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1教学ppt课件精选:《明治维新》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八单元 明治维新(共46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八单元 明治维新(共46张PPT)
2、政治上:幕府的腐朽统治和森严的等级制 度引起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在对外政策上,幕府实 行闭关锁国策,禁止日 本人出海,只允许荷兰 等少数国家的商船在指 定的地点从事有限的贸 易。
3、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
(二)外部危机:列强的入侵使日本民族危机加深










佩理登陆图(1853年)
积极影响:推动幕府统治的灭亡,有利于日本 近代化
要挽救民族危机,必须推翻幕府统治。
(三)前提: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新政府。
1、原因:安政大狱打破了改革派的幻想
吉田松阴:1830年8月4日出生于长州。 1854年,因策划搭乘培理率领的美国 军舰偷渡美国而被捕。出狱后,专事 培育人才工作,是倒幕维新运动和民 族扩张理论的“宗师”,他的“忠魂 不灭”说催生了日本新武士道的产生。 由于反对幕府,倡导尊皇攘夷,号召 武力倒幕,再次被捕入狱。1859年, 在江户的刑场被处死,时年29岁。
关键又在于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日本当时民 智未开,经济落后,人民群众缺乏创办工业的勇气、 信心、技术、资金等。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二)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1、废藩置县;
东 作的项县中用措县县央: 施集顺封权利建县京都政施割府行据,局。这另面样县一彻县一方底县方面结面也束有有,县利利真县于于正明形形治成成政统了府三府七一统各的一
影响:
①增强了国防力量,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 独立富强奠定基础;
②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4.文化教育:文明开化 ,用西方资义文化改造 封建文化
(1)教育:
A.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小学、中学、大学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八《明治维新》优质课件(37张)(共37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八《明治维新》优质课件(37张)(共37张PPT)
(6)建立“国家警察”制度。
影响
(1)建立了资产阶级的近代军队。
(2)增强国防力量,提升了国家地位,为摆 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创造了条件;
(3)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走上对外扩张 道路,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四、文明开化——脱亚入欧
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的改革:核心词-文明开化
核心提示
具体内容
形式上确立君主立宪,实质上天皇专制
性质: 1889年宪法是一部具有日本特色的、基
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但带有浓厚 的封建色彩,实质上天皇专制。
影响
(1)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 天皇政治体制
(2)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2)进步性: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联系英国君主立宪制回答:
(1)领导阶层:中下级武士具备了军事和政治等 方面的素质,而且力量很大;
(2)斗争目标:幕府统治危机重重, 已经失去民心;
(3)群众基础:得到一些藩主、商人、新兴地主 和下层民众支持;
(4)经济基础:以长州、萨摩等强藩为根据地, 并进行了富国强兵措施;
(5)政治优势:以天皇为号召,具有政治优势。 (6)正确方针:依靠自身力量武装倒幕,
在经济上,土地归将军、藩主等领主所有,农民 对份地拥有世袭的耕作权,承担沉重的租税负担。 幕府严禁土地买卖,对农民的经济活动实行严密的 限制,禁止农民种植经济作物,政府采取重农抑商 政策。据《世事见闻录》(1816年)记载,贫苦的 农民连“吃杂粮度日,都成为不可能”,他们“衣 不蔽体,饥寒交迫,住的地方更是墙塌壁倒,破陋 不堪”,甚至被迫出卖自己的亲生骨肉。
废藩置县
县 县

京 都

县 县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八《明治维新》经典课件(42张)(共42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八《明治维新》经典课件(42张)(共42张PPT)

思维拓展
19世纪60—90年代,中国掀起洋务运动,日本开 实行明治维新,试比较这两次变革
相同点: ①背景:
都是在内忧外患、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学习西方的 ②目的:
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③内容:
都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 军队和学堂
不同: ①性质: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
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软弱,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 帝身上,缺乏群众基础,力量弱小。
⑶具体措施: 明治政府颁布了全面有效的改革措施 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由于维新派无实权,
顽固派势力强大,变法措施根本不可能实施。 ⑷国际环境: 日本明治维新时,日本的环境相对宽松。 中国戊戌变法时,列强正在瓜分中国,国际环境不利。
德川将军
德川幕府(1603——1867)
建立者:德川家康 德川幕府统治机构:幕府(掌管国政) 和藩国。 将军把领地分封给藩主(大名),藩主 (大名)效忠将军。
思考:德川幕府是怎样统治日本的?给日本带来了什么影响?
