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会昌中学下册期末精选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

会昌县2021年春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一、语言知识运用。
(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诬蔑.(miè)缭望挑拨离间.(jiān)袖手旁观B.抉.择(qué)萦绕强.词夺理(qiǎnɡ)不修边辐C.枷.锁(jiā)推搡怒不可遏.(è)销声匿迹D.蠕.动(lú)浮燥纷至沓.来(tà)亭台楼阁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个子特别高,坐在后排也能目空一切....,把前排同学的小动作看得清清楚楚。
B.这些天来,各种事情接踵而至....,让原本心力交瘁的他无法应对。
C.他灵巧的双手把一团团彩泥捏成各种卡通人物,逼真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D.国庆期间,各地推出的灯光秀璀璨夺目,让人目眩神迷....,大呼过足眼瘾。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用一封封的书信传递着自己的惦念。
B.央视《经典咏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
C.“伸手的人生没滋味,拼搏的人生才幸福。
”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已的努力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
D.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所以作家不只能写自己,也能写别人。
②我们闻过玫瑰花的香味,凭我们闻过花香,可以描写一切闻见花香的人。
③这两者是分不开的,先经验后体会,有经验才能体会。
④文章题材的来源是体验:体会和经验。
⑤经验是亲自尝受,体会是因为自己尝受过,知道别人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A.②④③①⑤B.②⑤④①③C.④⑤①③②D.④③⑤②①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其实完美本身是一个美好的字眼。
江西江西省会昌中学期末精选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

江西江西省会昌中学期末精选章末训练(Word 版 含解析)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1 s 内与第5 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B .第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C .OA 、AB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BC OA AB a a a >>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A .第1s 内与第5s 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故A 错误;B .第1 s 内、第5 s 内的加速度分别为:2214m/s 2m/s 2a == 22504m/s 4m/s 1a -==- 1a 、5a 的符号相反,表示它们的方向相反,第1s 内的加速度小于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故B 错误;C .由于AB 段的加速度为零,故三段的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BC OA AB a a a >>故C 正确;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均为正值,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为负值,速度为正值,两者方向相反,故D 正确; 故选CD 。
2.甲、乙两辆赛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平直公路行驶。
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 s时,甲车在乙车的前方B.20 s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C.甲、乙加速时,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D.4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且相距900m【答案】AD【解析】【详解】A、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60s时,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所以甲车在乙车前方,故A正确;B、40s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40s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40s时,甲乙相距最远,在20s时,两车相距不是最远,故B错误;C、速度−时间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甲加速时的加速度小于乙加速时的加速度,故C错误;D、根据图象可知,4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都为40m/s,甲的位移,乙的位移,所以甲乙相距,故D正确;故选AD。
2020-2021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

2020-2021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18分). 1.在-1、0、-\互、2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2. 如图,若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3.点AC-}, 2)到x 轴的距离是( A. -1 B. 1 C. -2D. 24.若< [x=l 是二元一次方程 1 y=3rrvc-y=3 的解, 则m 为()A. 7B. 6C.—D. 035.若a>b,则下列式子错误的是()6. 学习了数据的调查方式后,悠悠采取以下调查数据的方式展开调查,你认为他的调查方 式选取合适的为()A, 为了解一批防疫物资的质量情况,选择普查 B, 为了解郑州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选择普查C. 为了解郑州市中小学生对新冠病毒传播途径的知晓率,选择抽样调查D. 为了解运载火箭零件的质量情况,选择抽样调查 二. 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7. 面的平方根是. 8.点尸3, 2)在第二象限内,则的值可以是(写出一个即可)9. 如图,将△ABC 沿BC 方向平移至△ DEF 处.若EC=2BE=2,则CF 的长为DA. - 1B. 0C. -V2D.A. Zl+Z5 = 180°B. Z2=Z3C. Z1 = Z2D. Z4=Z1 A.-2 -2B. 2a>2bC. ci - 2>b - 2D. Q +2〉/?+210.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醇酒一斗,直钱五十;行酒一斗,直钱一十.今将钱三十,得酒二斗.问醇、行酒各得几何?”其大意是:今有醇酒(优质酒)1斗,价值50钱;行酒(劣质酒)1斗,价值10钱.现用30钱,买得2 斗酒.问醇酒、行酒各能买得多少?设醇酒为x斗,行酒为〉斗,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11.某中学新建食堂正式投入使用,为提高服务质量,食堂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了“最受欢迎菜品”的调查统计.以下是打乱了的调查统计顺序,请按正确顺序重新排序(只填番号):-①绘制扇形图;②收集最受学生欢迎菜品的数据;③利用扇形图分析出最受学生欢迎的菜品;④整理所收集的数据.12.如图所示,点。
