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及繁殖栽培管理技术
芍药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芍药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芍药的种植方法:
一、种子繁殖
1、准备芍药种子:芍药的种子含湿量较大,应当预先浸泡6—10小时,以便种子发芽。
2、培土准备:选取肥沃排水良好的空气流通较好,PH在6—7范围内的容器,配制3—4 cm厚度的培土面层,增加种植深度;
3、播种:将浸泡好的芍药种子撒在培土上,撒种时要注意撒种密度,分散撒种,尽量避免过密;
4、掩盖:将撒种后的培土表面掩盖,厚度大约1—2cm,以防种子自然风吹走,做到遮蔽防止干燥;
5、浇水:以中性水为宜,适当浇水,保持种植土壤湿润,也需要保证根部温度;
6、攀枝:阳光充足的地方可以攀枝定植,可以采用土挖、攀挂等技术;
芍药种植时间:芍药习惯于4月至8月种植,在温度比较高的地区,3月份可以开始种植,9月份可以延续种植。
芍药花分株后怎么栽种 分药花是插扦种植吗

芍药花分株后怎么栽种分药花是插扦种植吗芍药是我国六大名花之一,其绚丽的花朵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同时也是一种具有养血养阴、止痛退烧、美容养肤功效的中药,很多人喜欢用它来泡水。
那么它该怎么种植呢?一起来看看吧。
芍药怎么种植另外芍药喜光,在光照充足的环境才能生长茂盛,花色更为艳丽,也能耐阴,怕强光照射,所以要准备好遮阴避阳的设施,长期的暴晒会引起灼伤,导致花期延长。
芍药怎么种植1、种植准备芍药是肉质根的植物,喜欢酸性的环境,怕积水,所以在种植时一定要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偏酸性土壤来种植,切忌使用碱性土壤种植,极易导致植株叶片枯萎死亡。
分株繁殖选择在8-xx月进行,将生长xx年生植株做母株,将其肉质根小心的挖出,一般每个母株可分出3-5个子株,每个子株要带2-3个芽。
分株时将根部放置在阴凉地方晾一天,这是芍药根部易折断,分株后可蘸泥浆栽植,如果不立即栽植,不要切分,可沙藏备用。
芍药怎么种植2、繁殖方法芍药的繁殖方法有很多,在做药材种植时,一般选用分株和播种两种繁殖方法,但是播种耗费的时间过长,一般播种后到开花要4-xx年,所以大多是选择分株繁殖。
栽植后要要加强管理,一般如果分株的根较大的,在第xx年可能会开花,但是花较少,所以建议摘除,避免养分消耗,使植株能生长健壮。
而根小的一般会生长不良,第xx年不会开花,要培育2-xx 年才能正常开花。
芍药怎么种植3、栽植栽植时不要入土过深,以芽入土2cm为宜,过深会不利于芽的生长,造成烂根现象发生,过浅则不利开花,易发生冻害或暴晒致死。
比如病虫害的侵扰,芍药病害主要有灰霉病、褐斑病、红斑病、锈病,虫害㓟金龟子、蚜虫、介壳虫,要最好病虫防治工作。
芍药能耐高温和低温,但这些极度的温度会影响它生长,高温时要遮阴,低温要防止冻害。
芍药需肥量不大,在花期后一周后两周后要施一次磷肥,平时可浇施稀薄的肥水即可。
4、田间管理在栽植后,幼苗出土后,一定要定期定时的浇水,使其有足够水分生长发育,要做好养护工作,这时幼苗是极为脆弱的,极易遭受外界影响而死亡。
芍药种植方法和时间

芍药种植方法和时间
芍药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以下是种植芍药的方法和时间。
1. 选择合适的品种和场地: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栽培条件,选择适合的芍药品种。
芍药喜欢阳光充足和排水良好的土壤,选择距离树木和建筑物较远的地方进行栽种。
2. 准备土壤:在种植前准备土壤,松土并除去杂草。
如果土壤质地较重,可以添加腐叶土或沙子来改善土壤通透性和保水性。
3. 播种或移植:芍药可以通过种子或分根来繁殖。
如果选择种子繁殖,可以在春季将种子播种至育苗盘中,并放置在温暖和充足阳光的地方。
苗长至3-4片真叶时可移植至花坛或花盆中。
如果选择分根繁殖,一般在秋季将芍药株取出,将根系切割成小块,并分别移植至新的花坛或花盆中。
4. 浇水和施肥:在芍药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引起根部腐烂。
每个月可以施一次肥,使用有机肥料或花卉专用肥料。
5. 病虫害防治:及时除去杂草和病虫害的影响,可以使用无公害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药物使用的剂量和方法,以免对芍药产生不良影响。
6. 冬季保护:在寒冷的冬季,为了保护芍药免受低温的伤害,可以在地表覆盖一层厚厚的覆土或干草,并在临近开春时及时清除,以利芍药重新生长。