天皇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将军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士 大名
大名听命与将军,西南 大名受幕府排挤
钓鱼岛
导言
19世纪中期,许多遭到欧美列强侵略的亚非 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脱 颖而出,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 变,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避 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相同的命运。明治维新是 怎样发生的?日本为什么会成功?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1、德川幕府腐朽的封建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 部矛盾,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殖民入侵 ,使日本民族危机加 深,社会危机空前加剧 3、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引起了日本社会的深刻变化,为日本 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8.3 明治维新(共4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8.3 明治维新(共41张PPT)

1871年 日本使 节赴欧 美进行 了景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明治时期的乡村学童
1877年,日本东京大学成立
1871年,日本最早的日报《横滨每日新闻 》发行图为1880年,朝野新闻社在银座成立。
1878年,东京银座点亮了用电池供电的弧光灯
明 治 时 期 兴 办 的 小 学
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就把教育视为推动近代化的 关键所在,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提出“邑无 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明治政府在国家 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 校。
为培养建设资本主义新国家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明治政府于1872 年颂布“学制令”,建立了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实业教育 和高等教育在内的近代学校体制;规定送儿童入小学受教育是每 个家长的义务。
思考:日本经济的近代化表现为工业化,
在“殖产兴业”政策的推动下,日本的工业化迅 速展开,结合课文内容试从主导力量、推进的步 骤、企业的归属等方面概括日本工业化的特点。
①主导力量:政府主导 ②推进步骤: A. 国营企业示范、私人资本发展 B.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迅速较快。 ③企业归属:得到政府扶持的大资本家控制 了大部分近代工业。
内容
目的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1)废藩置县 (2)四民平等
(1)土地改革 (2)殖产兴业
提倡“文明开化”, 努力发展教育
实行征兵制
加强中央集权
发展资本主义
发展近代教育
为对外扩张创 造条件
课后练习测评2:
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
英国工业革命是本国生产力的自然发展。日本发展工 业的进程则是在外侵当前,变革图强的结果
日本发展工业之际,英国等国已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 命,为了赶上发达国家,日本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3课《明治维新》优质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3课《明治维新》优质课件(共38张PPT)
(3)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 禄和禄米。
特点——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 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 制
二、经济: 发展新经济
1.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统一货币,稳定物价与市场。
2.土地改革: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有利于农 村中的资本主义发展。
(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 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 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
(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
2.材料一 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社会发生的变化及其引发上述变 化的政策因素。
国家 发展资本五主、废求知除识等于级世身界,大力振兴皇基。 义政治、经 份制
《五条誓济文》体现明治政府怎学样放技习与的弃西文外攘改方化国夷革科交口决往号心,?
表明了改革封建旧制度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 确立了建立近代化独立民族国家的目标------施政纲 领。
一、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1)废藩置县:废除藩国,把全国划分成3府72 县,由中央派人直接管理,把地方置于中央直接 管辖之下。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 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
主家义各)国道实路现民,族迅振速兴成提为供先了某进些工经业验国,。鼓舞
了③人文民化的信:心传。播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社
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27
局限性: (1)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 (如天皇制、地主土地所有制等)
(2)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给亚 洲邻国带来了重大灾难。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8.3 明治维新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8.3 明治维新 课件(共17张PPT)
——(日)由井正臣《日本近代思想大系》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促使“四民渐得自由之权” 的具体改革措施。“四民”“均为皇国一般之民”对日本历史发展 有何意义?(3分)
措施:明治政府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取消武士特权(废除 贵族称号)(规定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允许华族、士族和平民之间通婚)。 意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1947年《日本国宪法》 第一条 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 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 依据。 第三条 天皇有关国事的一切行为,必须有内阁的 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 第六条 天皇根据国会的提名任命内阁总理大臣。 天皇根据内阁的提名任命担任最高法院院长的法官。 第七条 天皇根据内阁的建议与承认,为国民行使 下列有关国事的行为: 一、公布宪法修正案、法律、政令及条约…… 第九条 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 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 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 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 战权。 第四十一条 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 唯一的立法机关。
【历史选修一】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和走向世界的日本)
古代天皇制
近代天皇制
象征天皇制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大化革新
明治维新
战后民 主改革
学习目标
1、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
2、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 史地位;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基础知识
废除 发展 倡导
废除封建等级制
——美 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政府扮演“中心角色”主要措施,除此以 外,概括日本工业化发展的独特性表现。(4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3课《明治维新》优秀课件(24张)(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3课《明治维新》优秀课件(24张)(共24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从日本人的姓看历史变迁
在幕府时期,除了武士等少数人外, 普通百姓,特别是农民,不允许有自己的 姓。明治政府废除身份制,普通百姓才开 始有姓。因时间仓促,很多人匆忙中只好 根据所处环境情况给自己起姓。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2021/8/252021/8/252021/8/2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52021/8/25August 2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
如何发展资本主义,使国 富民强?
