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位移与胀差的关系
低缸胀差和轴向位移偏大的原因分析和调整方法

低缸胀差和轴向位移偏大的原因分析和调整方法运行中低缸胀差偏大或轴向位移偏大是常见的缺陷,由于产生原因不清楚,机组不得不降负荷运行,但有时候往往是虚惊一场,较多的是转子冷、热态在缸内的位置不清楚,元件调整和传动试验方法不对,本文以125MW机组为例,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调整方法,供其它类型机组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1.与动静间隙的关系1.1低缸胀差与动静间隙的关系低缸胀差传感器装在3号轴承盘车齿轮处,该轴承箱与低压缸没有直接连接,因此,3300表盘上所显示的低缸胀差值应是低压转子的绝对膨胀值。
整根转子的膨胀死点在推力轴承处,低压外缸的膨胀死点在低压缸靠2号轴承前端,低压内缸相对低压外缸的死点在低压进汽中心线处,因此,在热态下,低压内缸除沿进汽中心线向两侧膨胀外,还与低压外缸一起向发电机侧膨胀。
假设以低压缸进汽中心线为参考点则有:转子在该点的膨胀量为低缸差胀(A)的一半。
低压外缸在该点的膨胀值为低压外缸绝对膨胀值(B)的一半,B一般为1~1.2mm。
若取0.5~0.6mm的安全裕量。
设安装间隙为(X0),内缸膨胀量为C则膨胀后的轴向间隙(X)有:X=X0-A/2+B/2-C-0.6正向:低压缸动静碰摩最危险的部位是靠机头前的19、20、21级最小安装间隙为7mm。
中心线距21级约600mm,平均温度按250℃计,低压内缸在21级处与转子反向膨胀约1.5mm,要保证动静部分不发生摩擦就必须使X>0。
X=7-1.5-A/2+1~1.2/2-0.6>0A<10mm时,是安全的。
负向:低压缸动静碰摩最危险的部位是靠电机侧的25、26、27级最小安装间隙为3+0.5mm,在26级处,由于内缸与转子的温差很小,相对胀差可忽略,因此有:X=-(3+0.5)-A/2+1~1.2/2-0.6A<-5mm时,是安全的。
1.2轴向位移与动静间隙的关系轴向位移在正常运行时是一定的,它的显示值与机组的推力间隙和热工测量系统调整时的初始值有关,机组运行后基本不变,只有在推力瓦有磨损时它才发生变化。
胀差、位移监测系统的测量原理

摘要〕胀差、轴位移是汽轮机监测保护系统最重要的两项技术参数,从理论和实际调试两方面阐述了如何正确地锁定本特利3300系统胀差、轴位移传感器的测量零位;并就如何避免实际安装调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可靠的解决方法,从而为减少因传感器零位锁定不当造成的测量、保护动作误差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轮机胀差轴位移零位锁定在高参数,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中,轴位移和胀差是直接反映汽轮机动静间隙的两项最重要的技术参数,也是两项重要保护。
目前,由于许多机组的轴系机械安装零位和监测保护系统的电气零位不统一,经常发生检修后的机组因胀差、位移监测系统传感器的零位锁定不当,使该系统在机组启动后,测量误差较大,甚至无法正常监测和投入保护,只能停机处理。
因此,检修后机组的轴位移、胀差传感器的零位锁定是直接影响机组启动后,胀差、位移监测系统能否正确反映汽轮机组的动静间隙,从而可靠投入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
1 胀差、位移监测系统的测量原理胀差、位移监测系统都是利用涡流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其被测金属表面的垂直距离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的关系,将位移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送至监测仪表,从而实现监测和保护的目的。
现以300 MW机组中N300-16.7/538/538型汽轮机组为例,对美国本特利内华达公司生产的3300/46斜坡式胀差和3300/20轴位移监测系统的测量原理进行阐述(轴位移、胀差的测量一次元件均采用本特利7200系列81724-00-07-10-02涡流传感器)。
1.1 本特利3300/46斜坡式胀差监测系统工作原理在机组正常运行中,胀差传感器固定在缸体上,而传感器的被测金属表面铸造在转子上,因此,汽缸和转子受热膨胀的相对差值称为“胀差”( 一般将转子的膨胀量大于汽缸的膨胀量产生的差值做为“正胀差”,反之为“负胀差”)。
根据“输出电压与被测金属表面距离成正比”的关系,该差值被涡流传感器测得,并利用转子上被测表面加工的8。
斜坡将传感器的测量范围进行放大,其换算关系为:δ=L×Sin8。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传感器安装探讨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传感器安装探讨缪水宝【摘要】轴向位移和胀差是直接反映汽轮机动静间隙的两个最重要的技术参数,也是两项重要保护,传感器安装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汽轮机能否正常可靠运行.探讨汽轮机轴向位移、胀差传感器的安装、调试过程以及机组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提出解决对策,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期刊名称】《山东电力技术》【年(卷),期】2018(045)010【总页数】5页(P57-61)【关键词】轴向位移;胀差;安装;调试【作者】缪水宝【作者单位】芜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徽芜湖 241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36;TK2680 引言在高参数、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中,轴向位移和胀差是直接反映汽轮机动静间隙的两个最重要的技术参数,也是两项重要保护。
