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富国强兵的秦国 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共17张PPT)

②、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③、只有务实、顺应民意和时代潮流,进行
改革,国家才有光明前程。
④、改革者应有坚定的意志。
单元小结
富国之法

生产力的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商鞅变法


上层建筑的变化
强兵之法

各国的变法
旧贵族的抵制
商鞅之死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
()
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
剥削沉重和轻罪重罚激化社会矛盾。
讨论:商鞅之死 视频 这段视频说明了什么?
变法已经深入民心;商君虽死、秦法未亡。
关于商鞅的死因有几种说法: (1)司马迁:刻薄寡恩,用刑太过 (2)苏轼:“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 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3)马克思主义:商鞅变法触犯奴隶主利益,受到报复 (4)新说:是君主集权与贵族分权的斗争,因商鞅权势 太重,行事专断,导致与秦惠王矛盾加剧而被杀 你认为以上对商鞅之死的原因准确吗?为什么? (1)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 (2)实行酷刑加剧了旧势力对商鞅的仇恨。 (3)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主要的支持者。 (4)新法成了他逃亡的障碍,最终为变法献出自己的生命。 评价标准:一场变法和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变 法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为思想武器。
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决定了改革是时代的趋势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一)历史大环境:
1、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决定了改革是时代的趋势 经济:经济发展的要求——必然性 政治:新兴地主的需要——必要性 军事:兼并战争的需要——必要性 文化:百家争鸣的局面——可能性
2、改革和变法风起云涌为商鞅变法提供经验教训 (二)秦国小环境: 视频

高中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富国强兵的秦国》1131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富国强兵的秦国》1131人教PPT课件

自主探究
探究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合乎秦国国情(根本原因)
2、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
3、商鞅不顾自己安危,敢于同旧势力坚决斗争 (个人努力)
4、干扰力量相对少(君强贵弱、三家分晋)
5、秦固有文化低,易吸收较高的文化(认同法家) 6、措施全面彻底(赏罚分明、执法如山、法不阿贵)※ 7、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南门徙木”)
二.变法的意义:
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 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 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1、政治
打击了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开创了封建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
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3、军事
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4、综合国力
前343年,秦国已经成为富强之国,得到周天子和各诸侯的认可
三、变法的历史局限
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埋下了 土地兼并的祸根
2、重农抑商,压制工商业违 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导 致民主意识的弱化 3、改革不完全彻底
4、倡导君主独裁,选错了政治 体制的方向,为后世君主专制埋 下了祸根 5、加重剥削压迫,轻视教化, 轻罪重罚 6、文化高压,箝制了思想,摧 残了文化,导致创新意识窒息
春秋、战国改革变法的评价与比较
1、背景、目的的相似性: 背景: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目的:为了富国强兵,在战争中求得生存,进而成为霸主。 2、改革内容的不断深化:
战国变法是在春秋的基础上进行的,且更加彻底。春 秋改革主要针对经济基础方面,未触及到上层建筑;战国 变法则瓦解了宗法贵族政治,确立了封建制。政治上,改 革旧的世卿世禄制度,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经济上,破 坏了井田制,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法经》维护了社会秩 序、稳定了政局;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3、改革成效的不断深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富国强兵的秦国课件2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富国强兵的秦国课件29页
选修 1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变法的影响
【课程标准】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一、商鞅之死
1、原因 2、经过 3、结果
二、富国强兵的秦国——变法的进步意义
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起来; 2、经济: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3、军事:大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2单 元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共29张PPT) (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启示:
1、改革是曲折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 (2)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
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大声宣读变法法令: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共29张PPT) (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 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大声 宣读变法法令: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 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回答: (1)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你会对法令中 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
承认土地私有权,保证了我对土地的占有; 奖励军功使我能得到以前只有奴隶主贵族才能享有 的爵位、官职; 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稳定。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2单 元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共29张PPT) (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2单 元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件(共29张PPT) (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2007海南)战国中叶,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大众”,他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PPT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PPT课件(共26张PPT)