新政府面临的情况:内既无 兵马,又无财粮,强藩各自为 政;外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明治维新
开平长师中学 吴燕娜
【学习目标】: 1. 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
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2.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 地位。
3.总结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对我国改革开 放继续推进提出自己的建议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八 明治维新 课件 (共34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八 明治维新  课件 (共34张PPT)

选修一:明治维新
(1868年---1873年)
• 课标要求 •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
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
中的历史地位
一、背景
1、幕府统治出现危机(内忧)
(1)政治:幕藩体制和森严的等级制度,阶级矛盾尖锐。
教育体制:
培养了大量人才,
A、建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 但是向学生灌输
B、教学内容增加许多自然科学知识 忠君思想,封建 C、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大学近代教 色彩浓厚“和魂 育体制,其中小学 实行义务教育 洋才”
(3)社会生活各方面:
实行文明开化政策,大力推进吸取西方的风俗习惯 如:衣、食、住、行等西化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中国;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使封建统
治势力强大。
倒幕派(中下级武士、新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小,依 兴地主等联合力量强大) 靠没有实权皇帝,不敢发动 建立倒幕基地,武装倒幕 群众,顽固派力量强大。
明治政府发布一系列除旧 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书 布新改革措施并大力推行 各地阳奉阴违。
A、政府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样 板”企业,以供私人企业效仿; B、发展近代交通通信事业,为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C、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得到扶持的大 资本家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建立许多资本主义企业。
3.文化生活:文明开化 ,发展近代教育
(1)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
(2)按照欧美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
方式: ①资产阶级革命 ②民族独立战争 ③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④民族统一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技、 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社会,建立资本主义精 神文明的运动。
实质: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旧文化 2、措施及作用:
(1)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翻译西方著作
作用:让更多人了解西方文明;为国家培养人才
(2)按照欧美国家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 育体制
①英国工业革命主要技术都是自己研发的 ②日本则主要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4.特点: ①日本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扶持和保护,而
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②日本利用政府力量拓展海外市场,而英国主要利用殖
民公司的力量开拓海外殖民地。
文化上:文明开化
1、概念: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在19世纪70—80年
代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技、 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社会,建立资本主义精 神文明的运动。
实质: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旧文化
2、措施及作用:
(1)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翻译西方著作
((3)大力推进生活习俗西化
作用:① 传播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② 但出现了崇洋媚外的不良倾向;
4.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核心)
注意:
殖产兴业 1建、设初交期通:关得通政系到信密府明事切治引业的政进大府技资鼎术的本立、家具扶如设持体三备是井内和那、人些容三才与菱就政,集是府团建立运样用板国企业;
2、作家国8用0政库:年权资等 基 这为代,础些日:金的奠。大本政力来定随资奠府了着本量 加定大他规家,速了力们模控工后的制扶以资来扩了业植各本发大日化私展,本种原的人为财大基资政始“富部础本财的分策积阀增近主为累”加代义的,工杠的。 杆过,程用, 作争并的用力样且:;板以业促少,数进,国这私资大营构人本成力军资家了扶工控本日特制主本持企点资义了日业本。的日主本为本发义大展资主发,部展本导提分的主,一近高个义按代日工本的照工业成西业长方竞。
工业化作用
殖产兴业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掀起了工 业革命的热潮,仅用30年时间,就建立起 完整工业体系,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1.原因: ①英国工业革命是本国生产力自然发展的结果 ②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是在遭受外侵,变革图强的结果
2.时间: 日本发展工业之际,英国等国已开始第二次工业革
命,所以日本工业化过程是两次工业革命交替进行。 3.内容:
3.地税改革:
材料 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 (按土地收成征收实物税)一律作废;并规定于 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 作为地税。 ——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
依据:土地价格 对象:土地所有者
标准: 3% 征收的形式: 货币
作用:①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成为明治政府初期 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③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③ 大名得到优厚补偿,迁居东京。
(2)作用:
①政治:打破封建割据,建立中央集权,为改革提 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②经济:有利于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注意:
(1)措施:
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
① 取消大名和公卿的名称,改本成称主资华义本族发原;展始提积供累资,金为。资
② 宣布“四民平等”,废除武士特权,扩大平民自由
D、①②③④
