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脂类代谢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 第08章 脂代谢(共68张PPT)

合成一分子软脂酸的总反应式
4、脂肪酸的延伸反应
NADPH
5、脂肪酸的去饱和反应
4. 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与β-氧化的比较
区别要点
从头合成
β-氧化
细胞内进行部位
胞液
酰基载体
ACP-SH
二碳单位参与或断裂形式 丙二酸单酰ACP
电子供体或受体
NADPH+H+
-羟酰基中间物的立体构型不同
D型
对HCO3-和柠檬酸的需求 所需酶
甘油
R1COOH R2COOH R3COOH
脂肪酸
场所: 细胞质内(主要是脂肪组织) 关键酶:脂肪酶(限速酶) 调控: 激素 功能: 水解产物可进一步氧化分解
二、甘油的氧化分解与转化
CH 2OH ATP ADP CH 2OH NAD + NADH+H +
CHOH
CHOH
甘油激酶
CH 2OH (肝 、 肾 、 肠 ) CH 2O
α–lipoprotein (high density 脂酰-CoA的跨线粒体内膜的转运
第十章
FAD+2ATP+3H20
(2)脂酰CoA转运入线粒体
脂类的脂消类化代、谢吸收、 CH3(CH2)nCOOH
(hormone-sensitive lipase , HSL) 这对于某些生活在干燥缺水环境的生物十分重要,像骆驼已将β-氧化作为获取水的一种特殊手段。
5~10 50~70 10~15 10~15
20~25 10 40~50 5
45~50 20 20~22 30
生理功能
转运外源性 TG
转运内源性 TG 转运 Ch 转运PL、Ch
第二节 第十章
第八章脂类代谢.ppt

HA3CGl(uCHsi2d)ne-CchaCinH2caCrboSxCyolAextracts a proton from the
a-carbon ofOtHhe substrate, facilitating transfer of 2 e
with H+ (a hydride) from the b position to FAD.
+
激素敏感脂肪酶
2.脂肪动员过程中的基本变化 激素+膜受体→腺苷酸环化酶↑→
cAMP↑→ 蛋 白 激 酶 A↑→ 激 素 敏 感 脂 肪 酶(HSL,甘油三酯酶)↑→甘油三酯 分解↑
3.脂肪动员的基本过程
甘油三酯 1)↓激素敏感脂肪酶
脂肪酸+甘油二酯 2)↓甘油二酯酶
脂肪酸+甘油一酯 3)↓甘油一酯酶
CH2 OH ATP ADP
CH2 OH
NAD+
H+ + NADH
CH2
OH
HO CH CH2 OH
HO CH
1
2
CH2 O PO3
CO CH2 O
PO3
glycerol
glycerol-3-P
dihydroxyacetone-P
Glycerol, arising from hydrolysis of triacylglycerols, is converted to the Glycolysis intermediate 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 by reactions catalyzed by:
2.脂类物质的生理功用
① 供能贮能。
② 构成生物膜。
③ 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提供必需 脂肪酸。 l必需脂肪酸是指机体需要,但自身不能 合成,必须要靠食物提供的一些多烯脂肪 酸。 ④ 保护和保温作用。
《脂类代谢》课件

2
代谢
胆固醇在肝脏和其他组织中代谢分解为胆汁酸或通过胆汁排泄出体外。
三酰甘油的合成和分解
1
合成
在细胞内,甘油与脂肪酸结合形成三
分解
2
酰甘油,储存在脂肪细胞中。
通过脂肪酶的作用,三酰甘油分解为 甘油和脂肪酸,供能使用。
脂类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1 供能
脂类是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提供丰富的ATP供给。
《脂类代谢》PPT课件
通过本PPT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脂类代谢,包括定义、分类、作用,以及 在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更多关于脂类的知识吧!
