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产业竞争力研究

合集下载

地方茶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

地方茶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

地方茶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刘方林;梁成艾【摘要】The development of Tongren tea industry results from unique natural conditions. The history of tea culture is long while that of tea industry modernization is shor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however, Tongren tea industry encounters multiple obstacles such as weak foundation, extensive economic growth mod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market proprietors and weak brand awareness of the leading enterprises. In response to those problems,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enacting relevant supportive policies to accelerate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upgrade the tea production, developing and perfecting the integration mechanism ofsupply-production-distribution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ongren tea, and integrating brand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collectivized development of Tongren tea industry.%铜仁茶产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有着悠久的茶文化与较为丰富的茶产业资源。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黔南州的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质量优良。

贵州出产的都匀毛尖是中国最著名的十大名茶之一,这是一个古老的中国品牌。

国营农业中茶叶产业的结构调整具有较强的区域和经济优势,发展茶产业对促进黔南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这个行业中速度很快。

与此同时,许多问题正在逐渐出现。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黔南茶业的竞争优势,了解到黔南茶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黔南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对策。

这篇文章由六部分组成。

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的重要性,并通过研究现状介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论文的技术途径。

论文的第二部分包含了行业的概念。

第三部分归纳总结黔南茶产业发展现状。

第四部分结合“SWTO分析法”,分析黔南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

第五部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五部分基于以上分析提出解决黔南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茶产业 SWTO分析现状对策引言茶业是传统支柱产业,黔南州的特色名产,以及富足和强盛的产业。

都匀毛尖主要是通过新鲜茶叶加工,而夏秋茶的开发和运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该公司涉足茶叶、茶饮料、茶健康产品等领域,但深层次的加工和全面利用基本是空的,产品结构单一,限制了产业链的扩展,茶叶资源利用不足,深加工的空间很大。

茶的深加工开发,茶产品类型的追加开发,茶资源的全面利用,茶产业的多元化开发及茶农收入问题迫在眉睫。

在此基础上,根据黔南的实际情况,考虑到茶业的发展状况,提出合理的研究方案。

1绪论1.1研究背景茶叶源于中国,兴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大的消费者。

目前,全世界约有1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茶文化,有60多个经营茶业的国家,其中茶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根据调查世界茶叶产量中81.79%来自中国,非洲位列第二位占世界总产量的15.10%。

中国在茶叶行业集生产、消费、出口,在全世界拥有茶叶文化的国家中几乎是十分罕见的。

贵州茶产业人才需求调研及培养策略

贵州茶产业人才需求调研及培养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贵州茶产业人才需求调研及培养策略■何娟摘要:贵州是全国产茶大省,茶叶栽培面积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

贵州茶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涉茶专业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旺盛需求"也为我们整合发展茶旅特色专业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文章通过走访企业、企查大数据分析、茶人会专家座谈、院校调研、毕业生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贵州茶产业全产业链人才培养需求,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贵州茶产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

业技术院茶旅特色专业群的建设为例,就培养方案的拟订、课程结构的设置、的建设、校企深度融合等方面人才培养。

关键词:茶旅特色专业群;人才需求;人才培养式一、贵州茶产业人才需求调研(一)调研目的通过调研了解涉茶企业的用人理念、企业文化及对涉茶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茶产业的全产业链人才构成、需求状况,岗位设置及对应的职业能力需求,为茶旅一体特色专业群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构建课程体系提供基本依据&(二)调研一根据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部署,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茶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保证专业建设和岗位设置与国家职业能力标准相对应,因此围绕茶旅一体特色专业群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的有了调研&(三)调研内容、方法调研 企业、企查大数据资料收集与分析%院校间调研%毕业生卷调为主,参茶人和青,与企业业专家及人%为。

调研茶产业发展现状%茶产业发展对能人才的需求情况%对能人才的岗位要求和职业能力要求&为茶旅一体特色专业群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及顶岗实习方案的制订提供参依据&(四)调研对象1.业企业调研通过%现调研%校企理和业企业的式,对家茶企业了调研,了解茶相业企业对岗位、专业%,能%的要求。