目前,由于许多机组的轴系机械安装零位和监测保护系统的电气零位不统一,经常发生检修后的机组因胀差、轴向位移监测系统传感器的零位锁定不当,导致该系统在机组启动后,测量误差较大,甚至无法正常监测和投入保护的情况,只能停机处理。
检修后机组轴向位移大小与胀差传感器的安装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1]。
汽轮机监测仪表系统(Turbine Supervisory Instrumentation,TSI)是一种连续监测汽轮发电机组转子和汽缸机械工作参数的监控系统,能连续、准确、可靠地监视机组在启动、运行和停机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变化,为记录表提供输出信号,并在被测参数超出预置的运行极限时发出报警信号,必要时采取自动停机保护。
此外,还能提供用于故障诊断的各种测量数据[2]。
其中TSI监测的重要参数就包括对轴向位移和胀差测量、监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涡流传感器将其与被测表面的位移转换成电压信号送至前置放大器,经整形放大后,输出0~24 V DC电压信号,送至TSI卡件进行信号处理。
输出开关量信号至汽轮机紧急停机系统(Emergency Trip System,ETS)实现保护功能,同时送出4~20 mA模拟量信号至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igital Electri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DEH);通道故障、报警等开关量信号至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进行画面显示以及光字牌报警。
汽轮机胀差测量原理

汽轮机胀差测量原理一、汽轮机胀差是什么呢?咱就把汽轮机想象成一个超级精密的大机器,这个胀差啊,就像是这个大机器里的一个小秘密。
它指的是汽轮机转子与汽缸沿轴向膨胀的差值。
这可很重要哦,就像两个人一起跑步,他们跑的距离差一样,如果这个差值出了问题,汽轮机就可能不好好工作啦。
二、测量原理的基础1. 热胀冷缩原理咱们都知道热胀冷缩这个事儿吧,就像夏天的时候铁轨会变长一点点。
汽轮机也一样,它工作的时候会发热,转子和汽缸都会膨胀。
因为它们的材料、结构等不一样,所以膨胀的程度也会有差别,这就是胀差的来源。
而且这个热胀冷缩不是随便乱胀的,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我们测量的基础。
2. 轴向位移的关联胀差和轴向位移还有关系呢。
轴向位移是指汽轮机转子在轴向方向上的移动。
如果轴向位移有变化,很可能胀差也会跟着变化。
就像你推一个积木塔,你从一边推,整个塔的结构就会有变化,这里面就有很多内在的联系。
三、测量的具体方式1. 机械测量法这就像是用尺子去量东西一样,不过汽轮机里的尺子可高级多啦。
它通过一些特殊的机械结构,比如说杠杆、齿轮等,把转子和汽缸的相对膨胀量转化成可以测量的位移量。
就像把一个微小的变化放大了一样,这样我们就能知道胀差有多少了。
这种方法比较传统,但是很可靠,就像老工匠用的工具,虽然简单但是很实用。
2. 电涡流测量法这是比较现代的方法。
电涡流这个东西听起来就很神奇,它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
在汽轮机的转子和汽缸附近安装电涡流传感器,当转子和汽缸有相对运动,也就是胀差产生的时候,会引起磁场的变化,这个变化就会被传感器检测到,然后转化成电信号,这样我们就能精确地知道胀差的值啦。
这种方法很灵敏,就像一个超级敏锐的小侦探,一点点变化都能发现。
四、测量原理中的一些关键因素1. 温度的影响温度在汽轮机胀差测量原理里可是个大明星。
因为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转子和汽缸的膨胀程度。
不同的温度下,材料的膨胀系数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高温的时候,材料膨胀得更多。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的分析与控制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的分析与控制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 (1)一、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原因 (1)二、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处理 (1)三、汽机轴向位移测量失灵的运行对策.......................................................................... 