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精读”课程辅助性语言学习材料的构建

合集下载

汉语文化辅助教材的编写理念探究_韩明

汉语文化辅助教材的编写理念探究_韩明

第37卷第4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7月Vol.37No.4J ournal of Southw es 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July,2011汉语文化辅助教材的编写理念探究韩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文化辅助教材是介于语言教材和文化教材之间的第三种教材,与其所辅助的语言教学结合紧密,在文化容量、表述方式、呈现手段及趣味性上都十分符合对外汉语教学需求。

编写文化辅助教材可以根据所辅助教材的编写目的来确定其文化点的选取,以简明的体例提供最多的辅助性文化内容,既体现中国文化又满足学习者的学习期待,还可以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文化辅助教材构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情景化教学。

关键词:汉语;文化辅助教材;编写设计;编写理念;语言教学;对外汉语中图分类号:G4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41(2011)04-0162-06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在语言教学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中必须进行文化教学。

可以说,不学习中国文化就很难真正学好汉语,/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0不仅是5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6中提出的对外汉语教学原则,也是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指导原则。

张英把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分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0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0两个概念,前者指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语言教学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后者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还包含了与语言相次第的文化教学[1]。

也就是说,/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0是附属于语言教学、融于语言教学当中的,没有独立的教材,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0是独立于语言教学的,有专门为开设文化课程而编写的文化教材。

张英的观点有利于增强对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理性认识并规范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发展。

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0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0,对外汉语综合教材、分技能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和对外汉语文化教材之间不是截然对立的,所以我们在这里提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第三种教材)))文化辅助教材。

汉语语料库的建设及其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精华)

汉语语料库的建设及其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精华)

汉语语料库的建设及其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精华)汉语语料库的建设及其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俞士汶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1. 引言语言学家历来重视第一手语言资料的获取和运用。

在个人计算机普及以前,语言学家只能靠手工用卡片收集少量的典型的资料。

所以,中国前辈语言学家曾感叹他们是在用小本钱做大买卖。

计算语言学把传统的语言学研究同自然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结合起来,为语言学的发展、为语言教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这个专业术语自 1960 年代在文献中出现以来[1],这门学科已经有了40 多年的发展历史。

1990 年代,语料库语言学异军突起,这是计算语言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由于计算机以及应用技术(电子排版、因特网等等)的发展,大规模的电子文本唾手可得,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专家有了从大规模真实文本中获取语言知识(词频、词义、词语搭配、句子结构规则等等)的物质基础,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统计语言模型(如:n 元语法、隐马尔可夫模型、向量空间模型等)在诸如词性标注、文本分类等语言工程中的成功应用[2]更加有力地推动了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至今仍是方兴未艾。

语料库语言学发展的基础设施是由大规模真实文本资料构成的语料库。

可以引用以下事实作为语料库价值的佐证。

2002 年 3 月,中国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发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时,李行健先生解释了整理异形词所遵循的三个原则:通用性、理据性、系统性。

并进一步说明:“通用性怎么确定呢,就是用计算机做词频统计。

”这项词频统计工作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选用1995 年至2000 年6 年共计1.5 亿字的《人民日报》语料作为对象进行的。

如果没有理解错,笔者以为李行健先生所做的“词频统计”是仅仅针对预先收集到的几百组(最多不过1500 组)异形词进行的。

即使针对性如此明确,在中文文本中统计这些异形词的时候,仍会遇到困难。

20211010浅谈教材教学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20211010浅谈教材教学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20211010浅谈教材教学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定义如下:“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课程标准规定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目标有三个,节录如下——1.语言积累与建构。

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

2.语言表达与交流。

能凭借语感和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能将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

3.语言梳理与整合。

通过梳理和整合,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化,将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可以看出,三个目标的能力要求是逐层提高的。

下面,我们就以必修上册教材的处理为例谈一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

目标一语言积累与建构教材对这个目标的重视和突出程度是明显的,必修上册除了课文和单元多有涉及以外,还设置了“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专门的单元进行落实。

之所以如此重视,第八单元的单元导语给了有力的理由:“词和短语就是语言表达的'砖石’”,“词语库充实了,才有选择的余地,才能更好地发挥语言的表现力”。

第八单元设计了“丰富词语积累”“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等三项实践活动,每一项活动都围绕若干专题,提供了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实践性和操控性都很强。

根据课程目标的表述,语言积累与建构训练的要义是“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

初级汉语(1)辅助学习材料讲解

初级汉语(1)辅助学习材料讲解

初级汉语(1)辅助学习材料《初级汉语》课是新疆电大开放教育少数民族汉语言(专科)学员所必须学习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开设两学期,计划每学期108课时,全年216学时,其中录像86学时,12学分。