什么是脂类代谢
脂类代谢是人体对脂类化合物进行分解、合成和调控的过程。它在维持能量平衡、供给细胞能量以及调 节生理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脂类的分类及结构
2 能量储备
脂类可在体内储存大量能量,以备不时之需。
3 调控饱食感
脂类参与调控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影响食欲和饱食感。
脂类代谢的调节因素
饮食
膳食结构和营养摄入对脂类代 谢有重要影响。
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脂类代谢 效率。
遗传
个体基因对脂类代谢和反应性 具有一定影响。
3 激素合成
某些脂类参与体内激素合成,如胆固醇是雄激素和雌激素的前体。
脂肪酸的合成和降解
1
降解
2
在细胞线粒体中,脂肪酸通过β-氧化 途径被分解为乙酰辅酶A,供能使用。
合成
在细胞内以乙酰辅酶A为起始物质, 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合成脂肪酸。
胆固醇的合成和代谢
1
合成
在肝细胞中,通过一系列酶的参与,由乙酰辅酶A合成胆固醇。
甘油三酯
脂肪所含的最丰富的脂类, 用作能量储备和保护内脏 器官。
脂类代谢课件ppt

TG的代谢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甘油三酯概述
甘油 又称丙三醇,
为无色、粘稠、可溶于水的液体。
TG
脂肪酸 通式:R-COOH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一)脂肪的动员
储存于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在3种脂肪酶作用下逐 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释放入血供其他组织 利用的过程,称脂肪的动员。
O
OH2COCR1 TG脂 肪 酶 OH2COH DG脂 肪 酶
OH2COH MG脂 肪 酶
R2COCHO H2COCR3
H2O R1COOH R2CO H2C CHOC OR3H2O R3COOH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1) 脱氢
RCH2CH2CH2CO~SCoA
脂酰CoA
FA
脂酰CoA脱氢酶
D
ATP
(2) 加水
FADH2
H2O
H
呼吸链
RCH2C C CO~CoA α,β烯酯酰CoA H
烯酰水合酶
H2O
OH RCH2CH CH2CO~SCoA
β-羟脂酰CoA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甘油三酯概述
甘油 又称丙三醇,
为无色、粘稠、可溶于水的液体。
TG
脂肪酸 通式:R-COOH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一)脂肪的动员
储存于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在3种脂肪酶作用下逐 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释放入血供其他组织 利用的过程,称脂肪的动员。
O
OH2COCR1 TG脂 肪 酶 OH2COH DG脂 肪 酶
OH2COH MG脂 肪 酶
R2COCHO H2COCR3
H2O R1COOH R2CO H2C CHOC OR3H2O R3COOH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1) 脱氢
RCH2CH2CH2CO~SCoA
脂酰CoA
FA
脂酰CoA脱氢酶
D
ATP
(2) 加水
FADH2
H2O
H
呼吸链
RCH2C C CO~CoA α,β烯酯酰CoA H
烯酰水合酶
H2O
OH RCH2CH CH2CO~SCoA
β-羟脂酰CoA
生物化学脂类的代谢PPT课件

EPA 是 Eicosapntemacnioc Acid 即二十碳五烯酸的英文 缩写,是鱼油的主要成分。 EPA具有帮助降低胆固醇和 甘油三酯的含量,促进体内饱和脂肪酸代谢。从而起到降 低血液粘稠度,增进血液循环,提高组织供氧而消除疲劳。 防止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 展、预防脑血栓、脑溢血、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第七章
脂类的代谢
1
本章重点
重点:
掌握脂类的概念、脂类的分类,熟悉脂类的生理功能。熟 悉必需脂肪酸的概念。了解脂类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掌 握β氧化的概念与部位,掌握脂肪酸的活化和脂肪酰CoA 进入线粒体的概况,掌握β氧化的概况并了解反应过程, 掌握β氧化产物的代谢去向。以软脂酸为例,熟悉脂肪酸 氧化产生ATP的计算。 了解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概况。掌握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2
第一节
概述
3
一、脂类的定义:
脂类(lipid) 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它们是一类不 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并能为机体利用的有机 化合物,因为脂类的主要成分是长链脂肪酸,它 是不溶于水的。