2.院校调研通过茶产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有中职院校茶专业人中,涉茶专业生%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3.毕业生跟踪调查通过卷调方式,对院茶旅特色专业群2018-2019毕业生调,毕业生业%对业%%业、企业了解&二、贵州茶产业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一)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根据企据,目全茶叶相关企业 4.1万家&2019年,相企业6843家&近几,茶发力,的力茶叶走出去。

贵州茶叶调研报告

贵州茶叶调研报告

贵州茶叶调研报告贵州茶叶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贵州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现场调研:我们对贵州茶叶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茶叶生产过程和茶叶品质。

2. 问卷调查:我们针对茶叶生产企业和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贵州茶叶的认知和需求。

三、调研结果1. 贵州茶叶产业现状:贵州具备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条件,如优质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

目前,贵州茶叶主要种植于贵阳、遵义、安顺等地。

贵州茶叶主要以绿茶为主,包括贵州毛尖、碧螺春等。

茶叶品质独特,清香回甘,深受消费者喜爱。

2. 贵州茶叶面临的问题:a. 产量不稳定:由于贵州茶叶主要种植于山区,农业基础薄弱,茶叶产量不稳定,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b. 品牌建设不足:贵州茶叶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相对较低,缺乏统一的品牌推广和营销策略。

c. 市场渠道少:贵州茶叶的销售渠道相对较少,限制了产品的销售范围和销售规模。

3. 贵州茶叶的发展趋势及建议:a. 提高产量和质量:通过改善茶叶种植环境、提高茶叶加工技术,提高贵州茶叶的产量和质量,确保市场供应。

b. 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加大对贵州茶叶的品牌推广力度,提升贵州茶叶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增加产品竞争力。

c. 拓宽销售渠道:加强与茶叶加工企业、批发商等的合作,开发新的销售渠道,扩大贵州茶叶的市场销售范围。

四、调研结论贵州茶叶具备优质的生产条件和独特的品质优势,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然而,贵州茶叶产业还面临一些问题,如产量不稳定、品牌建设不足和销售渠道少等。

为了促进贵州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议加强对茶叶生产企业的政策扶持,提升茶叶加工技术,增加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还应加大对贵州茶叶品牌的推广力度,增加市场竞争力;同时,需要拓宽贵州茶叶的销售渠道,开拓更多的市场。

五、调研收获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贵州茶叶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贵州茶叶具有极高的发展潜力,只要加以合理利用和发展,一定能实现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为贵州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作者:刘剑来源:《当代农村财经》2017年第11期摘要:作为全省“五张名片”之一,贵州省近年来大力发展茶产业,各级职能部门对茶产业进行重点扶持。

2013年,贵州省茶园种植面积突破600万亩,跃居全国第一位。

但与福建、安徽、浙江等产茶强省相比,贵州省茶产业在产量、产值、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有明显差距。

如何做大做强贵州省茶产业,既事关茶产业从业者的经济收益,也关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结合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权衡。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态势进行综合分析,并就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茶产业;SWOT分析;发展策略作为全省“五张名片”之一,贵州省近年来大力发展茶产业,各级职能部门对茶产业进行重点扶持。

2013年,贵州省茶园种植面积突破600万亩,跃居全国第一位。

但与福建、安徽、浙江等产茶强省相比,贵州省茶产业在产量、产值、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有明显差距,需要结合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权衡。

一、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一)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上升。

茶园种植面积及茶园产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茶产业效益的高低。

2005年以来,贵州省茶产业已实现十二连增,不论是茶园种植面积还是茶叶产量,都保持逐年增长,尤其是近五年增速较快。

截至2016年底,全省茶园面积696万亩,茶叶产量28.4万吨。

(二)茶叶品质不断提高。

贵州省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生产出来的茶叶具有绿色、天然、健康等原生态元素,品质有保障,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等茶叶先后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贵州茶叶凭借优良的品质正在被国内外消费者所认可。