少数民族开放教育《初级汉语》课的教与学,各个学校情况不同,教师和学员对开放教育理解有深有浅,学员汉语基础又各不相同。

课程内容包括现代汉语语音、文字和语法基础知识,以及配合上述内容教学的词语、句型、课文、词语例解、练习等。

通过该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辅导主要是以词语理解和句型和阅读理解为主,供大家参考。

一、常用词注释例句:你叫什么名字?1、叫(动)释义:a、称为、是(名称)这叫不锈钢。

他叫我大姐。

哥哥的妻子叫嫂子。

b、人或动物的发音器官发出较大的声音,表示某种情绪或欲望。

如:喊叫、吼叫、鸡叫蝈蝈儿叫例句:他大叫一声。

他疼得叫了起来。

大家都拍手叫好。

外面有人在叫喊。

c、招呼、呼唤?例句:叫你叫的嗓子都疼了。

把同学们叫到办公室来。

2、喜爱(动)释义:喜欢、心爱用法:多用于人的行为,表示对人或事物的有好感或感兴趣。

如:喜爱画画喜爱唱歌喜爱旅游惹人喜爱例句:到九月份,人们喜爱的葡萄熟了。

我们班上很多同学喜爱打乒乓球。

我喜爱音乐,而弟弟喜爱体育。

3、粗(形)释义:不细,横剖面大例句:这棵树很粗.毛笔的笔杆太粗了,不好写字.他现在有一百多公斤了,腰也特别粗.4、想(动)释义:希望打算例句:我想去一趟北京,游览一下首都的名胜古迹。

