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制药学

合集下载

3-5-1 微生物在制药科学中的应用

3-5-1 微生物在制药科学中的应用

3、血液制品 4、疫苗 ▲ 流感疫苗 ▲ 艾滋病疫苗 ▲ 乙型肝炎疫苗 ▲ 癌症疫苗等
二、中国生物制药发展
我国生物制药业的发展受技术因素的影 响较大,最初是以原国家科委及国家级生 物制品研究机构等为主体,研究项目主要 为肝炎疫苗、血液制品等,企业参与极少。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我国已将生物医 药产业作为重点行业和高新技术中的支柱 产业来发展,相继建立了一些国家级生物 医药产业基地,如上海浦东生物医药开发 基地等,成立了多家现代生物医药企业等。
(二)其它主要生物制药产品
1、基因工程药物
基因工程技术使得很多从自然界很难或不得 获得的蛋白质得以大规模合成,常用基因工程 药物有重组人生长激素、重组白细胞介素、学方法检测抗原 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其应用促进了对各种传染 病和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一)微生物发酵药物产品 1、抗生素类药物
抗生素类药物常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 根据抗生素的生物来源分类 ◆ 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分类 ◆ 根据抗生素的作用分类
2、维生素类药物 维生素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有维生素B2、维生素Bl2、维生素 C等。
3、氨基酸类药物 4、酶制剂及酶抑制剂药物 5、菌体制剂类药物
项目五 微生物在制药科学中的应用
一、主要生物制药产品
生物制药产品很多,一般分为预防、治疗、 诊断制品三类。预防制品主要是疫苗,它主要 是利用微生物制成的,疫苗开始被尝试用作治 疗药物;治疗制品多数是利用微生物、动植物 等等制成的药物和生物毒素免疫动物制备的抗 血清、人特异丙种球蛋白等;单克隆抗体在应 用上也正在由用于诊断而逐步走向治疗。

微生物药物学教学大纲

微生物药物学教学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制药学课程代码:6711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生物药物是指由生物体或者生物代谢产生的具有药理活性的产物及其衍生物,生物技术药物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备的药物,生物制药学阐述的内容包括生物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的制备,具体内容涵盖上述二者有关的生物合成途径、代谢调控原理、作用机制、生物物种选育以及寻找新药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等。

因此,生物制药学应用性很强,是一门涉及到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药理学等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科学。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应掌握以下基本内容:1. 绪论2. 生物技术制药概论3. 抗体制药4. 基因工程制药5.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6.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7. 酶工程制药8. 发酵工程制药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生物制药学是生物工程专业和生物科学专业的自考生学位课。

课程教学以讲授为主,授课时间为36-48小时,其先修课程主要为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发酵工艺学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1.1 生物药物的定义、生物制药学及其发展(识记)。

1.2 生物技术制药(识记和理解)。

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2.1 基因工程制药基本程序(识记和理解)。

2.2 目的基因的获得(识记和理解)。

2.3 药物基因的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异源表达(识记和理解)。

2.4 药物基因在各类细胞中的高效表达(识记和理解)。

2.5 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纯化(识记和理解)。

第三章动物细胞工程制药(识记)第四章抗体制药4.1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识记和理解)。

4.2 基因工程抗体(识记和理解)。

4.3 抗体工程(识记)。

4.4 抗体诊断制剂(识记和理解)。

4.7 抗体治疗药物(识记和理解)。

第五章植物细胞工程制药(识记)第六章酶工程制药6.1 酶和细胞固定化(识记和理解)。

6.2 固定化酶反应器(识记和理解)。

第七章发酵工程制药(识记)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第八章 微生物工程制药

第八章 微生物工程制药

微生物发酵的药物必须借助发酵工程来 完成,深层通气培养法的建立,为微生物 发酵制药提供了新的概念和模式。 细胞融合技术和基因工程为微生物制药 来源菌建立了新型的工程菌株,以生产天 然菌株所不能产生或产量很低的生理活性 物质。
二、微生物产生药物的分类 通常按其化学本质和化学特征进行分类。 (1)抗生素类 抗生素是在低微浓度下能抑制或影响活的机体 生命过程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物。 目前已发现的抗生素有抗细菌、抗肿瘤、抗真 菌、抗病毒、抗原虫、抗藻类、抗寄生虫、杀虫、 除草和抗细胞毒性等的抗生素。 据不完全统计,已知的抗生素总数不少于9000 种,其主要来源是微生物,特别是土壤微生物, 占全部已知抗生素的70%左右。有价值的抗生素, 几乎全是由微生物产生。
(6)代谢途径障碍突变型 由于微生物体内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代谢 途径,有些途径有共同的前体,因此为积 累某一种代谢产物,可通过诱变选育一些 合理的营养缺陷型菌株截断不必要代谢途 径,使共同前体专一向目的产物的合成方 向进行。 如果目的产物并非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 还应阻断目的产物以下的多余代谢途径。 这样通过代谢途径障碍突变型的筛选即可 以获得高产目的产物的菌株。
(3)利用工程菌开发生理活性多肽和蛋白质 类药物,如干扰素、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白介素、促红细胞生长素、集落细胞刺激 因子等; (4)利用工程菌研制新型疫苗,如乙肝疫苗、 疟疾疫苗、伤寒及霍乱疫苗、出血热疫苗、 艾滋病疫苗、避孕疫苗等。
第二节 制药微生物与药物的生物合成
一、制药微生物的选择 符合要求的菌种一般可以从以下途径获 得:从菌种保存机构的已知菌种中分离; 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从生产过程中分离 筛选有益的菌种。 目的不同,筛选的方案也不同。
第八章 微生物制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制药微生物与药物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 药物生产工艺条件的确定 第四节 微生物制药应用