近年来,贵州省以制度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促进茶叶品质提升。

(三)茶叶综合产值快速增长。

茶叶综合产值体现了茶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2009年以前,贵州省茶产业综合产值较低,增长速度缓慢。

2010年,贵州省茶叶综合产值达到33亿元,是2009年的7倍多。

此后持续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省茶产业总产值299.8亿元,综合产值502.2亿元,茶叶产量、销量均实现20%以上的增长①。

中国西部茶海的产业竞争力分析——基于GEM模型的应用

中国西部茶海的产业竞争力分析——基于GEM模型的应用
贵 州 共 有 5家 茶 叶 企业 榜 L有 , 中两 部 茶 海 就 有 3个 公 其
上傍一
本 地 r场
和相 产业
两部 荼 海 是 茶 叶 产 业 发 展 的 一 个 特 殊 而 且 重 要 的 表 现
形 式 , 以依 托 贵 州 省 茶 叶 研 究 昕 开 展 茶 树 品 种 选 育 与栽 培 它
急 网络 关 系 及其 层 次 性 递 进 为运 行 方 式 , 有 对环 境 的 利 用 具
反 映产 业 的竞 争 力要 素 , 效地 分 析 产 、 的竞 争 力效 果 : 有 l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 、西 部 茶 海 的 G M 模 型 要 素 分 析 E
1 基 础 ( o n ig ) . Gr u dn s
特 钻 模 提 f E 模 要 ,确 定 了影 响产 业 竞争 力 的 3个 }G M J 素 对 , 括 “ 源 ” “ 方 ”合 称 为 基 础 ( ru dn s , 包 资 和 设 缸 Go n ig )
“ 血商和 f关辅助产业 ” “ 供 lH 和1 企业的结构 、 战略和竞争”合
外 部 市 场
经 济 联 合 体 ”一 部茶 海 位 1贵 州 省 黔 北 , 处 乌 江 北 岸 , - 地 人
娄 1南 麓 , 园较 为集 巾 , 丽 11 I I 茶 总 .5万 h . 产 量 6 0 t m!年 5 0,
市 场
Ma k t r es
产值 1 . 元 , 占农 业 总产 值 的 6 % ,年 利税 2 8 元 … 7亿 . 5 3 6万 20 年 1 门 1 08 1 5日 , 第 四 祸 巾 国 茶 业 经 济 年 会 中 同茶 叶 流 通 协 会 公 了 20 0 8年 中 同 茶 叶 行 、 百 强 企 、 单 , 『 『

贵州省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省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省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气候湿润,年降水量达到800-1400毫米,地形复杂,海拔差异大。

这些天然优势为茶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贵州省的茶叶种类繁多,以绿茶、红茶、乌龙茶等为主要品种。

近年来,贵州省茶叶产业发展较快,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行业,同时也带动了贵州省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贵州省茶叶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发展现状贵州省茶叶的收成季节集中在春季和秋季。

春茶一般从2月中旬到4月中旬采摘,秋茶一般从8月中旬到10月中旬采摘。

贵州省的茶叶品种繁多,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其中以绿茶种植面积最大,也是主要的茶叶出口品种。

贵州省茶叶的主要产区有遵义、黔南、毕节、铜仁、安顺等地。

贵州省的茶叶生产已经与科技、设施有机结合,同时形成了全产业链化的生产模式,从茶树的种植、采摘、初加工到后续的熟化、包装、销售,都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格局。

二、优势与问题贵州省的茶叶种植生产具有地域优势,气候湿润,通风性好,土质肥沃,种植茶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同时,贵州省茶叶的加工技术与质量也得到了普遍认可。

茶叶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贵州省的茶叶不仅仅在国内,也在国际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竞争力。

贵州省的茶叶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市场问题。

贵州省茶叶的内销市场较小,茶叶销售渠道和营销手段都存在不足。

其次是品牌问题。

贵州省茶叶品牌的知名度与市场份额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茶叶品牌的建设与提升需要加强。