假期我想去一家饭店打工,挣一点学费。

我想请你去我家做客。

5、无话可说(词组)释义:一句话也没有例句:在铁的事实面前,他无话可说。

我跟他合不来,在一块无话可说。

对你们的所作所为,我保持沉默,无话可说。

6、参加(动)释义:假如某种组织或木某种活动如:参加选举参加工会参加会议参加活动参加画展例句:我们班的同学都参加了昨天的植树劳动。

最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论文题目

最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论文题目

第一部分1新疆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赴中亚汉语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案例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言类课程中的应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3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课程实践体系的构建———(汉语国际教育题目)4论汉语国际教育古代汉语课程师资素质培养———(汉语国际教育题目)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初探———(汉语国际教育题目)6.汉语儿化研究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7.汉语变调研究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8.构词法与对外汉语合成词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9.汉语新兴词缀(“X族”等)的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0.网络新词语的特点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1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新疆高校中亚汉语国际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2吉林省高等院校汉语国际教育现状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教学重点及改革———(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4“三型一化”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5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差异———(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情况调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6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课堂控制性管理能力的培养———(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7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启示———(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8语伴模式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9浅谈汉语国际教育推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0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男女比例对男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汉语国际教育题目)第二部分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让汉语热透全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试论汉语国际教育课堂中的认同感———(汉语国际教育题目)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之我见———(汉语国际教育题目)4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建设探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5.汉语构式的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6.汉语话语标记的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7.手机短信的对外汉语教学与应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8.博客(微博)的对外汉语教学与应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9.象形字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地位及教学方法———(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0.汉字偏旁的表意与表音分析及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1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2关于编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专用教材的几点思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3翻转课堂在基础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作用机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4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6.留学生汉语感叹句的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7.留学生强调格式的习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8.留学生否定格式的习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9.留学生特殊句式的习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0.留学生趋向补语/程度补语的习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第三部分1论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中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编写———(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论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3探析“体演文化”教学法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作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4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公共外交意识———(汉语国际教育题目)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汉语国际教育题目)6从网络社交平台看未来汉语国际教育方向———(汉语国际教育题目)7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现代汉语语音学”教学改革刍议———(汉语国际教育题目)8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现代汉语语音学”教学改革刍议———(汉语国际教育题目)9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教学的思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0面向朝鲜半岛的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1财经类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2文化因素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探索———(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4游戏活动教学之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必要性与核心思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潜分流教育模式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6关于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色化发展的思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7论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双文化意识和基本素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8论汉语国际教育推广及发展中的问题———(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9关于从政府层面推动海南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思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0论汉语国际教育诗歌教学的意义与策略———(汉语国际教育题目)第四部分1.留学生汉语否定标记的习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留学生汉语体标记的习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3.留学生汉语复句中关联词语使用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4.留学生汉语口语表达中的句子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5.基于HSK动态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双宾句习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6浅析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语法教学课程的特点———(汉语国际教育题目)7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选择与模式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8贯穿全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模式探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9汉语国际教育与公共外交———(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0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因素———(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1浅析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语法教学课程的特点———(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2新建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探微———(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3有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4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教学探讨与实践———(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5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教学设想之———(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6对日留学生汉语语音教学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7汉语国际教育中汉语固定格式例释———(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8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商务汉语教学改革探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9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0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力量———(汉语国际教育题目)第五部分1探索应用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多媒体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选拔中的近义词辨析探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反———(汉语国际教育题目)4针对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5汉语国际教育初级阶段汉字书写纠正案例分析——以泰国中学生为例———(汉语国际教育题目)6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良好的教学语言能力———(汉语国际教育题目)7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8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9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实习与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0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的实践性教学法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1.留学生误读与汉字读音认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2.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焦虑个案调查———(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3.留学生汉语连字句的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4.留学生汉语正反问的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5.留学生汉语祈使句的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6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7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综合改革的几点思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8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核心竞争力调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9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实习实训问题及策略———(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0从学位论文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汉语国际教育题目)第六部分1.不同国别留学生的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原则与方法———(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汉语声母特点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3.汉语韵母特点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4.汉语调值和调型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5.汉语轻声研究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6.基于HSK动态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离合词习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7.汉语委婉语的习得过程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汉语国际教育题目)8.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作文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9.留学生的母语文化背景对汉语学习的影响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0.对外汉语写作中的学习策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1.汉语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2.汉语生肖动物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3.汉语成语/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义识别与教学方法———(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4.汉外词汇对比教学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5.汉外文化对比教学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第七部分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词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汉语动态助词与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3.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序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4.汉语实词/虚词重叠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汉语国际教育题目)5浅谈汉语国际教育汉字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6山西省所属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模式调查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7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8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调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9汉语国际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0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1.字母词的使用规范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2.对外汉语基本词汇的教学技巧与方法———(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3.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辨析和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4.从汉语同素逆序词语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5.基于语料库的汉外对应词/同形词教学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6.汉语词语的古今异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7.汉语词语的词义演变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8.汉语褒贬词语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技巧与方法———(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9.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虚词辨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0.量词的分类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第八部分1.精读课教学的结构划分与教学方法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词汇教学展示技巧与方法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3.词汇释义教学技巧的多途径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4.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汉语国际教育题目)5.零起点对外汉语教学中辅助语言的运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6.游戏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目的与作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7.互动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课堂的贯彻与实施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8.情境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课堂的贯彻与实施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9.对外汉语单项技能课课程设置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第九部分1.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英文注释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对外汉语教材的生词注释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3.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表编写体例的考察与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4.单一汉语教材的专题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5.同类汉语教材的比较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6.试析汉语教材中易于诱发偏误的因素———(汉语国际教育题目)7.基于因材施教理念的对外汉语教材选择探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8.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排的研究与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9.从汉语口语测试的调查看口语教学策略———(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0对外汉语综合课课程设置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1.对外汉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2.对外汉语留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与预备班的课程设置对比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3.对外汉语留学生速成班与短期班的课程设置对比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4.关于初级阶段综合课的语法教学研究与构想———(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5.关于初级阶段汉语口语课的改革设想———(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6.中高级阶段汉语精读课的教学方法———(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7.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的使用技巧———(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8.浅谈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提问的导答技巧———(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9.HSK对汉语教学的作用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0.对外汉语教材词汇与HSK词汇对比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最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论文题目第十部分1.留学生的“洋腔洋调”和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2.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3.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副词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4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量词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5.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使用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6.留学生汉语不及物动词使用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7.留学生方位词偏误分析与习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8.留学生汉语介词“在”的使用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9.留学生汉语同义词的使用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0.留学生汉语类固定短语的使用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1.留学生汉语近义虚词的学习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2.留学生汉语比较句的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1 / 11。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035-0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主要任务。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关键能力。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值得我们语文教师不断探索。

下面从课堂实践的角度分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经验,培养语感首先通过诵读,可以积累句子表达经验、积累语言材料。

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他的词汇量,还要包括句子积累的数量。

语文课中积累语言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主要功能不仅在读懂,更在于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积累。

无论哪个阶段的语言学习,都应重视朗读背诵,把语言材料的积累放在第一位,语言材料的积累与其语言经验积累和语文能力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以为人一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通过诵读可以培养语感。

语感看似是一种直觉,实际上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语感随着言语经验的丰富而增长,随着积累的深度和数量的增多而提升品质。