4
二、脂类的分类
脂肪:甘油三酯
储能和供能
脂类
胆固醇
类脂 胆固醇酯 细胞的膜结构组分 磷脂
糖脂
5
1.脂肪的结构-甘油三酯
O O H2C O C (CH2)mCH3 H3C (CH2)n C O CH O
H2C O C (CH2)k CH3
n、m、k可以相同,称为单纯甘油酯。也可以不全相同 甚至完全不同, 其中n多是不饱和的。则称为混合甘油酯
常温下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脂类成液态称为油 含不饱和脂肪酸少的成固态称为脂(脂肪)
6
构成脂类的脂肪酸
7
第七章
脂类的代谢
1
本章重点
重点:
掌握脂类的概念、脂类的分类,熟悉脂类的生理功能。熟 悉必需脂肪酸的概念。了解脂类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掌 握β氧化的概念与部位,掌握脂肪酸的活化和脂肪酰CoA 进入线粒体的概况,掌握β氧化的概况并了解反应过程, 掌握β氧化产物的代谢去向。以软脂酸为例,熟悉脂肪酸 氧化产生ATP的计算。 了解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概况。掌握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2
第一节
概述
3
一、脂类的定义:
脂类(lipid) 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它们是一类不 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并能为机体利用的有机 化合物,因为脂类的主要成分是长链脂肪酸,它 是不溶于水的。
4
二、脂类的分类
脂肪:甘油三酯
储能和供能
脂类
胆固醇
类脂 胆固醇酯 细胞的膜结构组分 磷脂
糖脂
5
1.脂肪的结构-甘油三酯
O O H2C O C (CH2)mCH3 H3C (CH2)n C O CH O
H2C O C (CH2)k CH3
n、m、k可以相同,称为单纯甘油酯。也可以不全相同 甚至完全不同, 其中n多是不饱和的。则称为混合甘油酯
常温下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脂类成液态称为油 含不饱和脂肪酸少的成固态称为脂(脂肪)
6
构成脂类的脂肪酸
7
《生物化学》脂类代谢 ppt课件

甘 油 三 酯 10~160mg/dl (0.11 ~ 1.69 mmol/L)
总 磷 脂 150~250mg/dl (1.94 ~ 3.23 mmol/L)
总 胆 固 醇 100~250mg/dl (2.59 ~ 6.47 mmol/L)
胆 固 醇 酯 70~200mg/dl (1.81 ~ 5.17 mmol/L)
磷脂 (phospholipid, PL)
鞘脂 ppt课件 (sphingolipids)
1
第一节
一、脂类的主要功能
概述
(Outline)
功能
储脂供能:1克甘油三酯氧化释放38.9KJ能量。 提供必需脂肪酸。 促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保护内脏和防止体温散失。 构成血浆脂蛋白成分。 维持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转变成多种活性物质,如类固醇激素、胆汁酸等。 磷脂可作为第二信使参与代谢调节。
O
H3C (CH2)7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 S CoA O
H3C C S CoA O
H3C (CH2)7 CH2 CH2 CH2 CH2 CH2 C S CoA O
O
H3C C S CoA
H3C (CH2)7 CH2 CH2 CH2 C CoA
O
O
H3C C CoA
clupanodonic
cervonic
系统名
碳原子 及双键
数
双键位置
△系
n系
族 分布
十六碳一烯酸 16:1
9
7
ω-7 广泛
十八碳一烯酸 18:1
9
9
ω-9 广泛
十八碳二烯酸 18:2
9,12
6,9
ω-6 植物油
生物化学:脂类代谢课件

HOCCH 2CCH2CSCoA CH3 (HMGCoA )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
=
= =
OO
CH3 CCH 2COH
乙酰乙酸
NADH+H+ NAD+
OH
CH3 CHCH 2COOH
D(-)-β -羟丁酸
O
CO2
CH3 CCH 3
丙酮
β-羟丁酸 脱氢酶
2.酮体的利用
OH CH3CHCH2COOH
D(-)-β -羟丁酸
在肉碱(carnitine)的协助下。
线粒体 肉碱脂酰转移酶Ⅱ
脂酰CoA
肉碱
SHCoA
脂酰肉碱
肉碱脂酰转移酶Ⅰ
脂酰CoA
肉碱 脂酰肉碱
SHCoA
肉碱脂酰肉碱转位酶
酶Ⅰ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Ⅰ(限速酶) 酶Ⅱ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Ⅱ
(3)脂酰基的ß-氧化
概念 脂酰基进入线粒体基质后逐步
氧化降解,此氧化过程发生在脂酰 基的ß-碳原子上,称为脂酰基的ß氧化。
NAD+
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丙酮酸
NADH
1,3-二磷 酸甘油酸
烯醇式 磷酸烯醇 丙酮酸 式丙酮酸
2-磷酸 3-磷酸 甘油酸 甘油酸
总结:甘油的生理功能?