1汽轮机的热膨胀和胀差............................................................................................................. 2相關提問:..........................................................................................................................21、轴向位移和胀差的概念................................................................................................32、轴向位移和胀差产生的原因(影响机组胀差的因素)............................................ 3使胀差向正值增大的主要因素简述如下:.............................................................. 3使胀差向负值增大的主要原因:.............................................................................. 4正胀差-影响因素主要有:....................................................................................43、轴向位移和胀差的危害................................................................................................64、机组启动时胀差变化的分析与控制............................................................................61、汽封供汽抽真空阶段。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增大原因及处理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 (1)一、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原因 (1)二、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处理 (1)三、汽机轴向位移测量失灵的运行对策 (1)汽轮机的热膨胀和胀差 (2)相關提問: (2)1、轴向位移和胀差的概念 (3)2、轴向位移和胀差产生的原因(影响机组胀差的因素) (3)使胀差向正值增大的主要因素简述如下: (3)使胀差向负值增大的主要原因: (4)正胀差 - 影响因素主要有: (4)3、轴向位移和胀差的危害 (6)4、机组启动时胀差变化的分析与控制 (6)1、汽封供汽抽真空阶段。
(7)2、暖机升速阶段。
(7)3、定速和并列带负荷阶段。
(7)5、汽轮机推力瓦温度的防控热转贴 (9)1 润滑油系统异常 (9)2 轴向位移增大 (9)3 汽轮机单缸进汽 (10)4 推力轴承损坏 (10)5 任意调速汽门门头脱落 (10)6 旁路系统误动作 (10)7 结束语 (10)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轴向位移增大原因及处理一、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原因1)负荷或蒸汽流量突变;2)叶片严重结垢;3)叶片断裂;4)主、再热蒸汽温度和压力急剧下降;5)轴封磨损严重,漏汽量增加;6)发电机转子串动;7)系统周波变化幅度大;8)凝汽器真空下降;9)汽轮机发生水冲击;10)推力轴承磨损或断油。
二、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处理1)当轴向位移增大时,应严密监视推力轴承的进、出口油温、推力瓦金属温度、胀差及机组振动情况;2)当轴向位移增大至报警值时,应报告值长、运行经理,要求降低机组负荷;3)若主、再热蒸汽参数异常,应恢复正常;4)若系统周波变化大、发电机转子串动,应与PLN调度联系,以便尽快恢复正常;5)当轴向位移达-1.0mm或+1.2mm时保护动作机组自动停机。
否则手动打闸紧急停机;6)轴向位移增大虽未达跳机值,但机组有明显的摩擦声及振动增加或轴承回油温度明显升高应紧急停机;7)若轴向位移增大而停机后,必须立即检查推力轴承金属温度及轴承进、回油温度,并手动盘车检查无卡涩,方可投入连续盘车,否则进行定期盘车。
汽轮机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关系

汽轮机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关系说到汽轮机胀差和轴向位移,这俩货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爱的是它们能告诉我们汽轮机内部的运行状态,恨的是一旦它们出了问题,那可真是头疼不已。
咱们先说说胀差吧。
胀差,说白了就是汽轮机转子和汽缸之间的相对膨胀量。
转子膨胀得比汽缸多了,那就是正胀差;汽缸膨胀得比转子多了,那就是负胀差。
这个数值啊,可重要了,要是胀差超限了,热工保护就得动作,主机就得脱扣,动静部分一碰,设备可就完了。
我记得有一次,咱们厂的汽轮机启动时,胀差就往正方向使劲窜。