语感的增长与学习、积累息息相关,在语文教育中提倡背诵,眼、耳、口、手并用,提倡口到、手到、心到。

感知的强度比单一感官的强度大的多,语感的生成速度和品质都会提高。

一般诵读主要在晨读完成,定内容:时事评论类文章(锻炼议论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精品散文(提高语言感悟能力)、课本要求背诵的篇目(必背篇目)。

通过经典篇目的朗读背诵完成言语的积累和对语言的初步感悟能力。

再在正课前三分钟大声朗读早读内容,加强复习,巩固效果。

二、通过分类汇总,形成知识体系,总结经验,通过对点训练,培养自主学习与欣赏的能力首先,积累语言知识的方式方法是多样化的,要达到有效化,还需要更加明确目标,分类积累,建立起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

对外汉语精读课教案设计杨闯本人原创:教师备课必备

对外汉语精读课教案设计杨闯本人原创:教师备课必备

对外汉语精读课教案设计杨闯本人原创:教师备课必备。

对外汉语精读课程的特点是:精读和提高汉语外语学习者的理解、表达和交流能力。

因此,在教案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其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对汉语的语言理解能力做调查和评估。

从学生的语言背景、学习经验、所学语言的特点等方面入手,了解学生的语音、语调、语法等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课程目标,选择教材和作业,并制定课堂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兴趣。

其二,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根据每一篇文章的主题和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演讲等。

在课堂上注重讲解关键词和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旨及学术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其三,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配合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

通过大量练习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汉语口语、写作及表达能力,同时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交际能力。

其四,教师应注重课堂效率和学生参与度,积极运用教学技巧和策略,提高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演练等互动式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对外汉语精读课程的教案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参与度,从而达到提高汉语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目的。

虽然教案设计较为繁琐,但教师仍需认真对待,因为教育是一项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事业。

汉语拼音教学辅助资料

汉语拼音教学辅助资料

汉语拼音教学辅助资料简介本文档旨在为汉语拼音教学提供辅助资料和建议。

拼音是研究汉语语音和拼写的基础,通过合适的教学辅助资料,学生可以更轻松地掌握和记忆汉语拼音。

教学研究在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时,教师可以参考以下研究结果和建议: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幻灯片、音频和视频,可以增强学生对拼音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制作针对拼音的多媒体课件,结合图像和声音,帮助学生听、说、读、写拼音。

2.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可以设计拼音拼写竞赛、配对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拼音。

3. 分级教学:根据学生的拼音掌握程度和研究能力,将拼音教学分为不同的级别和难度,逐步提升学生的拼音水平。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适当的阶段研究相应的拼音知识。

教学辅助资料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汉语拼音教学辅助资料,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资料使用:1. 拼音教材:选择一本系统全面的拼音教材,包含基础拼音知识、练和测试等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需求,选取教材中的相应部分进行教学。

2. 练册:提供大量的拼音练题和题解析,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拼音知识。

教师可以布置练册上的题作业,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图片卡片:制作带有汉字拼音的图片卡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拼音联想,提高对拼音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活动,如猜字游戏、拼音配对等,使用图片卡片进行教学。

结论通过合适的教学研究和辅助资料,教师可以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辅助资料,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汉语拼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学 相 关 的有 目的 的 活 动 所 主 动 获 得 的全 部 经 验 。这里 的经 验既可 以是 学生 通过 汉语 实践 活动
习汉语 的过 程 中 , 能够 培 养 自己的语 言 意 识 和独 立 学 习 的能 力 , 够指 导 自己的 学 习过 程 。调 查 能 研 究 表 明④, 目前 少 数 民 族 预科 生 的 自主学 习能
第 2 6卷 第 4期
21 年 1 月 00 2
新 疆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oU R N A L F I I N G o X NJ A ED U CATI N NSTI o I TU TE
Vo . 6 No4 12 . .
De . 01 c, 2 0
论“ 汉语精读’ ’ 课程辅助性语言学习材料的构建
亲 自获 得 的直接 经 验 , 也可 以是 学生 通 过 教 师 的 指 导 、 练所 获 得 的 间接经 验 , 且 , 些 经验 主 训 而 这 要 是靠 学 生在 教 师 引导 下通 过 主 动学 习 、 创新 性
学 习获得 的④。 汉语 精读 ” “ 课程是 少数 民族 学生汉 语教 学 的主干课 程 , “ 而 汉语 阅读 ” 汉语 听力 ” 汉 “ “ 语 口语 ” 等则 是其 配套课 程 。“ 语精 读 ” 程 集 汉 课
语 言课 程 学 习材 料 的构 建提 供 新 的 思路 和 方法 。
关 键 词 :汉语 精 读 ;学 习材 料 ; 程 建设 课 中 图 分 类号 : 0 H1 9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 0 8 38 (00 0 — 00 0 1 0 — 5 8 2 1 )4 0 5 — 3
效率 。针 对这 种情况 , 我们 除 了采 取相 应 措施 , 在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中有 意 识 地 培 养学 生独 立 自主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之 外 , 他们 提 供 丰富 多 彩 的学 习 给 材料 也是 培养 、 高其 自主学 习能 力 的 有 效 措 施 提
之一。
点 要从 教 材转 向个人 , 课 程 资源 的开 发 中强 调 在
力 偏 低 , 出 表 现 在 以下 几 点 : 一 , 数 民族 突 第 少
预科 生较 少 与 他人 进 行 合作 学 习 , 立解 决 问题 独
的能 力 较 弱 。第 二 , 少数 民族 预科 生 不能 自觉地
选 择有 效 的学 习途 径 , 能 很好 地 反 思 和 总结 自 不 己在 汉语 学 习过 程 中 的实 际情 况 。第 三 , 少数 民 族 预科 生普 遍 认 为 自己 的意 志控 制 能力 较弱 , 不
个性 化 的学 习方 式 。 因此 , 语教 师在教 学过程 中 汉
要对 教 学 材料 进 行必 要 的选 择 , 据 学 生群 体 的 依
差异性 收集 适应技能 高低和知识 多寡 的学 习材料 ,
尽可能满 足所有学生 的需要 , 从而促 进汉语课程 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稿 日期】 0 0 O — 3 收 2 1 一 1 0