江西省会昌中学下册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一、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易错题培优(难)1.一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上放置质量为m=2kg小物块(物块与传送带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2μ=),现让传送带从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a=4m/s2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12m/s后,立即以相同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传送带和小物块均静止不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物块0到4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B.小物块0到3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之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C.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长度为12mD.整个过程中小物块和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80J【答案】ACD【解析】【分析】【详解】物块和传送带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
AB.由于物块的加速度a1=µg=2m/s2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a2=4 m/s2,所以前面阶段两者相对滑动,时间12vta==3s,此时物块的速度v1=6 m/s,传送带的速度v2=12 m/s物块的位移x1=12a1t12=9m传送带的位移x2=12a2t12=18m两者相对位移为121x x x∆=-=9m此后传送带减速,但物块仍加速,B错误;当物块与传送带共速时,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12- a2t2=6+ a1t2解得t 2=1s因此物块匀加速所用的时间为t 1+ t 2=4s两者相对位移为2x ∆= 3m ,所以A 正确。
C .物块开始减速的速度为v 3=6+ a 1t 2=8 m/s物块减速至静止所用时间为331v t a ==4s 传送带减速至静止所用时间为342v t a ==2s 该过程物块的位移为x 3=12a 1t 32=16m 传送带的位移为x 2=12a 2t 42=8m 两者相对位移为3x ∆=8m回滑不会增加划痕长度,所以划痕长为12x x x ∆=∆+∆=9m+3m=12mC 正确;D .全程相对路程为L =123x x x ∆+∆+∆=9m+3m+8m=20mQ =µmgL =80JD 正确; 故选ACD 。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宁师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质量为4kg 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5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左、大小为10N 的拉力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g =10N/kg )A .10N ,向右B .10N ,向左C .20N ,向右D .20N ,向左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氢气(可看作理想气体)由状态A 经状态B 变化到状态C ,设由A 到B 、由B 到C 的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分别为W 1、W 2,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 1、Q 2,则A .10W >,20W >B .10Q >,20Q >C .1212W W Q Q +=+D .1212W W Q Q +>+3、下列关于原子核相关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链式反应B .人类对原子核变化规律的认识是从α粒子散射实验开始的C .中等质量核的平均结合能比重核的平均结合能大,所以重核裂变要释放能量D .钚(239)可由铀239()经过1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而产生4、关于物理学家及其相应贡献,以下叙述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 .安培提出场的概念,并用画电场线、磁感线的方法描述电场和磁场C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D .汤姆逊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5、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的方式上是不同的B .只要对内燃机不断改进,就可以把内燃机得到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C .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物理过程都能自发进行D .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6、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其电势能保持不变,则()A .该粒子一定做直线运动B .该粒子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C .该粒子运动轨迹上各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同D .