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七章习题

思修第七章习题
思修第七章习题

思修第七章习题

第七章

一.单选题

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又称()。

A.宪法B.民法C.刑法D.行政法

2.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一般分为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其中司法的主体是()。A.国家行政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C.国家监察机关 D.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3.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情况是( )。

A.法律权利

B.法律义务

C.法律后果

D.法律事实

4.在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中,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监督是( )。

A.社会性的监督

B.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C.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D.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5.法律的作用可以分为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的社会作用的是()。

A.指引作用 B.教育作用

C.预测作用 D.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6.甲公司购买了乙公司10台电脑。在这一买卖法律关系中,电脑属于()。

A.法律事实 B.法律关系的主体

C.法律关系的客体 D.法律关系的内容

7.法律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8.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是()。

A.宗教规范B.道德规范C.法律规范

D.政党行为规范

9.法是()意志的体现。

A、统治阶级全部

B、全体人民

C、最高统治者

D、统治阶级共同

10.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方向的根本因素是()。

A、人口

B、地理环境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

11.我国目前形成了以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经济法

12.下列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形式是()。

A、法律

B、行政规章

C、刑法

D、地方性法规

13. ()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A、立法

B、守法

C、执法

D、司法

14.下列不享有行政执法权的机关是

()。

A、工商局

B、海关c、劳动局 D、检察院

15.下列不属于社会监督体系的是()。

A、新闻舆论的监督

B、人民政协的监督

C、行政审计监督

D、人民群众的监督

二.多选题

1.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主体有()。A.公民B.法人

C.国家机关D.企事业单位E.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

2.在我国,依法治国是()。

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治理国家的惟一方略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D.民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E.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一般分为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其中,司法的主体包括

()

A.国家审判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

C.国家立法机关D.国家检察机关E.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在()。

A、经济建设方面

B、政治建设方面

C、文化建设方面

D、社会建设方面

5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

A、宪法

B、刑法

C、程序法

D、行政法规

6.下列法律属于民商法的有()。A、《合同法》 B、《婚姻法》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商标法》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过程包括()。

A、法律制定

B、法律遵守

C、法律执行

D、法律适用

8.我国全国人大的立法程序为()。

A、法律案的提出

B、法律案的审议

C、法律案的表决

D、法律的公

9.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包括()。

A、讲法律

B、讲证据

C、讲程序

D、讲法理

10.法律上的证据必须具有()。

A、合法性

B、客观性

C、关联性

D、科学性

三.简答题

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简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3.公民如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4.简述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

2.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如何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

五.材料分析

1、案例1. A:大学生陆某在某商场买了一台价值一千多元的手机,用了没多久就出毛病了。内行人说这是假货,建议他找经销商双倍索赔。经销商不承认是自己卖出的,而这位大学生陆某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