微生物制药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前沿

微生物制药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前沿

微生物制药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前沿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制药技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微生物是一类可以自我复制和自我修复的生物,具有多样的代谢途径和生物合成能力,因此在制药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制药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包括新型微生物药物的开发、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及微生物组学和代谢工程等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

新型微生物药物的开发新型微生物药物是当今微生物制药技术的前沿热点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已经推出了多种革命性的微生物药物,如重组人胰岛素、生长激素、细胞因子等,这些药物不仅能够治疗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癌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疾病,而且还能够为人体提供有效的治疗和保健作用。

未来,新型微生物药物将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涉及到疫苗、治疗慢性疾病、免疫治疗等方面。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微生物制药研究的一项主要技术手段。

这项技术通过改变细胞内的基因序列,从而改变其自身代谢途径和生物合成能力,进而产生新的微生物药物。

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微生物药物的创新研究中。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提高微生物药物的产量和质量,延长其存储时间,改善其药效和药物安全性等方面。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用于微生物药物的单克隆抗体发现、分子诊断等研究领域。

微生物组学和代谢工程微生物组学和代谢工程是近年来微生物制药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微生物组学是指通过基因组测序、基因功能研究等手段,深入研究微生物的代谢系统和调控机制,以实现新型微生物药物的创新研究。

代谢工程则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合成途径和代谢通路,以改变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实现天然代谢产物合成、代谢途径优化等目的。

近年来,国内外的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在这一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如利用基因组学和代谢工程,实现了世界上首个“人造酵母菌”,开拓了微生物造物的新时代。

总结微生物制药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前沿,涉及到新型微生物药物的开发、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微生物组学和代谢工程等多个研究领域。

《药学微生物》3-2-1 制药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

《药学微生物》3-2-1 制药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

软化水是指除去了部分或全部 钙、镁离子的水。
软化水通常用来清洗装液体或 半固体制品的容器和冷却系统装置。
(2)去离子水和蒸馏水
自来水经过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去 除离子后制成的水为去离子水。
蒸馏水是指用蒸馏
洗瓶
方法制备的纯水。
配药、容器和设备的清洗和消毒溶液的 配制都需使用去离子水。
药物的生产需要使用蒸馏水,但需要微生物 含量较低,其制备过程中通常还需对蒸馏水进 行热消毒的处理。通过蒸馏器得到的蒸馏水中 通常不会残留微生物,只有当冷却系统、储水 容器或分装系统出现问题时才会发生污染,蒸 馏水一般是在制得后才被污染的
空气中分离的微生物包括:
产芽孢的细菌:如杆菌属和梭菌属菌种;不产 芽孢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属、链球菌
属和棒状杆菌属的菌种; 霉菌:有青霉属、分支孢子霉菌属、曲霉
属以及毛霉属的菌种; 酵母菌:有红酵母菌属的菌种等。
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依赖于微生物在 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灰尘的分布量。 通风、排气系统、热源上的对流和空 间内的活动都能影响气流,使灰尘分 布发生变化,影响微生物的沉降。
一般情况下洁净生产区域内所有的窗 户只能用来采光,不能打开通风,只通过 空气净化系统进行空气置换。
(七)设备 1、设备、管道微生物
制药机械设备及管道等不经常清洗 消毒,微生物会滞留和滋生。
生产设备及管道最常用的材 料是不锈钢、玻璃和塑料。 管道系统的设计中,经常会 将连接部分置于一个能让清 洁剂和消毒剂方便清洗和消 毒的位置。
2、清洁、消毒与灭菌等微生物的减少
储藏容器和反应容器可以用自动旋转压 力喷雾器清洁和消毒,喷雾器要放在容器 中能够处理最大面积的位置。 搅拌器、管道的出入口和通风口都要手 工清洁。 清洁剂有酸性、碱性、阴离子、阳离子 和非离子等多种,但所选用的清洁剂必须 适于表面清洁但不产生腐蚀作用,应易于 清除产品、无残留、可溶于水。 有时需要将清洁剂和消毒剂混合使用, 这时两种剂型互溶效果才更好。