再次是技术问题。

虽然贵州省的茶叶生产技术和加工技术较为成熟,但是茶叶的熟化技术还需要加强,同时茶叶包装技术也需要提高,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

三、发展建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拓展内销市场,加强营销宣传,提高市场渗透力。

其次,建立茶叶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形象。

加强茶叶包装技术研究,提高茶叶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茶叶市场份额。

此外,提高熟化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口感更加醇厚的茶叶产品。

关于贵州油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贵州油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贵州油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根据对贵州油茶产业发展的调研,以下是对该产业的调研报告:1. 概述:油茶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贵州传统农产品,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不同地区。

近年来,贵州油茶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油茶品种:目前,贵州油茶主要种植品种有茶油树、山核桃和黄皮籽等。

茶油树被认为是最具商业价值的品种,具有高产、高质、多功能的特点。

3. 油茶种植与加工:贵州油茶的种植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山地地区,其生长环境适宜,土壤、气候和降水条件都能满足油茶的生长需求。

种植者多采取精细管理的种植方式,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支持来提高产量和质量。

在油茶加工方面,根据调研结果,大部分的油茶主要用于油料生产,如茶油和核桃油。

此外,还有一些油茶产品,如油茶脱毒蛋白粉和油茶果酱等。

4. 市场分析:贵州油茶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茶油树油的健康价值和美味口感,使得其在国内外市场上受到青睐。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贵州油茶产业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

5. 面临的挑战:贵州油茶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的不足:贵州油茶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推广力度相对较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 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贵州油茶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 增加附加值和多样化发展:目前主要以油料生产为主,产业链还不够完善。

贵州油茶产业应进一步发展相关产品,如茶叶、保健品等,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多样化发展。

6. 发展建议:为了促进贵州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几点发展建议:- 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力度,提高贵州油茶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贵州油茶的质量和竞争力。

- 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发展相关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多样化发展。

- 加强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贵州油茶产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 ;P A 表示全国农作物的单产量。 如果某省的A 值大于 P 舶 1则表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 比, , 该省的茶叶生产具有效率 优势, 值越大 , 优势越大 ; 如果某省 的A 舶 值小于1则表 ,
示与全 国平均水平相比,该省的茶叶生产不具备效率优
1 . 指标选择 对贵州茶产业的竞争力分析将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 方面。在国内分析上 , 将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进行研
茶产业竞争力进行全面、 深入、 科学的研究, 梳理贵州茶产 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 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具
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文献评述
产业进行了分析 , 并提出整合资源、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 进产业化等建议。P l 王志亮(05认为贵州没有将 自 20) 然禀
赋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 但建立贵州茶叶产业竞争优