种植芍药的最佳时间取决于地区和品种。
一般来说,春季是种植芍药的最佳时间,这样花草有足够的时间生长和开花。
此外,根据芍药品种的需求和气候条件的不同,有些品种也可以在秋季进行种植。
以上就是种植芍药的方法和时间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芍药花怎么种植方法

芍药花怎么种植方法
芍药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种植方法如下:
1. 选择种子或分株:芍药花可以通过种子或分株进行繁殖。
如果选择种子,需要提前收集花朵干燥后的种子;如果选择分株,可以从成熟的芍药株中选择具有健康根系的侧枝进行分株。
2. 准备土壤:芍药花喜欢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
选择肥沃、疏松的土壤,并在土壤中掺入适量的腐熟堆肥,以提供养分。
3. 播种或移植:如果使用种子,可以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并轻轻拍实土壤。
如果使用分株,将分株插入土壤中,根部要完全埋在土壤中,留出适当的空间。
4. 浇水:在播种或移植后,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
每次浇水量应保持土壤适度湿润即可。
5. 管理和保养:芍药花需要定期除草和松土,以保持土壤通气性。
同时,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可以提供养分。
花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可以进行摘心剪枝,促进侧枝的分枝。
6. 防治病虫害:如发现芍药花遭受病虫害,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
剂或病虫害防治剂,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7. 收获和保养:芍药花通常在种植后2-3年才能开花。
芍药花开花后,要及时修剪枯黄的花朵,并注意及时除去枯黄的叶子,保持花株的健康。
以上是芍药花的种植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芍药药材的种植方法

芍药药材的种植方法芍药药材是中药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芍药药材主要包括赤芍药和白芍药两种,栽培方法相对较为相似,但因为两者有一些差异,所以在具体的种植方法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芍药药材的种植方法。
一、赤芍药的种植方法1. 土壤要求赤芍药喜欢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适宜栽植在疏松、肥沃、酸性土壤中。
2. 繁殖方式赤芍药可以通过四种繁殖方式进行种植,包括种子繁殖、插条繁殖、分株繁殖和离体培养。
其中,种子繁殖是种植赤芍药的主要方法。
- 种子繁殖:在早春或秋季,选择健康的种子进行播种。
首先,将种子浸泡于温水中,泡发4-6小时。
然后,选取育苗盘或育苗盆,播种前先在基质上均匀撒上种子。
种子表面洒薄一层覆土,保持适宜湿度,大约7-10天种子将开始发芽。
待其苗高4-5厘米时,可移植到田间生长。
3. 种植和管理- 种植:苗期的赤芍药需在合适的季节移栽到田间,每株之间的间距保持20-30厘米。
深度调查土壤湿度,根据土壤湿度而定。
避免水湿过度,以免花期延迟。
- 管理:赤芍药需保持适宜湿润的土壤状态,避免过湿或过干。
在干旱期间要适量浇水,但不要过量,以免造成根部腐烂。
同时,注意除草、松土等措施,保证充足的氧气供给。
4. 收获和储存- 收获:一般来说,赤芍药在生长期经历苗期、芽期、菌丝期和成熟期,最佳的收获时间是在花期以后,花期过后的地下鳞茎生长期是芍药的最佳收获期。
待嫩枝抽长6-8厘米时,展叶化尖,苞片刚刚展开,将枝叶和地下鳞茎分离,收获鳞茎。
- 储存:可以将鲜芍药鳞茎清洗后晾晒阴干,再置于通风干燥处储存,或将其制成粉末、煎剂等加工品进行储存和使用。
二、白芍药的种植方法白芍药的种植方法与赤芍药类似,但在一些细节上有所不同。
1. 土壤要求白芍药对土壤的要求更为严苛,喜欢肥沃、疏松的土壤,但对酸性土壤的要求比赤芍药更高。
2. 繁殖方式白芍药的繁殖方式与赤芍药相同,包括种子繁殖、插条繁殖、分株繁殖和离体培养。
芍药的繁殖方法和土壤要求