微生物学与生物制药技术

微生物学与生物制药技术

微生物学与生物制药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在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生物化学、遗传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科学。

生物制药技术是利用生物体生产药品、疫苗和治疗方法的技术。

微生物学在生物制药技术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

在过去,人们通过使用发酵技术来生产酒类、面包和其他食品。

然而,在现代生物制药技术中,微生物学的应用不仅局限于食品工业,而且延伸到医药领域。

首先,微生物学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抗生素。

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化学物质,对于世界各地的医疗保健机构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和利用微生物的特性,科学家们可以合成新的抗生素。

例如,青霉素就是最早由真菌属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之一。

微生物学家通过改造微生物的遗传物质,进一步提高了抗生素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其次,微生物学有助于生产疫苗。

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疾病的生物制剂,通过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来提高对特定疾病的抵抗力。

微生物学为疫苗制造商提供了生产和研发疫苗所需的知识。

疫苗中常使用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

通过培养和处理这些微生物,科学家们能够生产出安全和有效的疫苗。

此外,微生物学也为生物制药技术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法。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们能够通过改变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来产生特定的蛋白质。

这些特定的蛋白质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疾病,例如重组人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

这项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治疗疾病的选择,并为生物制药技术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除了上述应用,微生物学在生物制药技术中还有其他重要的用途。

例如,微生物学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工程中的废水处理和土壤修复。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生态系统功能,科学家们可以净化水体和修复受污染的土地,为人们创造更清洁和健康的环境。

然而,微生物学在生物制药技术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如何克服微生物体内产生的副产物对生产质量和效率的影响。

此外,一些微生物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突变,导致药物的作用失效。

微生物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下一代药物

微生物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下一代药物

微生物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下一代药物
在生物制药领域,微生物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药物生产的关键工具,也是创新药物开发的源泉。

随着科技的进步,微生物的应用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抗生素和疫苗,正在逐渐成为下一代药物开发的新引擎。

微生物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微生物是生产重组蛋白和抗体的主要平台。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目标基因插入微生物的基因组中,使其在生长过程中大量表达所需的蛋白质。

这种方法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可以快速规模化生产,为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其次,微生物在药物筛选和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可以从微生物产生的成千上万种代谢产物中筛选出具有治疗潜力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可以作为新药的候选分子,经过进一步的优化和临床试验,最终成为上市药物。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生产生物类似药。

生物类似药是指与原研药具有相同活性成分、相同疗效和安全性的生物制品。

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大规模生产生物类似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药物的可及性。

随着合成生物学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通过精确调控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可以生产出更高效、更安全的生物药物。

同时,微生物还可以作为药物载体,将药物直接输送到病变部位,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总之,微生物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它们将为下一代药物的开发提供强大的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微生物将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惊喜。

微生物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学技术从生物源中提取有益物质或生产具有药物活性的产品的过程。

微生物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广泛而重要。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一、微生物在制药中的基础作用微生物在生物制药中扮演着关键的基础作用。

微生物中的许多种类具有天然产生药物的潜能。

例如,青霉菌可产生抗生素,酵母菌可产生酒精和抗菌肽,大肠杆菌可产生人类胰岛素等。

这些微生物代谢产物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制药过程中,为人类的健康贡献力量。

二、微生物在制药中的具体应用1. 抗生素的生产青霉菌是抗生素青霉素的主要生产菌株。

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加强发酵工艺控制等手段,可以提高抗生素的产量和纯度。

此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改良菌株,增强生产效率。

2. 蛋白质的表达许多重要的生物药物,如胰岛素、人血小板生长因子等,都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表达。

大肠杆菌是常用的表达宿主菌株之一。

通过插入外源基因到大肠杆菌的表达载体中,可高效表达目标蛋白质,并进行纯化和制备。

3. 酶的生产酶在药物合成、食品加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利用微生物可以大规模生产酶,例如通过酵母菌表达、发酵等技术,生产纤维素酶、葡萄糖异构酶等酶类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4. 疫苗的制备微生物在疫苗制备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疫苗一般通过微生物培养生产,如通过培养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以制备相应的疫苗,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5. 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微生物在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如发酵罐、生物滤池等,可实现微生物的大规模培养和生产。

通过良好的反应器设计和操作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物的产率和纯度。

三、微生物在制药中的意义1. 提高药物产量和质量利用微生物生产药物可以实现大规模化、连续化生产。

通过对微生物菌株的选育和培养条件的优化,可以提高药物的产量和纯度,满足临床需求。

2. 降低制药成本相比于动植物源的药物原料,微生物菌体的生产成本较低,生产周期较短。

因此,利用微生物生产药物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可以降低制药的生产成本,使药物更加普及和可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