甘油
糖异生原料
途径?
能源
ATP?
甘油氧化分解产 生能量情况
消耗:活化 生成:3+ 3+2+3+12
净生成:
-1ATP
23ATP 22ATP
肉
脂酰CoA 合成酶
ATP CoASH
碱 转
O
运
=
RCH2CH2C-OH 脂肪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酰CoA进入线粒体的过程
胞液 RCO~SCoA
HSCoA
外膜
内膜
肉碱
*
酶Ⅰ
酶Ⅱ
RCO-肉碱
转位酶
基质 RCO-肉碱 HSCoA
RCO~SCoA 肉碱
(3) -氧化循环: • -氧化过程由四个连续的酶促反应组成:
① 脱氢; ② 水化; ③ 再脱氢; ④ 硫解。
-氧化循环的反应过程
FAD ①脱氢 FADH2
第二节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Section 2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of Lipids
需要解决的问题:
1. 食物脂类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 2. 脂类的消化产物怎样被吸收?
食物脂类的消化过程
食物中的脂类
胆汁酸盐
乳化
微团 相应消化酶 产 物 (micelles)
甘油三酯 胰脂酶
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不饱和脂肪酸的分为哪几类? 2. 怎样进行不饱和脂肪酸的命名?
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类 单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的命名
• 系统命名法:需标示脂肪酸的碳原子数和双键 的位置。
ω或n编码体系:从脂肪酸的甲基碳起计算其碳原子 顺序。
△编码体系:从脂肪酸的羧基碳起计算碳原子的顺 序。
=
=
反2-烯酰CoA
H2O
水化酶
β αO RCHOHCH2C~SCoA
L(+)-β羟脂酰
NAD+
CoA脱氢酶
NADH+H+
=
βα O RCOCH2C~SCoA
3ATP H2O
呼吸链
β酮脂酰CoA
硫解酶
O
CoA-SH
TAC
=
R C ~ S C o A+C H 3 C O ~ S C o A
2. 脂肪酸氧化分解时的能量释放:
• 激素敏感脂肪酶(HSL)是脂肪动员的关键酶。 主要受共价修饰调节。
胰岛素 前列腺素E2 烟酸
-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
+
激素敏感脂肪酶
脂肪动员的基本过程脂解激素-受体+AC
ATP
cAMP↑
HSLa(无活性) + PKA
HSLb(有活性)
甘油二酯脂肪酶
甘油三酯 (TG)
甘油二酯 (DG) FFA
CH3
HOOC-CH2-CH-CH2-N+-CH3
OH
CH3
• 借助于两种肉碱脂肪酰转移酶同工酶(酶Ⅰ和 酶Ⅱ)催化的移换反应以及肉碱-脂酰肉碱转 位酶催化的转运反应才能将胞液中产生的脂酰 CoA转运进入线粒体。
• 其中,肉碱脂肪酰转移酶Ⅰ(carnitine acyl transferase Ⅰ)是脂肪酸-氧化的关键酶。
第三节 甘油三酯的代谢
Section 3 Metabolism of Triglyceride
甘油三酯的分子结构
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一)脂肪动员 • 贮存于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
在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 sensitive triglyceride lipase, HSL)的催化下水解并释放出脂 肪酸,供给全身各组织细胞摄取利用的过程称 为脂肪动员。