该粒子运动轨迹上各点的电势一定相同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期末精选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期末精选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 解析版)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 、ABC 、ABCD 、ABCDE 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 、2s 、3s 、4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1m/sB .物体在ABC 5m/s C .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答案】ABC【解析】【分析】【详解】A .由图可知物体在AB 段的位移为1m ,则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1m/s 1m/s 1x v t === 选项A 正确;B .物体在ABC 段的位移大小为 2212m 5m x =+=所以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5m/s 2x v t == 选项B 正确;C .根据公式x v t=可知,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则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选项C 正确;D .根据题给条件,无法得知物体的B 点的运动速度,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所以不能得出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选项D 错误。
故选ABC 。
2.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还要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减少【答案】BC【解析】【分析】【详解】AB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而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故A 错误,B 正确。
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宁师中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宁师中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 (本题9分)鹰在高空中盘旋时,垂直于翼面的升力和其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如图所示。
当翼面与水平面成角并以速率匀速水平盘旋时的半径为A .B .C .D .2、 (本题9分)如图所示,倒L 型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L 杆可围绕竖直轴(OO ')以角速度ω的匀速转动。
若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则杆对球的作用力大小为A .242m g R ω+B .242m g R ω-C .2m R ωD .不能确定3、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分别标记有a 、b 两点。
其中a 、b 两点的电势相等,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同的是A.甲图:与点电荷等距的a、b两点B.乙图:两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C.丙图:点电荷与带电平板形成的电场中平板上表面的a、b两点D.丁图:匀强电场中的a、b两点4、(本题9分)“绿色、环保、低碳”是当今世界的关键词,“低碳”要求我们节约及高效利用能源.关于能源与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被使用后就消失了,所以要节约能源B.自然界中石油、煤炭等能源可供人类长久使用C.人类应多开发与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D.人类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的能源,所以能量可以被创造5、(本题9分)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h,将甲、乙两球分别以大小为v1和v2的初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A.同时抛出,且v1<v2B.甲迟抛出,且v1<v2C.甲早抛出,且v1>v2D.甲早抛出,且v1<v26、(本题9分)下面叙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总结出了惯性定律B.亚里士多德发现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C.开普勒通过研究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7、(本题9分)如图是研究三辆汽车加速性能和制动性能时得到的v-t图像。
江西江西省会昌中学机械能守恒定律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

一、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竖直墙上固定有光滑的小滑轮D ,质量相等的物体A 和B 用轻弹簧连接,物体B 放在地面上,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与物体A 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与小环C 连接,小环C 穿过竖直固定的光滑均匀细杆,小环C 位于位置R 时,绳与细杆的夹角为θ,此时物体B 与地面刚好无压力。
图中SD 水平,位置R 和Q 关于S 对称。
现让小环从R 处由静止释放,环下落过程中绳始终处于拉直状态,且环到达Q 时速度最大。
下列关于小环C 下落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小环C 、物体A 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B .小环C 下落到位置S 时,小环C 的机械能一定最大C .小环C 从位置R 运动到位置Q 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一定先减小后增大D .小环C 到达Q 点时,物体A 与小环C 的动能之比为cos 2θ【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A .在小环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势能与动能、弹性势能相互转换,所以小环C 、物体A 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选项A 错误;B .小环C 下落到位置S 过程中,绳的拉力一直对小环做正功,所以小环的机械能一直在增大,往下绳的拉力对小环做负功,机械能减小,所以在S 时,小环的机械能最大,选项B 正确;C .小环在R 、Q 处时弹簧均为拉伸状态,且弹力大小等于B 的重力,当环运动到S 处,物体A 的位置最低,但弹簧是否处于拉伸状态,不能确定,因此弹簧的弹性势能不一定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 错误;D .在Q 位置,环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此时速度最大,说明所受合力为零,则有cos C T m g θ=对A 、B 整体,根据平衡条件有2A T m g =故2cos C A m m θ=在Q 点将小环v速度分解可知cos A v v θ=根据动能212k E mv =可知,物体A 与小环C 的动能之比为 221cos 2122A A Ak kQC m v E E m v θ== 选项D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会昌中学下册期末精选单元综合测试(Word 版 含答案)一、第五章 抛体运动易错题培优(难)1.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承办。