中原的诸侯国也纷纷向秦国道贺。魏国不得不割让河西土地,把国都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四、商鞅之死
1、作法自毙:
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 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 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
2、车裂之刑:
商鞅被车裂,变法失败了吗?
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改革者的命运如 何,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惨死, 只是说明改革过程中充满残酷的斗争。商鞅虽
(3)法家思想在秦国的传播,商鞅与旧贵族的论战,为 变法扫清了思想障碍。
(4)改革措施全面彻底,符合秦国实际,改革手腕强硬。 (5)商鞅的个人才能
秦孝公、商鞅交谈图
法古无过,循
礼无邪。求贤令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帝王不相复,何理之循”
“三晋攻夺我河西地,诸侯 卑秦。丑莫大焉…..宾客郡臣有 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 之分土。
强化对地方的统治
4、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5、焚烧诗书,制定秦律
加强思想统治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 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 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 认为应统统毁灭。”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 示时间 变化的 句子、 表示动 作的词 语,了 解课文 内容。
便利各地经济的 交流和发展
“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
(二)强兵之举—以功强国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提高军队战斗力
2、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 功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树立地主阶级优势
3、建立严密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指本人没有 实施犯罪行为,但因与犯罪者有某种关系而受牵连 而入罪,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 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相结合,以 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 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 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 一种“连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共16张PPT)
秦献公(前424年-前362年),秦孝公的父亲。继位后在秦 国国内进行改革,其中包括废止人殉、迁都、扩大商业活动、 编制户籍和 推广县制,并且数次发动收复河西失地的战争。但 为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献公将都城从位于秦国西部 的雍(今陕西凤翔)迁到了秦国东部、地近河西地的栎阳(今 陕西西安阎良区之武屯乡)。献公迁都一方面是向国人表明他 要夺回西河之地重振秦国国威的决心,另一方面是要摆脱奴隶 主聚集的旧都雍的束缚。
③变法已经深入民心;变法非常彻底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 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 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三、变法的历史局限
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2、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 3、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分界限。 4、变法中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给后来的秦 朝也造成了消极影响。
我们应怎样评价 商鞅变法?
评价:
1、是一场较为彻底的、全面的、成功 地主阶级改革运动;(性质)
――《汉书·食货志》
分析材料思考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作
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产生的重大
作用)
二、富国强兵的秦国(进步性)
1、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 的建设从此开始。 2、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改变了 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农业生产 发展,实力增强。 3、军事上:奖励军功,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 斗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课件(共21张PPT)

经济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提高生产积极性,增强国家实力,促进了封建经济 发展
统一度量衡
便利赋税征收;为济活动提供便利
军事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 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也为人们争取更高的 等爵制(严禁私斗) 会地位提供了一个途径

废除世卿世禄制 政治
普遍推行县制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 加强了中央集权
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司法
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
废除旧的生产关系,确立土地私有制,激发农 民积极性,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增强了国力。
3、军事: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奖励军功、禁止私斗
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积极作用
措施
积极作用
废井田,开阡陌
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经济基础
B.废除特权,奖励耕战 B.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秦国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 (4)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
C.建立县制 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改革者的命运如何,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或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4)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 农业生产发展,实力增强
D.编制户口,推行什伍制 (5)商鞅改革的胆识、勇气和决心(个人因素)
(3)变法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 界限;
(4)压制工商业发展,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5)商鞅变法的严峻的刑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 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的影响。
小结认识:
商鞅之死是商鞅个人的悲剧,也是改革家的悲剧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历史事件要以是否推动 历史发展和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为标准 改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有时会付出沉重的 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阻力,才能成功.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共1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共18张PPT)

2.战国封建制度得以确立的最根本原因是
A.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 B、新兴地主阶级推动
C.封建经济发展
D、大量水利工程修建
3.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 A.废除井田制, 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B.建立县制, 实行中央集权 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发展小农经济 D.实行军功爵制, 废除世卿世禄制
单元小结
生产力的发展
富国之法


商鞅变法


上层建筑的变化
强兵之法大Βιβλιοθήκη 各国的变法旧贵族的抵制
商鞅之死
练一练
1.“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变法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B.变法顺应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历史潮流 C.变法迎合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必然趋势 D.变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 等爵制,禁止私斗
增加士兵勇气

提高军队战斗力 兵

(1)废除世卿世禄制 打击了血缘宗法制度 打击了旧贵族的特权
2)普遍推行县制 加强中央集权; 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3)建立严密的户籍 制实行连坐法
建立起基层管理体制; 加强了专制统治; 兵源得到可靠保证;

4)制定秦律
保证变法彻底执行; 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 容固定下来;
叹曰:“嗟乎,为法之弊一至此哉!”……复
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
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
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
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富国强兵的秦国——变法影响
一、商鞅之死
1、原因:
①贵族保守势力对新法的抵制、破坏与反扑(根本原因) ②秦孝公的去世(后盾失)(直接原因)