芍药的繁殖方法和土壤要求芍药(学名:Paeonia)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植物,深受花农和花卉爱好者的喜爱。
它的繁殖方法和土壤要求对于栽培芍药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芍药的繁殖方法和土壤要求,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芍药的种植技巧。
一、芍药的繁殖方法芍药的繁殖方法主要有三种:分株繁殖、播种繁殖和嫁接繁殖。
1.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是最常用的芍药繁殖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在芍药开花过后,等到秋季或春季时,将芍药植株挖出。
2)仔细观察植株,选择健康的,根茎完整的分支进行分株。
3)将分支与根茎分离,并切割出丛式根茎。
4)将分离出的丛式根茎重新栽植到新的土壤中。
5)保持土壤湿润,并给予适量的肥料。
2. 播种繁殖播种繁殖适合于一些花种品种繁杂或难以分株的花卉。
具体步骤如下:1)在春季或秋季,准备好肥沃的土壤,并将之松软。
2)将芍药种子均匀撒播在土壤表面,然后用一层薄土覆盖种子。
3)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于湿润。
4)在适当的温度下等待花种发芽,一般需要2-3周。
5)等花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可以移植到更大的花盆或花坛中。
3. 嫁接繁殖嫁接繁殖主要是利用芍药无性繁殖的特性。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适合用作砧木的树种,常见的有无花果树、桃树等。
2)将砧木进行修剪,使其具备嫁接的条件。
3)选择优质的芍药品种的芽,将其嫁接到砧木上。
4)嫁接完成后,将芍药植株定植到合适的土壤中,并给予适量的水和肥料。
二、芍药的土壤要求芍药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高,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1. pH值芍药喜欢中性或略酸性的土壤,pH值在6.5-7之间最为适宜。
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会对芍药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2. 营养成分芍药对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需求较高。
在种植前,应充分施加腐熟的有机肥料,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3. 排水性良好的排水性是芍药生长的基本条件之一。
避免土壤积水,以免对芍药的根系造成伤害和腐烂。
4. 保水性芍药对水分也有一定的需求。
在夏季高温干燥的季节,需要注意补充适量的水分,保持土壤的湿润程度。
芍药花的栽培和繁殖方法

芍药花的栽培和繁殖方法芍药花是一种草本多年生植物,花色丰富多样,花型美丽,受到许多花友的喜爱。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芍药花的栽培和繁殖方法。
一、芍药花的栽培方法1.土壤选择芍药花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酸碱度以中性或微酸性为宜。
在土壤栽培之前,可以施加一些腐熟的有机肥或堆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2.适宜的气候条件芍药花对光照要求较高,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
因此,选址时要选择光照充足的地方,避免浓密的阴影。
芍药花喜欢湿润的环境,但同时也要注意排水良好,防止水涝。
3.种植时间芍药花适合在春季或秋季栽培。
春季是芍药花的生长期,适宜在3月至5月之间栽培。
秋季是芍药花萌发根茎的季节,适宜在9月至10月之间栽培。
4.种植方法(1)育苗阶段芍药花的种子较小,喜欢在阳光下采收。
将种子播撒在育苗盘或育苗盆内,用薄层细沙或培养土进行覆盖。
在播种之前,先浸泡种子24小时,然后进行播种。
保持土壤湿润,定期喷水,增加湿度。
约7-10天后,芍药花的幼苗开始出土,这时可以减少浇水次数,避免积水。
(2)定植阶段当芍药花幼苗长至3-5厘米时,可以进行迁地或定植。
选取一个适合的位置,将幼苗移植到土壤中。
