.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B.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 C.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D.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等速上坡行驶时,其行驶阻力包括( A )。 A.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B.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 C.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D.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5、汽车加速上坡行驶时,其行驶阻力包括( D )。 A.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B.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 C.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D.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6、汽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包括(D )。 A.摩擦阻力和形状阻力 B. 摩擦阻力和干扰阻力 C.形状阻力和干扰阻力 D. 摩擦阻力和压力阻力 7、汽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B )。 A. 与车速成正比 B. 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 C. 与车速的3次方成正比 D. 与车速的4次方成正比 8、汽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C )。 A. 与迎风面积和车速成正比 B. 与迎风面积的平方和车速成正比 C. 与迎风面积和车速的平方成正比 D. 与迎风面积的平方和车速的平方成正 比

车辆工程复试考试大纲Word版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车辆工程专业综合考试》考试大纲 报考专业:车辆工程 考试科目:《车辆工程专业综合考试》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5小时 一、考试目的和要求 “车辆工程”专业综合考试的目的是本硕士点对高等学校车辆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在达到国家统一考试分数线之后,为确保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车辆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并能在今后2.5年中能顺利通过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的开展,而进行的一次择优录取的复试环节。 “车辆工程”专业综合考试考核学生对汽车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重点考察考生对本学科及其相近学科领域发展了解程度,主要考试内容包括“汽车构造”或“机械设计”或“微机原理及应用”(任选其一)。 二、考试内容 《汽车构造》 参考书目:陈家瑞主编,《汽车构造》(上、下)(第五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复习重点: (1)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熟练掌握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及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2)机体组与曲柄连杆机构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作用力及力矩;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基本结构;了解曲轴的的构造及曲拐布置与多缸发动机的工作顺序。 (3)配气机构 掌握配气定时的概念;掌握气门重叠的概念。

(4)汽油机燃油系统

掌握化油器式发动机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 (5)柴油机燃油系统 掌握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功用及组成;了解喷油器的结构。 (6)进排气净化装置 掌握进排气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7)点火系统 掌握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8)离合器 掌握离合器的分类与工作原理。 (9)变速器与分动器 了解变速器与分动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掌握传动比的计算方法。(10) 汽车自动变速器 掌握液力耦合器与液力变矩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11)万向传动装置 掌握万向节的分类与结构; (12)驱动桥 掌握主减速器、圆锥齿轮差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3)悬架 掌握非独立悬架与独立悬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了解多轴汽车平衡悬架的结构。 (14) 汽车转向系统 掌握转向器及转向操纵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液力助力转向系统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15)汽车制动系统 掌握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机械设计》课程 参考书目:《机械设计》(第八版),濮良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汽车理论试题及答案2

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汽车理论A 姓名 学年学期:学号 考试时间:班级 一回答下列问题( 1/ 汽车的瞬态响应中有那几个参数来表征响应品质的好坏? 2/ 什么是中性转向点?什么是静态储备系数? 3/ 请指出ISO2631-1;1997(E)标准,规定的人体坐姿受振模型中的输入点和轴向振动。 4/ 什么是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如何利用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量曲线来评价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5/ 汽车制动器制动力分配合理性的评价方法有几种? 6/ 横向稳定杆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有的车装在前悬架,有的车装在后悬架? 7/ 什么是汽车的动力性?其指标有哪些?它们是否关联? 8/ 什么是汽车的旋转质量换算系数,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9/ 座椅支撑面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多少?机械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哪些因数? 10/ 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有哪些?什么是汽车挂钩牵引力? 二简答题 1/ 从受力情况分析汽车制动时,前轮抱死拖滑和后轮抱死拖滑两种运动的制动方向稳定性。 2/ 请画出车身与车轮双质量两个自由度振动系统,并写出偏频,刚度比,质量比。 3/ 如何选择传动系的最小传动比?如何确定传动系的最大传动比? 4/ 画出轮胎坐标系,并标出正侧偏角,正侧倾角,回正力矩等? 5/ 请分析左右车轮载荷的重新分配对轮胎的侧偏刚度与稳态转向性的影响?

三分析/计算题 1 什么是驱动力和行驶阻力平衡图?试用驱动力和行驶阻力平衡图来分析汽车的动力性(以四档为例)。 2 某一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φ0=0.65,用Ⅰ曲线β线f组和r线组来分析汽车在附着系数φ=0.5的路面上进行制动时的全过程。 3 已知某一车辆,其总质量=1395,质心高度为0.502 ,轴距为2.37,质心到前轴距离1.14,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为=0.68.试计算: (1)同步附着系数φ0 ? (2)当制动强度为0.7时,那个车轮先抱死?