高中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富国强兵的秦国》1120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富国强兵的秦国》1120人教PPT课件

……
启示(参考)
1、改革是曲折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 重新选择,而且是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是 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
2、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只 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有光明前程。
3、改革者应有坚定的意志、务实的政策;改革 措施应适合国情,顺应民意。
课堂巩固
1、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属于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A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2、商鞅变法后,秦国“民勇于公战,怯于私
斗”,其主要原因是 A、“为天开阡陌封疆”
D
B、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
C、令民为拾伍
D、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
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3、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3、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 限。 如: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 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4、文化高压 压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开文化专制之先河,导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
多元探究
共同探究
1、我们应怎样评价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总体评价 一分为二、总体肯定 1、是一场较为彻底的、全面的、成功 地主阶级改革运动;(性质)
废除井田制,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
经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商 鞅
济 统一度量衡
贵商
军事: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戚君 多相
变 法 措 施
废除世卿世禄制 政 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治 普遍推行县制
制定秦律
怨秦望十。Fra bibliotek年 ,


文化- 燔诗书而明法令
习俗- 改革社会风尚习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富国强兵的秦国 PPT精品课件
(如:废除世卿世禄制,推行县制、什伍连坐法等) (2)经济上,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确立了封建土地 私有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 产(如:开阡陌、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等) (3)军事上,极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秦国在对 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不断取得重大胜利
总的来说: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 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对以后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原因:
(1)商鞅变法侵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根本原因) (2)严刑重法加深了旧贵族对商鞅的仇恨
(3)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直接原因)
3.结果:
商鞅虽死,但其改革措施得以保留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思考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符合 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根本原因) (2)改革措施全面彻底,执法如山;
人教版选修一第二单元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本课难点:辨证地认识商鞅变法的得失。
史料阅读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
商君欲反,发吏捕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命。
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
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
一至此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而破魏
问题探究
阅读材料28页学思之窗中的材料,谈谈 你的看法
秦二世灭亡的原因是在于秦的暴政. 商鞅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虽然对秦朝 有 消极影响,但更要看到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改革 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壮大了 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富国强兵的秦国 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富国强兵的秦国 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富国强兵的秦国 PPT精品课件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28页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变法的具 体措施,归纳概括商鞅变法的局限性
(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2)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民的剥削与压迫; (3)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4)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文化发展; (5)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利于商品 经济的发展; (6)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也有消极影 响,导致了秦朝的暴政
2.材料中“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怯于私 斗”说明了什么?有何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富国强兵的秦国 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富国强兵的秦国 PPT精品课件
问题探究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请回答:
——《汉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说明商君所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动。
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2)材料中的“务本”是什么意思?“王制”指什么?
“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指以井田制、 分封制为基础的奴隶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富国强兵的秦国 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富国强兵的秦国 PPT精品课件
师,弗受。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
之贼。秦强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内秦。
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
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
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
家。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一、商鞅之死
1.经过:
孝公时,旧贵族不甘心失败,为抵制变法,唆使太 子故意触犯法律。商鞅毫不退缩,动用严刑重 法坚决打击,因为太子是君嗣,不好动刑,于是 就严惩了太子的老师和一些违法的旧贵族. 公元前338年,太子即位,即是惠文王,这时,秦 惠文王身边以前曾遭商鞅惩罚的亲信诬告商鞅 谋反,下令发兵捉拿商鞅。商鞅在封邑被迫起 兵自卫,兵败被杀,尸体运回咸阳,车裂示众.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富国强兵的秦国 PPT精品课件
请回答: (1)材料一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
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2评价标准,把个人的好恶作为评 价标准。 不同意。
因为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仅要看其个人人品,更要 依据他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即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 文明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 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 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 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 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富国强兵的秦国 PPT精品课件
(3)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如“南门徙 木(” 4))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 (5)其它:有利的经济环境、开放的政治机制、 切合国情的立法、新兴地主阶级领导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富国强兵的秦国 PPT精品课件
二、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1)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 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富国强兵的秦国 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富国强兵的秦国 PPT精品课件
问题探究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 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槽糠;有国强者兼 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富国强兵的秦国 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单元 富国强兵的秦国 PPT精品课件
问题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
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
请回答: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概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