注意保持适量的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以免造成烂根。
(3)管理阶段芍药花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
避免积水,及时清除杂草,以免影响生长。
在花苞开始形成时可以适量施加磷钾肥,促进花芽分化。
5.病虫害防治芍药花容易受到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的侵扰,可以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另外,芍药花也容易发生霜冻和病害,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二、芍药花的繁殖方法1.分株繁殖芍药花生长过程中会分出许多新的根茎,这些根茎可以进行分株繁殖。
在春季或秋季,将成熟的株分离出来,注意保持根系的完整性。
然后将分离好的株重新定植到土壤中,进行常规的管理。
2.扦插繁殖芍药花的扦插繁殖一般在春季进行。
选取生长茁壮的芍药花枝条,剪下后修剪整理,将其插入湿润的沙土或腐叶土中。
芍药的繁殖栽培技术要点

芍药的繁殖栽培技术要点与牡丹相比,芍药的繁殖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相对要简便粗放得多,比如不需要嫁接和压条繁殖,只行播种与分株繁殖即可。
下面将芍药特有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芍药去根分株繁殖去根分株法多用在药用芍药的繁殖上,即将母株挖出后,去掉附土并将下部根系全部剪掉,仅留根颈部分,用利刃顺其势切开,分成几个子根颈块,每一块的根颈需带3~5个芽,切口处可用硫黄粉涂抹以消毒杀菌,然后栽植。
此法能促进根颈部多萌生新根,而且新根生长均匀,可以提高根皮产量和质量。
2.芍药的根插繁殖芍药根粗大,肉质,储藏有丰富的养分。
表皮上有许多不定芽,因此可以用来扦插繁殖。
常在秋季结合分株时将剪除的根做扦插材料,但需选择粗壮,较新的根,剪栽成15~20cm长的小段,平埋在平整的沙床内或竖直放在25cm深的沟内。
根段距地表约1cm,覆土压实并培土15cm左右。
为防寒防旱,可在封土上覆盖地膜或加塑料拱棚,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第二年春天逐渐去除覆盖物,以利幼芽出土,秋季可移栽。
3.花前及时剥侧蕾芍药除茎顶形成顶花蕾外,还经常在上部几个叶腋中形成侧花蕾。
为使顶花蕾生长发育良好,开花硕大,应当剥掉这些侧花蕾,以使养分集中供应,剥除侧花蕾宜在晴天进行,不宜阴雨天剥除,以免伤口感染病菌。
但有些品种的侧花蕾很容易开花,同时也不太影响顶花蕾的生长,适当保留还可以延长观赏期。
4.封土越冬芍药地上茎开花后于初冬前逐渐枯死,应从地表剪掉,集中烧毁以防病菌传播。
在寒冷地区,株丛端部、应培土防寒。
苗源通是全方位的苗木电子商务平台,为您提供最新、最快、最权威的苗木信息与苗木价格,并为大家全新打造出全国最大苗木供应平台,竭力做全国最大的绿化苗木基地,同时提供绿化苗木栽培及养护技术资料。
是花木,苗木求购者们的首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
万方数据
第 3 期 总第 66 期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No. 3 (GSNO. 66) 2003 年 8 月 Quarterly of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Aug. 2003
芍药及繁殖栽培管理技术
曹振岭 1 梁艺红 2 曹春瑞 1 冯 宇 1 1.牡丹江师范学院生物系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 2.牡丹江医学院
芍药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 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 培历史 深受广大栽培者的喜爱 人们多用其布置庭院 一些花农也有用盆栽的 当做盆栽观赏花卉进行管理养 护 由于芍药花形多样 花色艳丽 古时就有牡丹为 花 王 芍药为 花后 的说法 在牡丹江地区人们把芍 药多栽在室外及公共场所
杨树扦插地膜覆盖育苗试验
杨 彬 郭艳秋 康 静 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 157421
摘 要 采用透明膜和黑色膜覆盖培育杨树苗木 提高了苗木生长量 覆盖透明膜和黑色膜与对照 裸地
相