汽车理论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填空、判断、问答、叙述分析、概念解释、计算 第一章 1.基本概念:后备功率、汽车的动力因数、附着力 发动机功率与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消耗的发动机功率的差值是后备功率。 汽车单位重量所具有的第二牵引力,为汽车的动力因数,通常用“D”表示。 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 2.什么是汽车动力性?其评价指标有哪些? 汽车的动力性系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评价指标有:1.汽车的最高车速Ua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最大爬坡度imax。 3.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阻力由哪几部分组成? 压力阻力(占91%)指作用在汽车外形表面上的法向压力的合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 分为形状阻力(58%)、干扰阻力(14%)、内循环阻力(12%)、诱导阻力(7%)。 摩擦阻力(9%)由于空气粘性作用在车身表面产生的切向力的合力在行驶方向的分力。4.写出用汽车结构参数和使用参数表达的汽车行驶方程式 5.写出用汽车结构参数和使用参数表达的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 6.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附着条件 汽车的动力性能不只受驱动力的制约,它还受到轮胎与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 附着条件:地面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切向反力小于驱动轮的附着力。

后轮:(T t-T f2)/r=F X2≤F Z2φ 7.影响滚动阻力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车速:车速达到某一临界车速时,f迅速增长,产生驻波现象,高温、脱落和爆裂。(2)轮胎结构、材料 (3)轮胎气压:气压越高,轮胎变形及由其产生的迟滞损失就越小,滚动阻力也越小。(4)驱动力系数 (5)路面(6)转弯行驶(7)温度 8.汽车在转弯时候和直线行驶阻力是否一致? 不一致,在转弯行驶时,车胎发生侧偏现象,滚动阻力大幅度增加。 第二章 9.什么是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其评价指标有哪些? 车的燃油经济性:在保证动力性的前提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一定燃油量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 10.汽车的燃料经济性评价试验方法有哪些? 1.不加控制的道路试验; 2.控制的道路试验; 3.道路循环试验(包括等速油耗、加速油耗、制动油耗、怠速油耗等); 4.在室内试验,如汽车底盘测功机(即转鼓试验台)上的循环试验。 11.为什么公共汽车起步后驾驶员很快换入高档? 主要是减少后备功率达到省油的目的。即汽车起步后换入高档,此时发动机负荷率大,后备功率小,燃油经济性较高。 12.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有哪些(一是使用方面,二是结构方面)?如何在汽车使用 方面来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 使用方面:行驶车速、档位选择、挂车的应用、正确的保养与调整 机构方面:缩减轿车总尺寸和减轻质量、发动机、传动系、汽车外形与轮胎 行驶车速:汽车接近低速的中等车速时燃油消耗量Qs最低。 档位选择:使用高挡可节省燃油、汽车起步加速过程中,从经济性角度出发要尽早换入高挡;从动力性角度出发要用足低挡。 挂车的应用:拖带挂车后,虽然汽车总的燃油消耗量增加了,但100t·km计的油耗却下降了、汽车的质量利用系数增加了=装载质量/整车整备质量 正确的保养与调整:汽车的调整与保养会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与汽车的行驶阻力,所以对百公里油耗有相当的影响。 13.电动汽车的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根据动力系统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哪几类? 电动汽车的类型: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根据动力源的数量以及动力系统结构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 第三章

西华大学《汽车理论》考试题库集合

第一章 1. 试解释轮胎滚动阻力产生的机理以及作用的形式。 2. 简述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 3. 简述空气阻力的定义以及减少空气阻力系数的一些措施。 4. 解释汽车动力性指标的定义。 5. 传动系的功率损失分为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分别说明两 种损失的具体表现形式。 6. 轮胎的自由半径,滚动半径以及静力半径的关系。 7. 试述弹性物质的迟滞现象。 8. 说明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的含义。 9. 从动力性角度简述最佳换挡时机。 10.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指什么?怎样说明? 11. 为什么在加速,上坡行驶时需要较大的附着率? 12. 为什么在高速行驶时需要较大的附着率? 13. 简述后备功率的概念及其意义。 14. 后备功率队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原因? 15. 一货车为后轴驱动,其总质量为2800kg,前轴负荷为65% ,后轴负荷为35%,四挡变速器的传动比分别为:6.09, 3.09, 1.71, 1.00,旋转质量换算系数均计为1.13,且主传 动比为6.01,传动效率为0.85,滚动阻力系数为0.02,质心 高度为0.68m,CdA为2.3m2,轴距为2.8m,车轮半径为0.38m ,发动机最大扭矩为80Nm。空气升力不计。试计算a) 当在

