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途径分析

关于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途径分析
关于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途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09157859.html,

关于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途径分析

作者:曹新蕊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7年第06期

摘要:阅读素养是一种能力素养,阅读素养的培养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这在近年来的小升初语文试题中均有所体现。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从简单的结构分析,过渡到深层次涵义的阅读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文章就关于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途径这一课题展开探讨与分析,以资参考。

关键字: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途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92-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进行了科学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对学生的阅读素养的培养贯穿到整个课内外教学之中。我们知道,离开对课文的记忆和熟悉,就谈不上语言运用,更别说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了。教师们在强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素养培养的同时,还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材料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培养,否则学生的阅读素养从何获得,语文与别的学科又有何差异。现以《桂林山水》中"领悟漓江水的特点"片段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我们知道,这是一篇非常具有典型性的写景文章,文章内容对于我们这些农村的小学生来说,十分陌生。因为,他们很少有人见过桂林的山水。因此,仅仅凭教材上的文字感悟理解全文是很抽象无味的。于是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体验、感知,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用心感知,从直觉刺激中体悟桂林山水之美,进而深层次的理解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

1.朗读练习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课文朗读能快速带领学生进入主题,防止出现开小差的现象,能在学生的不经意间把他们带进下一环节,开展下一环节的教学活动。而富有感情的课文朗读,则能够让书声弥漫课堂,引领学生学会读书,享受读书。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最基本途径。

2.背诵练习

"漓江的水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漓江的水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漓江的水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优美、感情真挚的文章,不宜过多地分析,以避免把优美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