{ ! l 《 ;D
培育成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竞争优势的新型产业。[ 8 1
这些学者的研究从不同光的角度对贵州茶产业的竞争力
效率优势指数分析了特定地区、 特定农作物的土地产
出率与该地区所有农作物平均土地产出率的相对水平以
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措施 。 但是 , 他们没有对 贵州茶产业竞争力进行定量的分析 , 相关的结论也缺乏数 据的支撑, 削弱了文章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因此, 本文将定 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 对贵州茶产业进行实证分析 ,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和
势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自 然资源禀赋优势, 更重要的是改 善产业内各种生产要素和需求条件, 提高其发展水平, 尤其 需要政府和茶叶企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把贵州茶叶产业
我国是产茶大国, 也是茶叶消费的大国, 国内诸多学 者对茶产业进行了关注和研究。 在区域茶产业竞争力研究
拿9劳 … 翻 霸l ~ 婴i ( 1 譬 l 意3 8 o
力上 , 州茶产业在全 国仍然处 于相对 落后 水平 。在 国际 贵
市场 竞 争 力 方 面 ,贵 州 茶 产 业 不仅 落后 于 东部 发 达 地 区 ,
也 落后 于 同 处 西部 的 云 南 、 川 和 重 庆 。而 提 升 政 府 统 筹 四 管理 水 平 , 大 企 业科 研 投 入 , 长产 业链 , 强 国际 市场 加 延 加 开发 则是 提 升 贵 州 茶产 业 竞争 力 的 有 效 途 径 。 关 键 词 : 州 茶 产 业 贵
分析的阶段。 贵州民族研究所的颜勇(05通过对国内外 20 ) 茶叶市场发展趋势和特点的分析, 研究了贵州茶产业面临 的优势和不利条件, 并建议通过纳入地区“ 十一五” 规划、 调整产业结构 、 加强宏观调控等突进提升贵州茶产业的竞 争力。阎 田莹, 段豫川(09利用s v 20 ) wo  ̄析模型对贵州茶
竞争指数法、 显示性比 较优势法等方法对安徽省茶叶 产业
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与其他几个产茶省进行比较 , 得 出了制约安徽省茶叶产业发展的各个因素, 提出了针对性 的对策建议。 曾国浩 、 嘲 朱克西(o8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 2o) 数法, 对云南茶叶与中国其他主要产茶省份进行了对比分
最 重要 因 素是 规 模 的 扩 大 , 而非 效 率 的提 升 。在 综合 竞 争
克/ 公顷, 仅为同时期全国茶叶单产量的5. %。 4 2 在出口方 7 面,07 贵州省茶叶出E量为32 居全国第十五位 ; 20年, l t吨,
出口金额为5. 51 万美元 , 居全国第十七位 ; l 出E单价为1 7 . 7
美元/ 千克, 为全国茶叶出口单价的8. % 2 4 9 。『 6 l 对贵州 所以,
低下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贵州茶叶的发展。在总产量方面, 20年, 07 贵州全省茶叶产量为2 4 . 万吨, 8 仅占全国茶产量的 24 . %。在单产方面,07 , 4 20年 贵州茶叶但产量为35 8 9. 千 2
较优势较为明显, 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但竞争力不稳定。这 些学者的研究丰富了我国区域茶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 为 其他地区相关产业的竞争力研究奠定了基础。1 5 1 但是, 前对贵州茶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还停留在定性 目
产省份进行对比分析。结论证明, 浙江茶叶国内和国际比
贵州是国内唯一低纬度 、 高海拔、 寡日照兼具的茶区,
独特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茶叶生长。 而茶产业也是贵州 省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截至20年, 0 7 贵州全省宜茶面积
70 0多万亩, 种植面积12 0万亩,] 【茶同面积居全国第八位 , 1 占贵州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l1. 但多年来 ,  ̄ 61 J %。 市场效率
冷謦
;l 免 l 1 驺A 羁
贵 州
产 业 竞 争 力 研 究
孙婷 婷
内容 摘 要 : 州 省茶 产业 稳 定发 展 , 争 力 逐 步 增 强 , 贵 竞 但 通过 国 内和 国 际 竞 争 力 的 实证 分 析 发 现 , 动 其发 展 的 推
方面 , 刘燕妮 、 章家清( o) 29 0 通过用综合优势指数法 、 贸易

析, 并运用灰色模型预测未来五年茶叶 产量以及竞争 力变
化趋势。得出的结论为, 云南省茶叶在国内比较优势较为
竞 争 力

引言
明显, 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伟伟, 闫 徐秀英( 0 ) 综合 2 7利用 0
比较优势指数法、 贸易竞争指数法 、 显示性比较优势法, 并 结合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对浙江茶叶与中国其他茶叶主
建议。
三、 贵州茶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及全国该比率平均水平的对比关系, 考察了该地区在该农
作物生产上的生产效率相对优势。其计算公式为:
AP lAP
: — …
H AP ,AP
i 代表具体某省 , i 代表茶叶, 所以A i P表示某省茶叶单 . 产量;P A. 表示某省农作物的单产; P Ai 表示全国茶叶的单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