平直的路面上以匀速180km/h行驶时所需要的路面附着系数。 b) 在的路面上能否达到最大的爬坡度,如不能该怎样改变 汽车的结构参数使其达到最佳的爬坡能力。 16. 某型汽车为前轴驱动,其总质量为2200kg,前轴负荷为62%,后轴负荷为38%,四挡变速器的传动比分别为:6.09, 3.09, 1.71, 1.00,旋转质量换算系数均计为1.23,且主传 动比为5.8,传动效率为0.88,滚动阻力系数为0.02,质心高度为0.63m,CdA为1.9m2,轴距为2.6m,车轮半径为0.38m,发动机最大扭矩为140Nm。空气升力不计。试计算a) 在的 路面上,能否达到最大的加速度。b) 在的路面上,在直接 挡时此车的最大动力因素。c) 在的路面上,此车的最大爬 坡度。 17. 一货车的基本参数为发动机最低转速600r/min,最高转 速4000r/min,装载质量2000kg,整车整备质量1800kg,车轮半径0.367m,传动系效率0.85,滚动阻力系数0.013,空气阻力系数以迎风面积之积为2.77m2,主减速器传动比5.83,飞 轮转动惯量0.218kgm2,前轮总转动惯量为1.798kgm2,后轮 总的转动惯量为3.598kgm2,轴距为3.2m,质心至前轴距离1.947m,质心高0.9m,四挡变速器的变速比分别为6.09, 3.09,1.71,1。(1)试绘制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图。(2)求解汽车的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以及克服该爬坡度时 相应的附着率。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精选.pdf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 为了加强机动车驾驶培训与考试管理工作,规范驾驶培 训机构教学行为,提高驾驶培训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 输条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机动车驾驶 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包括:机动车驾驶培训 教学大纲、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大纲和驾驶培训教学日志。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的学时安排见下表: 学时安排表 车型C1C2C3C4、D、E、F C5B2A3A1、B1A2总学时78785648781181208288每个学员的理论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个学时,实际操作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个学时。 本大纲培训教学部分分为三个阶段,每个教学阶段结束 后,应当对学员本阶段的学习进行考核,考核员由二级以上 教练员担任;阶段考核合格后,进入下一阶段学习;阶段考 核不合格的,由考核员确定应当增加复训的内容和学时。 本大纲考试部分分为三个科目,考试由公安机关交通管 理部门组织,考试顺序按照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依次进

行,前一科目考试合格后,可以参加下一科目的考试;前一 科目考试不合格的,继续该科目考试。 轮式自行机械车(M)、无轨电车(N)、有轨电车(P)三种准驾车型的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由各省根据需要和地 方特点自行制定,并报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备案。

第一阶段(科目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 阶段目标:了解机动车基本知识,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及道路交通信号的规定。 教学大纲 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学时安排 C1 C2C3 C4 D E F C5B2A3 A1 B1 A2 121212101212141010 1.机动车基本知识 车辆结构常识了解车辆的基本构成 111111111车辆主要安全 装置 熟悉各主要安全装置的配置; 掌握仪表、报警灯的作用; 掌握安全头枕、安全带、安全气 囊、灯光、喇叭、防抱死制动系统 的作用 驾驶操纵机构 掌握转向盘、加速操纵装置、制 动操纵装置、变速器操纵杆、驻车 制动操纵装置及其他操纵装置的 作用 1 1 1 1 1 1111掌握离合器踏板的作用** 车辆性能 了解车辆性能与安全行车的关系; 了解制动性能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11111111车辆检查和维 护 掌握日常检查和维护的基本内 容 车辆运行材料 了解燃油、润滑油、冷却液、风 窗玻璃清洗液等运行材料的使用 常识 客车制动系统 及车门 了解客车行车制动装置、缓行 器和驻车制动装置、客车乘客门、 安全出口、客车外推式安全窗的结 构特点 ******11* 公交车制动系 统及车门 了解公交车行车制动装置、驻 车制动装置、乘客门的结构特点 * ** ***1**