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
若斜面雪坡的倾角37θ=︒,某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从斜面雪坡顶端M 点沿水平方向飞出后,在空中的姿势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若运动员经3s 后落到斜面雪坡上的N 点。
运动员离开M 点时的速度大小用0v 表示,运动员离开M 点后,经过时间t 离斜坡最远。
(sin370.60︒=,cos370.80︒=,g 取210m/s ),则0v 和t 的值为( )A .15m/s 2.0sB .15m/s 1.5sC .20m/s 1.5sD .20m/s 2.0s【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运动员离开M 点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有212h gt =解得45m h =由几何关系有tan hx θ=又0x v t =解得020m/s v =运动员离开斜坡最远时速度方向与斜坡平行,有tan y v v θ=又y gt =v解得1.5s t =选项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A.大小和方向均不变B.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D.大小和方向均改变【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橡皮参与了水平向右和竖直向上的分运动,如图所示,两个方向的分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v x和v y恒定,则v合恒定,则橡皮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A项正确.3.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在一条河宽150m、水流速度为4m/s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A.能到达正对岸B.渡河的时间不少于50sC.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渡河的位移大小为200mD.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150m【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因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小于河水的流速,由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合速度不可能垂直河岸,小船不可能垂直河岸正达对岸,选项A错误;B .当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垂直河岸时,渡河时间最短min 150s 50s 3d t v ===船 选项B 正确;C .船以最短时间50s 渡河时,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450m 200m min x v t ==⨯=水渡河位移应为水流方向的位移与垂直河岸方向位移的合位移,选项C 错误; D .因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小于河水的流速,由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合速度不可能垂直河岸,小船不可能垂直河岸正达对岸。
若以最短位移渡河,情景如图根据三角形相似可知,最短位移150m 200m v s v =⨯=水船选项D 错误。
故选B 。
4.如图所示,一根长木杆ab 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地面和竖直墙壁aO 上,已知杆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θ=53°,a 点到地面的距离为12m 。
从竖直墙壁上距地面8m 的c 点以水平速度v 0射出一颗小石子,小石子运动的轨迹恰好与ab 杆相切(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sin53°=0.8,cos53°=0.6),则小石子射出时的水平初速度为( )A .10m/sB .5C 352D 3102m/s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将速度和重力都分解到垂直于杆的方向和沿着杆的方向,如图所示在垂直于杆的运动方向上10sin 0.8v v v θ==在垂直于杆的方向的加速度1cos 0.6g g g θ==由题可知,减速到零时的,恰好与杆相碰,则211cos 2v ac g θ=整理得035m/s v =故选B 。
5.质量为5kg 的质点在x -y 平面上运动,x 方向的速度图像和y 方向的位移图像分别如图所示,则质点( )A .初速度大小为5m/sB .所受合外力大小为3NC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 .任意1s 内速度的改变量为3m/s【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由图可知x 方向初速度为4m/s x v =, y 方向初速度6-m/s=-3m/s 2y v =所以质点的初速度2205m/s x y v v v =+=选项A 正确; B .x 方向的加速度228-4m/s =2m/s 2a =所以质点的合力10N F ma ==合选项B 错误;C .x 方向的合力恒定不变,y 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则质点的合力恒定不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选项C 错误;D .任意1s 内速度的改变量为2m/s v at ∆==选项D 错误。
故选A 。
6.质量为0.2kg 的物体,其速度在x ,y 方向的分量v x ,v y ,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 .y 方向相互垂直,则( )A .0~4s 内物体做直线运动B .4~6s 内物体的位移为25mC .0~4s 内物体的位移为12mD .0~6s 内物体一直做曲线运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 0~4s 内,在x 方向做匀速运动,在y 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因此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运动,A 错误;B .由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4~6s 内,在x 方向物体的位移为2m ,在y 方向物体的位移为4m ,物体位移为2225m x y +=B 正确;C .0~4s 内,在x 方向物体的位移为4m ,在y 方向物体的位移为12m ,物体位移为22410mx y+=C错误;D.将4~6s内物体运动倒过来,相当于初速度为零,在x方向和y方向加速度都恒定,即物体加速度恒定,因此在这段时间内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原题中在这段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度直线运动,最终速度减为零,D错误。