引 言
二 、 汉 语精 读 ” 程 概 说 “ 课
目前 , 在教 育学 领域 , 课程 是定 义较 为 复杂 的
近几年 , 以交 际为 目的 的第 二语 言 教 学越 来 越 关 注语 言学 习 过程 中学 习 者 的作 用 。 种 重心 这 转 移 的 现象 不是 凭 空 产生 的 , 是课 程 设 置不 断 而 向 以学 生 为 中心 这 个 目标 靠 近 的结 果 。 在 以学 生 为 中心 的 教学 过 程 中 , 生 要对 自己的 学 习负 学 责 , 握学 习进程 , 把 要具 备 一 定 的 自主学 习 能力 。
顺利 实施 。鉴 于此 , 我们在 “ 汉语精 读 ” 程建 设规 课 划 中就将开 发学生 的 自主学习 能力 , 给学 生提 供必 要 的语 言学 习材料列 为重要 的 内容 。
等 。 目前 , 价 少 数 民族 学 生汉 语 水 平 高 低 的 标 评 准 还 是 汉 语 水 平 考 试 ( K) 为 此 , 们 还 应 为 HS , 我
【 者 简 介】 艳 明(9 9 )女 , 疆 喀 什 人 , 鲁 木 齐职 业 大 学 教 师培 训 学 院 副教 授 , 士 。研 究 方 向 : 语教 育 。 作 胡 16 - , 新 乌 硕 双
胡艳 明 : “ 语 精 读 ” 程 辅 助 性 语 言 学 习材 料 的 构 建 论 汉 课
能 克 服 不 利 于汉 语 学 习 的 情 感 因 素来 提 高学 习
听、 、 、 说 读 写技 能与语 言交 际能 力 为一体 , 少数 对
民族学 生 汉语 知 识 的学 习 、 语 交 际技 能 的掌 握 汉 以及 汉语 学习 能力 的培养 和提 高都 起着 重要 的支
撑 作用 。 汉语 新课 程 教学 理念 倡 导汉语 课 程 的重
对 新 疆 少 数 民族 学 生 而 言 ,就 是 要 求 学 生在 学
基本 概念 之一 。 综合 各种课 程概 念 , 体可 以分为 大 三类 : 是把课 程 当做 学科 ; 是把 课程 当做计 划 一 二
和 目标 ; 三是 把课 程 看 成是 学 生 在教 师 指 导下 获 得 的经 验 或体验 。 语课 程 是指 学生 通过 与 汉语 汉
胡 艳 明
( 鲁 木 齐职 业 大 学 教 师培 训 学 院 ,新 疆 乌 鲁 木 齐 80 0 ) 乌 3 0 2

要 : 言 学 习材 料 的 构 建是 第二 语 言教 学课 程 建设 体 系 中的 一 个 关键 性 问题 。文章 在 现 代 教 学理 论 的 语
指 导 下 , 讨 了语 言 学 习材 料 的 概 念 和 特 点 , 对 几 种 常 用 的 学 习材 料 及 其 建 设 途 径 进 行 了 重 点介 绍 , 探 并 以期 为
少 数 民族 学 生 准 备 相 应 的 训 练 习 题 以提 高 他 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