汽车理论模拟试卷四及答案

汽车理论模拟试卷四 1、 (1)什么是纵向滑动率?作出附着系数与纵向滑动率的关系曲线,并描述该曲线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什么是轮胎的侧偏特性?试分析轮胎侧偏特性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汽车使用因素与轮胎自身结构与特性的因素)。 (3)结合下图(包括轮胎的侧偏特性)说明:转弯时汽车滚动阻力大的原因,并说明 滚动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2、 (1)动力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哪三个?各个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分别是怎样影响的? (2)结合公式及绘图,说明后备功率的概念。 (3)确定汽车的动力性,可通过作图法,具体可用哪几种特性的图?大致过程怎样? 3、 (1)画图并说明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2)已知某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试结合线、I 曲线、 f 和r 线组分析汽车在附着系数ψ2=0.8 的路面上进行制动时的全过程。 (3)在图上标明:在ψ1=0.3 和ψ2= 0.8的路面上车轮抱死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地面制动力的差别。 4、

(1)较常用的汽车百公里油耗有哪些? (2)汽车的等速百公里油耗与车速间具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5、 (1)结合有关公式,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稳态特性的影响因素结合有关公式,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稳态特性的影响因素。 (2)定性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动态特性的影响因素。 (3)驾驶员的不同转向操作对汽车的转向与操纵稳定性特性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 (4)曲线行驶时,对于前轮驱动的汽车,在驱动与制动时,纵向力对其稳态特性的影响是否有差异,试分析产生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 6、 (1)进行汽车平顺性分析时,一般对哪几个振动响应量进行分析?以车身单质量振动系统为例分析频率比、阻尼比及其相关的质量,刚度,阻尼对三个振动响应量的影响。 (2)在车身与车轮的双质量振动系统中,已知车身部分偏频为π rad/s,车身与车轮的质量比、刚度比分别为8和9, 试计算车轮部分偏频,并说明主频与偏频的定义及其大小的关系(用“<”号表示)。 答案 1、 (1)什么是纵向滑动率?作出附着系数与纵向滑动率的关系曲线,并描述该曲线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答:驱动时纵向滑动率 S1 = 制动时滑动率以

长安大学汽车理论806

806汽车理论考试内容范围 参考教材:汽车理论(第4版)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容与要求: 一汽车的动力性 内容:1动力性指标;2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3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5汽车的功率平衡图;6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动力性。 要求: 掌握动力性指标及汽车的驱动力、汽车的行驶阻力的概念; 掌握汽车行驶方程式,汽车的行驶条件与附着率;了解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的意义和制取方法; 掌握汽车的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的概念; 掌握汽车的功率平衡图; 了解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动力性。 二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内容:1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2 燃油经济性的计算;3影响经济性的因素;4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5汽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试验。

掌握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掌握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 掌握影响经济性的因素,掌握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了解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了解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道路试验方法。 三汽车动力性装置参数的选择 内容:1发动机功率的选择;2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3最大传动比的选择;4传动系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5利用C曲线确定动力性装置的参数 要求: 掌握发动机功率和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掌握最小传动比的选择; 掌握最大传动比的选择,掌握传动系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 掌握利用C曲线确定动力性装置的参数。 四汽车的制动性 内容:1制动性的评价指标;2制动时的车轮受力;3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4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5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6 汽车制动试验

汽车理论试题库分析解析

1.汽车的六大主要使用性能:、、、、和。2.传动系的功率损失可分为和两大类。 3.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汽车加速时间分为加速时间和加速时间两种。 5.良好路面上汽车的行驶阻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影响滚动阻力系数的因素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7.随着驱动力系数的加大,滚动阻力系数。 8.一般而论,车轮滚动的能量损失由三部分组成,即消耗于_______变形和_______变形的能量损失以及_______损失。 9.影响空气阻力系数的因素有___________。 10.汽车行驶必须满足的充分条件是__________条件,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条件。 11.汽车的动力性能不只受驱动力的制约,它还受到的限制。 12.地面对轮胎反作用力的极限值,称为附着力。 13.汽车的后备功率越__________,汽车的__________性越好。 14.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有:、、、、 和。 15.汽车_______性是汽车以最小的燃油消耗量完成运输工作的能力,是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之一。 16.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常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的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消耗量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数来衡量。 17.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分为__________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__________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19.汽车比功率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比值。 20.在万有特性中,等燃油消耗率曲线_______层为最经济区。 21.根据汽油机万有特性,当汽车等功率行驶时,应尽量使用_______档,以便节油;汽油机变负荷时,平均耗油率偏_______。 22.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箱使用的档位越低,则发动机燃油消耗率。 23.确定传动系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汽车最低稳定车速、最大爬坡度和__________。 24.主减速器传动比i o选择到的最高车速要相当于发动机最大_______时的车速。 25.由地面提供的使汽车减速行驶至停车的力称为。 26.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7.制动效能的评价指标包括、和。 28.汽车的地面制动力首先取决于制动器制动力,但同时又受的限制。 29.整个制动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__和四个阶段。 30.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因素有:、、和。 a=。 31.汽车能达到的最大制动减速度为: b max 32.影响制动效能的恒定性的因素有:和。 33.制动时汽车跑偏的原因有:和。 34.制动时的方向不稳定主要有:、、和。 35.制动器抗热衰退性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6.驱动力系数为与径向载荷之比。