3、日本明治维新后较之明治维新前的变化有 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②由半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的国家 ③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取代 ④资本主义文化完全取代了封建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 A、 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的迫使 C、 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其政权地位
5、“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第于物 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 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D
6、19世纪80年代后,日本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政府的扶植 ②政府“示范”企业的影响
③追求利润
④广阔海外市场的刺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生活习俗(衣食住行)提倡西化
明治时代建立的东京上野公园
1878年,东京银座点亮了用电池供电的弧光灯
1890年,东京浅草建成60米高的凌云阁,轰动一时。
明治时期举办的化装舞会
军事上:建立新军队
1、措施:
(1)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2)购进先进武器,建立军工企业…军事装备; (3)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4)接受武士道教育,军队只向天皇负责。
第3 课
明治维新
一、明治维新的含义:
幕府被推翻后,明治政府为实现富国强兵, 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废除旧的封建等 级制度,建立起新的制度,促进资本主义的 发展的过程。历史上称之为“明治维新”。
二、明治维新的目的:
对外:摆脱民族危机 政治:巩固明治政权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三、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练一练
1、明治维新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的主要措施是
A、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 B、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C、“废藩置县”
D、将大名迁居东京
2、日本明治维新未能完成的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有
①消除一切封建势力 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③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制度 ④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特点:日本军队称为“皇军”,所有军人都要接受武士道教育, 要求必须效忠天皇;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
2、影响:
(1)增强国防力量,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
(2)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加紧向外侵略,走上 对外扩张道路,给中国、朝鲜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用武土道教育日本军人。
忠气节、正礼仪、尚武勇、重信义、崇俭朴
1877年成立的日本东京大学
明治初期的小学教师身穿西式服装,正在上数学课
明治时期的乡村学童
明治维新时期学校教学情景
天皇 万岁万岁
万万岁
明治时期, 日本确立了 “和魂洋才” 的教育原则, 既要培养学生 具有日本旧的 忠君爱国思想, 同时又要掌握 西方先进的科 学技术知识。
文化上:文明开化
1、概念: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在19世纪70—80年
《五条誓文》体现了哪些精神?有什么作用?
•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 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 五条誓言的精神:民主、团结、进取 、改革、开放
• 作用:反映了明治政府的改革决心, 同时政府的推动也为改革成功创造了 条件。
经济上:发展新经济
1.币制改革:
① 措施: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② 作用:统一货币,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 发展,为地税改革创造条件;
2.土地制度的改革:
① 措施: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 允许土地买卖; ② 作用: a、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有利于农村中的资本主义发展。
近代日本海军
项目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小结:明治维新措施
内容
废藩置县 四民平等
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
土地改革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教育改革
军事改革 富国强兵
发展资本主义
发展近代教育
提高军事力量、为 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四、明治维新的性质:
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推动下,由 天皇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 性质改革。
明明治治政政府府废废除除身身份份制制,,普普通通百百姓姓 才才开开始始有有姓姓。。因因时时间间仓仓促促,,很很多多人人匆匆 忙忙中中只只好好根根据据所所处处环环境境给给自自己己起起姓姓。。 因因此此,,今今天天日日本本人人的的姓姓氏氏中中,,大大部部分分 是是明明治治时时期期新新起起的的,,其其中中和和地地理理有有关关 的的田田中中、、山山下下、、河河上上等等姓姓很很多多,,盐盐 田田、、鸟鸟饲饲、、猪猪狩狩等等姓姓则则源源于于生生产产劳劳 动动。。
一、政治:废除旧体制 二、经济:发展新经济 三、文化:倡导“文明开化” 四、军事:建立新军队
政治上:废除旧体制
1、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注意:
① 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明步治收政回府各对藩大领地名和采人民的统治权;
② 1871年,明治政府以取少武了了力改优为革抚后的政盾阻策,力,宣。减布“废藩置县”
③ 公债补偿。 (实质?)
(2)作用:
①废除森严的封建等级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为资本主义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②平民自由择业和迁徙,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 自由劳动力; ③华族和士族利用巨额公债投资于新兴工业,成为 资本家;
废除武士特权 带 刀 者 斩
从从日日本本人人的的姓姓看看历历史史变变迁迁
3、政府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发展国内市场
作用: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市场
福冈缫丝厂 (日本最早 的近代制纱 厂)
日本建造的 第一艘轮船 “孝明丸”
1872年 通车的日 本第一条 铁路
1872年,三井银行的前身,三井兑换店成立
工业化特点
1.由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近代大部分工业; 3.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军事工业等重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