比 苗高生长量分别提高66%和46% 地径生长量分别提高62%和46%
关键词 杨树 地膜覆盖 透明膜 黑色膜
杨树是中国北方地区营造速生丰产林和城乡 四 高2.8 10cm深处提高0.6 黑色膜覆盖增温幅度低
引证文献(1条)
1.刘玉梅 观赏芍药生态习性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8(1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lftc200303036.aspx
到抑制 经测试结果表明 覆膜后土壤含水量比裸地提
有机质4.12%
高3.8% 另外试验表明 黑色膜抑制杂草生长效果好于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透明膜
2 1 材料
3 3 对迎春5#杨生长影响
覆盖材料是采用牡丹江塑料厂生产的黑色聚乙烯薄
透明膜与黑色膜覆盖杨树扦插育苗 对土壤温度和
膜和透明聚乙烯薄膜 供试树种是迎春5#杨
换处用土压实 苗木管理要定期抹芽除蘖 苗木速生期 平均地径2.86cm 为裸地的162% 黑色膜覆盖 平均苗
前打孔追施尿素1次
高2.27m 为裸地的146% 平均地径2.34cm 为裸地的
2 3 观测
133% 黑色膜对提高ຫໍສະໝຸດ 木生长量效果不如透明膜在苗木生育期内 每10日观测1次地温 秋季调查 4 结论
芍药用种子繁殖时 不仅可以使植株繁殖倍数高 而且还可以选育出优良新品种 在芍药开花时期 可采 取人工辅助授粉 宜在每日上午8~10时 用毛笔或海绵 等物采收一个品种的花粉 给另一个品种柱头授粉 连 续1~3天 授粉时也可以将几个不同品种 不同花色的花 粉采收混合后 给其中一个品种柱头授粉 授粉后的植 株要加强田间管理 促进种子饱满 早成熟 秋季种子 成熟后要及时收获 除去种子外壳 妥善保管
明膜覆盖 5cm深处平均地温比裸地提高3.2 10cm深 苗 但是由于苗木质量好净收益高于裸地
处提高2.3 黑色膜覆盖 5cm深处平均地温比裸地提
翻30cm以上 而后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最好施入含 磷钾肥较高的鸡鸭粪与草木灰 同时再施少许的杀虫剂 以防地下害虫 再深翻1次使粪肥土壤充分混拌均匀 栽 植深度依芍药根系长度而定 最后把芍药放入穴坑里 使根系舒展伸直 栽植深度以芽上覆盖2~4cm厚的土为 宜 浇透水 隔2~3天进行浅中耕 保证土壤通气良好 现蕾后每隔10~15天 进行1次除草松土 不能草荒 天 旱时要及时补水
芍药春季萌芽后生长迅速 茎秆长出后即辩认出花
蕾 茎秆前期生长比较快 花期可达月余 花开放时 植株停止向上生长 叶数也不在增加 为保证花盘大 可在花开前 将主茎上的侧蕾疏掉 只保留主蕾 芍药 开花凋谢后 不收获种子的植株 最好将主茎剪除一部 分 以免消耗过多养分 进入9月中下旬 经秋霜后地上 部分逐渐枯死 地下肉质根储存充足养料以待来年生长 在封冻前将地上残叶除净 追施农家肥及浇水 并在上 面覆盖20cm厚馒头状土堆 以保安全越冬
47 万方数据
芍药及繁殖栽培管理技术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曹振岭, 梁艺红, 曹春瑞, 冯宇 曹振岭,曹春瑞,冯宇(牡丹江师范学院生物系,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梁艺红(牡丹江医学院)
中国林副特产 QUARTERLY OF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2003(3) 1次
盖 5cm深处18.9 20cm深处17.1
1 试验地基本概况
3 2 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试验地设在牡丹江市东郊青梅试验站 该地年平均
黑色膜和透明膜覆盖垄面 能起到保水作用 干旱
气温3.7 年降水量463.7mm 无霜期125天左右 土壤 天气下虽然土壤比较干燥 因薄膜覆盖土壤水分蒸发受
为砂壤土 其pH约5.9 全氮0.162% 速效磷19.4mg/kg
湿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使插穗提前形成不定根 根系
2 2 方法
逐渐伸向适宜地温层 增强吸水 吸肥能力 促进芽苞
整地 做垄和扦插方法与常规杨树扦插育苗方法相 萌发 提早进行干物质积累 因此 苗木生产量增长十
同 覆膜时要拉紧压实 使膜整附于垄面 两块地膜交 分明显 透明膜覆盖 平均苗高2.56m 为裸地的166%
芍药喜在肥沃湿润 排水良好的深厚沙质壤土中生 长 但在粘土 黄山沙土 黑土等也能正常生长 喜湿 润但怕水涝 喜光照但在稀疏林荫下也能正常生长开花
收稿日期 2003-03-28