《汽车节能技术》(06895)自学考试大纲

《汽车节能技术》(06895)自学考试大纲 1、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汽车节能技术》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综合改革试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专升本)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其任务是培养具有节能意识、掌握节能技术、能开发新节能方法的专门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应以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电控等相关基本知识为学习基础。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学习本课程应先掌握《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汽车电控技术》等课程,并可以《汽车新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为后继课程。 2、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1章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述汽车节能的意义、发展概况、节油效果的评价及影响因素,要求了解汽车节能技术的目的意义、国内外汽车节能概况;掌握国内汽车节能潜力及汽车节能效果的评价指标。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汽车节能的重要意义(一般) 识记:汽车节能的重要意义。 2、 国内外汽车节能概况(一般) 识记:国内外汽车节能概况 3、 汽车节油效果的评价指标(重点) 应用:汽车节能效果的评价指标、节油率的计算方法。 4、 影响汽车实际油耗的因素(一般) 识记:影响汽车实际油耗的因素

第2章发动机的节能原理与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述发动机的工作性能、节能原理以及主要的发动机节能技术和节能装置,要求了解发动机节能的技术理论与途径,掌握各种发动机节能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并掌握各种节能装置的使用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及评价指标(一般) 识记:发动机的工作性能、性能指标及发动机特性图。 理解:发动机性能指标。 应用:分析发动机特性图。 2、发动机的节能原理与途径(次重点) 识记:充气效率、机械效率、循环热效率、压缩比及相关概念。 理解:提高发动机效率和节能的途径和原理。 应用:可燃混合气浓度与发动机的合理匹配。 3、发动机节能技术(重点) 识记:稀燃、增压、掺水节油、可变气缸排量、可变配气正时、可变进气歧管、可变压缩比等节能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和前景。 理解:发动机节能技术的基本理论依据。 应用:分层燃烧技术、涡轮增压技术、丰田VVT、本田VTEC、可变进气歧管技术、可变压缩比技术的工作原理。 4、发动机的节能装置(次重点) 识记:火花塞二次空气导入环、磁化节油器、喷水节油器及节油点火装置的基本概念。 理解:节能装置的节能依据。 应用:火花塞二次空气导入环的作用和装配。

汽车理论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2.影响滚动阻力系数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3.影响空气阻力系数的因素有___________。 4.影响轮胎侧偏特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 5.良好路面上汽车的行驶阻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制动器抗热衰退性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9.表征瞬态响应的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 10.滑移率为___ ____时,纵向附着系数达到最大值。 11.整个制动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 __四个阶段。12.汽车的六大主要使用性能: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 、____ ____、______ __和______ __。 13.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因素有:_______ _、_____ ____、和____ ____。 a=。 14.汽车能达到的最大制动减速度为: b max 15.制动时的方向不稳定主要有:_______ _、_____ ____、和____ ____。 16.由地面提供的使汽车减速行驶至停车的力称为。 17.影响制动效能的恒定性的因素有:和。 18.汽车的稳态响应可以按照稳定性因数的数值分为、和。19.传动系的功率损失可分为和两大类。 20.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有:、、、、和。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影响空气阻力系数的因素是: A.汽车质量B.汽车外形C.质心高度 2.汽车的驱动附着条件为: A.F t≥F f+F w+F i B.F t<F f+F w C.F zφ≥F t≥F f+F w+F i 3.动力因数的计算式为: A.D=(F t -F w)/G B.D=(F t -F i)/G C.D=(F t + F j)/G 4.使汽车减速至停车的外力主要是: A.地面制动力B.空气阻力C.加速阻力 5.当路面附着系数φ>φ0时,制动时总是: A.前轮先抱死B.后轮先抱死C.前后轮同时抱死 6.当路面附着系数φ<φ0时,制动时总是: A.前轮先抱死B.后轮先抱死C.前后轮同时抱死 7.当路面附着系数φ=φ0时,制动时总是: A.前轮先抱死B.后轮先抱死C.前后轮同时抱死 8.汽车的驱动条件为: A.F t≥F f+F w+F i B.F t<F f+F w C.F zφ≥F t≥F f+F w+F i 9.汽车的附着条件为: A.F t≥F f+F w+F i B.F t≤F zφ C.F zφ≤F t≤F f+F w+F i 10.影响滚动阻力系数的因素有: A.轮胎和路面B.轮胎和车速C.路面和车速 11.影响附着系数的因素有:

《汽车理论》考试大纲10车辆

青岛理工大学10车辆工程《汽车理论》考试大纲 1.试卷形式:闭卷,试卷中必要时会给出部分分析、计算可能用到的公式。 2.笔试 3.答题时间:110分钟。 4.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满分100分) 内容分值比例实际A 实际B 汽车的动力性约20% 实际1921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约10%109 约10%10~12分8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确 定 汽车的制动性约25%23分25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约25%实际23分22 汽车的平顺性约10%实际10分10 5.题型比例 填空题15% 选择题20% 名词解释15% 简答20% 计算题约16% 综合题约14% 第二部分各章考查要点 1.汽车的动力性 定义、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和动力因数;汽车的功率平衡;汽车的附着率; 汽车的动力性计算; 2.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措施。 3.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确定 发动机的选择、汽车最小传动比确定的原则、最大传动比确定考虑的因素、汽车挡位数确定的原则4.汽车的制动性 定义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车轮制动力、地面制动力和路面附着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滑动率与制动力系数之间的关系;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与同步附着系数;利用附着系数与附着效率;汽车制动性计算。 5.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操纵稳定性的定义与评价指标;轮胎的侧偏特性;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稳态响应及评价方法;瞬态响应及评价指标;悬架系统、转向系统与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关系。 6.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单质量与双质量振动系统及其对路面随机输入的响应。 第三部分复习要点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复习点: 1.汽车的动力性的定义和评价指标。

汽车理论全部答案.(DOC)

1、汽车行驶速度() A:与发动机转速、车轮半径和传动系传动比成正比 B:与发动机转速和车轮半径成正比,与传动系传动比成反比C:与发动机转速和传动系传动比成正比,与车轮半径成反比D: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与车轮半径和传动系传动比成反比批阅:选择答案:B 正确答案:B 2、评价汽车动力性的指标是( ) A: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B: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传动系最大传动比 C: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传动系最小传动比 D: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驱动力 批阅:选择答案:A 正确答案:A 3、确定汽车传动系的最大传动比时,需要考虑() A: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最低稳定车速和附着率 B: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最高车速和附着率 C: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最低稳定车速和最高车速 D:汽车的加速时间、最高车速和附着率 批阅:选择答案:A 正确答案:A 4、汽车的质量利用系数是指()。 A:汽车整备质量与总质量之比 B:汽车装载质量与总质量之比 C:汽车装载质量与整备质量之比 D:汽车整备质量与装载质量之比 批阅:选择答案:C 正确答案:C 5、汽车行驶时,空气阻力所消耗的功率()。 A:与迎风面积和车速成正比 B:与迎风面积的3次方和车速成正比 C:与迎风面积和车速的3次方成正比 D:与迎风面积的3次方和车速的3次方成正比 批阅:选择答案:C 正确答案:C 6、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是() A:驱动轮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大于等于附着力 B:驱动轮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大于附着力 C:驱动轮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小于等于附着力 D:驱动轮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小于附着力 批阅:选择答案:C 正确答案:C 7、汽车制动性的评价主要包括()

汽车构造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汽车构造》是汽车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在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特点。配套有二周的集中拆装实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汽车整体结构,各大基本总成的作用、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为学好本专业后续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及时了解国内外汽车发展的新结构、新技术。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为管好、用好、修好汽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分析理解汽车新结构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掌握传动系的功用、组成和各总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行驶系的组成、功用及受力分析 4、掌握转向系组成、功用和要求 5、掌握制动系的功用、组成、制动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6、对现代汽车出现的新结构、新技术等有一定的了解。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1)本课程先修课程为:电工技术、机械制造基础 (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汽车电器、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理论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 (一)绪论(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概况,掌握汽车的定义及组成、汽车的分类及代号 重点:汽车的分类及代号。 难点:汽车的分类及代号。 教学内容: 1、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2、汽车的定义及组成