故选B。
7.如图所示,固定斜面AO、BO与水平面夹角均为45°。
现从A点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恰能垂直于BO落在C点,若OA=6m,则O、C的距离为()A.22m B2mC.2m D.3m【答案】C【解析】【详解】ABCD.以A点为坐标原点,AO为y轴,垂直于AO为x轴建立坐标系,x轴正方向斜向上,y轴正方向斜向下,分解速度和加速度,则小球在x2,加速度为22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刚好为零,运动时间0vtg=;在y轴上做初速度为022,加速度为22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末速度0022222Cyv v gt v=+=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得位移关系00022(2)22::3:122v v t v tOA OC==则12m3OC OA==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一快艇从离岸边100m 远的河流中央向岸边行驶.已知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图象如(图甲)所示;河中各处水流速度相同,且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 .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直线B .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曲线C .快艇最快到达岸边,所用的时间为20sD .快艇最快到达岸边,经过的位移为100m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B 、两分运动为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个做匀速线运动,知合速度的方向与合加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合运动为曲线运动.故A 错误、B 正确;CD 、当水速垂直于河岸时,时间最短,垂直于河岸方上的加速度a =0.5m/s 2,由212d at =,得t =20s ,而位移大于100m ,故C 正确、D 错误.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会将的运动分解为沿河岸方向和垂直河岸方向,知道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速度越大,时间越短.以及知道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9.静止的城市绿化洒水车,由横截面积为S 的水龙头喷嘴水平喷出水流,水流从射出喷嘴到落地经历的时间为t ,水流落地点与喷嘴连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θ,忽略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流射出喷嘴的速度为2tan θgtB .空中水柱的水的体积为22tan Sgt θC .水流落地时位移大小为22sin gt θD .水流落地时的速度为2cot θgt【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 .水流落地点与喷嘴连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θ,则有200tan 22y gt gtx v t v θ===故02tan gtv θ=故A 错误; B .空中水柱的水量202tan Sgt Q Sv t θ==故B 正确;C . 水流落地时,竖直方向位移212h gt =,根据几何关系得,水流落地时位移大小为 2sin 2sin h gt s θθ==故C 正确;D .水流落地时,竖直方速度v y =gt ,则水流落地时的速度222014(tan )2tan y gtv v v θθ=+=+故D 错误。
故选BC 。
【点睛】水从喷嘴喷出后,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结合几何关系即可求解。
10.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的斜面放在水平地面上,小球从斜面顶端P 点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刚好落在斜面中点处。
现将小球以初速度2v 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下落后均不弹起,sin37°=0.6,c os37°=0.8,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两次在空中运动过程中( )A .时间之比为1:2B .时间之比为12C .水平位移之比为1:4D .竖直位移之比为1:2【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第一次落到斜面中点,假设第二定落到水平面上,根据212h gt =可知122tt=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x vt=代入数据可知1222xx=由于第一次恰好落到斜面中点处,因此第二定一定落到水平面上,假设成立。
因此运动时间之比1:2;水平位移之比为1:22;竖直位移之比为1:2。
BD正确,AC错误。
故选BD。
二、第六章圆周运动易错题培优(难)11.如图所示,一个竖直放置半径为R的光滑圆管,圆管内径很小,有一小球在圆管内做圆周运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小球在最高点时速度v gRB.小球在最高点时速度v由零逐渐增大,圆管壁对小球的弹力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C.当小球在水平直径上方运动时,小球对圆管内壁一定有压力D.当小球在水平直径下方运动时,小球对圆管外壁一定有压力【答案】BD【解析】【分析】【详解】A.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时,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零,选项A错误;B.在最高点时,若v gR<2vmg N mR-=可知速度越大,管壁对球的作用力越小;若v gR>2vN mg mR+=可知速度越大,管壁对球的弹力越大。
选项B 正确;C .当小球在水平直径上方运动,恰好通过最高点时,小球对圆管内外壁均无作用力,选项C 错误;D .当小球在水平直径下方运动时,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要有指向圆心的向心力,则小球对圆管外壁一定有压力作用,选项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