不喜低洼易涝盐碱地 2 繁殖 2 1 分株繁殖
芍药栽培繁殖多采用分株法 将3~5年生以上的芍 药整株从土里挖出 去掉根上的泥土 阴放1~2天 待根 系稍蔫后 以1~3个芽为1丛株 找其自然连接最小处 用利刃切开 刀口处用少许木炭粉末涂沫 以防腐烂 根保留15cm长即可 有时不保留根系栽后也能成活 一般3~5年生的母株 可分出3~10簇新株 芍药母株如多 年不分株 就枯朽 逐渐转向衰败 生产实践证明 芍 药分株必须在秋季进行 春季分株不仅成活率低 而且 以后长势也弱 开花时间延后 2 2 种子繁殖
苗高和地径生长量
4 1 透明膜对杨树扦插育苗作用十分明显 既能提高
3 结果与分析
土壤温度 又可保持土壤水分
3 1 对土壤温度影响
4 2 黑色膜覆盖杨树扦插育苗效果不如透明膜 但是
地膜覆盖能有效地利用太阳能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黑色膜能有效地抑制杂草滋生
和热量散失 从而提高了土壤温度 观测结果表明 透 4 3 从经济效益上分析 覆膜育苗成本略高于裸地育
种子播种可采用两种方法 一种是在播种前60~80 天 将种子用40 温水浸泡24h 使其充分浸泡 然后用 1份种子与5份细沙拌均放在容器里 置入菜窖等低温处 进行层积处理 沙子要保持一定湿度 同时在层积处理 期间 种子要翻倒几次 于清明前后播种 最迟在5月10 日播种完毕 不经低温层积处理过的种子 当年春播后 不出苗或极少出苗
芍药属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多在50~70cm 左右 簇生 1簇有多个各自独立的花梗 花单生于当年 生主茎的顶端 每1个花梗上有主蕾1个以及3~4个侧蕾不 等 每1个侧蕾的花梗较长 花朵有单瓣和重瓣之分 花 色分为白 黄 粉红 紫红等多种颜色 做为观赏花的 芍药 人们多栽培重瓣的 1 生性
芍药在中国主要产地是淮河以北广大地区 以安徽 省的毫县 今毫洲市 山东省的荷泽市 河南省的洛 阳市 江苏省的扬州市最负盛名 毫县以栽培单瓣芍药 为主 栽培历史悠久 种植经验非常丰富 种植面积广 泛 故当地农户多以栽培芍药 出售芍药根部入药为主 要经济收入来源 当地的芍药药材销往国内外 名扬天 下 荷泽市公园以及近郊栽培的芍药几乎全为观赏品种 一些珍惜品种远销世界各地
旁 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 在林业发展占有重要地位
于透明膜 不同土壤深度增温效果不同 覆盖薄膜后
牡丹江地区气候寒冷 生长期短 培育杨树优质壮苗
愈接近表面,增温值越大 根据6月份观测平均地温 透
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关键因子 为此 开展了杨树扦插覆 明膜覆盖 5cm深处20.1 20cm深处18.3 黑色膜覆
膜育苗试验 现将试验情况及结果整理如下
第二种播种方法 上冻前10~20天 将种子直接播 入整好地的土壤里 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天 第二年春天 即可出苗 种子出苗后前期生长较慢 要加强田间管理 注意防治病虫害 1年生的小苗 可于秋天移栽 以后即 可成为一个独立的植株 到了开花时期 观察其叶形 花色 株高等与原亲本是否有较大的差异 从中选育出 与亲本长相有许多完全不同的新品种 3 管理
芍药系耐寒的宿根草本花卉 叶狭长似牡丹 花外 观更与牡丹无特大差异 在当地有时被误称为牡丹花 实际上芍药花与牡丹花在生长特征特性与管理方法上有 很大的区别 芍药是草本花卉 而牡丹是木本花卉 牡 丹每年需要修剪枝条 芍药则无需此工序 牡丹花开后 芍药花才开放
芍药的适应性很强 分布广泛 淮河流域 黄河两 岸及华北平原均有栽培 经十几年的栽培观察 将生长 在北纬32 o 自然条件下的芍药引种到北纬44 o 严寒的牡 丹江地区栽培也能安全越冬 地处寒冷的沈阳植物园已 从全国各地引进了 150多个品种 总计栽植达2万余株 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观光 引种 驯化基地 在本地 区除了人工栽培的重瓣芍药外 还有一种生长在荒山林 下的单瓣野生芍药 花色含苞待放时多呈紫红色 开放 后变为红 粉 白相间 到了晚秋季节人们挖其根入药
第 3 期 总第 66 期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No. 3 (GSNO. 66) 2003 年 8 月 Quarterly of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Aug.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