3、汽车的分类及代号 (二)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知识(4学时) 基本要求:掌握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熟悉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与产品型号编制规则;掌握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与特性。 重点: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与特性。 难点: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1、发动机的分类 2、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3、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与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4、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与特性 (三)曲柄连杆机构(4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和受力情况;熟练掌握机体组中各个零件的构造特点和功用;掌握连杆组中各个部件的作用、材料、构造特点;掌握曲轴飞轮组中的曲轴、飞轮的作用、材料、结构特点;了解曲轴扭转减振器构造及工作原理。 重点:活塞连杆组中各个部件的作用、材料、构造特点,曲轴飞轮组中的曲轴、飞轮的作用、材料、结构特点。 难点:曲轴的作用、材料、结构特点,曲轴扭转减振器构造及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1、概述 2、机体组 3、活塞连杆组 4、曲轴飞轮 组 (四)配气机构(4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配气机构的功用与组成;熟练掌握配气机构的工作情况;掌握气门间隙的必要性和调整方法;掌握配气相位的定义和计算。

汽车理论面试问题提纲

第一章汽车动力性 ?汽车的6项基本性能包括哪些? ?研究汽车性能、学习《汽车理论》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对于汽车的各项性能,学习思路如何? ?汽车动力性的三个评价指标的含义? ?驱动力的计算公式及内涵? ?什么是发动机的外特性和使用外特性? ?传动系的机械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轮胎型号225/45 R17 91W是何含义?如何计算车轮名义半径? ?三种车轮半径的概念及区别? ?滚动阻力、滚动阻力系数各受哪些因素影响? ?什么是驻波现象? ?驱动力是否为真正作用在汽车上驱动汽车前进的(反)作用力,请说明理由。 ?受力分析中会出现驱动力和滚动阻力吗?为什么? ?什么是空气阻力?空气阻力的组成? ?什么是空气升力?是如何产生的? ?解释汽车加速行驶时质量换算系数的意义。 ?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由哪几部分组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写出汽车的行驶方程式,说明其含义。 ?什么是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如何分析汽车动力性的3个评价指标? ?什么是动力因数?动力因数的大小能直接反映汽车动力性吗?为什么? ?什么是动力特性图?如何分析汽车动力性的3个评价指标? ?货车的一挡最大动力因数通常多大?为什么? ?什么是汽车附着力?如何计算?与哪些因素有关? ?汽车驱动-附着条件是什么? ?什么是汽车的附着率,哪些情况汽车的附着率较大? ?写出汽车功率平衡方程。通常用功率平衡图来分析汽车的什么性能? ?什么是汽车的后备功率?后备功率与负荷率的关系如何? ?空车、满载时汽车动力性有无变化?为什么? ?超车时该不该换入低一档的排挡?为什么? ?汽车车轮半径增大,其他参数不变时,对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爬坡性能有何影响? ?说明小排量轿车、豪华轿车、商用车(载货汽车、大客车)、越野汽车采取何种驱动形式,并说明原因。 第二章汽车燃油经济性 ?美国、日本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是什么? ?我国货车和轿车的经济性评价指标有何不同? ?评价燃油经济性的工况包括哪些? ?写出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计算公式。如何应用该公式计算某挡某车速时的汽车百公里油耗? ?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如何计算?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使用因素有哪些?请说明原因。

汽车理论试题库

《汽车理论》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汽车动力性的评价一般采用三个方面的指标,它们分别是、 和。 2、汽车的动力性系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决定的所 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3、常用加速时间与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能力。 4、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指汽车由或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强度逐步换至最高 挡后到达某一预定的距离或车速所需的时间。 5、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指汽车由I挡或II挡起步,并以加速强度逐步换至最高挡 后到某一预定的距离或所需的时间。 6、超车加速时间指用或由某一较低车速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的 时间。 7、超车加速时间指用最高挡或次高挡由某一全力加速至某一所需的 时间。 8、汽车的驱动力由的转矩经传动系传至上来产生。 9、汽车的行驶阻力可分为阻力、阻力、阻力和阻力。 10、汽车的行驶阻力中,阻力和阻力是在任何行驶条件下都存在的。 _ 阻力和_ 阻力仅在一定行驶条件下存在。 11、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称为。 12、轿车以较高速度匀速行驶时,其行驶阻力主要是由引起,而相 对来说较小。 13、车轮半径可分为、和。 14、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是指档的最大爬坡度。 15、我国一般要求越野车的最大爬坡度不小于 %。 16、汽车的行驶方程式是_ 。 17、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δ主要与、__ 以及传动系统的转 动比有关。 18、汽车的质量分为和质量两部分。 19、汽车重力沿坡道的分力成为 _。 20、汽车轮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面之间的距离称为。 21、车轮处于无载时的半径称为。 22、汽车加速行驶时,需要克服本身质量加速运动的惯性力,该力称为。 23、坡度阻力与滚动阻力均与道路有关,故把两种阻力和在一起称为。 24、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称为。 1