那阵子,我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围着汽轮机转来转去。
最后还是老赵有经验,他一看,说:“这暖机时间太短了,升速也太快,得慢慢来。
”咱们一听,赶紧调整了启动方案,这才把胀差给稳住了。
再来说说轴向位移吧。
轴向位移,又叫串轴,就是汽轮机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变化。
全冷状态下,一般以转子推力盘紧贴推力瓦为零位,向发电机方向移就是正值,反方向就是负值。
这个位移啊,它反映的是汽轮机内部动静部分的位置关系,一旦位移大了,动静部分就可能摩擦碰撞,那可就麻烦大了。
有一次,咱们机组负荷变化大,轴向位移也跟着变。
我当时一看那表,心里就咯噔一下,赶紧叫来小李:“小李,你看看这轴向位移怎么这么大?”小李一看,也是一脸紧张:“师傅,这负荷变化太大了,得赶紧调整。
”咱们俩手忙脚乱地调整了一番,总算是把轴向位移给稳住了。
说到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关系啊,这俩货还真是互相影响。
胀差变化时,轴向位移也跟着变;轴向位移变化时,胀差也必然受影响。
就像是两个好哥们儿,形影不离的。
有一次,咱们机组停机惰走过程中,由于泊桑效应的影响,胀差往负方向窜得厉害。
我当时一看那胀差指示器,心里就凉了半截。
赶紧叫来老王:“老王,你看看这胀差怎么成这样了?”老王一看,也是一惊:“这泊桑效应太厉害了,得赶紧采取措施。
”咱们俩赶紧商量了一番,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才把胀差给稳住了。
而这时,轴向位移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咱们又赶紧调整了一番。
汽轮机胀差及轴向位移

汽轮机胀差及轴向位移1、轴向位移和胀差的概念。
轴位移指的是轴的位移量,而胀差则指的是轴相对于汽缸的相对膨胀量,一般轴向位移变化时其数值较小轴向位移为正值时,大轴向发电机方向移,若此时汽缸膨胀远小于轴的膨胀,胀差不一定向正值方向变化;如果机组参数不变,负荷稳定,胀差与轴向位移不发生变化。
机组启停过程中及蒸汽参数变化时,胀差将会发生变化,由于负荷的变化而轴向位移也一定发生变化。
运行中轴向位移变化,必然引起胀差的变化。
汽轮机的转子膨胀大于汽缸膨胀的胀差值称为正胀差,当汽缸膨胀大于转子膨胀时的胀差值称为负胀差。
根据汽缸分类又可分为高差、中差、低I差、低II差。
胀差数值是很重要的运行参数,若胀差超限,则热工保护动作使主机脱扣,避免动静部分发生碰撞,损坏设备。
启动时,一般应用加热装置来控制汽缸的膨胀量,而转子主要依靠汽轮机的进汽温度和流量以及轴封汽的汽温和流量来控制转子的膨胀量。
启动时胀差一般向正方向发展。
汽轮机在停用时,随着负荷、转速的降低,转子冷却比汽缸快,所以胀差一般向负方向发展,特别是滑参数停机时尤其严重,必须采用汽加热装置向汽缸夹层和法兰通以冷却蒸汽,以免胀差保护动作。
汽轮发电机中,由于蒸汽在动叶中做功,以及隔板汽封间隙中的漏汽等原因,使动叶前后的蒸汽压力有一个压降。
这个压降使汽轮机转子顺着蒸汽流动方向形成一个轴向的推力,从而产生轴向位移。
如果轴向位移大于汽轮机动静部分的最小间隙就会使汽轮机静、转子相碰而损坏。
轴向位移增大,会使推力瓦温度开高,乌金烧毁,机组还会出现剧烈振动,故必须紧急停机,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
汽轮机3号轴承处安装有1号胀差探测器汽轮机4号轴承处安装有2号胀差探测器差胀保护是指汽轮机转子和汽缸之间的相对膨胀差。
在机组启、停过程中,由于转子相对汽缸来说很小,热容量小,温度变化快,膨胀速度快。
若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升温速度,将使机组转子与汽缸摩擦造成损坏。
故运行中差胀不能超过允许值。
汽轮机转子停止转动后,负胀差有可能会更加发展,因此应当维持一定温度的轴封蒸汽,以免造成恶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缸小机组:推力瓦在前箱内(亦即汽轮机转子死点),汽缸死点在排气缸上。
一般多缸机组推力瓦在二座(高中压合缸。
若高、中压缸分开,就在合缸的后轴承座内)内,高中缸死点在中缸与低缸之间的轴承箱上,低压缸为自己单独死点。
一、汽缸受热向前膨胀,汽缸推前箱(推力瓦座在前箱内)一起向前膨胀。
因此,轴向位移与前箱的向前膨胀是一致的,不会影响轴向位移测量;
二、汽缸膨胀通过猫爪横销或者高压缸与前箱之间的推拉装置推动前箱一起前移。
以上仅为自己的看法,请各位盟友指教!!!
有关系:轴向位移与差胀的零点均在推力瓦块处,而且零点定位法相同。
轴向位移变化时,其数值虽然较小,但大轴总位移发生变化。
轴向位移为正值时,大轴向发电机方向位移,差胀向负值方向变化;当轴向位移向负值方向变化时,汽轮机转子向机头方向位移,差胀值向正值方向增大。
如果机组参数不变,负荷稳定,差胀与轴向位移不发生变化。
机组起停过程中及蒸汽参数变化时,差胀将会发生变化,而轴向位移并不发生变化。
运行中轴向位移变化,必然引起差胀的变化
轴向位移是汽机大轴相对于一个基准点的位移,这个基准点一般取推力轴承的工作面,这里面就有一个正负的问题,一般规定,大轴推向工作面产生的位移为正,远离工作面产生的位移为负。
汽机大轴在运行中也会产生膨胀吧,一一般有取一个死点,让它向两端胀,这个死点一般还是取推力轴承的工作面,也就是与轴向位移同一个死点。
汽缸在运行中也会产生膨胀,每个汽缸的膨胀死点是不同的。
为了保证运行机组的安全,必需保证汽缸与汽机大轴的膨胀也就是相对膨胀在一定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