辅脂酶
2-甘油一酯 + 2 FFA
磷 脂 磷脂酶A2 溶血磷脂 + FFA
胆固醇酯 胆固醇酯酶 胆固醇 + FFA
胆汁酸盐的作用
食物脂类的吸收
• 脂肪与类脂的消化产物,包括甘油一酯、脂酸、 胆固醇、溶血磷脂以及中、短链脂肪酸构成的 甘油三酯等,与胆汁酸盐一起形成混合微团 (mixed micelles),在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 被肠粘膜细胞吸收。
第五章 脂类代谢
Chapter 5 Metabolism of Lipids
• 脂类(lipids)是脂肪(fat)和类脂(lipoid)的 总称,是一大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 溶剂的化合物。
脂类
脂肪(甘油三酯,TG)
磷脂
磷酸甘油酯(PL) 鞘磷脂
类脂
糖脂
脑苷脂 神经节苷脂
胆固醇(Ch)及其酯(ChE)
甘油一酯 (MG) FFA
甘油一酯脂肪酶
FFA 甘油
• 脂肪动员的结果是生成三分子的自由脂肪酸 (free fatty acid, FFA)和一分子的甘油。
• 甘油可在血液循环中自由转运,而脂肪酸进入 血液循环后须与清蛋白结合成为复合体再转运。
• 脂肪动员生成的甘油主要转运至肝再磷酸化为 3-磷酸甘油后进行代谢。
脂肪酸-氧化循环的特点
① -氧化循环过程在线粒体基质内进行; ② -氧化循环由脂肪酸氧化酶系催化,反应不可
逆; ③ 需要FAD,NAD+,CoA为辅助因子; ④ 每循环一次,生成一分子FADH2,一分子
NADH,一分子乙酰CoA和一分子减少两个碳 原子的脂酰CoA。
(4) 彻底氧化: • 生成的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
CH3-(CH2)5-CH=CH-(CH2)7-COOH
/n系编码
系编码
十六碳-7-烯酸
十六碳-9-烯酸
常见的不饱和脂肪酸
• 哺乳类动物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均由相应的母 体脂肪酸衍生而来。
• ω3、ω6及ω9三族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哺乳类动物 体内彼此不能相互转化。
• 哺乳类动物只能合成ω9及ω7系的多不饱和脂肪 酸,不能合成ω6及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因此, ω6及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为必需脂肪酸。
化分解并释放出大量能量,并生成ATP。
=
O RCH2CH2C~SCoA
AMP
PPi
肉
脂酰CoA 合成酶
ATP CoASH
碱 转
O
运
=
RCH2CH2C-OH 脂肪酸
载 体
线 粒 体 膜
O
=
RCH2CH2C~SCoA
脂酰CoA 脱氢酶
FAD FADH2
β αO RCH=CHC~SCoA
2ATP
H2O
呼吸链
R-CH2-CH2-CH2-CO~SCoA
-2C
CH3-CO~SCoA
④硫解
硫 解
酶
HSCoA
R-CH2-CO-CH2-CO~SCoA
脂酰CoA脱氢酶
R-CH2-CH=CH-CO~SCoA
H2O
水 化
②水化
酶
L-β-羟脂酰 CoA脱氢酶
R-CH2-CH(OH)-CH2-CO~SCoA
NADH + H+ ③再脱氢 NAD+
(二)脂肪酸的-氧化
1.反应过程: (1) 活化:在线粒体外膜或内质网进行此反应过程。
R-COOH
脂肪酸硫激酶
R-CO~SCoA
HSCoA+ ATP
AMP + PPi
(2) 进入:
• 在线粒体外生成的脂酰CoA需进入线粒体 基质才能被氧化分解,此过程必须要由
肉碱(肉毒碱, carnitine)来携带脂酰基。
• 1分子FADH2可生成2分子ATP,1分子NADH 可生成3分子ATP,故一次-氧化循环可生成5 分子ATP。