汽车类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汽车类专业教师、汽修实训指导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笔试)考试部分 本考纲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汽车维修》、《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主要测试应聘人员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水平,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综合知识》部分 本部分主要测试应聘人员《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电器设备》等四门课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汽车机械基础》 (1)了解机器的组成,掌握运动副的概念。 (2)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应用和基本特性。 (3)掌握凸轮机构的类型﹑应用和特点。 (4)掌握带传动和链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5)掌握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6)熟悉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回路。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1)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2)掌握电源、电阻联接方式和电路的基本定律。 (3)掌握电磁感应定律。 (4)掌握三相交流电及其线路的联接。 (5)掌握二极管的整流及稳压原理。 (6)掌握三极管的放大及开关作用。 《汽车构造》 1、发动机部分 (1)掌握发动机的一般构造和常用术语。 (2)掌握四冲程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3)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组成。 工作原理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结构、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主要机件的作用、)4(. (5)掌握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及结构形式。 (6)掌握配气机构主要机件的作用、结构、工作原理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7)掌握配气相位的概念、作用,熟悉影响充气系数的因素。 (8)掌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组成。 (9)掌握空燃比和过量空气系数概念,熟悉汽油机各种工况对混合气成份的要求。 (10)熟悉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组成。 (11)掌握汽油机电控系统主要传感器、执行器的作用和类型。 (12)熟悉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组成。 (13)熟悉柴油机燃烧室的结构。 (14)掌握润滑系的作用、组成及润滑系油路。

南理工汽车理论期末试题库完整

一、单项选择: 1. 汽车各种性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是(B ) A.通过性 B .动力性 C .平顺性 D .经济性 2. 高速行驶时,汽车主要克服(B ) A.加速阻力功率 B .滚动阻力功率 C .空气阻力功率 D .坡度阻力功率 3. 越野车的最大爬坡度应能达到(C ) A.20% B .40% C .60% D .80% 4. 高速行驶时,汽车主要克服(B ) A.加速阻力功率 B .滚动阻力功率 C .空气阻力功率 D .坡度阻力功率 5.传动系的功率损失中占比重最大的是主减速器和( A ) A.变速器 B .万向传动装置 C .离合器D.半轴 6.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驱动力的提供者是( B ) A.空气 B .地面 C .轮胎 D .加速度 7.汽车在行驶过程 ,始终都存在的阻力是滚动阻力和(C) 中, A.加速阻力 B .制动阻力 C .空气阻力 D .坡度阻力 8.空气各部分阻力中占比例最大的是( A ) A.形状阻力 B .内循环阻力 C .摩擦阻力D.诱导阻力 9.汽车加速爬坡时,车轮受到的法向反力中,由于数值较小可以忽略的分量是

D .滚动阻力偶矩产生的部分 10. 某汽车的总质量为8500kg ,路面的滚动阻力系数为0.01,汽车向 =15的 山坡上等速行驶时,受到的坡度阻力为( A ) A.21569N B .2000N C .2000N D .1000N 11. 后轮驱动汽车的附着率随着车速的提高而( A ) A.增大 B .减小 C .迅速降低 D .不变 12. 对汽车作运动学分析时,应该用汽车轮胎的( B ) A.自由半径 B .静力半径 C .滚动半径 D .A 或B 13. 某汽车的总质量为8500kg ,路面的滚动阻力系数为0.01,汽车向 =15的 山坡上等速行驶时,受到的滚动阻力为( A ) A.805N B .833N C .900N D .1000N 14. 前轮驱动的汽车在一定'值路面上行驶时,汽车能通过的等效坡度为(A ) h g A. 15. 在汽车行驶的每一瞬间,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和机械传动损失功率与全部运动 阻力所消耗的功率相比始终是(C ) A.小的 B .大的 C .相等的 D .A 或C 16. 某汽车迎风面积为3m2空气阻力系数CD =0.8,若汽车以30km/h 的速度向 =15的山坡上等速行驶,受到的空气阻力为( B ) A.500N B .102N C .900N D .2000N 17. 后轮驱动的汽车在一定 值路面上行驶时,汽车能通过的等效坡度为(B ) A.静态轴荷的法向反作用力 B .动态分量 C.空气升力 h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